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配像二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石春雨[1](2021)在《论李瑞环的京剧思想和京剧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以及广大京剧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京剧得以复苏并有了新的活力,无论在创作还是演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京剧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自身的演员、剧目、观众的“三断档”局面,加之逐渐丰富的文艺品种样式,使得京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李瑞环本着对民族文化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深谋远虑,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先继承后发展”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在京剧界影响深远,而此后振兴京剧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绪论部分,笔者首先对研究论题的提出进行了说明,接着对李瑞环的特殊身份予以相应的交代和必要论述,回顾并总结了国内目前对李瑞环京剧思想和京剧实践的研究现状。本文希望通过对李瑞环的京剧思想和京剧实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把握李瑞环对中国京剧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第一章《传承之辨:京剧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探讨了李瑞环京剧思想所受到的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文艺思想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一套自己的京剧思想。第一节阐述了李瑞环振兴京剧的思想理论基础,探讨毛泽东和邓小平相关文艺思想对李瑞环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李瑞环对京剧的肯定态度,他提倡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振兴京剧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继承后发展,把发展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第三节围绕李瑞环关于京剧与时代、群众不可分割关系的思想加以总结和评析;第四节介绍了李瑞环关于京剧演出水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第二章《雅俗之间:改编剧本的生命力》,对李瑞环所改编的五部作品做了详细的文本分析,以期更全面地认识李瑞环思想在剧本中的具体体现。第一节阐述了改编剧本对原剧本主题的挖掘;第二节研究了李瑞环处理情节的方式;第三节探究了李瑞环所塑造的生动的人物形象;第四节阐述了改编后剧本语言平易通俗的特征。第三章《振兴之策:京剧的传播和制度建设》,主要探讨李瑞环在京剧实践方面的独特贡献。第一节聚焦于天津青年京剧团建设,以最为成功的“百日集训”为切入点,阐述李瑞环对天津青年京剧团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关注到京剧音配像工程,阐述了其在继承、发展和弘扬京剧等方面,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节分析了院团体制改革如何围护和调动了京剧工作者的积极性,激活了艺术生产力。结语部分肯定了李瑞环对京剧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对李瑞环的研究和反思给当下的京剧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物和路标,指出了京剧的振兴应是一个不断继承传统、不断向他者敞开、不断修正的过程。
李明[2](2019)在《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文中研究说明孙悟空作为一个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形象,其视觉艺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及其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该学术命题的第一次整体性研究的尝试——在“取经故事—西游故事—孙悟空故事”演进脉络的观照下,梳理历代美术作品中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进行分期研究,总结造型要素,分析其形成和演变动因。第一章阐释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渊源:通过“猴行者原型”命题说明孙悟空的猴性来源,阐释其从猕猴到猿猴再到石猴的演化过程;强调故事系统作为视觉艺术形象的文化渊源,分别介绍取经本事、取经故事、西游故事、孙悟空故事的演化历程;阐述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演化,并进行历史分期。第二章到第五章对孙悟空在“四个历史阶段”的视觉形象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通过梳理截至2018年最新最全的美术资料,分析唐宋的猴行者形象,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分析元代孙行者的形象;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概括分析明清齐天大圣的形象和民国以来美猴王的形象。第六章为价值探讨:第一节论述孙悟空视觉艺术的美术史价值、审美价值;第二节阐述孙悟空视觉艺术对于西游故事演化、孙悟空人物原型等“西游学”命题的实证价值;第三节概述了孙悟空视觉艺术的产业价值。本文梳理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千年历史,认为孙悟空形象中的两大基本特征的“本体矛盾性”和“主体焦虑性”贯穿着整个视觉艺术形象演变历程,与中国文化变迁中的诸多侧面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李佳翼[3](2019)在《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阅读作为人类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成长中的方方面面。阅读障碍是对阅读产生极大影响的负面因素,它存在于所有文化中,并影响所有社会群体。阅读障碍症群体在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教育中容易受到排斥,无法健康成长、融入社会甚至服务社会,属于弱势群体,也是特殊群体。鉴于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在现阶段全民阅读活动的热烈开展下,人们对阅读的兴趣不断提升,各类人群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保障全体公民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国家高度关心重视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明确部署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任务,推动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因此,作为人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场所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完善现有的特殊群体服务,尤其是对阅读障碍症人群的服务。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弱势群体理论和各大官方机构、学会的阅读障碍症定义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的情况,深入介绍阅读障碍症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服务进行研究综述,为后文研究问题的开展做好铺垫。其次,通过网络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美国4所公共图书馆、英国3所公共图书馆以及我国31个直辖市、省和自治区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发展现状,总结研究特点、内容及不足。最后构建了含有基础服务、核心服务及保障服务三个服务层面的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并为了模式的长效持久运行提出普及阅读障碍理解、加大财政投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对策,提出总结与展望。
