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与“词”的分界问题

论“词”与“词”的分界问题

一、谈“词”与“短语”的划界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蒙蒙[1](2021)在《山西晋城方言的时间量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晋城方言的时间量表达。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时间量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关于时间量的术语、认识、分析方法和研究角度均不够统一。故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并分析大量语料,试图重新建构一个完善的时间量表达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新的时间量理论框架指导下对晋城方言的时间量表达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并梳理了前人研究的重要成果,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从定义、范围、分析方法和分类四个角度对时间量表达的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建构。具体来说,分别从内涵(即定义)和外延(即范围)两方面对时间量作了较为清晰的概念界定,提出了关于时间量的三种分析方法:内部成分分析法、外部功能分析法和显隐程度分析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时间量作了分类。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六章,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分别成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内部成分分析法入手,分别考察了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必有成分与可有成分,将必有成分进一步分为了自足成分与非自足成分,并分别论述了可有成分的类型和共现情况。第五章从外部功能分析法入手,论述了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考察了时间量在更大的语言片段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及发挥的语义功能。第六章从显隐程度分析法的角度,借鉴语义透明度理论对时间量的显隐程度进行了区分,构建了关于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显隐连续统,并将显隐连续统与前人的观点进行了对应。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价值。

代爽[2](2020)在《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语言类型学作为基础理论,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概括出汉泰两种语言“在”字短语的共性和特性。通过对比,发现汉泰“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并不相同,因介词类型的不同,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前置介词“在”的隐现特征、“在”字短语的语序、“在”字短语的句法功能等都会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语言类型的标记预测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可能出现的偏误。随后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母语为泰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对偏误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接着总结了汉泰“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在隐现、语序、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因汉泰“在”字短语中介词类型的不同造成的,介词类型是造成汉泰“在”字短语各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2.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有两种结构(单元介词、多元介词),三种类型(前置介词、后置介词、框式介词);泰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有二种结构(单元介词、双元介词),一种类型(前置介词);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比泰语复杂得多。3.泰语“在”字短语中的前置介词在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框式介词,因此无需加上后置词就可以标记题元关系。而汉语“在”字短语中的前置词“在”没有实在语义,需要依靠其他成分才能表达完整的题元意义,所以汉语“在”字短语存在隐现问题。4.从隐现特征上看,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五种题元类型,语义越抽象,前置词“在”越不容易隐现;而语义越具体,前置词“在”的隐现规律也就越复杂。这是因为表具体语义的“在”字短语,有时仅依靠介词“在”后的名词性成分或后置词的补充就能标记题元关系,介词“在”的隐去不会对句子的语义和句法产生影响;而表抽象语义的“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一般是框式介词,必须由前后介词相互搭配才能表达完整的题元关系。5.通过统计共40万的汉语和泰语语料,我们发现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介词的对应情况和使用频率存在差异,泰语方所、时间题元中的介词数量较多、划分较细,例如:泰语表示处所的前置介词“??”、“”、“??“”(在)在语体上有差别,表时间的前置词“????、(在)”在时态上有区别,因此泰语在方所、时间题元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而在范围题元,泰语没有与汉语框式介词“在……中”、“在……里”、“在……内”一一对应的介词,“”、“?”既可以翻译为“在……中”、“在……里”又可以翻译为“在……内”。在行为主体题元,汉语“在sb”这一表达在泰语里没有对应形式,因此泰语在范围、行为主体题元的使用频率低于汉语。6.框式介词“在……上”、“在……中”、“在……里”是“在”字短语中的无标记的构式。依据标记理论中的“组合标准”、“分布标准”、“频率标准”,从组合标准分析,这三个框式介词的后置词“上、中、里”的语义丰富,所能搭配的名词种类丰富,构词能力强;从分布标准分析,这三个框式介词既能出现在方所题元又能出现在范围题元;从频率标准分析,通过统计共20万字的汉语语料,发现这三个后置词的使用频率是所有后置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在偏误分析中,这三个框式介词也最容易出现遗漏后置词和后置词误代的偏误。且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人类的认知遵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因此人们在认识和表达事物的方位时,通常说某处之上,或是将事物放在一个范围之内,形成以“上、中、里”为中心的心理,因此这三个框式介词是“在”字短语中无标记的构式。7.汉语和泰语都为VO型语言,泰语“在”字短语以VPP语序为优势语序,而汉语“在”字短语却以PPV语序为优势语序,因为泰语遵循“联系居中项原则”,而汉语受“时序象似性原则”和“焦点信息原则”的影响更大。8.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通过对正确率和使用频率的考察,我们认为泰国学生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顺序为:方所>时间>行为主体>条件>范围(“>”表示先习得)。条件、行为主体题元虽比范围题元出现得晚,但两个题元中的框式介词单一,因此比框式介词繁多的范围题元更易习得。9.通过偏误分析,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出现最多的偏误为前置词“在”的误加偏误,其次是“在”字短语的错序和前、后置词的遗漏偏误,前、后置词的误代偏误最少。10.汉语“在”字短语的特征会导致泰国学生习得“在”字短语时产生偏误,其中汉语前置词“在”的隐现特征是导致误加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的语序特征是导致错序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的介词类型特征是导致遗漏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中介词的语义特征是导致误代偏误的主要原因。

杨露[3](2020)在《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我们所研究的体词性成分作复句的分句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本文以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复句的分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并结合语料,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本文从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界定、分句的特征、复句关系类型等入手,力求确定体词性分句的界定标准,并探讨它们的分句语义类型。本文以体词性成分作分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五章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探讨。本文开篇是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依据以及语料来源。第一到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最后是结语与余论。最后一章是典型分句类型分析,前面几章是判定原则、动因机制、表达效果、特点等分析。第一章主要探讨体词性作分句的性质特征及其充任分句的复句类型,明确体词性成分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确定体词性分句的界定标准,从结构表现上说明分句类型。此外以复句逻辑的二分法为原则,探讨体词性分句与相邻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探讨指称与陈述对于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影响,确定体词性成分在言语表达下的陈述性发展,并探讨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信息传递的状态。第三章对五类体词性成分的分句的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力求丰富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动因研究。第四章通过将功能主义与认知语法相结合,根据交际目的或表达意图,包括非语言语境对语篇的建构、表义偏向等,以此形成主句与偏句,来讨论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表达效果。第五章将“一量名”作分句作为个案。“数+量+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能够作复句的分句,具有完整的语义表达,并与前后分句间形成严谨的逻辑关系。“一量名”作为其下位结构,在作分句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选取其作为个例进行研究,从个例中显现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共性。最后一章总结了文章对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成因以及文章结语余论。

