一、一首英语商标词诗歌的词汇隐喻和人际功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雪[1](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研究》文中认为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爱情作为无法清晰界定的抽象概念,必须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构建和理解。徐志摩是着名的爱情诗人,他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与爱情概念相关诗歌占全部诗歌约4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徐志摩诗歌中爱情概念的隐喻建构和理解突破徐志摩诗歌传统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统计分析徐志摩诗歌中爱情概念的相关隐喻表达,主要可以概括为人、植物、冰、火、水、月亮、声音、星星、神明、成双成对、大自然等十余种来源域。每种来源域通过经验相似和完型心理向目标域进行投射,基于不同的身体经验、生活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完成映射。概念隐喻映射完成了来源域和目标域在心理表层上的单向映射,而隐喻概念整合则从心理空间多向、动态整合角度展现爱情隐喻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精细组合的运作过程,“爱情是人”和“爱情是自然”分别有选择性地提取人和自然的部分特征匹配到爱情的特征上去,经过完善逻辑得到爱情和人、爱情和自然之间的概念整合,最终推论爱情概念和人生概念、自然概念空间开放、多维调动,得出徐志摩一生执着追求爱、美、自由,徐志摩爱情诗歌创作中爱情理想、人生理想、自然理想是其爱情概念的一体三面的结论。而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表达受历史传统文化和直接经验文化双重影响,国内外教育背景和文化传统加上五四社会运动、文学界革命和直接生活经历等共同推动了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表达的建构。文章分章节主要解答徐志摩诗歌中爱情隐喻是什么,怎么样进行映射连通,如何动态进行隐喻概念的整合等问题,并分析徐志摩爱情隐喻表达的认知文化理据。第一章引言。综述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国内诗歌隐喻研究历程和研究背景,以及徐志摩诗歌的研究现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语料。第二章概念隐喻。充分说明爱情概念采用隐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释爱情隐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隐喻表达和爱情隐喻类型,并分析爱情隐喻从目标域向来源域的映射。第三章概念整合。在第二章概念隐喻的单向映射基础上,细化完善爱情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推理分析“爱情是人”、“爱情是自然”的动态概念整合过程,以及“爱情”、“人生”、“自然”三者的整合。第四章文化认知分析。在徐志摩爱情概念隐喻表达和隐喻类型的充分观察和隐喻映射和概念整合的推理论证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认知角度,分析爱情隐喻表达的社会文化认知理据。第五章结语。对全文结论、创新和不足之处做归纳总结,并对继续研究提出展望。
刘亚楠[2](2013)在《现代汉语谐音及拟声现象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是分六个部分逐步展开的。首先对谐音和拟声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在梳理过程中指出了成绩和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本项研究展开的切入点和着手点。陈述了谐音词和拟声词的意义,以及对二者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学者在对谐音词和拟声词进行研究时产生的分歧。如对拟声词的研究只停留在谐音层面上,与语法相分离,割裂了语法与修辞二者的联系;或者将谐音与拟声分离进行各自的研究;争论更多的便是拟声词的归属问题了。文章将拟声词和感叹词处理为一类词,因为后者只是增添了个人情感的传达,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对谐音词和拟声词的理论界定及语言学描写展开研究。谐音词是对语言内部的语音仿拟,拟声词是对语言外部的语音仿拟,所以说,谐音本质上是拟声,在语用上来看,都是追求语言的陌生化。由书写形式不定性、词义多样化等特性得出,谐音词和拟声词是非语言符号,这也是二者的性质。文章论证了引言中提到的谐音本质上就是拟声、感叹本身就是拟声这一结论。第三章从语法角度、认知角度对拟声词范畴化展开了深入探讨。拟声法构成的名词、动词就是其范畴化的结果,也促生了形声字。拟声法有着很强的构词能力,引进的外来词有着民族性,融入了本民族的语言中。在范畴化中,还特别介绍了有声音后缀的拟态词,这些词在语言中有很强的表现力。以上是对拟声词、谐音词的本体展开的研究。在第四章、第五章中则在心理学、认知学角度探讨二者应用于修辞中的心理机制及原理。从联想和谐音借代的角度探讨谐音与拟声出现的心理机制,从图形-背景理论和仿拟理论探讨二者出现的原理,将二者在语法和修辞上实现了结合。最后是结论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性的概括,并说明了以后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也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不足。
周先成[3](2010)在《广告英语语法隐喻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通过对广告英语语言形式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广告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如名词化现象、形容词化现象和动词化现象,但是这种语法隐喻现象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比重。分析其词汇语法层在隐喻化过程中的表现有助于更深入认识和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语法隐喻现象,丰富韩礼德的13种语法隐喻类型在广告英语中的具体表现。
