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组无线网网络层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1](2019)在《油井工况远程监控无线网络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油田开发后,巡回检查油井工作状态成为采油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国外已基本实现油井巡查的自动化,而国内主要采用人工的巡井方式,采油工人需要走遍整个矿区,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记录采油过程的主要数据,这种方式效率低下,更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工作故障。为了提高油田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采油效率,本文以大庆采油六厂为研究背景,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技术和无线网桥技术的新型油井工况远程监控无线网络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替代人工巡井,实现远程电压、电流等电参数数据的采集,并能实现远程视频实时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油田自动化监控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几种无线传输技术的特点,讨论了嵌入式技术在工业监控领域的优势,选择嵌入式技术与无线网桥技术结合的方式构建工况监控系统,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了软硬件的设计,最后搭建了系统的测试平台,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本文对油井工况监控无线网络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技术难点和系统的关键技术。对远距多节点无线网络构建和高并发服务器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了分组无线网的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和信道接入技术,对本系统的网络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基于线程池和select技术对高并发服务器进行了设计,解决了无线网络传输距离远、节点多、多个网络节点同时连接服务器等难点问题。然后,本文对系统的总体硬件方案进行了设计,为了保证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工业标准对多个功能模块进行了筛选,对嵌入式核心控制板的主要电路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完成了单井数据采集箱的设计,保证了系统在硬件层面能安全稳定地工作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其次,本文完成了系统软件总体方案的设计。分析了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构建过程,完成了Linux系统的移植和交叉环境的建立。在分析了网络编程模型和设计了应用层协议后,对高并发服务器的程序进行了设计。对上位机程序和下位机程序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到监控的全过程。最后,本文搭建了系统的测试平台,并对无线网桥通信、数据采集、视频监控、高并发服务器模型等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完成了系统总体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实验表明,本系统能实现远距离多节点油井工况的远程监控,能有效的替代人工巡井,提高油田自动化管理效率,并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对于油田自动化监测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常涵宇[2](2017)在《采油机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和监管水平正成为油田领域的研究热点。油井高效的管理是油田稳定生产的关键,而采油机的电压、电流、油压、示功图等参数可以反应出油井的工况。目前,国内油田传统的油井监管方式是人力巡查,即通过人工测量并记录采油机的工况数据,再层层上传。这种方式,对于不良井况难以在第一时间察觉并采取措施,不仅低效,还存在数据漏传、错传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一种能替代人力的远程的采油机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油田监控系统发展,比较了几种应用于油田环境的无线传输技术,选择了数传电台和无线网桥结合的无线通信方式,设计了一套采油机工况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最终搭建了系统实验平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对采油机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组网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着重对主动路由协议和按需路由协议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本文的实际应用环境选择适合的协议。基于网络组建的理论基础,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并进一步论述了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的设计过程。然后,为了确保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本文对多个关键模块进行选型,设计了终端采集板的硬件电路,包括存储电路部分、接口电路部分和其他电路。详细论述了各部分电路中模块电路的设计和器件选择过程。其次,本文对系统的软件进行了设计。分析了系统的总体软件架构,在终端采集板硬件设计和调试完成的基础上,对系统软件开发平台进行搭建,包括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移植,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文件共享服务NFS的开启等工作。另外,本文还开发了I2C设备驱动,为A/D模块采样提供底层支持,并开发了下位机采集、传输、报警软件和上位机监测软件。最后,本文搭建了系统实验平台,对系统的数传电台和无线网桥进行了通信测试,对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和视频采集与传输功能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能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采油机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测的功能,能有效的代替人力巡井工作,实用性较强,性能优异。
