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发管组内压力损失计算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申明[1](2021)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应用,处理复杂多变环境与工况的车辆热需求,热管理系统正逐步向高效轻质的热流传输结构,集成多变的系统循环架构,智能可靠的联动控制体系推进,形成整车功能性热管理系统,以推动电动汽车高安全性、强动力性、长续航性、低能耗性、优舒适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高换热能力的直冷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型热管理传输模式,依托实验测控与模拟计算的手段,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力流动特性、流程布局设计、动态管控制定、老化衰变作用、协同优化管理进行探究。设计搭建了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测试探究直冷电池热管理回路的热流特性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制冷剂蒸发温度与电池趋稳温度间存在有能力界限特征的关联特性,制冷剂质量流量与热管理换热量存在传热饱和现象。进一步,提出优先电池温降,并结合工质热流特性进而保障电池温均的梯级参变调控策略,具体在不同电池放电速率下优选对应的最佳制冷剂流量和目标蒸发温度限定值,为控制电池温降和温均水平提供新思路。基于上述章节的直冷系统实验操控平台,对所构建的三维电池模组热流传输模型以及一维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予以验证,以深入探究电动汽车直冷集成热管理系统内部热力交互关系以及性能管控机制。通过识别系统及部件的性能参数变化,表征传热工质的热力流动状态,为集成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可用于后续的计算分析。首先,耦合电池直冷系统与乘员舱空调系统模型,并组合电池直冷多流程构形,提出并设计了典型的串联、并联、混联流程布局,形成多热力过程制冷集成系统。在选择的典型工况下系统探索集成过程的性能特征,研究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热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能量能质特性分析,从系统流程构形的结构特性和增加调控策略的管控过程两方面对比分析电池和乘员舱热行为,以及系统能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背景下,系统流程以及负荷的改变对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不产生作用影响。相同工况和运行条件下,串联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以及(火用)效率ηex高于并联系统,冷却效果也优于并联结构。综合提出的系统调控机制,得出目前主流连接模式的并联系统在乘员舱温度响应速率方面的性能较优,而串联系统对电池温控能力以及系统能效方面皆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集成热管理耦合方式的选择和参考。在研究直冷集成系统的耦合关联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衰变特性,探索其与直冷热管理的作用关系和规律。考虑常规老化构建电池衰变模型,首先对电池热衰变参数均一性分布进行探索,并分析改变换热结构、增加均衡策略等措施对电池参数一致性的优化改善情况。同时,基于规定的基本工况,以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SOC运行区间水平不同为背景,分析热管理系统与电池衰变间的影响关系。在印证合理有效的热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基础上,协同热管理系统寄生能耗的不利影响,提出并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目标温度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电池良好的工作温度区域10~40℃时,电池保持在该温度±1℃可使系统能耗与电池衰减综合效果较优。进一步提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下的预控制估值前馈,通过识别判定从内阻角度表征的电池健康状态SOHR更新控制参量,达到最佳的热管理控制实施。研究结果为制定电池寿命优先热管理方案,延长使用年限提供指导帮助。最后,在完成直冷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热特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集成、老化衰变要素的完善与丰富后,构建热管理系统整体运行模式架构,探索车用背景下的控制与优化。通过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衡量目标量与受控量间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利用NSGA-Ⅱ算法,对热管理系统驱动参数进行多目标输出优化。以直冷串联、并联系统,以及典型负荷工况为例,在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被控部件温变速率、动力电池瞬时功率、热管理系统能耗、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作用下,保证被控部件温度水平,结合制定的基本控制模式,对热管理系统开展优化对比分析。算例表明,相同工况下经优化管控,串联系统可实现电池老化速率、温降速率以及系统能耗水平较并联系统依次提升15.29%、45.23%、23.10%,并联系统则在乘员舱温降速率以及电池峰值功率方面较串联系统分别有4.51%、50.09%的提升。这意味着串联系统利于实现电池性能与系统长时能耗水平的最优,并联系统利于实现乘员舱舒适度与系统瞬时功率水平的最优。本文研究工作基于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测试与仿真模拟,内容覆盖从电池热管理回路热力调控性能分析到集成耦合系统构架设计探究,从全新的电池状态到老化衰变状态的全生命周期考量,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到多目标优化管控,较为系统地对新型直冷热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工作不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且为后续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谭杰闻[2](2021)在《一种晾晒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
