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脐带异常致新生儿窒息13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茹[1](2021)在《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或称胎粪吸入性肺炎,该病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排出胎粪污染羊水,并于分娩前或分娩时吸入一定量粪染羊水后导致气道机械性梗阻、肺表面活性物质(PS)功能障碍和肺部炎症反应,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表现为发绀、呻吟、气促、鼻翼扇动等,同时伴有其他器官及系统受损的一组综合征。相较于早产儿,足月儿及过期产儿多见。MAS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羊水胎粪污染(MSAF),MSAF的发生率随着胎龄(GA)增加而增加。GA>42周者,MSAF发生率超过30%;而GA<37周者发生率<2%;在GA<34周者极少有胎粪排入羊水。近些年来尽管围生医学取得较大进展,但是MAS发病率和导致的患儿病死率仍较高,是新生儿主要的死因之一。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关于MA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MAS间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故为本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第一部分MA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91例羊水胎粪污染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关于足月儿MA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91例羊水胎粪污染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MAS为分组变量,分为未发生MAS组(174例)和发生MAS组(117例)。分析来自孕母的变量如胎次、产次、分娩方式等和来自患儿的变量如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对MAS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91例羊水胎粪污染足月患儿中,未发生MAS组有174例,发生MAS组有117例,MAS发生率为40.2%。2、MAS的发生与胎龄相关,发生MAS组平均胎龄为40.0±1.00w,高于未发生MAS组的平均胎龄39.1±1.13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增加而增加。3、MAS的发生与羊水污染分度显着相关(P<0.05),且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存在羊水胎粪污染的患儿共有291例,其中羊水I度污染有73例,发生MAS 1例,MAS发生率为1.4%;羊水II度污染有44例,发生MAS 9例,MAS发生率为20.5%;羊水III度污染有174例,发生MAS 107例,MAS发生率为61.5%。在发生MAS组中,主要为羊水III度污染,共有107例,占91.5%(107/117)。4、MAS的发生与剖宫产相关,在未发生MAS组和发生MAS组中,剖宫产分别有63例(36.2%,63/174)和65例(55.6%,65/117)。发生MAS组的剖宫产率相较于未发生MAS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MAS的发生与入院时动脉pH值相关,发生MAS组平均入院时动脉pH为7.28±0.03,低于未发生MAS组平均入院时动脉pH为7.32±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MAS的发生与Apgar评分相关,发生MAS组Apgar评分分别为5.84±1.46、6.97±1.22、8.51±1.00,未发生MAS组Apgar评分分别为8.55±0.85、9.68±0.58、9.87±0.37。发生MAS组的评分低于未发生M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MAS的发生与性别、出生体重、胎次、产次、有无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胎盘异常、入院时动脉BE值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S的发生与胎龄、羊水污染分度、剖宫产、入院时动脉pH值、Apgar评分相关。2、性别、出生体重、胎次、产次、有无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胎盘异常,入院时动脉BE值与MAS的发生无显着相关性,即非MAS发生的影响因素。3、胎龄、剖宫产、羊水污染分度、入院时动脉pH值为M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gar评分是MA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第二部分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将发生MAS组患儿(117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成轻中重三组,两两组间比较,分析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17例确诊MAS足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成轻中重三组,两两组间比较即轻度组vs中度组、轻度组vs重度组、中度组vs重度组,分别将来自孕母的变量如胎次、产次、分娩方式等和来自患儿的变量如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在三组间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结果:1、Apgar评分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轻度MAS Apgar评分分别为7.47±0.86、8.07±0.87、9.03±0.49;中度MAS Apagr评分分别为5.83±0.85、6.97±0.89、8.58±0.77;重度MAS Apgar评分分别为4.11±0.88、5.79±1.07、7.82±1.39。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评分随之降低。2、入院动脉pH值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轻度MAS平均入院动脉pH值为7.32±0.02,中度MAS为7.28±0.01,重度MAS为7.25±0.02。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入院动脉pH值也随之降低。3、在发生MAS组中,以羊水III度污染居多,占91.5%(107/117),故组间差异性不明显。羊水污染分度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4、MAS病情严重程度分型与胎龄、分娩方式无关。结论:1、羊水污染分度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2、Apgar评分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评分随之降低。3、入院动脉pH值在轻中重度MAS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随着MAS病情程度加重,入院动脉pH值也随之降低。
