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一、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政,夏非[1](2021)在《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粒度与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认为对位于江苏中部海岸的07SR01钻孔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和磁化率测量,分析了粒度与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及其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北半球晚更新世气候与相对海面变化以及该孔年代框架和沉积相的研究认识,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区的古环境变化。研究表明,MIS 5晚期至MIS 3时期,江苏中部海岸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的环境演化:(1) MIS 5晚期为较高海面、较强水动力的潮汐河口(边滩、河床)阶段(36.10~26.65 m),该阶段沉积物主要受古长江物源影响,粒度粗,分选性波动大(0.55~2.35),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极正偏的窄峰(主峰位于3Φ附近)且"拖细尾",磁化率较高且波动小[(5.81~42.16)×10-8 m3·kg-1],与砂组分(<4Φ)呈强正相关;(2) MIS 4-3时期为冷干转为暖湿、海面先下降后上升和较弱水动力的淡水与滨岸湖沼阶段(26.65~15.77 m),该阶段沉积物细,分选性稳定(1.51~3.03),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正偏的宽峰(主峰位于4.75Φ附近),磁化率低且稳定[(6.46~20.04)×10-8 m3·kg-1],主要与粗粉砂组分(4~5Φ)呈弱正相关;(3) MIS 3时期为较高海面、较强水动力的潮汐河口(分流河道)阶段(15.77~0 m),该阶段沉积物受MIS 3苏北古黄河的影响增强,粒度较粗,分选性波动大(0.94~2.82),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极正偏的窄峰(主峰位于3.75Φ附近)且"拖细尾",磁化率较高且波动大[(10.21~57.25)×10-8 m3·kg-1],与砂和粗粉砂组分(<5Φ)呈弱正相关。揭示海岸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组合指标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指示意义的形成机理提供必要的基础。

张兴泽[2](2021)在《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物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沉积物的“源-汇”过程是全球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其循环路径和模式的深入研究是理解地球表生过程的重要途径。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其“源-汇”效应对于周围海域地形地貌有着强烈的控制和刻画作用。近30年来,长江入海泥沙量持续减少,直接导致了长江入海泥沙对浙闽沿岸沉积物物质贡献的降低。在此背景下,浙闽沿岸沉积物的潜在物源包括浙闽沿岸当地陆源物质(河流陆源物质和海岸基岩)和长江。但是,浙闽沿岸海洋环流十分复杂,这导致很难直接解译沉积物中携带的物源信号。因此,对浙闽沿岸沉积物主要物质来源的研究是沉积学领域的重要内容。潮滩作为浙闽沿岸受海陆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区域,其表层沉积物中携带的物源信号也是最清晰的,是研究浙闽沿岸沉积物主要物质来源的绝佳材料。事实上,潮滩沉积作为后备土地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和总量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潮滩沉积物源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采集了杭州湾至福州湾沿岸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以及长江和浙闽主要河流(钱塘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和闽江)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并开展了详细的粒度、磁学和常量元素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研究区沉积物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砂的含量相当有限。受原岩及其赋存的矿物的性质控制,沉积物中K元素和Mg元素多富集,但是Al元素和Na元素多亏损;沉积物的磁性主要受到磁铁矿控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磁性矿物的含量、磁畴和矫顽力方面。(2)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特征和平均粒度关系不大,χ、HIRM、SIRM、MDF20-100m T、(IRM0.1-1T)AF100m T、S-ratio可以用于判源指标的构造;常量元素特征受粒度影响较大,但是因子分析结果指示Mg、Si、Ti和Fe元素可以作为构造判源指标的备选参数。(3)物源判别结果指示,浙闽泥质潮滩沉积的物源包括长江、海岸基岩和浙闽河流。杭州湾至福宁湾,沉积物普遍受到长江和浙江诸河混合物质的影响,且浙江诸河的物质贡献较大;隘顽湾和象山港沉积物还受到其附近海岸基岩的影响;福建沿岸沉积物主要受到福建当地物质的影响,罗源湾沉积物和福州湾沉积物受长江和浙江诸河的影响有限,闽江和海岸基岩是其主要物源;福宁湾是研究区沉积物主要物源发生转换的区域,因此其沉积物的物源包括浙闽诸河、长江以及福建当地海岸基岩。

