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帧中继卫星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郭同刚[1](2012)在《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综合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当突发灾害发生导致固定通信网通信的中断或阻塞时,当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时,当某一地区没有或很少有可利用的通信设施而急需通信时,都需要迅速建立通信网络,提供有效的通信保障。目前我国机动通信存在的通信容量小、业务种类单一,需要研究一种高机动、大容量、支持多业务的机动干线通信系统以满足各类机动通信的需要。首先,分析了机动通信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的总体框架。然后,对目前的主要交换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基于ATM的MPLS交换体制是目前机动通信领域的最佳选择,对核心的交换体制ATM/MPLS进行设计与分析;进行汽车自发电系统的设计,保障高机动能力条件下的独立供电能力;进行了电磁兼容系统设计,保障了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的稳定运行。最后,对通信节点的典型应用进行了设计,并对通信节点进行了测试。该通信节点具有高机动越野能力,独立供电能力,支持话音、以太网、帧中继以及电路仿真等业务,经测试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王海鹏[2](2012)在《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融合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不同产业分散独立运营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而合作、联盟、并购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热点。从20世纪末开始,网络型产业融合成为世界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各国都在经历着一场网络型产业规制上的变革。IT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光线技术等飞速发展,使得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的运营与管理出现了技术、业务、管制等方方面面的融合,网络型产业之间普遍接入也不仅局限于电信领域,需要扩展到互联网与有线电视领域,即“三网融合”的普遍接入。作为实现“三网融合”的首要前提,“三网融合”普遍接入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的关注。国内的网络型产业融合是于近年才开始的,由于网络型产业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政府以往对网络型产业实施严格的进入管制和行为管制。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网络型产业的逐步融合,政府的网络型产业管制政策也显现出某些不足和弊端,譬如对网络型产业的界定不明确、管制过于严格等,同时在学术界尽管对网络型产业规制的研究历来就有,但综合考虑到产业融合因素的研究分析并不多见,可以说这方面政府规制研究相对短缺。媒介产业的融合是全球传媒及网络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球信息产业大融合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及服务的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与网络型行业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网络型产业的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一直是网络产业的焦点领域,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网络产业,特别是网络型产业相继放松价格规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实施规制改革。由于各国历史、文化、法律制度等背景不同,规制改革的出发点也有所不同,但30年来世界各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却是一致:通过打破垄断、引人竞争,促进网络型产业的有效竞争。自从网络型产业引入竞争以来,网间互联互通成为网络型产监管的重中之重,而制定一个合理的网间接入定价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网络型产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很难确定一种各方都认同并且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案。随着世界各国“三网融合”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建立一种能同时最大化网络性企业营运的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消费者效用的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模式,这是实现网络型产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尝试运用数理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互联互通中的接入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单向接入中的在位运营商和进入运营商在其各个业务领域的产品定价、接入定价的具体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价格规制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及实践建议。基于我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急需创新的现实问题,以及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本文系统地从产业融合与我国网络型产业融合现状及趋势、国内外网络型产业规制的发展与比较、我国网络型产业政府规制的特点以及缺陷、我国网络型产业政府规制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调整和完善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还对网络型产业规制的完善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探求科学、可行的规制措施。