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包衣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刘玢清[1](2021)在《黄芩素含量相关SNP位点挖掘及黄芩种子水引发条件的优化》文中指出
徐海燕[2](2021)在《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草为我国常用大宗传统中药,现行《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新疆紫草、内蒙紫草为其正品来源,然在流通使用中,由于紫草科多种药用植物的根含有萘醌类紫色物质而混作紫草使用,加之正品紫草资源短缺,大量基原不明的进口紫草流入市场,“经意”或“不经意”为紫草掺加了伪品,使紫草药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影响临床疗效。通常将药用紫草分为硬紫草、软紫草两类,正品来源紫草均属软紫草且隶属于软紫草属。新疆为紫草的道地药材产区,但新疆地域辽阔,新疆不同县市的紫草中指标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模糊的认为整个新疆为新疆紫草的道地产区已不足取,药材由于来源不同、产地不同,其基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药材本身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临床用药过程中药效参差不齐,这给药材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难度。目前紫草商品出现国内资源极少、保护形势严峻的问题,严重短缺的紫草资源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中药产业的需求,软紫草资源及质控成为当前中药资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软紫草资源调查、研究软紫草遗传多样性、完善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是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软紫草的基础。本研究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采取走访与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线路样方法及植被+土壤类型面积结合的估算法对新疆39县市的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探讨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在新疆适应生长的区域,通过构建中药材生态环境数据库,完成新疆地区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区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进行传统的基原、性状、显微、理化鉴定,并运用基于ITS2的DNA条形码技术、HPLC含量测定技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对新疆不同县市的3种软紫草进行鉴定及品质评价,以完善紫草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究新疆软紫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探讨软紫草遗传多样性特性及其与药材品质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软紫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县市软紫草属资源均为野生资源,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新疆紫草主要分布在草地、草甸,为本次调查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多的软紫草,也是市售软紫草的主要来源;黄花软紫草主要分布在砾石质戈壁、山坡;硬萼软紫草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探讨软紫草属植物在新疆适应生长的区域。通过《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构建中药材生态环境数据库,完成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区划分析。(2)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6对引物在120个样本个体中共检测出48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9.3455,平均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5770。39个居群中有效等位基因数(Ne)较高的为乌苏硬萼软紫草居群、博乐新疆紫草居群、特克斯硬萼软紫草居群、克拉玛依硬萼软紫草居群、和静黄花软紫草居群,最低为哈密黄花软紫草居群(1.000)。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m信息指数(Ⅰ)表明乌苏硬萼软紫草居群、特克斯硬萼软紫草居群、克拉玛依硬萼软紫草居群、博乐新疆紫草居群、塔什库尔干新疆紫草居群这些居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哈密黄花软紫草居群、托里黄花软紫草居群、木垒黄花软紫草居群、吉木萨尔硬萼软紫草菌群、石河子硬萼软紫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7;黄花软紫草和硬萼软紫草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640。基于个体的UPGMA图显示出组间和群体间的个体存在着较多的交叉混合,表明群体内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利用NTSYSpc2.1主成分分析,将120个样本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由硬萼软紫草组成,第二部分由大部分黄花软紫草和少量新疆紫草混合组成,第三部分由大部分的新疆紫草和几个黄花软紫草组成。(3)运用植物基原鉴别法、中药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按照《中国药典》上的含量指标检测要求,对新疆不同县市的软紫草属药材进行鉴别,3种软紫草在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营养器官显微构造、药材的粉末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新疆紫草与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差别较大,而黄花软紫草与硬萼软紫草区别较小。分别以紫草对照药材为对照,以环己烷:二甲苯:乙酸乙酯:甲酸(6:4:0.5:0.4)为展开剂,供试品斑点集中、清晰明亮,分离度好,Rf值适中,可区分新疆区域内软紫草属中3种药材。46个产地软紫草属3种药材中水分含量为4.25%~14.09%,均符合药典规定。总灰分含量为9.73%~20.5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562%~9.177%,建议确定本品的总灰分含量不超过20.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10.0%。不同产地药材所含水分、灰分不等,差异较大,说明在作为紫草的主产区,各县市的药材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4)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研究,ITS2区比对序列长度为399bp,可变位点数为71。种内距离为0.0025-0.006,种间距离为0.0745-0.0915。依据地区将样品分组,组内的遗传距离为0-0.0494,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0.0941。分析遗传距离的分布,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s,通过构建的NJ聚类树分析,可分别形成单独的进化分支,这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新疆软紫草属植物。(5)软紫草属药材中均含有萘醌类成分,不同种间在种类及含量上存在差异,同种内不同产地也存在较大差异,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疆紫草中萘醌类成分总量最高,平均值为42.8914 mg/g,黄花软紫草次之,平均值为12.3323 mg/g,硬萼软紫草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404 mg/g。