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1](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卫华[2](2017)在《20世纪影视文学中的“火车”意象与现代性想象》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东西方影视文学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火车"意象,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视之为善的呈现,即将火车作为现代文明的美好想象;另一类则视之为恶的符号,即邪恶的象征物。这种反差十分矛盾,却也很有张力。20世纪影视作品中的"火车"意象,表现了国人面对以"火车"为代表的现代性力量冲击的体悟、对现代化追求的憧憬与焦虑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复杂想象。
周阳[3](2012)在《当代国家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电影作为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表征,其中蕴涵着鲜明的民族国家意识。就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而言,电影既可以发挥巨大的建设性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宣扬文化传统美德,培养和塑造大众美好的品质,缔造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传统与文化想象,也可以用来瓦解民族国家政治和文化的同一性,破坏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地探究两者间的相关性,从民族国家认同的视野来分析当代中国电影图景,进而得出电影叙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消极重构原因,从而寻求电影文化发展策略,建立当代电影审美机制。全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当代中国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展开论述,绪论主要从电影本身和审美文化的一般性出发,研究电影语言、象征、寓意等方面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联,从理论上阐述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的相关性。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民族国家认同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图景,分别从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等角度,总结出电影中虽然存在着抒写个人私欲、夸大社会阴暗面、强化少数民族的他者形象等少数不良现象,但是大多电影价值取向正确鲜明,反映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的电影占主流。第三章结合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这一大背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霸权、西方意识形态、我国国情等方面具体阐释了电影对民族国家认同的消极建构的原因。第四章针对我国电影制度较为完备,但还是存在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审查制度不够完善、制片人素质不高等方面欠缺的现状,在“天下”这种新的世界政治制度架构里进行思想布局和美学规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求建构电影审美机制的方法,通过健全电影制度机制、发行机制、审查机制等,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民族国家认同的积极建构和电影的健康、稳定发展。
刘娴丽[4](2008)在《浅析《周渔的火车》中电影音乐的运用——兼评其对大学音乐教学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音乐是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不仅体现音乐与画面的关系,而且体现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影片《周渔的火车》从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纯粹情感的故事。片中的故事是两个时空,音乐也是从两处入手,营造出一个情感空间。片中的音乐,加深了背景气氛,加强了对视觉形象的描绘,并表达出作者主观态度,这也是电影音乐三种功能的集中体现。该片音乐的成功运用,给大学音乐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
张惠君[5](2007)在《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近年国产票房电影》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的横空出世,国产电影又开始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全景图。2003年,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超过进口电影的票房,打开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新局面。从此,国产电影的产量和票房如雨后春笋——节节上升。此外,自2003年起,电影局每年都要出版一本电影蓝皮书,票房排行榜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票房的高低取决于消费者对影片所投入的热情,它是消费者与电影之间的双向选择。因此,电影的票房与整个消费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如今,消费文化是个时兴的话题,要想研究消费文化中的国产票房电影,作为消费对象的电影文本和作为消费主体的观众是必不可少的,而媒体手段,如宣传行为和明星造势则是间接连接文本和观众的桥梁,因此,本文的论述重点将集中于电影文本、媒体、观众,通过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探究三者互动给电影票房带来的影响。本文将视野聚焦于消费文化视阈中的国产票房电影,脉络线索如下:何谓消费文化,消费文化中的国产票房电影,从消费文化看国产票房电影。本文首先挖掘消费文化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并把消费文化与近似概念进行简单辨析。在此基础上,引出当代国产电影,逐一介绍2003—2005年国产电影的发展状况。结合艺术消费,述评作为特殊消费形式的电影消费。接着,把国产票房电影置于消费文化视阈中,细说电影文本、媒体、观众。电影文本、媒体和观众之间联系紧密,因此,本文将把这三个方面加以融合,分析文本与受众(观众)的张力,媒体的影响力。
