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船用电气设备的改进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韩广俊[1](2020)在《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船用辅锅炉主要用于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船舶,是船舶动力装置中最早实现自动控制的设备之一,锅炉的自动控制是锅炉发展的趋势,如何设计出一个合理、高效的自动控制系统一直是船用轮机设备及自动化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船舶将向船舶大型化、自动化、无人机舱方向的发展,对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简单、工作安全,动作要求快速准确,可靠性高。基于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旧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当今船舶日益增长的高复杂控制要求,所以当今船用辅助锅炉大多数都采用PLC控制方案,来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运行。本文就是采用PLC技术对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分析了辅助锅炉的控制特性,现状,性能和原理,为船用辅助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按照船舶辅锅炉的控制要求和控制任务,给出PLC在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控制方案,并选定了PLC控制器,设计了主电路和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基础上给出了PLC接线图,结尾部分介绍了常规控制电器和现场仪表的选型。最后,根据锅炉的设计方案和硬件设计进行锅炉控制系统的PLC软件设计并对锅炉的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中的故障进行了叙述。
万东灿[2](2020)在《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能否掌握核心技术,能否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只有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内忧外患,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融资约束严重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财政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体。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金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引领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学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围绕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作用效果如何以及如何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等问题,系统性的研究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作用机制、功能优势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作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具体通过以下部分展开:一是通过梳理关于财政政策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作用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企业内部特征对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影响的国内外文献,为后续分析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提供文献支撑。二是通过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学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和政策性金融理论,从而把创新的双重属性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相对接,并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为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分工与协同配合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系统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和作用优势打下理论基础。三是系统性分析在新时期,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领域、作用要素、分工机制和功能优势。从理论角度提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而政策性金融能够发挥好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优势,实现政策性、市场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有效分担企业创新面临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是从现实出发,分析作为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及在支持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优势,厘清了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五是基于理论和现实构造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以符合“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支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内部异质性特征,包括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因素,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对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显着。企业规模增长对政策性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显着,但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企业年龄增长对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不显着。六是以进出口银行支持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案例,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剖析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定位、措施和效果。探讨进出口银行在提升国有船舶企业创新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并借鉴造船强国日韩的国际经验,为后续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得出重要结论,具体如下:首先,创新的双重属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结合体,具有财政和金融的组织协同机制。政策性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担创新风险,在专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政策性金融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支持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年轻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相对不足,精准高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摇摆,经营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措施,经营授权,监管考核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政策性金融作用优势的发挥。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措施、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支持入手,为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提出一揽子综合改进方案:一方面,政策性金融须以企业为中心,明确分工定位,分层分类支持企业创新,同时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优化评估体系,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商业性金融的全面合作。