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CBD需要什么样的房子——一位房地产发展商看新经济下的CBD(论文文献综述)
沈思[1](2016)在《我们为什么要在万科做一场“秀”? 北京万科V-Space计划新生代设计师概念赛策划手记》文中提出2016年3月5日,朝阳公园旁,平日很少开放的北京万科中心,中庭搭起近千平米的临时帐篷。聚光灯下,一个年轻人走上台来,他脚下是三角形的舞台,台下四面八方而来的目光让他背腹受敌。他只有90秒的演讲时间以及长达5分钟的嘉宾"拷问",他的武器只有他尚不成熟的想法以及他为此付出的努力,而他的命运掌握在现场二百多名观众的投票器上。这就是北京万科V-Space新生代设计师概念赛的舞台,围绕着这个舞台的是这样几种经过设定的角色:
赵琨[2](2011)在《地产年度风云榜 N大魅力看点 再启品牌大典》文中研究说明魅力看点之一:"风云榜品牌体系"出炉魅力看点之二:风云榜不得不说的故事魅力看点之三:风云榜"牛人"都有谁?魅力看点之四:"大会堂对话",再发"爆破性"观点?魅力看点之五:风云榜将引导何种新趋势?魅力看点之六:风云榜"快乐"片段都有"神马"?魅力看点之七:年度事件榜都有啥大事?百大事件回顾魅力看点之八:……魅力看点之九:……魅力看点之十:Caver Stary
于慧芳[3](2010)在《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伯吉斯(1923)在同心圆理论中提出“中央商务区”(CBD)以来,历经八十余年,CBD延续着从概念到实践,由最初的区位划分逐步转向突出功能,由起步的规划建设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综观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当今CBD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历程,CBD本质上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高度集聚发展的城市功能单元。本文以“CBD现代服务业集聚”这一产业布局形态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服务业的分散与集聚特征出发,依次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1.现代服务业为何集聚?2.现代服务业为何集聚于CBD?3.CBD现代服务业体系中产业是如何构成的?4.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规模如何?有哪些主要的影响和决定因素?第一个、第二个问题涉及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重点在于分析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具体成因;第三个、第四个问题涉及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如何才能更好得发展,为分析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本文遵循的是“理论分析——经验分析——现实分析”这一研究思路,从国际视野和国内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角度对前文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分析,总结出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特点以及不利于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王倩[4](2010)在《当代中国房地产广告研究 ——基于传播学及文化研究角度的考察》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从传播学视野和文化研究角度对房地产广告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现有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对各种房地产广告现象地观察和个案分析,论述了其对当代中国各方面的影响。从广告研究的基本思路出发,内容涵盖了广告信息、广告主、广告受众、广告媒介等各个方面,并提出了个人对今后房地产广告发展趋势的关注与预测。鉴于房地产广告在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中的影响力,才使得对中国房地产广告的研究有了浓厚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采取了文献法、观察法和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广告学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分析,使逻辑上有连贯性,条理清晰。三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变化经历了五个不同的时期,我国房地产广告和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它追随着房地产业的脚步,从初期的起步阶段发展到现在的高度繁荣阶段,成为了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热点。在房地产广告信息的综合研究中,本文总结了广告中常出现的八个关键词:自然、地段、建筑本身、生活理念、概念、炫富、情感、优惠,并且以大量的案例对关键词进行了从文化分析、营销理念等角度的研究。这八个关键词涵盖了目前房地产广告的几乎所有内容,可以初步从中看到中国房地产广告近二十年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反映了深厚的哲学思想——人本主义,还导致了房地产广告和营销更加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思想的靠拢。房地产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房地产广告显而易见的正在逐步影响建构受众的价值观,并且不断对受众进行人为的分层。这种赋予受众分层意义的行为一方面使得广告发布者清晰明确地划分出目标受众并集中进行传播,提高得到良好传播效果的几率,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受众对消费地位及生活方式的认知,受众逐渐被培养成具有“只要购买了什么的地产项目,就会成为什么的人”特性的受众。从媒介研究的角度,房地产专刊广告化对媒介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传媒产业化的过程中,房地产广告为报业集团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同时不容置疑的是,传媒“拐点”的到来与过份依赖房地产等广告有重要联系。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网络成为房地产广告投放的新平台,而手机等新媒体则由于投放形式、内容真实性等原因,依然处于不被受众信任、开始成为监控对象、但缺乏法律明确监管的境地。在理论上,房地产广告同样能从传播学的视野中进行解读。根据现有的主体建构理论,本文研究了其在房地产广告传播效果中的借鉴意义;自我心态理论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以及房地产广告中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房地产广告从广告表现、广告运作、广告文化影响力、与媒介的博弈等方面都对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综合各项因素,对房地产广告进行基于传播学及文化传播视野的考察,从理论上对支柱产业进行理性的引导。
黄毅[5](2008)在《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混合功能是古今中外的城市建成区的存在方式,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理想状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当前,信息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产生的问题对于以功能分区思想为指导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混合功能城市的概念,探讨了混合功能城市的内涵和意义,并以上海的城市混合功能为例,从历史演变、城市规划管理和开发实践方面探讨了城市混合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初步构建了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混合功能,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主要是通过对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发现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作为城市开发与管理的借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八个章节,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开:第一部分是混合城市的理论部分,论文从信息社会、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混合城市的概念,提出了步行尺度内的功能混合的理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混合城市的历史以及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为下文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根据城市混合功能的主要特征按照时间段共分为城市自然形成的功能混合(1843~1949),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49~1978)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78~至今),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混合功能表现的特征以及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历史进程中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研究上海当前混合功能建设相关问题的基础。第三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上海混合功能建设中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开发等相关问题。在规划管理方面,从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了上海市当前对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并比较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措施。在城市的开发实践方面,则从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出发,分析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中的问题与难题,在技术层面上对于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以及混合功能建设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开发、动态更新的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初步构筑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体系框架,对混合功能建设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建设指出了方向。