刘芳[4](2010)在《商标象似性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商标中的象似性。作者通过对中外品牌商标的分析,论证了象似性理论在商标命名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证明了象似性理论角度的商标研究有助于商标品牌和产品的宣传。语言象似性理论是针对语言任意性理论提出来的。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一直被语言学界公认成真理,该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19世纪末,与索绪尔同时代的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着名哲学家皮尔斯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角度提出符号三分法,将符号分成象似符、标志符和象征符三种,并认为每种语言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原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意识到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任意性,也非绝对的象似性,人们一般接受的观点是: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理清任意性和象似性到底在哪些层面上相互排斥、在哪些层面上彼此共存。文章首先概述了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商标命名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象似性理论,主要涵盖语言符号的本质之争、象似性原则及其类型,并对象似性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象似性理论从映象象似、拟象象似、隐喻象似三个大方面对商标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进行深入分析,以验证象似性理论在商标命名中的积极指导作用。通过考察象似性理论在商标命名中的应用,我们发现,一些商标模仿了现实世界和大自然中具体的东西,另外一些商标模仿了人的经验、情感和思想,这进一步证明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本研究不仅拓展了象似性理论的研究范围,还揭示了象似性理论的经济价值,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容忽视。最后,作者在对全文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据此指出了商标象似性研究的发展趋向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彭静[5](2005)在《诗歌隐喻的功能性解读及其认知理据》文中认为隐喻跨越时空无所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起装饰作用的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诗歌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通常借助隐喻以创造出乎意料的意境和表达效果,人们谓之“隐喻的天堂”。而隐喻亦有“微型诗歌”之美称,是诗歌的精髓之所在。可见,隐喻与诗歌是同质的现象,是密切相关的。对诗歌隐喻的研究理应是隐喻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文意欲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诗歌隐喻进行功能性解读,并探究关于隐喻建构及阐释过程中的认知理据。 论文第一部分依循“语用—语义—认知”的脉络对隐喻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分别阐述了四种主要理论的基本思想,即以亚里士多德和昆体良为代表的“替代论”、以理查兹和布莱克为代表的“互动论”、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弗科尼亚与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其中,概念合成理论(CBT)是近年提出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之一。它所提出的“四维空间模型”解决了隐喻生成的推理机制问题,尤其适用于诸如诗歌隐喻之类的创新隐喻的生成问题。 接下来,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要解决的有两方面问题。其一,是从韩礼德功能主义的视角对诗歌隐喻的功能进行分析。传统的对隐喻功能性分析通常从修辞、语义、语用、认知等方面着手,本文提出隐喻在诗歌中所起的功能从根本而言是语言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功能性分析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深入挖掘各元功能的侧重点,将其分别置于不同的理论框架内,选取独特的切入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概念功能和认知语义学的统一是就诗歌隐喻的‘语义延伸’特征而言的;语用层面上的异常所产生的“审美功能”是人际功能与认知语用学在诗歌隐喻研究上的交汇点;而共有的研究目标“衔接/连贯体系”又成全了语篇功能和认知语篇分析在诗歌隐喻层面上的结合。除了来自这些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强大理论支持外,例证分析也是这一部分极为引入注目的特点之一。该部分引用了大量的诗歌例子,涉及到许多着名的欧美诗人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雪莱的“西风颂”,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火与冰”,惠特曼的“哦,船长!我的船长!”,以及艾略特的“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
刘莹[6](2005)在《从语法隐喻理论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文中研究说明语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篇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法隐喻理论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语篇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概述了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思路。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并简要概述了十年来我国语法隐喻研究的情况。这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该部分详细分析了语法隐喻理论在口语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肖家燕[7](2002)在《一首英语商标词诗歌的词汇隐喻和人际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首先对一首自由体诗歌的词汇所蕴含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小句的人际功能进行描述,从而揭示构成该语篇的商标词在表达语篇的广告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说明该语篇试图建立一种友好的广告方与广告受众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