46批样品7种萘醌类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将硬萼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区分,而新疆紫草和黄花软紫草有小部分重合。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显示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在区分3种软紫草药材中贡献度最大,可作为区别3种软紫草的差异标志物。(6)采HPLC法对46批3种软紫草样品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分别对36批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建立图谱、10批硬萼软紫草建立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以共有模式图为参照图谱,标定19个共有色谱峰,进行相似度评价。除塔什库尔干、乌恰产新疆紫草相似度低于0.7以外,其余16个样本的相似度均高于0.9;18批黄花软紫草样品间比较,相似度在0.546-0.990之间,与对照图谱比较,除和静县和温泉县样本外,其余样本的相似度高于0.8;将新疆紫草与黄花软紫草一起比较结果显示黄花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间相似度不高,硬萼软紫草与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差异性较大,10批硬萼软紫草样品间比较,相似度在0.933-0.995之间。OPLS-DA结果显示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左旋紫草素等7种化合物可作为特异标志物将两种紫草进行区分。且该7种化合物在新疆紫草中普遍高于黄花软紫草及硬萼软紫草。
葛欣[3](2021)在《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黑龙江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和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限制了大豆品种产量潜力发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调控正常供水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显着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胁迫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DA-6和褪黑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在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培养大豆至V2开始控制土壤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50%模拟干旱,在达到土壤目标含水量时叶面喷施100μmol·L-1褪黑素和DA-6种子包衣处理,同时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80%)也进行了同样浓度褪黑素喷施和DA-6种子包衣处理,研究了DA-6和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幼苗生长,这种促进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更显着。干旱胁迫导致大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干物质积累显着下降,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DA-6包衣处理株高、根长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9.67%、11.22%和34.54%,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株高、根长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15.55%、6.37%和32.10%。2.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可有效提高大豆幼苗抗旱能力。干旱胁迫下抗氧化关键酶活性(SOD、POD、CAT)提高,ASA和GSH循环能力增强,H2O2和O2-含量下降,膜质过氧化程度显着降低。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对大豆幼苗抗氧化关键酶活性、活性氧含量和膜质过氧化无显着影响。3.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更显着。干旱胁迫导致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显着下降,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DA-6包衣处理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收获期大豆单株粒重的提高。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提高了3.19%和4.78%、1.65%和11.52%、4.18%和8.37%。干旱胁迫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7.69%和15.38%、9.24%和16.59%、6.91%和14.14%。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人为,DA-6包衣处理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效益提高幅度更大,且成本极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李会周[4](2021)在《垂穗披碱草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具有抗寒、抗旱、适应性广等特性,并在退化及沙化草地治理和建设人工草地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市场上供应的垂穗披碱草的草种已经断芒处理,但仍残留短芒及种子表面粗糙等因素,造成机械播种困难,极易出现不下种和播种不均匀现象。种子在干旱条件下存在萌发慢、保苗率低的问题,且草种在补播时受天然草地地形、坡度、植被等因素的限制存在入土难,种子在无覆土条件下降低萌发速度的现象。本文以垂穗披碱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衣剂配方对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影响,通过模拟播种的播种量筛选出适宜的种子、包衣剂质量比,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丸粒化材料配比及粘合剂比例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进行丸粒化包衣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粘合剂比例的提升丸化种子的单粒率、裂解率均随之降低,丸粒化种子的裂解率在84.89%~98.33%。丸粒化种子的单粒抗压强度均高于相关规定标准;粘合剂质量分数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较CK(裸种)显着降低(P<0.05),其它处理种子的发芽率较CK无显着差异(P>0.05),粘合剂质量分数为20%时种子的发芽势达到最高为CK的91.60%,其它处理组较CK均显着降低(P<0.05);包衣材料以膨润土、滑石粉质量比为30:70时,各项萌发指标达到最大,但较CK均有所降低,发芽率为CK的99.77%,发芽势为CK的90.98%;不同种子、包衣剂质量比的丸粒化种子的播种量较CK均显着增大(P<0.05),为CK的5.17~28.35倍,种子、包衣剂质量比为1:2时,播种量达到最大,是CK的28.35倍。(2)通过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进行浸种萌发试验得出适宜浓度浸种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赤霉酸、水杨酸、黄腐酸丸粒化处理种子培养箱纸培法进行萌发试验,每千克种子水杨酸添加剂量50 mg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各处理组最高且与CK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为CK的105.22%、95.00%,但较N4(未添加生长调节剂丸粒化种子)均显着升高(P<0.05)。赤霉酸、水杨酸、黄腐酸丸粒化处理种子盆栽法进行萌发试验,每千克种子水杨酸添加70 mg时,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均达到各处理组最高且较CK均显着升高(P<0.05),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CK的134.15%、281.08%,分别为未添加生张调节剂丸粒化包衣种子的125.95%、107.22%。(3)不同赤霉酸、水杨酸丸粒化处理种子,每千克种子水杨酸添加70 mg时,幼苗丙二醛的积累量为各处理组最小,较CK、N4均显着降低(P<0.05),为CK的81.80%、N4的64.28%;脯氨酸、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均为各处理组最大,较CK、N4均显着升高(P<0.05),分别为CK的208.54%、198.38%、N4的225.91%、187.24%。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包衣材料以膨润土、滑石粉质量比为30:70,粘合剂质量分数为20%、种子、包衣剂质量比为1:2、每千克种子水杨酸添加70 mg丸粒化包衣种子,既能增加种子的适播性,又能提高种子萌发速率,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幼苗的抗旱性,进而提高田间幼苗保苗率。