郝军军[4](2016)在《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代墓葬,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了金墓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然后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工作尚不完善:第一,分区数量太少,将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墓葬放在一起;第二,对墓葬年代缺少必要的分析。另外在研究领域上也较为狭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并对文中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文章主体,将金墓划分为东北地区、金中都地区、大同地区、河北中南部地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陕甘宁地区等十个区,有的区内还分成更小的区,实际共有二十六个小区。本文的研究是在小区内开展的,讨论了墓葬类型、随葬品、墓葬年代,并总结区域特色。对材料丰富、有早晚变化的区域还进行了分期。第十二章从宏观上对金墓的共性进行总结,将其归并为三大区。又从墓葬出发,从微观上探讨区域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第十三章主要根据宋金时期流行的《地理新书》,研究金墓中存在的五音昭穆葬,分析了这种葬法的各种表现,揭示出其使用区域十分广泛,除了中原广大地区外,在原辽统治区内的大同、辽宁地区也都有发现。第十四章讨论砖室墓的营建问题,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砖室墓的建造过程进行探讨,分挖圹、砌砖、妆画这三个步骤。第二部分以晋南地区砖雕墓为中心,分析砖雕的生产制作,分成了模制、雕砖(先烧后雕)和雕坯(先雕后烧)三种技法,并讨论了砖雕的商品性质以及在研究砖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十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的收获进行总结。
李庆锋[5](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指出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李锦洪[6](2016)在《80年代以来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纪录片这一独特的影像形式记录着历史,承载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浓浓的时代气息。该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系列再拍纪录片和中外纪录片《望长城》、《万里长城》的拉片式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80年代至今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的转变,力图在市场化时期的今天对纪录片视听语言进行展望。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量化研究法,将三组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放在一起进行研究,通过对同对象的再拍深入地探讨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变化,并努力总结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该论文主要梳理了当代纪录片观念更新的历史脉络,并由此获得观念更新对视听语言的推动作用。文章第三部分结合案例主要分析了国产纪录片视觉语言从80年代的镜头信息量少,运动镜头随意性强,“跟腚派”长镜头使用频繁经过时间的历练到今天呈现出来的镜头碎片化处理,运动镜头使用更严谨,小景别镜头展现细节,运用“搬演”等纪录片视觉语言发展状况。第四部分则分析了国产纪录片听觉语言从80年代解说主导画面到市场化时期注重同期声运用等方面的发展历程。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发展的整体特征表现,肯定了这些变化的意义,并借此对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刘柯瑾[7](201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管理行为研究 ——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真正源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致使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加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兴趣的转移,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缺乏自觉性,使得许多珍贵非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一工作量浩大、极其复杂并且长期的文化传承工程,不是任何个人和民间团体所能承担和胜任的,因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我国有近三十年对非遗的研究与实践,但目前为止仍未就政府管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议题形成权威系统的研究体系,虽偶有学者涉猎至此,多半只是浅尝辄止。本文从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角度进行方法论与分析范式的研究,就政府主导下保护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加深了本领域的理论深度。近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保护及传承非遗的新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是我国政府对非遗进行整体性、原真性保护的创新举措。在厘清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职能、指导原则及角色定位之后,笔者选取文化资源优渥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个案进行深入调研及实地走访,深入挖掘晋中政府在非遗保护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在积极吸取国内外非遗保护先进经验之后,笔者从非遗名录、传承空间、社会传承体系、保障制度几方面针对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际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吴霁霁[8](2014)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独立的政治、腾飞的经济以及复兴的文化,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国家综合国力来说,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虽然经济、军事、科技以及矿产资源等传统有形的“硬”实力亦然很重要,文化软资源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就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软资源之一,孔子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一方面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一方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软资源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该研究的意义表现在:首先,推进实施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其次,可以使国人更加清楚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永恒价值,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最后,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对既有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至今尚无系统地就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全面研究的论着。