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磷脂 (PC) 脂质体诱导的乳液聚集行为

卵磷脂 (PC) 脂质体诱导的乳液聚集行为

一、卵磷脂 (PC)脂质体诱发的乳液凝集举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益[1](2021)在《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红酵母红素与番茄红素具有相似的结构,拥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及抑制肿瘤等功能。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明,红酵母红素对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干预作用,但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和机制还未进行系统研究。药物、酒精、化学物质、病毒及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导致急性肝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恰当,急性肝损伤很有可能转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本论文旨在研究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为开发功能食品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肝细胞(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四种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探究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和机制。然后利用纳米乳液对红酵母红素进行包埋,通过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小鼠灌胃模型,研究其体内吸收过程和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发现,红酵母红素能抑制氧化损伤导致的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损伤,从而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另一方面,红酵母红素干预提高了线粒体膜上SOD活性,恢复了氧化损伤导致的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使线粒体膜电位(MMP)恢复正常,从而维持了线粒体的正常结构功能,抑制了线粒体破裂造成的细胞凋亡。2.基于四种常见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缓解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肿大,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使肝损伤程度得到缓解。对抗氧化酶系活性测定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提升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SOD和GSH-Px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从而缓解模型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测定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HE染色观察模型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能够缓解不同诱因导致小鼠肝组织出血、炎症浸入及组织坏死等病理损伤。3.为探究红酵母红素干预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利用RNA-seq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红酵母红素干预细胞损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分析并验证。结果显示,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DEGs共有2808个,其中1334个DEGs表达上调,1474个DEGs表达下调。通过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红酵母红素主要通过调控抗氧化及抑制凋亡等相关信号通路缓解H2O2对肝细胞的氧化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红酵母红素干预抑制了H2O2诱导的p53、Bax、Caspase-3蛋白过量表达,提高了Bcl-2、p-PI3K、p-Akt、p-MTOR以及Nrf2蛋白表达。说明红酵母红素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m TOR和Nrf2的表达,提高肝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对H2O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4.为探究红酵母红素干预几种急性肝损伤的机制,利用RNA-seq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红酵母红素干预急性肝损伤小鼠DEGs进行分析并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模型中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数量不同。药物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1743个,其中1075个DEGs表达上调,668个DEGs表达下调;化学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1519个,其中263个DEGs表达上调,1256个DEGs表达下调;酒精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806个,其中506个DEGs表达上调,300个DEGs表达下调;免疫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434个,其中72个DEGs表达上调,362个DEGs表达下调。其中药物性急性肝损伤和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组间DEGs数量较多,酒精性急性肝损伤和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组间DEGs数量较少。通过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调控的信号通路有所不同,但都同样影响到细胞凋亡及氧化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红酵母红素干预上调了p-PI3K、p-Akt、p-m TOR、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NF-κB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红酵母红素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 TOR和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提高小鼠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从而缓解急性肝损伤症状。5.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多聚果糖(Polyfructosee)制备一种纳米乳液使红酵母红素纳米载体化,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及小鼠灌胃实验探究包埋对红酵母红素消化吸收及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纳米乳液包埋后,红酵母红素的体外生物可给率由油溶液中的18.62%提升至48.06%;小鼠模型中,小鼠小肠中红酵母红素含量提高2.55倍,肝脏中红酵母红素含量提高2.33倍,肝脏中视黄醇含量提高1.62倍,表明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高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率。基于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发现,相较于油溶液,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升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包括缓解小鼠血清指标、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综上所述,红酵母红素对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和小鼠急性肝损伤都有显着的干预效果,但是干预效果明显受到红酵母红素生物利用率的制约。而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升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提高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本论文不但为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红酵母红素的资源利用以及开发功能保健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周婷[2](2020)在《乳糖酸修饰树枝状大分子接枝白藜芦醇纳米药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备乳糖酸修饰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接枝白藜芦醇纳米药物,并对其纳米药物进行体外性能研究。方法1采用发散法合成第三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载体,经末端氨基部分羧基化(G3.0 PAMAM-COOH)、酯化接枝白藜芦醇(PAMAM-Res)、酰胺化键合乳糖酸等多步反应制备LA-PAMAM-Res纳米药物,并将其通过物理包载白藜芦醇制备LA-PAMAM-Res/Res纳米药物;2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法进行结构表征,激光粒度分析法考察载体和纳米药物的粒径及分散系数,超声法破坏纳米药物的结构检测其载药量;3通过透析法测定纳米药物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载体及纳米药物的溶血率,MTT法考察载体及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1 FTIR检测:G3.0 PAMAM在1 638.69 cm-1和1 560.78 cm-1处是酰胺键的特征吸收峰;G3.0 PAMAM-COOH在954.68 cm-1处出现-O-H弯曲振动吸收峰也是羧基的特征吸收峰;PAMAM-Res在964.85 cm-1处出现反式-C=C-的特征吸收峰;LA-PAMAM-Res在1 139.99 cm-1处出现半乳糖环中的-C-O-C-非对称伸展特征吸收峰。1H-NMR检测:G3.0 PAMAM在δ2.69~2.79处出现-CONHCH2-的亚甲基质子峰,PAMAM-Res中δ9.18和δ6.11~7.40处分别是羟基和苯环上氢的吸收峰,LAPAMAM-Res在δ5.32、δ5.91~5.96处是乳糖酸的特征吸收峰。以上结果证明LAPAMAM-Res纳米药物制备成功。2 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的粒径分别为(126.3±3.4)nm和(251±15.7)nm,载药量为(7.2±0.9)%和(18.4±1.1)%,LA-PAMAM-Res/Res包封率为(75.1±2.2)%,证明LAPAMAM-Res/Res包载成功。3 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的体外药物累计释放量为(23.83±0.43)%和(35.28±0.72)%,并且溶血率在高、中、低浓度时均低于5%,具有生物安全性。载体G3.0 PAMAM和G3.0 PAMAM-COOH、纳米药物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药物Res在浓度为50μg/m L时肝癌A549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8.75±4.18)%、(89.98±3.24)%、(63.76±4.11)%、(59.68±2.06)%和(55.46±3.98)%,表明末端羧基化降低了载体的细胞毒性,而纳米药物仍具有药物的抗癌活性。结论制备了粒径均匀、药物缓慢释放、生物相容性良好、低细胞毒性和具有抗癌活性的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纳米药物,且LA-PAMAM-Res/Res纳米药物进一步提高了白藜芦醇的载药量。图17幅;表10个;参117篇。

李媛媛[3](2019)在《苹果树枝中根皮素的提取纯化、载药体系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广泛,资源丰富,而每年因苹果树修剪等原因产生大量的苹果树枝,多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苹果树枝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其中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根皮苷和根皮素含量较高,根皮素作为根皮苷的苷元发挥主要的药理作用。根皮素具有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特性,具有很好的脂溶性,但是水溶性较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这些原因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针对根皮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理活性方面,根皮素的提取、纯化及其水溶性改善研究较少,且其提取纯化研究也主要是利用传统萃取分离技术,周期长,得率低,质量不高,而且较难扩大生产。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对苹果树枝中根皮素进行高效绿色提取,分离纯化提取液中的根皮素,获得高纯度根皮素,并以二种天然载体材料对根皮素进行负载,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如下:1、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为复合酶,采用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对苹果树枝进行预处理,提取根皮素的同时将部分根皮苷水解成根皮素,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预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以根皮素总提取率和根皮素提取率为指标(将预处理液中根皮苷按水解反应机理折算成根皮素,计算根皮素提取率),最终得到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5℃、酶解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3.5 h、酶的浓度为2.5%、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比例为3:1、表面活性剂的量为5%、料液比为1:11,在此条件下,根皮素总提取率为25.18 mg/g,根皮素提取率为7.26 mg/g。在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苹果树枝后,以超声-微波协同法对苹果树枝中的根皮素进行提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50W,料液比为1:20、表面活性剂的量为6.0%、微波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6 min,在此条件下,根皮素总提取率为28.21 mg/g,根皮素提取率为10.51 mg/g。