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如下:在分析制度经济学及规制经济学中对于政府规制概念、特征及发展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三网融合”的内在动力及运作机制;利用数理经济分析法研究“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中的接入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单向接入的在位运营商和进入运营商在其各个业务领域的市场结构变迁、产品定价、单向接入定价的具体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价格规制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建议;接着,分析了我国“三网融合”背景下政府规制的实践及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外“三网融合”规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三网融合”的政府规制的应对措施。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网络型产业规制对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影响重大。在产业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政府规制并没有跟上产业融合的脚步,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尚未完成从行政管理到现代政府规制的转变;二是缺乏从产业分立规制到产业融合规制的转变。中国网络型产业规制具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效应,规制调整和完善应努力与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开放与民主法制进程等大局相适应,稳步推进。同时产业融合对我国网络型产业规制也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管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分类管理,采取激励性规制措施的原则;坚持适应发展趋势,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则;坚持针对性原则,为提高规制有效性提供前提条件。在这样的原则前提下,构筑完备的法律基础、建立独立的规制机构、培育利益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是中国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的取向,而确定分类管理的理念、加强融合和竞争的关系等都是推动规制的有效动力。本文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在于:(一)分析视角的创新以前对政府规制的研究仅限于针对电信行业或针对有线电视行业进行独立的研究分析。本文首次建立一个跨行业研究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竞争战略、产业链经济学三种理论基础以及政府规制理论、有效竞争市场为主体的理论架构,系统地对电信业规制、互联网业规制、广电业规制的发展进行对比性研究,探寻在三网融合后政府如何进行规制,进而研究政府规制手段、规制效率等问题。从这一视角进行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盲点。(二)解决目前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前瞻性三网融合工作目前仍进展缓慢,针对目前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政府失灵理论、规制理论、俘获理论等,指出三网融合政府规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政府规制的手段和内容,这些措施具有前瞻性。三网融合中政府规制的绩效将决定三网融合是否能顺利的开展。(三)提出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接入定价策略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下的网络产业,通过在互联互通的分析引入了适合市场发展的接入定价研究,由此构建接入定价模型,由此可知:在基于互联互通条件下的电信业接入定价变化导致的产业配置中业务量的降低会直接对社会净福利造成不良影响,而接入定价的运营商规模是影响产业配置中业务量的决定因素。同时,因为规模的差异,会导致市场垄断指数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所以,如果从降低市场垄断、提高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应该由大运营商承担提高的接入定价。(四)提出了政府规制下网络产业的单向接入定价策略在政府规制的背景下,当有规制激励存在时,在垄断产业领域中单向接入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共资金的影子成本、产品的需求弹性以及政府边际转移支付。在运营商竞争业务领域中,对产品定价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产品需求弹性、边际转移支付、边际服务、产品与替代产品的交叉弹性、市场中产品销售份额。因此在制定被规制运营商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运营商成本和转移支付对垄断势力的影响,这样才能使产品定价与规制目标相符。否则,垄断企业最终产品就会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润,而不顾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问题。(五)提出了单向接入条件下激励机制结合我国电信业规制的实际特殊背景,分析了单向接入情况下的规制收买和激励机制对运营商、接入定价以及产品定价的影响。最后得知效率较高的企业往往并不存在规制收买动机;当有这种动机时,规制机构的真实性较高,进入运营商的产品定价随之升高,而且得出了能否发生规制收买的概率值;规制收买不会对产品定价和接入定价造成直接影响,但会通过产品需求和价格对其造成间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接触国际最新研究前沿,丰富和完善了“三网融合”背景下政府对于网络型企业规制的理论及实践方法,为中国政府管制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艳[3](2010)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互联网双向实时视频交互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产品的迅速商用化,正在给基于广播式的传统远程教育体系带来质的变化。