可以说,在今天的形势下,这一研究是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我们根据文化学理论来分析孔子文化之不同部分的价值高低,并根据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总结,结合国家政策和具体实践,从国内、海外两个角度找出问题和困境所在,并试着提出解决之道,以便能够更好地推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第二章“孔子文化的‘地域性’与‘世界性”,主要分析了孔子学说与孔子文化的关系,尤其是指出了孔子文化自始就具有中国文化主流的基因,这是由于孔子文化的母体鲁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孔子本人“集大成”的工作所决定的。孔子文化由“地域文化”走向“主流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初的步骤,同时正因为孔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更为突显。我们通过分析孔子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特殊性”与“世界性”、“普遍性”的二重品格,指出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第三章“孔子文化的海外传播”,将历史上孔子文化在东亚和欧洲、美洲的传播历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孔子文化在东亚传播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其中当地政府的倡导孔子文化教育、在制度上有科举制度的建立为保障、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大量儒家典籍文献的输入和刊刻、通过设立孔庙举行释奠礼来扩大孔子的影响等多管齐下的措施,都是重要因素。而在孔子文化西传欧洲的过程中,最初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传教士,其次有海外华人及欧洲学者的推动。孔子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开始较晚,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推动、海外华人的努力、美国学者的推动及媒体的宣传,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但是综合起来看,孔子文化在海外传播不是主动的,而是由对方主动实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文化“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传统有关的。第四章“‘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初步实践”,主要探讨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方面的既有经验。一方面分析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一方面对我国各地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方面取得的较为成功的经验、思路进行了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孔子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最后我们将孔子文化故乡济宁在推动孔子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所作的工作进行归纳与总结,这些“济宁经验”可以为全国的孔子文化“走出去”提供范例,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第五章“孔子文化怎样更好地走向世界”,则是在总结既有经验基础上,对孔子文化“走向世界”存在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包括:传播者——人才匮乏,主体意识缺失;传播内容——内力不足,缺乏创新;传播渠道——模式单一,缺少话语权;受众——外部环境面临挑战等方面。除了这些困境和挑战之外,孔子文化走向世界还有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其中包括:国外因素——西方国家对孔子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国内因素——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自身因素—孔子文化传统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我们试着提出推动孔子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若干建议。第一,破除“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传统心态,树立积极主动的文化传播信念;第二,地方政府和国家层面都应该继续加大力度,组织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人士进行联合攻关,确立切实可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加强国内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孔子文化的世界传播提供可靠的人才储备;第四,提升和优化孔庙功能,使其充分发挥教化国民、尊敬圣贤的场所,切实提升国民素养和德行,给孔子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最深厚的底气和动力;第五,优化整合曲阜及其周边孔子文化资源,对内保护和传承孔子文化,对外展现孔子文化之魅力;第六,在曲阜筹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为海外学生提供更真切体验孔子文化打造新平台;第七,做好中国经典的外译工作,这就需要加大翻译人才的培养;第八,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审美、心理、习俗,借助科技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展现孔子文化;第九,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海外孔子文化的传播的作用;第十,充分发挥海外孔庙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作用。
董昕[9](2013)在《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指明戏曲艺术教育是以戏曲文化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业教育,是训练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戏曲艺术得以发展和赓续的根本。它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形式与结构最复杂的艺术教育体系,它经过近千年的积累和发展,终十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纳入了国民教育的序列当中,由此进入了戏曲现代教育60年改革发展的全新历程。第一章“戏曲传统教育的历史回眸”。戏曲教育滥觞于原始宗教歌舞,在乐教传统的丰富和滋养下,于唐教坊中孕育出了完整的形态。宋元时期,戏曲教育秉承中国乐教的传统,随着戏曲艺术的破茧而出降临世间,并迅速成为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改良思想的影响下,戏曲界伶人们在各地开办了一批新型的班社,戏曲传统教育也在这些班社中开始发生转变。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大教育的转型,新式戏曲学校也陆续开办起来。第二章“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戏曲艺术教育于建国以后被纳入了国民教育的序列中,自此翻开了戏曲教育崭新的一页,并进入了戏曲现代教育60年改革发展的全新历程。建国初的七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通过“改戏、改人、改制”三个步骤完成了对戏曲传统教育的现代化改造工程,为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丛石。