史军方[3](2013)在《炮兵分组无线网训练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分组无线网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分组无线通信技术是今后个人通信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分组无线网设备已开始装备炮兵部队,由于对分组无线网缺乏认识,已习惯于话传,通过电话来指挥,分组无线网在部队存在不敢用、不会用,不习惯用的现象。本论文针对这一现状,对分组无线的在炮兵中通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情况和任务,在设备配置、网络连接、网络规划管理与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构建了炮兵分组无线网的框架,对典型的几种拓扑结构的网络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为炮兵分组无线网网络设计与规划提供了试验平台;利用图论对炮兵分组网的可靠性、互联互通能力、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评估,提出了通过网络结构提高其通信效能的措施。最后,依托局域网,开发了炮兵分组无线网的模拟训练系统,即可进行单兵电台与数据终端操作训练,也可进行炮兵部(分)队联网训练,为分组无线的训练与实施提供了手段与平台。该成果在研究分组无线网的基础上,贴近炮兵作战的特点与实际,计算机仿真与数学建模分析相结合,评估与优化了炮兵分组无线网的结构及组织形式,分析了影响炮兵分组无线网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信息化战争对炮兵通信联络的要求,降低了研制成本。通过网络操作平台与通信协议开发,构建了分组无线网通信网络训练平台,集操作、监控、考核等功能于一体,即可进行单兵电台与数据终端操作训练,也可进行炮兵部(分)队联网训练,增强了系统的功能与实用性。
曹建军[4](2012)在《一种分布式分组无线网测试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提出一种分布式分组无线网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描述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并对其中的无线射频网络模拟器的功能、业务模拟系统和性能分析软件的构成及实现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
黄扬洲,彭艺,查光明[5](2006)在《无线自组网络在军用分组无线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军用分组无线网的特殊应用环境和战术通信的特点,探讨并提出在军用分组无线网中采用移动多跳的分层分布式无线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并仿照OSI的经典7层协议模型和TCP/IP的体系结构,提出了通用的军用分组无线网的5层通信协议栈,并探讨了每一层的功能及其协议栈的跨层设计思想。
崔琨[6](2006)在《舰用海洋环境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军用网络通信是军事系统信息化的基础,是保证海上作战取胜的关键,所以对于在舰载信息系统中要求高度保密性的海洋环境信息,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经常使用的几种网络传输的安全协议有安全套接层协议和安全外壳协议等。安全套接层协议能够提供安全性较高的数据传输服务,但是由于需要建立自己的证书服务器等原因,这种协议均不适用于海洋环境信息在军用网络中安全传输。 安全外壳协议是一种在不安全网络上用于安全远程登录和其他安全网络服务的协议。它提供了对安全远程登录、安全文件传输、访问控制和端口转发的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SH的方法来实现TCP/IP应用层协议的安全应用。 密码学是研究秘密通信的原理和破译密码的方法的一门科学。本文通过对对称密码体制、非对称密码体制、数据的完整性和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最终给出了数字签名技术改进的方法,使其适应军事应用的海洋环境信息传输要求,改进后的数字签名适合舰用海洋环境信息的安全传输,可以作为一种安全传输方法。本文通过分析Windows2000平台下SSH的工作原理,给出了OpenSSH+自编制软件的信息传输解决方案及实现流程。在舰用海洋环境信息传输过程中,把信息分成不同的级别,并且结合SSH安全协议,分别应用明文传输、DES加密、混合加密和改进后数据签名四种方法来传输信息,形成具有符合海洋环境信息功能的安全信息传输系统。 本系统主要应用于登录舰海洋环境信息的安全传输,以及在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安全通信和为各种部队指挥提供信息传输的安全保障。它为军用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范薪[7](2005)在《分组无线网中的移动IP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在各种领域里,无线通信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通信手段。分组无线网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络,是在网络节点之间使用分组交换,共享无线信道的数字通信网络。将分组无线网接入互联网,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并极大的解决固定节点通信的一些限制。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发展,移动IP 技术应运而生。移动IP 为移动型节点的自由漫游提供了可行方案,当节点不断改变其在网络中的接入点时,其不需要修改自己的IP 地址,可以正常通信,不会对高层应用造成影响。本文结合分组无线网和移动IP 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论述了分组无线网的系统功能和结构,包括分组无线网的连接方式、组成单元和功能。