因此,研究基于IP网络的双向实时远程教学系统是电大必须面临的新课题。本论文在认真分析河南电大对基于IP网络的双向实时远程教学系统的需求后,通过租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通信链路,采用永久虚电路帧中继方式进行通信,采用H.323、H.263作为视频会议及压缩算法标准,采用JAVA、JAVA Script、HTML与SQL数据库对系统的展示界面及后台处理进行了设计。从而形成一个从传输方式、页面展示、后台管理等功能齐全的基于IP的双向实时远程教学系统。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JAVA语言设计对系统的底层代码进行设计、采用HTML语言进行B/S架构的页面展示设计,采用JAVA Script及ASP语言对用户登录、动态页面展示等进行设计。采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设计。完成了基于IP网络的双向实时远程教学系统的软件层次设计。本论文所设计的双向实时远程教学系统不仅能满足电大传统远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还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效的弥补了电大传统远程教学方式的不足,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双向实时互动教学系统。该系统将河南省所有市级电大通过专用通信线路全部纳入了电大双向实时视频教学系统。
王红[4](2009)在《基于卫星网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军队指挥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未来信息战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卫星网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课题,该系统依托于卫星网实现了各级指挥之间的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此卫星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的研究实现对军事部门的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技术可以很容易地用于民用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本文对依托于卫星网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设计实现一个军用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在对卫星网的帧中继接入信道的永久虚电路PVC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了可视指挥系统的视频切换管理;通过可视指挥网管系统与远端可视指挥终端代理TMA (Terminal Management Agent)的通信,实现了对各地点的可视指挥终端DVC (Digital Video Coding)的控制和管理。本课题在业务信道和终端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卫星可视指挥系统的网络管理,对新体制卫星网上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本系统利用了HP Openview网管平台及其软件开发包,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与整个卫星通信网的管理实现了无缝连接。可视指挥网管系统已经在军事部门得到了实际应用,运行良好。新体制下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的实现,使可视指挥业务所占用的卫星带宽资源比FDMA体制下更少,在网管技术上用SNMP标准网管协议部分代替了目前常用的专用网管协议,在对可视指挥业务信道的控制上也与原来FDMA体制下大不相同。本课题实现了可视指挥系统网管的标准化,加之新体制的卫星通信网特点,使得可视指挥系统组网更加灵活,易于维护和扩展。
孟晓秀[5](2003)在《帧中继卫星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的实现》文中认为帧中继TDMA卫星通信系统属于带宽动态分配(BOD)系统。介绍了帧中继TDMA卫星通信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网络的工作原理,包括H.320会议电视系统在帧中继系统中的接入以及控制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实现。
赵进延[6](2003)在《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总体设计》文中认为全国检察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必须在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制约下有序、安全地运行,同时加强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以保证全国检察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更好地为各项检察业务工作服务。 本论文中,本人根据在校所学安全专业知识,结合检察信息系统具体行业情况,依据《国家检察信息化总体规划纲要》,对关键资源及业务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提出了明确的安全目标,并从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总体安全设计方案。设计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广域网及通信安全、局域网区域安全、基于计算机的单机服务器安全,以及业务应用安全等等,方案中还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该设计方案已经开始分步实施。
