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临界参数锅炉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21)在《超临界机组腐蚀产物在汽水系统中沉积及迁徙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超临界发电机组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仍扮演重要角色,而机组汽水侧Fe离子参与的低温腐蚀和颗粒沉积影响了超临界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因此,理解和掌握Fe离子在超临界发电机组汽水系统中的迁徙规律,是进一步提高超临界机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由于超临界发电机组汽水系统中工质流动与传热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跨临界区域内工质参数变化剧烈,颗粒在跨临界区流场内沉积及迁徙演化规律尚不明晰。另外,超临界机组存在多支路循环,同时,工质参数变化幅度较大,Fe离子的迁徙路径和形态变化复杂。目前尚缺乏这种复杂循环回路中Fe离子迁徙的评价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搭建了颗粒沉积超临界实验系统,并对跨临界流场内颗粒沉积演化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建立了复杂系统中Fe离子迁徙模型,分别对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汽水系统中Fe离子迁徙规律进行了评价和验证。本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颗粒沉积超临界实验系统设计及搭建。对管内流场及温度场随管径及热流密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试验段内流场及温度场。对试验段结构参数、冷热流体混合、加热功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优化,并完成超临界实验系统搭建。通过对实验样品分析方法的设计,发展了一种Fe离子全局监测方法,实现了试验段输入Fe离子全部可追踪。(2)为了获得跨临界流场中的颗粒沉积规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温度边界层和流动边界层在跨临界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基于普朗特数变化率,建立了流体在跨临界区域内传热恶化判据。通过离散相模型对跨临界区湍流中颗粒沉积行为进行研究,获得了热泳力对不同粒径颗粒沉积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颗粒浓度边界层在跨临界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得到了水的跨临界区域内颗粒沉积优化模型。(3)为了评估火电机组汽水中Fe离子迁徙规律,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综合考虑网络传播和局部扰动的Fe离子迁徙模型。模型对Fe离子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进行了网络拓扑,类比内热源,利用低温腐蚀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和跨临界区颗粒沉积优化模型作为网络中的质量源;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稳态条件下颗粒态Fe和溶解态Fe在系统网络中的传播特征以及扰动特性。(4)为了验证火电机组汽水中Fe离子迁徙模型,针对亚临界锅炉和超临界锅炉,设计了锅炉汽水取样和实验分析方案,取样过程考虑了过滤器对颗粒的捕捉,通过过滤液和颗粒的加权还原汽水样品中实际Fe离子含量。通过锅炉满负荷条件下获得的实验数据,对Fe离子迁徙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Fe离子迁徙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陈康[2](2020)在《火电厂锅炉管道氧化皮堆积量在线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火电厂装机容量的增加,高温受热面管道腐蚀导致的氧化皮脱落问题日益威胁着电厂安全生产。课题以火电厂锅炉系统氧化皮脱落堆积问题为背景,结合高温高压蒸汽中氧化皮分离技术,在全新的氧化皮分离堆积场景下设计的氧化皮颗粒磁性检测系统可完成运行状态下锅炉系统中氧化皮颗粒在线监测。首先,实现高温高压蒸汽管道中氧化皮颗粒的在线分离和取样,分析了如何对混杂有氧化皮颗粒的高温高压蒸汽进行冷凝,并对大颗粒的氧化皮颗粒进行分离沉积,氧化皮颗粒的成功分离是在线监测氧化皮颗粒的前提条件。其次,根据氧化皮颗粒与沉积管道的磁性特征差异,设计了磁感应强度硬件检测装置,根据磁感应强度信息矢量特性要求完成多点采集系统的设计,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多通道磁敏矩阵检测系统可以完成沉积管道周围磁感应强度信息的感知。然后,结合深层自编码和收缩自编码提出一种深层收缩自编码(SCAE)的数据降维算法对多通道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为了验证深层收缩自编码的降维效果,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进行氧化皮堆积高度预测,进行多组实验对比后完成深层收缩自编码网络各项参数的选取。对比深层收缩自编码降维后的数据和未降维磁感应强度梯度数据训练的氧化皮堆积量预测模型,发现深层收缩自编码降维数据能提高支持向量回归机预测精度。本文通过对高温高压蒸汽中氧化皮颗粒分离取样的研究,设计一套氧化皮颗粒堆积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在锅炉非停机状态下实现氧化皮颗粒堆积量的在线监测。系统检测精度较高且已应用于电厂实际现场中,对于电厂锅炉系统中氧化皮颗粒的产生情况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阳[3](2020)在《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壁温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之间的矛盾致使国内电厂需要逐渐普及更高效更节能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应用。与常规发电机组相比,超超临界机组具有更高的蒸汽压力以及蒸汽温度,因此其内部水冷壁管路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如果水冷壁壁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温度飞升的情况,都存在发生爆管事故的隐患。本文针对超超临界水冷壁壁温分布问题,以某超超临界锅炉的水冷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锅炉水冷壁壁面热负荷,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等参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水冷壁壁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并对比热偏差,流量偏差和水冷壁尺寸对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影响。首先,对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的平均壁面热负荷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运用零维建模的数学思想,将炉膛内部空间简化成一个整体,重点研究进入和流出炉膛的热量值,通过计算二者的差可以得到炉膛内部水冷壁的总吸热量,结合炉膛水冷壁受热面积的计算可以得到水冷壁平均壁面热负荷。