孙志杰,雷雨冰[3](2021)在《流体网络法用于微型燃烧室的一维计算》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压流修正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流量分配的计算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燃烧室的流量分配,在此基础上加入燃烧室沿程热力参数计算以及火焰筒一维壁温计算模块,开发出能够快速完成燃烧室一维性能计算的程序。采用所开发的程序对微型蒸发管燃烧室进行一维计算,可以快速计算出燃烧室的流量分配、沿程热力参数分布以及火焰筒的一维壁温分布。将程序计算结果与采用Fluent软件计算的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相对偏差不大,表明所开发的燃烧室一维计算程序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燃烧室的一维性能。
董浩[4](2021)在《蒸发面积对重力再循环间接冷却制冷系统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重力供液间接冷却系统可以将重力供液与间接冷却系统的优点相结合,从而提高蒸发器蒸发温度,减少制冷剂充注量,实现制冷系统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目前针对重力供液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重点研究在不同库温下,蒸发器面积对整个重力供液间接冷却系统性能的研究。实验准备阶段,首先通过压缩冷凝机组的在实验工况下的制冷量来大致估计蒸发器的制冷量,并根据此制冷量进行蒸发器结构的设计和冷风机的选定;之后根据蒸发器和冷风机结构进行两者数学模型的建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实验工况下的模拟仿真。在蒸发器结构已经确定后,建立重力供液蒸发器的阻力平衡数学模型,来确定实验工况下的合适供液高度。实验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主要研究库温为-8℃~2℃时,蒸发器面积变化对整个重力供液间接冷却制冷系统效率的影响。具体包括对系统制冷量、耗功、COP、换热系数、传热温差等方面的影响。重力供液蒸发器最终采用蛇形管浸入式蒸发器,由19根规格一样的铜管并联而成,通过改变蒸发器管数来改变蒸发器面积。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库温不变,制冷量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减小,减小幅度先增大后减小。当蒸发管管数目由19根减少至13根,每次减少2根,不同库温对应制冷量平均每次减少118 W、262 W、110W。蒸发面积不变,制冷量随库温升高而增大,且库温对蒸发器制冷量的影响要高于蒸发面积对制冷量的影响,当库温由-8℃上升至2℃,不同蒸发面积制冷量平均增加1242W;当蒸发管由19根减少至9根时,不同库温制冷量平均减少708W。(2)库温不变,COP、压缩机耗功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减小;蒸发面积不变,COP、压缩机耗功随库温升高而升高。COP与制冷量随蒸发面积和库温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3)库温不变,蒸发器传热系数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增大,且库温较低时蒸发器传热系数增加幅度较小。当蒸发管由19根减少为9根,库温为-8℃时蒸发器传热系数增加40.9W/(m2·k),而库温为2℃时蒸发器换热系数增加了121.5W/(m2·k)。(4)蒸发面积不变,冷风机传热系数随库温升高而升高;库温不变,冷风机传热系数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减小。库温变化对冷风机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要大于蒸发面积对冷风机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当蒸发管数目为19根时,库内温度由-8℃升高至2℃,冷风机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上升3.1W/(m2·k),而蒸发管数目由19根减少至9根时,冷风机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下降0.75W/(m2·k)。(5)相同库温下,蒸发器传热温差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增加,范围是10.58℃~13.36℃;冷风机热温差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减小,增加范围是3.7℃~7.0℃。蒸发面积不变时,不同库温下蒸发器传热温差随着库温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在库温为-8℃到0℃时,蒸发器传热温差随着库温增加而减小,当库温由0℃升至2℃时,蒸发器传热温差随库温增大而增大。(6)库温不变,循环倍率随蒸发面积减小而增加;蒸发面积不变,循环倍率随库温升高而减小。库温对循环倍率影响要大,当库温由-8℃增加至2℃,不同蒸发面积平均循环倍率减少0.55,当蒸发管数目由19根减少为9根时,不同库温平均循环倍率增加0.17。(7)蒸发器传热系数模型计算与实际误差范围为13.5%~22%;冷风机传热模型计算与实际误差范围为6.9%~10.26%,因此可以用计算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杨光伟[5](2021)在《弹用涡喷发动机炮式起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炮式起动技术是弹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研制难点。掌握先进的炮式起动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对于提升我国弹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整体研发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对炮式起动技术的研究尚不够广泛,对同时采用低压雾化喷嘴和蒸发式喷嘴的涡喷发动机整机炮式起动研究较少。本文即以基于低压油泵体制的某型涡喷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科学计算以及试验手段对该型发动机的地面炮式起动特性和高空炮式起动特性开展了相关研究,获得了发动机炮式起动的供油匹配规律和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炮式起动地面特性研究。针对炮式起动的特点,设计了地面炮式起动方案,基于对发动机炮式起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获得了供油规律的匹配方法,并利用炮式起动模拟试验系统对该供油匹配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缩短点火前供油时间能有效降低由于积油燃烧而对起动加速性造成的不利影响;起动初期的加速率与初始油门量呈正相关,但此阶段应着重考虑点火的最佳油气混合比;压力雾化喷嘴和蒸发式喷嘴供油的切换点选择在低转速阶段时,对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影响较小;简单阶跃式增油方式可满足炮式起动后期的转子加速要求,油门阶跃点应匹配在发动机进入高转速阶段;起动后期采用合适的一阶油门量可进一步优化起动特性。(2)发动机使用高能量密度燃油的地面稳态性能研究。对某型弹用涡喷发动机使用高能量密度燃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文献调研与试验评估。