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水利工程措施修复澄饶联围水环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向明,赵嘉新,魏冀明,胡秀媚,文艳[1](2021)在《万里碧道:生态文明背景下广东河湖水系水-岸协同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河流水系的治理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广东在近年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建设万里碧道的战略构想。万里碧道在理念认识、制度设计、设计范式三个方面,初步探索形成一条水—岸协同治理的新路径:在理念方面基于全面系统认识河流水系的价值,提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岸协同共治,促进河流廊道沿线社会—生态系统的耦合;制度方面通过"1+3"的顶层设计,依托河长制推进协同治理;设计方面基于河流四维属性创新跨专业协同、过程适应的设计范式。
秦民,芦妍婷,谭超,罗志发[2](2021)在《潮州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关键问题总结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关键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老水问题和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因素都对当前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任务。该文以潮汕文化代表城市——潮州为研究对象,概况总结了潮州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背景、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并根据"十四五"面临新形势和挑战,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主要侧重点、关注点、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进行剖析,并对未来规划执行提供建议。
张宏智[3](2021)在《20世纪6090年代萧山钱塘江滩涂围垦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张武[4](2020)在《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管理及综合效益研究 ——以广州某河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涌的升级改造工程近些年来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响应国家号召,广州市也积极开展河涌升级改造工程,且取得了部分成效。本人作为A涌升级改造工程的参与人员,在回顾了A涌升级改造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对比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前后周边村落情况和2018年A涌水质的监测数据后,发现A涌升级改造工程明显提高了整体水体质量,缓解了周边的水体污染情况。为了确定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的预期目标、主要效益指标的实现程度、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的后评价必不可少。国内对河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制度管理、河涌污水处理方法等方面,很少对河涌综合效益进行探究。本文尝试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综合的测算和科学评估,评价结果显示,减少分散污水处理、植物固碳、健康价值的比重较高。而改善投资旅游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防洪效益等权重较低。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治理效果的满意度分析、工程经济评价,可以进一步说明,A涌进行升级改造工程确实会对河涌周边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带来较好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少分散污水处理方面成效最为显着,但在防洪效益、改善投资、旅游环境、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沿岸土地增值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关注点。此外,本文还将A涌升级改造工程与东平河南岸滨河景观提升工程(华阳桥段)、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了实例对比,前者综合效益体现在减少分散污水处理、污染净化、健康价值上,而东平河南岸滨河景观提升工程综合效益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改善投资、旅游环境以及沿岸土地增值上。沙坪河综合整治项目综合效益体现在防洪效益、分散污水处理、提升区域城市品牌上。由此可见,后期河涌升级改造工程应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定位,打造适合自身的设计放案,以达到其良好的综合效益。
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5](2019)在《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文中认为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五届]第十八号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8年11月23日通过的《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业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9年3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邱彩琳[6](2019)在《韩江三角洲地域景观研究及实践 ——以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韩江三角洲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单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三角洲地域景观。