李姝欣[2](2021)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结局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HDP是全球范围内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不能及时辨判、干预,会对母儿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目前HD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晰阐明,已有研究表明孕前BMI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不良是HDP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有较多关于孕前BMI和GWG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但是针对HDP孕妇的研究结果很少。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通过对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试图分析孕前BMI和GWG对HDP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以指导HDP孕妇进行孕前BMI及GWG管理以改善HDP母婴妊娠结局。研究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间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排除双胎及多胎、孕前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子宫畸形等共计520例病例,胎儿死亡27例,新生儿共493例活产新生儿。根据WHO的BMI分类将本研究中的520例HDP孕妇分为4组,分别是孕前BMI过低组(BMI<18.5kg/m2)、孕前BMI正常组(18.5≤BMI<24.9kg/m2)、孕前BMI超重组(25≤BMI<29.9kg/m2)、孕前BMI肥胖组(BMI≥30kg/m2)。根据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修订的GWG标准:孕前BMI过低的GWG为12.518.0kg,孕前BMI正常GWG为11.516.0kg,孕前BMI超重为7.011.5kg、孕前BMI肥胖为5.09.0kg。将GWG分为3组,达到IOM标准的定义为GWG正常组,未达到IOM标准的为GWG过少组,超过美国IOM标准的为GWG过多组。以不同孕前BMI或GWG分组。1、比较HDP发病率、疾病分类、以及BMI及GWG分布情况。2、以不同孕前BMI及GWG分组,分别比较HDP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孕产史、孕期并发症/合并症、妊娠结局、新生儿的出生情况、活产新生儿的身高、体重、胎儿死亡的分析,住院化验。应用SPSS 23.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P25,P75)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若表格资料期望数小于5,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数据计算。当P<0.05是视为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年来HDP发病率有所增加,单胎孕妇HDP发病率也有所增加。2、单胎HDP中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较高。3、不同BMI组之间孕次、产次、流产史、IVF、住院天数、GWG增长量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GWG组之间IVF、孕前BMI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的HDP孕妇有GWG过多的倾向。4、不同BMI组的HDP分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WG组的HDP分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组内均是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分布较多。BMI过少组及BMI过多组里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均高于正常组。5、不同BMI组在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脂异常、合并其他内科疾病、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胎位异常上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GWG组在早产、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脂异常、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胎位异常、脐带异常上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不同BMI组在分娩孕周分布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GWG组在分娩孕周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WG各组分娩孕周均主要集中于≥28周。7、不同BMI组在在产后出血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组产后出血率最高(P<0.05)。不同GWG组在分娩方式、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上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WG的增加,剖宫产率呈增加趋势。8、不同BMI组在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儿的死亡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GWG组在新生儿窒息分类、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儿畸形上有的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9、不同BMI组及GWG组活产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及身长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死亡的胎儿中88.89%经自然分娩,分娩时孕周在≤24周占66.67%,其中88.89%分娩体重<1500g。本研究中死亡胎儿分布的孕周全部小于33+6周,孕前BMI肥胖与胎儿死亡有相关性(P<0.05)。胎儿死亡与GWG过少有相关性(P<0.05)11、不同孕前BMI组在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血小板、BNP、D-二聚体、ALT、AST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D-二聚体、ALT、AST、TBA的值随BMI增加有增加趋势。白蛋白、血小板随BMI增加有下降趋势。12、不同GWG组在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血小板、BNP、D-二聚体、碱性磷酸酶、ALT上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WG正常组白蛋白、血小板最高,过少组的白蛋白、血小板最低。GWG过少组的乳酸脱氢酶、BNP、ALT、碱性磷酸酶中位数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1)2019-2020年我院HDP发病率呈增长趋势。(2)单胎HDP孕妇发生孕前肥胖、GWG过多的可能性较大。(3)孕前肥胖的单胎HDP孕妇发生GWG过多可能性较大。(4)单胎HDP孕妇中孕前肥胖、GWG过多与HDP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5)单胎HDP孕妇中孕前超重或肥胖与HDP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6)单胎HDP孕妇中孕前肥胖和GWG过多与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7)单胎HDP孕妇中孕前低体重和GWG过少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存在相关性。(8)单胎HDP孕妇中孕前BMI和GWG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有相关性。(9)孕前肥胖和GWG过少与单胎HDP孕妇胎儿的死亡有相关性。(10)孕前BMI及GWG与单胎HDP孕妇的BNP和D-二聚体数值存在相关性。