采用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再以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苹果树枝能够增大根皮素的提取率,乙醇为溶剂热回流法根皮素总提取率为22.59 mg/g,根皮素提取率为0.33 mg/g。2、采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浊点分离法将根皮素提取液进行相分离,根皮苷得率为85.4%,根皮素得率为84.9%。氯仿洗涤分相上层液,干燥后可以得到根皮苷含量为8.9%,根皮素含量为3.2%的固体粉末,进一步采用乙醇洗涤去除多糖等杂质、乙醇洗涤液加稀盐酸将根皮苷水解转化为根皮素,稀碱溶液中和,旋转蒸发去除乙醇,乙酸乙酯萃取,最终得到根皮素含量为59.63%的根皮素粗品。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水为反溶剂,利用反溶剂沉淀法对根皮素粗品进行纯化,以根皮素的纯度和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反溶剂沉淀纯化根皮素的最佳件为:溶剂与反溶剂的体积比1:10,沉积时间5 min,沉积温度28℃,根皮素粗品的浓度为46 mg/mL,根皮素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8.11%和86.74%。采用高效液相色法、红外光谱法、液相-质谱法和差示量热扫描法对纯化得到的根皮素样品进行测定,确定纯化后得到的样品即为根皮素。3、以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考察不同因素对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30 min,根皮素浓度150 mg/mL,根皮素与多孔淀粉的比例1:3,在此条件下,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载药量为12.8%,包封率为44.4%。通过扫描电镜对根皮素、多孔淀粉、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样品进行形态表征,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后的形态与空白载体基本一致,吸附介质和机械搅拌对多孔淀粉的形态和孔洞没有影响。多孔淀粉吸附根皮素后孔洞被根皮素填充,比表面积明显变小。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量热和热重综合分析得出,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后,根皮素的结晶度明显降低,根皮素基本以无定型态存在,热重曲线中,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样品的保留率介于根皮素和多孔淀粉之间,根据各物质的保留率,算出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载药量为13.7%,结果与HPLC测得的载药量基本一致。4、以乙醇为溶剂介质,将根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以物质的量比1:1制备根皮素包合物,木醋杆菌静态培养得到细菌纤维素,再对细菌纤维素进行冷冻、解冻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3.4%的细菌纤维素膜,以细菌纤维素膜对根皮素包合物水溶液进行吸附,冷冻干燥制备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样品,载药量为2.52%,包封率为57.20%。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和热重分析表明根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以物质的量1:1形成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膜中的纤维丝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吸附了根皮素包合物水溶液的细菌纤维在冷冻干燥后呈现出较细菌纤维素膜更加疏松的网状结构,根据热重曲线中各物质的保留率,算出细菌纤维素载药量为2.43%,结果与HPLC测定的载药量结果基本一致。5、测定了根皮素、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人工胃液、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人工胃液介质中分别为 29.07 μg/mL、40.43 μg/mL、49.14 mg/mL 和 48.87 mg/mL,在 pH 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介质中分别为28.93 μg/mL、44.29μg/mL、59.81 mg/mL、60.12 mg/mL,人工肠液介质中分别为 61.40μg/mL、81.90μg/mL、64.09 mg/mL 和 65.58 mg/mL,载药体系三种介质溶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均明显高于根皮素原药。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人工胃液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2.7倍、17.4倍、9.5倍;在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0.4倍、16.2倍、8.7倍;在人工肠液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7.8倍、7.3倍、5.9倍,载药体系能够明显提高根皮素的溶解度和溶出率。人工胃液、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根皮素及其载药体系在人工胃液和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的稳定性较好,根皮素在人工肠液中较容易发生降解,以多孔淀粉、羟丙基-β-环糊精和细菌纤维素对根皮素负载,能够降低根皮素的降解速度,提高根皮素的稳定性。脂质抗氧化、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测定结果说明根皮素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而且经过负载后的根皮素体外抗氧化能力优于根皮素原粉。6、对根皮素、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大鼠体内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研究表明,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89倍、2.39倍、4.56倍。根皮素的组织分布情况表明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组大鼠心、肝、脾、肺、脑器官中根皮素最大浓度在给药后的1 h出现,灌胃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组在给药2 h后,心、肝、脾、肺、脑器官中根皮素浓度达到最大。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组大鼠脏器中最大根皮素浓度均高于根皮素原粉组,心脏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20、1.21、1.34倍,肝脏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58、1.88、1.94倍;肺脏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32、1.76、1.75倍,脾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63、1.89、1.86倍,脑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3.00、3.90、5.10倍;根皮素、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组大鼠肾脏中根皮素浓度分别在给药后的4 h、6 h、4 h、6 h达到最大值,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肾脏中的最大组织浓度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46、1.59、1.83倍。

邓冠军[4](2018)在《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近红外分子成像和肿瘤可视化精准联合治疗》文中提出众所周知,重大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与精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发展高、精、尖的诊断技术和高效、无毒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标。分子和纳米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实时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迅速兴起的不同手段联合治疗和免疫治疗大大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纳米颗粒可以将不同诊断技术和治疗功能集合一起并且其通过高通透高滞留效应(EPR效应)能够进入肿瘤组织深处,因而纳米颗粒在癌症诊疗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本论文中,我们拓展了近红外荧光成像900-1000 nm(NIR-Ib)光谱范围,并且将其应用于脑胶质瘤NIR-Ib荧光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然后,我们探索了肿瘤的光疗与免疫治疗、化疗的联合治疗策略的效果,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900–1000 nm区域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研究传统近红外荧光成像观点认为:900–1000 nm区(NIR-1b)是一个光学不透明区,是因为NIR-Ib区存在水吸收峰和荧光探针少。我们发现一些七甲川菁染料在700-900 nm(NIR-Ia)和NIR-1b区域中具有不同荧光发射峰。当这些染料进入植物叶片里和荷瘤小鼠体内,通过NIR-1b荧光成像能够清晰看到叶脉、感染炭疽病的位置、淋巴管、脑肿瘤和皮下肿瘤。与传统NIR-Ia荧光成像相比,NIR-Ib荧光成像的图像具有更高的信噪比,这是因为生物组织和水的自发荧光、散射及光吸收在较长波长处更弱。这些发现挑战了科学家目前对近红外荧光成像光谱范围的观点。NIR-Ib荧光成像技术的开发将对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巨噬细胞膜伪装的纳米颗粒用于脑胶质瘤NIR-Ib荧光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我们设计巨噬细胞膜包裹的脂质体负载具有NIR-Ib荧光和光热功能IR-792的纳米颗粒(MDINPs)。荧光稳定性强、光热转化效率高的MDINPs能够穿透血脑屏障(BBB)并聚集肿瘤处。MDINPs介导的NIR-Ib荧光成像可以清楚看到脑胶质瘤的位置;此外,通过NIR-Ib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明显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这工作为实现脑胶质瘤的诊疗一体化提供了新方法。(3)基于NK细胞膜装饰纳米颗粒的PDT增强细胞膜免疫治疗有效抑制原位和异位的肿瘤生长通过NK细胞膜包裹多聚物负载光敏剂TCPP纳米颗粒(NK-NPs),研发了一种新的细胞膜免疫治疗方案。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NK细胞膜的蛋白质成分,发现NK细胞膜能够使NK-NPs拥有靶向肿瘤功能。此外,它可以诱导或增强M1型巨噬细胞极化以产生抗肿瘤免疫。装载在NK-NPs中的TCPP可通过PDT诱导垂死肿瘤细胞产生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从而增强NK细胞膜的抗肿瘤免疫效率。NK-NPs选择性地积聚在肿瘤中,它能够消除原发性肿瘤生长并产生抑制远处肿瘤生长的异端免疫效应。这工作为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4)构建共载吲哚菁绿和硒的白蛋白纳米颗粒在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方面的应用我们开发了一种牛血清白蛋白共载纳米硒(SeNPs)/吲哚菁绿(ICG)纳米颗粒(BSINPs)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BSINPs表现出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热稳定性。此外,它在肿瘤处具有更长的滞留时间且在激光照射下显示出高效光热转换率。与单独的化疗或光热疗法相比,BSINPs介导的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疗法完全抑制了脑胶质瘤的生长,治疗后未观察到肿瘤复发。BSINPs介导的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疗法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措施。多功能纳米颗粒可以将不同诊断技术和治疗功能集合一起,以及结合纳米载体系统自身长循环、靶向性和控释等优势,成功了克服现有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率低、稳定性差和半衰期短等缺点。随着纳米技术发展,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诊断技术和纳米药物为癌症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