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同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授权、监管和激励措施等方面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周名侦[3](2020)在《基于PLC技术的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关系着船舶运行效率、安全以及稳定性。为此,进行基于PLC技术的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研究。该方法先是对PLC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后对PLC技术实现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过程进行研究,包括PLC控制程序设计与开发、PLC控制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分析。最后进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下,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有利于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精确度和效率,保证船舶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
宗婷婷[4](2020)在《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正处于战略性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海上市公司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优秀代表企业,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整个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能够直观地得到船海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促进船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1)本文分析了船海工业和23家船海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在科技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船海装备制造、船海配套的共性构建了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进行计算;采用熵权法进行赋权,并对各种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内容和优缺点的介绍。(3)本文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4-2018年我国23家船海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企业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一般;从2014-2018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同时,基于TOPSIS模型计算得出2014-2018年我国7家船海装备制造上市公司和16家船海配套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情况,分析了各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纵向排名和发展态势,并选择两类企业中的代表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两类企业科创能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4)依据总体评价和企业分类评价的研究结果,从整体环境和企业自身角度给出了提升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同时,结合船海装备制造和船海配套的具体研究结论也给出了相应企业的改进意见。
岳小林[5](2019)在《基于PDCA的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拖轮是港口协助大型货船靠离泊作业的关键设备,按照法定要求,需要定期到修船厂进行维修。当前修船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业发展、成本控制、设备故障分析等方面,从船方角度对船舶厂修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较少。为了保障拖轮厂修项目质量,必须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由于承修方对设备和工艺不熟悉、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经常出现设备维修故障和事故,船方对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设备维修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拖轮厂修项目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PDCA的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首先,结合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对拖轮厂修项目内容、特点和生命周期进行了介绍,对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对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现状的分析,找出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又从质量问题的结果出发,运用因果图分析法分析了拖轮厂修项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为达到项目质量目标,船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影响因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在维修分类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质量检查表,使质量控制有关具体方法和要求更加明确和清晰,以便于根据检查表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并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提出了基于PDCA的流程优化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以保障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张金梁[6](2019)在《30.8万吨VLCC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30.8万吨原油船具有所有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如总装机功率小,采用多台发电机并联运行来满足各种工况下船舶负载的需求;环境恶劣,设备的设计需特殊考虑设备防护等级;用电设备之间电缆传输距离短,短路电流大等。同时,30.8万吨原油船结构更复杂,相比箱船、散货等主力船型多了货油透平相关系统,系统更多,相应的用电设备也更多,设备布置、设计时需考虑危险区域,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更加重要。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的合理性、实用性和规范化,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 30.8万吨原油船电力系统特点,针对VLCC的各种典型工况,计算船舶的电力系统负荷情况,然后根据电力负荷实际情况选择船舶主、应急发电机的数量和总功率。在分析了该船结构和设备布局的基础上,确定了干线式和馈线式混合的馈电方式。依托CCS船级社推荐的短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而确定了主开关ACB和负载开关MCCB的分断能力等级并对各种电力系统设备和保护设备进行了选型。最后,研究并设计船舶电力系统的顺序起动、应急切断、优先脱扣、重载问询方案等。该论文的方案最终经过了实船验证,各种设备运行稳定,设计合理,满足说明书和船级社的相关规定,获得了船东和船检的认可。本论文的数据等工程资料来源于某30.8万吨原油船。该论文的设计流程,论文中所提及的关键参数的计算和选择方案合理且具备实际操作性,对类似船型的电力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李养辉[7](2019)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站设备选型及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全球海洋资源开发进入加速阶段。海洋油气开发又是当今海洋资源开发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自升式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油田的开发也对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和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电力系统是其开展一切生产任务的基础,而电站又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为此应加大研究力度。本文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研究背景,首先介绍了钻井平台整体的主要参数、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力系统的一次单线图和二次单线图;在保证发电机组运行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根据三类负荷法的计算结果,选定了平台的发电机组的容量和数量,并对主开关选型;其次以S7-300PLC为核心控制器,同时结合PROFIBUS-DP现场总线采集到的发电机组的数据,对电站进行自动化功能的设计,实现了发电机组的启动、自动并车、调频调载、解列与停机、安全保护等自动化功能,保证用电的连续性;最后设计监控界面,增强人机交互,实时监控发电机组的状态与运行过程。经过现场调试过程来验证所设计的自动化功能和发电机的性能指标,并对调试期间出现的故障加以解决,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功能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符合船级社要求,达到了船东的预期,圆满完成了任务。