该区域自古以来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在人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水利、农业、聚落系统,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景观风貌。本文选取韩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潮汕平原的历史开发与海岸线变迁为背景,梳理区域历史。后选取潮汕平原上最具代表性的韩江三角洲进行深入研究。在自然基底层将地貌划分为三个地理单元,并总结相应的特征。其次在水利系统层以区域水系统的自然变迁为基础,对每个地理单元不同地貌下的水利设施的建设类型归纳总结。同时研究不同区域水利系统的运作方式,探究人水互动的过程。人类在对水的利用上很大程度影响了土地利用与划分方式,会形成对应的特色农业。因此在农业系统层按照地貌与水利设施再次进行类型划分与特色总结。聚落是最高级的系统,综合了自然基底、水利设施、农业系统,将具有更为复杂的特征。因此选取典型聚落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地域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选取韩江三角洲顶级聚落——具有两千年历史的潮州府城研究其城市空间结构,从区域与城市两个尺度,从宏观到微观逐渐剖析山水格局、城市河网水系、营城特色、城市园林、港区建设等方面。最后,基于上述研究,以潮州城市跨江发展,韩东新城规划为背景,进行韩东新城蓝绿网络规划并选取重点区域北溪滨水公园进行详细设计。城镇化建设逐渐破坏了延续千年的山水体系,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潮州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在新城蓝绿网络规划中将希望将山水连通,重构格局。在保护区域独特的农田鱼塘、传统聚落、自然山水肌理的基础上实现现在城市绿色慢行系统、蓝色生态雨洪调蓄网络的构建。进而选取重点地块北溪滨河公园进行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实现塑造活力水岸,营造生态走廊,提高城市韧性,延续古城风貌的目标。将堤围建设与生态、活动、风景三者结合,在抵御洪水的同时激发场地活力,提升绿地质量,并探寻保护地域景观特征、延续城市文脉的有效途径。
陈玉超[7](2019)在《感潮区城市河网水量水质调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福州市主城区水生态受损严重,黑臭水体现象愈发普遍,为解决城区水环境问题,研究城区河网水流的运动规律和水环境变化规律刻不容缓。本文以福州江北城区河网水系为对象,在水文要素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河网水系特点、水生态与水环境现状建立一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采用2012月8月及2012年10月两次现场实测的水位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现状工况调控下的水流及污染物运动分布的规律特征,满足本研究的实际需求。选取NH3作为考察水质的重要指标,利用建立的耦合模型在50%、60%、70%、80%截污率条件下模拟江北城区内河现状补水工程和“完善工程”(规划生态补水工程)两种情形下的水动力水质情况,研究分析河道水流水质的时空变化特点,查明内河水动力水质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内河闸泵联合调度方案研究。针对闸泵联合调度的研究,利用SCE-UA算法优化水工建筑物调控参数,构建基于SCE-UA的优化模型,模拟两种设定的优化情景,优选出最佳的调度方案,以期达到合理分配水量、改善内河水质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已验证的水动力水质模型对现状补水工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现状工况下新西河泵站的引水量对白马河水系的水质影响明显,其中,大庆河水质的变化幅度最为剧烈;光明港水系中瀛洲河、光明港一支河等河道受沿江水闸关闭的影响,导致水质很差;晋安河水系中屏东河-五四河-琼东河区域和琼东河-打铁港区域因引水流量分配不合理,东部磨洋河水系、新店片水系以及晋安河支流因得不到水源补充,都产生可不同程度的水质问题。(2)利用构建的模型对“完善工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完善工况”下白马河水系和光明港水系水质改善效果与现状工程接近;晋安河水系水质的改善效果降低,其中,屏东河、打铁港的水质问题最为突出;磨洋河上游水质较好,但磨洋河下游水质并没有明显改善;新店片水系因获得足够的补水,整体上水质得到改善。(3)在“完善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优化方案研究,利用SCE-UA算法求解优化模型的水工建筑物的参数,基于已验证的模型对两种优化方案进行模拟,考察两种优化方案下水质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案改善效果相当,均能使江北内河水质达到地表Ⅴ类水标准。但对于打铁港河道,通过比较NH3指标峰值,得出优化方案二的改善效果是方案一的2.6倍,是“完善工程”的4.5倍。另外,考虑到建设水闸的经济、环保、安全等因素,得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的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在江北城区河网开展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和小区域联合调度成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对福州主城区以及具有相似河流水系特点的城市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陈亚利[8](2018)在《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是在珠江水系孕育下形成的水网密织的内湾式冲积平原。宋元两代伊始,珠江三角洲先民们对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环境逐步认识,进而开始在自然条件的选择与地理资源的利用下,拉开了以水域为核心、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以宗法为规制的开发序幕,而真正使地处珠江流域腹地的广袤平原摆脱了荒蛮落后的状态,是明清两朝在农耕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至此揭开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篇章。