陈晓云,李娴[6](2005)在《2004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孙健[7](2004)在《电影“暴力美学”研究》文中指出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是对暴力的艺术化表现的形式探索。作为一种美学主张,暴力美学是将对电影话语的解释权交还给观众,它突破了导演扮演话语权威,观众只能被动接受意识形态灌输的传统。暴力美学是对暴力美形式方面的表现,暴力美则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有情感内容,也有文化心理方面的内容。暴力美的产生在人的生理方面源于人的生物性。在暴力美的心理构成方面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论证:由心理、情感发泄和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银幕体验带来的新鲜感;英雄情结;东方民族的武侠文化传统心理;观众对正义的认同。人们对暴力美的表现与欣赏是对生命活力的张扬与观照,它本质上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形式。暴力美的产生源于个体对跃动的生命感的认同和对人自身作为类存在的类力量的体悟。暴力在电影中是以美丑两种面目出现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表现形式与审美感受;相悖的本质:肯定/否定人自身;创作动机都源于风格或内容的要求。作者引用罗丹和康德的观点论证暴力美丑与艺术美丑的辨证关系,指出艺术在表现暴力时应遵循艺术变形规律,突破自然真实的界限,方能产生美。电影暴力美学的表现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动作场面的奇观化;暴力的风格化、仪式化;暴力的浪漫化;暴力的娱乐化;暴力的喜剧化。暴力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80年代的电影领域内,但对暴力美作为一种美感形态却早已存在于文艺和美术领域了。中西历史上的许多工艺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说明了人类对暴力的审美早已存在。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暴力审美与人类的娱乐生活一直相伴相随。电影暴力美学正是延续了这种暴力娱乐的传统,并在形式上加以发展。本文略述了电影暴力美学在电影史上的发展,不同时期的电影暴力美学风格和代表人物。暴力美学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式主义方面,这不仅促进电影表现技巧的发展,也使电影创作更倾向为商业和娱乐服务。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体现为影响观众心理和审美风尚,肯定观众的审美主体地位,推动艺术民主化进程。
桂青山[8](2004)在《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文中认为
二、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20世纪影视文学中的“火车”意象与现代性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现代文明的美好想象 |
(一) 速度、力量的符号 |
(二) 民族启蒙振兴的情感载体 |
(三) 敢闯敢干、奋斗创新拼搏精神的表征 |
二异己力量的象征 |
(一) 侵略者的代名词 |
(二) 衰落废墟的标志 |
(三) 邪恶死亡的隐喻 |
(四) 情感困局的象征 |
三现代工业文明的炫耀与焦虑:对火车意象的文化反思 |
四现代火车精神的定位 |
(3)当代国家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民族国家认同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图景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电影对民族国家认同的积极建构 |
一、 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
二、 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
三、 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 |
四、 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电影对民族国家认同的消极建构 |
一、 关于个人私欲至上的抒写 |
二、 对阴暗面的夸大抒写 |
三、 强化少数民族的他者形象 |
四、 全球化语境所造成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消解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消极重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对电影叙事中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文化意识对电影叙事中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特殊的国情对电影民族国家认同的消极重构 |
第四章 当代电影审美机制的建构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电影机制形成的历史分析 |
一、 文化基础——构建国家认同 |
二、 制度基础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电影机制与民族国家认同 |
一、 制片机制与民族国家认同 |
二、 发行机制、审查机制与民族国家认同 |
第三节 建立电影审美机制 |
一、 民族化与多元化共存 |
二、 教育性与娱乐性相融 |
三、 爱国意识与责任感共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近年国产票房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近年相关讨论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何谓“消费文化” |
第一节 西方的“消费文化”观 |
第二节 国内对消费文化的研究 |
第三节 消费文化与近似概念的辨析 |
第二章 消费文化中的国产票房电影 |
第一节 国产票房电影现状 |
第二节 电影消费 |
第三章 从消费文化看国产票房电影 |
第一节 文本与受众的张力 |
第二节 媒体的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2004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 电影理论研究 |
二 中国电影研究 |
1、中国电影百年 |
2、当代电影现状 |
3、产业与市场 |
4、电视电影 |
三 外国电影研究 |
结语 |
(7)电影“暴力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暴力美学概述 |
第一节 暴力美学含义分析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电影暴力美学 |
第三节 暴力电影的艺术生存策略 |
第二章 暴力美分析 |
第一节 暴力美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构成 |
一、 暴力美的生理基础 |
二、 暴力美的心理构成 |
第二节 暴力的美与丑 |
一、 暴力美与暴力丑之比较分析 |
二、 化丑为美 |
第三章 电影暴力美学的表现手法 |
第四章 电影暴力美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娱乐片创作的形式主义倾向 |
第二节 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
一、 对观众心理的影响:宣泄与激发 |
二、 推动艺术民主化 |
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8)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从理论上理解与把握“大众文化”? |
2、电影界对大众文化现象的现实把握——平民化、世俗化, 只应是一种策略与手段, 而不能成为目的。 |
四、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20世纪影视文学中的“火车”意象与现代性想象[J]. 卫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3]当代国家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D]. 周阳. 鲁东大学, 2012(09)
- [4]浅析《周渔的火车》中电影音乐的运用——兼评其对大学音乐教学启示[J]. 刘娴丽. 电影文学, 2008(04)
- [5]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近年国产票房电影[D]. 张惠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07(06)
- [6]2004年中国电影学研究报告[J]. 陈晓云,李娴.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5(02)
- [7]电影“暴力美学”研究[D]. 孙健. 东南大学, 2004(03)
- [8]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J]. 桂青山. 当代电影,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