二、一首英语商标词诗歌的词汇隐喻和人际功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首英语商标词诗歌的词汇隐喻和人际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诗歌隐喻和整合研究背景 |
1.1.2 国内诗歌隐喻的研究背景 |
1.1.3 徐志摩诗歌隐喻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语料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语料 |
2. 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概念隐喻 |
2.1 隐喻、诗歌隐喻和爱情隐喻 |
2.2 爱情概念隐喻基础 |
2.2.1 隐喻蕴涵和相似 |
2.2.2 完型心理基础 |
2.2.3 经验基础 |
2.3 爱情概念隐喻的表现类型 |
2.3.1 基本隐喻 |
2.3.2 诗性隐喻 |
2.4 爱情隐喻的来源域和目标域 |
2.4.1 基本隐喻映射 |
2.4.2 诗性隐喻映射 |
3. 概念整合下的徐志摩爱情隐喻构建 |
3.1 爱情隐喻的概念整合空间 |
3.1.1 概念整合空间 |
3.1.2 徐志摩爱情隐喻的整合空间 |
3.2 爱情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 |
3.2.1 “爱情是人”的隐喻概念整合 |
3.2.2 “爱情是自然”的隐喻概念整合 |
3.2.3 爱情、人、自然三者的整合 |
4. 徐志摩诗歌爱情隐喻的社会文化认知分析 |
4.1 文化认知分析 |
4.1.1 文化模型与隐喻 |
4.1.2 文化模型对爱情隐喻的影响 |
4.2 社会认知分析 |
4.2.1 社会背景与心理空间 |
4.2.2 社会背景对爱情隐喻的影响 |
5. 结语 |
5.1 结论与创新 |
5.1.1 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之处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现代汉语谐音及拟声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拟声与谐音的理论界定及语言学描写 |
第一节 学界的争论与困惑 |
一、 语法与修辞分离 |
二、 谐音和拟声分离 |
三、 拟声词的虚实之争 |
第二节 拟声、谐音的理论界定 |
一、 拟声 |
二、 谐音 |
三、 拟声、谐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共同的句法及语用特征 |
一、 共同的句法特征 |
二、 共同的语用特征 |
第二章 谐音与拟声性质分析 |
第一节 谐音、拟声非语言符号性质 |
第二节 谐音、语音仿拟是语言内的拟声 |
第三节 感叹本身也是拟声词 |
第三章 拟声的范畴化 |
第一节 拟声命名 |
第二节 拟声的固定化与动词化 |
第三节 拟声法引进的外来词 |
第四节 通感手法与拟声成分的拟态化 |
第五节 象似性联想与推衍 |
第四章 谐音与拟声出现的心理机制 |
第一节 根于联想 |
第二节 谐音借代 |
第五章 谐音、拟声实现修辞功能的原理 |
第一节 图形-背景理论 |
第二节 仿拟理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广告英语语法隐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语法隐喻 |
1.1 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的区别 |
1.2 语法隐喻的分类 |
2 广告英语中的语法隐喻 |
2.1 广告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 |
2.2 广告英语中的形容词化现象 |
2.3 广告英语中的动词化现象 |
3 结语 |
(4)商标象似性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Purpose of this thesis |
1.2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of this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 |
Chapter Two Current Studies on Trademarks and the Theory of Iconicity |
2.1 Introduction |
2.2 Current linguistic studies of trademarks |
2.3 Theory of iconicity |
2.3.1 Debate on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signs |
2.3.2 Relationship between arbitrariness and iconicity |
2.3.3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conicity |
2.3.4 Application of iconicity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Iconicity in Trademarks |
3.1 Introduction |
3.2 Principles of trademark naming |
3.3 Imagic iconicity in trademarks |
3.3.1 Onomatopoeia in trademarks |
3.3.2 Sound symbolism in trademarks |
3.4 Diagrammatic iconicity in trademarks |
3.4.1 Relational iconicity in trademarks |
3.4.2 Structural iconicity in trademarks |
3.4.2.1 Sequencing iconicity |
3.4.2.2 Symmetrical iconicity |
3.4.2.3 Markedness iconicity |
3.5 Metaphorical iconicity in trademarks |
3.5.1 Metaphorical iconicity in Chinese trademarks |
3.5.2 Metaphorical iconicity in foreign trademarks |
3.5.3 Metaphorical iconicity in Sino-foreign trademarks translation |