张其邦[6](2007)在《城市更新的更新地、更新时(期)与更新度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深刻也是最剧烈的,与此同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将中国社会带入了转型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转型期制度变迁带来的激励不仅改变了历史城市,也改变了新兴城市的空间结构。1990年代后期,我国城市更新的范围逐渐从旧城区延续到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新发展片区,论文主要以新发展片区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在分析新发展片区形成、特征的基础上,以人的需求层次变化为内因,以制度、主体、工具为外因分析新发展片区更新的动因,并指出具体的更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体现。城市更新需要判断哪里要更新、什么时候要更新、更新到什么程度合适,也就是更新对象的空间、时间以及度的一些问题。在空间问题上,以比较弱势为切入点探讨了更新地的产生、范围、改造的优先性等问题,并对更新地的演变关系进行考察;在时间问题上,以效益为切入点探讨更新的标志、影响因素、回答了什么时候更新效益最高,并对国内外更新的时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合理更新期的判断标准;在度的问题上,以“现状的保留层度”和“改造后达到层度”为切入点,探讨了更新度的内涵、特征,并从宏观—城市空间结构、微观—建筑改造两个层面对“度”予回答。在对更新对象的空间、时间、度的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城市更新中时间与度、空间与度、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时间维度下,对空间—时间—度及其关系进行动态考察。在实证研究部分,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两个层面进行: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部分,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为例,侧重描绘“城市空间结构—框架图”,并在此框架下探讨“哪里要更新”以及更新度的把握;在“实践对理论的检验”部分,以更新地、更新时(期)、更新度理论,对重庆南滨路片区和厦门江头—莲坂片区的改造进行剖析、评判。
王政[7](2006)在《重庆市渝中区通远门旧城改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治理和发展理念,正成为人们的共识。实施经营城市,对于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牌与竞争力、吸引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市经营的过程中,由于旧城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城市旧城区进行改造,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文综述了当前有关城市经营的内容,力图反映这几年我国关于城市经营理论的研究成果。其次,论述了国内外关于旧城改造的相关理论和模式,并从中得出旧城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的地形、地貌,就渝中区通远门地区的旧城改造问题,运用城市经营的理念,制订相关的改造方案。最后,总结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把基础设施置于超前与优先发展的地位;把环境的改善作为一条重要的目标,并着力解决好交通问题;特别要妥善地保护历史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继承与发扬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传统。
刘芳[8](2006)在《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 ——“板块”变迁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对于幸福与未来生活的渴望一直都与居住密不可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面临全面转型,众多城市中已经以及正在发生着一场居住革命,从居住模式到居住文化,从居民的安居乐业到都市的城市化进程,居住都在发挥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并在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演化中得到突出体现。本文集中关注驱动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其与空间结果的对应关系,试图从中寻求实现城市住区空间的区位优化及未来良性发展之路。 论文直接针对当前城市住区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创新性地以凸显区位内涵的“板块现象”为线索,以城市住区空间的区位演化为研究核心,根据主导驱动力的本质属性将其系统地划分为市场力和行政力,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以及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出发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区位优化策略建议。 论文研究的核心是“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直接回答研究的“是什么”(what)的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本文研究对象的具体范畴、概念内涵及一般规律,为后续研究建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分析研究,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探讨“为什么”(why)的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集中就市场力、行政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几个典型现象和上海情况为例,对市场力和行政力的合力作用表现进行了解析;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主要探讨“怎样做”(how)的问题,在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分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的价值取向、基本策略、实施对策和发展模式建议。在论文最后的结论中笔者还就我国城市和上海住区空间区位的未来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
金勇[9](2006)在《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 ——以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和深圳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快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急遽演变。在此背景下,国内城市设计实践近十几年的繁荣在获得大量命题机会同时,城市设计运作机制与可操作性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主流,而对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究竟如何理论界却未予以深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作用”。 对于“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性”发问,包涵三个基本问题:其一,“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作用应当为何?”或者说,“理想的城市设计实践应当怎样?”这是一个“应然”的价值判断命题。论文从社会哲学视角探讨城市设计作为特定社会实践的价值理论,并对城市设计实践的对象系统——“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予以探讨,从而将“应然的城市设计”诠释为“促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论文进一步系统讨论了城市设计实践的伦理向度,以此来厘清应然的城市设计实践存在发展之正当、有益或公正,也为实践者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提供一个伦理规范的参照。经由规范层面的研究,论文初步形成对“理想的城市设计实践应当怎样”的理论认识,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评判预设了规范性价值准则。 其二,“真实运作的城市设计实践究竟发挥了何种实际作用?”