张威,苏世兵,李宁[3](2021)在《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潮间带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粒度是反映沉积动力特征的重要参数。潮间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其沉积物在输移和沉积过程中记录了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在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口外海滨段潮间带浅滩采取2根柱状样沉积物(BLH1、BLH2)进行粒度分析,通过图解法、对比法分析碧流河口潮滩柱状样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并指出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BLH1、BLH2粒度组成相似,均以砂质粉砂与粉砂质砂为主。砂含量均值为40.6%,粉砂含量均值为52.6%,黏土含量均值为6.8%,平均粒径均值为4.7Φ。(2)频率分布曲线主要呈现不对称双峰且偏向粗颗粒一侧,概率累积曲线形态变化相似,跳跃组分含量最高,且跳跃组分还可细分为两段,说明该区域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环境多变。(3)沉积物粒度自下而上呈现由粗到细的趋势,这可能与碧流河输送的泥沙在河口附近不断淤积并向海推进,导致潮滩高程逐渐升高、水动力逐渐减弱有关,而表层沉积物有粗化现象,可能与辽东半岛沿岸泥沙流及其东北西南向的潮流方向有关。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径流来沙、所在陆源与岛礁基岩风化有关;沉积过程受潮流波浪动力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郑树森[4](2020)在《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晚更新世末期全球气候曾发生过多次冷暖变化,每次冷暖旋回均对当时的沉积环境造成影响,导致晚更新世末期沉积物特征的变化。本论文以大连市长兴岛锦城路砂质沉积物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砂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磁化率特征以及光释光年代数据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该砂质沉积物剖面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等信息。采用丹麦Ris?TL/OSL-DA-20C/D reader释光仪对锦城路砂质沉积物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分析。结果显示:位于剖面深度170cm的样品形成年龄大致为48ka,深度220cm的样品形成年龄大致为58ka,深度320cm的样品形成年龄大致为78ka。说明剖面发育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大致经历了78ka的时间。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S13 32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锦城路砂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结果显示:锦城路砂质沉积物主要组成物质为中砂与细砂,其平均含量分别占剖面的31.58%和34.82%,粘土粉砂平均含量仅占3.23%和8.89%;剖面平均中值粒径为2.11Φ,平均标准差为1.31,平均偏度为0.3,平均峰度为1.49。说明剖面为晚更新世末期的砂质沉积物,粒度组分较粗。采用英国Bartington公司生产的MS-2型磁化率测量仪对锦城路砂质沉积物样品进行磁化率测试。结果显示:低频磁化率平均值为15.0610-8SI,高频磁化率平均值为13.3910-8SI,频率磁化率平均值为10.89%。根据吕厚远提供的4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可以推算出沉积时期的年均温与年均降水,其年均温均值为0.6℃,年均降水均值为134.94mm。磁化率数值与年均温较低且年均降水较少,说明剖面发育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比较寒冷干旱。综合分析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的年代、粒度与磁化率特征可以发现:剖面发育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期间经历了多次冷暖气候旋回。剖面粒度与磁化率特征与沉积环境变化相一致,可以推断出在大理冰期的亚冰期,气候变冷导致海洋水量减少发生海退,黄渤海陆架区域发生陆架沙漠化,为长兴岛地区的砂质沉积物堆积提供物质来源。

刘大齐[5](2020)在《长兴岛栾秀路剖面砂质沉积物沉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更新世末期尤其是末次冰期时期我国渤海地区气候干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出露,形成陆相环境。受来自蒙古高压的冷空气影响,陆架逐渐出现沙漠化现象。以往对于渤海地区陆架沙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研究区内的钻孔类剖面为主,而较少发现裸露于地表的砂质沉积物剖面。通过野外研究与实地考察发现,在大连长兴岛地区有这种类型的砂质沉积物剖面出露地表,对该剖面进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和粒度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剖面通过光释光测验并与中国第四纪冰期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图进行对比推断剖面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主要气候背景为寒冷干燥。对应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为约为末次冰期早期(MIS4)与末次间冰期晚期(MIS5)阶段。2、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中SiO2和Al2O3的含量所占比重最大,且SiO2含量自上而下呈现稳定-增多-再稳定-在增多-最后减少五段变化趋势;而Al2O3含量略低于普通黄土剖面,整体呈现稳定-减少-再稳定-再减少-最后增多五段变化趋势。其余常量元素变化也符合一般沉积物变化规律。3、剖面CIA值整体处在50~65之间显示出,变化为在CBY1~CBY8处时不断增大,说明气候有一个逐渐变暖的现象;随后在CBY8~CBY31处降低,说明气候由逐渐变暖转变为转冷;随后又在CBY31~CBY36处时增大,说明气候再一次回暖;在CBY36~CBY53处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说明气候再次变得干冷。气候变化呈现干冷-暖湿-干冷的旋回特点;A-CN-K图解说明该沉积物剖面受风化而产生的黏土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钾长石为主,并未到达蒙脱石和伊利石。