陈静[5](2018)在《甘露糖化胆固醇配体修饰甘草次酸脂质体的肝靶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是甘草酸制剂在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具有保肝、抗肝炎及抗肝癌等作用。由于GA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及生物利用度不高,此外,GA可引起钠潴留及钾流失等不良反应。为了解决GA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疗效,研究者致力于研究纳米给药系统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与纳米给药系统的其它制剂比较,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力,组织相容性和不引起免疫抑制等特点。脂质体作为药物被动靶向的载体,在体内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若考虑对脂质体的表面进行特异性修饰,靶向配体修饰脂质体可有效提高GA传送至肝病变细胞,达到主动靶向作用。研究已证实了肝内皮细胞和树突细胞存在丰富的甘露糖受体,甘露糖受体的碳水识别区域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末端含甘露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海藻糖残基的化合物。因此,针对甘露糖受体及脂质体特点,设计一种可被甘露糖受体识别的肝靶向配体修饰脂质体。根据肝靶向给药系统理论,本研究的目的是:第一、采用酶催化技术,通过脂肪酶在有机相的介质催化合成甘露糖-月桂二酸酯-胆固醇(mannose-diester lauric diacid-cholesterol,Man-DLD-Chol),寻找一种高效、低耗能和高区域选择性的合成方法,Man-DLD-Chol具有脂质体膜材的亲水亲脂性质,旨在合成的靶向配体与脂质体具有高结合率。第二、利用脂质体作为药物传送的载体,GA可包载于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内,Man-DLD-Chol接载于脂质体表面,旨在通过脂质体作为载体和Man-DLD-Chol作为肝靶向配体,提高GA的生物利用度及肝靶向性。第三、制备具有主动靶向性的GA脂质体(Man-DLD-Chol-GA-Lp),旨在通过肝细胞膜的甘露糖受体特异识别Man-DLD-Chol,以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实现GA特异靶向于肝脏病变细胞,降低对正常非靶向组织及细胞的毒副作用,增强GA治疗肝炎及肝癌等肝疾病效果,为GA作为中药单体的开发及其在肝炎、肝癌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方法:1.Man-DLD-Chol靶向配体的酶促合成研究。利用脂肪酶催化合成Man-DLD-Chol靶向配体,通过质谱仪(MS)及核磁共振仪(NMR)鉴定合成目标产物的结构;建立相对简单有效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考察影响合成的反应条件,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效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的参数。2.Man-DLD-Chol-GA-Lp的制备研究。建立HPLC方法学,用于测定脂质体中GA含量,比较三种脂质体制备方法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考察处方工艺、制备工艺和冻干工艺的单因素,确定脂质体最佳的制备参数。3.Man-DLD-Chol-GA-Lp的质量控制研究。对Man-DLD-Chol-GA-Lp质量的各项理化性质进行详细的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利用纳米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通过葡聚糖凝胶G-50分离游离GA与包载GA脂质体,HPLC测定载药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和渗漏率;选取硫巴比妥酸反应法测定包载GA脂质体的氧化产物值;采用透析法测定各GA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考察Man-DLD-Chol-GA-Lp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稳定性。4.Man-DLD-Chol-GA-Lp的初步安全性研究。选取HepG2细胞作为模型细胞,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考察Man-DLD-Chol脂质体(Man-DLD-Chol-Lp)和空白脂质体对HepG2细胞的毒性情况;参考中国药典收载方法对各组GA制剂进行家兔热原检查和溶血试验;通过小鼠的单次给药方式,计算各组GA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评价GA-Lp和Man-DLD-Chol-GA-Lp在小鼠体内的急性毒性。5.Man-DLD-Chol-GA-Lp的体外靶向性研究。选取香豆素-6(Cou6)作为荧光探针,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ou6脂质体(Cou6-Lp)和Man-DLD-Chol修饰Cou6-Lp(Man-DLD-Chol-Cou6-Lp),并测定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以HepG2细胞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HepG2细胞对各组GA制剂的摄取效率;利用MTT方法考察各组GA制剂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GA制剂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6.LC-MS/MS测定生物样品中GA含量的方法学研究。建立LC-MS/MS检测的方法学用于测定血浆和组织样品中GA含量,考察专属性、线性、精密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等指标。7.Man-DLD-Chol-GA-Lp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研究。通过新西兰兔的耳缘静脉和昆明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Man-DLD-Chol-GA-Lp、GA-Lp及GA-S(剂量5.25mg/mL),利用LC-MS/MS检测方法测定GA在新西兰兔的血浆和小鼠的组织(心、肝、脾、肺、肾)及血浆中的含量。比较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研究各组GA制剂在新西兰兔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同时,通过比较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相对靶向效率(RTe)及峰浓度比(Ce)四个靶向参数,探究各组GA制剂在小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差异。成果:1.通过TLC、HPLC、MS和NMR确认了月桂二酸二乙烯酯、月桂二酸乙烯酯-胆固醇和Man-DLD-Chol的化学结构与性质;分别确定了硅胶柱层析、重结晶和C18柱层析的分离纯化方法;建立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优化得最佳反应条件:月桂二酸乙烯酯-胆固醇0.536 mmol,甘露糖0.100 mmol,4?分子筛60 mg,生物酶N435 61.2mg,脱水的四氢呋喃2.5 mL和吡啶1.5 mL,恒温气浴摇床温度56.6℃,振荡27 h。2.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GA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制备工艺和冻干工艺。具体工艺参数如下:胆固醇/卵磷脂质量比为1:4,药脂比为1:12,Man-DLD-Chol配体比例为8%,缓冲液pH值为7.4,水化温度为50℃,超声功率和时间分别为250 W和20 min,冻干保护剂葡萄糖:甘露醇质量比为1:1,保护剂量为卵磷脂质量的10倍,加入方法为外加法,预冻温度为-60℃。3.GA-Lp和Man-DLD-Chol-GA-Lp的理化性质进行系统测定,结果如下: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呈类球形,粒径分别为108.60±0.28 nm和120.80±1.34 nm,多分散指数(PDI)分别为0.107±0.008和0.095±0.004,Zeta电位分别为-26.15±0.64 mV和-33.15±1.34 mV,包封率为88.38±1.35%和85.90±0.73%,载药量分别为6.56±0.10%和6.38±0.05%,渗漏率在10天内小于0.1%,氧化产物值分别为0.106±0.011和0.069±0.004,溶血磷脂分别为1.27%和1.16%。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Man-DLD-Chol-GA-Lp具有缓慢释放药物的特征,释放药物规律符合Higuchi释放模型。Man-DLD-Chol-GA-Lp进行稳定性考察,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提示脂质体需要低温避光密封保存,加速试验发现脂质体放置6个月粒径和渗漏率会明显增大,长期试验发现脂质体放置12个月后,脂质体的质量开始出现异常。4.细胞毒性结果显示,Man-DLD-Chol-Lp在浓度0.5-50μg/mL范围时,HepG2细胞存活率大于90%,表明脂质体的毒性作用小。热原检查试验的结果是GA脂质体制剂均不会诱导新西兰兔的热原反应。溶血试验的结果发现GA-S会导致溶血现象发生,GA-Lp和Man-DLD-Chol-GA-Lp均不会发生溶血现象。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的结果显示GA-Lp和Man-DLD-Chol-GA-Lp的LD50值是90.165 mg/kg和87.717 mg/kg,分别是GA-S的1.60和1.56倍。5.Cou6-Lp和Man-DLD-Chol-Cou6-Lp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良好,粒径在120-180nm,Zeta电位稳定,包封率大于85%。细胞摄取试验结果显示Man-DLD-Chol-Cou6-Lp的荧光值最大,其摄取1 h和4 h的荧光强度分别是Cou6-Lp的1.60倍和1.45倍。细胞增殖抑制试验的结果可知,GA-S的IC50值比较,GA-Lp和Man-DLD-Chol-GA-Lp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提高1.29-1.50倍和1.82-1.92倍。诱导细胞凋亡试验的结果发现,GA-S诱导12.98%HepG2细胞凋亡,GA-Lp可诱导19.78%HepG2细胞凋亡,同时Man-DLD-Chol-GA-Lp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达27.37%。6.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血浆和组织匀浆液的杂质均不干扰GA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专属性良好;GA在兔血浆、小鼠血浆和组织样品中的浓度范围内(5-5000 n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9,线性结果良好;血浆及组织样品的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的最大RSD值分别为10.51%和11.19%,均小于15%;GA的提取回收率均在85-110%范围内,其RSD均小于15%;GA在室温、反复冻融以及预处理后低温(4℃)、冷冻(-20℃)保存条件下,真实浓度与测得浓度的相对偏差RE<15%。7.家兔血药浓度-时间试验的结果,与GA-S比较,GA-Lp和Man-DLD-Chol-GA-Lp的半衰期(t1/2)短,t1/2分别为2.51±0.44 h和1.78±0.08 h;同时Man-DLD-Chol-GA-Lp的清除率(CL,5.81±0.30 L/(h·kg))高于GA-Lp(5.00±0.30 L/(h·kg))和GA-S的清除率(3.36±0.11 L/(h·kg));而且Man-DLD-Chol-GA-Lp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最短(1.35±0.05 h);此外,GA-Lp的表观分布容积(Vd,18.15±3.42 L/kg)和Man-DLD-Chol-GA-Lp的表观分布容积(14.90±0.55 L/kg)大于GA-S(12.83±0.88 L/kg),GA-Lp的生物利用度(AUC)是Man-DLD-Chol-GA-Lp的1.16倍。小鼠的组织分布试验的靶向参数结果显示,GA-S对血浆和肾脏具有较大的选择性,Te分别为30.27%和29.14%,Man-DLD-Chol-GA-Lp对肝脏靶向的选择性显着性提高,其Te高达54.67%;与GA-S比较,Man-DLD-Chol-GA-Lp的RTe对肝脏靶向性提高了3.39倍;此外,GA-Lp和Man-DLD-Chol-GA-Lp在肝脏、脾脏和肺的Re值均大于1,而且Man-DLD-Chol-GA-Lp在肝脏的Re值(4.78)和Ce值(3.46)最大。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脂肪酶催化成功合成脂质体的靶向配体Man-DLD-Chol,以脂质体作为载体,在脂质体表面接载Man-DLD-Chol,顺利将GA制备成具有肝靶向性的脂质体Man-DLD-Chol-GA-Lp。制备冻干的Man-DLD-Chol-GA-Lp的理化性质和初步安全性良好。通过HepG2细胞的体外靶向性研究表明,Man-DLD-Chol可提高GA在HepG2的摄取量,证实了Man-DLD-Chol-GA-Lp具有一定的肝靶向性,同时,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和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在兔的血药浓度及在小鼠的组织分布试验中,肝脏靶向参数均提示Man-DLD-Chol-GA-Lp具有肝靶向性。基于上述试验的结果验证设想,有理由相信,Man-DLD-Chol-GA-Lp有潜能实现肝靶向治疗的药物传递系统。

张瑞玲[6](2018)在《抗菌肽CGA-N12双重抗念珠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抗菌肽CGA-N12(NH2-ALQGAKERAHQQ-COOH)是衍生自嗜铬粒蛋白A(Chromagranin A,CGA)的高活性抗真菌肽,由CGA N末端第65至76位氨基酸组成。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CGA-N12具有抗念珠菌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采用罗丹明-123检测抗菌肽CGA-N12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发现CGA-N12能够使细胞内活性氧(ROS)聚集。ROS诱导氧化应激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这些现象在诱导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了CGA-N12诱导热带念珠菌细胞凋亡特性。研究发现CGA-N12能够使热带念珠菌细胞膜去极化、线粒体膜电位减小、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泄露、促进细胞和线粒体对Ca2+的吸收、念珠菌半胱氨酸依赖的天冬氨酸定向蛋白酶(Metacaspase)活性提高,热带念珠菌出现核固缩和染色体DNA片段化等细胞凋亡表型。因此,CGA-N12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念珠菌活性。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CGA-N12不破坏念珠菌细胞膜完整性,但能够使细胞膜去极化。为检测CGA-N12对细胞膜的作用,我们以DOPC和DOPE为原材料制备了包埋不同离子选择性荧光染料的脂质体。通过在CGA-N12作用下,荧光淬灭情况,判断CGA-N12诱导形成的膜通道特征,主要包括:采用膜非渗透性卤素阴离子选择性荧光染料Lucigenin检测水合Cl-(ф≈0.66 nm)的过膜情况;采用膜非渗透性离子选择性离子染料Carboxyl fluorescein(CF)(ф≈1 nm)检测染料自身的过膜情况;采用膜非渗透性pH敏感性荧光染料HPTS(8-hydroxypyrene-1,3,6-trisulfonic acid,trisodium salt)检测H3O+的过膜情况。结果表明CGA-N12可能诱导模型膜形成ф<1 nm的非离子选择性通道。综上所述,在CGA-N12作用下,热带念珠菌膜渗透性增加,细胞内离子渗漏,细胞膜电位耗散。在不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的条件下,CGA-N12进入细胞内作用于线粒体。引起线粒体膜去极化、破坏细胞内钙稳态。在细胞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去极化及钙稳态失常共同作用下诱导线粒体细胞色素c泄漏,matecaspase酶激活,念珠菌细胞凋亡。