3.6 Summary |
Chapter Fou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Trademarks and the Relevant Causes |
4.1 Introduction |
4.2 Similarities and the underlying causes |
4.3 Differences and the underlying causes |
4.3.1 Discrepancy in linguistic features |
4.3.2 Cultural conflict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he whole study |
5.2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诗歌隐喻的功能性解读及其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in Chinese) |
Abstract(in English) |
I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Metaphor Study |
1.1 Substitution Theory |
1.2 Interaction Theory |
1.3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1.4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
1.5 Summary |
II Ideational Function: in the Light of Cognitive Semantics |
2.1 Unification of ideational function, metaphor and semantics |
2.2 Example analysis |
2.3 Summary |
III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the Light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
3.1 Unification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metaphor and pragmatics |
3.2 Example analysis |
3.3 Summary |
IV Textual Function: in the Light of 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
4.1 Textual function and Cogn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
4.2 Dynamic function of poetic metaphor: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4.2.1 Metaphorical cohesion: an example |
4.2.2 Metaphorical coherence: an example |
V Cognitive Motivation for Poetic Metaphor |
5.1 Unification of metaphorical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interaction |
5.2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poetic metaphor producing |
5.3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s abduction |
5.3.1 Interpretation as abduction: basic ideas and characterization |
5.3.2 Abduc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
VI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 |
(6)从语法隐喻理论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1.2 本文选题的思路 |
2. 语法隐喻 |
2.1 国外隐喻研究简介 |
2.2 西方语法隐喻理论 |
2.2.1 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 |
2.2.2 Halliday的语法隐喻模式 |
2.2.3 语法隐喻理论的贡献 |
2.3 我国的语法隐喻研究 |
2.3.1 我国语法隐喻研究的现状 |
2.3.2 我国语法隐喻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3. 语法隐喻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 |
3.1 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
3.1.1 概念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
3.1.2 人际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 |
3.1.3 语篇隐喻与语篇分析 |
3.2 语法隐喻在对外汉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 |
3.2.1 语法隐喻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
3.2.2 语法隐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
3.2.3 语法隐喻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四、一首英语商标词诗歌的词汇隐喻和人际功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研究[D]. 马红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现代汉语谐音及拟声现象分析[D]. 刘亚楠. 华侨大学, 2013(08)
- [3]广告英语语法隐喻探析[J]. 周先成. 陇东学院学报, 2010(05)
- [4]商标象似性的认知研究[D]. 刘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10(12)
- [5]诗歌隐喻的功能性解读及其认知理据[D]. 彭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6]从语法隐喻理论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D]. 刘莹. 四川大学, 2005(03)
- [7]一首英语商标词诗歌的词汇隐喻和人际功能分析[J]. 肖家燕.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