在实际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火焰存在燃烧中心等因素,使得水冷壁壁面受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因此需要对计算得到的水冷壁平均壁面热负荷进行修正,通过壁面热负荷不均匀系数的修正后,可以得到炉膛内水冷壁壁面热负荷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一维数学建模确定水冷壁管内工质的状态,包工质压力和温度等。在建模过程中,将水冷壁管路分割成若干小段,将每小段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计算,综合各个小段管内工质的状态确定水冷壁管内工质的状态分布。并且对比了不同负荷下存在不同流量偏差时,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对比结果可以发现,当正向流量偏差达到15%时各种负荷下均出现管内工质温度先升后降的情况,影响锅炉整体的经济性,因此建议实际正向流量偏差要控制在13%以内。最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结合水冷壁管内表面与工质间传热系数的计算,最后得到水冷壁壁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在计算过程首先根据求得的管内工质状态求得水冷壁管内表面与工质见的传热系数,进而结合水冷壁壁面热负荷分布与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分布,最后求出水冷壁壁温分布。并且对比了不同负荷下存在不同流量偏差时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变化情况。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当负向流量偏差达到10%后将发生水冷壁壁温的飞升。同时对比了不同水冷壁尺寸结构对水冷壁壁温分布的影响,对比发现在膜式水冷壁鳍片宽度和厚度的比为0.9左右时鳍端较鳍根温度升高程度最小,鳍片宽度则是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越小越好。为了更直观的观察水冷壁管路的工作情况,本文借助上述计算对比的结果结合热应力分析理论,对水冷壁管路进行了热应力分布求解。从形变和应力的角度进一步对上述结论加以验证。对于水冷壁壁温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电厂工作人员掌握水冷壁壁温分布情况,进而更好地预防水冷壁壁温异常情况的发生,使超超临界锅炉可以更安全有效的运行。
岑国晓[4](2020)在《电力深化改革下TS电厂运行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电力体制改革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必要举措。电力工业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利于企业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高电网企业效率。开放售电业务,允许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售电市场竞争,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用户用电需求,从而使电力市场改革的红利惠及用户。在深化电力改革的背景下,电力行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更加全面完整的电力行业的市场体制,使得“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这一体制真正深入电力行业。在努力降低电力行业的成本的同时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慢慢的一步步打破这个行业部分企业的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的场景,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然后逐步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行业的公平竞争与节能环保。本论文以TS电厂研究为例,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设备性能和人员技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电力行业改革、珠江三角洲控煤以及西电东送诸多环境背景下,通过文献检索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研究运行管理的安全管理、检修管理、培训管理等内容,找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优化“六新”安健环管理流程、优化仿真机培训管理机制、优化机组停备方式、优化机组保养方式、优化节能管理策略等,找到符合TS电厂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为电力深化改革下大型火力发电厂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指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电厂运行管理的现状,指出目前新电改政策优先发电制度下,火电企业在国家节能减排、电力改革现货交易、控煤政策以及西电东送环境下运行管理优化尤为重要,接下来论文从大致内容、研究的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详细论述。第二部分是运行管理的相关理论,介绍安全生产生产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等,为下文的分析夯实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TS电厂运行管理的环境分析,介绍发电企业运行管理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和TS电厂内部环境分析,分析发电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途径。第四部分是TS电厂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介绍TS电厂生产流程、组织结构、运行管理的内容,剖析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TS电厂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介绍TS电厂在运行安全管理、检修管理、培训管理、节能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提升TS电厂的竞争力。第六部分结束语,介绍本文研究结论和局限性。从运行安全管理、检修管理、培训管理、节能管理几个方面提升运行管理效能、设备性能、人员技能,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目的,为电力深化改革下大型电厂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张晨[5](2020)在《660MW超超临界锅炉温度场数值模拟及水冷壁爆管位置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在热力发电行业已经投入运行了大量的超临界压力参数发电机组。