梁提松[7](2018)在《基于3D细胞模型的杨梅花色苷纳米脂质体抗氧化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花色苷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属于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但因其稳定性较差、体内代谢快等原因导致其抗氧化性能不能高效的发挥,制约了花色苷资源的深度研发。纳米脂质体因其特殊的结构以及特有的小尺寸、量子效应等特点,使花色苷被包埋后进入机体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生物活性等优点。体外自由基氧化损伤模型是基于细胞的细胞内氧化水平研究,能更好地预测物质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研究将花色苷制备成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最优工艺方案,评价其表征、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探究其对Caco-2细胞存活率、活性、凋亡比例、内部结构等的影响。同时在3D和2D细胞培养模型中,通过SOD、GSH、MDA和T-AOC四个指标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对抗氧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具体结果如下:(1)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工艺为脂胆比2.87:1mg/mg、旋蒸温度41.41℃、花色苷浓度0.17mg/m L。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0.43%±1.95%,粒径为165.78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143;透射电子电镜下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呈囊泡状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2)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粒径会增大,包封率未发生明显变化;模拟胃肠液中,在1h内,泄漏率较低,花色苷脂质体较为稳定;体外抗氧化性研究中,表明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DPPH、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高于花色苷和维生素C;(3)花色苷纳米脂质体中有机溶剂残留低于国家标准,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的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对试验细胞细胞活性和存活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细胞凋亡试验中,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高于花色苷;细胞微观结构观察中,经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处理的细胞出现脂滴,空泡,线粒体呈现肿胀的病理状态且内部结构被破坏,花色苷并未引起细胞出现这些现象;(4)3D细胞培养模型下,细胞呈团状生长。细胞活力结果表明,3D模型中细胞活力高于2D细胞培养模型中,表明3D细胞培养模型可以增强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和降低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花色苷和花色苷纳米脂质体都可以增强被H2O2损伤而降低的谷胱甘肽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且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增强作用强于花色苷。丙二醛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花色苷和花色苷纳米脂质体都可以降低被H2O2损伤而增高的丙二醛的含量,且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降低作用强于花色苷,3D细胞模型中的降低作用高于2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抗氧化机制是其可以增强SOD、GSH、T-AOC以及降低MDA含量进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维持机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平衡。

王琼[8](2017)在《基于微芯片的巨型脂质体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脂是具有极性头部(亲水)和非极性尾部(疏水)的双亲分子。当暴露在水溶液中时,亲水头部暴露在外将疏水尾部包裹在内,从而形成规则双分子层、囊泡或胶束等结构。其中,脂质体是由一层或多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球形囊泡结构。由于其由天然的磷脂组成,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非免疫原性。脂质体自1965年被Bangham等人发现以来便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以及工业等领域。粒径大于1μm的巨型单层脂质体(gantunilaminarvesicles,GUVs)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结构和尺寸与细胞相近、易于观察和操控等),可用作细胞膜模型研究细胞膜的生物化学特性以及机械特性等,或者用于载药系统或生物反应器等。近些年,巨型脂质体从制备到应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如此,其形成机制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微腔室芯片,基于该芯片对磷脂水合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机制乃至脂质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有效改善脂质体制备效率的方法。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静电排斥主导脂质体的形成”这一假说的实验验证“静电排斥主导脂质体的形成”这一假说是脂质体形成机制的一种最常用的理论解释,但是其在分析实际的实验现象时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因此,本文首先针对这一假说的可靠性开展了实验验证。当用其去解释实验中NaCl浓度和磷脂类型对磷脂水合情况的影响时,发现该假说的确能够解释部分实验现象,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现象与假说矛盾。因此,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成立。随后,我们从水溶液成分和磷脂类型的影响入手,对磷脂水合及脂质体的形成机制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2)磷脂水合过程中离子的特异性影响研究基于NaCl浓度对磷脂水合的影响研究,我们将离子类型扩展开,同时涵盖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探讨了离子类型对磷脂水合的影响。实验发现相较于纯水,不同离子对磷脂水合的影响程度不同,阴离子服从:CO32->SO42->SCN->NO3->Br->Cl-;一价阳离子的影响服从:Na+>K+。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当浓度非常低时(<1 mM),离子的加入促进了黏附于基底上的水合磷脂膜(supported phospholipid layers,SPL)的分离以及脂质体的形成。这种促进作用服从:Zn2+>Mg2+>Ca2+。随着盐浓度增加,离子对脂质体形成的促进作用减弱,且逐渐变为抑制作用。借助Hofmeister序列在离子对胶体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我们对盐溶液中磷脂的水合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猜想:盐溶液中,水分子和离子与磷脂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极化尾部酰基链,使之产生明显的色散力而相互结合在一起,对外表现为疏水作用。因此,一价离子和二价阴离子对磷脂水合的影响序列可以利用离子对尾部酰基链的极化程度来解释。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强,相较于纯水,对磷脂水合的影响越大。而对于二价阳离子的特异性,我们认为由于其与磷酸基团之间较小的电负性差异,结合后遗留下来的电荷密度较低。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作用于极性较低甚至非极性部分,减小磷脂疏水部分,从而在相同的离子强度下降低磷脂的疏水性。由于磷脂的非极性部分通常较大,因而不会被完全瓦解。随着离子强度增强,极化作用始终存在。当极化作用占主导时,磷脂对外表现出疏水作用增加。(3)磷脂水合过程中非电解质的影响研究非电解质的影响不同于离子影响,通常对尾部的极化作用较弱。实验发现乙醇分子同时能够与磷脂的头部和尾部结合。当浓度较低时,促进SPL的分离和脂质体的形成。浓度较高时,则大量瓦解磷脂的疏水性,不利于规则的SPL和脂质体的形成。而糖类(蔗糖、山梨醇、葡萄糖)由于碳链被羟基所包裹,只能与磷脂头部发生结合。它们既保证了磷脂的亲/疏水性的完整,也有助于SPL的膨胀和脂质体的形成。(4)磷脂水合过程中磷脂类型的影响研究利用不同种类磷脂开展水合实验研究,发现无论是磷脂的水合行为还是水合磷脂膜的诸多物理特性,以及磷脂是否容易形成脂质体,均与磷脂的总体电荷无关,而取决于磷脂头部的亲水性和尾部的疏水性。磷脂头部无论是处于水合还是非水合状态都会对尾部产生极化作用。只是前者可以形成规则的膜结构,而后者只能产生不规则磷脂簇。当头部越亲水时,水分子和离子越容易与之结合,对尾部的极化作用也越大。尾部的疏水性较低时,磷脂在水溶液中能够充分重排形成规则的膜结构。磷脂头部的亲水性取决于头部整体与水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电荷配对和氢键作用。磷脂尾部的疏水性取决于尾链长度和饱和度。除此之外,实验还发现离子对磷脂疏水作用的影响更大程度取决于靠近尾部酰基链的磷酸基团的特性。(5)脂质体制备效率的优化方法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磷脂的水合行为不仅取决于水溶液还与其自身特性相关。水溶液成分主要通过两方面影响磷脂的水合,一是与磷脂头部结合极化尾部,增加磷脂的疏水效应;二是直接与尾部结合,减小磷脂的非极性部分,同时降低其疏水效应。磷脂本身的影响也体现在两方面,即头部的亲水性和尾部的疏水性。因此,针对不同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了几种可以改善脂质体制备效率的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验证研究。①氧等离子处理去除基底的疏水屏障实验发现,由于玻璃基底为磷脂提供了一个疏水屏障,使得沉积在底部基底的磷脂不易脱落形成脂质体,这是造成脂质体产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验中我们利用氧等离子表面处理降低了玻璃表面的疏水性。当NaCl浓度大于20 mM时,磷脂受到的疏水作用较大,又失去了基底的疏水屏障,原地包裹起来形成磷脂簇,进而膨胀融合形成分散的脂质体。随着NaCl浓度继续增加,脂质体的粒径变小,融合减慢,产量增加。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加脂质体的产量也解决了高离子浓度下制备脂质体的难题。②葡萄糖溶液预水合法非电解质对磷脂水合的影响研究表明糖类分子的结合可以有效降低磷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水合磷脂膜的融合。基于此,我们选取影响最为显着的葡萄糖对磷脂进行预水合。水和过程前,部分磷脂先与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发生结合,减少了盐溶液中离子的结合,在NaCl浓度为30~70 mM之间时取得了良好的脂质体制备效果。③微芯片上的脂质体电形成研究在微芯片上开展了脂质体的电形成实验研究,希望通过电场力的引入提高脂质体的制备效果。实验发现在二维和三维微芯片上均存在一个最佳频率(三维芯片为10 kHz,二维芯片为1 kHz)可以使得脂质体的制备效率达到最佳。相较于三维芯片,二维芯片上脂质体的产量和粒径均匀性均得到提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磷脂膜上的电渗流作用进行计算,验证了特征频率的存在。④顶部盖片成膜的脂质体制备方法研究外部作用是脂质体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实验中,将磷脂沉积在顶部时,大量磷脂以磷脂簇和SPL的形式从基底脱落,并在水溶液中继续膨胀形成脂质体。成功制备脂质体的NaCl浓度由底部基片成膜时的20 mM上升至200 mM。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脂质体的制备效率,也解决了高离子浓度下制备脂质体的问题。在低离子浓度范围内,引入12 V、10kHz的外电场可以使脂质体的产量进一步提升。总之,在传统“静电排斥主导脂质体的形成”这一假设的实验验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离子、非电解质、磷脂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发现磷脂的水合行为同时受到水溶液成分和磷脂本身的影响。且得到了磷脂发生水合并通过极化效应作用于磷脂尾部的这一理论机制,而非传统的离子桥联磷脂分子并降低磷脂分子的水化作用以及磷脂分子间的静电排斥。基于此开展了脂质体制备的优化研究。通过氧等离子去除基底的疏水屏障和将磷脂沉积在顶部盖片来加速磷脂的脱离,以及引入预水合方法和电形成法,提高了脂质体的制备效果。论文研究对脂质体的形成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助于建立更高效的制备方法。

范琳琳[9](2016)在《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生物合成及性质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调节自身代谢分泌的一种具有两亲性的产物。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其生物降解性、安全无毒或低毒、表面活性稳定、生物活性丰富等特性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表面活性剂替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必将成为趋势,这也是实现可再生资源绿色转化的途径之一。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s)是一种重要的糖脂表面活性剂。它不仅具有良好表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自组装性质等,还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活性,可应用于环保、食品、化妆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因此,其产业化前景广阔。但由于其代谢途径不清楚,导致MELs的产量低,加之其结构复杂,活性作用机理多样,限制了其产业化。基于此,本论文对MELs的发酵生产、代谢调控机制及活性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Pseudozyma aphidis是合成MELs的潜力菌株。本论文选用Pseudozyma aphidis DSM70725为发酵菌株,采用P 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Pseudozyma aphidis DSM70725代谢合成MELs的发酵培养基各组分进行优化,获得了稳定高产MELs的最优化培养基成分,并对Pseudozyma aphidisDSM70725利用优化前后培养基发酵产MELs的动态过程进行比较。进一步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发酵后的产物,运用LC-MS、GC-MS、NMR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双乙酰化的MEL-A是Pseudozyma aphidis DSM70725合成产物的主要类型,约为78.3%,其结构中酰基化了长度为中短链、具有不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C8-C14)。(2)硝酸钠是代谢合成MELs的重要无机氮源。在氮源限制条件下P. aphidisDSM70725能够代谢合成MELs和CLs。首次采用RNA-Seq de novo测序和DGE(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 aphidis DSM70725在氮源限制(无硝酸钠)条件下代谢合成MELs和CLs的表达谱,并在此基础上通过KEGG和GO分析总结了影响MELs和CLs合成的关键基因和差异基因及其所分布的代谢途径。同时发现在氮源限制条件下,MELs合成相关的基因总体下调。(3) MEL-A在极端温度、高盐浓度、高酸碱度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表面活性性。不同浓度的MEL-A能够在水中形成纳米级粒径的体系,其中MEL-A/DLPC(卵磷脂)体系具有热力学稳定性,作为载体对白桦脂酸、维生素E和α-亚麻酸等疏水性分子有较好的包埋作用。同时研究了MEL-A能够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其凋亡机制可能与MEL-A引起内质网应激有关。