余超[8](2019)在《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装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如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内河船舶开始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船舶动力能源,拉动了与此相配套的船用LNG储罐需求。众所周知船用LNG储罐设计、安装复杂,必须对储罐的安装应力以及船舶使用LNG作为燃料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针对这一研究方向和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1)分析柴油燃料船对大气的污染,列举使用LNG作为船舶燃料的优势和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的探索;(2)基于双燃料动力船舶系统工作原理,对双燃料动力机舱形式进行了分析,列举出不同类型机舱形式所适用的船舶类型;(3)简要介绍了船用LNG储罐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分析了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原理,通过建立储罐的鞍座、内外罐体、连接件有限元模型,对储罐支撑结构在四种典型工况下各部位的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基于初步分析结果,通过设置加强肘板对结构进行了改进,补强后的强度计算结果表明C型LNG储罐满足船舶工况的要求;(4)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对LNG燃料加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建立燃料加注火灾爆炸事故树,将事故树在Easy Draw软件下建立模型,运用软件计算出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系数;对结构重要度系数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应对LNG储罐泄露火灾风险的防控应对措施;最后还对LNG燃料加装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全操作建议。(5)本文结尾以“万峰918”(干货船)轮改装为例,分析改装的经济性和改装对于该类型船舶布置的影响。通过论文的研究,对四种典型工况下储罐各部位的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储罐在船上安装提供指导作用;理论上分析研究了LNG燃料加注过程中的风险,对LNG燃料加装提出了操作建议;在主机负荷、燃油替代率、天然气和柴油价格变动的情况下,分析双燃料动力船改装的经济性,为内河干货船改装成双燃料动力船提供参考作用,对于今后的改装具有重要意义。
夏泳楠,欧阳涛,郭娅[9](2015)在《IEC/TC18第35届全会和SC18A第23届全会概况和对我国船电技术发展及标准化工作的建议》文中提出引言2014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英国伦敦分别召开船舶和移动式及固定式近海设施用电缆分技术委员会(IEC/TC18/SC18A)第23届全会和船舶和移动式及固定式近海设施电气设备技术委员会(IEC/TC18)第35届全会。受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和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委派,夏泳楠代表中方参加了会议。1 IEC/TC18/SC18A第23届全会
陶永宏[10](2005)在《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成为各国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在世界范围已形成了研究产业集群的高潮。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高,区域集聚明显,产业集群开始显现,因此,有必要开展对船舶产业集群的研究。 论文从介绍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分析船舶产业的特点入手,界定了船舶产业集群的有关概念,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剖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结构,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综合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论文以共生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共生的视角研究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共生发展问题。具体而言,分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共生系统和共生结构,解析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研究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共生模式,进行了共生的均衡条件和基于Logistic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探讨了由共生组织发展模式、共生行为发展模式、共生发展选择模式、以及生命周期四个要素共同决定的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模式。 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是集群外企业不断迁入和新企业不断投资入群的过程。论文分别从纵向产业链关系和横向企业合作竞争关系入手,进行了企业入群的博弈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同时,对船舶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建立了定量化界定船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 论文通过对长三角船舶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和泰州市进行了船舶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船舶产业集群存在的状态、以及共生性形成机理,指出了船舶产业集群所处的发展阶段。 最后,论文从船舶产业集群共生性发展角度对长三角船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长三角船舶产业发展对策。 以船舶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共生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论文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船舶产业集群结构、特征和类型,研究了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发展模式、发展演变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船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对丰富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理论体系、拓展我国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促进船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对我国船用电气设备的改进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船用电气设备的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锅炉控制的几种方式 |
1.3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船用辅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船用辅锅炉简介 |
2.1.1 锅炉功能简介 |
2.2 船用辅锅炉的组成 |
2.2.1 燃油锅炉系统工艺 |
2.2.2 硬件组成 |
2.2.3 辅助锅炉本体的电气控制附件 |
2.2.4 控制系统 |
2.2.5 报警系统 |
2.3 锅炉的工作过程 |
2.3.1 燃油在炉膛中的燃烧过程 |
2.3.2 烟气向水的传热过程 |
