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胡鑫[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教师观研究》文中提出
蒋薇薇[3](2021)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它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意识支配行为,故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集体的精神文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稳固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有诸多建树。本文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以下几个部分论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重点梳理了理论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来源、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纵向理清文章脉络。第二部分,从微观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教育主客体以及教育的特点,横向理清理论要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政治学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结合教育基本的输入与输出两个环节的特点,拟定了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融合政治学特点与教育理论,并重点分析教育主客体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总结出高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输入与输出效率。总结,本文从多个维度阐述了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读者对这一理论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本文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钟飞燕[4](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隋从容[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赵轩[6](2019)在《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国民爱国主义情感和观念的主要方式,并力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本国的民族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并结合世势国情不断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内涵,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理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法则和重要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创新发展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2015年12月30日)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着重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表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事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也是社会现实提出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必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价值冲突问题,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国家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错误思潮的斗争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境内外环境中的种种政治图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恰当应对,也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广大中华儿女扞卫自身权益,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可以说,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最主要的依靠途径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把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也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入手,从实践的视角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实现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入手,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展开的新探索。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理论前提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研究主体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前提。“实践论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是针对抽象化的“知识论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其本身来说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三个:从实践出发的问题意识;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具体意识;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的整体意识。“实践论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本文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论前提。第二章,立足实践重释爱国主义相关概念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相关前提性理论问题。本章首先从实践出发重释与爱国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即“爱”“国”“主义”和“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相应的理论铺垫;其次,对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相关学科——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爱国主义理论中的侧重点及成因进行研究,明确这些学科从不同的实践关系出发反映出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不同实践视角,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汲取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的理论成果提供尽量丰富理论参考;最后,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比较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从实践出发能够整合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学科地位,从而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视野以及本文贯穿实践论思维方式,立足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强调贯彻“现实的人”观念。本章首先以实践的视角考察爱国主义的主体理论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相关理论,从而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有的核心地位。其次,以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现实的人”观念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不同维度的内在规定性,并以“现实的人”的自然成长历程对全部属性予以体现生成性的整合,为爱国主义教育阶段性和群体性的划分奠定基础。最后,进一步贯彻实践论思维方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作以更加深入的考察,以把握更加具体化的教育对象。由此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就应当以教育对象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规定为主,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第四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根基。“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体现出自身整体性、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对于“现实的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确定教育内容。一是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确立与爱国主义客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二是以“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第二章的相关理论,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相结合。在对象性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爱国主义客体理论的整体性,即要包含自然、人民、文化和政治四个方面;在生活化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现实生活世界”整体中的具体性,即要注重与“现实的人”在客观实践中的相关要素相结合;在教育内容结构化方面既要涵盖“现实生活世界”自身以“历史、现实、未来”为主的层次规律,也要满足社会关系需要的相应规律,还要体现以教育对象“情、知、意”为主的精神发展规律;三是在更加具体化的层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自然维度、人民维度、文化维度和政治维度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展开,并探讨各维度教育内容逻辑的现实依据和要求。第五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具体化理论。本章针对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理论上研究对于不同教育群体如何进行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具体化原则,体现合规律性。一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实施主体,即教育主体的具体化作以相应的讨论;二是针对学前教育、小学至大学教育、社会教育中所包含的主要教育群体,对其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设定原则进行了论述;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方式运用原则,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具体化的基本路向。这些实践原则的探讨,能够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针对不同教育群体运用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方式都从具体化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阐释为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杨诗云[7](2019)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发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南。本文通过论述梳理、文献归纳、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理论体系、创新特征和实践探索。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缘由和意义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分析得出目前该课题研究的主要集中方向和研究空缺。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方法以及重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属性特征进行定义,并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渊源及其形成发展过程。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比探索习近平在理论方面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以时间与地理为坐标,将其思想分为知青时期、地方主政时期和中央任职时期三个阶段,并结合习近平个人的主观因素,纵向分析其思想论述形成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主要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明确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并通过对习近平着作和会议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其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史教育、法治观教育和生态文明观教育六个方面。通过对其教育实践的探索总结出四种方法途径,并根据理论体系的研究梳理出其科学严谨的内在逻辑。第五部分主要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创新特征进行了总结。得出其有关论述具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中所蕴含的人本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上凸显的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体现的方法创新与语言艺术、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维度彰显的内生性与世界性。