第三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现代教育围绕着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快了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然而,戏曲现代教育的办学规模与教育实践,却随着艺术与教育方针的起伏变化而不断变化,进入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第四章“‘文革’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特殊发展”。“文革”十年,戏曲现代教育进入了个“冰火两重天”的特殊发展时期。一方面,在砸烂“文艺黑线”、破“四旧”的名义下,各地戏曲教育机构将教学所用的服装、道具、剧本、教材资料一并烧毁,戏曲教育或停办、或下放,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另一方面,戏曲教育因为肩负着为“样板戏”剧团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开展了一场革命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对戏曲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第五章“新时期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文革”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在尊师重教风气的引导下,在整个行业的全情投入下,戏曲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恢复、发展阶段。第六章“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的加快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戏曲现代教育事业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新中国60年,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戏曲艺术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努力,深入探索。60年来,所培养的大批人才不仅满足了戏曲艺术事业建设和赓续的需要,而且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10](2012)在《上海文化建设十大成就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上海的文化建设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任务、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围绕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契合城市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要求,在服从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全面提?
二、音配像二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配像二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瑞环的京剧思想和京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传承之辨:京剧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振兴京剧的思想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京剧传统的继承 |
第三节 京剧与时代、群众的关系 |
第四节 有关京剧演出水平的论述 |
第二章 雅俗之间:改编剧本的生命力 |
第一节 主题的挖掘 |
第二节 情节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
第三节 生动的人物形象 |
第四节 平易通俗的语言 |
第三章 振兴之策:京剧的传播和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天津青年京剧团建设 |
第二节 音配像工程 |
第三节 院团体制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史前史” |
第二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渊源 |
1.2.1 佛教主导的取经故事 |
1.2.2 道教主导的西游故事 |
1.2.3 独立演化的孙悟空故事 |
第三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演化和分期 |
1.3.1 孙悟空人物形象演化 |
1.3.2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化 |
1.3.3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分期 |
第二章 唐宋以猴行者为主体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
第一节 第一次命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 |
第二节 视觉表达的尝试:延安石窟中的猴行者 |
第三节 初步稳定的塑形:敦煌壁画中的猴行者 |
第四节 交流与开源:泉州开元寺浮雕猴行者 |
第五节 整体呼应:取经图花钱中的猴行者 |
第六节 猴行者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
第三章 元代以孙行者为纽带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
第一节 转型革命:《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 |
第二节 开路先锋:取经瓷枕中的孙行者 |
第三节 白衣秀才:墓道画像石中的孙行者 |
第四节 孙行者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
第四章 明清以齐天大圣为内涵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
第一节 全面成型: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言象”和“图像” |
4.1.1 齐天大圣与孙悟空的合流 |
4.1.2 矛盾的本体: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言象” |
4.1.3 中空的主体: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图像” |
第二节 图像粉本:李评本《西游记》插图 |
第三节 孙悟空的标准像:味潜斋本《西游记》绣像 |
第四节 齐天大圣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
第五章 民国以来以美猴王为表征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
第一节 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
第二节 经典美猴王视觉艺术形象的形成 |
5.2.1 戏曲脸谱艺术 |
5.2.2 从连环画到新年画 |
5.2.3 奇妙的捷克绘画 |
5.2.4 动画片《大闹天宫》 |
第三节 美的巅峰: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
5.3.1 电视剧中的美猴王 |
5.3.2 电视剧之后 |
第四节 美猴王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
第六章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价值探讨 |
第一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美术史价值 |
6.1.1 一段独特的美术史 |
6.1.2 一种全新的审美方法论 |
第二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西游学”价值 |
第三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产业价值 |
结语 |
后记 |
附录1: 本文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术语 |
附录2: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表 |
参考文献 |
就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基础 |