2.3.3 补水泵补水的过程 |
2.4 辅锅炉控制原理和系统分析 |
2.4.1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概述 |
2.4.2 船舶辅锅炉的主要控制任务 |
2.4.3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原理分析 |
2.5 安全保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设计要求 |
3.2 设计方案 |
3.3 系统组成 |
3.4 硬件原理设计 |
3.4.1 PLC控制器选型及配置 |
3.4.2 PLC系统配置 |
3.4.3 供电电源设计 |
3.4.4 马达主电路 |
3.4.5 控制电路设计 |
3.4.6 常规控制电器选型 |
3.4.7 控制箱设计 |
3.5 现场仪表的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燃油辅锅炉系统的软件结构 |
4.3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简介 |
4.3.1 概述 |
4.3.2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 |
4.4 模拟量采集 |
4.4.1 模拟量比例换算 |
4.4.2 组态模拟量输入 |
4.4.3 PID算法 |
4.4.4 PID调节控制面板 |
4.5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5.1 供风机、燃油供给泵控制 |
4.5.2 点火时序控制 |
4.5.3 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
4.5.4 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设计 |
4.5.5 燃油温度控制 |
4.5.6 锅炉启停控制 |
4.5.7 报警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系统的调试与故障分析 |
5.1 锅炉系统的调试 |
5.1.1 调试前的准备任务 |
5.1.2 检查锅炉系统的安装状态 |
5.1.3 检查安装方式及系统完整性 |
5.1.4 通电前检查工作 |
5.1.5 通电调试过程 |
5.1.6 调试安全保护系统 |
5.1.7 SMART_200 锅炉控制系统在线调试运行 |
5.2 锅炉调试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先进制造业 |
1.2.2 企业技术创新 |
1.2.3 政策性金融 |
1.3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1.1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1.2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1.3 企业异质性对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2.1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2.2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2.3 企业异质性对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 政策性金融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3.1 政策性金融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4 文献评述 |
2.4.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3 政策性金融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3.1.1 技术创新理论 |
3.1.2 企业创新理论 |
3.1.3 创新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 |
3.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2.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理论 |
3.2.2 政府干预理论 |
3.2.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 |
3.2.4 政府与市场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 |
3.3 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 |
3.3.1 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2 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3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构建 |
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3.4.1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
3.4.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界定和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4.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4.1.1 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重要性和现实困境 |
4.1.2 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 |
4.1.3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 |
4.1.4 财政补贴和商业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
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和领域 |
4.2.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定位 |
4.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领域 |
4.2.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
4.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和分类 |
4.3.1 服务主体分类 |
4.3.2 服务工具分类 |
4.3.3 服务对象分类 |
4.3.4 政府支持与监管分类 |
4.4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1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3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协同配合 |
4.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和优势 |
4.5.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 |
4.5.2 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优势 |
4.6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
5.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 |
5.1.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 |
5.1.2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措施 |
5.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1 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
5.3.1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全面风险管理 |
5.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与运行管理问题 |
5.4.2 政府部门支持与考核监管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思路与研究假设 |
6.1.1 实证分析思路 |
6.1.2 研究假设 |
6.2 样本说明和变量选取 |
6.2.1 样本选取说明 |
6.2.2 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
6.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 |
6.4.3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
6.5 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的影响分析 |
6.5.1 产权性质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2 企业规模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3 企业年龄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以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为例 |
7.1 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必要性 |
7.1.1 支持船舶工业的战略意义 |
7.1.2 船舶工业的高风险特征 |