保证超临界以及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的稳定运行已成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由水冷壁爆管引起的机组停运占总事故的一半以上,严重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本文以国内首台自行设计制造的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为例,对锅炉水冷壁系统失效机理进行总结归纳,确定容易导致水冷壁爆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采用数值模拟过程中涉及的模型,根据炉膛内部结构和设计参数构建模型,使用Gambit软件对锅炉内部构造进行网格划分,最后通过Fluent软件对炉膛中煤粉颗粒整体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炉膛中煤粉颗粒的速度场,炉膛中O2含量云图,CO浓度场和最关键的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仿真结果可以清楚得出到炉内温度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锅炉运行过程中火焰中心位置向该模型的左侧偏移,本次实验规定的左侧壁温高于其他区域温度,由于炉膛中热辐射是影响水冷壁温度的最主要原因,在燃烧器喷口C处炉墙温度最高,容易造成水冷壁爆管。根据煤粉燃烧时热负荷沿炉膛四周高度分布的特点,将660MW超超临界锅炉炉膛螺旋盘管的水冷壁分成7个部分,建立各部分的平衡方程,并对不同区段进行热力计算,得出水冷壁管外壁热负荷分布情况。在接近临界工况时,沿着高度方向逐步计算和确定水冷壁管中工作流体的汽化过程,确定水冷壁管内壁的热负荷分布,找出传热恶化可能出现的位置。最后计算及分析由于传热恶化而导致水冷壁爆管时的温度,找出最容易发生爆管的具体位置。本文对于防止炉膛内部局部超温,预测水冷壁超温位置及保障锅炉稳定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王艳红[6](2019)在《宽负荷脱硝下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宽负荷脱硝技术是大型超临界调峰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提高SCR进口烟气温度,满足低负荷下机组的NOx排放达标。提高给水温度被作为一项提升机组SCR进口烟气温度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在国内部分超临界机组得到了应用。为有效掌握给水温度变化对超临界机组SCR运行性能和机组经济性能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规律,以利于指导其环保经济运行,本文对超临界机组给水温度变化对其SCR运行性能影响及机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给水温度变化首先引起省煤器传热特性的变化,进而导致SCR进口烟气温度的变化。首先,针对超临界压力下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的情况,构建了考虑物性参数随传热过程变化的省煤器过程热力学分析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该方法研究了省煤器在逆流和顺流两种布置方式下省煤器的传热特性。给出了各个传热性能参数随冷热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省煤器传热过程中(?)损失和(?)效率沿省煤器受热面的分布特性。其次,在构建省煤器过程热力学方法基础上,基于机组定功率运行模式,借助微分理论、炉膛热平衡理论构建了设置0号高压加热器提高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宽负荷下提高给水温度对SCR进口烟气温度、锅炉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汽轮机热耗率、发电煤耗及其他锅炉侧运行参数的定量影响。揭示了给水温度和超临界机组SCR进口烟气温度、运行参数之间的定量影响机制,给出了不同负荷下SCR正常投运时给水温度所需提高的最小温度值。然后,为进一步分析超临界机组IPT定值运行模式给水温度变化对机组SCR性能及经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运行参数闭合循环影响机制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基于机组定给水流量,进一步建立了 IPT定值运行模式下给水温度变化对机组NOx生成、SCR进口烟温及SCR脱硝效率的定量影响模型,同时构建了对机组经济性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分别研究了宽负荷下切除高加降低给水温度和增设高加提高给水温度对SCR运行性能及机组经济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在此运行模式给水温度对机组SCR性能、运行参数和经济指标的定量影响规律,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最后,为协同解决超临界机组在低负荷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及经济性偏低的问题,对IPT定值运行模式下的分析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补充了碳排放模型、二氧化硫排放模型、粉尘排放模型及锅炉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和磨损等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临界机组IPT调节运行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宽负荷下提高给水温度对机组NOx生成、脱除特性、SCR进口烟温及SCR脱硝效率的定量影响,同时研究了对机组经济性、其他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此外,对比了不同运行模式机组主要经济指标和运行参数随给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运行特性。得到了宽负荷IPT调节运行模式下给水温度和SCR运行特性及机组各运行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研究,建立了超临界机组在宽负荷下给水温度对机组SCR性能及经济性能定量影响的评价方法,揭示了给水温度和SCR性能及机组运行参数之间的影响机制,获得了给水温度变化对SCR系统及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超临界机组在宽负荷脱硝下相关性能的设计、评估、优化及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周永诚[7](2019)在《超临界机组建模及协调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特定历史时期,火电机组的定位将由传统的主力发电单元逐步转变为主要的调峰调频电源,这对火电机组在快速变负荷时的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迫切。随着大容量的超临界燃煤机组正逐渐成为主要的火电电源,做好超临界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至关重要。由于超临界机组具有机组蓄热能力低、非线性强等特点,协调控制难度较大。同时,相较亚临界机组,超临界机组运行压力和温度更高,过热器工作温度接近金属材料承受极限,运行中频发的爆管事故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性。本文试图在超临界机组对象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兼顾过热器安全保护,优化协调控制系统,提高机组的灵活性。