马春余[3](2020)在《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单中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贫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时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病例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早产儿均按2个日龄段(日龄<7天,日龄≥7天)分别研究,依据不同日龄段贫血诊断标准分别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我院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我院2017-2018年收治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共计18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计156例早产儿被纳入本研究,日龄<7天阶段贫血组患儿占56.4%(88/156),日龄≥7天阶段贫血组患儿占81.4%(127/156)。2.日龄<7天阶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孕母年龄、出生胎龄、基础血红蛋白、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是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05,P=0.028;OR=0.623,P=0.006;OR=0.915,P=0.000;OR=1.326,P=0.000)。3.日龄≥7天阶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体重、基础血红蛋白、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是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97,P=0.000;OR=0.972,P=0.043;OR=1.141,P=0.016)。结论:1.我院2017-2018年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率高,日龄≥7天阶段早产儿贫血比例高于日龄<7天阶段早产儿。2.孕母年龄小、出生胎龄小、基础血红蛋白值低、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大是胎龄小于34周的日龄<7天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出生体重低、基础血红蛋白值低、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大是胎龄小于34周的日龄≥7天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华素环[4](2019)在《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围产儿窒息是以胎儿胎盘之间的血流受阻或中断导致其发生缺氧或酸中毒为病理机制,可对围产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1]。胎儿窘迫是临床产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遭受缺氧或窒息的状态。长时间的胎儿宫内缺氧可能超出其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使机体不足以代偿缺氧或窒息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大脑、心脏及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受损。妊娠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近年来关于胎盘和脐带因素对胎儿结局影响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尤其是关于脐带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脐带是为胎儿提供生命支持的唯一通道,而且胎儿机体内对脐带存在一定的保护机制,如羊水的产生可以缓冲子宫收缩对脐带的压力,同时脐带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构成也对脐带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当这些机制被打破时,可能使胎儿处于危险之中,导致围产儿脑病或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随着胎儿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妊娠早、中期胎儿异常引起的围产儿病残率和死亡率下降,而与脐带因素相关的围产儿病残率和死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3]。在妊娠期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产前检测诊断,对存在脐带异常因素的胎儿加强管理和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警惕胎儿缺氧或窒息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病残率和死亡率。本文旨在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且合并脐带异常因素的围产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评估脐带异常孕产妇分娩的潜在风险,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合并脐带异常的241例孕产妇作为脐带异常组,收集同时期250例无脐带异常的孕产妇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孕产妇,且无妊娠期合并症。2方法所有孕产妇均于产前定期行胎儿系统多普勒超声检查,且在妊娠32周之后均行电子胎儿监护监测。记录分娩时胎儿的性别、体重、羊水性状、脐带情况、分娩方式,并对分娩后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评估新生儿的出生状态。