曾靖雯[4](2019)在《高级汉语学习者三音节惯用语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音节惯用语是以动宾式为主体的口语化定型短语,在现代汉语语汇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365个三音节惯用语为典型来探讨惯用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内容、文化内涵和语用特征;进而立足本体研究,考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三音节惯用语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偏误,并对留学生的惯用语习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出影响惯用语习得的因素:语义透明度、惯用语的输入量、学生的母语背景和学习策略。研究习得离不开对外汉语教材,因此,本文结合三部教学大纲,分析了两部高级汉语教材中的三音节惯用语处理情况,给面向二语教学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出了合理建议。论文第一章对惯用语的本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现状作出评述,引进研究对象,提出研究方法;第二、三章是三音节惯用语的本体研究,对三音节惯用语的来源、性质和范围做了探讨,并总结归纳其句法、语义、文化及语用特征,为习得研究打下基础。第四章是基于动态作文语料库和问卷调查的三音节惯用语习得研究,从交际角度提出了汉语学习者使用惯用语时出现的三种偏误:字偏误、词偏误和语偏误,并分析了惯用语习得的影响因素。第五章是教材研究,统计了三部汉语教学大纲中的惯用语收录情况,分析了《HSK标准教材》和《发展汉语》中的三音节惯用语处理情况,并对教材在编排上的不足提出建议。第六章是惯用语的二语教学建议,通过考察BCC语料库中的高频惯用语和对课堂教学提出具体化建议,解决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杜小红[5](2019)在《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文中提出独语句使用广泛,具有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显着特征,是构建中国特色语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料显示:名词性独语句(下文称NICs)占所搜集独语句语料的71.45%。本研究以独语句的一个典型次类——NICs为主要研究对象。名词性独语句是由名词性成分植入一定语气组成的、能独立表达完整句义的句子。不同于只有一种添补可能的省略句,NICs有多种添补可能或根本无法补出其他成分。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研究始于刘复(1920)提出的“独字句”,近百年来,从“省略说”到“去省略说”,从“零句说”到“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每次语法理论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NICs的发展。然而,现有针对NICs的研究多囿于其界定、分类、语用和修辞特征,句法语义描写尚处于零星状态、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亟待深入开展、准入条件研究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鉴于现有成果的研究空缺,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NICs显着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是什么?第二,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第三,NICs的语义建构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对NICs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详细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汲取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对NICs语义生成机制阐释的有益成分,构建“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下文称“PRG框架”),旨在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总体上遵循从观察、描写到解释的路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文学作品和前期研究中的经典例句。研究发现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名词性独语句可统一归入“(A)(的)N(M)”构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原型式名词性独语构式“N”及其扩展形式“NM”;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及其扩展形式“A(的)NM”。该分类能涵盖搜集到的所有语料,有效避免了分类标准不一、覆盖面窄等问题。第二,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概括基础上,发现NICs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非不可描述或无需描述,而是具备显着特点。句法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结构的独立性。(2)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3)与动态助词“着”、“了”共现的可能性。(4)“的”字“隐”、“显”与修饰语词性“虚”、“实”的正相关性。(5)句法组合的顺次性。语义特征主要包括:(1)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2)NICs的指称性。(3)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4)“时”的非突显性与“体”的突显性。(5)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6)NICs的多义性。第三,发现了汉语不同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基于Langacker(2017b:18)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结合其关于不同语言情境植入研究的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概括了其区别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第四,构建了“PRG框架”,分别从原型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和偏正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四个方面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除偏正式NICs的参照点与部分情境植入成分因显化而有别于原型式NICs外,四类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并无二致,均可借助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分析框架进行阐释。第五,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了名词不同次类准入独语句的限制条件。研究发现:(1)双音节或多音节专有名词具有直接准入独语句表达完整句义的潜势;单音节专有名词则需植入称谓等成分方能准入独语句。(2)个体名词前无论是否植入个体量词,均有独立入句潜势。(3)抽象、集合与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的共性条件为:与其他独语句共现,或在其前植入修饰成分使其转化为偏正式NICs。(4)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M)”中,构件“A”的准入词性可以为12种词性中的任何一种。“A”为虚词的语料虽不丰富,接受度也不够高,但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首先,“PRG框架”的构建,不是囿于认知语法某一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而是利用各个理论间互相修补与完善的机制,将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进行嫁接和修补而进行的理论创新。该框架不仅可以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统一阐释,也为借助不同理论研究同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借鉴。其次,参考Langacker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及其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并概括其特征,赋予了情境植入理论新的内涵,推动了该理论的跨语言研究。再次,解决了长期存在的NICs准入条件问题,不仅深化了对汉语独语句的认识,也有助于挖掘汉语本体特征、助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完善。另外,本研究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刘存伟[6](2019)在《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句式,倚变句“越X越Y”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从共时和历时视角对此句型作了大量研究,这为我们的后续探讨提供启示并奠定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尚未揭示倚变句具有较强的句法能产性和限制性的认知基础;二是没有充分解释变化义、倚变义、比较义和关联义共存于倚变句的认知理据;三是未能有效挖掘标记语“越”、构件“来”和倚变句“越来越Y”的历时演化动因。