剖面的整体风化程度不高,与CIA值变化相吻合,进一步说明剖面的沉积环境为寒冷干燥,风化程度为初等风化。4、长兴岛栾秀路剖面粒度组成以细砂和中砂为主,平均粒径与中值粒径的均值分别为2.6Φ和2.42Φ,面由上至下平均粒径及中值粒径均呈现出大-小-大-小的变化趋势,标准偏差均值为1.41,分选性较差。偏度均值为0.27,为正偏;峰度均值为1.48,属于尖窄峰;分布频率曲线成多峰状分布,主峰不论单峰现象还是双峰现象均处于3Φ处,说明剖面砂质沉积物物质来源可能较多,但以近源沉积为主要沉积方式。5、剖面与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的渤海湾另外两处陆架沉积物在粒度组分和参数的对比中发现,三者的数值十分近似,进一步说明在这一时期渤海陆架的大陆性增强。而在剖面形成的中后期剖面的上部CBY8~CBY11部分砂含量明显小于另外两剖面,约为3.9的中值粒径与粒径分布曲线的双峰现象说明该段物质为典型的近源为主远源为辅的砂黄土,说明该剖面自下而上呈现出由砂层向黄土层过渡的特征。剖面整体对应典型的末次冰期时期的寒冷干燥的大背景,且有气温相对转暖的细小波动变化。综上所述,剖面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与末次间冰期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海平面下降、渤海大陆架几乎全部出露形成为完整整体且伴随轻微沙漠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变暖、风力逐渐减弱、海平面上升、渤海地区出露的大陆架逐渐被海水覆盖,该区域沉积特征转变为以近源为主远源为辅的黄土类沉积物沉积。

迟光希[6](2020)在《南海南部晚中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及古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海南部1143站位提供了从晚中新世到全新世连续的沉积序列,该站位共分为两个岩性亚单元(Unit IA和Unit IB)。本文通过对1143站位岩芯中采集的36个沉积物样品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进而探讨了沉积物的古气候,古生产力和古沉积环境的演化及物质来源,同时也建立了南海南部的东亚季风和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与沉积物堆积速率和粘土矿物记录进行对比,重建南海南部的东亚季风在6-0.8Ma期间的演化以及讨论越南的区域抬升和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其的影响。Fe、Al、Mg、Ca、Ti和Rb含量均较为明显的低于平均上陆壳(UCC),而Na和K含量较UCC高。除了Ca与Al呈现出显着负相关之外,Fe、K、Mg、Ti和Rb均与Al呈现出强正相关,表明它们与沉积物中的云母或粘土矿物有关。沉积物岩心中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介于54和76之间,平均值为60,也反映了1143站位的源区为中等化学风化强度。在6-5.2Ma期间,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作用强度较强,由于越南构造抬升使得源区物理侵蚀增强和夏季风增强共同作用使陆源物质输入增多,而夏季风强度增强驱动了的上升流活动和降雨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使得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和陆源营养物质输送导致了较高的古生产力。5.2-1.7Ma,沉积物源区气候变冷,导致海洋生物活动减弱,使海洋处于低生产力时期。其中,在3.6-2.6Ma,暗示东亚季风不断加强,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是对青藏高原发生阶段性快速构造隆升的响应,以及该时期的逐渐形成的北极冰盖的使得全球的海平面下降和陆源物质的输入相对增加进一步导致古生产力变高。自1.7Ma开始,对应冬季风增强,气候也变得寒冷,冬季风所带来的风尘物质输入增加,盆地内水循环逐渐增强,底部产生的营养物质能够输送到表层,表层的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增强,使得古生产力有所提高。元素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结合分析得出沉积物的源区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沉积物潜在物源区的源岩可能含有更多的长英质岩石成分,推测主要为花岗岩。湄公河可能是1143站位沉积物的最主要的潜在源区。

刘庚,韩喜彬,陈燕萍,胡邦琦,易亮[7](2021)在《南黄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SC-10孔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是东亚大陆沉积物巨大的汇,识别这一地区的物源变化对理解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有重要作用。基于黄河和长江携带的碎屑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差异,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性可用于指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物源的可能变化。根据YSC-10孔环境磁学参数变化和磁化率—中值粒径的相关关系,推测4.8 cal ka B.P.以前钻孔沉积物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河入海物质;4.8 cal ka B.P.以来,可能指示了长江物源的影响相对增强。区域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随着中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季风降雨带的南移和渤海西岸黄河三角洲的发育,YSC-10孔沉积物中由黄河携带的碎屑物质减少,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速率降低,自中全新世以来与黄海暖流有关的长江入海物质主导了YSC-10孔沉积物磁性性质。