为开展上述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用于对象特性分析和控制系统优化的超临界机组模型,并利用超临界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和校验,开展模型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某机组实际应用的协调控制逻辑为依托,建立了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典型控制逻辑进行细致分析,为后续的控制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其次,为了对控制系统的优化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本文明确了评价火电机组灵活性控制性能的评价指标。通过对AGC指令信号的分析,建立了AGC负荷需求状态的划分和判断规则,在不同状态下采用不同的负荷指令限速策略,实现了基于当前负荷需求状态判断的负荷指令变限速优化,并通过仿真证明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针对燃料热值校正环节存在的矛盾和不足,通过仿真证明了BTU热值校正过快对温度控制存在不利影响,在优化环节,对燃料热值校正系数的求取策略进行重构,使其中受机组负荷-热耗规律影响的因素得以剥离。最后,针对过热器壁温安全控制问题,从温度控制角度对造成过热器爆管的直接原因,以及当前已有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手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通过汽温控制优化实现壁温安全控制的方向——防止超温和温度频繁波动。在机组原汽温控制逻辑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前向超前调节回路、后向控制裕度调节回路以及反向正反馈补偿回路的设计对过热段各环节的温度设定值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实现对过热汽温及过热器壁温的优化控制;特别的,针对过热器壁温超温异常问题设计了相应的安全保护环节实现异常处理。
余亚成[8](2019)在《300MW烟煤锅炉改烧印尼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时代进入到21世纪,我国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均在提高,同时对于电力的供应也比以往增加了许多。而由于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是火力发电,随着装机容量扩大,电厂对煤炭的资源需求也相应增加,有一些大型电厂出现了煤炭供应不足的局面。正是由于电力需求与煤炭供应之间的矛盾,很难长期使用设计煤种。因此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在电力生产得到保障和电厂运行达到最大的经济性的同时,许多电厂均在采用购买进口煤种的方案。但是,由于进口煤种成分复杂,若盲目掺烧燃用进口煤种,很容易对锅炉的正常运行造成恶劣的影响,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污染物的排放超出正常标准,对锅炉设备的安全性造成损害等。本文以某电厂300MW亚临界锅炉作为试验研究的对象,锅炉在出厂时,设计煤种为烟煤,不过在投入运行后,为了保障经济性和电力生产,燃用煤种仍以混煤为主。当前该电厂为了适应国际煤炭市场,保证发电原料充足,尽可能降低煤炭成本,计划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燃用印尼煤。印尼煤的煤种特性属于褐煤,接近烟煤也称次烟煤,主要的特点为低灰分、高水分、硫含量较低且挥发分较高。同时通过以往对印尼煤的研究发现,该煤种有很低的着火点,在电厂锅炉运行时很容易在制粉系统自燃爆炸影响设备安全,在煤场堆放时也要加强监测管理,以防自燃。另外,在炉内燃烧,也有可能出现局部高温和使得炉内水冷壁上结渣倾向增加等事故。在锅炉燃用印尼煤时,所带来的上述问题,实际掺烧中如何预防和避免,是我们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建立在两类试验的研究上,燃用印尼煤时对锅炉主要设备参数进行记录即预备性试验与多种不同负荷下进行掺烧印尼煤的试验即变工况试验,同时在试验中对煤粉细度、污染物排放、锅炉效率等进行比较分析,从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得出结论。确定了锅炉燃用印尼煤不必过多的担心锅炉结渣与燃烧经济性问题。另一方面,燃用印尼煤时应注意控制其他成分掺烧的煤种,结果表明,在燃用低卡印尼煤时锅炉设备的经济性较差,建议掺烧高卡印尼煤,对于于低卡印尼煤,如果与烟煤的价差足够大,由于电厂设备负荷能力的限制,印尼煤掺烧比例最高为50%。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为电厂安全、高效、清洁和经济运行奠定了基础。
吉全霖[9](2019)在《工业水管锅炉锅筒应力分析与失效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昆明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实际生产为背景,以在产SZL4-1.25-AII型水管锅炉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锅筒应力分析和失效风险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下内容进行研究:1)对锅筒运行过程中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以及管理的因素展开具体分析,采用Bow-tie模型技术对锅筒失效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识别锅筒运行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危险源,找出威胁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分别设置屏障和升级安全系数措施来处理,从而保证锅筒正常运行,并提出预防锅筒失效的措施以及使用建议;2)运用集对理论对锅筒运行过程中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以及管理的因素四个方面展开安全评估,确定锅筒运行安全等级,从而提出应对措施;3)本论文以昆明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实际生产的SZL4-1.25-AII型水管锅炉为仿真研究对象,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锅炉锅筒的冷态快速启动、热态启动、紧急停炉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工况进行研究,主要模拟仿真出该三种工况下锅筒壁等效应力及等效应变状态,同时分析出热应力、机械应力、两者耦合应力的瞬态变化趋势,生成分析云图并制成对应数据曲线,可以清晰看出锅筒受热分布和应力集中趋势;4)依照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冷态快速启动、热态启动、紧急停炉三种工况下锅筒壁的温度最大值以及锅筒下表面开孔处应力集中趋势,同时也分析了在这三种工况下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热与机械应力耦合之间的关系,并对锅筒结构进行了安全程度(等效应力及等效应变)分析。最后,综合三种工况分析结果,应用S-N曲线分析锅筒易发生寿命疲劳损坏区域。