有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语法视阈下的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为理论基础,建构移动参照认知模型,并以其为主要分析框架,以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和程度量等量范畴为研究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进而揭示倚变句呈现相关句法语义特征的认知基础,并结合认知语法的主观性、主观化、边界移动等理论,挖掘“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理据。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通过移动参照认知实现。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是概念化主体在多个维度上建构锁链式“参照点–目标”关系。这个认知模型与参照链认知模型都是对动态参照关系的刻画,但是参照链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单个维度上的转换关系,而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多个维度之上、在多个维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二,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过程包括:1)概念化主体调用比较认知,在不同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2)调用参照认知,在量值变化之间、在总量变化之间持续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实现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3)调用空间认知,将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位移关系。第三,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调用对倚变句的句法语义产生深刻影响。其中,空间认知和参照认知的调用提升倚变句的句法能产性。通过调用空间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将物量、时间量或程度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量变化。通过调用参照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运用典型、连锁型、辐射型、汇聚型和嵌套型等多种参照联结策略,将不同的量值变化组构起来,并语码化为单环倚变句“越X越Y”、连环倚变句“越X越Y越Z”或反环倚变句“越X越Y,越Y越X”。比较认知调用对充当倚变构件的结构形成句法制约,因为概念化主体在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造成量值变化呈现无界逐量特征,导致标指有界量的结构无法入句。第四,倚变句含有变化、倚变、比较和关联等多种语义,与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调用了比较认知和参照认知紧密相关。其中,比较义和变化义源自概念化主体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来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倚变义和关联义源自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来实现量y随量x变化而变化这种倚变关系的概念化。第五,“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皆可归结于语言的主观性,即概念化主体掌控的心理扫描关系取代移动体掌控的空间位移关系,成为这些结构侧显的主要语义关系。首先,位移动词“越”语法化为倚变标记语“越”,源自概念化主体沿不同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展开心理扫描,形成当前扫描的总量超过先前扫描的总量,而这种总量变化被概念化为移动体沿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跨越物理空间区域边界。倚变句采用“越+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主谓结构”形式,将“越”从谓语动词再范畴化为饰谓副词,是心理扫描关系压倒空间位移关系并成为凸显概念成分带来的去时间化操作。其次,构件“来”的语义虚化亦是主观性因素促动的。动词“来”侧显移动体沿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趋近概念化主体所在空间方位,其中,空间位移是前景成分,心理扫描是后景成分;构件“来”侧显概念化主体沿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扫描并趋近言语时刻所在时间位置,空间位移退隐后景,心理扫描走向前景。最后,“越来越Y”的语法化是概念边界移动诱发形式边界移动的结果。概念边界移动包括空间位移关系调整为心理扫描关系,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调整为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形式边界移动体现为“越”“来”作谓语的功能弱化,两者因句法位置紧邻发生再组构,引发形式边界从“越来︱越Y”演化为“越来越︱Y”。概括起来,本文以移动参照认知模型为分析框架,从量范畴视角展开倚变句研究,为以往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此外,本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可为汉语语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马海霞[7](2019)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汉语中连词作为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段落篇章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汉语连词数量较多,用法比较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并列连词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越南语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出现频率极高、意义高度虚化、连接功能不可否认,是连词中必须首先研究的一类。本文将从语内对比和语际对比两个维度对汉越并列连词进行对比,然后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越南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使用的偏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再对习得情况进行相关考察,接着在本文研究结论与已有研究结论对比的基础上总结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偏误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们在汉越并列连词对比、偏误分析以及习得顺序考察的基础上,归纳了汉越并列连词的共性类型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总结出汉语并列连词的个性类型特征。(1)汉越并列连词共性类型特征:(1)汉语和越南语中都存在单元和双元并列连词,汉越所有并列连词都可以用来连接体词性成分。(2)汉语和越南语这种分析型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意合现象。(3)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都存在兼类现象,且主要是兼介词用。(4)汉语和越南语的并列连词从语序分布来看,都位于所联系成分的中介位置,属于典型的中置式联系项,符合语言类型学的“并列连词居中原则”。(2)汉语并列连词个性类型特征:(1)汉语中并列连词多,分工明确,是汉语并列连词的独特类型特征。汉语并列连词具有独特的语体风格特征:“跟”在北方话里用得比较多,多用于口语,“与”多用于书面语,和”在口语和书面语里都很常见。汉语众多并列连词中,从语义连接关系来看,“和”是典型的并列连词。(2)汉语中除了有并列连词作为标记的有标记并列结构,还存在大量无标记并列结构。考察发现,汉语中用意合法来连接词和短语的现象占明显优势,高出越南语很多。可见,汉语是一种意合优势型语言。(3)汉语并列连词连接体词性成分: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和’连接体词性成分”这一用法功能是汉语并列连词“和”连接各用法功能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无标记的,学生最先习得。汉语普通话缺少一个连接动词的泛用的并列连词,而印欧的泛用并列连词通常适合于名动形各个词类和各种短语、小句,如英语“and”,德语“und”,法语“et”,俄语“И[i]”。越南语的“và[vɑ22]”也具备印欧泛用并列连词的特征,汉语并列连词“和”只能连接词或短语,不能连接小句成为了汉语独有的类型特征。汉语“和”连接并列结构时遵循相似性、类似性、平行性和对称性原则,不可以连接结构不均衡、语义类别不一致、功能不同的成分。“和”类连词连接三项以上并列成分时,应该放在最后一项并列成分之前,前面两项之间一般用顿号或逗号连接。(4)汉语并列连词连接动词性成分:“和”用来连接动词性成分时,限于连接双音节动词,连接成分前后要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和”不能用来连接连续发生的两个动词性词组,连续发生的两个动词性词组之间通常用顿号连接。(5)汉语并列连词连接形容词性成分:“和”用来连接形容词性成分时,限于连接双音节形容词,连接成分前后要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2.通过对已有汉语和其他非汉语母语者的习得偏误考察发现,越南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产生的偏误类型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推断,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并列类连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汉语并列连词的独特类型学特征决定的。表现为:(1)汉语连词“和”不能连接小句,学生不清楚这一规则而产生“和”连接小句的偏误。“和”类连词连接三项以上并列成分时,应该放在最后一项并列成分之前,学生不明白这一规则而产生错序偏误。(2)汉语连词“和”用来连接动词和形容词成分时,限于连接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连接成分前后要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学生不清楚这一规则,常常用“和”连接非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或用“和”连接前后没有共同的附加或连带成分的谓词性成分。3.