接着分析了移动IP 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针对分组无线网的特殊性,采用虚拟网络设备接口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是针对每一个移动IP,生成一个点对点的虚拟网络设备,并配置相关路由,由路由协议将设备接口路由扩散到分组无线网中。然后详细论述在Linux 系统中该方案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在分组无线网中的移动IP 的应用过程和通信方式。最后针对实际应用进行相关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王耀明[8](2005)在《一种健壮的Ad Hoc网络替代路由协议》文中指出随着便携式计算机和掌上型电脑的日益普遍,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驱使了网络协议的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种无线传输网络(如蜂窝网络和卫星网络)甚为流行,出现了WLAN、GSM、PCS、CDMA和UMTS等设备和服务:而应用也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的个人通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新的网络和新的应用需求引起了对可及时应用的无线网络——Ad hoc网络的设计和研究。Adhoc网络是一种不依赖于固定基础设施的、自组织的无线网络,其组网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既可应用于救援、会议、战场、探险、远距离或危险环境中的目标监控等场合,还可用于蜂窝末端网络的扩展。 Ad Hoc网络具有无线传输、高度的动态拓扑、无中心、多跳路由等特点,这使得许多问题变得复杂而难以实现。固定有线网络和蜂窝网络中使用的各种协议和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Ad Hoc网络。因此,自提出之日起,Ad Hoc网络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巨大关注和广泛兴趣,直到现在,Ad Hoc网络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既是在此背景下,对Ad hoc网络的接入层和网络层协议进行了研究,重点对网络层的个别协议进行的改进和比较研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第一章总体介绍了Ad hoc网络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情况。着重描述了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现在关键的技术。 第二章主要分类讨论了Ad hoc网络的MAC层接入协议和网络层协议。分析了几种典型的信道接入协议并分别介绍了四类路由协议。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介绍了按需路由协议DSR协议的主要内容,然后基于此协议提出了新的想法,提出了寻找并存储替代路由的新算法,着力提高了替代路由的时效性,使其成为当主干路径发生断路时,真正能够形成连接的时效替代,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数据包发送效率,并缩短中断路由的续接时间。对这个环境进行建模很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结论。 第四章总结了Ad hoc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种应用前景。
杨军[9](2003)在《分组无线网多址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Internet和移动通信是近年来通信领域应用与研究的热点,分组无线网是实现将Internet业务扩展到无线移动环境的理想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在军用和商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看作未来个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诸多新的应用对分组无线网的研究和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通信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分组无线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即结合智能天线技术与分组无线网网络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分组无线网的多址接入协议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章对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天线)在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介绍了移动智能天线的研究进展,提出将智能天线应用于MANET的移动终端,分析了智能天线的应用对多址接入协议的影响。提出了支持智能天线应用,并利用其定向通信能力提高网络性能的多址接入协议——自适应波束形成CSMA/CA协议(ABF-CSMA/CA)。对应用智能天线后MANET的信道利用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仿真方法评估了协议性能。结果表明,ABF-CSMA/CA协议与智能天线的结合能够有效实现信道的空分复用,显着提高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第三章研究了智能天线在Internet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应用,主要考虑使用智能天线对抗同信道干扰与多径衰落,增加覆盖范围,并在MAC层实现智能天线与网络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基于轮询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多址接入协议(PB-ABFMA)。该协议中采用简单、有效的机制保证智能天线快速、准确地适应时变信道,以动态TDMA方式为各节点安排发送时隙,采用微时隙为处于空闲状态的用户保持连接以降低接入时延,该协议可工作于异步网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针对Internet中主要的“请求—回应”(Request-Reply)式业务,推导了协议的信道利用率与平均“请求—回应”时延的近似计算公式,以仿真方法考察了协议性能。结果表明,PB-ABFMA协议能够有效支持智能天线应用并具有较高的信道利用率与良好的时延性能,其简单有效的碰撞分解算法能保证新用户快速接入信道。 