夏非[8](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张凌华[9](2015)在《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稳定的河漫滩沉积中含有丰富的流域洪水事件和环境污染信息,为开展河漫滩环境沉积学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长江南京-镇江段地处长江下游,沿岸发育了较大面积的河漫滩。本文在长江南京段采集NB1孔、NB2孔(露头剖面)和GB88孔3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在镇江段采集ZR99孔和ZH51孔2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岩芯,综合运用地貌与沉积学的调查与方法,结合实验室137Cs测年、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系统分析长江下游感潮河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及环境意义,探讨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事件,评价现代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并重建长江下游南京段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以灰色、棕色为主;沉积物颗粒较细,主要包括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和少量的砂。河漫滩露头发育厚为20-30 cm的泥样加积层,泥样加积层间发育几厘米厚的砂层。泥样沉积层内包含许多毫米级的薄层理,主要为粗细交互层理,这些层理以水平层理为主,局部发育波状层理。滩面泥裂构造广布。2)长江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径偏细,沉积水动力较弱,其中南京段NB1孔和镇江段ZR99孔所在河漫滩的沉积水动力最大。在垂向上,南京段NB1孔的砂含量在部分层位较高,对应洪水沉积事件;镇江段ZR99孔的砂含量和平均粒径由底层向表层增加,反映了不断增强的沉积水动力;镇江段ZH51孔分选性具有明显阶段性。河流比降、河势、分汊河床演变以及滩面植被是影响长江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的重要因素。3)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磁化率较高,频率磁化率较低,其中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不明显,频率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相对明显。南京段NB1孔沉积物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频率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明显。沉积物来源、有机质/植物残体含量、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现代河漫滩沉积物磁化率的重要因素。4)除CaO外,沉积物各元素符合“元素的粒度控制规律”。流域地质背景、风化作用、沉积水动力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河漫滩沉积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NB1孔微量元素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反映了流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污染历史。5)现代河漫滩沉积物中的砂含量可以指示流域的洪水事件。现代河漫滩沉积常量元素含量也可以指示流域洪水事件:洪水规模越大,Al2O3、Fe2O3、K2O、MgO、MnO、P5O2、TiO2含量越少,SiO2、Na2O的含量越多;反之则反。NB1孔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含量变化清晰指示了 1954年和1983年两次流域特大洪水事件。6)运用长江干流沉积物质量分级标准、沉积物质量生物效应范围法(FDEP泥沙质量准则)、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现代河漫滩沉积NB1孔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认为现代河漫滩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长江巨量来水来沙的稀释作用是河漫滩沉积环境污染并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长江下游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4年,沉积物没有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第二个阶段为1954年到80年代早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随沿江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第三个阶段为1983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因大规模洪水的稀释作用而降低。第4个特征阶段为80年代中后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上升。第五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03年,随着沿江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为严重,但受高频率、大规模洪水的稀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没有明显上升。第六个阶段是2003年至2012年,可能受三峡大坝蓄水和环境监管力度增强的综合影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下降。研究发现,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物以粗细交替的含砂或者黏土的粉砂沉积为主,局部有薄砂层或者粒度较粗的层位,对应流域大洪水事件的沉积。根据长江下游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年代学、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研究,分析了河漫滩沉积特征,恢复了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事件,评价了现代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并重建了河漫滩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长江下游现代河漫滩记录的现代洪水沉积事件研究为河漫滩、阶地和古洪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考。