基于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我们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本文基于汉越并列连词的对比,以寻找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之后对越南学生使用汉语并列连词的情况进行偏误分析并考察习得顺序,再次验证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杨晓茹[8](2018)在《现代汉语里外类方位词不对称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为研究基础,参考沈家煊提出的频率标准、分布标准和意义标准,对现代汉语中里外类方位词的不对称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首先对来自不同语料库里外类方位词语的语用频率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比较。然后,在句法分布层面,对里外类方位词的词语组合不对称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考察。之后,结合具体语料对里外类方位词意义表达的不对称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通过对里外类方位词在语用频率、句法分布和意义表达上的不对称的观察、统计、分析,得出里外类方位词标记有无的判定,并总结其中体现的标记对立的规律。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在里外类方位词中,“里”、“里面”、“里边”、“里头”是无标记项;“外”、“外面”、“外边”、“外头”是有标记项;“以外”、“之外”是无标记项,“以内”、“之内”是有标记项。本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不同语料库因语料来源和采选标准及分词体系不同而造成的语料数据不一。计算机分词所造成的无效语料的处理及人工筛查所产生的误差等等。采取的弥补措施和主要方法是将数据统计和具体语料分析结合,进行多语料库比对等。

蔡绿[9](2018)在《汉英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跨汉英语料库的穷尽性检索和语频统计分析的方法,本文对汉英话语标记语存在的认知理据性、使用频率、范围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汉英话语标记语的共性大于殊性。首先,在存在的认知理据性上,汉英话语标记语都体现了有标性、象似性及主观性。其次,汉英话语标记语在形式和意义等方面也具有普遍特征,尤其是在语用功能上,二者都属于认知参照点现象——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模式。从形式衔接、语义连贯到顺应论、关联论,再到认知参照点现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对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认识逐渐接近人类的深层认知机制,同时也揭示了话语标记语构成的认知参照点链是如何在言语交际中为话语识解提供动态心智路径的。另外,本研究首次明确推定了汉英话语标记语的范围,我们将认知范畴理论作为界定话语标记语范围的理论基础,将意义与功能作为鉴别一个语言表达式是否可以归入话语标记语范畴的语言理论框架,并根据原型效应、家族相似性原则及个体话语标记语在自然口语中的语用频次、使用频率和语频比,设定了话语标记语典型成员的取值范围。确定范畴的中心成员后,以典型话语标记语为标准样本推及范畴的一般成员和边缘成员,继而确立了汉英话语标记语的范围。当然,汉英话语标记语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范畴成员的句法形式分布、语频比、使用频率及功能小类中的成员数量等方面。

张颖[10](2017)在《汉语评价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评价作为人类表述自身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语言学范畴,已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评价表达系统,汉语也不例外。本文立足于汉语事实,从认知视角出发,以功能语法理论为统摄,采用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就评价语言的属性、认知框架、多维特征以及汉语评价语言的表达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并且对汉语评价语言在词汇层和语法层的表现形式以及汉语评价表达的语用策略等进行了系统考察和多角度分析。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评价语言研究概观,在系统梳理俄语、英语和汉语评价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析评价语言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汉语评价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章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主要讨论了评价语言的属性、认知框架和多维特征。首先从认知来源看,评价语言是对价值世界的认识的语言化投射,价值认知属性是其基本语义属性;从语义功能看,评价语言是表达评价意义、具有评价功能的语言形式,其本质是功能指向的,话语功能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就评价与描述的关系而言,二者理论上的划界是清楚的,但在不同层面上都存在泾渭无法分明的实际联系。论文从语词和句子两个层面论证了描述和评价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连续统的关系,静态层面的任何一个典型的形容词性评价要素或描述要素在动态的表达中都具有实现评价功能的潜势。本章就评价语言的认知框架进行了探讨,认为评价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四要素构成的有机体,这四要素构成了评价的基本认知框架,这一认知框架在句子层面构成规律性投射。本章还探讨了评价语言的主观性、比较性、层级性、价值负载性、句法程式化、强人际互动性等多维特征。其中,主观性和价值负载性构成评价语言的两个基本特征;比较性和层级性是主观性特征衍生而来的;句法程式化是显性评价的句法规约特征;强人际互动性是评价语言的功能特征。第三章关于评价语言的表达类型,按所属的语言层面分为基本评价和元语评价,前者有正向评价和负向评价之分,后者有主观态度元语评价和主观量元语评价之别。按褒贬评价元出现与否及真实评价义表达直接与否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按表述取向分为理性评价和情感评价;按评价标记的有无分为明示性评价和非明示性评价;按语体分为书面体评价和口语体评价;按评价主体分为官方评价、专家评价和普通评价;按评价标准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这些分类认知角度不同,着眼点有异,共同构成了评价语言研究的基本表达框架。第四章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等为考察对象,对汉语词汇层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考察,指出褒贬评价词、元语评价词、级差评价词和蕴含评价义的熟语四大形式范畴是汉语评价表达的重要语词资源,进而对各类词汇表现形式进行了与前人不同或比以往更细致的考察、分类和规律挖掘工作。考察结果显示,在所有词类中,形容词是最具评价潜势的一类;从静态的词汇层面看,典型的评价性形容词是具有外向型特征的性质形容词;表自然属性的非评价性形容词跨域投射可以表评价。对常用的评价性名词进行不同视角的分类研究;在评价动词的考察中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判断动词”一类;承认部分区别词和拟声词的评价功能;提出含评价义的熟语也是重要的词汇资源;等等。这些都为词汇层面评价资源的深入挖掘和评价系统的完善做了有益的工作。第五章主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来考察汉语评价语言的语法表现。词法层表现为主观评价词缀、重叠,句法层表现为蕴含评价义的框式短语、显性评价句与评价句位两方面。文章在前辈学者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将汉语中存在的评价性语用词缀、评价性构词词缀系统化为评价语言的词法表现;并认为重叠是评价语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重叠式具有评价潜势,在“量”上或“质”上都会留下说话人“自我”的主观印记,是描述兼评价的“描评式”形态手段。在评价句的考察中,提出评价句位呈现出典型与非典型的梯级层次的观点。语言事实表明,不同的句法位置对评价性形容词评价意义的传递和评价功能的实现具有制约作用,谓语、宾内定语、状语和补语是典型的评价句位;非典型评价句位构成的“有标评价句”对句子同现成分、语义预设、所指的性质、语篇风格等都是有要求的。第六章汉语评价表达的语用策略分析,主要探讨汉语评价语言在动态的言语交际层面如何通过显性或非显性的语言形式或语用手段来实现评价意义的表达的。经考察我们认为,评价意义的表达在动态句层面往往与修辞策略、话语结构、韵律节奏、现实语境之间有着深层规约与内在互动,修辞格、话语标记、韵律和语境是汉语评价表达的重要语用策略;在评价语篇层面各种显性或隐性评价资源往往呈现出韵律性分布状态,或相互叠加,或相互补充,或相互对立,共同实现语篇的整体评价意义。

二、谈“词”与“短语”的划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词”与“短语”的划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晋城方言的时间量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1.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前人研究成果
        1.2.1 关于时间表达的研究
        1.2.2 关于量范畴的研究
        1.2.3 关于方言量范畴的研究
        1.2.4 关于显性量与隐性量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时间量表达的理论框架
    2.1 时间量的定义
    2.2 时间量的范围
    2.3 时间量的分析方法
        2.3.1 内部成分分析法
        2.3.2 外部功能分析法
        2.3.3 显隐程度分析法
    2.4 时间量的分类
        2.4.1 “量类-量维-量值”分类
        2.4.2 显隐程度分类
        2.4.3 有无标记分类
        2.4.4 完备程度分类
第三章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必有成分
    3.1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自足成分
        3.1.1 词语层面
        3.1.2 短语层面
        3.1.3 跨层成分
    3.2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非自足成分
        3.2.1 词语层面
        3.2.2 短语层面
第四章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可有成分
    4.1 可有成分的类型
        4.1.1 定位性成分
        4.1.2 模糊性成分
        4.1.3 主观性成分
        4.1.4 羡余性成分
    4.2 可有成分的共现
        4.2.1 同类成分的共现
        4.2.2 异类成分的共现
第五章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句法和语义功能
    5.1 句法功能
        5.1.1 作主语