第四章对多波束智能天线在星型结构分组无线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智能天线实现信道的空分复用,并在MAC层实现多波束智能天线与网络的融合。提出了自适应时隙分配多址接入协议(ASAMA)。为了有效支持多波束智能天线的应用,该协议增加了以下功能:利用逐点优化(PPO)或全局优化(GO)两种不同复杂度的时隙分配算法将各节点按空间可分性进行分类,保证参与信道空分复用过程的节点信号之间有充分的空间可分性;采用高效、可靠的方法告知各节点应如何及何时进行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以保证多个节点正确地同时利用一个物理信道进行通信,从而实现信道空分复用。 对ASAMA协议的信道利用率进行了近似分析,以ON/OFF模型为业务源,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中对协议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ASAMA协议能有效支持多波束智能天线应用以实现信道空分复用,具有很高的信道利用率与良好的时延性能。 第五章提出在利用多波束智能天线实现信道空分复用的同时,充分挖掘智能天线的优势,为多媒体业务提供Qos保障。在考虑多波束智能天线,及话音与数据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供QoS保障的自适应时隙分配多址接入协议(QAsAMA、。在QAsAMA协议中,综合考虑了分组时延,分组丢弃率,误码率,业务容量以及信道利用率方面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与多波束智能天线的特点及自适应时隙分配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QASAMA协议的信道利用率进行了近似分析,并以仿真方法考察了协议性能。结果表明,QASAMA协议能有效支持智能天线应用,具有很高的信道利用率,并能为话音与数据业务提供良好的QoS支持。 第六章研究了IEEE 802.11 DCF协议中竞争信道节点数的估计方法。一些文献指出,可以根据同时竞争信道的节点数对DCF协议参数进行优化,而接入点(AP)只知道网络中已注册的节点数,无法检测出有多少节点在竞争信道。为此我们基于DCF协议饱和吞吐量的分析方法,推导了分组碰撞概率与同时竞争信道的节点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简便的估计竞争信道节点数的方法一一基于碰撞概率的估计方法 (CPBE)。该方法中,节点或AP利用DCF协议中已有的对分组发送情况的记录估计分组碰撞概率,据此估计同时竞争信道的节点数。利用仿真方法评估了CPBE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实用价值。 第七章分析了多径衰落信道中,存在同步误差与多址干扰条件下的正交码CDMA系统的性能。给出了系统模型与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采用QPSK调制及非相干RAKE接收时的平均误码率计算公式。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考察了信道特征,系统用户数,同步误差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接收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弥补了在实际中难以进行这方面的性能模拟及测量的不足。
魏正曦[10](2003)在《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制信权逐渐被认为是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的自动化指挥以及态势感知的需求,战场数据业务需求不断地增长。作为师以及师以下的规模,建立陆军战术互联网是军队在新形势要求下部队数字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性目标。 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是战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和初级阶段。本质上,它属于无中心的自组织分组无线网,按照美军战术互联网“数字消息传输设备子系统互操作标准”(MIL-STD-188-220B协议),通过节点对数据分组的自动中继转发,使网络能够自动探测到系统内部拓扑结构发生的变化,保证信息能达到网络中所有连通的节点,为战术数据终端和计算机等设备提供无线数据传输网络。 本文从军事领域最新动态出发,首先引入战术互联网的概念,并对它的现状和发展做出简介,着重探讨其关键技术;然后对它的子系统——分组无线网展开论述,介绍它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结合本人从事“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项目的亲身体验,分析该项目的功能与要求、构成要素以及总体设计方法,接着,重点对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系统硬件等各个模块详细设计的内容展开深入地讨论和描述,给出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从本项目的室内仿真试验和野外拉锯测试的数据结果中,进一步做出系统性能分析以及项目工作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工作的改进设想。文章末尾对本课题工作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给予点评。
二、分组无线网网络层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组无线网网络层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油井工况远程监控无线网络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嵌入式技术在监控领域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1 系统总体方案 |
2.1.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3 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分析 |
2.2 远距多节点无线网络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 |
2.2.1 分组无线网拓扑结构研究 |
2.2.2 分组无线网路由协议研究 |
2.2.3 分组无线网信道接入协议研究 |
2.2.4 远距多节点无线网络系统设计 |
2.3 高并发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 |
2.3.1 TCP服务器 |
2.3.2 线程池技术 |