这一命题既需要来自本土经验研究的事实认知,又需以规范价值准则对其进行价值评判(即实效评价);其三,“城市设计实践的实际作用是如何在外部社会环境制约与各方社会行动者影响下产生的?”这是对城市设计实效的成因解释。这两个问题也实际构成对城市设计实践“实然如何”的研究。论文研拟一个城市设计实效分析与解释的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论文以“上海卢湾区太平桥地区城市再开发”和“深圳中心区CBD两街坊开发”为例,展开城市设计实效的经验研究。我们不仅关注案例中的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是否提高,而且尤为关注城市设计者在城市设计实践社会过程中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以及最终实效产生的内外成因机制,由此获得对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城市)城市设计实践现状认识之经验基础。 透过个案的经验比较研究,论文初步厘清本土城市设计实践在当前社会系统环境中运作的真实逻辑。在此种实践逻辑下,城市设计在建设环境形塑中不可避免的扮演了“工具化”重要角色同时,实践主体基于职业合法权威和主体能动性,在“外部环境”条件允许情况下会尽可能维护城市设计的专业核心价值。当代中国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因素,特别是政经制度的变迁决定了城市设计实践主要目标和发展轨迹;而城市开发中的关键行动者——地方政府与经济组织主导了建设环境的形塑过程,实质影响了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共同致使“实然”的城市设计与“维护与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规范性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对这一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困境,论文从“价值”、“实践环境”与“实践主体”三个面向进行批判的“总体性反思”,在反思基础上尝试寻求城市设计实践在“理念范式”或“思维模式”上的转向可能。这是实践者共同体的自我意识调整与社会角色的适应性重构,是行动方向的再定位,更是实践主体对实践环境与自身“生存状态”的某种理性平衡,从而为缓解本土城市设计当前面临的实效困境提供一个可能的路向。
周陶洪[10](2005)在《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阶段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更新满足了对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长的需求,城市中的旧工业区成了更新的首选目标。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后带来的工业用地更新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不同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而一些老工业城市却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困扰着,城市的旧工业区都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的更新。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工业区普遍衰退,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实践,以促进旧工业区的复兴。虽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国外有关的更新发展策略却同样可以指导我国实践,促进旧工业区的成功更新。国内外对于旧工业区更新案例的研究很多,但很少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对象加以系统研究。论文首先通过对旧工业区概念、分类和国内外发展进程的回顾,提出了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问题。其次,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归纳了旧工业区的发展策略,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侧重,提出了运用综合发展策略更新旧工业区的观点。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了工业用地调整的可能途径,包括维持工业用途,更新为居住、公共设施、绿地等,在工业区更新中引入了混合利用的观念。然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旧工业区更新的相关机制,包括政策制定、合作组织、公众参与、效率公平及资金组织等不同方面。最后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我国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策略。
二、中国的CBD需要什么样的房子——一位房地产发展商看新经济下的CB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的CBD需要什么样的房子——一位房地产发展商看新经济下的CBD(论文提纲范文)
(3)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产业范围 |
1.2.2 集聚的概念界定 |
1.2.3 CBD的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创新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集聚成因相关理论 |
2.1.1 分工理论 |
2.1.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1.3 集聚经济理论 |
2.1.4 竞争优势理论 |
2.2 现代服务业集聚理论 |
2.2.1 集聚理论的适用性理论 |
2.2.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理论 |
2.2.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理论 |
2.3 CBD的相关理论 |
2.3.1 城市社会学对CBD的研究 |
2.3.2 土地经济学对CBD的研究 |
2.3.3 城市地理学对CBD的研究 |
2.3.4 CBD理论新进展 |
2.3.5 国内CBD理论研究进展 |
2.4 产业集聚的度量方法 |
2.4.1 区位基尼系数 |
2.4.2 行业集中度 |
2.4.3 区位熵 |
2.4.4 h指数 |
2.4.5 指标评价体系法 |
3 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与分散 |
3.1 现代服务业的服务特性 |
3.2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特性 |
3.3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条件 |
3.3.1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
3.3.2 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
3.3.3 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
3.3.4 发达的商贸体系,相对完善的房地产业 |
3.3.5 必不可少的人才优势 |
3.4 现代服务业的分散与集聚 |
3.4.1 现代服务企业的零散型特征 |
3.4.2 造成现代服务企业零散的原因 |
3.4.3 现代服务企业分散和集聚分别实现的功能 |
3.4.4 现代服务业分散的成因 |
3.4.5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成因 |
4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成因及效应 |
4.1 CBD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的条件 |
4.1.1 CBD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的宏观基础 |
4.1.2 CBD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的微观基础 |
4.1.3 CBD对现代服务业的吸引 |
4.2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
4.2.1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的动力机制 |
4.2.2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的具体原因 |
4.3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效应 |
4.3.1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效应 |
4.3.2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效应机制 |
5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产业构成 |
5.1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产业构成影响因素 |
5.1.1 城市的功能及经济发展路径 |
5.1.2 CBD区位因素 |
5.1.3 CBD发展阶段 |
5.1.4 CBD空间结构 |
5.1.5 CBD主导产业 |
5.2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产业构成 |
5.2.1 金融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
5.2.2 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 |
5.2.3 大型传媒产业 |
5.2.4 专业性服务业 |
5.2.5 高质量酒店、娱乐业、商业等基础性服务业 |
6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规模 |
6.1 基础条件 |
6.1.1 经济基础 |
6.1.2 交通条件 |
6.2 政府的作用 |
6.2.1 CBD的规划 |
6.2.2 CBD的基础设施建设 |
6.2.3 CBD投资软环境建设 |
6.3 同区域内的竞争 |
6.3.1 集聚区定位模型的建立 |
6.3.2 模型扩展——二次差异成本 |
6.3.3 结论 |
6.4 集聚机制及集聚效应的发挥 |