张峰,史玉宝,曾燕,尚兴朴,李进瞳[5](2021)在《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中药材种子的质量优劣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中药材种子存在休眠和后熟的现象,不能适时播种,或播种后田间出苗率差,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中药材种子处理作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种子品质、提高适播性和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中药材种子处理的作用,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包衣与丸粒化,并对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高贤良[6](2020)在《菜用藜麦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现有的藜麦种质资源为基础,通过藜麦幼苗时期株高、产量、营养成分含量以及食用口感综合评价分析并筛选适合菜用的优良藜麦品种,进而探究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Nsl-106398、Ames-13742、HZLM-1、HZLM-2、GT272、QA55、MYSQ-1、GT349、HT1、GT230-5这10个参试藜麦品种进行株高、真叶数、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和食用后评价综合分析,结果表明Nsl-106398品种各项指标均较高,是适合菜用的优良品种。Nsl-106398品种的株高、真叶数及产量都高于其他9个参试品种,其株高、真叶数和产量分别达到38.5 cm、10片和12500.41 kg/hm2。营养物质含量方面,Nsl-106398品种的硝酸盐含量最低,为1355.00 mg/kg,其中HZLM-1、HZLM-2、MYSQ-1和GT349这4个品种的硝酸盐含量超标,可以直接排除菜用。Nsl-106398品种的总糖和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2.46 g/kg和1.61g/kg。此外,Nsl-106398的粗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在10个品种中水平较高分别达到104.33 mg/kg和378 mg/kg。食用评价得分Nsl-106398品种是最高,达到9.56。其中将藜麦新品种“Nsl-106398”命名为“冀藜麦1号”,其生长期为35天,株型直立,平均株高38.3 cm,密度16571株/667 m2,叶色深绿,叶片鸭掌型,叶绿波状据齿。2.通过不同播种量、采摘高度对冀藜麦1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藜麦幼苗的采摘高度为35 cm时且最佳播种量为3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11110kg/hm2。3.氮肥不同施用量及基追比对冀藜麦1号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肥的总施肥量控制在施肥25 kg/667 m2且基追比为1:2时,冀藜麦1号的株高和产量最高,分别是45.8 cm和11437 kg/hm2。而且在生产中追肥比基肥更容易增加产量。4.通过不同稀释倍数沼液对冀藜麦1号幼苗灰霉病、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3倍稀释沼液处理下,冀藜麦1号幼苗感染灰霉病、霜霉病病菌发病率最低,分别是2.5%和5%。5.不同种类及浓度藜麦种子包衣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包衣剂为3号,且最佳浓度为1:30时,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以及藜麦幼苗生长发育效果最好,发芽率为94.3%、发芽势是53.4%、株高可达16.7 cm、根长达到6.21 cm,整株鲜重为2.12 g。综上,藜麦新品种“Nsl-106398”即“冀藜麦1号”为适合菜用的优良藜麦品种,且当播种量为35 kg/hm2,氮肥施肥量为25 kg/667 m2,基追比为1:2,种子包衣剂3号且浓度为1:30处理,采摘高度为35 cm时产量最高。此外,3倍稀释沼液处理对灰霉病、霜霉病抗病效果最好。
王鹏辉[7](2020)在《耐干燥大豆根瘤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快速鉴定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耐干燥大豆根瘤菌优良菌株筛选,建立菌株水平的特异PCR快速鉴定技术,对于研发大豆根瘤菌包衣新技术、生产菌株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动根瘤菌应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分离自我国不同大豆主产区的100株大豆根瘤菌为供试材料,对照目前广泛应用的商业化菌株,采用玻璃珠干燥法和蛭石盆栽实验,筛选出1株具有显着耐干燥特性且生物固氮性能优良的大豆根瘤菌菌株5873;利用菌株的特异分子标记,研究建立菌株水平的特异PCR快速鉴定技术,评价优良菌株的竞争性结瘤能力。同时,进行了耐干燥根瘤菌株与功能材料复合包衣的初步研究,以丰富包衣技术内容。论文结果如下:1.筛选获得一株耐干燥与结瘤固氮性能优良的大豆根瘤菌菌株5873。玻璃珠干燥法筛选试验结果显示,经过24 h干燥后,菌株5873在玻璃珠上的存活率达到0.44%,显着高于试验用的其它菌株及商业化菌株,该菌株具有显着的耐干燥特性。并经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和ANI计算,确定菌株5873属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dyrhizobium japonicom)。随后,对菌株5873进行生物学功能评价,结果显示,菌株5873与供试的9个大豆品种都能结瘤,这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广谱的结瘤匹配性。其中,滇豆5号、徐豆18和冀豆17接种根瘤菌5873后,大豆植株的干重、全氮含量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不接种的对照组相比均显着提高,表现出明显的促生效果。因此,菌株5873具有较好的耐干燥和固氮能力,是适用于种子包衣的优良菌株。2.研究建立具有菌株水平的特异PCR快速鉴定技术。以耐干燥大豆根瘤菌5873为供试菌株,结合其全基因组序列和NCBI中已收录的其他种属基因序列,并重点分析了与5873高度同源(基因组ANI值大于99.95%)的B.japonicum E109、B.japonicum USDA 6T差异片段,筛选出了一组特异性引物(4-4-F 5’-GATAAGGCCACGGGTGAACA-3’/4-4-R 5’-CACTCGATAAGCTCCGCTGT-3’和Q1F 5’-CCGGTCGTGACTGGAATGAT-3’/Q1R:5’-TCGAGGCCTACAAGAACGTC-3’)。通过对PCR反应条件/体系的优化、特异性及灵敏度的检测,建立了耐干燥大豆根瘤菌5873的快速检测方法。其中,4-4引物仅能在以耐干燥大豆根瘤菌5873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时,扩增出长度为355 bp的特异性片段,其检出灵敏限度为反应体系含有1500 cfu/μL。而选取与5873菌株不同种属及同一种内的不同菌株(除B.japonicum E109和B.japonicum USDA 6T)为模板时均不能扩增出该序列,说明该引物具有良好的种内特异性;利用引物Q1扩增的片段大小可进一步明确区分出菌株5873与B.japonicum E109、B.japonicum USDA 6T。构建的特异PCR快速鉴定技术,还可以用压碎后根瘤组织液和纯菌培养液为模板,避免了传统方法提取细菌DNA步骤,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通过特异PCR的方法,快速准确测定了5873菌株的占瘤率。结果表明,菌株5873具有良好的竞争结瘤能力。3.进行了耐干燥根瘤菌株与功能材料复合包衣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当按其存活率为1.0%、保质期一个月计算,每千克种子可与根瘤菌5873混合包衣0.2 g钼酸钠;当菌线克作为一种特效杀根线虫的绿色环保药剂与根瘤菌复合包衣时,需要先将根瘤菌与保护剂混合,再包衣菌线克。本文研究结果为耐干燥优良菌株筛选与评价、完善根瘤菌大豆种子包衣新技术提供了依据。
