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

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

一、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0)在《松茸·流动·阶层 ——一个彝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对物的文化意义进行探讨时,文化人类学开启了“物的社会生命史”的研究,以物的流动过程作为媒介,探寻物品价值的转变,同时“价值的不断转换也意味着物作为‘行动者’对文化秩序和人的社会生活的介入”,①由此,物的流动构建了新的人际互动网络并对所属群体产生社会、文化意义的后续潜在影响。本文选取的田野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的咪黑们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当地出产的优质松茸受到市场的追捧,也使得这个小村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松茸之乡”,融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潮流。自松茸进入市场之后,其身份从普通物产逐渐转变为商品,并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和意义。在利益的驱动下,菌农、小老板、菌贩子、收购商、出口商、当地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围绕松茸展开了全新的社会互动,这其中有冲突,有矛盾,也有合作。本文旨在透过松茸从山林到市场的流动过程,去分析背后人与物的互动,人与人的利益纠葛与情感关联,从而探讨以松茸为核心构建出的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这个坐落于偏远山间的彝族村落因此发生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变迁。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包括四个章节。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研究理论以及相关研究动态的梳理。第一章详细说明了南华县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以及田野点咪黑们村的基本情况,并描述了该村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样貌;第二章着重描述了松茸的流动过程,即从山野之物到高端商品的身份转变,这种转变在松茸未进入市场之前就己经给村民们带来了认知、行为上的潜在影响。而在村民们共同推动松茸向外流动的过程中,角色分配开始显现,并在松茸市场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同行动主体以松茸为核心构建了全新的社会互动体系;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松茸经济的迅速崛起在这个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引发的阶层划分,其中既包括了明显的贫富差距阶层,也包括了人们因松茸资源占有不均而在个人、邻里、村落之间出现的心理区隔与互动群体的分割;第四章则探讨了凭借松茸进入现代化发展潮流的乡土村庄,其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随之改变,当地政府也追随时代发展不断探索松茸新的价值,从而使这个彝族小山村追随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行。结语部分通过回顾松茸从乡村到市场的流动过程,过滤出现象与行为背后的社会关系,对研究初始的疑惑进行了解答,认为多重利益主体在参与松茸的社会生命过程中既相互合作又被不断隔离,交织于其中的群体互动与利益纠葛勾连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夏春阳[2](2020)在《基于表型与SSR分子标记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鉴定》文中认为普通菜豆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品种交流频繁、没有统一的命名标准,其品种存在严重的混乱现象,严重制约了普通菜豆产业的发展。普通菜豆真实性的鉴定对于甄别种质、去伪提纯、保护新品种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表型和SSR分子标记法对243份普通菜豆资源进行了鉴别,利用软件NTsys2.10以UPGMA法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并绘制聚类分析图,进行了亲缘关系和真实性鉴定,构建了普通菜豆资源生物学身份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普通菜豆的27项表型性状,27项表型性状多样指数在0.082.15之间,平均1.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30.86之间,平均为0.66;多态性信息含量与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性状为粒色,最低的为叶形。采用UPGMA聚类分析得出种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在0.800.97之间,在相似系数0.82处243份菜豆品种被分为八个大类群。(2)对两个不同地区32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筛选出16项受环境影响较小的表型性状,并在此基础上对243份普通菜豆资源采用UPGMA聚类分析,得出种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在0.751.00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79时可分为五个大类群,无法区分的品种为67份。(3)利用筛选出分布于普通菜豆11个连锁群的多态性较高、重复性好、条带清晰度高的18对引物对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SSR引物的等位变异位点58个,平均每对检测到标记3.2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介于1.304.23之间,平均2.63;Shannon指数变异范围0.571.37之间,平均0.9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差异较大,平均为0.61,说明所选引物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采用UPGMA聚类分析得出种质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在0.561.00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61时可分为六个大类群,无法区分的品种为6份。(4)比较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发现,两者总体上结果倾向一致,但具体到品种与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和品种鉴定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16种受环境影响较小的表型性状可区分的种质资源为176份,无法区分的为67份。SSR标记法可区分的种质资源为237份,无法区分的为6份。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分析鉴定得出编号为7(黑芸豆Y120)和32(黑芸豆龙江)以及编号为122(龙芸豆5号)和187(龙芸豆5号Y2)的菜豆品种在表型和SSR标记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无法通过表型和SSR标记区分,因此初步推断为同物异名;编号为53(奶花芸豆)与173(奶花芸豆)的无法通过SSR标记分开,但其在花色上略有差异,初步推断编号53或173的材料为同种材料发生了花色突变。表型与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相互补充,区分部分无法靠一种标记完成的品种鉴定工作,两者结合能有效提高普通菜豆品种鉴定的准确性。通过将表型与SSR分子标记相结合,按照数据统计法,将18对引物按一定顺序组合,再加表型性状的赋值及描述,构建了不同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身份证。

张若男[3](2020)在《豆类病毒病害调查及芸豆皱缩矮化病病原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豆类作物是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其中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我国豆类的供应还大量依赖进口;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豆类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黑龙江省是我国豆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大豆。豆类作物易受病害影响,其中植物病毒引起的病害在黑龙江的大豆和芸豆等豆类作物上普遍流行,引起豆类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周边地区主要豆类作物的病毒病害进行了普查,通过小RNA测序、PCR扩增、序列克隆等过程对部分感病样品进行病原进行了系统鉴定,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8年,对哈尔滨周边地区和县市种植的豆类作物的病毒病害进行了普查,对病毒症状进行了统计和样品采集,并用小RNA测序技术对感病样品进行病毒种类鉴定,结果发现大豆上主要以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普通菜豆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4种病毒;在杂豆上发现BCMV、AMV、蚕豆萎蔫2号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和一种新的双生病毒。(2)克隆了新的双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分析:根据小RNA拼接获得的12条contig设计了引物,以提取的病叶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的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拼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双生病毒的基因组全长2959个核苷酸,与其它双生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21.77-54.97%。病毒链编码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为V1(Coat protein,CP)、V2和V3;反义链编码4个ORF,分别为C1(Rep)、C2、C3和C4。CP与芜菁曲顶病毒属(Turncurtovirus)的芝麻黄花叶病毒(Sesame yellow mosaic virus,Se YMV)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23.5%;Rep与曲顶病毒属(Curtovirus)的甜菜重型曲顶病毒(Beet severe curly top virus,BSCTV)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66.5%。该双生病毒在根据全基因组或Rep蛋白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与芜菁曲顶病毒属病毒相邻,在根据CP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单独的一个分支。重组分析表明,该病毒C1基因的N-端区域可能与芜菁曲顶病毒(Turnip curly top virus,TCTV)发生过重组,C1基因的中间区域与BSCTV发生过重组,V3基因上游区域可能与甜菜曲顶病毒(Beet curly top virus,BCTV)发生过重组。基于以上结果,该病毒被命名为菜豆皱缩矮化病毒(Common bean curly stunt virus,CBCSV)。此外,为明确该病毒是否种传,收集了302份杂豆资源,进行了DNA提取和部分样品的PCR鉴定。