1.3.1 阅读 |
1.3.2 阅读障碍症 |
1.3.3 阅读障碍症群体特点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阅读障碍症研究 |
2.1.1 阅读障碍症服务载体研究 |
2.1.2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服务研究 |
2.1.3 高校图书馆阅读障碍症服务研究 |
2.1.4 阅读障碍症群体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
2.1.5 混合问题领域的阅读障碍症研究 |
2.2 国内阅读障碍症研究 |
2.2.1 围绕国际图联报告展开的研究 |
2.2.2 阅读障碍症群体年龄细分及针对服务的研究 |
2.2.3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研究 |
2.2.4 高校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 |
3.1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依据 |
3.1.1 阅读障碍症人群权利保障指南 |
3.1.2 阅读障碍症群体权利理论 |
3.1.3 公共图书馆平等服务原则 |
3.2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
3.2.1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动机 |
3.2.2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优势 |
3.2.3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对象与使命 |
4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实践进展 |
4.1 国外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实践调查 |
4.1.1 美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实践调查 |
4.1.2 英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实践调查 |
4.1.3 调查小结 |
4.2 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实践调查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构建 |
5.1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目标及原则 |
5.1.1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
5.1.2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的目标 |
5.1.3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的原则 |
5.2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的构建 |
5.2.1 基础服务 |
5.2.2 核心服务 |
5.2.3 保障服务 |
5.3 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的实施对策 |
5.3.1 普及对阅读障碍的理解 |
5.3.2 加大财政投入 |
5.3.3 增强服务意识 |
5.3.4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
附录2 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史简述 |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二、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三、19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四、21世纪至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三节 问题、目的及相关概念 |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第二章 东北地区 |
第一节 金上京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附:几处年代有疑问的“金墓”辨析 |
第二节 绥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辽宁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附:几处所谓“金墓”年代辨析 |
第四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章 金中都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附:所谓金陵“陪葬墓”应为元墓 |
第四章 大同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五章 河北中南部地区 |
第一节 保定中南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石家庄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冀南豫北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六章 山东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七章 河南地区 |
第一节 洛阳-三门峡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郑州-焦作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鹿邑金墓 |
第八章 山西中部地区 |
第一节 汾阳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阳泉-昔阳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太原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九章 晋南地区 |
第一节 侯马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稷山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三节 襄汾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四节 闻喜、绛县、垣曲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十章 晋东南地区 |
第一节 长治南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长治北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晋城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十一章 陕甘宁地区 |
第一节 关中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陕北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三节 甘肃地区(包括陕西西部、宁夏南部)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十二章 从墓葬看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具有不同特色的三大区 |
一、金上京-金中都地区 |
二、原辽朝统治区 |
三、原北宋统治区 |
第二节 区域间的交流 |
一、东北地区 |
二、河北中南部地区 |
三、山东地区 |
四、河南地区 |
五、山西中部地区 |
六、晋南地区 |
七、晋东南地区 |
八、陕甘宁地区 |
第十三章 金墓中的五音昭穆葬 |
第一节 汾阳东龙观王氏家族墓地 |
一、明堂 |
二、各墓穴位及下葬次序 |
三、买地券所反映出的信息 |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五音昭穆葬 |
一、东北地区 |
二、大同地区 |
三、河北中南部地区(包括豫北地区) |
四、山东地区 |
五、河南地区 |
六、山西中部地区 |
七、晋南地区 |
八、晋东南地区 |
九、陕甘宁地区 |
第十四章 金代砖室墓营建研究 |
第一节 砖室墓的建造过程 |
一、挖圹 |
二、砌墓 |
三、妆画 |
第二节 砖雕生产研究——以晋南地区为中心 |
一、模制 |
二、雕砖(先烧后雕) |
三、雕坯(先雕后烧) |
四、砖雕的商品性及相关问题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80年代以来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