杨青霏[8](2020)在《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立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重要的苗期病害,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该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水稻立枯病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可以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众多的防治方法中的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利用生防菌包衣作物种子,通过激发植物自身免疫反应的种子免疫技术,诱导其产生抗病性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病害。本文利用生防菌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通过大规模筛选、室内复筛和盆栽试验,获得了可诱导水稻产生系统抗性来抵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的细菌菌株,对有诱抗作用的生防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如下:1.诱导水稻抗水稻立枯病菌株的筛选:将本研究所保存的1761株细菌菌株的发酵液包衣水稻辽粳212的种子,常规播种时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初筛,获得60株具有诱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将60株具有诱抗作用菌株的发酵液再包衣同一水稻品种的种子进行复筛。综合对水稻立枯病的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其中8株生防细菌包衣水稻种子经复筛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较好。在室内测定了这8株有效的生防菌的发酵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neb859、Sneb26、Sneb131、Sneb1677对水稻还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其中Sneb859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及根长、芽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发芽率相比对照提高了8.30%,在7d,10d,13d时,芽长分别为对照的1.50、1.15和1.13倍,根长分别为对照的1.17、1.23和1.18倍,菌株Sneb926、Sneb1017、Sneb1623对水稻的芽长、根长有促进作用。Sneb129对水稻前期芽长促进明显,后期不明显,对根长有促进作用。对这8株有效细菌菌株的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并在播种时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室内再次复筛,结果表明,Sneb859、Sneb131、Sneb26处理的发病程度较低,病情指数较低,表现较好。进一步对3株有效生防菌株进行盆栽复筛,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neb859的病情指数较低,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达56.14%,且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促生作用。2.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诱导水稻抗水稻立枯病的菌株鉴定:采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的方法,结合16S rDNA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方法对初筛获得的8株有效生防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neb859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Sneb26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菌株Sneb131和Sneb926为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Sneb12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Sneb1017为边缘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marginalis);菌株Sneb162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Sneb167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对水稻镰刀菌立枯病具有诱抗活性菌株Sneb859的抑菌对峙试验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生防菌株Sneb859的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neb859的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没有抑菌作用,对禾谷镰刀菌,茄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效果不显着。本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筛选和鉴定,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neb859的发酵液包衣水稻辽粳212的种子,平板培养对峙试验显示Sneb859的发酵液对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没有抑菌作用。推测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neb859的发酵液包衣处理水稻种子可以诱导水稻产生对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抗性。
钟长春[9](2019)在《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春大豆品种川豆16为材料,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配制种衣剂,种子包衣后分别进行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生物种衣剂对春大豆种子活力、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适于大豆生产的复合种衣剂最佳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未包衣种子(CK1)相比,包衣种子的发芽势可增加8.7%-13.0%,发芽率增加5.0%-8.8%,发芽指数可增加3.5%-12.5%,活力指数比对照增加显着,增幅可达12.6%-28.3%,发芽末期的形态指标也有较大优势。不同处理的种子SOD、POD、CAT活性有较大提高,其中CAT活性比对照差异极显着,MDA含量可降低5.8%-30.0%。表明用复合生物种衣剂处理大豆种子,可以避免种子活力的快速降低与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2)各处理种子田间出苗率比未包衣种子(CK1)增加5%-9.3%,幼苗干重最高增加20.3%,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也比对照有所提高。表明复合生物种衣剂能促进大豆种子出苗与调节幼苗的生长。种衣剂处理后,大豆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关键农艺经济指标增加幅度大,实际产量比未包衣种子高5.0%-23.0%。