李安琪[4](2020)在《高压微射流处理对芸豆多糖结构特征及其抑制消化酶活性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芸豆(Phaseolus vulgaris)学名菜豆,包括红芸豆、白芸豆、光斑芸豆、红斑芸豆,富含蛋白质、酚类、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芸豆多糖是一种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但有关其精细结构特征的报道较少。本文以白芸豆多糖(White Kidney Bean Polysaccharide,WKBP)和红芸豆多糖(Red Kidney Bean Polysaccharide,RKBP)为对象,对其基本结构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处理芸豆多糖,研究其对上述两种芸豆多糖(RKBP、WKBP)基本结构特征、流变性质和固体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 DHPM处理前后RKBP对消化酶在体外的抑制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白芸豆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白芸豆多糖WKBP经弱阴离子交换色谱柱(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凝胶渗透色谱柱(SephacrylTM S-400 HR)纯化,得到WKBP-P2、WKBP-P3和WKBP-P4三个得率较高的组分,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三个组分均为糖醛酸质量分数较高、蛋白质质量分数较低的多糖组分;WKBP-P2由GalA(26.37%)、Ara(14.00%)、Xyl(10.65%)、Gal(7.18%)及少量Rha(1.58%)组成,可能具有阿拉伯聚糖和 RG-Ⅰ 型果胶结构域;WKBP-P3 由 GalA(24.67%)、Ara(13.33%)、Xyl(15.53%)、Gal(11.56%)及少量 GlcA(1.56%)和 Rha(1.33%)组成,可能具有 XGA 型果胶、阿拉伯聚糖和RG-Ⅱ型果胶结构域;WKBP-P4由GalA(28.56%)、Xyl(9.50%)、Gal(4.51%)、Ara(4.24%)及少量 Rha(1.40%)组成,可能具有HG型果胶结构域。2.红芸豆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红芸豆多糖RKBP经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Q-Sepharose Fast Flow)和凝胶渗透色谱柱(SephacrylTM S-400 HR)纯化,得到RKBP-P1和RKBP-P2两个组分,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两个组分均为糖醛酸质量分数较高、蛋白质质量分数较低的多糖组分;RKBP-P1 主要由 Ara(20.82%)、Xyl(18.66%)、GalA(17.67%)、Gal(11.29%)、Fuc(8.47%)及少量的Rha(0.34%)组成,HG型果胶和阿拉伯聚糖是主要组成成分,还含有少量的XGA型果胶;RKBP-P2主要由Ara(28.50%)、Gal(22.93%)、Xyl(11.38%)、GalA(11.11%)、Fuc(1.50%)及少量的 Rha(1.45%)和GlcA(1.59%)组成,RKBP-P2可能由AG-Ⅱ型果胶构成,其主链由1,3-Galp构成并在其O-6发生取代与Araf相连。RKBP-P2还含有一定比例的Arabinan,其主链由1,5-Araf(17.08%)组成,并在O-2/O-3发生取代,同时还存在一定量的RG-Ⅱ型果胶结构。3.采用DHPM在不同压力下对芸豆多糖进行处理,探究DHPM对芸豆多糖基本结构特征、流变性质和固体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DHPM处理对白芸豆多糖WKBP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分子质量分布等指标的影响较小;DHPM处理能提高红芸豆多糖RKBP的总糖质量分数,随着处理压力增加能显着降低其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同时对RKBP的单糖组成和固体形貌有一定影响,但对其热稳定性、红外光谱和1H NMR特征图谱影响较小。DHPM处理对RKBP总糖质量分数、单糖组成的影响可能与样品在DHPM处理过程中由于发生的杂质沉淀、支链断裂等因素有关。4.研究了 DHPM处理前后RKBP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RKBP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有限。不同压力下DHPM处理不能改善RKBP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RKBP对α-葡萄糖苷酶和脂肪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张雅芝[5](2018)在《白芸豆中非淀粉多糖分离纯化、基本结构特征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芸豆(Kidneybean)系豆科菜豆属(Phaseolus vulgaris),包括红芸豆、光斑芸豆、红斑芸豆和白芸豆。芸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降血糖、降血脂、防治癌症等。本文以白芸豆为研究对象,提取芸豆中非淀粉多糖(Kidneybeannon-starch polysaccharide,KBNSP)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同时研究高压微射流处理对KBNSP基本结构特征的影响,并制备富含芸豆的面包,进一步丰富、拓宽白芸豆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定了 KBNSP的基本理化性质。通过缓冲液结合酶法提取、Sevag法脱蛋白得到KBNSP,其糖含量为45.63%、糖醛酸含量为17.53%、蛋白质含量为7.71%。通过离子色谱测定KBNSP单糖组成,可知其含有8种单糖,分别为Rha、Ara、Gal、Glc、Xyl、Man、GalA 和 GlcA,含量最高的为 Ara(36.54%)。KBNSP分子量分布不均一,主要包含3个组分,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00.67、111.30、18.16kDa。红外光谱显示KBNSP是含有α型果胶结构的杂多糖。以上结果表明KBNSP是一种果胶类多糖。2.解析了 KBNSP中一种果胶组分的精细结构。通过DEAE-Sepharose柱分离技术对KBNSP进行纯化,得到4个组分,发现KBNSP-0.3M分子量分布较为均一,其糖含量为61.88%,糖醛酸含量为28.84%。对KBNSP-0.3M组分进行糖醛酸还原并进行甲基化分析,发现KBNSP-0.3M中主要残基为T-Arap、T-Galp、1,3-Galp、1,6-Galp、1,3,6-Galp、T-GalAp、T-Xylp、1,4-Xylp、1,2,4-Xylp、1,4-GalAp、1,3,4-GalAp 和 1,3,4,6-GalAp,分支度较高。其中 1,3,6-Galp和 T-Arap 是典型的阿拉伯半乳糖结构;1,4-GalAp、1,3,4-GalAp、1,3,4,6-GalAp和 T-Xylp、1,4-Xylp、1,2,4-Xylp表明存在:聚半乳糖醛酸结构。由此推断KBNSP-0.3M可能仍然是一种含有多糖结构的混合物体系。3.研究了 不同压力高压微射流(Dynamichigh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处理对KBNSP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压微射流处理后KBNSP的红外光谱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相对分子量和微观形态未发生显着变化。以上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处理不会影响多糖主要的的一级结构。4.对芸豆面包制备进行初步研究。研究不同芸豆粉添加量(5%、10%、20%)对面包感官评价、质构和老化的影响,确定最佳添加量为5%,将其制作成冷冻面团面包,研究发现对比新鲜面团面包,冷冻面团面包品质略微下降,但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综上,本文初步解析了芸豆中非淀粉多糖(KBNSP)中果胶组分的结构特征。果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而这些特性都与其结构关系紧密,解析获得KBNSP中的果胶组分KBNSP-0.3M结构特征为其日后构效关系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本研究确定了芸豆面包中芸豆粉的最佳添加量为5%,并将其制作成冷冻面团面包,发现对比新鲜面团面包,其品质略微下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进一步提升芸豆在食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李会梅[6](2016)在《豆类的红外光谱分析与元素含量测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豆类资源丰富,品种多样,产地各异,对豆类的鉴别分类、以及成分、微量元素分析,有助于豆类的营养价值、食疗作用的深入研究。本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豆类(菜豆族大豆属的黄豆和黑豆,野豌豆族野豌豆属的蚕豆和豌豆,菜豆族菜豆属的白芸豆、奶花芸豆、黑芸豆、雀蛋豆、紫花芸豆和红豆,菜豆族豇豆属的红小豆和绿豆)进行研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豆类的红外光谱图大体相似,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峰组成。二阶导数谱在1800800 cm-1范围内有较大的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该范围的光谱图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系统聚类分析(HCA),相关系数在0.846到0.967之间,PCA分类正确率为97.1%,HCA正确率达97.2%;主成分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相关分析结果相吻合。对17001600 cm-1范围的原始光谱进行曲线拟合处理,酰胺Ⅰ带拟合出了9个子峰,不同豆类子峰面积比有差异,说明不同品种豆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含量不同。以温度为扰动获得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结果显示在8601250 cm-1、14001700 cm-1范围内自动峰的位置、个数和强度存在明显差别。ICP-MS测试结果显示,豆类中含有P、Zn、Fe、Mn、Mg、Ca、Cu、Na、K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P、Mg、K的含量较高,K元素含量是9种元素中最高的。大豆属中的矿质元素与野豌豆属、菜豆属和豇豆属的矿质元素相比较丰富;3种常量元素(P、Mg、K)间的相关性明显比6种微量元素(Zn、Fe、Mn、Ca、Cu、Na)间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FTIR、2D-IR、ICP-MS为豆类的营养成分研究、深入加工提供了信息参考。