鲁萍[10](2014)在《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TP)具有好的抗炎抗肿瘤活性,但它也具有非常强的毒副作用。TP毒性大的主要原因是其水溶性非常低,体内生物利用度低,本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旨在利用水溶性高分子作为TP的载体,在不影响其药理活性的前提下,合成TP前药雷公藤甲素聚多肽(TP-PAG)。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TP-PAG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建立以雷公藤甲素为测定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TP-PAG的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5nm。雷公藤甲素在0.226~2.262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曲线为A=2803.5C+19167(r2=0.9998)。该方法准确并简便、重现性较好、灵敏度较高。(2)TP-PAG合成研究以L-Asp和L-Glu为起始原料,合成聚多肽,再与TP结合而成TP-PAG,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实验条件得到了苄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使产品的收率与纯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用FTIR和1H-NMR等表征方法对各步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TP-PAG。(3)TP-PAG稳定性及活性研究对TP-PAG的稳定性及对肿瘤细胞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TP-PAG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45g/100mL,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TP-PAG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蒸馏水中的能够稳定存在,在0.1mol/LHCl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12h,12h后其含量有所下降。对肿瘤细胞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TP-PAG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4)TP-PAG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比较乙醚注入法、乙醇注入法、薄膜分散-冻融法和逆向蒸发法,结果表明逆向蒸发法是制备TP-PAG脂质体的最优方法,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发现TP-PAG的最优制备工艺为:PC与Chol的质量比为2:1、TP用量为15mg、温度为45℃;考察TP-PAG脂质体的形态、渗漏率、体外释放、稳定性;结果发现TP-PAG脂质体在4℃稳定,且保存较好。结论:本文合成的TP-PAG性质稳定,水溶性好,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生长有好的抑制作用,且TP-PAG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且在低温下稳定,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视角。

二、卵磷脂 (PC)脂质体诱发的乳液凝集举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磷脂 (PC)脂质体诱发的乳液凝集举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急性肝损伤概述
        1.1.1 药物性肝损伤概述
        1.1.2 化学性肝损伤概述
        1.1.3 酒精性肝损伤概述
        1.1.4 免疫性肝损伤概述
    1.2 类胡萝卜素概述
        1.2.1 红酵母红素概述
        1.2.2 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
        1.2.3 影响红酵母红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1.3 类胡萝卜素纳米载体概述
        1.3.1 生物聚合物纳米载体
        1.3.2 脂质纳米载体
    1.4 红酵母红素研究基础
    1.5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红酵母红素对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2.3.3 不同H_2O_2 浓度损伤测定
        2.3.4 红酵母红素作用浓度确定
        2.3.5 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
        2.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2.3.7 红酵母红素干预BRL细胞损伤氧化酶系测定
        2.3.8 荧光法(DCFH-DA)测定BRL细胞内ROS水平
        2.3.9 免疫荧光法观察BRL细胞内线粒体及线粒体上SOD水平
        2.3.10 荧光法测定BR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
        2.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4.3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ROS的影响
        2.4.4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氧化酶系的影响
        2.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4.6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SOD和线粒体的影响
        2.4.7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形态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酵母红素对四种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分组与饲养方法
        3.3.2 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红酵母红素的干预
        3.3.3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重比测定
        3.3.4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活性测定
        3.3.5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酶系水平测定
        3.3.6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3.3.7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HE染色组织学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重比的影响
        3.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
        3.4.3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指标的影响
        3.4.4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酵母红素对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红酵母红素干预BRL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建立
        4.3.2 细胞总RNA提取
        4.3.3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4.3.4 细胞蛋白质提取
        4.3.5 Western blot分析
        4.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转录组样本聚类分析
        4.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于H_2O_2致BRL细胞损伤基因影响
        4.4.3 通过GO富集分析干预组与模型组DEGs的功能
        4.4.4 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干预组与模型组DEGs的功能
        4.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损伤BRL细胞中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影响
        4.4.6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损伤BRL细胞中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酵母红素对四种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红酵母红素干预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5.3.2 小鼠肝脏细胞总RNA提取
        5.3.3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5.3.4 肝脏组织蛋白提取
        5.3.5 Western blot分析
        5.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转录组样本聚类分析
        5.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于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基因影响
        5.4.3 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5.4.4 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中干预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5.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不同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内PI3K/Akt/m TOR和 Nrf2/HO-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载体化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
        6.2.2 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制备
        6.3.2 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建立
        6.3.3 不同形式载体下红酵母红素体外生物可给率测定
        6.3.4 红酵母红素载体体外脂肪酸释放速度测定
        6.3.5 荧光法观察不同红酵母红素载体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6.3.6 红酵母红素体内消化相关模型建立
        6.3.7 红酵母红素提取与HPLC测定
        6.3.8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干预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
        6.3.9 各模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活性测定
        6.3.10 各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酶系水平测定
        6.3.11 各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6.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粒径及Zeta结果
        6.4.2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在模拟小肠中脂肪酸释放率结果
        6.4.3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对模拟肠道消化中生物可给率的影响
        6.4.4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微观机构变化
        6.4.5 不同载体中红酵母红素在小鼠小肠内吸收情况
        6.4.6 不同载体中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血清情况
        6.4.7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肝脏中积累情况的影响
        6.4.8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肝脏中长期积累情况的影响
        6.4.9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干预急性肝损伤效果的影响
    6.5 结果与讨论
主要结果与展望
    主要结果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乳糖酸修饰树枝状大分子接枝白藜芦醇纳米药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LA-PAMAM-Res纳米药物的制备及表征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和试剂
        1.1.2 G3.0 PAMAM载体的制备及纯化
        1.1.3 LA-PAMAM-Res纳米药物的制备及纯化
        1.1.4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表征
    1.2 结果
        1.2.1 FTIR检测结果
        1.2.2 ~1H-NMR检测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LA-PAMAM-Res纳米药物的体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与设备
        2.1.2 LA-PAMAM-Res/Res纳米药物的制备
        2.1.3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粒度分析
        2.1.4 白藜芦醇高效液相检测(HPLC)方法的建立
        2.1.5 LA-PAMAM-Res/Res纳米药物包封率的测定
        2.1.6 纳米药物载药量的测定
        2.1.7 纳米药物的体外药物释放检测
        2.1.8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体外溶血检测
        2.1.9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检测
    2.2 结果
        2.2.1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粒径表征
        2.2.2 纳米药物的包封率及载药量
        2.2.3 纳米药物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4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溶血性实验