蒋东方[10](2017)在《超临界机组汽水系统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碳约束条件下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标准给超临界发电技术带来新的要求。目前超临界机组通常采用提高蒸汽参数来提高机组效率,由538℃、572℃到600℃,再到620℃及“700℃计划”,蒸汽参数提高的同时给机组的高温受热面带来新的挑战。汽水系统各部件的材料腐蚀问题是影响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当前汽水系统腐蚀问题均集中于金属侧,包括低温条件下流动加速腐蚀和高温条件下的高温氧化问题,而汽水系统内腐蚀产物的量是系统腐蚀程度的直接表征因素,且受工质物性参数的影响在整个汽水系统内生成、迁徙、沉积。因此针对超临界机组汽水系统内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研究意义重大。低温给水段是腐蚀产物的主要来源,腐蚀产物生成机理是流动加速腐蚀。分析了影响流动加速腐蚀的主要因素。基于物质平衡建立了腐蚀产物的生成模型。分析了孔隙率、扩散系数和pH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其中孔隙率和扩散系数与腐蚀速率成正比关系,pH与腐蚀速率成反比关系。开展了铁马氏体钢T92和T22在温度600℃,压力0.1MPa、8MPa和25MPa,不同环境中的氧化试验。结果显示Cr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金属的抗氧化性,T92的腐蚀速率在三种环境中均低于T22。同时随着压力的升高,T92和T22的腐蚀速率增加。由于Cr在超临界水环境的挥发现象,T92和T22钢的抗腐蚀性差异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开展了T92、T22和TP347HFG在不同溶解氧条件下的氧化试验(0ppb、2000ppb),试验温度600℃,压力25MPa。结果显示溶解氧加速了金属的氧化速率。同时发现溶解氧和超临界水都参与了氧化反应。分析了腐蚀产物的沉积过程。亚临界环境下工质中腐蚀产物Fe2+会向γ-Fe2O3、γ-FeOOH和α-FeOOH转变,超临界环境下腐蚀产物Fe2+会发生快速氧化生成γ-Fe2O3和α-Fe2O3,沉积形成最外层氧化物。分析了汽水系统工质物性参数密度、离子积、介电常数对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的影响。一方面工质物性参数变化直接影响了系统部件的腐蚀机理,由低压给水段的流动加速腐蚀转变为锅炉高温受热面的高温氧化腐蚀。另一方面影响了腐蚀产物的形态及溶解度,低温给水段腐蚀产物主要以离子态存在,锅炉高温受热面超临界态下腐蚀产物主要以颗粒状存在,且溶解度降低了35个数量级。数据显示汽水系统工质内约85%的腐蚀产物来源于低温给水段,约90%的腐蚀产物在锅炉内发生沉积,包括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探讨了加氧处理对汽水系统中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的影响。溶氧对于流动加速腐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氧处理工况下工质中的腐蚀产物浓度比全挥发性给水处理工况下下降了约80%;溶氧对于高温受热面有明显的危害作用,加速了高温氧化、易造成应力腐蚀开裂、加快了氧化层中Cr的挥发速率。提出了改进型给水处理方法。探讨了电站汽水系统全面腐蚀监测系统的建立步骤和方法。
二、亚临界参数锅炉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临界参数锅炉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机组腐蚀产物在汽水系统中沉积及迁徙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系统中的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研究现状 |
1.2.1 颗粒凝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1.2.2 颗粒沉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1.2.3 离子与颗粒在系统中迁徙的评估模型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颗粒沉积超临界实验系统设计及搭建 |
2.1 实验系统流程 |
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1 实验管段内径选取 |
2.2.2 实验热流密度选取 |
2.3 冷热流混合方式与结构参数设计 |
2.3.1 几何尺寸与边界条件 |
2.3.2 计算与结果分析 |
2.4 试验段加热方法设计 |
2.5 样品收集与分析方法 |
2.5.1 过滤器选择 |
2.5.2 数据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临界流场中的颗粒沉积模型研究与数值模拟 |
3.1 湍流模型和边界条件 |
3.2 跨临界湍流计算结果和分析 |
3.2.1 壁面计算结果及与实验的对比分析 |
3.2.2 传热恶化评价指标分析 |
3.2.3 主流水普朗特数与传热恶化的关系 |
3.3 离散相模型和边界条件 |
3.4 跨临界流场颗粒沉积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3.4.1 基于结晶入射面的颗粒沉积模拟结果分析 |
3.4.2 基于入口入射面的颗粒沉积模拟结果分析 |
3.4.3 基于主流水普朗特数的经验模型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临界锅炉中Fe的迁徙模型及迁徙规律研究 |
4.1 超临界锅炉汽水中Fe的循环特征 |
4.2 超临界锅炉汽水系统的网络拓扑 |
4.3 Fe在迁徙过程中的质量动力学平衡 |
4.4 模型计算结果和分析 |
4.4.1 工质中Fe元素含量的分布 |
4.4.2 Fe元素的径向传质速率分布 |
4.4.3 扰动传播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汽水中Fe离子分布实验分析与模型验证 |
5.1 亚临界锅炉汽水中Fe离子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
5.1.1 实验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5.1.2 Fe离子浓度与颗粒特征分析 |
5.1.3 Fe离子迁徙模型验证 |
5.2 超临界锅炉汽水中Fe离子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
5.2.1 Fe离子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
5.2.2 Fe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 |
5.2.3 Fe离子迁徙模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火电厂锅炉管道氧化皮堆积量在线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氧化皮离线检测研究现状 |
1.3.2 氧化皮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
1.3.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安排 |
2 锅炉高温管内氧化皮分离实现 |
2.1 氧化皮形成机理及引发的问题 |
2.1.1 锅炉高温管内氧化皮形成及剥落 |
2.1.2 氧化皮剥落易引发的问题 |
2.2 氧化皮颗粒在线分离方案研究 |
2.2.1 氧化皮颗粒在线取样分离系统方案 |
2.2.2 高温蒸汽冷却取样 |
2.2.3 氧化皮颗粒分离及沉积 |
2.3 小粒径氧化皮颗粒检测 |
2.4 氧化皮颗粒在线取样分离装置设计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3 氧化皮堆积量检测系统设计实现 |
3.1 氧化皮及沉积管道磁性特征分析 |
3.1.1 氧化皮磁性特征分析 |
3.1.2 氧化皮颗粒磁导率测量 |
3.2 磁性特征检测氧化皮原理 |
3.3 系统设计方案 |
3.4 恒磁场激励源设计 |
3.5 磁感应强度采集装置设计 |