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即?x±s)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率或构成比,即n(%)描述,组间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所有结果,均认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一般资料情况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孕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性别及体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脐带异常的分类本研究脐带异常组(经产后确诊)中,脐带缠绕约占56.02%(135/241),脐带扭转约占19.09%(46/241),脐带隐性脱垂约占9.54%(23/241),脐带真结约占2.90%(7/241),帆状胎盘约占4.15%(10/241),球拍状胎盘约占8.29%(20/241),其中脐带缠绕的发生率较高,脐带真结最为少见。3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其中脐带异常组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孕产妇电子胎儿监护监测结果比较对两组孕产妇的电子胎儿监护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其中脐带异常组电子胎儿监护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孕产妇产时胎儿脐动脉血PH值检测结果比较对两组孕产妇产时胎儿脐动脉血PH值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其中脐带异常组产时胎儿脐动脉血PH值<7.20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孕产妇围产儿结局的比较对两组孕产妇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其中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脐带缠绕发生胎儿窘迫约占11.11%(15/135),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2.96%(4/135),脐带扭转发生胎儿窘迫约占28.26%(13/46),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10.87%(5/46),脐带隐性脱垂发生胎儿窘迫约占47.83%(11/23),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30.43%(7/23),脐带真结发生胎儿窘迫约占42.86%(3/7),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14.29%(1/7),球拍状胎盘发生胎儿窘迫约占45%(9/20),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10%(2/20),帆状胎盘发生胎儿窘迫约占60%(6/10),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40%(4/10)。7产前彩超检测结果对围产儿结局的比较对所有孕产妇均于分娩前进行彩超检测,脐带异常组中脐带缠绕检出129例,帆状胎盘9例,球拍状胎盘18例,其中经产前彩超检测发现脐带异常胎儿,发生胎儿窘迫约占9.54%(23/241),发生新生儿窒息约占2.07%(5/241);经彩超检测未发现脐带异常的胎儿,发生胎儿窘迫约占14.11%(34/241),发生了新生儿窒息约占7.47%(18/241);对产前发现脐带异常的围产儿结局与未发现脐带异常围产儿的结局进行比较,产前发现脐带异常者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未发现脐带异常者,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脐带异常易导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增加了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脐带异常增加了胎儿代谢性酸中毒的风险,可能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或脑损伤的发生有关联。2.产前彩超及电子胎儿监护对脐带异常孕产妇具有一定的监测价值,对脐带异常的孕产妇,加强产前产时彩超及电子胎儿监护监测,综合评估其分娩的潜在风险,及早发现脐带异常导致的胎儿缺氧或窒息,选择合适的方式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3.脐带隐性脱垂及帆状胎盘易在产时导致胎儿急性缺氧、窒息、猝死,对围产儿的危害性较大,及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冯凯泉[5](2019)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近两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和70例非HIE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HIE的产前、产时及产后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HIE的发病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64例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HIE新生儿70例为对照组,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可能引起HIE的产前、产时及产后相关危险因素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应用X2检验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两组在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探讨各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同期暴露的新生儿数为5258例,64例诊断为HIE,罹患率为1.21%。产前危险因素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母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胎盘异常、孕期未规律产检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孕母年龄、孕母流产史、孕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孕期合并感染、孕期保胎史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产时危险因素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脐带异常、产程异常、羊水异常、胎心异常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分娩方式、胎儿出生体重等因素无显着差异(P>0.05)。产后危险因素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性酸中毒方面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因素中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本文统计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罹患率为1.21%。2.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密切相关的产前危险因素包括:孕母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胎盘异常、孕期未规律产检。产时危险因素包括:脐带异常、产程异常、羊水异常、胎心异常。产后危险因素包括: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性酸中毒。