研究了高能量密度燃油的使用对发动机地面稳态换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量密度燃油对发动机的稳态换算性能整体上影响不大,只是发动机在各稳态换算转速下的换算耗油率略有升高;与使用普通燃油相比,发动机使用高能量密度燃油时,燃油换算体积流量平均约减少16.5%;单独的高能量密度燃油并不具备良好的轴承润滑功能,因此发动机在实际使用时应选择合适的可掺混润滑油。(3)炮式起动高空特性研究。基于高空模拟试验系统对发动机在高空飞行工况下的炮式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发动机的炮式起动包线和风车起动包线。研究结果表明:高空补氧不仅能改善炮式起动发动机的高空点火性能和起动加速性能,在确保高起动可靠性的前提下,还可极大地拓宽发动机的起动空域和起动速域;采用十头部压力雾化喷嘴的发动机的炮式起动特性整体上要优于采用五头部压力雾化喷嘴的炮式起动特性,采用十头部雾化喷嘴时,发动机具有更宽的主燃油供油边界;雾化喷嘴燃油的退出方式对发动机的起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在雾化燃油量占总燃油量比重较大的条件下,其在起动过程的高转速阶段直接退出时,发动机容易出现转速掉落的不稳定起动现象,雾化喷嘴燃油按改进的方案退出时,发动机的起动特性较优。(4)高空起动补氧过程的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补氧与否以及补氧方式对发动机在高空炮式起动时的点火特性和起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发动机高空炮式起动时的补氧规律,建立了氧气瓶供氧放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科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空起动时,优先选用d=0.7 mm喉径的补氧节流喷嘴,以兼顾补氧过程的氧气质量流量以及补氧时间;在初始状态相同的条件下,补氧瞬时质量流量与氧气瓶初始容积有关,采用双瓶氧气补氧的质量流量大于采用单瓶气体补氧的质量流量,且前者补氧时长是后者的二倍。
李骁啸[6](2021)在《间接冷却空气冷却器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间接冷却制冷系统较直接冷却制冷系统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因此在基于环保节能的问题上很多民用冷库都改为间接冷却制冷系统。考虑到其由制冷剂侧与载冷剂侧双系统构成,若试图提高其运行效率同样可分别从两侧系统入手。本课题从载冷剂侧系统出发,以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空气冷却器结构与性能展开了相关研究。以翅管式空气冷却器为研究对象,在提高换热器运行效率的已有技术中,考虑到实际成本及其它现实问题,实验通过布置不同管程流路,并设置不同风机频率与库温对空气冷却器结构和性能进行优化。实验主要研究了流路布置、风机频率、库温对三排管翅管式空气冷却器性能及系统的影响。针对重力效应、顺流、逆流布置等影响因素,布置出了五种空气冷却器流路,并讨论了各个因素对冷却器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工况确定、换热设备选型完成、实验台搭建完毕并完成管路检漏,系统初步运行后,对五种流路布置的空气冷却器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通过对空气冷却器模型的模拟,得到五种不同流路布置中空气冷却器侧制冷量、传热系数随各工况条件的变化趋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通过测试在不同库温、风机频率下,五种流路布置的空气冷却器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得到空气冷却器最佳运行条件,并将各流路布置下的空气冷却器传热系数、制冷量、以及系统功耗等重要参数综合考虑,为三排管排的空气冷却器最佳流路布置选择做出参考。通过对翅管式空气冷却器的实验与模拟研究,结论如下:(1)在相同实验要求工况下,对五种流路布置下三排管翅管式空气冷却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单流程布置中,逆流布置较顺流布置传热温差高1.26%~4.44%,且传热系数略大于后者,且系统功耗小4.9%~9.48%、载冷剂压降大13.95%~15.2%,因此逆流布置具有更佳优秀的换热性能;在逆流布置中,随着流程数不断增多,会导致载冷剂侧传热温差增大,且由于载冷剂流量不变,传热系数会随流路数增大而减小,此时传热温差对制冷量影响较大,导致制冷量会增大,系统功耗也会随之增大,载冷剂侧压降减小;在三流程布置中,可以发现重力效应下布置流路与逆流流路相比,其制冷量低1.27%~4.95%,且前者对空气进行降温时,在不同风侧换热性能差距较大,对换热不利。(2)在最佳风机运行频率下,相同工况运行过程中,五种流路布置下三排管翅管式空气冷却器载冷剂侧沿程温度产生了不同变化趋势,其中单流程顺流布置中载冷剂近90%的温升过程发生在迎风及中间侧管程,而在背风侧管程中载冷剂温度变化极小,说明其换热的极不均匀;逆流流路中,随着流程数的增加,载冷剂侧温度随管程的曲线斜率呈增涨态势,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以每根管内载冷剂温度变化量分析,发现随着流程数的增大,各风侧管路温度变化逐渐趋于均匀化,其中在三流程布置最佳,迎风侧载冷剂温升可达总温升的25%,且在多流程逆流布置中,无论哪一流程,其载冷剂温度变化趋势几乎一致;在考虑重力效应的三流程流路中,其各个流程分别处于不同的风侧,导致其换热不均匀,其中在迎风侧载冷剂温升最大,换热最好,而背风侧载冷剂温升较小,换热较差,总体换热过程极不均匀,因此在流路布置中需要尽量避免此类布置。(3)在不同的风机频率下,各流路布置分别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空气冷却器侧传热系数随风速的提高呈现出增涨趋势,因为随着风速的提高,空气侧传热系数增大,因此总传热系数会增大;空气冷却器侧传热温差随风速提高呈现出减小趋势;各流路布置中制冷量随风量的提高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在30Hz时达到峰值,此时制冷量受换热温差影响较大;系统功耗也随风机频率增大而不断提高,系统COP变化趋势与制冷量变化趋势一致,在30Hz时达到峰值,此时制冷量较大,但功耗较小。
付江奇[7](2021)在《高雷诺数下内螺纹管换热机理分析与计算》文中认为内螺纹管的强化换热机理研究和换热系数计算,对于其在高效传热和节能技术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理解内螺纹管的强化传热特性,本文以内螺纹管为研究对象,开展内螺纹管热力计算和计算程序化编制工作,对螺纹结构传热机理和工程热力计算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流体在内螺纹管管内流动机理和传热特性进行分析与探究,针对高雷诺数条件下流体在螺纹管内的湍流流动,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演绎、推导、分析建立了内螺纹管在高雷诺数下的流体计算模型。其次,针对气体为内螺纹管管内流动换热介质,对归纳整理得到的已提出的螺纹经验计算式进行选择,得到四组符合要求且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经验计算式。对各经验计算式中由于实验气体选择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问题,通过以高温空气相关试验关联式计算代替各经验计算式中的Pr系数项,将雷诺数计算统一至4×104≦Re≦16×104,温度300℃≦T≦800℃范围内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选出在高雷诺数条件下较为合适的换热及流动阻力经验计算式,并对各经验计算式进行计算程序化编制。