        5.1.2 作谓语
        5.1.3 作宾语
        5.1.4 作定语
        5.1.5 作状语
        5.1.6 作补语
        5.1.7 作中心语
    5.2 语义功能
        5.2.1 充当量类的时间量
        5.2.2 测量事物的时间量
        5.2.3 测量事件的时间量
第六章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显隐连续统
    6.1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显隐连续统
        6.1.1 根据语义精确度进行分类
        6.1.2 根据计算复杂度进行分类
        6.1.3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显隐程度的分类结果
        6.1.4 晋城方言时间量表达的显隐连续统构建
    6.2 显隐连续统与指量-划界分类的对应关系
        6.2.1 显性指量-显性划界类
        6.2.2 显性指量-隐性划界类
        6.2.3 隐性指量-显性划界类
        6.2.4 隐性指量-隐性划界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汉语介词“在”的相关本体研究
        二、对外汉语界介词“在”的研究
        三、语言类型学视角下介词“在”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语料的来源及整理工作
        一、研究理论和方法
        二、语言来源及整理工作
第二章 汉泰“在”字短语类型学特征考察
    第一节 汉泰“在”字短语中介词的类型特征考察
        一、汉泰“在”字短语的介词类型特征比较
        二、汉语前置介词“在”与泰语相应前置介词的题元关系对比
        三、汉泰“在”字短语中前置词的隐现特征对比
        四、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特征对比
        五、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中框式介词的后置词使用情况分析
        六、本节小结
    第二节 汉泰“在”字短语语序类型比较
        一、泰语“在”字短语的基本语序
        二、汉语“在”字短语中的基本语序
        三、本节小结
    第三节 汉泰“在”字短语的句法功能比较
        一、表方所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二、表时间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三、表范围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四、表条件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五、表行为主体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六、本节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中介语偏误看汉语“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第一节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在”字短语偏误考察
        一、表方所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二、表时间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三、表范围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四、表条件的“在”的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五、表行为主体“在”字短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六、汉语“在”字短语偏误类型总结
    第二节 从中介语偏误看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一、汉语“在”字短语的偏误共性总结
        二、汉语方所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三、汉语时间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四、汉语范围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五、汉语条件、行为主体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泰汉语“在”字短语的教学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的泰国学生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情况考察
        一、汉语“在”字短语的相关习得研究及习得标准的确立
        二、泰国学生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顺序考察
    第二节 大纲和教材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
        一、大纲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分析
        二、现有教材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分析
    第三节 教学建议
        一、针对汉语“在”字短语语序特征的教学建议
        二、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介词类型特征的教学建议
        三、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中前置介词“在”隐现特征的教学建议
        四、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中前置词、后置词语义特征的教学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0.1 选题原因
    0.2 研究现状
        0.2.1 体词性成分能否充当分句的介绍研究
        0.2.2 体词性成分能作分句的其他相关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依据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体词性分句的性质特征及其充任分句的复句类型
    1.1 分句的判定
        1.1.1 能作分句的体词性成分
        1.1.2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
        1.1.3 省略隐含说与话题成分说
    1.2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判定原则和标准
        1.2.1 形式与意义的相统一
        1.2.2 指称到陈述的表达转变
        1.2.3 语境匹配的需求
    1.3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复句类型
        1.3.1 含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简单复句
        1.3.2 含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多重类型
    1.4 体词性成分后置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词性分句陈述化的前提条件与促发因素
    2.1 体词性成分的陈述性高低
        2.1.1 标记化了的体词中心
        2.1.2 性状化的修饰词
        2.1.3 界定了的体词性成分
    2.2 “NP”与“NP了”小句作分句的差异
        2.2.1 “NP了”能作分句
        2.2.2 有无“了”对陈述性的影响
    2.3 体词性陈述化小句的信息表达
        2.3.1 信息简省与人际强化
        2.3.2 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的重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词性成分的分句的形成动因探求
    3.1 体词性成分单用与复用成复句
        3.1.1 体词性成分间的语义与语境互补
        3.1.2 叙述体的体词表达
        3.1.3 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变
    3.2 短语结构及其附属性质推动构成的体词性分句
        3.2.1 特殊格式推动形成
        3.2.2 句类与韵律表达主导的体词性分句
    3.3 名词句与体词性分句的链接
        3.3.1 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
        3.3.2 名词句到体词性成分的分句
    3.4 形成体词性成分的分句其他原因
        3.4.1 谓词参与分句的临时指称结构表达
        3.4.2 关于体词性成分的分句的存现表达
        3.4.3 “的”对语流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词性成分作分句的表达效果研究
    4.1 语体特征与交际倾向
        4.1.1 语体范围与语用需求
        4.1.2 交际塑造与表义倾向
    4.2 体词性分句并用的特点与功用
        4.2.1 并用方式与分句间关联
        4.2.2 语篇风格与情感趋向
    4.3 语篇功能与表达效果
        4.3.1 陈述化与主观化
        4.3.2 精细化与简洁化
        4.3.3 衔接化与关联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一量名”结构作分句的研究
    5.1 数词“一”的铺陈渲染
        5.1.1 “一”的多样表达
        5.1.2 “一”的铺层渲染
    5.2 感知觉的语义填补与传递
        5.2.1 “一量名”分句中的感知觉
        5.2.2 感知觉影响传递效果
    5.3 “一量名”结构作分句的句法结构与语义解读
        5.3.1 “数量”与“名”的组合
        5.3.2 “量”的模糊与动态表达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级汉语学习者三音节惯用语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背景
        1.3.1 惯用语本体研究现状
        1.3.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音节惯用语概说
    2.1 惯用语研究概述
        2.1.1 惯用语的来源
        2.1.2 惯用语的性质和范围新探
    2.2 三音节惯用语
    2.3 小结
第三章 三音节惯用语的本体研究
    3.1 三音节惯用语结构的双层性
        3.1.1 语法结构
        3.1.2 语义结构
    3.2 三音节惯用语的语义生成