李斌成[7](2003)在《基于TDMA卫星网的会议电视网管系统实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MF-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卫星网上会议电视网管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设计实现一个军用的会议电视网管系统CNMS。在对卫星网的帧中继接入信道的永久虚电路PVC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了会议电视系统的会场切换管理;通过CNMS与远端会议电视终端代理TMA的通信,实现了对各会场的会议电视终端DVC的控制和管理。本课题在业务信道和终端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卫星会议电视系统的网络管理,对新体制卫星网上的会议电视网管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本系统的实现利用了HP Openview网管平台及其软件开发包,支持SNMP协议,与整个卫星通信网的管理实现了无缝连接。最后和目前常用的FDMA卫星网上同类网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比较。本网管系统已经试用于有关部队,性能良好。
周兆清,王建宁[8](2001)在《帧中继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简要介绍了帧中继及卫星通信 系统的特点,给出了两种帧中继卫星通信系统实现 方案,分析了两种方案的特点,针对卫星通信系统 信道长时延和误码特性对帧中继传输的影响进行 了讨论。
王永勤[9](2001)在《金融综合通信应用网的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毕英丽[10](2000)在《在交通专网中实施多媒体业务方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业务发展以及用户对专网服务质量和业务种类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在交通专网中实施多媒体业务的设计方案。阐述了专网所能提供的新的多媒体业务类型,硬件、协议标准及网络的配置,并对多媒体业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基础之上对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本文用排队论的数学工具,建立并分析了专网中的星形数据网的排队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该网络的性能参数,如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逗留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平均服务时间等,反映排队网络的性能变化,以此为星形数据网的运行提供理论性指导。最后就现行的几种接入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对专网的用户接入网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帧中继卫星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帧中继卫星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综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安排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总体设计 |
2.1 机动通信特点及要求 |
2.1.1 机动通信的特点 |
2.1.2 机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
2.2 设计目标 |
2.3 设计原则 |
2.4 总体架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设计 |
3.1 通信系统设计 |
3.1.1 分系统简介 |
3.1.2 交换技术体制分析 |
3.1.3 IP/FR/AAL5的传输效率分析 |
3.1.4 通信系统的业务体系设计 |
3.2 供电系统设计 |
3.2.1 供电系统总体设计 |
3.2.2 汽车自发电系统设计 |
3.3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3.1 厢体电磁屏蔽设计 |
3.3.2 滤波设计 |
3.3.3 接地系统设计 |
3.3.4 其他方面电磁兼容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的实现 |
4.1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集成设计与实现 |
4.1.1 设备组成 |
4.1.2 车厢内部分布 |
4.2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典型应用 |
4.2.1 通信站点的布设 |
4.2.2 与宽带互联网的互连互通 |
4.2.3 与自动电话交换网互连互通 |
4.2.4 接入无线通信系统 |
4.3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快速组网研究 |
4.3.1 自适应组网 |
4.3.2 管理通道自动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的测试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测试内容 |
5.2.1 业务功能测试 |
5.2.2 系统性能测试 |
5.3 出现的问题及分析改进 |
5.3.1 电路仿真测试 |
5.3.2 ATM传送性能测试 |
5.3.3 大话务量呼叫测试 |
5.4 改进后测试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与本题相关的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 与本题相关的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比较分析方法 |
二、 博弈论分析法 |
三、 系统论方法 |
四、 数理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本文的创新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政府规制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政府规制的定义及分类 |
一、 政府规制的定义 |
二、 政府规制的分类 |
第二节 政府规制的特征 |
一、 规制主体的公共性 |
二、 规制角度的限制性 |
三、 规制内容的经济性 |
四、 规制范围的微观性 |
第三节 规制经济学及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 |
一、 规制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二、 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沿革 |
第三章 “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三网融合”的技术及业务基础 |