最后,利用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仿真模拟ANSYS软件,对内螺纹管进行三维建模和网格的划分,根据流体在不同工况下的螺纹管管内流动换热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可以得到:由于螺纹特殊结构的存在,流体在螺纹管内流动换热,流体边界层产生极大的扰动,逆压梯度区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生较大的涡旋流,使得边界层厚度降低,在高雷诺数下边界层厚度可忽略不计,这一现象导致螺纹传热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结果与经验计算式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在高雷诺数条件下模拟与计算结果虽保持较为接近的变化趋势,但具体各个工况条件下的具体数值仍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对误差原因深入分析,总结得出数值模拟存在的不足,为螺纹管换热研究与计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翔宇[8](2020)在《新型平行制冷对开门冰箱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品质饮食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家用冰箱上的选择,人们对大容积、无霜、节能、静音、智能冰箱的需求逐渐增大,对开门冰箱成为用户的新宠儿。市场上对开门产品大多数采用的是单循环制冷,蒸发器及风扇位于冷冻室,冷藏室通过一个可控风门从冷冻获得冷量进行制冷。这种制冷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冷藏冷冻食品串味,冷藏室供风温度较低,冷藏不易保湿,制冷效率低。少部分对开门产品采用的是双蒸发器双循环,冷藏室和冷冻室均是采用翅片式蒸发器的无霜间室。这样的系统配置可以实现间室温度的精确控制、两间室食品不串味,但是双循环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本文涉及到新一代的对开门产品,将具备高能效,低噪音,恒定温度控制,保湿效果好等功能。新产品的设计思路包括,保留冷藏冷冻双循环制冷系统,但是将原来的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换成两个独立的截止阀来分别给冷藏冷冻两个间室提供独立的制冷剂通路,从而实现两间室独立制冷,可以同时制冷,避免了同一时间只能一个间室制冷的情况。本文将对这种两间室两循环平行制冷的新型制冷系统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研究,结合此新对开门冰箱项目,将详细阐述本系统的设计和匹配过程,包括制冷循环确定,制冷剂选择,箱体热负荷计算,压缩机选择,冷凝器选型,蒸发器选型,毛细管匹配,最佳充注量匹配。对两间室平行系统带来的制冷剂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结构和控制两方面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在智能控制方面研究并设计了智能控制算法,对实际冰箱的热负荷等量的输出对应的制冷量,以实现压缩机不停机连续运行。该改进方案具有温度变化响应灵敏,波动小,智能化霜等功能,达到高效、静音、敏捷、智能、保鲜等效果。在总结制冷系统及逻辑控制的基础上,汇总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然后对冰箱性能进行系统的验证,优化。此外,在各种标准的试验条款下进行了冰箱性能试验验证,在保证满足标准要求的同时,对部分试验项目与前代产品或竞争对手产品的试验性能进行对比,尝试做出进一步改进方案。通过平行制冷概念及相对应的智能算法控制,本项目将在传统双循环系统基础上,在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带来可观的能效提高,噪音降低,温度稳定,敏捷响应,食品保鲜等效果。
陈宝明[9](2020)在《660 MW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热力系统优化及提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碳为主体的现状,电力行业中的火力发电常年稳居主导地位。而火力发电在消耗大量燃煤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节能减排降耗提效意义重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由于其蒸汽参数高,锅炉热效率高,经济性好,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相比于传统煤粉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技术具有燃煤热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低污染物排放以及负荷调节范围宽裕等优点。因此,发展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一台虚拟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的热力系统进行了优化提效研究。由于缺乏电站实物模型,为了探究模拟法对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热力系统优化及提效的可行性,基于大型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首先以一台75 t/h CFB锅炉为实物模型,对其建模,并联合锅炉性能测试反平衡试验数据结果,以检验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对75 t/h CFB锅炉尾部烟气组分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极为接近,各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的Aspen plus计算值与性能测试值误差在0.08%~0.26%之间。模型法对热效率及各项热损失的模拟结果与反平衡计算结果也较为接近,误差在0.25%~1.27%之间。锅炉热效率模拟值为88.66%,与实测法相对误差为1.41%。在上述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spen Plus模型法算得大型CFB锅炉各项热损失和热效率的新方法,为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的模拟优化打下研究基础。其次,以简约型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设计蓝图为建模对象,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其煤燃烧子系统、汽水子系统,汽轮机发电机组子系统分别建模和分析,并与一台实际运转中的600 MW超临界CFB锅炉数据做对比。