7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国际着名CBD现代服务业集聚比较 |
7.1.1 国际着名CBD介绍 |
7.1.2 国际着名CBD产业构成比较 |
7.1.3 国际着名CBD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比较 |
7.2 国际着名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借鉴 |
7.2.1 曼哈顿CBD金融业与咨询业集聚发展与借鉴 |
7.2.2 新宿CBD现代商业集聚经验借鉴 |
7.3 国际着名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引导政策 |
7.3.1 曼哈顿CBD——市场机制作用下加以政府引导 |
7.3.2 芝加哥CBD——设置发展基金和发展特区 |
7.4 国际着名CBD现代服务业人才聚集 |
7.4.1 曼哈顿金融商务产业人才聚集借鉴 |
7.4.2 新宿CBD零售商业人才聚集借鉴 |
7.4.3 香港CBD现代服务业人才聚集借鉴 |
7.5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国际比较借鉴 |
7.5.1 产业逐渐聚集是CBD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规律 |
7.5.2 完善基础设施是CBD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备基础 |
7.5.3 功能配套发展是CBD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因素 |
7.5.4 地方发展特色是CBD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特征 |
7.5.5 体现人本特征是CBD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属性 |
8 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及对策 |
8.1 我国主要CBD介绍 |
8.1.1 北京CBD |
8.1.2 上海CBD |
8.1.3 深圳CBD |
8.1.4 武汉CBD |
8.2 我国主要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
8.2.1 北京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
8.2.2 上海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
8.2.3 广州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
8.2.4 武汉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
8.2.5 深圳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
8.3 我国主要CBD现代服务业集聚评价 |
8.3.1 CBD现代服务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8.3.2 我国主要CBD现代服务业集聚评价 |
8.4 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特色 |
8.4.1 发展定位倾向于特别功能区模式 |
8.4.2 发展方式倾向于以规划指导为主 |
8.4.3 产业特色表现为强调金融业发展 |
8.4.4 产业政策集中于返还企业补贴退税 |
8.5 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8.5.1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过多,同区域内竞争激烈 |
8.5.2 定位趋同,CBD间竞争激烈 |
8.5.3 现代服务业集聚机制发育不够成熟,企业调整频率较高 |
8.5.4 人员流动较受制约,国际性产业人才匮乏 |
8.5.5 产业布局表现为以商业发展为主,CBD的功能尚待完善 |
8.6 促进我国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策 |
8.6.1 凸显定位差异化,为集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
8.6.2 提升商业集聚,以基础产业升级集聚水平 |
8.6.3 加强金融业集聚,以主导产业引领集聚发展 |
8.6.4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以新经济增长点推动集聚发展 |
8.6.5 增强人才集聚,为集聚发展打造动力源 |
9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当代中国房地产广告研究 ——基于传播学及文化研究角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广告发生背景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二节 不同时期我国房地产广告发展情况 |
第三章 房地产广告信息研究 |
第一节 对自然的渴求 |
第二节 对地段的重视 |
第三节 对建筑本身的歌颂 |
第四节 对生活理念的倡导 |
第五节 对概念的炒作 |
第六节 对炫富的推崇 |
第七节 对情感的追寻 |
第八节 对优惠的宣传 |
第九节 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广告与受众研究 |
第一节 房地产广告影响建构受众的价值观 |
第二节 房地产广告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社会分层 |
第三节 房地产广告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广告成功询唤受众 |
第五章 房地产广告与媒介研究 |
第一节 房地产广告专刊与传统媒介的互相影响 |
第二节 房地产广告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互相影响 |
第六章 传播学视野之中的房地产广告 |
第一节 主体建构理论对研究房地产广告传播效果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自我心态理论在房地产广告中的运用 |
第三节 房地产广告中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1.1 新的时代,新的挑战 |
0.1.2 中国城市面临的危机 |
0.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0.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的前提、方法和结构 |
0.3.1 研究的前提 |
0.3.2 研究的方法 |
0.3.3 研究的结构 |
第一部分 城市混合功能的理论研究 |
1 混合与城市 |
1.1 城市生活与混合功能 |
1.1.1 人与城市的关系 |
1.1.2 城市生活的特性 |
1.1.3 城市功能的混合 |
1.2 混合城市的概念及主张 |
1.2.1 混合城市的概念 |
1.2.2 混合城市的概念模型 |
1.2.3 混合城市的基本主张 |
1.2.4 混合城市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研究 |
1.3 混合城市不同层面上的表现 |
1.3.1 城市总体的混合功能 |
1.3.2 城市片区的混合功能 |
1.3.3 城市街区的混合功能 |
1.3.4 城市建筑的混合功能 |
1.3.5 城市开放空间的混合功能 |
1.4 混合城市的意义 |
1.4.1 混合城市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 |
1.4.2 混合城市是城市保持其自身特性及城市感的需要 |
1.4.3 混合功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
1.4.4 混合功能是评价城市的重要内容 |
1.5 小结 |
2 混合城市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 |
2.1 城市功能混合的历史 |
2.1.1 前工业时代的城市 |
2.1.2 进入工业时代的城市 |
2.1.3 从功能混合走向功能分区 |
2.1.4 从功能分区向功能混合的回归 |
2.2 二战后国外城市理论中混合功能观念的演变 |
2.2.1 简·雅各布斯与多样性城市 |
2.2.2 C·亚历山大与网络城市 |
2.2.3 约翰·波特曼与"协调单元" |
2.2.4 新城市主义 |
2.2.5 复合城市 |
2.2.6 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 |
2.2.7 紧凑城市 |
2.3 交通方式与街区尺度 |
2.3.1 交通方式与出行距离 |
2.3.2 街区尺度及其形成与发展 |
2.3.3 国内外城市街区尺度比较 |
2.3.4 混合城市的街区尺度不宜过大 |
2.3.5 步行尺度范围的混合功能 |
2.4 混合城市的评价 |
2.4.1 城市生活的价值观 |
2.4.2 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
2.4.3 评价的视点 |
2.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 |
3 城市自然形成的混合功能(1843~1949) |
3.1 时代特征 |
3.1.1 租界和租界的基本制度 |
3.1.2 社会基本状况 |
3.2 城市建设管理的状况 |
3.2.1 公共租界的建筑功能管理及区划理念探索 |
3.2.2 公共租界判例式的"妨害"控制 |
3.2.3 法租界通则式的土地利用控制 |
3.2.4 法租界的建筑区域规划管理 |
3.2.5 华界的规划及建筑管理 |
3.2.6 大上海计划及上海市都市计划 |
3.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 |
3.3.1 1855年的租界 |
3.3.2 城市自然形成的分区 |
3.3.3 混合功能的里弄 |
3.3.4 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居 |
3.3.5 混合功能的建筑综合体 |
3.4 城市街区混合功能的形成 |
3.4.1 城市街区的生成 |
3.4.2 混合功能街区的平面构成 |
3.4.3 混合功能生成的方式——小地块的开发 |
3.4.4 混合功能街区形成的过程——典型街区研究 |
3.5 小结 |
4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混合功能(1949~1978) |
4.1 时代特征 |
4.1.1 社会制度的改变 |
4.1.2 社会基本状况 |
4.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状况 |
4.2.1 建国初期的城市规划 |
4.2.2 "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