3.5.1 单点磁感应强度检测模块设计 |
3.5.2 伺服电机运动采集系统 |
3.5.3 多通道磁敏矩阵采集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编码网络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4.1 磁感应强度及梯度数据特征 |
4.1.1 单变量条件下数据变化规律 |
4.1.2 各组及各通道数据相关性分析 |
4.2 自编码网络 |
4.2.1 自动编码器原理 |
4.2.2 深层自编码网络 |
4.2.3 收缩自编码网络 |
4.3 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 |
4.3.1 优化的深层收缩自编码网络 |
4.3.2 基于SCAE-SVR的氧化皮堆积高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现场实现及测试 |
5.1 系统上位机设计 |
5.2 现场安装整机运行效果测试 |
5.2.1 氧化皮颗粒在分离器中堆积测试 |
5.2.2 系统现场安装及运行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壁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冷壁的热负荷计算 |
2.1 传热计算模型 |
2.1.1 水冷壁吸热量计算 |
2.1.2 计算燃料消耗量 |
2.1.3 壁面结构计算 |
2.2 传热计算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2.2.1 炉膛黑度 |
2.2.2 火焰高度系数 |
2.2.3 烟气物性参数 |
2.2.4 热负荷不均匀系数 |
2.3 锅炉参数 |
2.4 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冷壁工质温度计算 |
3.1 水冷壁工质流动模型 |
3.1.1 单相流流动模型 |
3.1.2 两相流流动模型 |
3.2 工质参数确定模型 |
3.3 工质温度计算模型 |
3.4 水冷壁参数 |
3.5 管内工质温度计算结果 |
3.5.1 管内工质温度计算模型验证 |
3.5.2 无偏差时管内工质温度计算结果 |
3.5.3 流量偏差时管内工质温度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冷壁管壁温度计算 |
4.1 水冷壁工质传热模型 |
4.1.1 管内传热情况 |
4.1.2 管内传热系数计算 |
4.2 水冷壁壁温计算模型 |
4.2.1 圆管的壁温计算模型 |
4.2.2 膜式水冷壁鳍片温度计算模型 |
4.3 水冷壁壁温计算流程图 |
4.4 水冷壁壁温计算结果 |
4.4.1 水冷壁壁温计算模型验证 |
4.4.2 无偏差时水冷壁管壁温度计算结果 |
4.4.3 流量偏差时水冷壁管壁温度计算结果 |
4.4.4 水冷壁鳍端温度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冷壁热应力分析 |
5.1 热应力分析理论 |
5.1.1 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
5.1.2 热应力分布计算模型 |
5.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5.3 计算结果 |
5.3.1 单管水冷壁热应力分析 |
5.3.2 相邻管水冷壁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电力深化改革下TS电厂运行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
2.2 精益化管理理论 |
2.3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
2.4 其他运行管理理论 |
第3章 TS电厂运行管理的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4章 TS电厂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
4.1 TS电厂简介 |
4.2 TS电厂运行管理的内容 |
4.3 TS电厂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章 TS电厂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 |
5.1 优化运行安全管理 |
5.2 优化运行检修管理 |
5.3 优化运行培训管理 |
5.4 优化运行节能管理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660MW超超临界锅炉温度场数值模拟及水冷壁爆管位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炉膛数值模型的设定及验证 |
2.1 炉内燃烧过程综述 |
2.1.1 锅炉结构与参数 |
2.1.2 网格处理方法 |
2.1.3 数值模型的选择 |
2.1.4 边界条件设置 |
2.2 炉膛热力计算 |
2.3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炉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 |
3.1 炉膛中各截面速度场分布 |
3.1.1 一次风速度场分布 |
3.1.2 二次风速度场分布 |
3.2 温度场分布 |
3.3 各组分分布云图 |
3.3.1 CO浓度分布 |
3.3.2 O_2浓度分布 |
3.3.3 各组分质量分数 |
3.4 炉内燃烧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超临界工况下水冷壁温度场分布 |
4.1 水冷壁作用及爆管位置分布 |
4.1.1 水冷壁作用 |
4.1.2 水冷壁爆管位置分布 |
4.2 超超临界压力区工质的物理性质参数 |
4.3 超超临界工况条件下炉膛各区段壁面热负荷计算结果 |
4.4 炉膛内不同标高处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 |
4.5 传热恶化后水冷壁管内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和管壁温度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宽负荷脱硝下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给水温度对省煤器传热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超临界机组宽负荷脱硝性能研究现状 |
1.3.1 机组提高给水温度宽负荷脱硝性能研究现状 |
1.3.2 超临界机组宽负荷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省煤器传热特性分析 |
2.1 省煤器传统热力学方法 |
2.2 省煤器传热模型构建 |
2.2.1 省煤器物理模型 |
2.2.2 模型简化和假设 |
2.2.3 逆流传热模型 |
2.2.4 顺流传热模型 |
2.2.5 省煤器传热系数模型 |
2.2.6 省煤器传热(?)分析模型 |
2.3 省煤器传热模型验证 |
2.4 省煤器传热特性计算结果分析 |
2.4.1 省煤器水温变化特性 |
2.4.2 省煤器烟气温度变化特性 |
2.4.3 省煤器辐射热流密度变化特性 |
2.4.4 省煤器受热面灰污层温度变化特性 |
2.4.5 省煤器传热温差变化特性 |
2.4.6 省煤器换热系数变化特性 |
2.4.7 省煤器受热面传热量变化特性 |
2.4.8 省煤器单位水温升换热面积变化特性 |
2.4.9 省煤器(?)效率变化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置0号高加对超临界机组性能的影响分析 |
3.1 模型描述 |
3.1.1 600MW超临界机组模型 |
3.1.2 0号高加数学模型简化和假设 |
3.1.3 炉膛热平衡模型 |
3.1.4 热风温度计算模型 |
3.1.5 省煤器出口水温计算模型 |
3.1.6 排烟温度计算模型 |
3.1.7 锅炉热效率计算模型 |