结果表明,各子系统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良好,为后续利用此模型对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全流程热力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然后,将虚拟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的煤燃烧子系统与汽水子系统耦合,对锅炉主体系统流程建模,研究了空气流量、冷风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等运行参数之间的关联,获得了各影响因子对电站热力系统的影响规律,得出了锅炉最优运行参数。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炉内的燃烧工况变化及调整,指导超超临界CFB锅炉燃煤电站的合理运作。最后,运用Aspen Plus软件将锅炉主体子系统、汽轮机发电机组子系统进行耦合,构建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的热力系统全流程模型。探究了不同主/再热蒸汽参数、汽轮机回热方式对机组能效和热经济性的影响,并对机组热力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获得了变工况影响因子下机组的最佳运行参数及运作方式。结果表明,主/再热蒸汽温度提高,机组热效率也逐步上升;提高主蒸汽温度比提高主蒸汽压力和再热蒸汽温度对机组热效率的收益影响更大。当主蒸汽压力增至33 MPa之后,机组热效率几乎保持不变。满负荷运行下,最优蒸汽参数为35MPa/620℃/620℃,该工况下机组的热效率最大为46.37%,比设计工况能效提高2.12%。从经济性和机组制造技术层面考虑,建议蒸汽压力参数最优值为31MPa/620℃/620℃,对应机组热效率为45.21%。主蒸汽温度提升10℃,机组热效率就增加0.161%~0.201%;再热蒸汽温度提升10℃,机组热效率就增加0.05%~0.066%;主蒸汽压力提升1 MPa,机组热效率则增加0.012%~0.063%;增加回热级数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热效率的对比中,十级回热方案>九级回热方案>原八级回热方案。十级回热系统方案的热效率比原方案提高了3.28%,热耗率减少了25.3k J/(k W·h),标准煤耗率减少了0.927 g/(k W·h)。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发电机组的回热级数优化建议为十级,即回热系统为“四高五低一除氧”。
邬晗晖[10](2020)在《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比于独立双循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双循环耦合冰箱制冷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比与更大的节能潜力。但在产品化的过程中发现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运行时冷冻循环冷凝温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致使系统冷凝器失效,制约了其节能效果的发挥。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通过在冷冻冷凝器与耦合过冷器之间添加节流膨胀装置,“阻断”两者间压力相等的状态,同时调节节流装置的节流能力与制冷剂充注量的大小,寻求本系统合适的设计工况,保证系统能在稳定运行的同时提供一定的节能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理论模型,通过定性分析介绍了冷藏侧“最大过冷工况”与冷冻侧“最佳过冷工况”作为设计工况的可行性。2.对系统模拟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理论模拟定量地确定了系统的设计工况,并进行了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工况能有效保证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变工况运行的要求,且完全耦合运行比独立运行时的系统COP约有9%的提升。3.设计并搭建了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实验装置,依据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理想状态,对各个部件进行了选型设计。4.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相关实验测试,证明了理论模拟的正确性,并发现采用两级节流且重新确定设计工况后,完全耦合运行比独立运行时的系统COP有8.9%9.5%的提升,略低于理想状态的原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COP,但系统变工况运行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二、蒸发管组内压力损失计算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发管组内压力损失计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
1.2.2 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管理实验系统电池直冷回路热流调控分析 |
2.1 直冷热管理系统方案 |
2.2 热管理系统实验设计 |
2.2.1 直冷系统及其主要部件 |
2.2.2 测控系统及不确定分析 |
2.3 电池直冷热管理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
2.3.1 流动与传热特征分析 |
2.3.2 过程调控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冷热管理系统模型及验证 |
3.1 动力组件及热流传输 |
3.1.1 电池组件模型 |
3.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
3.2 热管理直冷系统构件 |
3.2.1 压缩机模型 |
3.2.2 换热器模型 |
3.2.3 阀体模型 |
3.3 补充元件及系统框架 |
3.3.1 乘员舱模型 |
3.3.2 电机驱动模型 |
3.3.3 直冷系统模型 |
3.4 验证实验与方法 |
3.4.1 电池组件验证 |
3.4.2 循环回路部件验证 |
3.4.3 直冷系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冷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空调耦合特性研究 |
4.1 耦合系统串并关联与分析 |
4.2 直冷热管理系统典型特征 |
4.2.1 最佳制冷剂充注量 |
4.2.2 热力过程(火用)熵能变性 |
4.2.3 直冷耦合系统典型性能特征 |
4.3 直冷热管理系统调控分析 |
4.3.1 电动汽车结构及车载控制 |
4.3.2 耦合系统控制策略 |
4.3.3 车载温控与能量变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热衰变行为及直冷热控处理 |
5.1 电池衰变预置分析与方法确定 |
5.2 电池热衰变耦合效应与均一性分析 |
5.2.1 数值分析设置 |
5.2.2 典型老化衰变特征 |
5.2.3 电池热场与老化衰变耦合作用影响 |
5.2.4 电池性能参数均一性优化分析 |
5.3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热控影响与处理 |
5.3.1 计算分析条件 |
5.3.2 环境温度周期性影响 |
5.3.3 电池荷电状态影响 |