2.3.3 操作系统I/O复用技术 |
2.3.4 基于线程池和select技术的高并发服务器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井工况系统硬件方案与电路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
3.1.1 硬件方案设计 |
3.1.2 硬件方案实现 |
3.2 嵌入式核心控制板的设计 |
3.2.1 FLASH与SDRAM电路设计 |
3.2.2 USB、RS485接口电路设计 |
3.2.3 网络接口设计 |
3.3 单井数据采集箱的硬件方案设计 |
3.3.1 485总线方案设计 |
3.3.2 供电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况远程监控网络系统软件设计 |
4.1 监控系统软件总体方案 |
4.2 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建立 |
4.2.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4.2.2 Bootloader的移植 |
4.2.3 Linux内核的移植 |
4.2.4 嵌入式开发工具的调试与使用 |
4.3 高并发服务器程序设计 |
4.3.1 基于socket的C/S网络编程模型 |
4.3.2 服务器应用层传输协议设计 |
4.3.3 基于LabWindows/CVI的服务器程序设计 |
4.4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4.1 工况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4.2 基于V4L2的视频采集程序设计 |
4.4.3 网络传输程序设计 |
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1 监控软件界面设计 |
4.5.2 数据处理与报警功能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验证及性能评估 |
5.1 系统测试平台的搭建和功能模块的测试 |
5.1.1 无线网桥通讯测试 |
5.1.2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
5.1.3 视频采集功能测试 |
5.1.4 高并发服务器模型测试 |
5.2 系统总体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
5.2.1 总体功能测试 |
5.2.2 系统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采油机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田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数传电台及无线网桥的发展现状 |
1.2.3 分组无线网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况数据传输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 |
2.1 分组无线网拓扑结构 |
2.1.1 集中式星型拓扑 |
2.1.2 全分布式拓扑 |
2.1.3 分层分布式拓扑 |
2.2 分组无线网路由协议 |
2.2.1 泛洪和路由 |
2.2.2 主动路由协议 |
2.2.3 按需路由协议 |
2.3 分组无线网信道接入协议 |
2.4 系统方案设计 |
2.4.1 组网方案设计 |
2.4.2 软件方案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况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1 系统硬件方案 |
3.1.1 硬件方案设计 |
3.1.2 硬件方案实现 |
3.2 终端采集板硬件结构 |
3.3 存储电路设计 |
3.3.1 FLASH电路设计 |
3.3.2 SDRAM电路设计 |
3.4 接口电路设计 |
3.4.1 USB接口电路设计 |
3.4.2 RS-232 接口电路设计 |
3.4.3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 |
3.5 其他电路设计 |
3.5.1 A/D电路设计 |
3.5.2 LED及按键电路设计 |
3.5.3 供电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4.2 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搭建 |
4.2.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4.2.2 Bootloader的移植 |
4.2.3 Linux内核的移植 |
4.2.4 NFS调试 |
4.3 I2C设备驱动开发 |
4.3.1 I2C协议基本内容 |
4.3.2 MPC8315的配置 |
4.3.3 ADS1115的配置 |
4.3.4 ADS1115驱动的编写 |
4.4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4.1 工况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4.4.2 视频采集与传输软件设计 |
4.4.3 数据传输与报警软件设计 |
4.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1 监测软件面板设计 |
4.5.2 数据收发程序编写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验证及性能评估 |
5.1 系统平台的搭建及基本功能验证 |
5.1.1 数传电台通信测试 |
5.1.2 无线网桥通信测试 |
5.1.3 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 |
5.1.4 视频采集与传输 |
5.2 网络构建与性能评估 |
5.2.1 网络模型建立 |
5.2.2 网络仿真结果 |
5.2.3 网络性能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炮兵分组无线网训练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结果和运用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技术发展方向 |
1.3 本文工作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组无线网概述 |
2.1 无线网分组的工作特点与关键技术 |
2.1.1 无线网分组特点 |
2.1.2 分组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 |
2.2 分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 |
2.2.1 集中式或中心辐射式网络 |
2.2.2 全分布式网络 |
2.2.3 分层分布式网络 |