7.1.3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7.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创新升级的措施和效果 |
7.2.1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措施 |
7.2.2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效果 |
7.3 进出口银行支持国有船舶企业创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
7.3.1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的比较分析 |
7.3.2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产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
7.4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国际经验借鉴 |
7.4.1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 |
7.4.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作用优势 |
8.1.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不足 |
8.1.3 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须改善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8.2.2 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理论概述 |
2.1.1 科技创新能力 |
2.1.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2.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2.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2 TOPSIS法 |
2.3 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3.1 我国船海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1 船海工业的界定 |
3.1.2 船海工业的现状 |
3.1.3 船海工业的发展特点 |
3.2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1 船海上市公司的界定与选取 |
3.2.2 船海上市公司的发展特点 |
3.3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3.3.1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
3.3.2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设计 |
4.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
4.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2 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
5.1 船海上市公司指标权重 |
5.2 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
5.3 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指标权重结果及原因分析 |
5.3.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分类评价 |
6.1 船海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6.1.1 船海装备制造上市公司指标权重 |
6.1.2 船海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6.2 船海配套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6.2.1 船海配套上市公司指标权重 |
6.2.2 船海配套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6.3 船海装备制造上市公司和船海配套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1 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环境方面提升对策 |
7.1.1 促进技术政策落地实施 |
7.1.2 优化创新环境合作机制 |
7.1.3 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7.1.4 加强产业技术联盟建设 |
7.2 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企业自身提升对策 |
7.2.1 船海上市公司总体提升对策 |
7.2.2 船海上市公司具体提升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4年我国船海上市公司原始数据 |
附录2 2015年我国船海上市公司原始数据 |
附录3 2016年我国船海上市公司原始数据 |
附录4 2017年我国船海上市公司原始数据 |
附录5 2018年我国船海上市公司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基于PDCA的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 |
2.1.2 项目生命周期的定义 |
2.1.3 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原理 |
2.2 船舶厂修项目的概念 |
2.2.1 船舶厂修项目的含义 |
2.2.2 船舶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 |
2.2.3 船舶厂修项目质量控制内容 |
2.3 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
2.3.1 因果图分析法 |
2.3.2 质量检查表法 |
2.3.3 PDCA质量管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公司拖轮厂修质量控制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 |
3.1.1 S公司拖轮厂修基本情况 |
3.1.2 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相关方概况 |
3.1.3 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实施过程 |
3.1.4 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质量目标 |
3.2 拖轮厂修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人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机器设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材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5 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6 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的质量控制改进 |
4.1 拖轮厂修项目的质量控制 |
4.1.1 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
4.1.2 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
4.1.3 基于PDCA的流程优化 |
4.2 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 |
4.2.1 施工过程的改进 |
4.2.2 质量检查程序的改进 |
4.2.3 项目竣工验收的改进 |
4.3 拖轮厂修项目质量问题的应对 |
4.3.1 项目质量问题的应急处置 |
4.3.2 项目质量问题的分析 |
4.3.3 基于PDCA的持续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拖轮厂修项目的质量保障 |
5.1 项目的人员保障 |
5.2 项目的机器设备保障 |
5.3 项目的材料保障 |
5.4 项目的方法保障 |
5.5 项目的环境保障 |
5.6 项目的管理保障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30.8万吨VLCC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来源 |
1.2 造船行业现状 |
1.3 国内外船舶电力系统研究现状 |
1.4 VLCC电力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
2 30.8万吨VLCC船舶电力系统概述 |
2.1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2.2 电力系统的特点 |
2.3 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及示例船基本情况 |
3 30.8万吨VLCC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
3.1 电源容量和数量的确定 |
3.1.1 电力负荷估算 |
3.1.2 主、应急发电机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
3.1.3 变压器容量和数量的确定 |
3.1.4 蓄电池容量的确定 |
3.2 电力网的设计 |