4.2.3 城市建设情况 |
4.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 |
4.3.1 新的功能分区的形成 |
4.3.2 建筑功能置换带来了新的功能混合 |
4.3.3 城市第三产业功能的萎缩 |
4.3.4 公建配套指标的控制 |
4.4 城市混合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
4.4.1 里弄中混合功能的延续 |
4.4.2 工人新村的混合功能 |
4.4.3 卫星城的混合功能 |
4.4.4 城市混合功能的总体评价 |
4.5 小结 |
5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混合功能(1978~至今) |
5.1 时代特征 |
5.1.1 社会制度的改变 |
5.1.2 社会基本状况 |
5.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状况 |
5.2.1 国务院批准的城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86) |
5.2.2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
5.2.3 南分区规划 |
5.2.4 北分区规划 |
5.2.5 陆家嘴——花木分区 |
5.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 |
5.3.1 城市中心建成区的更新 |
5.3.2 城市大型封闭住区的建设 |
5.3.3 上海城市第三产业的复苏 |
5.4 城市混合功能的重现 |
5.4.1 里弄街区的混合功能重塑——上海新天地 |
5.4.2 里弄工厂的混合功能改造——同乐坊 |
5.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 |
6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规划管理 |
6.1 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的引导 |
6.1.1 城市建设与公共利益 |
6.1.2 混合功能建设中的公共利益 |
6.1.3 政府引导混合功能建设的措施 |
6.2 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的管理 |
6.2.1 美国的区划(ZONING)与混合功能 |
6.2.2 英国的自由量裁的规划管理 |
6.2.3 德国的联邦建筑使用条例(BauNVO)与混合功能区 |
6.2.4 香港的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OZP)与混合用途 |
6.2.5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管理的经验借鉴 |
6.3 上海市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的控制与管理 |
6.3.1 上海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
6.3.2 上海市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 |
6.3.3 上海市关于建筑物变更使用性质的相关规定 |
6.3.4 上海市对于住区混合功能的管理 |
6.3.5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规划管理的不足 |
6.4 小结 |
7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综合研究 |
7.1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 |
7.1.1 上海城市传统街区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
7.1.2 多样性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
7.1.3 满足不断改变的城市生活的需求 |
7.2 当前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与难题 |
7.2.1 城市混合功能现状的不平衡 |
7.2.2 政府对混合功能开发缺乏积极的管理与引导 |
7.2.3 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取向 |
7.2.4 人的需求的矛盾性 |
7.2.5 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的缺失 |
7.3 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研究 |
7.3.1 混合功能开发的基本特征 |
7.3.2 当前混合功能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
7.3.3 混合功能开发的选址 |
7.3.4 混合功能开发的规模与密度 |
7.3.5 混合功能开发的功能构成 |
7.3.6 混合功能开发与城市交通方式 |
7.4 城市功能混合建设的构成要素 |
7.4.1 建设小而密的城市路网 |
7.4.2 小地块的开发建设 |
7.4.3 保护和有效利用城市老建筑 |
7.4.4 与城市公共交通节点的结合 |
7.4.5 提高现有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的程度 |
7.4.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的弹性管理 |
7.4.7 完善土地和建筑使用功能变更的管理 |
7.5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8 引导开发,动态更新——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 |
8.1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基本理念 |
8.1.1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动态的视角 |
8.1.2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基本思路 |
8.2 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体系的框架 |
8.2.1 混合功能建设的执行要素 |
8.2.2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管理系统 |
8.2.3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开发系统 |
8.2.4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评价系统 |
8.3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运作机制研究 |
8.3.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
8.3.2 建立完善高效的政府调控和引导机制 |
8.3.3 建立适应混合功能开发的土地供应机制 |
8.3.4 建立支持混合功能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 |
8.4 小结 |
9 结语 |
附录 |
雅典宪章 |
马丘比丘宪章 |
新城市主义宪章 |
NEW CHARTER OF ATHENS 1998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6)城市更新的更新地、更新时(期)与更新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城市化时代—转型期的中国 |
1.1.2 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更新的内涵 |
1.2.2 国外城市更新的实践及其理论 |
1.2.3 我国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 |
1.3 研究的内容、意义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内容、意义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的框架 |
2 新发展片区基础研究 |
2.1 新发展片区的形成 |
2.1.1 单位建设 |
2.1.2 开发建设 |
2.1.3 自发建设 |
2.2 新发展片区的特征 |
2.2.1 速度—密度—高度—规模 |
2.2.2 整体的相似性 |
2.2.3 内部的差异性 |
2.3 新发展片区更新的动因 |
2.3.1 人的需求变化是新发展片区更新的内在动因 |
2.3.2 新发展片区更新的外部动因 |
2.3.3 内外因共同作用的体现 |
3 更新地 |
3.1 更新地的确定 |
3.1.1 更新地的产生——比较劣势 |
3.1.2 更新地的确定——可比性 |
3.1.3 更新地范围的确定 |
3.2 更新地的特征 |
3.2.1 层次性 |
3.2.2 延续性 |
3.2.3 动态性 |
3.3 更新地改造的优先性 |
3.4 时间维度下的更新地考察 |
3.4.1 城市演变过程 |
3.4.2 更新地之间的关系 |
4 更新时与更新期 |
4.1 更新时 |
4.2 更新期 |
5 更新度 |
5.1 更新度的基础研究 |
5.2 宏观上“度”的确定 |
5.3 微观上“度”的确定 |
6 城市更新空间—时间—度问题的整合 |
6.1 城市更新的空间、时间、度基本问题的回答 |
6.2 城市更新空间、时间、度的关系 |
6.3 城市更新空间、时间、度问题的动态研究 |
7 实证研究 |
7.1 重庆渝中半岛城市更新宏观问题研究 |
7.1.1 渝中半岛发展概况 |
7.1.2 渝中半岛现状调查及分析 |
7.1.3 渝中半岛城市更新的宏观问题研究 |
7.2 城市更新现状的评判 |
7.2.1 重庆南滨路片区更新 |
7.2.2 厦门江头—莲坂片区改造 |
7.2.3 小结 |
8 结语 |
8.1 几点结论 |
8.2 尚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作学术报告目录 |
(7)重庆市渝中区通远门旧城改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城市经营和旧城改造的意义 |
1.1.1 城市经营的意义 |
1.1.2 旧城改造的意义 |
1.1.3 用城市经营的理念进行旧城改造 |
1.2 本文的主要框架 |
2 城市经营理论综述 |
2.1 我国当前城市经营的内涵与实质 |
2.2 城市经营的特点 |
2.2.1 系统性 |
2.2.2 复杂性和整体性 |
2.2.3 长期性 |
2.2.4 市场化 |
2.3 城市经营的目标 |
2.4 城市经营的策略 |
2.4.1 城市土地 |
2.4.2 城市基础设施 |
2.4.3 城市形象 |
2.5 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定位 |