    3.3 三音节惯用语的文化内涵
    3.4 三音节惯用语的语用特征
    3.5 动宾式惯用语的离合性
    3.6 三音节惯用语的整体认知
第四章 三音节惯用语的习得研究
    4.1 语料统计
    4.2 偏误分析
        4.2.1 偏误类型
        4.2.2 偏误情况
        4.2.3 偏误成因
    4.3 三音节惯用语的习得
        4.3.1 问卷调查
        4.3.2 影响惯用语习得的因素
        4.3.3 三音节惯用语的学习策略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三音节惯用语的习得与教材处理
    5.1 相关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的三音节惯用语统计
    5.2 两套对外汉语教材中惯用语的处理情况
        5.2.1 《HSK标准教程》中的三音节惯用语处理
        5.2.2 《发展汉语》中的三音节惯用语处理
    5.3 教材编排中的问题
    5.4 汉语教材编写中惯用语的处理建议
    5.5 小结
第六章 三音节惯用语的二语教学建议
    6.1 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教哪些惯用语
    6.2 汉语课堂中惯用语的教学建议
        6.2.1 文化导入
        6.2.2 交际法教学
        6.2.3 动宾式惯用语的讲练方式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中的365个惯用语及频次统计
附录2: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惯用语偏误原文
附录3 惯用语习得调查问卷
附录4:本项y究选用参考标准\大纲、教材清单
后记

(5)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术语选择及其理据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问题
    1.5 理论指导
    1.6 研究方法和语料搜集
        1.6.1 研究方法
        1.6.2 语料搜集与检索
    1.7 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引言
    2.2 国内“独语句”的发展
        2.2.1 “省略说”
        2.2.2 “去省略说”
        2.2.3 “零句说”
        2.2.4 “词组本位说”
        2.2.5 “字本位说”
        2.2.6 “小句中枢说”
    2.3 国内“名词性独语句”研究梳理
        2.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研究
        2.3.2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研究
        2.3.3 名词性独语句的准入条件研究现状
    2.4 国外独语句研究回顾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引言
    3.2 认知突显观
    3.3 “认知参照”观
    3.4 “情境植入”观
        3.4.1 情境植入理论
        3.4.2 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假设
        3.4.3 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特征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3.5.1 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整合的理据
        3.5.2 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的构建
    3.6 小结
第4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4.1 引言
    4.2 独语句与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4.2.1 独语句的界定
        4.2.2 认知语法视阈下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4.3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及其理据
        4.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形式分类
        4.3.2 名词性独语句分类的认知语法理据阐释
    4.4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分类
    4.5 小结
第5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考察
    5.1 引言
    5.2 原型式和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共享的句法特征
        5.2.1 句法结构的独立性
        5.2.2 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
        5.2.3 与动态助词“着”或“了”共现的可能性
    5.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
        5.3.1 “的”字“隐”或“显”与词性“虚”或“实”的正相关性
        5.3.2 句法组合的顺次性
    5.4 小结
第6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考察
    6.1 引言
    6.2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描述
        6.2.1 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
        6.2.2 名词性独语句的指称性
        6.2.3 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
        6.2.4 “体”的突显性与“时”的非突显性
        6.2.5 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6.2.6 名词性独语句的多义性
    6.3 小结
第7章 “PRG框架”下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
    7.1 引言
    7.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3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3.1 “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3.2 “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4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5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5.1 “A(的)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5.2 “A(的)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8.1 引言
    8.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8.2.1 专有名词准入独语句有音节数量限制
        8.2.2 个体名词准入独语句受“识解方式”影响
        8.2.3 抽象名词准入独语句需个体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8.2.4 集合名词准入独语句有偏正化或句群化倾向
        8.2.5 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需边界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8.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修饰语词类的开放性倾向
    8.4 名词的“界性”与其准入独语句的潜势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2 研究意义
        9.2.1 理论意义
        9.2.2 实践意义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9.3.1 研究局限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动机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来源
        1.4.4 研究问题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倚变句的共时研究
        2.2.1 “越”的词性研究
        2.2.2 倚变句的句法特征研究
        2.2.2.1 能产性
        2.2.2.2 限制性
        2.2.3 倚变句的语义特征研究
        2.2.3.1 倚变义
        2.2.3.2 变化义
        2.2.3.3 比较义
        2.2.3.4 关联义
    2.3 倚变句的历时研究
        2.3.1 倚变句的历时流变研究
        2.3.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研究
        2.3.3 构件“来”的历时演变研究
        2.3.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研究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认知理论
        3.2.2 参照认知理论
        3.2.3 比较认知理论
    3.3 理论假设
    3.4 理论假设的理据
        3.4.1 量范畴的分类及界定
        3.4.1.1 量范畴的分类
        3.4.1.2 物量的界定
        3.4.1.3 动作量的界定
        3.4.1.4 时间量的界定
        3.4.1.5 空间量的界定
        3.4.1.6 程度量的界定
        3.4.2 量范畴的概念化
        3.4.2.1 量范畴的空间认知概念化
        3.4.2.2 量范畴的参照认知概念化
        3.4.2.3 量范畴的比较认知概念化
    3.5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及其理据
        3.5.1 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的整合理据
        3.5.2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
        3.5.3 基于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实例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移动参照认知与倚变句的概念化