3.2.1 电力网配电方式的设计 |
3.2.2 电力网单线图的设计 |
3.3 电力系统电缆的选择 |
3.4 短路电流计算 |
3.4.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方法简介 |
3.4.2 短路点的选取 |
3.4.3 参数输入 |
3.4.4 短路电流计算 |
3.5 电力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
3.5.1 配电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
3.5.2 主配电盘电气装置选型 |
3.5.3 应急配电盘电气装置选型 |
3.5.4 其它配电装置选型 |
4 电力系统保护功能及相关电路的设计 |
4.1 电力系统电站管理系统的设计 |
4.2 电力系统保护功能的设计 |
4.2.1 保护的目的和保护装置的种类 |
4.2.2 主发电机的保护 |
4.2.3 其它电力系统设备的保护设计 |
4.2.4 应急切断设计 |
4.2.5 连锁保护设计 |
4.3 电力系统相关电路设计 |
4.3.1 主配电盘主要电路设计 |
5 电力系统设计验证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站设备选型及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站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介绍 |
2.1 自升式钻井平台参数 |
2.2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特点 |
2.3 自升式钻井平台配电装置 |
2.3.1 发电机控制屏 |
2.3.2 并车屏 |
2.3.3 负载屏 |
2.3.4 应急配电盘 |
2.3.5 充放电板 |
2.3.6 岸电箱 |
2.4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气设备特点 |
2.5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气设备接地 |
2.6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网与电缆 |
2.7 本章小结 |
3 自升式钻井平台供电方案及设备选型 |
3.1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气单线图设计 |
3.1.1 一次系统设计 |
3.1.2 二次系统设计 |
3.2 自升式钻井平台发电机组的选择 |
3.2.1 选择发电机容量和台数的原则 |
3.2.2 发电机组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
3.3 自升式钻井平台控制器选择 |
3.4 断路器选择 |
3.5 本章小节 |
4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站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
4.1 发电机组自动启动设计 |
4.2 自动并车设计 |
4.3 调频调载设计 |
4.3.1 调速器原理分析 |
4.3.2 有功功率转移与分配 |
4.3.3 自动调频调载方法 |
4.4 自动解列与停机设计 |
4.5 自动保护环节设计 |
4.5.1 过载保护设计 |
4.5.2 短路保护设计 |
4.5.3 欠压保护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站系统监控与综合调试 |
5.1 监控界面设计 |
5.2 现场调试工作 |
5.3 调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2.1 我国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的现状 |
1.1.2.2 我国柴油/LNG 双燃料动力船的现状 |
1.1.3 国内外双燃料船改造细节及现状 |
1.2 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的优势分析 |
1.2.1 LNG概述 |
1.2.2 LNG的理化性质 |
1.2.3 LNG作为船舶燃料的优势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改装的总体设计 |
2.1 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系统构成及改装问题 |
2.2 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机舱设计 |
2.2.1 本质安全型机舱 |
2.2.2 增强安全型机舱 |
2.2.3 静电防护式机舱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与安装强度分析 |
3.1 船用LNG储罐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
3.1.1 船用LNG储罐的分类 |
3.1.2 船用LNG储罐结构特点 |
3.2 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 |
3.2.1 船用C型LNG储罐的使用环境及载荷特点 |
3.2.2 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 |
3.2.3 船用C型LNG储罐的技术参数 |
3.3 船用C型LNG储罐的安装强度分析 |
3.3.1 船用C型LNG储罐的有限元模型 |
3.3.2 船用C型LNG储罐计算工况的确定 |
3.3.3 船用C型LNG储罐各工况的初步分析结果 |
3.3.4 船用C型LNG储罐优化后各工况的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NG加注过程风险分析及防控 |
4.1 LNG加注过程风险分析 |
4.1.1 事故树的构建 |
4.1.2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 |
4.2 LNG加注过程的风险防控 |
4.2.1 LNG加注的基本模式 |
4.2.2 LNG加注的防控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峰918”轮改装分析 |
5.1 “万峰918”轮改装经济性分析 |
5.2 改装对于船舶机舱布置的影响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IEC/TC18第35届全会和SC18A第23届全会概况和对我国船电技术发展及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IEC/TC18/SC18A第23届全会 |
1.1 会议开幕, 代表签到 |
1.2 批准议程 |
1.3 确认上次会议纪要 |
1.4 IEC中央办公室的信息 |
1.5 SC18A秘书的报告 |
1.6 IEC/SC18A的工作计划 |
1.7 审查有效期 |
1.7.1 一般:结构、选择和敷设 |
1.7.2 材料:绝缘和护套 |
1.7.3 电缆:电力、控制和仪表 |
1.8 SC18A维护工作组MT2的报告 |
1.9 审查与IEC技术委员会的联系 |
1.9.1 SC18A与TC18的联系 |
1.9.2 SC18A与TC20的联系 |
1.1 0 其它事项 |
1.1 1 下次会议的日期和地点 |
1.1 2 会议闭幕 |
2 IEC/TC18第35届全会 |
2.1 会议开幕 |
2.2 批准议程 |
2.3 确认2012年奥斯陆会议纪要的说明 |
2.4 IEC中央办公室的信息 |
2.5 TC18主席报告 |
2.6 TC18秘书报告 |
2.7 TC18/AG27主席顾问组的报告 |
2.8 维护工作组的报告 |
2.9 IEC SC18A的工作报告 |
2.1 0 关于计划与IEEE就海底设备标准进行合作的信息 |
2.1 1 挪威关于初步工作项目“船舶电气设备直流配电体系结构”的建议 |
2.1 2 关于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TC 18X的信息 |
2.1 3 更新IEC中央办公室记录的TC18的工作计划 |
2.1 4 审查有效期 |
2.1 5 审查联系 |
2.1 5. 1 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联系 (A类联系) |
2.1 5. 2 与国际海船级社协会IACS的联系 (A类联系) |
2.1 5. 3 与其它IEC技术委员会的联系 |
2.1 5. 4 与ISO的联系 |
2.1 5. 5 与IEEE的联系 (D类联系) |
3 工作体会及对我国船电技术的发展建议 |
3.1 行使表决权, 扞卫了我国的权益, 扩大了我国在IEC/TC18中的影响, 应积极参与IEC的活动 |
3.2 市场需求大, 应加快采用IEC标准的步伐 |
3.3 船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
4 关于船用电缆标准的制定建议 |
5 关于船舶和近海设施电气设备标准的制定建议 |
(10)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
1.2 产业集群基本概念 |
1.2.1 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界定 |
1.2.2 产业集群类型及特征 |
1.3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3.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
1.3.2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1.3.3 产业集群实证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最新动态 |
1.4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船舶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框架 |
2.2 船舶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2 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理论 |
2.2.4 生态学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理论 |