2.5.1 政府应从企业能够经营的领域中逐步退出,实现政企分开 |
2.5.2 政府必须真正树立起服务的理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
2.5.3 城市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 |
2.5.4 政府应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稳定的经济秩序 |
3 旧城改造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
3.1 中国城市改造现状与特征 |
3.1.1 经济效益成为关键 |
3.1.2 投资渠道多样化 |
3.1.3 决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 |
3.1.4 规划控制趋向法治化、系统化 |
3.2 城市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经济发展对城市物质环境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
3.2.2 城市结构调整成为旧城改造的重要问题 |
3.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不足 |
3.2.4 历史风貌和城市景观特色丧失有所加重 |
3.3 城市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矛盾 |
3.3.1 居住搬迁不当带来社区解体 |
3.3.2 开发过密带来居住环境恶化 |
3.3.3 容量过高带来基础设施超负荷 |
3.3.4 企业搬迁选址不当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活不便 |
3.4 旧城改造与城市商务中心区(CBD)规划建设的关系 |
3.4.1 城市商务中心区的规划特征 |
3.4.2 旧城改造与CBD规划建设交接点的寻求 |
4 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和成功的案例 |
4.1 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 |
4.1.1 西方城市改造的经验教训 |
4.1.2 中国城市改造的经验教训 |
4.2 几个比较成功的城市改造案例 |
4.2.1 市地重划模式 |
4.2.2 PPP模式 |
4.2.3 上海新大地改造模式—古城改造的一种模式 |
4.2.4 成都模式 |
4.2.5 城中村更新改造的模式 |
4.2.6 美国新城主义 |
5 重庆市渝中区通远门改造方案分析 |
5.1 历史沿革 |
5.2 城墙原状 |
5.3 存在的问题 |
5.3.1 交通问题 |
5.3.2 环境问题 |
5.4 景观设计原则 |
5.5 景观亮点 |
5.5.1 解决混乱的城市交通 |
5.5.2 再现古城墙 |
5.5.3 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代的历史共存 |
5.5.4 通远楼 |
5.5.5 保留城墙上的树木 |
5.5.6 重塑城墙的文化精神 |
5.5.7 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城墙 |
5.5.8 打造公共空间 |
5.6 通远门改造前后的效果比较 |
6 旧城改造中应注意的问题 |
6.1 旧城改造必须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的原则 |
6.2 旧城改造应把环境的改善作为一条重要的目标 |
6.3 旧城改造应着力解决好交通问题 |
6.4 旧城改造应继承与发扬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传统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8)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 ——“板块”变迁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居住正在改变中国 |
1.1.2 住区区位概念凸显 |
1.1.3 相关问题纷至沓来 |
1.1.4 论文选题的出发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片面”与“针对”相结合 |
1.5.2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相结合 |
1.5.3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5.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5.5 多学科综合的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基础研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从需求角度出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2 从制度角度出发的政治经济领域相关理论研究 |
2.1.3 从规划角度出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居住空间结构研究 |
2.2.2 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
2.2.3 居住空间(用地)或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居件郊区化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基础理论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3.1.1 基础概念——区位 |
3.1.2 研究线索——“板块” |
3.1.3 关于城市住区和住区空间 |
3.1.4 关于市场力和行政力 |
3.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界定、内涵与框架 |
3.2.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界定 |
3.2.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内涵 |
3.2.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概念框架 |
3.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相关规律 |
3.3.1 区位选择的基本规律——区位择优律 |
3.3.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一般规律 |
本章小结 |
■分析研究 |
第4章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特征及其机制 |
4.1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4.1.1 全球的城市化时代与城市的全球化时代 |
4.1.2 社会经济全面转型与两个重要的制度背景 |
4.1.3 居住观念的变化与房地产业的崛起 |
4.1.4 “板块”现象与“板块”时代 |
4.2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演化特征 |
4.2.1 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基本动态 |
4.2.2 分离与混合模式并存—功能空间构成的多元化 |
4.2.3 空间重构与分异并存——住区类型与人口的区位化分布 |
4.2.4 空间联动——住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互动演进 |
4.3 当前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机制分析 |
4.3.1 当前住区空间区位生成与演化的动力机制 |
4.3.2 当前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运作机制——行为主体的空间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场力与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 |
5.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中市场力的基本分析 |
5.1.1 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 |
5.1.2 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
5.1.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中市场力的本质涵义及其作用特征 |
5.1.4 驱动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市场力构成要素 |
5.2 市场力客观构成要素及其区位空间结果分析 |
5.2.1 价格机制 |
5.2.1 聚集经济 |
5.2.3 交通条件 |
5.2.4 环境状况 |
5.2.5 公共设施 |
5.3 从供给角度出发的区位决策及其空间结果分析 |
5.3.1 经济学的分析——追求利润最大化 |
5.3.2 社会学的分析——“市场势力”对住区空间的重组 |
5.3.3 行为学的分析——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的体现 |
5.3.4 生态学分析——空房链与过滤机制 |
5.3.5 整合性分析 |
5.4 从需求角度出发的区位决策及其空间结果分析 |
5.4.1 经济学的分析——综合费用最小化的“经济人” |
5.4.2 社会学的分析——“阶级(阶层)斗争”与社会文化认同 |
5.4.3 行为学的分析——最大满足化的“满意人” |
5.4.4 生态学分析——“生态价”与“生态场势”的相互匹配 |
5.4.5 投资者的区位决策分析——对资本升值潜力的预期 |
5.4.6 整合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行政力与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 |
6.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中行政力的基本分析 |
6.1.1 行政力的基本理论 |
6.1.2 行政力驱动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的基本途径 |
6.2 行政力构成要素及其对城市住区空间区位的影响 |
6.2.1 制度政策要素 |
6.2.2 法律法规要素 |
6.2.3 城市规划要素 |
6.2.4 公共物品的供给 |
第7章 合力作用表现及其在上海的实证解析 |