高文华[10](2015)在《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扩散过程的示踪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示踪物方法是追踪物质"源"-"汇"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定量刻画物质在流域-海岸-陆架间的输运路径和过程,在海洋沉积动力学领域的物源追踪和沉积物输运率计算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集成的方式将示踪物方法的沉积物物源示踪模型和沉积物输运示踪模型从方法上和技术上得到完整展示。研究以沉积动力过程复杂和物源丰富的南黄海内陆架辐射沙脊为研究区,通过对现代黄河和长江下游河道、废黄河故道沉积物的粒度、重矿物、不同粒级的地化元素以及粘土矿物的测定分析,探讨不同陆源沉积物中示踪标记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显着性差异分析,确定追踪三种陆源沉积物的最佳示踪标记;采用示踪物混合模型,定量化计算出不同陆源对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的贡献;根据示踪物的普适理论框架模型,确定了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的输运方向,定量化模拟计算了该区沉积物的输运率。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建立了粗颗粒和细颗粒物质示踪标记遴选过程的可行性操作过程: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和Kolmogorov-Smirnov的非参数显着性检验方法,同时结合废黄河、现代黄河和长江沉积物中不同示踪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来确定物源追踪的最佳示踪标记。结果显示定量化追踪三种物源沉积物时的最佳重矿物示踪标记是石榴石和锆石;泥质沉积物中最佳地化元素示踪标记是Ni、P、Zn、Co;砂质沉积物中最佳地化元素示踪标记是Ba,K,Ti,P,Mn,Fe,Ni,Co。(2)根据最佳示踪标记参数以及混合模型定量追踪南黄海内陆架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物源,结果显示:泥质沉积主要受废黄河物质的控制,其中包括黄河物质和非黄河物质。砂质沉积主要受废黄河物质和长江物质的双重控制;表明南黄海内陆架研究区内对于不同粒级的沉积物而言,其物源控制效应不同。(3)首次将沉积物净输运的普适示踪物模型从方法和技术上进行了完整的应用。其沉积物输运的路径和强度在南黄海内陆架研究区得到展示。结果表明,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输运率多在10-1-100kg/m/s之间变化,且泥质与砂质沉积物的输运方向不同。(4)基于本研究的假设条件,当南黄海内陆架研究区物质主要由废黄河和长江补给时,结合该区的潮流动力背景,其沉积物表现为向海输运的格局;然而,在相同的潮流背景下,当物源发生变化时,其沉积物输运格局也将改变。因此,更完整的基于示踪物的沉积物净输运模拟应包含全部物源,包括地层改造和海洋环境内生物源。

二、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浙闽海域沉积物研究进展
        1.2.2 环境磁学在河流-海洋沉积物物源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1.2.3 元素地球化学在河流-海洋沉积物物源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2.2 洋流
        2.2.1 黑潮
        2.2.2 台湾暖流
        2.2.3 浙闽沿岸流和长江冲淡水
    2.3 河流
        2.3.1 长江
        2.3.2 浙闽沿岸河流
    2.4 海湾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3.2 粒度参数实验
    3.3 磁学参数实验
        3.3.1 磁化率
        3.3.2 非磁滞剩磁
        3.3.3 等温剩磁
        3.3.4 S-ratio
        3.3.5 三轴交变退磁
        3.3.6 κ-T曲线
    3.4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
第四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4.1 沉积物类型和组成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常量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5.1 常量元素氧化物丰度特征
    5.2 化学风化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6.1 磁性矿物
    6.2 磁化率和等温剩磁特征
        6.2.1 磁化率特征
        6.2.2 等温剩磁特征
    6.3 研究区沉积物磁畴特征
    6.4 矫顽力特征
        6.4.1 S-ratio
        6.4.2 三轴等温剩磁逐步交变退磁
    6.5 小结
第七章 沉积物物源判别
    7.1 建立判源指标
        7.1.1 常量元素指标
        7.1.2 磁学指标
    7.2 物源判别
        7.2.1 浙江沿岸沉积物物源判别
        7.2.2 福建沿岸沉积物物源判别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潮间带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
    1.3 沉积物样品处理
2 粒度分析结果
    2.1 沉积物粒度组成
    2.2 粒度参数
    2.3 粒度频率分布及概率累计曲线
3 讨论
    3.1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物质来源
    3.3 水动力作用与沉积环境
    3.4 人类活动的影响
4 结论

(4)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工作流程
2 区域概况
    2.1 地质地貌特征
    2.2 气象水文特征
    2.3 砂质沉积物剖面特征
3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前处理
        3.2.1 光释光测年实验样品前处理
        3.2.2 粒度实验样品前处理
        3.2.3 磁化率实验样品前处理
    3.3 实验方法
        3.3.1 光释光测年实验方法
        3.3.2 粒度实验方法
        3.3.3 磁化率实验方法
4 光释光年代测定
    4.1 光释光基本原理