一、 电信网与电信业务 |
二、 广播电视业务 |
三、 互联网与数据业务 |
第二节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 |
一、 消费者需求拉动效应 |
二、 新型网络技术的推动力 |
三、 运营商垄断与竞争博弈的结果 |
四、 政府监管的引导 |
第三节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
一、 “三网融合”的实质 |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
三、 “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企业的定价策略 |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企业的互联互通 |
一、 网络型企业互联互通的概念 |
二、 网络型企业互联互通的特征 |
三、 “三网融合”互联互通的网络价值 |
第二节 网络型企业的市场结构与定价策略 |
一、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企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二、 “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型企业接入定价 |
三、 “三网融合”背景下单个运营商的接入定价 |
第三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企业的单向接入定价策略 |
一、 无规制状态下的单向接入定价 |
二、 规制状态下的单向接入定价 |
第五章 中国三网融合政府规制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现状 |
一、 规制机构 |
二、 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三、 规制内容 |
四、 规制特点 |
第二节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政府规制现状 |
一、 规制机构 |
二、 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三、 规制内容 |
四、 规制特点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产业政府规制现状 |
一、 规制机构 |
二、 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三、 规制内容 |
四、 规制特点 |
第四节 中国目前三网融合中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规制的法律缺陷 |
二、 政府规制权力的分散 |
三、 政府规制体制的不顺 |
四、 政府规制手段的落后 |
第五节 中国目前三网融合进展中实施政府规制的紧迫性 |
一、 政府管理的需要 |
二、 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
三、 与国外接轨的需要 |
第六章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规制的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在“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 |
一、 美国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二、 英国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三、 韩国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四、 日本对三网融合的管制 |
第二节 国外“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启示 |
一、 三网融合要顺利开展必须立法先行 |
二、 三网融合催生了融合性监管机构 |
三、 监管机构需独立化运营 |
四、 监管机构体制的建设要与国情相适应 |
第七章 中国面向“三网融合”的政府规制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面向三网融合的政府监管体制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规范的三网融合规制制度和方式 |
一、 规范审核进入规制 |
二、 中国政府监管的内容规制 |
第三节 面向三网融合的其他规制 |
一、 建立完善的三网融合法律制度 |
二、 建立科学的规制程序制度 |
三、 三网融合规制的结构性规范 |
四、 规范主体运营商的市场行为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远程教育概述 |
1.3 远程教学系统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章节布局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应用需求 |
2.2 网络需求 |
2.3 系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框架结构 |
3.1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
3.2 应用模型选择 |
3.3 系统结构 |
3.3.1 网络结构 |
3.3.2 路由结构 |
3.3.3 远程双向实时教学系统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全省广域网主干线路选型 |
4.2 视频会议标准协议选择 |
4.2.1 H.320 与H.323 特点比较 |
4.2.2 H.323 支持的网络协议 |
4.3 音、视频压缩算法选择 |
4.4 服务质量保证策略 |
4.5 设备选型 |
4.6 系统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界面及软件架构 |
5.1 系统界面展示 |
5.2 系统结构分析 |
5.2.1 系统平台结构示意 |
5.2.2 用户/管理员登入系统设计 |
5.3 创建系统数据库 |
5.3.1 系统数据库创建 |
5.3.2 数据库表逻辑结构设计 |
5.4 程序设计说明示例 |
5.4.1 用户登录系统 |
5.4.2 用户退出系统页面 |
5.4.3 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带宽占用测试结果 |
6.2 系统在线人数测试结果 |
6.3 数据库性能测试 |
6.4 最终页面展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卫星网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技术 |
1.2.1 视频会议技术 |