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在习近平思想论述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对相关法规文件、统计数据的总结与分析,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四个方面来论证其教育实践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朱文超[8](2019)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的传统与优势所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社会转型时期,习近平就积极防范、应对和化解重大风险,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增强本领意识等问题上,形成了带有“习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研究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进行系统阐释: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探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的理论基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内涵。探索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的理论渊源,主要从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艺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艺术等方面进行探究。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方法主要有:战略决策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矛盾分析法、道德修养法、文化熏陶法;工作方法主要有:战术决策法、知行统一法、调查研究法、群众路线法、榜样示范法、舆论宣传法。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基本内容。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巧用语言的艺术:具有引经据典、善用比喻、深入浅出、直面问题等方法艺术;第二,选择时机的艺术,主要有及时、适时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第三,选择突破口的艺术。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的特点,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第六部分,分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的价值。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方法论成果;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实践价值主要有:有利于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塑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有利于形成立体全面的教育环境。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理论价值主要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途径;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实践价值主要有: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吴同喜[9](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王月[10](2018)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时,必定要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该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形成了不同以往的观点、理念和思路,是一个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日趋显着。科学掌握和运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有效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侵蚀,确保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特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趋势,不断坚定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以及方法指导。综上可知,对该方法进行深度剖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针对选题的目的、意义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产生以及完善。以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立和不断完善的国内外环境、理论依据以及创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和特征。以该方法的分类为基础,可以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述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同时,通过对比邓小平和毛泽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观点,对前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论述。第四,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价值与具体实施。这一部分是本论文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展开论述时更为细致和全面。将该部分内容分为四个层面进行论述:该方法的实践价值、具体应用的基本原则、实施时的价值导向、具体应用的基本路径。对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让该方法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其作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二、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概述 |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产生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
二、毛泽东思想 |
第三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 |
一、萌芽:新中国成立前 |
二、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 |
三、成熟:改革开放以后 |
第四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地位 |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作用 |
第二章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 |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目标 |
一、总体目标:培育“四有”新人 |
二、终极目标: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第二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层次性原则 |
三、整体系统性原则 |
四、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原则 |
第三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 |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 |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四、坚决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 |
五、理想信念教育 |
六、艰苦奋斗思想教育 |
七、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 |
第四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一、树立榜样示范 |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三、说服教育 |
四、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
第五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客体 |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体 |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客体 |
三、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
第六节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特点 |
一、卓越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
二、强烈的理论性与务实性 |
三、突出的党性与科学性 |
四、有效的输入性与输出性 |
第三章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
一、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教育理论 |
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第二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
一、有益于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
二、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
三、有益于弘扬爱国主义,抵制资本主义的糟粕文化腐朽 |
四、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五、有益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文件 |
(三)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研究 |
(四)爱国主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路向 |
一、反思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
(一)思维方式及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
(二)“知识论思维方式”的体现及其超越 |
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提出 |
(二)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理路 |
(一)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前提的实践论整合 |
一、实践论维度的爱国主义相关概念 |
(一)爱: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二)国:祖国与国家的统一 |
(三)主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四)精神:情、知、意的统一 |
二、实践论视域中的多学科爱国主义理论研究 |
(一)伦理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二)政治学中的爱国主义 |
(三)法学中的爱国主义 |
(四)哲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追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爱国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重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实践论解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及其在理论建构中的地位 |
(一)从爱国主义主体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
二、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从“现实的人”的属性维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基本结构 |
(三)从人的成长历程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不同属性 |
三、把握具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理论借鉴 |
(一)自然属性维度的“动机理论” |
(二)社会属性维度的几种社会理论 |
(三)精神属性维度的“认知发展理论” |
(四)从整体把握“现实的人”属性结构的“人格动力学理论”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阐释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架构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客体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根基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阐释 |
(三)“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梳理 |
(一)自然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人民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文化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四)政治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五)“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具体逻辑 |
第五章 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实践论探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反思 |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的具体化逻辑 |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具体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具体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原则 |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指导意义 |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基本原则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具体化方向 |