郭永田[7](2014)在《中国食用豆产业的经济分析》文中指出食用豆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由于其极强的生产适应性、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保健功效、有效的固氮养地功能等特征,在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偏远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改善广大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食用豆产业还存在诸多发展难题。比如,种植零散,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低;食用豆单产水平低,总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种植食用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区域正在被边缘化;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产业效益不断下滑;出口竞争优势持续下降,产品进口量快速增长;缺乏对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和科学的产业规划,产业定位不清,布局不合理;政府对食用豆产业发展重视不够,产业支持保护政策不多,等等。因此,对食用豆产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规律、趋势、竞争优势和战略选择问题,旨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生产、消费、加工、流通和市场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食用豆种植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分析食用豆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构建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体系。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包括:1.论文介绍了世界和中国食用豆产业的分布特点以及中国食用豆生产、加工、流通的基本情况,阐述了食用豆产业在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食用豆生产稳步上升,近20多年来保持生产总量、播种面积、消费总量稳定持续增长态势。国际食用豆贸易快速发展,1990年以来年均增速高达24%,贸易份额占总产量的比重由3%显着增加到2011年的17%,远高于大宗粮食贸易份额所占总产量的比重。中国食用豆产量占世界的7%,是世界第三大食用豆生产国,近20年来基本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但近年来中国食用豆生产与大宗粮食生产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食用豆产业正在被弱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食用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单产呈波动性缓慢增长态势。中国食用豆主产区正逐步从粮食主产区退出,从土壤肥沃、条件良好的区域转移至土地贫瘠、条件较差的边缘地区,食用豆产业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和正确的战略,食用豆产业将可能重蹈中国大豆产业覆辙。研究认为,成本效益是决定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根本性因素,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极力在两者间寻求最佳平衡。中国食用豆平均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食用豆农户普遍实行多样化种植而非单一种植的经营方式,专业化程度低。中国不同品种的食用豆成本收益差距十分明显,不同地区食用豆成本效益差距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认为,食用豆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决定了食用豆加工开发的广阔前景,但中国食用豆加工业目前刚刚起步。中国食用豆流通体系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流通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总体上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认为,食用豆生产在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养护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竞争能力、改善国民营养结构、保护农业多样性和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论文总结和分析了中国食用豆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食用豆是中国较早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农产品,产品价格已完全由市场决定。近十多年来,由于食用豆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大宗粮食作物产品价格上升的传导作用,食用豆产品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升。研究发现,食用豆价格走势及波动周期与大宗粮食的价格走势和波动周期高度相关,总体波动趋势大体一致,一般每三年左右出现一个波动周期,近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大致3个由低到高再到底的波动周期。但是与大宗粮食相比,食用豆价格年度间波动更加频繁、波动幅度更大,个别年份还会出现异常剧烈变动。导致食用豆频繁波动和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食用豆属于农产品中的“奢侈品”,相对于大宗粮食作物来说其需求弹性较大,可替代性较强,需求和供给不稳定;二是食用豆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投机性较强,容易被炒作;三是国际食用豆价格传导的影响。食用豆除存在频繁的年度间价格波动外,还存在着年度内不同季节价格的明显波动,受生长周期、消费季节性、商品化率等因素影响,价格随着收获和消费季节而明显变动,价格波动幅度较为剧烈。3.论文采用logistic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分析了食用豆种植农户的生产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农民种植食用豆的因素较多,但作用大小不同,竞争性作物价格是导致农民弃种食用豆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影响农民种豆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户耕地面积、灌溉条件、技术培训、农业合作社服务等多种因素,对农户种植绿豆的积极性影响显着,呈正相关关系;而化肥成本、竞争性作物(玉米)的价格等因素也对农户种植绿豆意愿影响显着,但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从微观角度印证了国家对大宗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导致了食用豆比较效益偏低,挤压了食用豆生产空间。4.论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食用豆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认为食用豆是中国农业中为数不多的继续保持贸易顺差的优势农产品。研究发现,1992年以来中国食用豆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序列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2.3下降到2011年1.73,虽然中国食用豆仍显示出较强的贸易比较优势,但优势相较过去已经有大幅下降。1992年以来中国食用豆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0.94下降到2011年0.49,贸易竞争优势大幅削弱。引力模型分析表明,进口国家的人口、GDP和相对距离对中国食用豆的出口额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贸易进口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对中国食用豆的出口额增长影响最大,其次是进口国家的GDP增长率对中国食用豆出口额增长的影响,再次是进口国家的相对距离变动影响。研究认为,随着未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GDP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食用豆出口仍具有较大潜力和国际市场,应重点开拓印度、巴西、南非、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等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及人口规模较大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5.论文分析了中国食用豆消费特征和趋势。中国食用豆产品的消费具有鲜明的特征:食用豆是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的重要内容和营养安全的重要保证;建国以来食用豆在中国居民消费中的功能由以解决口粮安全为主转向解决营养安全为主;中国食用豆消费品种较多但以蚕豆豌豆为主;中国食用豆消费用途由食用为主向食用饲用并重转变。研究认为,建国以来中国食用豆整体消费趋势呈现V字型变化。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分界点,建国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食用豆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1992年到达谷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现在,食用豆整体消费又呈波动上升趋势。