本文以景观建筑学与聚落形态学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借鉴区域史、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结合建筑形态学及数字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剖解出水乡聚落景观的空间层级结构,揭示出水乡聚落景观层级结构的逻辑关系,以“人地关系影响下的地域环境特征”为理论指导来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出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自然特色、农业特点、形态特征、人文特质的复合型景观特征,寄希能进一步推进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建筑学综合理论研究,促进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的保护与设计实践,以及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聚落学与景观建筑美学等实践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貌、历史地理展开分析,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水文地理结构、水陆分布格局、地域景观发育等方面的自然景观特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地貌的发育与进程,决定了珠江三角洲水乡平原由水陆交织形成的肌理结构,继而逐步形成水网密织、河汊交错、岗地镶嵌的地貌景观。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聚落是典型的自然式有机演进的代表,同时也受制于水陆交织的区位与多元地域文化的交融影响。自然风貌建构了水系结构与水乡聚落的地理关系,农业耕植塑造了差异性的土地利用,适应生存的择址原则引导了聚落的趋形发展,最终形成在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水乡聚落的基础格局,展现出水系、水网、水陆交织的自然景观特色。其次,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的农耕土地条件、农业生产环境,阐明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农业景观在历史时期各阶段的形成过程、农耕经济类型及农作生产的农业景观特点。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对土地开发与利用进行规模性的生产,始于宋元两代繁荣于明清两朝,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孕育了传统农耕模式、农贾一体以及因势利导的多种农业经济类型。在水网河系交织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先民们耕地拓殖的需求得益于与水争地的围垦方式,而地缘性经济机制功归于对水田利用的基塘农业生态的创造,加之堤围水利工程的兴修对抵御水患的功效,形成了以水利系统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制约、以水利共同体为集结的多族聚居的农业景观。再次,剖解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整体布局的营建思想、聚落结构体系的塑造、聚落建筑规制的协定以及聚落公共性空间的整合,以“面-轴-点”的方式解析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形态景观特征。采用建筑学中形态学以及对比研究方法展开了对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自组织与规划式的聚落形态图示的剖解;梳理了与水相生的聚落空间体系的结构轴线;最后落脚于在宗法礼制与宗族规约影响下的水乡聚落建筑以及水乡居民们物质生活空间,展现出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受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的双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营建规律与内在逻辑根植于以“水”为核心的水乡聚落的景观之中。最后,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水乡社会在风水理论的因借,对宗族权利的利用,神明崇拜的信仰方式以及景观集称文化下的诉求,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人文景观特质。在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农耕社会中,以“水”为“脉”的法则成就了风水术数下的环境观,在宗族力量下形成了宗法规约下的秩序观,而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则归同于信仰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继而产生对诗意栖居下聚落文化的审美观。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是在自然景观特色、农业景观特点、形态景观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特质层级叠加作用下,形成的多维度的景观复合现象,继而逐步成型于具有地域特征的水乡聚落。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在自然地理条件下的营居择址、整体布局及空间组织的营建智慧,共构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域环境培植下的表层结构、宗族族群水利共同体下的中层结构,以及地方神明秩序下的深层结构。然而,随着乡村聚落向城市的转化以及水域环境的转型变化,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的人居环境景观在快速化进程中逐渐裂化。但研究历史表明,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作为与良好水环境相适应的聚落类型,在围绕水资源的利用、改造以及人与水环境的博弈,与适应具有历史性价值,在今天城市化时期对于保持区域整体性仍具有借鉴意义。宏大的政治导向、社会机制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使传统的农业结构走向今天的新型聚落农业结构,如何实现对传统聚落发展中的自然环境的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的生态修复、聚落景观的肌理延续、人文精神的文化认同;实践景观建筑学对人居环境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整体设计的动态系统;持续以人地关系的角度来关注传统聚落人类家园营造的内涵与变迁、存续与发展具有长足推进作用。