3.1.8 汽轮机热耗率及煤耗率计算模型 |
3.1.9 蒸汽温度计算模型 |
3.2 0号高加模型求解及验证 |
3.2.1 0号高加模型求解 |
3.2.2 0号高加模型验证 |
3.3 设置0号高加计算结果分析 |
3.3.1 给水温度对锅炉排烟温度影响 |
3.3.2 给水温度对锅炉热效率影响 |
3.3.3 给水温度对热风温度影响 |
3.3.4 给水温度对省煤器出口水温影响 |
3.3.5 给水温度对汽轮机热耗率影响 |
3.3.6 给水温度对发电标准煤耗率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T定值模式下机组性能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660MW超临界机组物理模型 |
4.1.2 闭合循环影响机制 |
4.1.3 IPT定值数学模型的简化和假设 |
4.1.4 锅炉模型 |
4.1.5 汽轮发电机组模型 |
4.1.6 机组总体指标模型 |
4.1.7 汽温模型 |
4.2 IPT定值模式模型求解和验证 |
4.2.1 IPT定值模式模型求解 |
4.2.2 IPT定值模式模型验证 |
4.3 IPT定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
4.3.1 中间点温度(IPT)变化特性 |
4.3.2 IPT定值模式煤水比的变化特性 |
4.3.3 IPT定值模式炉侧运行参数变化特性 |
4.3.4 IPT定值模式SCR运行特性 |
4.3.5 IPT定值模式锅炉尾部受热面性能变化 |
4.3.6 IPT定值模式机组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 |
4.3.7 IPT定值模式蒸汽温度的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IPT调节模式下机组性能评价 |
5.1 运行策略介绍及物理模型 |
5.1.1 运行策略介绍 |
5.1.2 模型描述 |
5.2 数学模型 |
5.2.1 二氧化碳排放量模型 |
5.2.2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模型 |
5.2.3 粉尘排放浓度模型 |
5.2.4 氨逃逸率及喷氨量模型 |
5.2.5 经济指标模型 |
5.2.6 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模型 |
5.3 模型算法 |
5.4 IPT调节模式模拟结果分析 |
5.4.1 IPT调节模式机组运行参数变化特性 |
5.4.2 IPT调节模式锅炉尾部受热面运行特性 |
5.4.3 IPT调节模式SCR运行特性 |
5.4.4 IPT调节模式机组经济指标变化特性 |
5.5 不同运行模式其他污染物排放特性 |
5.5.1 SO_2排放浓度的变化特性 |
5.5.2 SO_2粉尘排放浓度的变化特性 |
5.5.3 CO_2排放量的变化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超临界机组建模及协调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当前电源结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
1.1.2 超临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必然性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2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优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3 超临界机组过热器安全控制研究进展及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用于协调控制的超临界机组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主汽轮机功率模型 |
2.2.1 滑阀油动机模型 |
2.2.2 蒸汽容积和功率输出模型 |
2.2.3 汽轮机转子模型 |
2.2.4 高压缸自然过调修正模型 |
2.2.5 汽机整体模型的校核及仿真验证 |
2.3 超临界直流锅炉数学模型 |
2.3.1 燃烧系统模型 |
2.3.2 锅炉汽水系统模型 |
2.3.3 超临界直流锅炉模型校核 |
2.3.4 考虑过热器本体壁温完全控制的模型改进 |
2.4 超临界机组Simulink模型综合仿真分析 |
2.4.1 以提高机组灵活性为目的的模型特性仿真分析 |
2.4.2 以汽温及过热器本体壁温控制为目的的模型特性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典型控制方案分析 |
3.1 引言 |
3.2 机组实际负荷指令生成方案分析与复现 |
3.2.1 机组实际负荷指令典型生成方案分析 |
3.2.2 典型控制逻辑复现与校核 |
3.3 机组协调控制核心指令典型生成方案分析与复现 |
3.3.1 机组协调控制核心指令典型生成方案分析 |
3.3.2 典型控制逻辑复现与校核 |
3.4 过热汽温典型控制方案分析分析与复现 |
3.4.1 过热汽温典型控制方案分析 |
3.4.2 典型控制逻辑复现与校核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高超临界机组灵活性的协调控制策略优化 |
4.1 引言 |
4.2 火电机组灵活性控制性能的评价 |
4.2.1 负荷调节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
4.2.2 主蒸汽压力及温度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
4.3 基于负荷需求状态的负荷指令变限速优化 |
4.3.1 实际负荷指令优化空间分析 |
4.3.2 基于当前负荷需求状态判断的负荷指令变限速优化 |
4.3.3 优化方案仿真验证 |
4.4 燃料热值校正优化 |
4.4.1 当前控制方案优化空间分析 |
4.4.2 BTU热值校正逻辑优化 |
4.4.3 优化方案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过热器本体壁温安全控制的过热汽温控制优化 |
5.1 引言 |
5.2 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
5.2.1 造成过热器爆管的直接原因分析 |
5.2.2 实现过热器壁温安全控制的途径分析 |
5.2.3 当前过热汽温控制手段在过热器壁温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 |
5.3 过热汽温优化控制 |
5.3.1 典型控制方案控制效果和制约因素分析 |
5.3.2 过热汽温多级协同优化控制方案设计 |
5.3.3 优化方案仿真验证 |
5.4 过热器壁温超温异常保护控制 |
5.4.1 过热汽温控制目标设定值协同调整方案设计 |
5.4.2 优化方案仿真验证 |
5.5 总体优化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300MW烟煤锅炉改烧印尼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动向 |
1.3 掺烧印尼煤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2.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对象 |
2.2 试验掺烧煤种 |
2.3 试验方案 |
2.4 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制粉系统运行性能 |
3.2 燃烧系统预备性试验 |
3.3 燃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掺烧印尼煤锅炉适应性与掺烧方案 |
4.1 锅炉设备适应性分析 |
4.2 印尼煤掺烧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工业水管锅炉锅筒应力分析与失效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锅筒温度场分析 |