1.研究范围 |
2.主要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现状 |
1.国内关于纪录片的研究 |
2.国内关于纪录片视听语言的研究 |
3.关于案例纪录片的对比研究 |
二、当代纪录片观念更新对视听语言的推动作用 |
(一) 国产纪录片观念变革 |
1.体制化时期国产纪录片观念 |
2.社会化时期国产纪录片观念 |
(二) 观念更新对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推动作用 |
三、国产纪录片视觉语言发展更新 |
(一) 体制化时期纪录片视觉语言分析 |
1.镜头内含信息量少 |
2.运动镜头随意性强 |
3.“跟腚派”长镜头使用频繁 |
4.依赖大景别镜头叙述 |
(二) 社会化时期纪录片视觉语言分析 |
1.剪辑率提高,信息量更丰富 |
2.运动镜头使用严谨,画面平稳流动 |
3.小景别镜头展现细节,传情达意 |
4.运用“搬演”,再现过去情景 |
四、国产纪录片听觉语言发展更新 |
(一) 体制化时期纪录片听觉语言分析 |
1.主要依赖解说进行叙事 |
2.抒情的解说方式 |
3.缺少人物同期声 |
(二) 社会化时期纪录片听觉语言分析 |
1.同期声增多,解说比重减少 |
2.由感性叙述到理性思考的解说语言 |
3.音画同步深化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管理行为研究 ——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
(二)我国政府主导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地方政府 |
(三)政府管理行为 |
(四)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 |
二、理论基础 |
(一)文化生态理论 |
(二)文化资源理论 |
(三)文化产业理论 |
(四)正外部性理论 |
(五)责任政府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晋中文化生态分析 |
(一)晋中文化生态和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
(二)晋中文化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
(三)晋中文化生态的地理环境 |
(四)晋中文化生态的人文内涵 |
(五)晋中文化生态的价值评价 |
第二章 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外部冲击要素分析 |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
(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
二、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分析 |
(一)历朝历代有政府保护非遗的优良传统 |
(二)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 |
(三)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政府最大化调动社会资源 |
(四)非遗保护工作是政府文化职能的体现 |
(五)非遗保护工作关乎国家文化安全 |
三、政府主导下保护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
(一)保护非遗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二)保护非遗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
(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三章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行为分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政府职能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主导下非遗保护的历程 |
(二)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能 |
(三)地方政府职能在非遗保护模式中的具体体现 |
二、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指导原则 |
(一)人本原则 |
(二)整体保护原则 |
(三)就地保护原则 |
(四)活态性原则 |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原则 |
三、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
(一)制度设计 |
(二)价值扞卫 |
(三)合作推进 |
(四)机构效能整合 |
(五)绩效评估 |
(六)保护利用创新探索 |
(七)信息化建设 |
(八)资源整合 |
第四章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晋中文化生态保护现状评估 |
(一)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现状 |
(二)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传承人保护现状 |
(三)晋中地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 |
二、地方政府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保护对象单一,缺乏整体性保护观念 |
(二)保护方式单一,缺乏活态性保护理念 |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观念 |
(四)队伍建设薄弱,缺乏人才培养意识 |
(五)财力支持不足,缺乏协调发展的观念 |
第五章 晋中政府在非物质文遗保护中存在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管理方面 |
(一)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
(二)专业化行政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 |
(三)行政运营及监测体制构建不完善 |
二、社会资源整合方面 |
(一)税收负担过重 |
(二)贷款障碍较多 |
(三)建设资金短缺 |
(四)市场信息不畅 |
(五)行业监管缺失 |
三、人才培养方面 |
(一)生产技工体系断层严重 |
(二)行业内收入普遍较低 |
(三)缺乏长期保障机制,人员流动频繁 |
四、财政保障标准方面 |
(一)政府财政支持基数小且增长缓慢 |
(二)预算管理领域编制较粗,缺乏科学理性支撑 |
(三)资金拨付和执行监管渠道不畅 |
第六章 国内外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一、国外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一)日本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二)韩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三)法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四)意大利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二、国内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一)台湾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二)云南省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三)内蒙古地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经验 |
第七章 对晋中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
一、建设支撑系统,整合资源突出重点 |
(一)晋中政府综合布局的原则和目标 |
(二)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中观支撑系统的构建 |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建议 |
(一)政府管理方面行为建议 |
(二)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分类保护建议 |
(三)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建议 |
(四)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生产性保护建议 |