(3)建立不同指标与变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着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以及因素贡献分析。结果显示种衣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影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减。种子田间出苗受变量的影响最大,所以选择田间出苗率作为寻找最优配比的主要依据。(4)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田间出苗率为试验结果建立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方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可靠性。三因素中对结果影响大小顺序为辛硫磷(X2)>芽孢杆菌(X3)>钼酸铵(X1)。三者最优组合为: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田间出苗率最大为77.3%。(5)最终得到适于大豆生产的生物复合种衣剂的最佳配比: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聚乙烯醇4g/100mL、壳聚糖1.5g/100mL、山梨酸钾0.5 g/100mL、胭脂红0.6 g/100mL。
王慰亲[10](2019)在《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播种后易遭受低温胁迫而导致种子发芽、出苗率低,出苗困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种子,从而提高种子萌发性能和抗逆性的一种技术。评价和筛选不同种子处理技术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调控机理,对于保障直播早稻的“一播全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引发处理、两种包衣处理和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了作用效果较好的两种引发处理,分别为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通过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类型α-淀粉酶基因表达量,赤霉素和脱落酸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GA3和ABA的含量,呼吸速率,ATP含量和呼吸代谢酶活,对两种引发处理促进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早生快发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华中地区大面积使用的早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一步评价了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幼苗生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直播早稻播种后遭遇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其播种后1-10天的土壤白天平均温度为18.8℃,夜间平均温度为12.7℃,最低温度仅6.3℃。低温胁迫显着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使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下降了17.7%,使水稻幼苗的根长、芽长、单根重和单芽重降低了82.6%-92.2%。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萌发出苗,且硒和水杨酸引发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相当。两种包衣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其可能的原因是包衣剂的疏水性成分抑制了种子的吸涨吸水过程。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虽然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但是其作用效果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相比并无显着差异。2.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引发处理使受赤霉素调控的α-淀粉酶基因OsRamy1A、OsRamy3B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了6.7倍和7.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和未处理相比,引发处理显着上调了赤霉素合成基因OsGA3ox1和OsGA20ox1的相对表达量,使种子中的GA3含量增加了86.8%-149.7%。此外,引发处理下调了脱落酸(ABA)合成基因OsNCED1的表达,使种子中的ABA含量下降了51.5%-57.0%。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种子中GA/ABA的代谢平衡,并诱导相应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了淀粉代谢,加速了种子的萌发。3.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促进了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代谢,使呼吸速率增加了76.5%-191.2%,使ATP含量增加了62.1%-63.0%。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中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和三羧酸循环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稻胚细胞的结构发现,低温胁迫下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种子胚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完整。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呼吸代谢的提升可能与提高糖酵解与TCA循环关键代谢酶活性,并加速线粒体和细胞器的提前修复和再合成有关。4.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均显着提升了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的作用效果相当,引发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本研究选用的引发处理促进杂交稻品种萌发出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稻品种。最终,引发处理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其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在不同种子处理和处理组合间表现最优。引发处理能显着促进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促进幼苗的生长,并最终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引发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调控作用是通过促进淀粉代谢、呼吸代谢和调控激素代谢水平来实现的。
二、种子包衣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子包衣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紫草资源短缺,摸清紫草资源现状及寻找扩大新药源迫在眉睫 |
1.2 研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
1.3 紫草品质备受关注,有效鉴别,确保来源明确 |
1.4 品质提高是中药资源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
2 论文思路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软紫草属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1.1 文献调查 |
1.2 走访调查 |
1.3 现地样方调查 |
1.4 产地适应性分析 |