2.3 产业集群研究的共生理论 |
2.3.1 共生理论 |
2.3.2 共生性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
2.3.3 共生理论研究产业集群最新动态 |
2.4 本章小结 |
3 船舶产业集群识别与结构分析 |
3.1 船舶产业发展特点 |
3.1.1 船舶产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
3.1.2 船舶产业的制造特点分析 |
3.1.3 船舶产业的分布特点分析 |
3.2 船舶产业集群概念及其类型 |
3.2.1 船舶产业集群界定 |
3.2.2 船舶产业集群类型 |
3.2.3 船舶产业集群特征 |
3.3 船舶产业集群结构 |
3.3.1 船舶产业集群结构的系统性 |
3.3.2 船舶产业集群结构分析 |
3.4 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原因与条件 |
3.4.1 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原因 |
3.4.2 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
4.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系统 |
4.1.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单元 |
4.1.2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关系 |
4.1.3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条件 |
4.1.4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结构 |
4.1.5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环境 |
4.2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模式 |
4.2.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组织模式 |
4.2.2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行为模式 |
4.2.3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的确定 |
4.3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原理与共生均衡 |
4.3.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原理 |
4.3.2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均衡 |
4.4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稳定性分析 |
4.4.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稳定性静态分析 |
4.4.2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稳定性动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研究 |
5.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模式研究 |
5.1.1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组织发展模式 |
5.1.2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行为发展模式 |
5.1.3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总体模式 |
5.2 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博弈分析 |
5.2.1 船舶产业集群企业入群行为的定性描述 |
5.2.2 纵向产业链间企业入群行为的博弈分析 |
5.2.3 横向同类企业间入群行为的博弈分析 |
5.2.4 船舶产业集群企业出群的定量分析 |
5.3 船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 |
5.3.1 船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界定 |
5.3.2 船舶产业集群具有生命周期的必然性 |
5.3.3 船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特征表现 |
5.3.4 船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定量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6 长三角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 中国船舶工业总体发展概况 |
6.1.1 中国船舶工业总体发展现状 |
6.1.2 中国船舶工业子行业发展现状 |
6.1.3 中国船舶工业总体分布现状 |
6.2 长三角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6.2.1 长三角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
6.2.2 长三角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 |
6.3 长三角具体省市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6.3.1 上海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6.3.2 江苏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6.3.3 浙江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
6.4 本章小结 |
7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与发展思考 |
7.1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实证调研方法与样本的确定 |
7.1.1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样本的确定 |
7.1.2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实证调研过程 |
7.2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
7.2.1 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定量化实证分析 |
7.2.2 泰州市船舶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
7.2.3 船舶产业集群共生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 |
7.3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三角船舶工业发展思考 |
7.3.1 基于共生机理视角的发展思考 |
7.3.2 基于共生发展模式的发展思考 |
7.3.3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发展思考 |
7.4 长三角船舶工业集群式发展路径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四、对我国船用电气设备的改进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韩广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2]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万东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3]基于PLC技术的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研究[J]. 周名侦. 舰船科学技术, 2020(12)
- [4]我国船海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宗婷婷.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5]基于PDCA的S公司拖轮厂修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岳小林. 燕山大学, 2019(06)
- [6]30.8万吨VLCC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张金梁.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7]自升式钻井平台电站设备选型及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养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8]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装研究[D]. 余超.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2)
- [9]IEC/TC18第35届全会和SC18A第23届全会概况和对我国船电技术发展及标准化工作的建议[J]. 夏泳楠,欧阳涛,郭娅.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15(01)
- [10]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 陶永宏.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