5.3.4 直冷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温控追踪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多目标管控优化研究 |
6.1 常态控制方法与应对 |
6.2 基于控变参数敏感性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关联 |
6.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6.2.2 典型系统参数敏感分析算例 |
6.3 多热力过程耦合直冷系统控制优化 |
6.3.1 多目标优化确定与算法 |
6.3.2 典型模式下优化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流体网络法用于微型燃烧室的一维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燃烧室一维计算方法 |
1.1 基于压力修正的燃烧室流量分配计算方法 |
1.2 燃烧室沿程热力计算 |
1.3 火焰筒一维壁温计算方法 |
2 计算结果对比 |
3 结语 |
(4)蒸发面积对重力再循环间接冷却制冷系统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重力供液研究现状 |
1.2.2 间接冷却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方案 |
1.5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实验台介绍 |
2.1 实验原理介绍 |
2.2 实验台介绍 |
2.2.1 库体 |
2.2.2 制冷、载冷系统设备介绍 |
2.2.3 数据采集系统设备介绍 |
2.2.4 电控方案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重力供液蒸发器、空气冷却器设计计算 |
3.1 间接冷却蒸发器设计计算 |
3.1.1 制冷剂物性确定 |
3.1.2 换热方式的确定 |
3.1.3 换热温差的确定 |
3.1.4 换热面积估算与校核 |
3.2 冷风机设计计算 |
3.2.1 载冷剂侧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
3.2.2 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
3.2.3 析湿系数 |
3.2.4 总传热系数 |
3.2.5 霜层参数 |
3.3 小结 |
第四章 重力供液高度计算 |
4.1 摩擦阻力压降 |
4.1.1 供液管摩擦阻力 |
4.1.2 蒸发器摩擦阻力 |
4.1.3 回气管摩擦阻力 |
4.2 重力压降 |
4.2.1 蒸发器重力压降 |
4.2.2 回气管重力压降 |
4.3 加速压降 |
4.4 局部阻力压降 |
4.5 供液高度的确定 |
4.6 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方法介绍 |
5.1 系统制冷量的测定 |
5.1.1 载冷剂管道和泵漏冷量计算 |
5.1.2 围护结构漏冷量计算 |
5.1.3 电加热器功率 |
5.2 压缩机耗功计算 |
5.3 蒸发器传热系数计算 |
5.4 冷风机传热系数计算 |
5.5 循环倍率的确定 |
5.6 系统总换热温差 |
5.7 制冷系统性能系数 |
5.8 小结 |
第六章 数据处理分析 |
6.1 实验结果分析 |
6.1.1 蒸发面积对制冷量的影响 |
6.1.2 蒸发面积对压缩机功耗的影响 |
6.1.3 蒸发面积对COP的影响 |
6.1.4 蒸发面积对蒸发器传热系数的影响 |
6.1.5 蒸发面积对蒸发器传热温差的影响 |
6.1.6 蒸发面积对冷风机制冷量的影响 |
6.1.7 蒸发面积对冷风机传热温差的影响 |
6.1.8 蒸发面积对冷风机传热系数的影响 |
6.1.9 蒸发面积对总传热温差的影响 |
6.1.10 蒸发面积对循环倍率的影响 |
6.2 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
6.2.1 蒸发器传热系数理论与模拟实验对比 |
6.2.2 冷风机传热系数理论与模拟实验对比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5)弹用涡喷发动机炮式起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发动机起动过程分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炮式起动特性地面试验研究 |
2.1 钝感双基推进剂燃烧特性 |
2.2 地面整机起动试验系统设计 |
2.3 模拟起动方案设计 |
2.4 起动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2.5 地面模拟起动试验结果分析 |
2.5.1 点火前供油时间的影响 |
2.5.2 初始油门量的影响 |
2.5.3 两路喷嘴供油切换的影响 |
2.5.4 油门阶跃点的影响 |
2.5.5 二阶油门量的影响 |
2.5.6 模拟起动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2.5.7 模拟起动误差分析 |
2.6 地面火工品起动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使用高能量密度燃油的地面稳态性能 |
3.1 国外使用高能量密度燃油的经验 |
3.2 高能量密度燃油对发动机稳态换算特性的影响 |
3.2.1 对换算推力的影响 |
3.2.2 对换算燃油质量流量的影响 |
3.2.3 对换算燃油体积流量的影响 |
3.2.4 对换算耗油率的影响 |
3.2.5 对油泵供油压力的影响 |
3.2.6 对换算排气温度的影响 |
3.2.7 对换算空气质量流量的影响 |
3.2.8 对压气机增压比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炮式起动特性高空试验研究 |
4.1 高空试验系统 |
4.1.1 发动机高空模拟系统——高空模拟试车台 |
4.1.2 模拟起动系统 |
4.1.3 供油系统 |
4.1.4 补氧系统 |
4.2 发动机模拟飞行参数的确定 |
4.3 高空炮式起动方案 |
4.4 供氧过程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 |
4.4.1 放气过程数学模型 |
4.4.2 放气过程求解 |
4.4.3 供氧过程的试验验证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地面起动供油方案的高空验证 |
4.5.2 补氧助燃对点火特性和起动特性的影响 |
4.5.3 雾化喷嘴头部数量对起动特性的影响 |
4.5.4 雾化燃油的退出对起动特性的影响 |
4.5.5 不同高度下的风车转速特性 |
4.5.6 炮式起动包线和风车起动包线 |
4.5.7 发动机使用火工品起动的高空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间接冷却空气冷却器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3 空气冷却器管程流路的研究进展 |
1.3.1 顺逆流布置 |
1.3.2 流路并管 |
1.3.3 工质种类与状态 |
1.3.4 重力效应 |
1.3.5 风量大小及迎风不均匀性 |
1.3.6 排管布局 |
1.3.7 流路布置模拟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间接冷却制冷系统及实验装置介绍 |
2.1 系统原理介绍 |
2.2 工质物性参数 |
2.2.1 制冷剂物性参数 |
2.2.2 载冷剂物性参数 |
2.3 实验装置介绍 |
2.3.1 制冷剂侧系统 |
2.3.2 载冷剂侧系统 |
2.3.4 数控采集系统 |
2.4 测量装置 |
2.4.1 系统测量设备 |
2.4.2 标定及测点分布 |
2.5 电控方案 |