导致这种V字型变动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食用豆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功能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6.论文论述了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应当采取的产业政策。今后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应当采取“确保自给、扩大出口、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科技支撑、产业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抓紧构建以食用豆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产业组织体系、现代流通贸易体系、现代加工开发体系、现代支持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食用豆产业体系,并采取推进食用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规划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培育创新、发展产业化经营、完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相关产业政策,促进中国食用豆产业的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创新包括:第一,研究视角上,论文基于产业经济理论的视角,以食用豆产业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研究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趋势和前景,构建了食用豆产业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第二,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食用豆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第三,论文采用logistic模型和双对数模分析了中国食用豆种植农户的决策行为;并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中国食用豆产业应当采取的发展战略,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思路和相关产业政策建议。

代正伦[8](2011)在《团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从地块选择、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桐梓县芭蕉乡团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杨红丹[9](2011)在《杂豆粉及其淀粉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豆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受到国内外消费人群的普遍关注。淀粉是杂豆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其性质直接影响杂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此,有必要对杂豆粉和杂豆淀粉的性质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开发和利用杂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以花芸豆、豇豆、小利马豆、小扁豆、鹰嘴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小白芸豆和绿豆等十种杂豆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杂豆粉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功能特性、消化性和抗氧化性,分析杂豆淀粉的颗粒特性、分子结构特性以及淀粉糊特性。主要结论如下:杂豆中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需要,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杂豆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差异显着。吸水性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溶性指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吸水能力、吸油能力、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以花芸豆等六种菜豆属豆类较高;起泡能力随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的趋势。杂豆粉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对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有影响。杂豆粉品质特性上的聚类与植物学意义上的分类一致,品质特性与植物来源有很大关系。杂豆粉蒸煮前后的慢速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较高,体外酶解消化呈两阶段水解模式,蒸煮熟化对水解速率和程度有很大影响。杂豆粉总酚含量在9.49~47.60mg/g之间,具有抗氧化能力,对DPPH·和·OH有一定清除能力。小扁豆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最高。总酚含量与色值显着相关,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与总酚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杂豆淀粉颗粒多为肾形,粒度大小多集中在1030μm之间。不同杂豆淀粉分子结构特性、消化性和淀粉糊特性有差异,大多数杂豆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差异显着。杂豆淀粉由支链淀粉、中间级分和直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含量在32.00~45.35%之间;支链淀粉重均分子量、回转半径和分支链长分布差异明显,红芸豆和黑芸豆淀粉的分支链长明显大于其他淀粉;受水分含量、生长环境及其他条件影响,杂豆淀粉呈现A型结晶形式,结晶度为19.73~29.00%;溶解度和膨胀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杂豆淀粉酸水解符合两阶段模型,其水解速度明显低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淀粉水解率随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杂豆淀粉经蒸煮后水解速率较蒸煮前明显加快,其抗消化能力不及杂豆粉。杂豆淀粉糊的透明度明显小于马铃薯淀粉,冻融稳定性差,凝沉作用强;淀粉糊热稳定性好,回生程度较大。杂豆淀粉颗粒结构、分子结构、淀粉消化性、淀粉糊特性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研究明确了杂豆粉组成成分与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性的关系,杂豆淀粉分子结构与杂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关系,揭示了杂豆粉及其淀粉低消化性与淀粉组成及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杂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为杂豆及其淀粉深加工和功能食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苏建兰[10](2011)在《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作为高经济价值珍稀野生食用菌,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濒危物种,是世界性稀缺濒危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此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松茸资源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包括松茸在内的林下资源产权,有效激励了经营主体,林业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则为松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松茸产业获得较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集体林改后更为分散的经营主体如何实现规模化?如何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产业链内各经营主体有效协作?如何避免高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资源掠夺性利用?如何在保护性开发利用下实现松茸资源及其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如何摸索可持续的松茸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林区农民增收和脱贫,形成地域性特色产业聚群?上述系列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重大课题,其结果不仅关系到松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还可为集体林改后的非木材林产品开发利用探索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双重目标。本文以云南松茸产业链为切入点,具体内容如下:1、宏观诠释松茸世界分布、生长环境及其功能特性的基础上,梳理了云南松茸产业发展沿革,分析了云南松茸产业内在和外在比较优势。2、基于云南松茸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主体现状,阐释了松茸培育、管护、采集、加工、保鲜、包装、物流和销售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3、概括云南松茸产业链运行中所涉及的经济学问题,从生产要素禀赋、关键行为主体决策特征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角度剖析了产业链所存问题缘由,并为未来产业化经营指明了方向。4、分析了生产者、消费者特征和市场前景,对未来十年松茸供需变化进行了预测。5、借鉴国外农产品产业链运行的先进经验,分析云南松茸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确立了产业链优化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优化举措和实现机制。