7.1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说” |
7.1.1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作用“合力说” |
7.1.2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绳圈图解” |
7.2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作用表现——几个典型现象的分析 |
7.2.1 郊区化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7.2.2 “绅士化”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7.2.3 住区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7.2.4 “交通廊道效应”现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7.3 市场力与行政力的合力作用表现——在上海的实证解析 |
7.3.1 上海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历程简述 |
7.3.2 当前上海住区空间总体区位演化特征解析 |
本章小结 |
■策略研究 |
第8章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策略 |
8.1 问题与挑战 |
8.1.1 当前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分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发展面临的挑战 |
8.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的价值取向 |
8.2.1 几个观念的简要辨析 |
8.2.2 合力观——行为主体的博弈均衡及合作博弈 |
8.2.3 价值取向核心——“集体满意人” |
8.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策略 |
8.3.1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基本策略 |
8.3.2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优化的实施对策 |
8.3.3 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发展模式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创新性的主要表现 |
9.2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3 我国城市及上海住区空间区位未来演化趋势展望 |
9.3.1 我国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未来演化趋势 |
9.3.2 上海住区空间区位未来演化趋势展望 |
9.4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寄望 |
9.4.1 研究的局限性 |
9.4.2 未来研究的寄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后记 |
(9)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 ——以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和深圳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本土化 |
1.1.2 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理论困境 |
1.2 研究问题与案例选取 |
1.2.1 研究问题 |
1.2.2 案例选取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建设环境 |
1.5.2 公共价值领域 |
1.5.3 城市设计社会实践 |
1.5.4 “实效”的概念 |
1.6 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
1.6.1 理论基础 |
1.6.2 研究动态 |
第2章 再理论城市设计:面向公共价值的社会实践 |
2.1 城市设计社会实践的价值理论 |
2.1.1 城市设计社会实践的哲学分析 |
2.1.2 城市设计社会实践的价值论析 |
2.2 建设环境的公共价值领域 |
2.2.1 建设环境的公共价值辩析 |
2.2.2 “公共性”、“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 |
2.2.3 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系统 |
2.2.4 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的公共意涵 |
2.3 应然的城市设计 |
2.3.1 “应然的城市设计”诠释 |
2.3.2 “应然的城市设计”再诠释 |
第3章 城市设计实践的伦理向度 |
3.1 城市设计的终极关怀 |
3.1.1 安身立命的“栖居”之所 |
3.1.2 实现“基本的善” |
3.2 城市设计伦理的历史形态 |
3.2.1 中国城市设计伦理:“公共”的缺席 |
3.2.2 西方城市设计伦理:人文/人本的批判 |
3.3 城市设计者的道德实践 |
3.3.1 城市设计实践的“正当性” |
3.3.2 城市设计者的道德实践 |
3.4 城市设计伦理的理想建构 |
3.4.1 城市设计的“对话”伦理 |
3.4.2 女性主义城市设计伦理 |
3.4.3 城市设计的新儒家伦理 |
3.4.4 城市设计伦理的理想建构 |
第4章 城市设计实效的分析与解释 |
4.1 城市设计实效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城市设计实效研究的问题化 |
4.1.2 城市设计实效的分析性研究 |
4.1.3 城市设计实效成因的解释性研究 |
4.2 城市设计的实践过程与角色 |
4.2.1 城市设计的实践过程 |
4.2.2 城市设计者的行动 |
4.3 城市设计实效的分析与评价 |
4.3.1 城市设计实践结果的评析 |
4.3.2 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评价 |
4.4 城市设计实效作用的成因解释 |
4.4.1 社会系统结构性因素的制约 |
4.4.2 开发过程主要行动者因素的影响 |
4.4.3 城市设计者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 |
第5章 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 |
5.1 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过程 |
5.1.1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运作背景 |
5.1.2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组织编制 |
5.1.3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施执行 |
5.1.4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维护管理 |
5.2 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效评析 |
5.2.1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结果评析 |
5.2.2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评价 |
5.2.3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效综合评价 |
5.3 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效的成因解释 |
5.3.1 社会系统结构性因素对城市设计的制约 |
5.3.2 开发过程主要行动者因素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
5.3.3 城市设计者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 |
第6章 深圳中心区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践 |
6.1 深圳中心区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践过程 |
6.1.1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运作背景 |
6.1.2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组织编制 |
6.1.3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施执行 |
6.1.4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维护管理 |
6.2 深圳中心区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效评析 |
6.2.1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践结果评析 |
6.2.2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践过程评价 |
6.2.3 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效综合评价 |
6.3 深圳中心区CBD两街坊城市设计实效的成因解释 |
6.3.1 社会系统结构性因素对城市设计的制约 |
6.3.2 开发过程主要行动者因素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
6.3.3 城市设计者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 |
第7章 城市设计实践的反思与转向 |
7.1 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困境 |
7.1.1 城市设计实践的实然作用 |
7.1.2 城市设计实践的真实逻辑 |
7.1.3 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困境 |
7.2 城市设计实践的总体性反思 |
7.2.1 “现代性”的移植与转化 |
7.2.2 社会转型下的城市设计危机与契机 |
7.2.3 城市设计者的社会学解剖 |
7.3 城市设计实践的转向 |
7.3.1 城市设计者的社会角色再定位 |
7.3.2 城市设计专业实践思维模式的变革 |
7.3.3 城市设计管理实践的转变 |