2.3 炮兵分组无线网的设备组成与网络互联 |
2.3.1 炮兵分组无线网的设备组成 |
2.3.2 炮兵无线网分组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2.3.3 炮兵分组无线网的工作过程 |
2.3.4 炮兵分组无线网的网络互联 |
2.4 安全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炮兵分组无线网仿真设计分析 |
3.1 炮兵分组无线网仿真框架建立 |
3.2 仿真模型 |
3.3 炮兵分组无线网的效能评估 |
3.3.1 炮兵分组无线网效能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
3.3.2 炮兵分组无线网可靠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炮兵无线网分组模拟训练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整体功能 |
4.2 组成系统的要素 |
4.3 部署与设计系统 |
4.3.1 设计系统 |
4.3.2 系统中的配置 |
4.3.3 系统技术要求 |
4.4 模拟操作装备 |
4.4.1 仿真电台模块 |
4.4.2 数据终端的模拟 |
4.4.3 监控系统设计 |
4.5 分组无线网训练模拟系统网络通信的实现 |
4.5.1 数据通信的实现 |
4.5.2 文件传输功能的实现 |
4.5.3 网络多播实现信息的多点传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分析 |
5.1 做好通信联络前的准备工作 |
5.2 炮兵分组无线网操作与使用 |
5.3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一种分布式分组无线网测试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分组无线网的特点 |
2.1 协议多样性 |
2.2 组网灵活性 |
3 分组无线网的测试需求 |
4 网络性能测试要素 |
4.1 网络平台 |
4.2 测试平台 |
4.3 数据分析和性能评价平台 |
4.4 网络业务模型 |
4.5 网络业务流量模型 |
5 分布式分组无线网测试系统 |
5.1 分布式分组无线网络环境 |
5.2 分布式业务模拟系统 |
5.3 网络性能分析平台 |
5.4 分布式无线分组无线网测试系统的互联关系 |
6 结束语 |
(6)舰用海洋环境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海洋环境的组成 |
1.1.2 影响现代海战的海洋环境因素 |
1.1.3 海洋环境信息传输安全的重要性 |
1.2 海洋环境信息安全传输研究和分析 |
1.2.1 目前在网络上主要运行的安全系统 |
1.2.2 海洋环境信息的特点 |
1.2.3 海洋环境信息安全传输解决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军用分组无线网络的研究 |
2.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组网方式 |
2.1.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
2.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网方式 |
2.2 无线自组网的体系结构 |
2.2.1 无线自组网的特点 |
2.2.2 无线自组网的体系结构 |
2.3 军用分组无线网的体系结构 |
2.3.1 战术通信环境的特点 |
2.3.2 军用分组无线网的网络体系结构 |
2.3.3 军用分组无线网的通信协议体系 |
2.4 军用分组无线网安全威胁 |
2.4.1 无线局域网安全威胁的来源 |
2.4.2 军用分组无线网安全威胁的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SH信息传输安全的研究 |
3.1 系统的安全需求 |
3.2 基于SSH信息传输安全机制研究 |
3.2.1 SSL提供的安全服务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2.2 SSH协议的主要特性和优点 |
3.3 SSH体系结构 |
3.3.1 SSH层次结构 |
3.3.2 SSH端口转发 |
3.3.3 FTP转发 |
3.3.4 SSH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3.4 SSH连接建立过程 |
3.4.1 安全连接的建立 |
3.4.2 客户端认证 |
3.4.3 SSH-1使用的密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签名技术在数据传输安全的研究 |
4.1 数据加密技术 |
4.1.1 对称密码体制 |
4.1.2 非对称密码体制 |
4.1.3 DES和RSA算法优缺点的比较 |
4.1.4 两种密码体制的结合 |
4.2 数据的完整性 |
4.3 数字签名技术研究 |
4.4 数字签名技术在数据传输中应用研究 |
4.4.1 信息在传输中安全性特征 |
4.4.2 改进后数字签名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舰用海洋环境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控制技术实现 |
5.1 系统设计思想 |
5.2 基于OpenSSH实现舰用海洋环境信息传输安全方案研究 |
5.2.1 OpenSSH常用的应用程序 |
5.2.2 使用OpenSSH配置安全通道 |
5.3 系统开发环境 |
5.4 系统实现相关技术 |
5.4.1 Winsock编程技术 |
5.4.2 FTP协议 |
5.5 基于OpenSSH服务器与客户端双向认证模块实现 |
5.6 基于OpenSSH客户端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
5.7 不同级别加密海洋环境信息安全传输模块实现 |
5.8 信息传输的密钥生成模块实现 |
5.9 在具体网络环境中的测试 |
5.9.1 测试环境 |
5.9.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分组无线网中的移动IP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分组无线网概述 |
1.2 移动IP 技术概述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结构 |
2 分组无线网论述 |
2.1 分组无线网的发展 |
2.2 分组无线网的技术特点 |
2.3 分组无线网的基本特性 |
3 移动IP 论述 |
3.1 IP 路由技术简介 |
3.2 移动IP 解决的问题 |
3.3 移动IP 解决方案 |
4 模块设计及实现 |
4.1 方案设计 |
4.2 W 接口设备驱动模块 |
4.3 虚拟网络设备驱动模块 |
4.4 移动IP 应用程序 |
5 移动IP 详细过程及数据通信 |
5.1 节点网间移动 |
5.2 移动节点发现 |
5.3 虚拟网络设备生成 |
5.4 路由信息扩散 |
5.5 数据通信过程 |
6 测试 |
6.1 测试环境拓扑结构 |