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以产业链、微观经济学和社区林业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国际贸易和管理学知识,基于规范和实证分析,运用生产要素禀赋、供需模型和弹性特征、市场失灵及纠正等分析方法,借助SPSS统计工具对云南松茸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展开了研究。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松茸产业链主体包括农户、中间商、厂商和经销商,主要涉及松茸人工促繁和采集、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环节,各环节功能主体之间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相互竞争、相互联系。云南松茸产业链覆盖面相对广,物流路径复杂,受环境影响大,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下,其发展动力来自各功能主体对利润的追逐和对最终消费者需求的满足2、云南松茸产业链较短,价值未能够充分体现,是资源主导型产业链。违背松茸资源生长规律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松茸处于濒危状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山区农民收入下降等,以可持续理念发展云南松茸产业链是历史必然选择。3、以日本为主的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已经通过立法、标准和监管体系规范松茸产品供给行为,产业链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手段先进,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供给质量有保障。我国政府制定了松茸相关的政策、法律,标准体系也初步形成,但由于技术制约、组织化程度低等使中国松茸产品在出口中频发质量问题,削弱了中国松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故构建适宜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促进中国松茸有效供给的发展趋势。(4)云南松茸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松茸产品(质量)供给能力和消费者需求。在云南松茸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且随着消费质量转变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松茸产品(质量)供给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然而,松茸产品(质量)供给主体——农民,因分散且规模小、素质相对低下、市场驾驭能力欠缺等因素成为产品(质量)供给的瓶颈。产业化经营能够通过“企业集团+松茸园区+农协+农户”把众多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供给。不仅如此,公司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还能够把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技术、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延伸产业链。本文的研究结论透视出云南松茸产业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且缺乏较强竞争力,产业链中各利益主体皆未能够从中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建议要依靠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力量,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振兴计划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大松茸产业化经营,并通过促进产地农民积极参与、政府科学规划,大力推动和协调、建立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合作组织体系、强化产业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建立云南松茸产业的融投资体系、加大松茸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健全松茸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来实现产业化经营。

二、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松茸·流动·阶层 ——一个彝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 人类学关于饮食的研究
        (二) 关于“物的社会生命史”的研究
        (三) 野生菌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
        (四) 有关彝族村落社会文化的研究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菌香南华
    第一节 南华概况
        一、田野点概况
        二、南华县的历史沿革
        三、走进咪黑们
    第二节 历史上的咪黑们
        一、彝乡的传统生计
        二、村庄里的人情味
        三、咪黑们的传统信仰
    小结
第二章 从山野之物到高端商品:松茸的自然生命与市场化
    第一节 山野间的松茸
        一、认知的改变
        二、寻找松茸的互动
        三、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市场中的松茸
        一、七月的选择
        二、沟通市场的桥梁
        三、利益的奔波者
        四、品牌的打造与推介
    小结
第三章 松茸社会的阶层划分
    第一节 贫富差距的突显
        一、落寞的贫困者
        二、勤劳的回报
        三、合作的力量
        四、市场的弄潮儿
    第二节 松茸世界的区隔
        一、个人之间:利益的争夺
        二、群体之间:公共秩序的失约
        三、村落之间:不再“平等”的邻居
    小结
第四章 松茸世界的社会文化重塑
    第一节 文化的复兴
        一、传统信仰的新面貌
        二、仪式的创造——开山节
    第二节 社会的革新
        一、自我的拯救
        二、村落社会的治理
        三、松茸价值的再挖掘
    小结
结论: 松茸社会的人际互动与社会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基于表型与SSR分子标记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概述
    1.2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鉴定
        1.2.1 表型鉴定
        1.2.2 生化标记鉴定
        1.2.3 分子标记鉴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表型鉴定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数据分析
    2.2 不同地区普通菜豆的表型性状差异性分析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数据分析
    2.3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SSR标记鉴定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2.3.3 试验方法
        2.3.4 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普通菜豆表型性状鉴定结果分析
        3.1.1 普通菜豆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1.2 基于普通菜豆27 项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1.3 不同地区普通菜豆表型性状差异性分析
        3.1.4 普通菜豆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1.5 基于不同地区间无明显差异的16 项表型性状的鉴定分析
    3.2 菜豆SSR标记分析
        3.2.1 DNA的质量及浓度检测
        3.2.2 SSR标记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3.2.3 基于SSR标记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鉴定
    3.3 表型与SSR标记联合鉴定
    3.4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生物学身份证的构建
4 讨论
    4.1 表型标记
    4.2 SSR标记
    4.3 表型和SSR分子标记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豆类病毒病害调查及芸豆皱缩矮化病病原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食用豆类简介
    1.2 豆类主要病毒病害
    1.3 植物病毒检测的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质粒载体
        2.1.2 实验菌株
        2.1.3 试剂和器材
        2.1.4 培养基的配置和培养条件
        2.1.5 TAE电泳液配制方法
        2.1.6 CTAB缓冲液配制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小RNA测定与序列拼接
        2.2.3 引物设计
        2.2.4 总DNA的提取
        2.2.5 总RNA的提取
        2.2.6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2.2.7 PCR条件
        2.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9 PCR产物回收
        2.2.10 连接
        2.2.11 转化方法
        2.2.12 质粒提取
        2.2.13 质粒PCR鉴定
        2.2.14 序列分析
        2.2.15 构建进化树
        2.2.16 重组事件验证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豆类作物病毒病害症状
    3.2 小RNA测序及分析
    3.3 大豆病毒病样品Y10 与芸豆病毒病样品G271的RT-PCR检测
    3.4 感病芸豆上双生病毒全基因组克隆
    3.5 双生病毒基因组分析
    3.6 系统进化分析
    3.7 重组分析
    3.8 CBCSV种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5.1 哈尔滨周边地区豆类作物上的病毒病害状况
    5.2 哈尔滨周边地区豆类作物上存在的主要病毒病害
    5.3 芸豆皱缩矮化病病原鉴定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高压微射流处理对芸豆多糖结构特征及其抑制消化酶活性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芸豆简述