2 调查结果 |
2.1 文献调查结果 |
2.2 新疆软紫草属野生资源蕴藏量调查结果 |
2.3 产地适应性分析 |
2.4 人工栽培资源情况 |
2.5 紫草市场调查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的适宜生境 |
3.2 产地适应性分析 |
3.3 蕴藏量估算及相关问题 |
3.4 野生资源存在的问题 |
3.5 软紫草资源保护及利用的几点建议 |
第二章 基于ISSR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1.1 植物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 |
2.2 ISSR-PCR筛选扩增及产物检测 |
2.3 全部位点扩增检测 |
2.4 多样性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位点分析和筛选 |
3.2 扩增电泳图 |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种群分子方差分析 |
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6 遗传距离与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鉴别研究 |
第一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基原鉴定及性状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显微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DNA条形码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萘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及化学识别模式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常规指标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新疆软紫草属资源现状及建议 |
5.1.2 新疆软紫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 |
5.1.3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鉴别 |
5.1.4 新疆软紫草属药材品质评价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干旱胁迫对作物形态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激素含量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6 褪黑素的植物生理功能及其干旱胁迫下的调节作用 |
1.2.7 DA-6的植物生理功能及其干旱胁迫下的调节作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设计 |
2.4 取样时间及方法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5.2 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关键指标测定 |
2.5.3 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 |
2.5.4 干旱胁迫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干重的影响 |
3.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抗旱相关指标的影响 |
3.2.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2.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和大豆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3.3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3.4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4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及干旱胁迫下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2 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的影响 |
4.3 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垂穗披碱草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种子丸粒化的研究进展 |
1.2.1 种子丸粒化的概念及作用 |
1.2.2 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研究进展 |
1.2.3 丸粒化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 |
1.3 牧草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现状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种子处理上的作用 |
1.4.1 赤霉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4.2 水杨酸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4.3 黄腐酸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1.5 披碱草属植物抗旱性研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垂穗披碱草种子丸粒化种粉比及包衣剂配方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 |
2.1.2 实验内容 |
2.1.3 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子丸粒化包衣剂配方的筛选 |
2.2.2 丸粒化处理种子、包衣剂质量比的筛选 |
2.3 讨论 |
2.3.1 种子丸粒化包衣剂配方的筛选 |
2.3.2 丸粒化处理种子、包衣剂质量比的筛选 |
2.4 结论 |
第3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内容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赤霉酸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
3.2.2 水杨酸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
3.2.3 黄腐酸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指标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赤霉酸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水杨酸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3 黄腐酸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添加丸粒化包衣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丸粒化处理纸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丸粒化处理土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干旱胁迫下对不同丸粒化种子包衣处理对垂穗披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幼苗中丙二醛的影响 |
5.2.2 对幼苗中脯氨酸的影响 |
5.2.3 对幼苗中可溶性糖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材种子处理的作用 |
1.1 破除休眠 |
1.2 提高种子活力 |
1.3 促进幼苗长势 |
1.4 防治病虫害 |
2 中药材种子的处理方法 |
2.1 物理法 |
2.1.1 机械损伤处理。 |
2.1.2 温汤浸种处理。 |
2.1.3 层积处理。 |
2.1.4 超声波处理。 |
2.2 化学法 |
2.2.1 化学药剂处理。 |
2.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
2.3 种子包衣和丸粒化 |
3 展望 |
3.1 化学试剂处理中药材种子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
3.2 种子包衣技术将成为重要的简化高效栽培手段 |