    4.2 光释光测年范围
    4.3 实验测年结果
    4.4 小结
5 粒度特征
    5.1 粒度组分特征
        5.1.1 粒度组分特征
        5.1.2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5.1.3 粒度累计曲线特征
        5.1.4 粒度参数特征
    5.2 沉积环境特征分析
        5.2.1 沉积环境特征
        5.2.2 物质来源
        5.2.3 与渤海沉积物、辽南黄土的对比
    5.3 小结
6 磁化率特征
    6.1 磁化率的指示意义
    6.2 磁化率参数计算方法
    6.3 磁化率特征
    6.4 气候环境特征
    6.5 小结
7 讨论
    7.1 大理冰期
    7.2 晚更新世海平面变化
    7.3 沉积环境特征
    7.4 陆架沙漠化与砂质沉积物的关系
        7.4.1 陆架沙漠化
        7.4.2 陆架沙漠化与砂质沉积物的关系
    7.5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长兴岛栾秀路剖面砂质沉积物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砂质沉积物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粒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关于地球化学元素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工作流程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地质条件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貌特征
    2.3 自然环境特征
        2.3.1 气候
        2.3.2 水文
        2.3.3 土壤与植被
3 长兴岛栾秀路剖面特征、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3.1 剖面特征
    3.2 样品采集
    3.3 样品前处理、实验方法与年代界定
        3.3.1 粒度实验前处理及实验方法
        3.3.2 地球化学元素样品的前处理及实验方法
        3.3.3 光释光测年实验及年代界定
4 长兴岛栾秀路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1 沉积物地球化学的指示意义
    4.2 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4.2.1 常量元素含量变化
        4.2.2 氧化物迁移特征
        4.2.3 氧化物比值
        4.2.4 A-CN-K图解
    4.3 小结
5 长兴岛栾秀路剖面粒度特征分析
    5.1 沉积物粒度的指示意义
    5.2 粒度组成分析
    5.3 粒度分布曲线与粒度参数分析
        5.3.1 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分析
        5.3.2 粒度参数分析
    5.4 剖面粒度沉积环境特征分析
        5.4.1 剖面沉积特征研究
        5.4.2 与渤海同年代陆架砂沉积物的对比
    5.5 小结
6 砂质沉积物剖面气候背景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南海南部晚中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及古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1143站位地质概况
    2.2 年代框架
    2.3 样品分析与测试
    2.4 1143站位岩心元素地球化学
        2.4.1 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源区风化与古气候
    3.1 源区风化特征
    3.2 亚洲季风演化与古气候
        3.2.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3.2.2 气候演化
第四章 古生产力评估
    4.1 地球化学替代指标的意义
    4.2 古生产力演化
第五章 物源分析
    5.1 源岩类型
    5.2 源区构造背景及物质来源
第六章 古沉积环境演化
    6.1 盆地水体受限程度的指示
    6.2 古氧化还原条件指标
    6.3 古沉积环境演化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南黄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SC-10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背景
2 样品与方法
3 结果
    3.1 粒度特征与年龄框架
    3.2 沉积物磁性矿物
    3.3 环境磁学指标变化
4 讨论
    4.1 磁性指标—粒度关系
    4.2 不同来源的沉积物磁学特征差异
    4.3 早期成岩作用的可能影响
    4.4 影响沉积过程的可能因素
5 结论

(8)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9)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漫滩沉积特征
        1.2.2 河漫滩沉积多环境指标的应用和意义
        1.2.3 河漫滩沉积在恢复古洪水事件中的应用
        1.2.4 河漫滩沉积对流域环境污染的响应
        1.2.5 河漫滩沉积与环境研究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长江入海水沙特征与变化
        2.1.3 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
        2.1.4 流域人类活动
    2.2 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概况
        2.2.1 河漫滩分布
        2.2.3 河道演变
        2.2.4 河岸崩塌与防护
    2.3 野外调查和和样品采集
        2.3.1 长江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
        2.3.2 长江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
        2.3.3 沉积岩芯分样及工作量
第三章 环境指标及实验分析
    3.1 粒度分析