    1.2 芸豆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
        1.2.1 碳水化合物
        1.2.2 蛋白质
        1.2.3 多酚类化合物
        1.2.4 其他成分
    1.3 芸豆多糖的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
        1.3.1 芸豆多糖的提取及结构特征
        1.3.2 芸豆多糖的生物活性
    1.4 高压微射流对多糖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1.5 多糖对糖尿病及肥胖相关酶抑制作用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6.2 创新点
第2章 白芸豆多糖的制备、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剂与耗材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白芸豆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2.3.2 基本理化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测定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3.4 扫描电镜分析
        2.3.5 单糖组成测定
        2.3.6 甲基化分析
        2.3.7 核磁共振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白芸豆多糖分离纯化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扫描电镜分析
        2.4.4 WKBP-P2结构鉴定
        2.4.5 WKBP-P3结构鉴定
        2.4.6 WKBP-P4结构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芸豆多糖的制备、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剂与耗材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红芸豆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3.3.2 基本理化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测定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固体形貌分析
        3.3.5 单糖组成测定
        3.3.6 部分酸水解
        3.3.7 甲基化分析
        3.3.8 核磁共振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红芸豆多糖分离纯化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扫描电镜分析
        3.4.4 RKBP-P1结构鉴定
        3.4.5 RKBP-P2结构鉴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微射流对芸豆多糖基本结构、流变性质和固体形貌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芸豆多糖的提取
        4.3.2 高压微射流处理的芸豆多糖的制备
        4.3.3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4.3.4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4.3.5 红外光谱分析
        4.3.6 单糖组成分析
        4.3.7 纯度及溶液构象分析
        4.3.8 热稳定性分析
        4.3.9 表观黏度分析
        4.3.10 扫描电镜分析
        4.3.11 核磁共振分析
        4.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DHPM处理对WKBP和RKBP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4.4.2 DHPM处理对WKBP和RKBP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4.4.3 DHPM处理对WKBP和RKBP红外光谱的影响
        4.4.4 DHPM处理对WKBP和RKBP单糖组成的影响
        4.4.5 DHPM处理对RKBP表观黏度的影响
        4.4.6 DHPM处理对RKBP特性黏度等参数的影响
        4.4.7 DHPM处理对RKBP固体形貌的影响
        4.4.8 DHPM处理对RKBP的~1H NMR图谱特征的影响
        4.4.9 DHPM处理对RKBP热稳定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态高压微射流对红芸豆多糖的体外消化酶抑制效果初探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试剂与耗材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
        5.3.2 α-淀粉酶抑制
        5.3.3 脂肪酶抑制
    5.4 结果分析
        5.4.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
        5.4.2 α-淀粉酶抑制
        5.4.3 脂肪酶抑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白芸豆中非淀粉多糖分离纯化、基本结构特征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芸豆研究进展
        1.1.1 芸豆简介
        1.1.2 芸豆中非多糖类化学成分
        1.1.3 芸豆的功能活性
    1.2 芸豆多糖研究进展
        1.2.1 芸豆淀粉
        1.2.2 芸豆非淀粉多糖
        1.2.3 芸豆多糖的功能性质
    1.3 芸豆在食品中的应用
        1.3.1 芸豆在面包中的应用
        1.3.2 芸豆在豆酱中的应用
        1.3.3 芸豆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4.2 创新点
第2章 芸豆中非淀粉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2.3.2 单糖组成分析
        2.3.3 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3.4 热重分析
        2.3.5 红外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芸豆非淀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本结构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芸豆多糖纯度鉴定
        3.3.2 KBNSP-0.3M蛋白质、糖含量、糖醛酸含量测定
        3.3.3 KBNSP-0.3M单糖组成分析
        3.3.4 KBNSP-0.3M扫描电镜分析
        3.3.5 KBNSP-0.3M甲基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微射流处理对芸豆非淀粉多糖结构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分析
        4.3.2 单糖组成分析
        4.3.3 分子量分布
        4.3.4 扫描电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芸豆面包制备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芸豆粉和小麦粉主要成分分析
        5.3.2 面包感官品质
        5.3.3 面包质构分析
        5.3.4 面包形态观察
        5.3.5 面包的颜色测定分析
        5.3.6 面包老化实验分析
        5.3.7 冷冻面团面包品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豆类的红外光谱分析与元素含量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豆类的简介
    1.2 豆类的研究现状
        1.2.1 豆类的传统研究方法
        1.2.2 豆类的光谱研究
        1.2.3 豆类的二维光谱的研究
        1.2.4 豆类的微量元素的研究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完成工作
第2章 FTIR技术和ICP-MS技术简介
    2.1 红外吸收光谱基本知识
        2.1.1 红外光谱的划分
        2.1.2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2.1.3 红外光谱图的要素
        2.1.4 分子振动
    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2.1 傅里叶变换光谱的基本知识
        2.2.2 FTIR光谱仪各波段测量、应用范围
        2.2.3 样品制备和要求
        2.2.4 红外光谱数据处理技术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
    2.3 二维相关光谱
    2.4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
        2.4.1 ICP-MS基本原理和仪器基本构造
        2.4.2 ICP-MS的测定方法
        2.4.3 ICP-MS的干扰和消除
第3章 本文用到的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3.1 相关分析
    3.2 主成分分析
    3.3 系统聚类分析
    3.4 曲线拟合
第4章 红外光谱结合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品种的菜豆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
        4.1.2 样品制备和光谱数据预处理
    4.2 6 种菜豆的光谱特征
        4.2.1 6 种菜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
        4.2.2 6 种菜豆的的二阶导数光谱特征
        4.2.3 6 种菜豆的相关分析
        4.2.4 6 种菜豆的主成份分析
        4.2.5 6 种菜豆的聚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曲线拟合的豆类的红外光谱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
        5.1.2 样品制备和光谱数据预处理
    5.2 6 种豆的光谱特征
        5.2.1 6 种豆的红外光谱分析
        5.2.2 6 种豆的的二阶导数光谱差异