        2.2.5 载体及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白藜芦醇及递送体系的研究进展
    3.1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3.1.1 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
        3.1.2 白藜芦醇的药代动力学
        3.1.3 白藜芦醇制剂的研究进展
    3.2 树枝状大分子作为载体的研究进展
    3.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苹果树枝中根皮素的提取纯化、载药体系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苹果树概况
        1.2.1 苹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1.2.2 我国苹果树资源分布
        1.2.3 功能性化学成分
        1.2.4 活性成分作用研究
        1.2.5 经济利用
    1.3 根皮素研究概况
        1.3.1 根皮素的理化性质
        1.3.2 根皮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3.3 根皮素的生物活性
        1.3.4 根皮素的制取方法
        1.3.5 根皮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
        1.3.6 根皮素的增溶及稳定性研究
    1.4 现代提取、分离技术
        1.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1.4.2 超声波萃取技术
        1.4.3 微波萃取技术
        1.4.4 酶法提取技术
        1.4.5 半仿生提取技术
        1.4.6 膜分离技术
        1.4.7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1.4.8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
        1.4.9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1.5 难溶性药物增溶方法
        1.5.1 合成前体药物
        1.5.2 胶束增溶
        1.5.3 环糊精包合
        1.5.4 固体分散体
        1.5.5 微粉化
        1.5.6 纳米技术
    1.6 多孔淀粉、细菌纤维载药研究
        1.6.1 多孔淀粉载药研究
        1.6.2 细菌纤维素载药研究
    1.7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苹果树枝根皮素的提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HPLC法测定根皮苷与根皮素
        2.3.2 提取率计算
        2.3.3 不同溶剂提取苹果树枝根皮素
        2.3.4 不同方法提取苹果树枝根皮素
        2.3.5 酶法处理苹果树枝
        2.3.6 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工艺优化
        2.3.7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根皮素工艺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根皮苷和根皮素的标准曲线
        2.4.2 溶剂种类、提取方法及酶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4.3 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单因素结果
        2.4.4 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响应面结果
        2.4.5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单因素结果
        2.4.6 苹果枝提取液中根皮苷与根皮素含量
    2.5 本章小结
3 根皮素的分离纯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根皮素提取液的制备
        3.3.2 根皮素的富集
        3.3.3 反溶剂沉淀法纯化根皮素
        3.3.4 根皮素的鉴定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根皮素的分离与富集结果
        3.4.2 反溶剂沉淀法纯化根皮素单因素结果
        3.4.3 反溶剂沉淀法纯化根皮素响应面设计与结果
        3.4.4 根皮素的鉴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制备
        4.3.2 理化表征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4.4.2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表征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制备
        5.3.2 理化表征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制备结果
        5.4.2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表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根皮素载药体系的体外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体外溶出实验
        6.3.2 体外抗氧化实验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饱和溶解度结果
        6.4.2 体外溶出结果
        6.4.3 体外抗氧化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根皮素载药体系的药代动力学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生物利用度测定
        7.3.2 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测定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生物利用度结果
        7.4.2 组织分布结果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近红外分子成像和肿瘤可视化精准联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的纳米载体
        1.1.1 脂质体类纳米载体
        1.1.2 白蛋白类纳米载体
        1.1.3 多聚物类纳米载体
        1.1.4 树突状类纳米载体
        1.1.5 水凝胶类纳米载体
        1.1.6 无机材料类纳米载体
        1.1.7 细胞膜仿生纳米载体
    1.2 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成像
        1.2.1 近红外荧光成像
        1.2.2 磁共振成像
        1.2.3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1.2.4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1.2.5 光声成像
        1.2.6 超声成像
    1.3 基于纳米材料的肿瘤治疗
        1.3.1 光热治疗
        1.3.2 光动力治疗
        1.3.3 化学药物治疗
        1.3.4 基因治疗法
        1.3.5 免疫治疗法
    1.4 本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900–1000nm区域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耗材和试剂
        2.2.2 植物叶片组织和动物肌肉组织匀浆液制备
        2.2.3 IR-X染料的光学表征
        2.2.4 IR-X染料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2.2.5 NIR-Ia和NIR-1b荧光成像
        2.2.6 植物叶脉成像
        2.2.7 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操作
        2.2.8 脑胶质瘤成像
        2.2.9 淋巴系统成像
        2.2.10 皮下肿瘤成像
        2.2.11 影像引导肿瘤切除手术
        2.2.12 评估NIR-1b和NIR-II荧光成像在水介质中穿透能力
        2.2.13 IR-808的细胞毒性
        2.2.14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
        2.2.15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IR-X染料的理化性质研究
        2.3.2 淋巴系统、肿瘤成像和影像引导的肿瘤切除手术
        2.3.3 叶脉成像和植物病害检测
        2.3.4 生物组织和水的自发荧光、散射和光吸收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巨噬细胞膜伪装的纳米颗粒用于脑胶质瘤NIR-Ib荧光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耗材和试剂
        3.2.2 巨噬细胞膜提取
        3.2.3 MDINPs制备
        3.2.4 MDINPs表征
        3.2.5 MDINPs的蛋白质鉴定
        3.2.6 细胞培养
        3.2.7 细胞摄取
        3.2.8 MDINPs的细胞毒性测定
        3.2.9 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操作
        3.2.10 脑胶质瘤NIR-Ib荧光成像
        3.2.11 NIR-Ib影像引导脑胶质瘤光热治疗
        3.2.12 HE染色
        3.2.1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DINPs的表征
        3.3.2 MDINPs在细胞摄取的研究
        3.3.3 MDINPs体外光热毒性的评价
        3.3.4 原位脑胶质瘤的NIR-Ib荧光成像
        3.3.5 脑胶质瘤的光热治疗
    3.4 结论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NK细胞膜装饰纳米颗粒的PDT增强细胞膜免疫治疗有效抑制原位和异位的肿瘤生长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耗材和试剂
        4.2.2 NK细胞分离
        4.2.3 NK细胞活化和鉴定
        4.2.4 NK细胞膜提取
        4.2.5 NK-NPs的制备和表征
        4.2.6 NK-NPs的蛋白质检测
        4.2.7 NK-NPs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4.2.8 NK-NPs的细胞摄取
        4.2.9 体外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
        4.2.10 体外和体内细胞因子检测
        4.2.11 远端肿瘤和脾脏的免疫细胞分析
        4.2.12 ICD标记物的检测
        4.2.13 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4.2.14 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肿瘤模型
        4.2.15 纳米材料生物分布分析
        4.2.16 用双侧4T1肿瘤模型研究NK-NPs的抗肿瘤效果和远端效应
        4.2.17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NK-NPs的制备和表征
        4.3.2 NK细胞膜蛋白成分的表征
        4.3.3 NK-NPs的靶向性研究
        4.3.4 NK-NPs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和引起异端效应
        4.3.5 NK-NPs的抗肿瘤免疫机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和PDT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构建共载吲哚菁绿和硒的白蛋白纳米颗粒在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方面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耗材和试剂
        5.2.2 BSINPs的制备
        5.2.3 BSINPs的理化性质表征
        5.2.4 细胞培养
        5.2.5 BSINPs的细胞摄取研究
        5.2.6 体外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效果的研究
        5.2.7 动物模型
        5.2.8 生物体纳米材料分布
        5.2.9 BSINPs的体外和体内光热效应研究
        5.2.10 基于BSINPs的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研究
        5.2.11 HE染色
        5.2.12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BSINPs的理化性质表征
        5.3.2 BSINPs的细胞摄取研究
        5.3.3 评估BSINPs体外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效果
        5.3.4 BSINPs生物分布研究
        5.3.5 BSINPs在动物水平的光热治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研究
    5.4 结论
    5.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博士期间发表专利目录
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基金项目
博士期间所获得奖励

(5)甘露糖化胆固醇配体修饰甘草次酸脂质体的肝靶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本课题的整体构思图如下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立题依据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Man-DLD-Chol的酶促合成研究
    第一节 酰基供体月桂二酸二乙烯酯的合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月桂二酸乙烯酯-胆固醇的酶促合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Man-DLD-Chol的酶促合成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an-DLD-Chol-GA-Lp的制备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an-DLD-Chol-GA-Lp的质量控制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an-DLD-Chol-GA-Lp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an-DLD-Chol-GA-Lp的体外靶向性研究