        3.1.1 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3.1.2 粒度分析方法
    3.2 磁化率分析
        3.2.1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3.2.2 磁化率的实验方法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意义
        3.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3.3.3 X射线荧光光谱岩芯扫描分析
    3.4 ~(137)Cs时标计年原理及其实验分析
        3.4.1 ~(137)Cs时标计年原理
        3.4.2 ~(137)Cs比活度测定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
        4.1.1 河漫滩沉积岩性特征
        4.1.2 河漫滩沉积构造
        4.1.3 河漫滩沉积特征的环境意义
        4.1.4 小结
    4.2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4.2.1 南京段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
        4.2.2 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
        4.2.3 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对比
        4.2.4 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的影响因素
        4.2.5 现代河漫滩沉积粒度与洪水
        4.2.6 小结
    4.3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磁化率特征与沉积环境
        4.3.1 河漫滩沉积的磁化率特征
        4.3.2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
        4.3.3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相关性
        4.3.4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特征的影响因素
        4.3.5 现代河漫滩沉积磁化率指示洪水事件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4.3.6 小结
    4.4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4.4.1 河漫滩沉积元素及其与粒度的相关性
        4.4.2 河漫滩沉积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河漫滩沉积地球化学元素指示洪水事件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4.4.4 小结
    4.5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微层理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1 河漫滩沉积微层理元素分布特征
        4.5.2 河漫滩沉积微层理元素与粒度的相关性
        4.5.3 河漫滩沉积微相分析
        4.5.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1 河漫滩沉积年代序列
        5.1.2 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3 河漫滩沉积元素特征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4 河漫滩沉积的洪水标志
        5.1.5 小结
    5.2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
        5.2.1 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评价
        5.2.2 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
        5.2.3 河漫滩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污染
        5.2.4 小结
第六章 论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论文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及完成论文

(10)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扩散过程的示踪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洋沉积物物源示踪法的研究进展
        1.2.2 海洋沉积物输运示踪法的研究进展
    1.3 海洋沉积物物源示踪法和输运示踪法在南黄海内陆架中的研究进展
    1.4 选题构思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2.2 地质构造背景
    2.3 水动力环境
    2.4 入海主要河流
    2.5 底质类型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现代黄河与长江表层底质样采集
        3.1.2 废黄河柱状样采集
        3.1.3 南黄海内陆架表层底质样搜集
    3.2 示踪指标分析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4 粘土矿物分析
    3.3 示踪物方法
        3.3.1 物源追踪模型
        3.3.2 沉积物净输运的普适示踪物模型
第四章 黄河和长江沉积物特征
    4.1 现代黄河下游沉积物特征
        4.1.1 粒度特征
        4.1.2 重矿物特征
        4.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1.4 粘土矿物特征
    4.2 废黄河故道沉积物特征
        4.2.1 粒度特征
        4.2.2 重矿物特征
        4.2.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2.4 粘土矿物特征
    4.3 长江下游沉积物特征
        4.3.1 粒度特征
        4.3.2 重矿物特征