1.2.2 网络管理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总体构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TDMA体制的卫星通信技术 |
2.1 TDMA卫星通信体制的特点 |
2.2 卫星通信网组成 |
2.2.1 通信网配置 |
2.2.3 系统通信模型 |
2.3 TDMA卫星通信网帧中继地面接入技术 |
2.3.1 帧中继地面接入 |
2.3.2 卫星帧中继网络的虚电路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的设计 |
3.1 网络管理信道的选择 |
3.1.1 LAN口接入 |
3.1.2 帧中继接入 |
3.2 网络管理模型 |
3.2.1 现代网络管理模型的基础 |
3.2.2 INTERNET/SNMP网络管理模型 |
3.3 SNMP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3.4 SNMP与CMIP协议的比较 |
3.4.1 被管对象 |
3.4.2 管理信息库 |
3.4.3 被管信息的存取 |
3.4.4 传输基础 |
3.5 网管系统体系结构及网管协议 |
3.5.1 网管系统体系结构 |
3.5.2 网管协议 |
3.6 网管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3.7 网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3.7.1 功能结构 |
3.7.2 组织结构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的实现 |
4.1 可视指挥网管软件的实现 |
4.1.1 平台及开发工具选择 |
4.1.2 主要模块实现 |
4.1.3 通信模块的实现 |
4.1.4 MIB变量定义 |
4.1.5 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界面 |
4.2 可视指挥SNMP网管代理的实现 |
4.2.1 SNMP网管代理的功能 |
4.2.2 SNMP网管代理的实现 |
4.3 可视指挥终端管理代理的实现 |
4.3.1 TMA的功能 |
4.3.2 TMA与CNMS专用通信协议 |
4.3.3 TMA管理代理的实现 |
4.3.4 TMA软件界面 |
4.4 不同通信体制下可视指挥网管系统设计比较 |
4.4.1 两种通信体制的特点 |
4.4.2 FDMA体制可视指挥网管系统设计 |
4.4.3 两种通信体制下网管系统设计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综合测试说明 |
5.1.1 测试依据的标准 |
5.1.2 主要技术指标与功能 |
5.1.3 测试的主要项目 |
5.1.4 测试所用仪器 |
5.2 主要指标测试 |
5.3 综合测试具体内容 |
5.3.1 终端之间的功能测试 |
5.3.2 H.320到H.323终端之间的功能测试 |
5.3.3 H.323终端通过H.320系统之间的功能测试 |
5.4 综合测试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获奖 |
(6)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总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概况 |
2.1 检察信息系统现状 |
2.2 网络概况 |
3 安全风险及威胁分析 |
3.1 安全威胁 |
3.2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
4 安全需求分析 |
4.1 网络安全总体需求分析 |
4.2 网络安全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
4.3 网络安全设备需求分析 |
4.4 网络安全使用需求分析 |
4.5 网络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
4.6 网络安全需求小结 |
5 系统安全目的 |
6 安全机制设计 |
6.1 物理安全 |
6.2 访问控制 |
6.3 安全鉴别 |
6.4 权限控制 |
6.5 通信保密 |
6.6 数据完整性 |
6.7 数字签名 |
6.8 数据备份 |
6.9 安全审计 |
6.10 病毒防范 |
7 安全管理设计 |
7.1 网络管理基本框架 |
7.2 网络安全管理中心的职能 |
7.3 安全保密管理中心 |
7.4 密钥及证书管理中心 |
7.5 安全监控测评中心 |
7.6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
8 网络安全服务实现 |
8.1 安全服务依赖的网络服务 |
8.2 服务安全 |
9 系统安全设计总成 |
9.1 系统安全子系统 |
9.2 局域网安全 |
9.3 保密设备所能解决的安全威胁 |
10 结束语 |
11 致谢 |
12 参考文献 |
(7)基于TDMA卫星网的会议电视网管系统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课题来源 |
1.3 论文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会议电视技术综述 |
2.1 会议电视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2.1.1 会议电视技术发展的历史 |
2.1.2 会议电视技术发展现状 |
2.2 会议电视和广播电视的区别 |
2.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 |
2.4 会议电视的终端技术 |
2.5 会议电视网络技术 |
2.5.1 会议电视组网 |
2.5.2 多点通信过程 |
2.5.3 多点会议的控制 |
2.5.4 会议电视网管系统 |
2.6 卫星会议电视技术 |
2.7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管理技术研究 |
3.1 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
3.2 三种标准的网络管理模型 |
3.2.1 现代网络管理模型的基础 |
3.2.2 OSI/CMIP系统管理模型 |
3.2.3 INTERNET/SNMP网络管理模型 |
3.2.4 TMN网络管理模型 |
3.3 SNMP协议的安全性研究 |
3.3.1 SNMPv1基于共同体名的安全机制 |
3.3.2 S-SNMP基于参加者的安全机制 |
3.3.3 SNMPv2的安全机制 |
3.3.4 SNMPv3基于用户的安全机制 |
3.4 两种网络管理协议之比较分析 |
3.4.1 被管对象 |
3.4.2 管理信息库 |
3.4.3 被管信息的存取 |
3.4.4 传输基础 |
3.4.5 安全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DMA体制的卫星通信网 |
4.1 TDMA卫星通信体制的特点 |
4.2 本课题卫星通信网组成 |
4.2.1 概述 |
4.2.2 通信网配置 |
4.2.3 系统通信模型 |
4.3 TDMA卫星通信网帧中继地面接入技术 |
4.3.1 帧中继地面接入 |