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与胎儿产前、产时、产后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要提高社会对胎儿及孕母健康的重视程度,普及孕妇规律产前检查,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避免以上与HIE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生。对存在HIE高危因素的患儿需积极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做好定期随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王蒙,易彬,王燕侠,毛宝宏,郭华棋,石静云,仇杰[6](2018)在《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患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整群抽样选择高原地区的8家医疗机构,前瞻性选择2016年10~12月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资料,通过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对产妇孕期及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甘南高原地区分娩的1 197名新生儿中183例发生窒息,占15. 3%;其中轻度窒息157例,重度窒息26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活环境在海拔3 000米以下(OR=2. 693.95%CI1. 275~5. 689)、母亲孕期发热(OR=2.986,95%CI 1.163~7. 666)、产程延长(OR=2. 925,95%CI1.112~7. 691)、胎儿宫内窘迫(OR=7. 000,95%CI 3. 254~15. 056)、宫缩乏力(OR=2. 737,95%CI1.484~5. 047)、脐带异常(OR=3.094,95%CI 2.051~4. 668)、羊水异常(OR=2.033,95%CI1. 230~3. 361)、胎盘异常(OR=2. 753,95%CI 1. 016~7. 464)均是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危险因素,家庭年收入>30000元(OR=0.452,95%CI 0.297~0.687)是新生儿窒息的保护因素。结论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多与宫内因素和产时因素相关,应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李震雷,李风雷[7](2016)在《胎心监护和血气分析对脐带异常的围生儿监测的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和血气分析对脐带异常的围生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有脐带异常的单胎足月孕妇52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分娩全程均行胎心监护。回顾分析同期入院的分娩全程行胎心听诊的单胎足月伴脐带异常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胎儿娩出后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各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产钳及酸中毒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生胎儿均有酸中毒出现,但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发生酸中毒12例(23.08%),明显少于对照组20例(38.46%),且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9.6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77%)及剖宫产情况(3.85%)相较于对照组(26.92%,19.23%,23.08%)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血气分析监测脐带异常围生儿对胎儿缺血、缺氧程度的反映更灵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指导围生儿的治疗,提高存活率,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刘向梅,徐萍,李瑛[8](2013)在《210例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危险因素,为防治新生儿窒息提供经验。方法对210例窒息患儿及420例对照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胎盘异常、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产钳助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和消除新生儿窒息发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可望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史春华[9](2012)在《高度重视脐带因素对围产儿的影响》文中认为脐带异常是造成围产儿窒息的常见原因,占围产儿死亡原因第二位,占致残因素第四位。本文通过综合阐述脐带异常的种类、诊断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使产儿科医生充分认识,高度重视脐带因素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
陈川碧,郑通喜,陈洁[10](2010)在《胎儿附属物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二、脐带异常致新生儿窒息13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脐带异常致新生儿窒息13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MA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 资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1.2 研究方法 |
1.1.3 诊断标准及说明 |
1.1.4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影响MAS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
1.2.2 影响MAS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轻中重度MAS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诊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述 |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诊断 |
2.3 子痫前期发病高危因素与发病机制 |
2.3.1 高危因素 |
2.3.2 发病机制 |
2.3.3 HDP的治疗 |
2.3.4 HDP的终止妊娠的时机、指征 |
2.3.5 HDP的终止妊娠的方式 |
2.3.6 产后及哺乳期血压的管理 |
2.4 孕前体质指数与HDP相关 |
2.4.1 孕前体质指数标准 |
2.4.2 孕前体质指数对HDP的影响 |