        5.2.3 6 种豆的曲线拟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8 种豆类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6.1 实验部分
        6.1.1 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
        6.1.2 样品制备和光谱数据预处理
    6.2 8 种豆的光谱特征
        6.2.1 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
        6.2.2 豆的二阶导数光谱特征
        6.2.3 豆类的二维红外光谱分析
        6.2.3.1 8 种豆在 860~1250cm~(-1)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6.2.3.2 8 种豆在 860~1250cm~(-1)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品种豆类的元素含量测定
    7.1 实验部分
        7.1.1 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
        7.1.2 样品制备和光谱数据预处理
    7.2 不同品种豆类的矿质元素分析
        7.2.1 不同品种豆类的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7.2.2 分析不同属的豆类中的矿质元素含量
    7.3 不同属的豆类的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中国食用豆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概述
        1.2.2 食用豆产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世界食用豆产业分布及贸易
    2.1 世界食用豆的生产分布
        2.1.1 食用豆的种类与起源
        2.1.2 世界食用豆生产总量及播种面积整体走势
        2.1.3 世界食用豆生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2.1.4 世界食用豆的品种生产及分布
    2.2 世界食用豆消费概况
    2.3 世界食用豆的贸易概况
        2.3.1 食用豆出口情况
        2.3.2 食用豆进口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食用豆的生产及其变化
    3.1 中国食用豆生产
        3.1.1 食用豆的生产特性
        3.1.2 中国食用豆生产变化与分布
    3.2 食用豆分品种生产
        3.2.1 小豆
        3.2.2 芸豆
        3.2.3 绿豆
        3.2.4 豌豆
        3.2.5 蚕豆
    3.3 食用豆主产区的历史演变
        3.3.1 第一阶段(1949-1965年):粮豆区域混杂,食用豆生产活跃
        3.3.2 第二阶段(1966-1978年):粮食生产和食用豆生产双衰弱
        3.3.3 第三阶段(1978—1986年):粮豆生产同步发展
        3.3.4 第四阶段(1987-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推动食用豆快速发展
        3.3.5 第五阶段(2003—至今):粮豆主产区分离,食用豆生产被弱化
    3.4 食用豆生产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
        3.4.1 重粮轻豆的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抑制了食用豆产业发展
        3.4.2 科技进步水平较低制约了食用豆生产能力的提高
        3.4.3 耕地与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稀缺妨碍了食用产业规模的扩大
    3.5 种植食用豆的意义
        3.5.1 食用豆种植是老少边穷地区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
        3.5.2 食用豆种植是当地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5.3 食用豆种植对于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和充分吸纳利用农村弱质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3.5.4 食用豆种植是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
        3.5.5 食用豆种植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食用豆种植成本收益与农户决策行为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4.3 食用豆种植的成本收益分析
        4.3.1 不同品种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4.3.2 不同地区食用豆的成本收益分析
        4.3.3 四个固定观察点食用豆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4 食用豆农户种植行为多样化
    4.5 食用豆农户种植决策行为计量分析—以白城绿豆农户为例
        4.5.1 模型构建
        4.5.2 食用豆农户家庭及生产基本信息
        4.5.3 模型结果
        4.5.4 简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食用豆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5.1 中国食用豆流通与价格政策
        5.1.1 食用豆流通政策
        5.1.2 食用豆价格政策
    5.2 中国食用豆产业市场组织与流通模式
    5.3 中国食用豆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5.3.1 食用豆价格常年波幅在10%以内
        5.3.2 食用豆价格的波动周期在3年左右
        5.3.3 食用豆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趋势明显
        5.3.4 食用豆价格容易出现短期大涨大跌
        5.3.5 食用豆期货价格的异常波动时有发生
    5.4 中国食用豆价格异常波动深层成因分析
        5.4.1 供需弹性决定食用豆价格波动频繁发生
        5.4.2 金融属性决定食用豆价格异常波动剧烈
    5.5 近两年食用豆分品种价格走势分析
        5.5.1 绿豆市场及价格略有波动
        5.5.2 豌豆市场及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显着
        5.5.3 红小豆市场及价格运行基本平稳
        5.5.4 芸豆市场及价格高位运行
        5.5.5 蚕豆市场及价格基本稳定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特征及竞争力分析
    6.1 中国食用豆产业的国际贸易特征
        6.1.1 食用豆进出口特征
        6.1.2 食用豆贸易品种结构特征
        6.1.3 食用豆贸易价格特征
        6.1.4 食用豆贸易区域特征
    6.2 中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6.2.1 国际贸易优势测度方法及指标选择
        6.2.2 中国食用豆的总体比较优势分析
        6.2.3 中国食用豆的分品种优势分析
    6.3 中国食用豆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6.3.1 建构模型
        6.3.2 数据来源
        6.3.3 模型检验
        6.3.4 模型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食用豆加工及消费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7.1 中国食用豆产品的加工分析
        7.1.1 食用豆的营养特性决定了食用豆加工开发的巨大潜力
        7.1.2 中国食用豆的加工特征
        7.1.3 中国食用豆加工的主要问题
        7.1.4 中国食用豆加工业发展趋势
    7.2 中国食用豆产品消费特征分析
        7.2.1 食用豆是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的重要内容和营养安全的重要保证
        7.2.2 食用豆在居民消费中的功能由以解决口粮安全为主转向解决营养安全为主
        7.2.3 食用豆消费品种较多但以蚕豆豌豆为主
        7.2.4 食用豆消费用途由食用为主向食用饲用并重转变
    7.3 中国食用豆产品消费趋势分析
        7.3.1 中国食用豆产品总体消费趋势分析
        7.3.2 中国食用豆分品种消费趋势分析
        7.3.3 中国食用豆产品未来中长期消费需求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与政策
    8.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优劣势
        8.1.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8.1.2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
        8.1.3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8.2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构建
        8.2.1 发展战略选择
        8.2.2 构建现代食用豆产业体系
    8.3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3.1 推进食用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8.3.2 推进食用豆优势区域布局
        8.3.3 推进食用豆新品种培育创新
        8.3.4 大力发展食用豆产业化经营
        8.3.5 完善食用豆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8.3.6 完善食用豆产业财政支持政策
参考文献
附件Ⅰ:食用豆生产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团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块选择
2 精细整地
3 选种
4 播种
    4.1 适时播种
    4.2 种植模式
    4.3 合理密植
5 田间管理
    5.1 匀苗、间苗、补苗
    5.2 施肥
    5.3 打顶摘心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6.1.1 白粉病。
        6.1.2 褐斑病。
    6.2 虫害防治
        6.2.1 地老虎。
7 及时采收