        4.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4.3.4 粘土矿物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黄河和长江物源追踪中示踪标记的确定
    5.1 确定沉积物示踪标记的统计学方法
        5.1.1 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
        5.1.2 两独立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
    5.2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物源追踪中示踪标记的确定
        5.2.1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中重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2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中地化元素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2.3 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3 黄河与长江物源追踪中示踪标记的确定
        5.3.1 黄河与长江物沉积物中重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3.2 黄河与长江物沉积物中地化元素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3.3 黄河与长江物沉积物中粘土矿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5.4 小结
第六章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物源和输运过程的量化分析
    6.1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环境分析
        6.1.1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
        6.1.2 南黄海内陆架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地化元素变化特征
    6.2 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追踪分析
        6.2.1 利用混合模型定量追踪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的计算过程
        6.2.2 利用混合模型定量追踪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的结果分析
    6.3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输运过程分析
        6.3.1 采用示踪物普适模型定量模拟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输运率的过程
        6.3.2 采用示踪物普适模型定量模拟南黄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输运率的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废黄河沉积记录中来自不同河流物质的信息
    7.2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物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7.2.1 示踪标记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7.2.2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的其它物源补给探讨
    7.3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输运率模拟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7.4 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物源分布和输运格局的沉积动力过程机制分析
    7.5 创新点与局限性
    7.6 展望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四、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粒度与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刘德政,夏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5)
  • [2]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物源研究[D]. 张兴泽.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辽东半岛东岸碧流河口潮间带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张威,苏世兵,李宁.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02)
  • [4]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分析[D]. 郑树森.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长兴岛栾秀路剖面砂质沉积物沉积特征研究[D]. 刘大齐.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南海南部晚中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及古环境分析[D]. 迟光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南黄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SC-10孔为例[J]. 刘庚,韩喜彬,陈燕萍,胡邦琦,易亮. 沉积学报, 2021(02)
  • [8]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9]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D]. 张凌华. 南京大学, 2015(05)
  • [10]南黄海内陆架沉积物扩散过程的示踪方法[D]. 高文华. 南京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