7.3.4 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转型 |
7.3.5 城市设计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 |
结束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哲学基础思考 |
3 研究主要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机遇与困境 |
0.1.2 它山之石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实践意义 |
0.2.3 研究理论意义 |
0.3 研究状况及进程 |
0.3.1 总体概况 |
0.3.2 城市旧工业区更新 |
0.3.3 后工业景观 |
0.3.4 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 |
0.3.5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0.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0.5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1章 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概念及分类 |
1.1 工业区概念及分类 |
1.1.1 工业,工业分类,工业布置 |
1.1.2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布置 |
1.1.3 工业区,工业区分类,工业区布置 |
1.2 城市旧工业区相关概念 |
1.2.1 城市旧工业区 |
1.2.2 旧工业地区,旧工业区,旧工业地段 |
1.3 城市更新相关概念 |
1.3.1 城市更新概念 |
1.3.2 城市更新的方式 |
1.3.3 广义的更新概念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1 相关学科对于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 |
1.4.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2章 旧工业区更新发展历程 |
2.1 国外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 |
2.1.1 英国 |
2.1.2 美国 |
2.1.3 德国 |
2.1.4 法国 |
2.1.5 其他国家和地区 |
2.2 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 |
2.2.1 工业区改造 |
2.2.2 旧城改造中对工业区的更新 |
2.2.3 旧工业区更新的新尝试 |
2.3 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趋势 |
2.3.1 区域性城市更新计划 |
2.3.2 生态和可持续的更新策略 |
2.3.3 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
第3章 我国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3.1 更新的时代背景 |
3.1.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 |
3.1.2 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双重挑战 |
3.1.3 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双重压力 |
3.2 存在问题与矛盾 |
3.2.1 工业用地 |
3.2.2 工业用地布局 |
3.2.3 土地区位效益 |
3.2.4 环境污染 |
3.2.5 资源消耗和城市基础设施 |
3.2.6 企业自身发展 |
3.2.7 社会问题 |
3.3 更新的价值与意义 |
3.3.1 经济价值 |
3.3.2 社会价值 |
3.3.3 环境价值 |
3.4 更新的客观必然性 |
3.4.1 城市和区域经济 |
3.4.2 产业结构调整 |
3.4.3 土地价值规律 |
3.4.4 可持续发展 |
第4章 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策略 |
4.1 经济复兴 |
4.1.1 以市场为中心的开发策略 |
4.1.2 伦敦码头工业区改造 |
4.2 社会进步 |
4.2.1 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发展策略 |
4.2.2 格拉斯哥东区整治 |
4.3 文化带动 |
4.3.1 以文化为手段的发展策略 |
4.3.2 谢菲尔德城市文化产业区 |
4.4 生态改善 |
4.4.1 以生态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4.4.2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 |
4.5 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综合更新策略 |
4.5.1 综合策略的应用 |
4.5.2 鲁尔埃姆歇地区 |
4.5.3 沈阳铁西工业区 |
第5章 旧工业区更新的用地调整方向 |
5.1 调整工业用地使用 |
5.1.1 发展都市型工业 |
5.1.2 建设高新技术区 |
5.1.3 文化艺术区 |
5.2 营造居住社区 |
5.2.1 厂房改建成住宅 |
5.2.2 房地产开发下的住区建设 |
5.2.3 生态新住区 |
5.3 建设公共设施 |
5.3.1 建设商业办公 |
5.3.2 打造中心商务区 |
5.3.3 改造成文化设施 |
5.3.4 兴建大型体育设施 |
5.3.5 重建大学社区 |
5.4 创造城市开放空间 |
5.4.1 绿地公园 |
5.4.2 后工业景观公园 |
5.4.3 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5.5 混合利用 |
5.5.1 土地混合利用趋势 |
5.5.2 英国伯明翰市布林德利地区 |
5.5.3 美国旧金山叶巴·贝那中心 |
5.5.4 南通唐闸近代工业区 |
第6章 旧工业区更新的机制研究 |
6.1 政府决策 |
6.1.1 政策引导 |
6.1.2 制定相关条例和实施细则 |
6.1.3 成立开发公司 |
6.2 合作组织 |
6.2.1 相关部门 |
6.2.2 企业的积极参与 |
6.2.3 非盈利机构 |
6.3 公众参与 |
6.3.1 含义 |
6.3.2 重要性 |
6.3.3 公众参与方式 |
6.4 效益公平 |
6.4.1 社会与国家效益 |
6.4.2 集体与企业效益 |
6.4.3 个体利益 |
6.5 资金筹措 |
6.5.1 土地资本 |
6.5.2 金融资本 |
6.5.3 社会资本 |
6.5.4 利用外资 |
第7章 我国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策略建议—以北京为例 |
7.1 北京工业历史沿革 |
7.1.1 1949 年~1978 年 |
7.1.2 1978 年~1992 年 |
7.1.3 1992 年~2003 年 |
7.2 北京旧工业区现状 |
7.2.1 北京工业布局 |
7.2.2 市区工业用地 |
7.2.3 北京旧工业区 |
7.2.4 北京旧工业区更新概况 |
7.3 北京旧工业区更新契机 |
7.3.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性大都市 |
7.3.2 城市和区域空间与经济发展 |
7.3.3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规划调整 |
7.3.4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
7.4 北京旧工业区的更新策略 |
7.4.1 以旧工业区的更新带动全面的经济复兴 |
7.4.2 在旧工业区更新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
7.4.3 运用文化资源促进旧工业区的更新 |
7.4.4 重视旧工业区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
7.4.5 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旧工业区的更新 |
7.5 北京旧工业区更新的实施建议 |
7.5.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7.5.2 组建开发机构,促进公私合作 |
7.5.3 增强公众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
7.5.4 平衡各方利益,保证社会公平 |
7.5.5 制定全局规划,多方筹集资金 |
结语 |
研究重点 |
研究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附录A 北京工业用地更新调查统计表编号图则 |
附录B 北京工业用地更新调查统计表 |
附录C 图表索引 |
附录D 主要案例索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中国的CBD需要什么样的房子——一位房地产发展商看新经济下的CBD(论文参考文献)
- [1]我们为什么要在万科做一场“秀”? 北京万科V-Space计划新生代设计师概念赛策划手记[J]. 沈思. 建筑创作, 2016(03)
- [2]地产年度风云榜 N大魅力看点 再启品牌大典[J]. 赵琨. 安家, 2011(01)
- [3]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D]. 于慧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10)
- [4]当代中国房地产广告研究 ——基于传播学及文化研究角度的考察[D]. 王倩. 山东大学, 2010(10)
- [5]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黄毅. 同济大学, 2008(04)
- [6]城市更新的更新地、更新时(期)与更新度理论研究[D]. 张其邦. 重庆大学, 2007(05)
- [7]重庆市渝中区通远门旧城改造分析[D]. 王政. 重庆大学, 2006(01)
- [8]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 ——“板块”变迁与优化[D]. 刘芳. 同济大学, 2006(09)
- [9]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 ——以上海卢湾太平桥地区和深圳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为例[D]. 金勇. 同济大学, 2006(09)
- [10]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为例[D]. 周陶洪. 清华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