    4.1 引言
    4.2 单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2.1 “越V1越V2”的概念化
        4.2.2 “越V越A”的概念化
        4.2.3 “越A越V”的概念化
        4.2.4 “越A1越A2”的概念化
        4.2.5 “越是N越V”的概念化
        4.2.6 “越是N越A”的概念化
        4.2.7 “越P越V/A”的概念化
        4.2.8 “越是S越V/A”的概念化
        4.2.9 “越来越V/A/N”的概念化
    4.3 多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3.1 连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3.2 反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4.4 小结
第5章 倚变句句法语义结构的概念化解释
    5.1 引言
    5.2 句法能产性
        5.2.1 空间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5.2.2 参照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5.2.2.1 典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2 连锁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3 辐射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4 汇聚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2.2.5 嵌套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5.3 句法限制性
        5.3.1 量范畴的有界性及无界性
        5.3.2 量范畴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1 物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2 动作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3 时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4 空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2.5 程度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5.3.3 比较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5.4 语义结构
        5.4.1 比较义的概念化
        5.4.2 变化义的概念化
        5.4.3 倚变义的概念化
        5.4.4 关联义的概念化
    5.5 小结
第6章 倚变句历时演变的概念化解释
    6.1 引言
    6.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动因
        6.2.1 主观性和主观化
        6.2.2 客观位移和主观位移
        6.2.3 标记语“越”的语法化动因
        6.2.3.1 动词“越”的概念化
        6.2.3.2 标记语“越”的概念化
        6.2.3.3 标记语“越”的演变理据
    6.3 固定构件“来”的历时演变动因
        6.3.1 趋向动词“来”的概念化
        6.3.2 固定构件“来”的概念化
        6.3.3 固定构件“来”的语法化动因
    6.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动因
        6.4.1 边界移动
        6.4.2 “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7.2.1 理论意义
        7.2.2 实践意义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汉语连词的本体研究概况
        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连词研究
        三、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及类型学特征考察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范围
        二、语料来源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汉越并列连词比较
    第一节 汉语并列连词用法归纳
        一、汉语并列连词“和”、“跟”、“与”、“及”、“以及”的用法归纳
        二、汉语并列连词“和”、“跟”、“与”、“及”、“以及”的异同点归纳
    第二节 越南语并列连词用法归纳及对比
        一、越南语并列连词“và”、“v?i”、“cùng”、“cùng v?i”的用法归纳
        二、越南语并列连词“và”、“v?i”、“cùng”、“cùng v?i”的对比
    第三节 汉越并列连词对比
        一、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类型特征对比
        二、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连接语义关系对比
        三、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隐现特征对比
        四、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使用频率情况对比
        五、汉语和越南语并列类连词兼类现象对比
    第四节 汉越并列连词对应用法特征比较
        一、汉越“和”类连词连接体词性成分情况比较
        二、汉越“和”类连词连接动词性成分情况比较
        三、汉越“和”类连词连接形容词性成分情况比较
        四、汉越“和”类连词连接句子情况比较
    第五节 汉越并列连词异同点归纳
        一、汉越并列连词相同点
        二、汉越并列连词不同点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越南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使用情况分析
    第一节 越南留学生汉语并列连词使用频率情况分析
        一、连词“和”使用频率情况
        二、连词“跟”使用频率情况
        三、连词“与”使用频率情况
        四、连词“及”、“以及”使用频率情况
        五、小结
    第二节 越南留学生汉语并列连词偏误情况分析
        一、连词“和”偏误情况
        二、连词“与”偏误情况
        三、小结
    第三节 越南学生汉语并列连词使用情况与已有结论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越南留学生汉语并列连词习得顺序考察
    第一节 习得顺序标准的确定
    第二节 越南留学生汉语并列连词习得顺序
        一、越南学生习得汉语并列连词的习得顺序
        二、越南学生习得汉语并列连词“和”各连接功能的习得顺序
    第三节 越南留学生汉语并列连词习得顺序与已有结论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特征及其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语言类型学相关理论
    第二节 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特征总结
        一、汉越并列连词类型共性特征
        二、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个性特征
    第三节 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越汉语并列连词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大纲和教材对汉语并列连词的处理情况
        一、现有大纲对汉语并列连词的处理情况分析
        二、现有教材对汉语连词的处理情况分析
    第二节 针对汉语并列连词的教学建议
        一、“和”的教学建议
        二、“以及”、“及”的教学建议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现代汉语里外类方位词不对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选题的研究基础
        0.2.1 标记理论和词汇不对称研究
        0.2.2 相关汉语方位词研究
        0.2.3 里外类方位词个案研究综述
    0.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0.4 统计数据和语料来源
        0.4.1 里外类方位词语用频率统计数据来源
        0.4.2 里外类方位词句法分布和意义分布统计数据
第一章 里外类方位词语用频率不对称
    1.1 里外类单纯方位词语用频率不对称
        1.1.1 “里”、“外”语用频率不对称
        1.1.2 “内”、“外”语用频率不对称
    1.2 里外类后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词语用频率不对称
        1.2.1 “里面”、“外面”语用频率不对称
        1.2.2 “里边”、“外边”语用频率不对称
        1.2.3 “里头”、“外头”语用频率不对称
    1.3 里外类前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词语用频率不对称
        1.3.1 “以内”、“以外”语用频率不对称
        1.3.2 “之内”、“之外”语用频率不对称
    1.4 小结
第二章 里外类方位词句法分布不对称
    2.1 里外类方位词和体词/体词性成分组合的不对称
        2.1.1 里外类方位词和名词组合的不对称
        2.1.2 里外类方位词和代词组合的不对称
        2.1.3 里外类方位词和名动词组合的不对称
        2.1.4 里外类方位词和名形词组合的不对称
        2.1.5 里外类方位词和数量短语组合的不对称
    2.2 里外类方位词和介词组合的不对称
        2.2.1 “介词+方位词”结构中里外类方位词的不对称
        2.2.2 “介词+X+方位词”结构中里外类方位词的不对称
    2.3 小结
第三章 里外类方位词语义表达不对称
    3.1 里外类单纯方位词语义表达不对称
        3.1.1 “里”、“外”语义表达不对称
        3.1.2 “内”、“外”语义表达不对称
    3.2 里外类后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词语义表达不对称
        3.2.1 “里面”、“外面”语义表达不对称
        3.2.2 “里边”、“外边”语义表达不对称
        3.2.3 “里头”、“外头”语义表达不对称
    3.3 里外类前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词语义表达不对称
        3.3.1 “以内”、“以外”语义表达不对称
        3.3.2 “之内”、“之外”语义表达不对称