结语走向新实践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研究的“两个视野” |
1.3.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研究的“六个方向” |
1.3.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历史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特征 |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渊源及发展过程 |
3.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3.1.2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3.1.3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3.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形成发展过程 |
3.2.1 知青时期 |
3.2.2 地方主政时期 |
3.2.3 中央任职时期 |
3.2.4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形成的个人条件 |
第四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体系 |
4.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目标 |
4.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原则 |
4.2.1 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
4.2.2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
4.2.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
4.2.4 坚持教育对象分类原则 |
4.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3.3 理想信念教育 |
4.3.4 党史国史教育 |
4.3.5 法治观教育 |
4.3.6 生态文明观教育 |
4.4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中的方法 |
4.4.1 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
4.4.2 自我修养与榜样示范相结合 |
4.4.3 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
4.4.4 传统方式与现代载体相结合 |
4.5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内在逻辑 |
4.5.1 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 |
4.5.2 以实现“两个巩固”的教育目标为逻辑主线 |
4.5.3 以“以人为中心”的核心诉求为逻辑支点 |
4.5.4 以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旨归为逻辑归宿 |
第五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创新特征 |
5.1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中蕴含的人本价值 |
5.1.1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本价值的核心诉求 |
5.1.2 “中国梦”是人本价值的集中体现 |
5.2 在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上凸显的问题意识 |
5.2.1 问题意识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
5.2.2 在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中体现的问题意识 |
5.2.3 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中问题意识的理论特征 |
5.2.4 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中问题意识的理论价值 |
5.3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上体现的方法创新与语言艺术 |
5.3.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
5.3.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 |
5.4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上彰显的的内生性与世界性 |
5.4.1 在视野上具有承接中华文化的内生性 |
5.4.2 在视野上具有面向国际的世界性 |
5.4.3 彰显了内生性与世界的辩证统一 |
第六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实践探索 |
6.1 制度建设 |
6.2 队伍建设 |
6.3 平台建设 |
6.4 学科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概述 |
2.1.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内涵 |
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
2.2.1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2.2.3 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2.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
2.3.2 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
第3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内容 |
3.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方法 |
3.1.1 战略决策法 |
3.1.2 批评与自我批评法 |
3.1.3 矛盾分析法 |
3.1.4 道德修养法 |
3.1.5 文化熏陶法 |
3.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
3.2.1 战术决策法 |
3.2.2 知行统一法 |
3.2.3 调查研究法 |
3.2.4 群众路线法 |
3.2.5 榜样示范法 |
3.2.6 舆论宣传法 |
第4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基本内容 |
4.1 巧用语言的艺术 |
4.1.1 引经据典 |
4.1.2 善用比喻 |
4.1.3 深入浅出 |
4.1.4 直面问题 |
4.2 选择时机的艺术 |
4.2.1 及时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4.2.2 适时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4.3 选择突破口的艺术 |
第5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的特点 |
5.1 针对性 |
5.2 时代性 |
5.3 创新性 |
5.4 实践性 |
第6章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的价值 |
6.1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价值 |
6.1.1 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6.1.2 创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
6.1.3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方法论成果 |
6.1.4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 |
6.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理论价值 |
6.2.1 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途径 |
6.2.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
6.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价值 |
6.3.1 有利于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育人环境 |
6.3.2 有利于塑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
6.3.3 有利于形成立体全面的教育环境 |
6.4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实践价值 |
6.4.1 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
6.4.2 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
二、研究意义 |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解读 |
(一)人学的理解 |
(二)模式的界定 |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
四、研究述评 |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
(一)基本内涵 |
(二)基本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
(一)做到工学整合 |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
(三)做实知行合一 |
(四)做强企业学院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比较研究法 |
0.4 论文创新点 |
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
1.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和发展的国内背景 |
1.1.1 思想政治教育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 |
1.1.2 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 |
1.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和发展的国际背景 |
1.2.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1.2.2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
1.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1.3.2 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1.3.3 列宁的灌输理论和说服教育法 |
1.3.4 毛泽东“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 |
1.4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
1.4.1 建国以前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1.4.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和特征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 |
2.1.1 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 |
2.1.2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
2.1.3 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民主原则的方法 |
2.1.4 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法 |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 |
2.2.1 因材施教,辩证对待教育对象的方法 |
2.2.2 榜样示范的方法 |
2.2.3 刚柔相济双管齐下的方法 |
2.2.4 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
2.2.5 说服教育的方法 |
2.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 |
2.3.1 强烈的时代性 |
2.3.2 鲜明的科学性 |
2.3.3 灵活的创造性 |
2.3.4 突出的实践性 |
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与运用 |
3.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
3.1.1 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科学指南 |
3.1.2 为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提供方法论指导 |
3.1.3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 |
3.1.4 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理论保障 |
3.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主要原则 |
3.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2.2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2.3 坚持实事求是与探索创新相结合 |
3.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价值导向 |
3.3.1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3.2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
3.3.3 坚持素质教育理念 |
3.4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具体路径 |
3.4.1 加快教育改革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3.4.2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水平 |
3.4.3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
3.4.4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 |
3.4.5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教师观研究[D]. 胡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 蒋薇薇.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6]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 赵轩.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杨诗云.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8]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研究[D]. 朱文超.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 王月. 辽宁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