6.2 案例测试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7 结束语 |
7.1 对课题的总结 |
7.2 对前景的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主要接口函数说明) |
(8)一种健壮的Ad Hoc网络替代路由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Ad Hoc网络绪论 |
§1.1 Ad Hoc网络基本概述 |
§1.1.1 Ad Hoc网络的产生原因 |
§1.1.2 Ad Hoc网络的发展过程 |
§1.1.3 Ad Hoc网络的结构概述 |
§1.1.4 Ad Hoc网络的特性 |
§1.1.5 Ad Hoc网络的实例简介 |
§1.2 Ad Hoc网络的结构特点 |
§1.2.1 结点特性 |
§1.2.2 拓扑网络 |
§1.2.3 Ad Hoc协议简介 |
§1.3 Ad Hoc网络的技术成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d Hoc网络协议栈 |
§2.1 Ad Hoc网络MAC层接入概述 |
§2.1.1 接入层在协议栈的位置 |
§2.1.2 MAC协议需要解决的问题 |
§2.1.2.1 MAC层协议需要解决的无线接收问题 |
§2.1.2.2 几种不同的信道共享方式 |
§2.1.2.3 隐终端问题 |
§2.1.2.4 暴露终端问题 |
§2.1.2.5 结点移动的影响 |
§2.2 Ad Hoc网络MAC层协议的分类 |
§2.3 几种典型的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
§2.3.1 基于单信道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 |
§2.3.1.1 基本的多重接入协议 |
§2.3.1.2 基于单信道的Ad Hoc信道接入协议 |
§2.3.2 基于双信道的信道接入协议 |
§2.3.2.1 BAPU |
§2.3.2.2 DBTMA |
§2.3.3 基于多信道的信道接入协议 |
§2.3.3.1 HRMA(hop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
§2.3.3.2 DCA(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 |
§2.4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
§2.4.1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基本介绍 |
§2.5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
§2.5.1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DVA) |
§2.5.2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LSA) |
§2.5.3 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 |
§2.6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
§2.6.1 主动路由协议 |
§2.6.1.1 WRP协议 |
§2.6.1.2 DSDV协议 |
§2.6.1.3 WRP和DSDV小结 |
§2.6.2 按需路由协议 |
§2.6.2.1 AODV协议 |
§2.6.2.2 ABR协议 |
§2.6.2.3 几种按需路由协议的比较 |
§2.6.3 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 |
§2.6.4 其它的分级路由协议 |
§2.6.4.1 CGSR(簇头网关交换协议) |
§2.6.4.2 CEDAR(核心提取的分布Ad Hoc路由) |
§2.6.4.3 ZRP(区域路由协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QoS的网络层协议 |
§3.1 常用的网络层协议DSR |
§3.1.1 路由发现 |
§3.1.2 路由维护 |
§3.1.3 协议优化 |
§3.2 一种新的网络层协议 |
§3.2.1 主干路由发现 |
§3.2.2 替代路由发现 |
§3.2.3 路由维护 |
§3.3 系统仿真 |
§3.3.1 仿真系统介绍 |
§3.3.1.1 ns-2中的移动节点 |
§3.3.1.2 ns-2仿真概述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d Hoc网络发展前景 |
§4.1 移动办公 |
§4.2 家庭区域网络 |
§4.3 无线传感器网络 |
§4.4 无线个域网 |
§4.5 紧急和灾难场合 |
§4.6 军事应用 |
§4.7 无线网状网 |
§4.8 FleetNet——车载Ad Hoc网络 |
§4.9 移动蜂窝网络的末端扩展 |
§4.10 IEEE 802.16无线城域网 |
§4.11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分组无线网多址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分组无线网络概述 |
1.2.1 分组无线网络的分类 |
1.2.2 几种典型的分组无线网 |
1.3 分组无线网研究现状 |
1.3.1 单跳网络的多址接入协议 |
1.3.2 多跳分布式网络的多址接入协议 |
1.3.3 IEEE 802.11的MAC协议 |
1.4 智能天线技术 |
1.4.1 智能天线概述 |
1.4.2 利用智能天线改善无线通信系统性能 |
1.5 智能天线技术与分组无线网络的融合 |
1.6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概要 |
第二章 支持智能天线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应用的多址协议 |
2.1 引言 |
2.2 移动智能天线的研究进展 |
2.2.1 GloMo2的移动智能天线 |
2.2.2 SA100移动智能天线 |
2.3 网络模型与智能天线模型 |
2.3.1 网络模型 |
2.3.2 智能天线模型 |
2.4 支持智能天线在MANET中应用的多址接入协议 |
2.4.1 应用智能天线对多址接入协议的影响 |
2.4.2 节点移动的影响 |
2.4.3 自适应波束形成CSMA/CA协议(ABF-CSMA/CA) |
2.4.4 ABF-CSMA/CA协议的性能分析 |
2.5 ABF-CSMA/CA协议的性能评估 |
2.6 小结 |
第三章 Internet无线接入网络中应用智能天线的多址接入协议 |
3.1 引言 |
3.2 利用智能天线改善通信质量 |
3.3 支持智能天线应用于Internet无线接入网络的多址协议 |
3.3.1 网络与智能天线模型 |
3.3.2 基于轮询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协议(PB-ABFMA) |
3.4 PB-ABFMA协议的性能分析 |
3.4.1 信道利用率 |
3.4.2 平均“请求-回应”时延 |