周新年[9](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周琦[10](2018)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研究 ——以广东佛山南海区北村水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被全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尤其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与治理更是重中之重。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广东省在落实“水十条”的基础上,制定《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改善全省水环境、水生态。流域综合治理能够创造的良好生态环境,解决水体黑臭现象。南海区地处岭南文化要地,区域水网发达,北村水系又是南海区最大的一个水系流域,作为以悠久灿烂的岭南文化为底蕴的城市,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1、本文首先从防洪排涝工程、水环境,水生态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重点分析了河涌水质、污水系统现状及污染源现状,并定量计算水环境容量,总结出北村水系现状流域问题,即(1)排水防涝体系相对完善,但排涝能力尚不能满足。(2)河涌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3)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2、根据目标管理和系统施治,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节水优先和源头管控等五大原则,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从现状分析研究出发,确定了北村水系流域治理水安全保障目标、水环境改善目标、水生态修复目标三方面目标。3、坚持问题和目标为导向,针对各个阶段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水智慧目标,从技术可靠性、经济技术可行性、目标可达性、效果持久性等方面选择如下整治措施。排水防涝工程:根据近期和远期的治涝目标,进一步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涝系统。通过雨水工程、河涌整治工程、排涝闸站工程和调蓄工程等措施,形成北村水系流域“布局合理、蓄排结合、高效安全、水清景美”的防汛保安体系。水环境改善工程:针对北村水系流域的现状特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环境影响,本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主要结合片区三旧改造,全面实施污水管网完善、排污口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分散式污水处理、垃圾系统工程、城镇面源污染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底泥治理工程、底泥原位修复工程等,系统布局点源、面源、内源污染治理措施。此外还有活水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的综合治理,使得水系资源与城市文化发展形成更为良好的互动,以水为载体,结合区域特色,把北村水系流域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型流域,打造南海城市名片。以北村水系治理为例,总结出一套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思路。
二、采用水利工程措施修复澄饶联围水环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水利工程措施修复澄饶联围水环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万里碧道:生态文明背景下广东河湖水系水-岸协同治理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背景 |
1.1 广东解放后治水历程 |
1.2 问题与挑战 |
1.3 小结:传统治水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水治理问题 |
2 万里碧道:广东协同治水新探索 |
2.1 已有经验与启示 |
2.2 万里碧道的内涵与主要任务 |
2.3 全省碧道的建设蓝图与计划 |
3 万里碧道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创新 |
3.1 万里碧道建设的战略目标 |
3.2 广东万里碧道的创新 |
结语 |
图片来源 |
(2)潮州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关键问题总结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背景 |
2 发展目标 |
3 主要任务 |
4 主要关注点和难点 |
5 结语 |
(4)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管理及综合效益研究 ——以广州某河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要理论依据及概念阐述 |
2.1 河涌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属性 |
2.1.1 河涌的相关概念 |
2.1.2 河涌的特征属性 |
2.1.3 河涌的功能分类 |
2.2 河涌整治工程存在的问题 |
2.2.1 政府职能部门或业主管理方面 |
2.2.2 施工、监理单位管理方面 |
2.2.3 社会公众等外部因素 |
2.2.4 其他因素 |
2.3 河道治理评价体系研究 |
2.4 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某河涌升级改造工程概述 |
3.1 广州市某区河涌整治整体情况分析 |
3.1.1 广州市某区河涌介绍 |
3.1.2 广州市某区河涌整治情况回顾 |
3.2 A涌流域概况 |