2.6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2.6.1 制冷量 |
2.6.2 漏冷系数及漏冷量 |
2.6.3 设备功耗 |
2.6.4 性能系数 |
2.6.5 传热温差 |
2.6.6 传热系数 |
2.7 不同流路布置示意图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内容介绍 |
3.1.1 不同流路布置对空气冷却器性能的影响 |
3.1.2 不同库温对空气冷却器性能的影响 |
3.1.3 不同风机频率对空气冷却器性能的影响 |
3.2 实验研究方案 |
3.3 参数变化对空气冷却器制冷量的影响 |
3.4 参数变化对空气冷却器传热温差的影响 |
3.5 参数变化对空气冷却器侧传热系数K的影响 |
3.6 参数变化对载冷剂侧压降的影响 |
3.7 参数变化对间接冷却系统功耗的影响 |
3.8 参数变化对间接冷却系统COP的影响 |
3.9 空气冷却器中载冷剂沿程温度变化 |
3.9.1 单流程顺流布置流路a |
3.9.2 单流程逆流布置流路b |
3.9.3 双流程逆流布置流路e |
3.9.4 三流程重力效应布置流路g |
3.9.5 三流程逆流布置流路h |
3.10 小结 |
第四章 翅管式空气冷却器的仿真与分析 |
4.1 换热器模型 |
4.1.1 空气冷却器模型 |
4.1.2 蒸发器模型 |
4.2 仿真软件介绍 |
4.3 模型建立并运行 |
4.3.1 选择换热器模型 |
4.3.2 选择计算方法 |
4.3.3 微元段选择及管路排布 |
4.3.4 管路及翅片参数 |
4.3.5 工质的选择 |
4.3.6 各个求解式的输入 |
4.4 空气冷却器压降模拟结果 |
4.5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4.5.1 空气冷却器制冷量 |
4.5.2 空气冷却器传热系数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高雷诺数下内螺纹管换热机理分析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手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手段 |
1.4 全文各章节安排与内容概述 |
2 螺纹管换热特性分析与高雷诺数条件下计算模型探究 |
2.1 螺纹管结构换热原理与特性分析 |
2.2 内螺纹管粘性流体湍流流动分析与计算模型建立 |
2.2.1 螺纹管内湍流流动概述 |
2.2.2 粘性流体湍流流动分析 |
2.2.3 内螺纹管粘性流体湍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雷诺数下的内螺纹管换热计算及其程序化 |
3.1 换热经验计算式的选择与分析 |
3.1.1 经验计算式的选择 |
3.1.2 各经验公式分析 |
3.2 内螺纹管的换热计算工程实例 |
3.2.1 工程应用背景及意义 |
3.2.2 螺纹管热力计算及程序化编制 |
3.3 各螺纹管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计算与结果分析 |
4.1 数值计算模型 |
4.1.1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1.2 求解设置与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4.3 模拟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3.1 模拟与计算对比结果 |
4.3.2 误差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各经验公式程序式及部分计算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型平行制冷对开门冰箱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对开门冰箱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冰箱系统设计 |
2.1 总体布置设计 |
2.2 冰箱热负荷计算 |
2.2.1 箱体漏热量Q_1 |
2.2.2 开门漏热量Q_2 |
2.2.3 冰箱其它热负荷Q_3 |
2.2.4 冰箱总热负荷计算 |
2.2.5 冰箱外部湿度等级 |
2.3 压缩机选型 |
2.4 蒸发器的设计 |
2.4.1 冷冻室蒸发器设计 |
2.4.2 冷藏室蒸发器设计 |
2.5 冷凝器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行制冷系统优化方案 |
3.1 制冷部件优化方案 |
3.2 控制系统优化方案 |
3.2.1 压缩机控制智能算法 |
3.2.2 风扇控制算法 |
3.3 调速优化方案 |
3.4 整机运行状况 |
3.5 冰箱耗电量值预测 |
第四章 性能试验分析与研究 |
4.1 实验室测试系统 |
4.1.1 测试系统介绍 |
4.1.2 数据采集系统 |
4.2 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 |
4.2.1 单位温差传热量试验 |
4.2.2 制冷剂充注量试验 |
4.2.3 储藏温度试验 |
4.2.4 冷冻能力试验 |
4.2.5 负载温度回升试验 |
4.2.6 降温试验 |
4.2.7 耗电量试验 |
4.2.8 凝露试验 |
4.2.9 冷却能力试验 |
4.2.10 噪音试验 |
4.2.11 高低电压启动试验 |
4.2.12 结霜试验 |
4.2.13 试验结果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660 MW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热力系统优化及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发展 |
1.3.2 Aspen Plus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运用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2.1 75 t/h CFB锅炉热效率研究 |
1.4.2.2 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电站热力系统分析 |
1.4.2.3 660MW 超超临界 CFB 锅炉电站热力系统优化提效研究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Aspen Plus的75 t/h CFB锅炉热效率研究 |
2.1 引言 |
2.2 锅炉系统流程 |
2.3 锅炉运行参数 |
2.4 基于Aspen Plus的模型构建 |
2.4.1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4.2 建模假设 |
2.4.3 CFB锅炉建模流程 |
2.4.4 Aspen Plus模型组分及参数设置 |
2.5 Aspen Plus模型对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
2.5.1 建模原理及思路方法 |
2.5.2 模型验证与分析 |
2.6 实测法与模型法对比分析 |
2.6.1 各项热损失及热效率对比 |
2.6.2 运算参数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660 MW CFB燃煤电站热力系统建模 |
3.1 引言 |
3.2 锅炉系统概述 |
3.3 煤燃烧子系统建模与分析 |
3.3.1 煤燃烧子系统流程描述 |
3.3.2 煤燃烧子系统建模 |
3.3.2.1 建模假设 |
3.3.2.2 物性方法的选择 |
3.3.2.3 输入参数设置 |
3.3.3 结果分析 |
3.4 汽水子系统建模与分析 |