3.3 绿色环保的物理及生物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6)菜用藜麦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藜麦的生物学性状 |
1.2.2 藜麦引种和育种 |
1.2.3 藜麦的营养品质 |
1.2.4 藜麦的病虫害防治 |
1.2.5 藜麦的栽培技术 |
1.2.6 藜麦的应用类型 |
1.3 研究内容 |
1.3.1 试验地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菜用藜麦品种筛选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藜麦幼苗的株高、真叶数和产量 |
2.2.2 藜麦幼苗的营养物质含量水平 |
2.2.3 藜麦幼苗的外观和食用评价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菜用藜麦栽培技术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播种量、采摘高度对冀藜麦1号产量的影响 |
3.2.2 氮肥不同施用量及基追比对冀藜麦1号产量的影响 |
3.2.3 沼液对冀藜麦1号灰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4 藜麦种子包衣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耐干燥大豆根瘤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快速鉴定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根瘤菌耐干燥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胁迫对根瘤菌的影响 |
1.2.2 耐干燥根瘤菌的特征 |
1.2.3 根瘤菌耐干燥机理 |
1.3 根瘤菌菌株的鉴定与确认技术 |
1.3.1 菌种鉴定的研究方法 |
1.3.2 菌株鉴定与确认 |
1.4 根瘤菌应用研究进展 |
1.4.1 国外根瘤菌接种应用现状 |
1.4.2 我国根瘤菌接种应用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耐干燥大豆根瘤菌的筛选及结瘤固氮性能评价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菌株及大豆品种 |
2.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悬液制备 |
2.2.2 耐干燥菌株筛选 |
2.2.3 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
2.2.4 蛭石盆栽实验 |
2.2.5 接种效果测定 |
2.2.6 效果测定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耐干燥大豆根瘤菌的初步筛选结果 |
2.3.2 耐干燥大豆根瘤菌的复筛结果 |
2.3.3 16S rDNA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2.3.4 大豆根瘤菌5873与不同大豆品种的匹配性 |
2.3.5 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根瘤菌5873的选择性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豆根瘤菌5873特异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供试的根瘤菌菌株 |
3.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PCR扩增模板的获得 |
3.2.2 基因组测序 |
3.2.3 特异性引物设计 |
3.2.4 特异性引物筛选 |
3.2.5 PCR体系的建立及验证 |
3.3 实验结果 |
3.3.1 基因组测序结果 |
3.3.2 基因组序列比对及特异引物设计 |
3.3.3 特异性引物筛选 |
3.3.4 PCR条件的优化 |
3.3.5 菌落PCR扩增的验证 |
3.3.6 优化特异PCR体系扩增纯培养菌的灵敏度 |
3.3.7 目的条带验证 |
3.4 讨论 |
第四章 特异PCR评价菌株的竞争性结瘤能力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大豆品种及根瘤菌 |
4.1.2 实验的试剂及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等体积菌体混合比例测定 |
4.2.2 竞争性结瘤盆栽实验 |
4.2.3 菌株5873占瘤率测定 |
4.3 实验结果 |
4.3.1 参比菌株与5873等体积混合占比试验结果 |
4.3.2 菌株5873竞争性结瘤盆栽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根瘤菌5873与功能材料复合包衣试验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菌株及材料 |
5.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不同浓度的钼与根瘤菌5873包衣 |
5.2.2 菌线克与根瘤菌5873包衣平板实验 |
5.2.3 菌线克与根瘤菌5873包衣检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钼肥与根瘤菌5873包衣检验结果 |
5.3.2 菌线克与根瘤菌5873包衣平板实验结果 |
5.3.3 菌线克与根瘤菌5873包衣检验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水稻立枯病及种衣剂研究进展 |
1.1 水稻立枯病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
1.1.3 水稻立枯病病原、侵染循环及生物学特性 |
1.1.4 水稻立枯病的致病机制 |
1.1.5 防治方法 |
1.2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征 |
1.2.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
1.2.3 植物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
1.3 种子处理的研究 |
1.3.1 种衣剂 |
1.3.2 种衣剂的组成 |
1.3.3 种衣剂的功能 |
1.3.4 种衣剂的原理 |
1.3.5 种衣剂的类型 |
1.4 细菌鉴定 |
1.4.1 细菌鉴定 |
1.4.2 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
1.5 对峙培养研究 |
1.5.1 对峙培养 |
1.5.2 对峙培养的方法及应用 |
第二章 诱导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2.1 诱导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室内初筛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小结 |
2.2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盆栽复筛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小结 |
第三章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鉴定 |
3.1 生防细菌的形态学特征鉴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生防细菌的16S r DNA的分子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第四章 活性菌株的对峙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5.2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鉴定 |
5.3 活性菌株的对峙试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菌株16S rDNA的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种衣剂及其研究进展 |
1.2.1 种衣剂 |
1.2.2 国外种衣剂研发现状 |
1.2.3 我国种衣剂研发现状 |
1.2.4 种衣剂的发展前景 |
1.3 种子包衣与作物生产 |
1.3.1 种子包衣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种子包衣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效果 |
1.3.3 种子包衣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大豆种子 |
2.1.2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物种衣剂的配制与包衣 |
2.2.2 包衣种子活力测定 |