    第一节 Man-DLD-Chol修饰荧光脂质体的制备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Man-DLD-Chol-GA-Lp的体外靶向性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LC-MS/MS法测定血浆和组织样品中GA的方法学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Man-DLD-Chol-GA-Lp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6)抗菌肽CGA-N12双重抗念珠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念珠菌病
    1.2 抗菌肽
        1.2.1 抗真菌肽膜活性作用机制
        1.2.2 抗菌肽(AMP)与细胞凋亡
    1.3 嗜铬粒蛋白A研究进展
        1.3.1 嗜铬粒蛋白研究进展
        1.3.2 抗菌肽CGA-N12的发现及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第二章 CGA-N12细胞内作用机制
    2.1 实验材料
        2.1.1 抗菌肽CGA-N12
        2.1.2 实验菌株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溶液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膜去极化检测
        2.2.2 CGA-N12细胞内定位观察
        2.2.3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检测
        2.2.4 活性氧(ROS)检测
        2.2.5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2.2.6 Cytc的检测
        2.2.7 细胞核固缩检测
        2.2.8 染色体DNA片段化检测
        2.2.9 Metacaspase活性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细胞膜去极化
        2.3.2 CGA-N12在细胞内的定位
        2.3.3 Ca~(2+)吸收
        2.3.4 细胞内活性氧(ROS)聚集
        2.3.5 线粒体膜电位耗散
        2.3.6 Cytc释放
        2.3.7 染色体核固缩和DNA片段化
        2.3.8 Metacaspase活性升高
第三章 CGA-N12膜作用机制
    3.1 实验材料
        3.1.1 抗菌肽CGA-N12
        3.1.2 脂质体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主要溶液配置
    3.2 实验方法
        3.2.1 膜完整性检测
        3.2.2 CGA-N12 诱导膜通道实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膜完整性
        3.3.2 CGA-N12 对真菌模型膜的影响
        3.3.3 CGA-N12 诱导氯离子渗漏
        3.3.4 CAG-N12 质子渗透性影响
        3.3.5 CGA-N12 诱导离子通道直径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3D细胞模型的杨梅花色苷纳米脂质体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花色苷及其研究现状
        1.1.1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研究进展
        1.1.2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功能研究
        1.1.2.1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抑制癌细胞生长
        1.1.2.2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抗氧化能力
        1.1.2.3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抗炎作用
        1.1.2.4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诱导细胞凋亡
        1.1.2.5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其他作用
    1.2 纳米脂质体研究现状
        1.2.1 纳米脂质体概述
        1.2.2 纳米脂质体结构与组成
        1.2.3 纳米脂质体优点
        1.2.4 纳米脂质体应用
    1.3 氧化应激与自由基
        1.3.1 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1.3.2 自由基损伤
        1.3.3 自由基清除
    1.4 三维(3D)细胞培养研究背景
        1.4.1 3研究背景
        1.4.2 3D细胞培养的优点
        1.4.3 3D细胞培养的应用
        1.4.4 建立3D细胞培养模型
        1.4.4.1 模型材料选择
        1.4.4.2 3D细胞培养流程
        1.4.5 Caco-23D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2.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花色苷吸光度测定及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2.2.2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2.2.3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微观评价
        2.2.4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单因素试验
        2.2.5 响应面优化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
        2.2.6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
        2.2.7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包封率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花色苷吸光度测定及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2.3.2 单因素条件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影响
        2.3.2.1 旋蒸温度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2.3.2.2 卵胆比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2.3.2.3 花色苷浓度对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2.3.3 响应面优化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制备条件
        2.3.4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最佳制备条件验证
        2.3.5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表征评价
    2.4 本章小结
3.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稳定性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性评价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储藏时间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稳定的影响
        3.2.2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热稳定性评价
        3.2.3 模拟胃肠液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泄漏率的影响
        3.2.4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2.4.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2.4.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储藏时间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稳定的影响
        3.3.2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热稳定性评价
        3.3.3 模拟胃肠液对花色苷纳米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
        3.3.4 DPPH清除率的比较
        3.3.5 ABTS清除率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4.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的影响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验用溶液的配置
        4.1.3.1 细胞培养用相关溶液的配置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培养
        4.2.2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中有机溶剂残留定性检测
        4.2.2.1色谱条件
        4.2.2.2 实验溶液的配置
        4.2.2.2.1 内标储备液的配制
        4.2.2.2.2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4.2.2.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4.2.3 细胞形态学观察
        4.2.4 细胞存活率检测
        4.2.5 细胞活力及增殖检测
        4.2.6 细胞凋亡检测
        4.2.7 细胞微观结构变化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中有机溶剂残留检测
        4.3.2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4.3.3 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活性、存活率的影响
        4.3.4 花色苷和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4.3.5 花色苷和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4.3.6 花色苷和花色苷纳米脂质体对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3D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及花色苷纳米脂质体抗氧化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培养
        5.2.2 3D细胞培养模型中细胞形态观察
        5.2.2.1 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
        5.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5.2.3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细胞活性比较
        5.2.4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GSH活性比较
        5.2.5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SOD活性比较
        5.2.6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MDA含量比较
        5.2.7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T-AOC活性比较
        5.2.8 BCA蛋白浓度检测
        5.2.9 过氧化氢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3D培养模型细胞形态观察
        5.3.2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细胞活性比较
        5.3.3 过氧化氢损伤模型建立结果
        5.3.4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GSH活性比较
        5.3.5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SOD活性比较
        5.3.6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MDA含量比较
        5.3.7 不同细胞培养模型中T-AOC活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基于微芯片的巨型脂质体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磷脂概述
        1.1.2 脂质体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脂质体相关研究
        1.2.2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相关研究
        1.2.3 制备生理条件下的脂质体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内容
2 脂质体形成机制的探讨:静电排斥
    2.1 NACL浓度对巨型脂质体制备的影响
        2.1.1 实验部分
        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 磷脂类型对巨型脂质体制备的影响
        2.2.1 实验部分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离子的特异性影响
    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3.2 离子特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3.4 讨论
        3.4.1 Hofmeister序列的简介
        3.4.2 Hofmeister序列的相关研究结果
        3.4.3 磷脂水合过程中离子特异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3.5 氧等离子处理基底后对制备脂质体的影响
        3.5.1 实验部分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非电解质的特异性影响
    4.1 非电解质的特异性影响
        4.1.1 实验部分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3 小结
    4.2 葡萄糖预水合制备脂质体
        4.2.1 实验部分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磷脂的特异性影响
    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5.2.1 实验部分
        5.2.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维和二维芯片的电形成方法