(9)杂豆粉及其淀粉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况
        1.1.1 我国杂豆资源概况
        1.1.2 杂豆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特性
        1.1.3 几种主要的食用杂豆品种
        1.1.4 我国杂豆食品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杂豆特性研究进展
        1.2.1 杂豆的营养成分
        1.2.2 杂豆粉的物理性质
        1.2.3 杂豆粉的功能特性
        1.2.4 杂豆粉的消化性
        1.2.5 杂豆粉的抗氧化性
    1.3 杂豆淀粉特性研究进展
        1.3.1 杂豆淀粉的理化性质
        1.3.2 杂豆淀粉的功能特性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杂豆粉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杂豆粉组成成分分析
        2.2.2 杂豆粉的色值
        2.2.3 杂豆粉吸水性指数(WAI)和水溶性指数(WSI)
        2.2.4 杂豆粉堆积密度
        2.2.5 杂豆粉吸水能力(WAC)和吸油能力(OAC)
        2.2.6 杂豆粉乳化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
        2.2.7 杂豆粉最小凝胶浓度
        2.2.8 杂豆粉起泡能力(FC)和起泡稳定性(FS)
        2.2.9 杂豆粉糊化特性
        2.2.10 杂豆粉凝胶的质构特性
        2.2.11 杂豆粉理化性质与基本组成的相关性
        2.2.12 杂豆品种的聚类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杂豆的消化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杂豆粉RDS、SDS、RS 含量的比较
        3.2.2 杂豆的酶解曲线
    3.3 小结
第四章 杂豆的抗氧化能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杂豆总酚含量分析
        4.2.2 杂豆的总抗氧化能力
        4.2.3 杂豆对 DPPH·的清除能力
        4.2.4 杂豆对·OH 的清除能力
        4.2.5 杂豆的总还原能力
        4.2.6 杂豆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杂豆淀粉理化性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杂豆淀粉的色值
        5.2.2 杂豆淀粉颗粒特性
        5.2.3 杂豆淀粉结构特性
        5.2.4 杂豆淀粉酸水解性与体外消化性
        5.2.5 杂豆淀粉糊特性
        5.2.6 杂豆淀粉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杂豆粉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
        6.1.2 杂豆粉和杂豆淀粉的体外消化性
        6.1.3 杂豆粉的抗氧化能力
        6.1.4 杂豆淀粉理化性质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10)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松茸
        2.1.2 产业链
        2.1.3 松茸产业链
    2.2 主要研究范畴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微观经济学理论
        2.2.3 社区林业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2.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3 松茸的世界分布、生长环境及其价值体系
    3.1 松茸的世界分布
        3.1.1 松茸的地域性分布
        3.1.2 松茸的种群性分布
    3.2 松茸的生长环境
        3.2.1 共生植被
        3.2.2 土壤、地质和地形
        3.2.3 海拔
        3.2.4 气候
    3.3 松茸的价值体系
        3.3.1 松茸的营养价值
        3.3.2 松茸的药用价值
        3.3.3 松茸的生态价值
        3.3.4 松茸的香味和鲜味价值
        3.3.5 松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 云南松茸产业发展沿革和比较优势分析
    4.1 云南松茸产业发展沿革
        4.1.1 云南松茸产业形成阶段
        4.1.2 云南松茸产业发展阶段
    4.2 云南松茸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4.2.1 云南松茸产业的内在优势
        4.2.2 云南松茸产业的外在优势
5 云南松茸产业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云南松茸产业链的构造
        5.1.1 云南松茸产业链构造图
        5.1.2 云南松茸产业链的特点
    5.2 云南松茸产业链运行状况分析
        5.2.1 云南松茸产业链上游(农民)现状和存在问题
        5.2.2 云南松茸产业链中游(中间商)现状和存在问题
        5.2.3 云南松茸产业链下游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6 云南松茸产业链运行所涉及的经济学问题分析
    6.1 生产要素禀赋问题
        6.1.1 土地资源
        6.1.2 劳动力资源
        6.1.3 资金
        6.1.4 技术
        6.1.5 基础设施
    6.2 产业链内各行为主体决策行为特征分析
        6.2.1 基于投资意愿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特征
        6.2.2 基于效益成本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特征
        6.2.3 基于市场势力的行为主体决策和行为特征
    6.3 市场失灵问题
        6.3.1 资源产权导致的市场失灵
        6.3.2 质量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6.4 政府干预问题
        6.4.1 政府干预举措与理论分析
        6.4.2 国内政府干预对云南松茸产业链内各主体的影响
        6.4.3 国外政府政策干预引发的松茸贸易壁垒问题
7 云南松茸供给需求特征分析和经济学预测
    7.1 松茸供给特征和供给潜力预测
        7.1.1 松茸供给及其弹性分析
        7.1.2 松茸供给特征分析
        7.1.3 松茸供给潜力预测分析
    7.2 松茸需求特征和需求前景预测
        7.2.1 松茸需求及其弹性分析
        7.2.2 云南松茸需求条件分析
        7.2.3 云南松茸需求前景预测
8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对策
    8.1 云南松茸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8.2 国外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启示
        8.2.1 美国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8.2.2 荷兰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8.2.3 日本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8.2.4 巴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验
    8.3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对策
        8.3.1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目标
        8.3.2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原则
        8.3.3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内容
        8.3.4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举措
        8.3.5 云南松茸产业链优化的实现机制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和建议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实地调查总体说明
附录二:调查样本区简介
附录三: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四:中间收购商调查问卷
附录五:企业调查问卷

四、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茸·流动·阶层 ——一个彝族村落的社会文化研究[D]. 张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基于表型与SSR分子标记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鉴定[D]. 夏春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3]豆类病毒病害调查及芸豆皱缩矮化病病原鉴定与分析[D]. 张若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高压微射流处理对芸豆多糖结构特征及其抑制消化酶活性能力的影响[D]. 李安琪. 南昌大学, 2020
  • [5]白芸豆中非淀粉多糖分离纯化、基本结构特征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D]. 张雅芝. 南昌大学, 2018(02)
  • [6]豆类的红外光谱分析与元素含量测定研究[D]. 李会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国食用豆产业的经济分析[D]. 郭永田.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2)
  • [8]团豆高产栽培技术[J]. 代正伦.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0)
  • [9]杂豆粉及其淀粉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研究[D]. 杨红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10]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 苏建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美国中白芸豆有机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