2.2.3 包衣种子保护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
2.2.4 田间试验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活力及萌发的影响 |
3.1.1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的种子活力 |
3.1.2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的幼苗形态 |
3.1.3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种子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
3.2 种衣剂对川豆16 田间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种衣剂对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3.1 种衣剂处理后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表现 |
3.3.2 种衣剂处理对川豆16 产量的影响 |
3.4 各指标回归方程显着性分析 |
3.5 各因素贡献分析 |
3.6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 |
3.6.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3.6.2 效应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
4.1.2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4.1.3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田间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4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1.5 复合生物种衣剂优化配比 |
4.1.6 大豆种子包衣的实际意义 |
4.2 结论 |
4.2.1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复合生物种衣剂的最佳配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的现状 |
1.2 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的低温冷害问题 |
1.3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过程 |
1.3.1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代谢 |
1.3.2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呼吸代谢 |
1.3.3 激素代谢对种子萌发的调控 |
1.3.4 活性氧代谢对水稻种子萌发的调控 |
1.4 萌芽期耐低温的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 |
1.5 种子处理技术 |
1.5.1 种子包衣 |
1.5.2 种子引发 |
1.5.3 其它种子处理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不同种子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取样与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温度动态 |
2.3.2 出苗速度、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
2.4 讨论 |
2.4.1 低温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影响及华中地区直播早稻遭遇低温胁迫的风险评估 |
2.4.2 低温胁迫下种子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促进作用 |
2.4.3 包衣处理未能促进直播早稻早生快发的原因分析 |
2.4.4 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在直播早稻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
2.5 小结 |
3 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取样与测定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发芽动态、发芽属性和幼苗素质 |
3.3.2 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 |
3.3.3 α-淀粉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4 赤霉素代谢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5 脱落酸代谢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6 GA_3和ABA的含量 |
3.3.7 呼吸速率和ATP含量 |
3.3.8 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关键代谢酶的酶活 |
3.3.9 引发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细胞结构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低温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3.4.2 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淀粉代谢的影响 |
3.4.3 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呼吸代谢的影响 |
3.4.4 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作用机理的差异及分析 |
3.5 小结 |
4 引发处理对大田环境下直播早稻萌发芽出苗、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田间管理 |
4.2.4 取样与样品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引发处理对大田环境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影响 |
4.3.2 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4.4.2 引发处理在不同类型品种间的作用效果差异 |
4.5 小结 |
5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种子包衣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素含量相关SNP位点挖掘及黄芩种子水引发条件的优化[D]. 刘玢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新疆软紫草属资源及其药材品质评价的研究[D]. 徐海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D]. 葛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4]垂穗披碱草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D]. 李会周.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5]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张峰,史玉宝,曾燕,尚兴朴,李进瞳.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7)
- [6]菜用藜麦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D]. 高贤良.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7]耐干燥大豆根瘤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快速鉴定技术[D]. 王鹏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D]. 杨青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D]. 钟长春.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D]. 王慰亲.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