    6.1 三维芯片和二维芯片上脂质体的制备实验
        6.1.1 实验部分
        6.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 三维芯片和二维芯片上脂质体制备的仿真分析
        6.2.1 电动流体的介绍
        6.2.2 电渗流的介绍
        6.2.3 电渗流的计算
        6.2.4 仿真建模
    6.3 本章小结
7 顶部盖片成膜法制备脂质体
    7.1 实验研究
        7.1.1 实验部分
        7.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7.2 讨论与分析
        7.2.1 内力的分析
        7.2.2 外力的分析
        7.2.3 外力的进一步估算
    7.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目录
    C.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9)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生物合成及性质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研究进展
        1.1.1 生物表面活性剂
        1.1.2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生产
        1.1.3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结构
        1.1.4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合成途径和基因调控
        1.1.5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相行为
        1.1.6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活性和应用
        1.1.7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研究热点
    1.2 本文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Pseudozyma aphidis DSM70725代谢合成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及试剂
        2.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2.3 产物测定方法
        2.2.4 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法
        2.2.5 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的验证及发酵动态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源和氮源的筛选
        2.3.2 发酵培养基优化部分因子试验设计
        2.3.3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2.3.4 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验证及发酵动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合成的氮源调控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和试剂
    3.3 主要方法
        3.3.1 发酵条件及样品制备
        3.3.2 发酵过程的研究
        3.3.3 RNA提取步骤
        3.3.4 RNA Denovo测序
        3.3.5 转录本DGE测序
    3.4 结果
        3.4.1 氮源限制条件下MELs的代谢分泌过程
        3.4.2 Denovo分析的数据过滤结果
        3.4.3 Unigene的KEGG分析
        3.4.4 Unigene的KOG分析
        3.4.5 Unigene的GO分析
        3.4.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3.4.7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3.4.8 与代谢过程相关的其他基因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4.1 前言
    4.2 材料与试剂
    4.3 主要分析方法
        4.3.1 表面活性剂的初分离纯化
        4.3.2 表面活性剂的硅胶色谱柱组分分离
        4.3.3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ELs的分离纯化
        4.4.2 MELs的LC-MS分析
        4.4.3 MELs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4.4.4 MEL-A和MEL-B的NMR解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理化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3 主要方法
        5.3.1 MEL-A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5.3.2 温度对MEL-A表面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3.3 pH值对MEL-A表面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3.4 NaCl浓度对MEL-A表面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3.5 MEL-A的乳化活性
        5.3.6 MEL-A的水相行为
    5.4 结果与讨论
        5.4.1 MEL-A的临界胶束浓度
        5.4.2 温度对MEL-A稳定性的影响
        5.4.3 pH值对MEL-A稳定性的影响
        5.4.4 盐浓度对MEL-A稳定性的影响
        5.4.5 MEL-A对疏水性化合物的乳化性
        5.4.6 MEL-A的水相行为
    5.5 小结
第六章 MEL-A/DLPC自组装体系构建及性质研究
    6.1 前言
    6.2 试剂与仪器
    6.3 主要方法
        6.3.1 MEL-A/DLPC体系构建
        6.3.2 MEL-A/DLPC体系粒径的测定
        6.3.3 DSC测定MEL-A/DLPC体系的热稳定性
        6.3.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EL-A/DLPC体系形态
        6.3.5 MEL-A/DLPC体系包埋白桦脂酸的研究
        6.3.6 MEL-A/DLPC体系对α-亚麻酸和维生素E载运作用
    6.4 结果与讨论
        6.4.1 MEL-A/DLPC体系状态及粒径
        6.4.2 MEL-A/DLPC体系的热稳定性
        6.4.3 MEL-A/DLPC体系形态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6.4.4 MEL-A/DLPC体系对白桦脂酸的作用
        6.4.5 MEL-A/DLPC体系包埋α-亚麻酸和维生素E
    6.5 小结
第七章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仪器设备
        7.2.2 试剂材料
    7.3 主要方法
        7.3.1 细胞培养
        7.3.2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MEL-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
        7.3.3 酪氨酸酶的测定
        7.3.4 黑色素生成量的测定
        7.3.5 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和细胞周期
        7.3.6 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
        7.3.7 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7.3.8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7.4 结果与讨论
        7.4.1 MEL-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生长
        7.4.2 MEL-A能够引起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分化
        7.4.3 MEL-A能够引起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
        7.4.4 MEL-A影响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周期的分布
        7.4.5 MEL-A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7.4.6 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7.4.7 MEL-A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机制
    7.5 小结
第八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论文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雷公藤甲素概述
        1.1.1 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
        1.1.2 抗肿瘤作用机制
        1.1.3 雷公藤甲素毒性作用
        1.1.4 雷公藤甲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景
    1.2 抗肿瘤药物概述
        1.2.1 肿瘤定义
        1.2.2 化学类抗肿瘤药物机理
        1.2.3 中药抗肿瘤药物研究现状
        1.2.4 其它抗肿瘤药物
        1.2.5 中药抗肿瘤的优势
    1.3 前体药物概述
        1.3.1 前体药物的概念
        1.3.2 前体药物分子设计
        1.3.3 氨基酸作为药物载体研究
    1.4 脂质体概述
        1.4.1 脂质体定义
        1.4.2 脂质体与细胞作用机制
        1.4.3 脂质体特点
        1.4.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4.5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2章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分析方法建立
    2.1 仪器与材料
        2.1.1 仪器
        2.1.2 材料
    2.2 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
        2.2.1 紫外光谱扫描
        2.2.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2.3 标准曲线绘制
        2.2.4 检测限和定量限
        2.2.5 精密度试验
        2.2.6 稳定性试验
        2.2.7 重复性试验
        2.2.8 加样回收试验
    2.3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2.4 结论
第3章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合成及表征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材料
    3.2 PAG 的合成
        3.2.1 谷氨酸氮羧酸酯的合成
        3.2.2 天冬氨酸氮羧酸酯的合成
        3.2.3 聚多肽的合成
    3.3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的合成
    3.4 正交试验设计
        3.4.1 BLG 合成正交实验
        3.4.2 BLA 合成正交实验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结构表征
        3.5.2 正交试验结果
    3.6 结论
第4章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稳定性及对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4.1 仪器与材料
        4.1.1 仪器
        4.1.2 材料
    4.2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的稳定性
        4.2.1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4.2.2 溶解度测定
        4.2.3 缓冲溶液稳定性
    4.3 抗肿瘤活性研究
        4.3.1 细胞培养
        4.3.2 MTT 比色法
    4.4 结论
第5章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仪器
        5.1.2 材料
    5.2 方法与结果
        5.2.1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筛选
        5.2.2 不同制备方法下包封率的考察
        5.2.3 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考察
        5.2.4 脂质体理化性质研究
        5.2.5 稳定性考察
        5.2.6 体外释放研究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卵磷脂 (PC)脂质体诱发的乳液凝集举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佳益. 江南大学, 2021(01)
  • [2]乳糖酸修饰树枝状大分子接枝白藜芦醇纳米药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婷.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苹果树枝中根皮素的提取纯化、载药体系构建与评价[D]. 李媛媛.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近红外分子成像和肿瘤可视化精准联合治疗[D]. 邓冠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18(02)
  • [5]甘露糖化胆固醇配体修饰甘草次酸脂质体的肝靶向研究[D]. 陈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抗菌肽CGA-N12双重抗念珠菌特性研究[D]. 张瑞玲.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0)
  • [7]基于3D细胞模型的杨梅花色苷纳米脂质体抗氧化机制的研究[D]. 梁提松.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8]基于微芯片的巨型脂质体形成机制研究[D]. 王琼. 重庆大学, 2017(12)
  • [9]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生物合成及性质与应用研究[D]. 范琳琳. 浙江大学, 2016(03)
  • [10]雷公藤甲素聚多肽脂质体的制备与评价[D]. 鲁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卵磷脂 (PC) 脂质体诱导的乳液聚集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