    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汉英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相关研究概况
        一、话语标记语的界定研究
        二、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机制和动因研究
        三、话语标记语的功能研究
    第三节 对相关研究的评论
        一、对话语标记语研究的总体看法
        二、话语标记语研究尚待完善之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语言对比理论的应用
        二、语言认知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 本研究的方法、语料来源和框架
        一、方法
        二、语料来源
        三、框架
第一章 对话语标记语的基本描述
    第一节 话语标记语的界定
        一、“所以”和“因此”
        二、so和therefore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机制和动因
        一、代表性观点
        二、我们的看法
    第三节 话语标记语的形式、意义
        一、形式
        二、意义
    第四节 话语标记语的功能
        一、衔接-连贯功能
        二、顺应-关联功能
        三、关联论相对于连贯论的优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话语标记语现象的认知理据性
    第一节 有标性
        一、标记现象表征了人类的认知模式
        二、话语标记语是典型的有标语言
    第二节 象似性
        一、话语标记语的标记象似性
        二、话语标记语的坐标象似性
    第三节 主观性
        一、对“主观性”的既有诠释
        二、话语标记语是心智活动的主观性表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话语标记语语用频次和使用频率对比
    第一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对比范围的确立
        一、汉英话语标记语调查范围的初步设定
        二、汉英话语标记语调查范围中不同来源类型成员分布
        三、汉英话语标记语最终对比范围的设定
    第二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语用频次对比
        一、个体话语标记语语用频次对比
        二、不同形式的话语标记语语频分布对比
        三、达到语频均值的汉英话语标记语数量对比
    第三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语频比对比
        一、个体话语标记语的语频比对比
        二、不同形式的话语标记语语频比对比
        三、达到语频比均值的汉英话语标记语数量对比
    第四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使用频率对比
        一、汉语话语标记语使用频率
        二、汉英话语标记语使用频率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话语标记语与语法范畴关系对比
    第一节 话语标记语与词
        一、话语标记语与实词
        二、话语标记语与虚词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与短语、小句
        一、话语标记语与短语
        二、话语标记语与小句
    第三节 话语标记语与插入语
        一、插入语的概念意义
        二、插入语的真值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英话语标记语范围对比
    第一节 哲学理论基础
        一、认知范畴理论与话语标记语范围的界定
        二、原型效应、家族相似性与话语标记语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语言理论框架
        一、功能
        二、意义
    第三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的范围
        一、基于原型效应确定一个典型话语标记语的范围
        二、汉语话语标记语范围的推定
        三、英语话语标记语范围的推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话语标记语功能对比
    第一节 认知参照点现象与话语标记语
        一、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
        二、话语标记语打通了识解话语的心智路径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组成的认知参照点链
        一、次第出现的话语标记语串成了认知参照点链
        二、话语标记语组成的认知参照点链在识解话语中的作用
    第三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差异
        一、成员数量
        二、成员形式特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汉语评价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评价语言研究概观
    第一节 俄语评价语言研究概观
        一、俄罗斯学者的研究
        二、国内俄语学界的研究
        三、俄语评价研究简评
    第二节 英语评价语言研究概观
        一、西方学者的研究
        二、国内英语学界的研究
        三、英语评价语言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汉语评价语言研究概观
        一、汉语评价语言研究现状
        二、汉语评价语言研究综评
        三、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评价语言的属性、认知框架和多维特征
    第一节 评价语言的属性
        一、评价语言的属性:认知与功能
        二、评价语言与描述语言的关系
    第二节 评价的认知框架与语言投射
        一、评价主体与语言投射
        二、评价客体与语言投射
        三、评价标准与语言投射
        四、评价结果与语言投射
    第三节 评价语言的多维特征
        一、主观性
        二、比较性
        三、层级性
        四、价值负载性
        五、句法程式化
        六、强人际互动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评价语言的表达类型
    第一节 基本评价和元语评价
        一、基本评价
        二、元语评价
    第二节 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
        一、直接评价
        二、间接评价
    第三节 理性评价和情感评价
        一、理性评价
        二、情感评价
    第四节 明示性评价和非明示性评价
        一、明示性评价
        二、非明示性评价
    第五节 书面体评价和口语体评价
        一、书面体评价
        二、口语体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评价语言的词汇层考察
    第一节 褒贬评价词
        一、评价性形容词
        二、评价性名词
        三、评价性动词
        四、评价性副词
        五、评价性叹词
        六、评价性量词
        七、其他:区别词等
    第二节 元语评价词
        一、评注性副词
        二、评价性语气词
    第三节 级差评价词
        一、程度副词
        二、量性评注副词
        三、其他
    第四节 含评价义的熟语
        一、含评价义的成语
        二、含评价义的惯用语
        三、含评价义的歇后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评价语言的语法层考察
    第一节 词法层
        一、主观评价词缀
        二、重叠
    第二节 句法层
        一、蕴含评价义的短语
        二、评价句与评价句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评价表达的语用策略分析
    第一节 修辞格建构褒贬评价意义
        一、比喻
        二、比拟
        三、借代
        四、夸张
    第二节 话语标记引发褒贬评价意义
        一、“A+的+是”标记情感评价
        二、评价话语标记隐含负面评价义
    第三节 韵律手段凸显并外化评价意义
        一、重音
        二、语调
    第四节 语境激活隐含的评价意义
        一、语境激活非评价性词语的隐含评价义
        二、语境激活对比性评价意义
        三、特定语境改变评价意义
    第五节 评价语篇建构对客体的整体评价意义
        一、正面评价语篇对评价意义的建构
        二、负面评价语篇对评价意义的建构
        三、错综评价语篇对评价意义的建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谈“词”与“短语”的划界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晋城方言的时间量表达研究[D]. 张蒙蒙. 河北大学, 2021(02)
  • [2]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D]. 代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现代汉语体词性成分充当分句的研究[D]. 杨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高级汉语学习者三音节惯用语习得研究[D]. 曾靖雯. 厦门大学, 2019(02)
  • [5]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D]. 杜小红. 河南大学, 2019(05)
  • [6]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D]. 刘存伟. 河南大学, 2019(05)
  • [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和越南语并列连词对比研究[D]. 马海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现代汉语里外类方位词不对称研究[D]. 杨晓茹.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汉英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D]. 蔡绿. 黑龙江大学, 2018(07)
  • [10]汉语评价语言研究[D]. 张颖. 黑龙江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词”与“词”的分界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