3.5 仿真与计算结果 |
3.6 小结 |
附录 非空帧群服务时间(S_B)的二阶矩 |
第四章 支持多波束智能天线应用的多址接入协议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与信道模型 |
4.2.2 利用智能天线实现SDMA的原理 |
4.2.3 智能天线模型 |
4.3 自适应时隙分配多址接入协议(ASAMA) |
4.3.1 ASAMA协议的帧结构 |
4.3.2 时隙分配算法的基本原理 |
4.3.3 逐点优化算法(PPO)与全局优化算法(GO) |
4.4 ASAMA协议的性能分析 |
4.5 ASAMA协议性能评估 |
4.6 小结 |
附录 逐点优化算法与全局优化算法的伪语言描述 |
第五章 支持智能天线应用并提供QoS保障的多址接入协议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提供QoS保障的自适应时隙分配多址接入协议(QASAMA) |
5.3.1 QASAMA协议的帧结构 |
5.3.2 QASAMA协议对QoS的支持 |
5.3.3 QASAMA协议性能的近似分析 |
5.4 QASAMA协议性能评估 |
5.5 小结 |
第六章 IEEE 802.11 DCF协议中估计竞争节点数的方法 |
6.1 引言 |
6.2 DCF的工作机制 |
6.3 DCF协议中竞争节点数的估计方法 |
6.3.1 DCF协议的分组碰撞概率 |
6.3.2 DCF中基于碰撞概率的竞争节点数估计算法(CPBE) |
6.4 性能仿真与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非理想同步条件下正交码CDMA系统的性能 |
7.1 引言 |
7.2 系统和信道模型 |
7.2.1 发送信号模型 |
7.2.2 信道与接收信号模型 |
7.3 存在同步误差时的误码率分析 |
7.3.1 同步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
7.3.2 误码率分析 |
7.4 数值分析结果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内容总结 |
8.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项目 |
(10)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提出背景 |
1.2 课题任务简介及本人所做的工作 |
1.3 论文结构简介 |
第二章 战术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 |
2.1 战术互联网概述 |
2.1.1 战术互联网的定义 |
2.1.2 战术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2.2 战术互联网的技术现状 |
2.2.1 战术互联网的组成与结构 |
2.2.2 战术互联网的路由策略 |
2.2.3 战术互联网的协议结构 |
2.3 下一代的战术互联网 |
2.3.1 美军21世纪新型作战指挥系统 |
2.3.2 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 |
2.3.3 美军未来战场立体通信网络 |
第三章 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的总体设计 |
3.1 分组无线网简介 |
3.1.1 分组无线网的历史 |
3.1.2 分组无线网的分类及其应用 |
3.2 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系统 |
3.2.1 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功能与要求 |
3.2.2 系统结构和组成 |
3.2.3 互联网控制器(INC) |
3.2.4 战术多网网关(TMG) |
3.3 系统概要设计 |
3.3.1 系统模块划分 |
3.3.2 战术多网网关/互联网控制器的设计 |
3.3.3 无线用户终端软件 |
3.3.4 网管软件 |
3.3.5 无线分组网络仿真器 |
第四章 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 |
4.1 系统软件设计 |
4.1.1 系统软件结构 |
4.1.2 MIL-STD-188-220B协议模块 |
4.1.3 通信协议的转换 |
4.1.4 拓扑更新和路由算法 |
4.2 应用软件设计 |
4.2.1 简单网管单元程序设计说明 |
4.2.2 用户终端程序设计说明 |
4.3 系统硬件 |
4.3.1 网络控制单元的特点 |
4.3.2 硬件系统的模块功能说明 |
4.3.3 硬件工作过程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总结 |
5.1 系统测试及结论 |
5.1.1 室内仿真试验 |
5.1.2 野外拉锯测试 |
5.1.3 项目工作总结 |
5.2 课题工作特色与创新 |
5.2.1 课题工作简要回顾 |
5.2.2 课题后续研究内容 |
5.2.3 课题创新性及其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分组无线网网络层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油井工况远程监控无线网络系统的构建[D]. 刘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2]采油机工况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D]. 常涵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3]炮兵分组无线网训练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史军方.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3)
- [4]一种分布式分组无线网测试系统的设计[J]. 曹建军. 移动通信, 2012(08)
- [5]无线自组网络在军用分组无线网中的应用研究[A]. 黄扬洲,彭艺,查光明. 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 2006
- [6]舰用海洋环境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 崔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1)
- [7]分组无线网中的移动IP的设计和实现[D]. 范薪.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8]一种健壮的Ad Hoc网络替代路由协议[D]. 王耀明. 浙江大学, 2005(02)
- [9]分组无线网多址技术的研究[D]. 杨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3(03)
- [10]无线短波战术接入网的设计与实现[D]. 魏正曦. 电子科技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