(五)保护区非遗名录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传承空间保护建议 |
四、非遗名录项目传承空间中的自然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
五、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体系建立建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参与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媒体宣传 |
六、制度保障建议 |
(一)法律保障 |
(二)管理机制保障 |
(三)人才培养机制 |
(四)社会组织保障 |
(五)资金保障 |
(六)技术保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保护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件二: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附录三: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 |
(8)“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 |
二、孔子文化的“地域性”与“世界性” |
1. 孔子学说与孔子文化 |
2. 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 |
3. 孔子文化的历史影响 |
4. 孔子文化的二重性:“区域性”与“世界性” |
三、孔子文化的海外传播 |
1. 孔子文化在“儒家文化圈”中的传播 |
2. 孔子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
3. 孔子文化在美国的传播 |
四、“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初步实践 |
1. 国家层面: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 |
2. 各地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借鉴 |
3. “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济宁经验” |
五、孔子文化怎样更好地走向世界 |
1. 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困境与挑战 |
2. 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制约因素 |
3. 对孔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建议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戏曲传统教育的历史回眸 |
第一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孕育 |
一、原始歌舞与“乐”教——戏曲教育的滥觞 |
二、“三代之学”与“六艺”教育 |
三、“礼崩乐坏”与俗乐的兴起 |
四、“独尊儒术”与多元整合 |
五、乐舞精神与乐教机构 |
第二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形成 |
一、教坊与民间技艺传承 |
二、杂剧和南戏的传承与发展 |
三、家班的兴盛与昆曲的传承 |
第三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过渡与转型 |
一、戏曲传统教育的余绪 |
二、戏曲传统教育的转型 |
三、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 |
第二章 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1949-1956) |
第一节 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史无前例的戏曲教育现代化改造工程 |
一、改戏 |
二、改人 |
三、改制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戏曲教育概况 |
一、戏曲中等教育 |
二、戏曲成人教育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曲折发展(1957—1965)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戏曲教育方针的提出与曲折发展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 |
第四章 “文革”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特殊发展(1966—1976) |
第一节 教育体系的全面瓦解 |
第二节 戏曲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实验 |
一、前期准备 |
二、教育实验的开展与实施 |
第五章 新时期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1977-1984) |
第一节 戏曲文化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
第二节 戏曲教育体系的恢复、重建与发展 |
一、戏曲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的建立 |
二、戏曲中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三、成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
第三节 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
一、教学方案的制订 |
二、教学大纲的制定 |
第四节 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活动频繁 |
第六章 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1985-2009)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与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化 |
二、在改革中谋发展的戏曲教育事业 |
第二节 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 |
一、世纪之交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二、戏曲职业教育的发展 |
三、戏曲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
结语 |
一、对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回顾 |
二、对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音配像二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瑞环的京剧思想和京剧实践[D]. 石春雨. 山东大学, 2021(02)
- [2]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D]. 李明. 云南大学, 2019(03)
- [3]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模式研究[D]. 李佳翼.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4]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郝军军. 吉林大学, 2016(03)
- [5]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 [6]80年代以来国产纪录片视听语言创新研究[D]. 李锦洪. 广州大学, 2016(04)
-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管理行为研究 ——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D]. 刘柯瑾.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6)
- [8]“孔子文化走向世界”问题研究[D]. 吴霁霁. 曲阜师范大学, 2014(12)
- [9]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D]. 董昕.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10]上海文化建设十大成就及启示[N].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中国文化报,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