4.3.2 卫星帧中继网络的虚电路技术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卫星会议电视网管系统的实现 |
5.1 卫星会议电视网管系统的设计 |
5.1.1 网络管理信道的选择 |
5.1.2 网管系统体系结构及网管协议 |
5.1.3 网管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5.1.4 网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5.2 卫星会议电视网管系统软件的实现 |
5.2.1 平台及开发工具选择 |
5.2.2 主要模块实现 |
5.2.3 通信模块的实现 |
5.2.4 MIB变量定义 |
5.2.5 会议电视网管系统界面 |
5.3 会议电视终端管理代理(TMA)的实现 |
5.3.1 TMA的功能 |
5.3.2 TMA与CNMS专用通信协议 |
5.3.3 TMA管理代理的实现 |
5.4 不同通信体制下会议电视网管系统设计比较 |
5.4.1 两种通信体制的特点 |
5.4.2 FDMA体制卫星会议电视网管系统设计 |
5.4.3 两种通信体制下网管系统设计的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的结论总结 |
6.2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网管软件主要界面 |
附录2 CNMS专用网管协议主要命令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在交通专网中实施多媒体业务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综述 |
1.1 VSIT卫星通信网的发展概况 |
1.2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现状 |
1.2.1 网络构成及规模 |
1.2.2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电路 |
1.2.3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业务功能 |
1.2.4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技术特性 |
1.2.5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接口技术 |
1.2.6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编号计划 |
1.2.7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传输要求 |
1.3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
1.4 在交通专用VSAT网中实施多媒体业务的客观迫切性及可行性 |
第2章 交通专用VSAT网发展现状分析 |
2.1 网络结构及控制方式 |
2.1.1 网络结构 |
2.1.2 网络管理控制方式 |
2.2 业务类型、组织方法 |
2.2.1 电话 |
2.2.2 数据 |
2.2.3 传真 |
2.2.4 电传 |
2.2.5 电话会议 |
2.2.6 电视电话会议 |
2.3 信道资源及分配方法 |
第3章 在专网中实施多媒体业务方案的研究 |
3.1 网络业务信息量统计分析 |
3.2 信道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扩展 |
3.3 新实施的多媒体业务 |
3.3.1 多媒体信息检索业务 |
3.3.2 多媒体邮件业务 |
3.3.3 多媒体会议业务 |
3.3.4 多媒体远程监控业务 |
3.3.5 多媒体远程教学业务 |
3.4 多媒体通信规程的进展及协议的采用 |
3.5 星形数据网 |
3.6 网络结构和设备的改进 |
3.7 网络的建模仿真 |
3.7.1 计算机仿真概述 |
3.7.2 星形数据专网的分析建模 |
3.7.3 星形数据专网的计算机仿真 |
3.8 网络互连 |
3.8.1 网络互连协议 |
3.8.2 网络互连设备 |
3.8.3 交通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的互连技术 |
第4章 电视会议系统 |
4.1 现有系统的分析 |
4.2 分析现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的主要技术 |
4.2.1 结构图 |
4.2.2 控制方法 |
4.3 对专网的电视会议系统的改进 |
4.4 电视会议系统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
4.4.1 视频编解码器与监视系统的互连 |
4.4.2 Z200编码解码器的典型应用 |
4.5 电视会议系统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
第5章 用户接入网技术 |
5.1 接入网功能结构与技术 |
5.2 现行的几种用户接入网技术的分析比较 |
5.2.1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接口 |
5.2.2 电缆MODEM(Cable Modem)接口 |
5.2.3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接口 |
5.2.4 光纤用户环路接口 |
5.2.5 无线接入技术 |
5.3 专网的用户接入网技术及改进 |
第6章 小结 |
参考书目 |
致谢 |
四、帧中继卫星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动干线通信节点综合设计与实现[D]. 郭同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2]中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规制作用研究[D]. 王海鹏. 武汉大学, 2012(07)
- [3]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4]基于卫星网的可视指挥网管系统研究与实现[D]. 王红. 东北大学, 2009(06)
- [5]帧中继卫星体制下H.320会议电视的实现[J]. 孟晓秀.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3(06)
- [6]全国检察机关网络安全总体设计[D]. 赵进延. 四川大学, 2003(02)
- [7]基于TDMA卫星网的会议电视网管系统实现研究[D]. 李斌成.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3(02)
- [8]帧中继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分析[J]. 周兆清,王建宁. 计算机与网络, 2001(17)
- [9]金融综合通信应用网的设计及应用[J]. 王永勤. 通信世界, 2001(21)
- [10]在交通专网中实施多媒体业务方案的研究[D]. 毕英丽.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