3.4.1 引言 |
3.4.2 汽水子系统流程描述 |
3.4.3 汽水子系统模型 |
3.4.4 输入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 |
3.5 蒸汽动力循环子系统建模与分析 |
3.5.1 引言 |
3.5.2 汽轮机子系统流程描述 |
3.5.3 汽轮机子系统模型 |
3.5.4 输入参数设置 |
3.5.5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660 MW CFB燃煤电站锅炉系统参数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空气量对烟气换热量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2.1 空气量对烟气组分和换热量的影响 |
4.2.2 空气量对排烟温度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3 冷风温度对烟气换热量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4 过量空气系数及排烟温度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5 给水温度对排烟温度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660 MW CFB燃煤电站热力系统优化及提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超临界蒸汽参数优化 |
5.2.1 热经济性指标计算模型 |
5.2.2 模型假设及变量参数设定 |
5.2.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3 回热系统优化 |
5.3.1 最佳抽气级数模型方法确定 |
5.3.2 抽气级数优化模型 |
5.3.2.1 九级抽气级数模型优化研究 |
5.3.2.2 十级抽气级数模型优化研究 |
5.3.3 热经济性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75 t/h CFB锅炉热效率研究 |
6.1.2 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电站子系统建模分析 |
6.1.3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参数优化分析 |
6.1.4 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冰箱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单循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
1.2.1.1 单蒸发器循环系统 |
1.2.1.2 常规双蒸发器串联循环系统 |
1.2.1.3 Lorenz-Meutzner循环系统 |
1.2.1.4 两级节流双蒸发器串联循环系统 |
1.2.2 旁通双循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
1.2.3 并联双循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
1.2.4 独立双循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
1.2.5 两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
1.2.6 减少膨胀损失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
1.2.7 非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
1.2.7.1 吸收式制冷系统 |
1.2.7.2 热电式制冷系统 |
1.2.7.3 热磁式制冷系统 |
1.2.7.4 热声式制冷系统 |
1.2.7.5 热弹性式制冷系统 |
1.3 双循环耦合冰箱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理论模型建立 |
2.1 系统整体模型的建立 |
2.2 系统各部件模型 |
2.2.1 压缩机模型 |
2.2.2 节流装置模型 |
2.2.2.1 节流阀模型 |
2.2.2.2 毛细管模型 |
2.2.3 换热器模型 |
2.2.3.1 冷冻冷凝器 |
2.2.3.2 冷冻蒸发器 |
2.2.3.3 冷藏冷凝器 |
2.2.3.4 冷藏蒸发器 |
2.2.3.5 耦合过冷器 |
2.2.3.6 回气管 |
2.3 压力降模型 |
2.4 制冷剂循环量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理论模拟研究 |
3.1 模拟流程分析 |
3.2 冷藏侧最大过冷工况的确定 |
3.3 冷冻侧最佳过冷工况的确定 |
3.3.1 冷冻侧独立运行状态 |
3.3.2 冷冻侧耦合运行状态 |
3.3.3 最佳过冷工况工况点的确定 |
3.4 耦合运行过程 |
3.5 毛细管替代节流阀运行 |
3.6 环境适应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实验装置设计 |
4.1 实验装置总体布置 |
4.2 各部件选型设计 |
4.2.1 压缩机选型 |
4.2.2 换热器选型 |
4.2.3 节流装置选型 |
4.3 测量装置 |
4.4 冷冻侧箱体内热平衡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系统实验研究 |
5.1 冷藏侧最大过冷工况验证 |
5.2 冷冻侧最佳过冷工况验证 |
5.2.1 冷冻侧独立运行 |
5.2.2 冷冻侧耦合运行 |
5.3 耦合运行测试 |
5.4 毛细管替代节流阀测试 |
5.5 耦合运行动态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蒸发管组内压力损失计算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D]. 申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一种晾晒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研制[D]. 谭杰闻.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流体网络法用于微型燃烧室的一维计算[J]. 孙志杰,雷雨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03)
- [4]蒸发面积对重力再循环间接冷却制冷系统效率的影响研究[D]. 董浩.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5]弹用涡喷发动机炮式起动关键技术研究[D]. 杨光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
- [6]间接冷却空气冷却器结构与性能研究[D]. 李骁啸.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7]高雷诺数下内螺纹管换热机理分析与计算[D]. 付江奇. 沈阳工程学院, 2021
- [8]新型平行制冷对开门冰箱的研究与开发[D]. 刘翔宇. 东南大学, 2020
- [9]660 MW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热力系统优化及提效研究[D]. 陈宝明. 东南大学, 2020
- [10]一级闪蒸过冷的两级节流双循环耦合冰箱研究[D]. 邬晗晖. 浙江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