1.2.2 锅筒应力场分析 |
1.2.3 锅筒疲劳寿命计算 |
1.3 论文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锅炉锅筒应力计算的理论基础 |
2.1 锅筒的应力 |
2.2 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2.3 热应力理论计算 |
2.3.1 锅筒径向温差造成的热应力 |
2.3.2 锅筒环向温差引起的热应力 |
2.4 机械应力的理论计算 |
第三章 工业锅炉锅筒失效风险因素研究 |
3.1 锅炉设备安全现状 |
3.2 历年锅炉事故统计 |
3.3 锅炉锅筒事故统计 |
3.4 典型锅筒高温高压爆管事故分析 |
3.5 对影响锅筒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ow-tie模型与集对理论对锅筒失效风险分析 |
4.1 锅炉锅筒失效Bow-tie模型 |
4.1.1 Bow-tie模型相关原理 |
4.1.2 安全屏障概况 |
4.1.3 故障树简介 |
4.2 Bow-tie模型的具体应用 |
4.2.1 人的因素分析 |
4.2.2 设备因素分析 |
4.2.3 环境因素分析 |
4.2.4 运行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
4.3 基于集对理论对锅筒失效分析 |
4.4 评估指标体系 |
4.4.1 锅筒失效机理分析 |
4.4.2 锅筒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4.4.3 指标权重确定 |
4.5 基于集对分析的锅筒安全评估 |
4.5.1 集对分析理论 |
4.6 锅筒安全评估 |
4.6.1 锅筒安全评估联系数确定 |
4.6.2 锅筒安全评估联系数模型 |
4.6.3 锅筒安全等级划分 |
4.6.4 安全评估结果判定 |
4.6.5 集对势分析 |
4.7 实例应用 |
4.7.1 安全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4.7.2 安全评估联系数计算 |
4.7.3 安全评估结果计算 |
4.7.4 安全评估结果分析 |
4.7.5 集对势分析 |
4.8 集对理论的效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水管锅炉锅筒模拟仿真分析研究 |
5.1 锅炉锅筒模拟参数设定 |
5.1.1 锅炉锅筒相关参数设计 |
5.1.2 Q245R材料热物理性质 |
5.2 锅筒有限元仿真理论 |
5.2.1 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
5.2.2 弹塑性增量有限元分析 |
5.2.3 塑性力学屈服准则 |
5.3 热力学的基本理论 |
5.3.1 热分析类型 |
5.3.2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
5.3.3 热力耦合控制方程 |
5.4 疲劳寿命理论 |
5.4.1 S-N曲线 |
5.4.2 疲劳损伤理论 |
5.5 上筒体在仅受压力载荷下的仿真分析 |
5.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6 仿真结果分析 |
5.6.1 等效应力分析 |
5.6.2 等效应变分析 |
5.7 上筒体热力耦合分析 |
5.7.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7.2 温度场分析结果 |
5.7.3 热力耦合分析结果 |
5.8 寿命分析 |
5.8.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8.2 寿命分析结果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6.1 总结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附录B SZL4-1.25-AII型水管锅炉上锅筒技术图纸 |
(10)超临界机组汽水系统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超临界机组的发展 |
1.1.2 汽水系统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腐蚀产物的生成 |
1.2.2 高温氧化及腐蚀产物沉积 |
1.2.3 腐蚀产物的迁徙 |
1.3 超临界汽水系统腐蚀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腐蚀产物生成过程 |
2.1 流动加速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1 流动加速腐蚀的机理 |
2.1.2 影响流动加速腐蚀的因素 |
2.2 腐蚀产物由基体向工质内迁徙过程推导 |
2.2.1 腐蚀产物生成模型 |
2.2.2 腐蚀产物生成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锅炉管高温氧化及腐蚀产物沉积 |
3.1 试验设备与方法介绍 |
3.1.1 试验设备介绍 |
3.1.2 试验方法及试验内容介绍 |
3.1.3 试验材料介绍 |
3.2 锅炉管在不同环境下的氧化试验 |
3.2.1 不同压力下的氧化试验 |
3.2.2 不同溶解氧环境下的氧化试验 |
3.3 腐蚀产物沉积机理研究 |
3.3.1 腐蚀产物沉积模型 |
3.3.2 腐蚀产物沉积机理 |
3.4 小结 |
第4章 汽水系统腐蚀产物迁徙过程 |
4.1 工质物性参数对腐蚀产物迁徙过程影响 |
4.1.1 汽水系统工质物性参数变化过程 |
4.1.2 工质参数对汽水系统腐蚀行为的影响 |
4.1.3 工质参数对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的影响 |
4.2 加氧处理对汽水系统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的影响 |
4.2.1 溶氧对低温给水部件的影响 |
4.2.2 溶氧对高温部件的影响 |
4.3 给水处理方式改进优化方法 |
4.3.1 临界氧浓度的确定 |
4.3.2 给水处理方法优化 |
4.4 电站汽水系统全面腐蚀监测系统及方法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性成果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亚临界参数锅炉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机组腐蚀产物在汽水系统中沉积及迁徙规律研究[D]. 王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火电厂锅炉管道氧化皮堆积量在线监测系统[D]. 陈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壁温影响因素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4]电力深化改革下TS电厂运行管理优化研究[D]. 岑国晓. 长江大学, 2020(02)
- [5]660MW超超临界锅炉温度场数值模拟及水冷壁爆管位置分析[D]. 张晨.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6]宽负荷脱硝下给水温度对超临界机组性能影响及评价[D]. 王艳红. 东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超临界机组建模及协调控制优化研究[D]. 周永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300MW烟煤锅炉改烧印尼煤试验研究[D]. 余亚成.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工业水管锅炉锅筒应力分析与失效风险研究[D]. 吉全霖.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超临界机组汽水系统腐蚀产物迁徙过程研究[D]. 蒋东方.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