2.4.3 孕前BMI与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
2.4.4 孕前BMI对胎儿的影响 |
2.5 孕期体重增长与HDP相关 |
2.5.1 孕期体重增长标准 |
2.5.2 GWG对HDP的影响 |
2.5.3 GWG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
2.5.4 GWG对胎儿结局的影响 |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3.2 临床资料 |
3.2.1 一般资料及孕产史 |
3.2.2 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 |
3.2.3 母儿结局 |
3.3 研究方法 |
3.4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2019-2020 年产科HDP资料的一般描述 |
4.1.1 2019-2020 年间HDP、单胎HDP孕妇占比 |
4.1.2 单胎孕妇 HDP 疾病分类构成比 |
4.1.3 不同孕前BMI分类占比 |
4.1.4 不同GWG分类占比 |
4.2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
4.2.1 不同孕前BMI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
4.2.2 不同GWG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
4.3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HDP分类比较 |
4.3.1 不同孕前BMI组HDP分类比较 |
4.3.2 不同GWG组HDP分类比较 |
4.4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比较 |
4.4.1 不同孕前BMI组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比较 |
4.4.2 不同GWG组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比较 |
4.5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分娩孕周比较 |
4.5.1 不同孕前BMI组分娩孕周比较 |
4.5.2 不同GWG组分娩孕周比较 |
4.6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分娩情况的比较 |
4.6.1 不同孕前BMI组分娩情况的比较 |
4.6.2 不同GWG组分娩情况的比较 |
4.7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
4.7.1 不同孕前BMI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
4.7.2 不同GWG新生儿结局比较 |
4.8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活产新生儿体重及身长的比较 |
4.8.1 不同孕前BMI组活产新生儿体重及身长的比较 |
4.8.2 不同GWG组活产新生儿体重及身长的比较 |
4.9 不同孕前BMI及GWG组胎儿死亡情况分析 |
4.10 不同孕前BMI组及GWG组化验检查比较 |
4.10.1 不同孕前BMI组化验检查比较 |
4.10.2 不同GWG组化验检查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HDP的发生率 |
5.2 HDP的构成情况 |
5.3 HDP的孕前BMI及GWG分布情况 |
5.4 不同孕前BMI及GWG组一般情况 |
5.5 孕前BMI及GWG过多与HDP严重程度 |
5.6 孕前 BMI、GWG 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
5.7 不同孕前BMI、GWG组分娩情况 |
5.7.1 分娩孕周 |
5.7.2 分娩方式 |
5.7.3 产后出血 |
5.7.4 新生儿结局 |
5.8 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 |
5.9 胎儿死亡分析 |
5.10 不同孕前BMI及GWG组化验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单中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4)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胎儿窘迫的诊断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胎心监护和血气分析对脐带异常的围生儿监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高度重视脐带因素对围产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脐带异常种类 |
2 脐带异常并发症 |
2.1 脐带绕颈、绕体 |
2.2 脐带脱垂 |
2.3 脐带打结(真结) |
2.4 脐带过度扭转 |
3 产前诊断 |
4 产前及产时表现 |
5 分娩方式选择及预后 |
5.1 严密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
5.2 预后 |
(10)胎儿附属物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胎盘异常 |
1.1 胎盘早剥 |
1.2 前置胎盘 |
1.3 胎盘功能低下 |
2 脐带异常 |
2.1 脐带过短 |
2.2 脐带缠绕 |
2.3 脐带绕颈 |
2.4 脐带扭转异常 |
2.5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 |
2.6 脐带打结 |
2.7 脐附着异常 |
3 胎膜异常 |
3.1 胎膜早破 |
3.2 急性绒毛膜羊膜炎 |
4 羊水异常 |
4.1 羊水过少 |
4.2 羊水过多 |
4.3 羊水污染 |
四、脐带异常致新生儿窒息13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陈静茹. 大理大学, 2021(09)
- [2]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结局的影响[D]. 李姝欣. 吉林大学, 2021(01)
- [3]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单中心分析[D]. 马春余.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脐带异常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D]. 华素环. 郑州大学, 2019(08)
-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冯凯泉.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分析[J]. 王蒙,易彬,王燕侠,毛宝宏,郭华棋,石静云,仇杰.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8(05)
- [7]胎心监护和血气分析对脐带异常的围生儿监测的临床意义[J]. 李震雷,李风雷.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5)
- [8]210例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J]. 刘向梅,徐萍,李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02)
- [9]高度重视脐带因素对围产儿的影响[J]. 史春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03)
- [10]胎儿附属物异常对围产儿的影响[J]. 陈川碧,郑通喜,陈洁. 中国妇幼保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