3.3 A涌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前状况 |
3.3.1 堤岸工程现状 |
3.3.2 建筑现状 |
3.3.3 河涌污染源情况 |
3.3.4 排水现状 |
3.4 A涌升级改造工程内容及意义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工程等级和标准 |
3.4.3 堤岸型式选择 |
3.4.4 城中村排水改造方案 |
3.4.5 管道的铺设方法比选 |
3.4.6 排水管材的类型及比较 |
3.4.7 桥梁设计 |
3.4.8 景观设计 |
3.4.9 海绵城市建设 |
3.4.10 工程意义 |
3.5 A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3.5.1 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 |
3.5.2 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趋势 |
3.5.3 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 |
3.5.4 氨氮变化趋势 |
3.5.5 总磷变化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某河涌升级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思路 |
4.1.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思路 |
4.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1 评价指标评选方法 |
4.2.2 评价指标优化分类 |
4.3 评价指标分析 |
4.3.1 生态效益 |
4.3.2 社会效益 |
4.3.3 经济效益 |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某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综合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应用原理 |
5.2 A涌整治效果满意度分析 |
5.2.1 项目背景 |
5.2.2 某区水体整治满意度分析 |
5.3 A涌升级改造工程经济评价 |
5.3.1 工程投资及年运行费 |
5.3.2 效益估算 |
5.3.3 国民经济评价 |
5.3.4 计算成果及敏感性分析 |
5.3.5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
5.4 A涌升级改造工程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
5.5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比较与借鉴思考 |
6.1 东平河南岸滨河景观提升工程(华阳桥段)简介 |
6.2 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
6.3 综合效益指标体现比较 |
6.4 借鉴思考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附录1 广州市河涌升级改造工程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综合效益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
(6)韩江三角洲地域景观研究及实践 ——以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地域景观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韩江三角洲区域背景概述——潮汕平原山水形势与历史开发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海岸线变迁与区域开发历程 |
2.2.1 海浸时期岸线与人类活动 |
2.2.2 秦代岸线与始建揭阳县 |
2.2.3 唐代岸线与潮州城 |
2.2.4 宋代岸线与城镇区域开拓 |
2.2.5 明清岸线与海上贸易 |
2.2.6 现代岸线与围海造田 |
3 韩江三角洲区域景观研究 |
3.1 韩江三角洲的自然基底 |
3.2 韩江三角洲水环境变迁与区域开发 |
3.2.1 汉代时期 |
3.2.2 唐代时期 |
3.2.3 宋代时期 |
3.2.4 清代时期 |
3.2.5 近现代时期 |
3.3 水利系统 |
3.3.1 韩江三角洲水利系统建设概述 |
3.3.2 顶部扇形堆积平原水利系统 |
3.3.3 中部低地平原水利系统 |
3.3.4 海岸沙陇泻湖平原水利系统 |
3.4 农业系统 |
3.4.1 农田建设与作物种植 |
3.4.2 农田类型 |
3.5 聚落系统 |
3.5.1 聚落选址与农田水系的关系 |
3.5.2 聚落的发展与演进特征 |
3.5.3 聚落类型划分依据及典型聚落样本选取 |
3.5.4 顶部扇形堆积平原区聚落特征 |
3.5.5 中部低地平原区聚落特征 |
3.5.6 海岸沙陇泄湖平原区聚落特征 |
3.5.7 聚落空间布局 |
4 韩江三角洲典型聚落分析——区域山水形势影响下的潮州府城空间结构研究 |
4.1 区域山水形势影响下的城市选址 |
4.1.1 山水形势 |
4.1.2 城市选址 |
4.2 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城市水网格局 |
4.2.1 城内河网水系的运行 |
4.2.2 河网水系与港口 |
4.3 区域山水形势与风水理念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 |
4.3.1 城市形态演变 |
4.3.2 城市轴线塑造 |
4.3.3 城市水口营建 |
4.3.4 城市功能安排 |
4.4 潮州传统城市山水景观营建 |
4.4.1 城内游赏空间 |
4.4.2 城外山水园林 |
4.5 潮州近海区域港口型城镇的发展—汕头城市空间研究 |
4.5.1 澄海县沙汕头的崛起 |
4.5.2 开埠后的城市格局发展 |
4.5.3 近代汕头城市规划建设 |
5 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 |
5.1 案例分析 |
5.1.1 米尔河滨河绿道 |
5.1.2 多伦多库克镇公园 |
5.1.3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
5.1.4 宁波生态走廊 |
5.1.5 休斯顿河湾绿道系统规划 |
5.1.6 明尼阿波利斯环城滨河绿道 |
5.1.7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改造 |
5.2 选题意义及项目概况 |
5.3 潮州韩东新区现状综合分析 |
5.3.1 区位分析与区域山水格局 |
5.3.2 规划范围现状分析 |
5.3.3 上位规划解读 |
5.4 规划原则及目标 |
5.4.1 规划原则 |
5.4.2 规划目标 |
5.4.3 总体规划策略 |
5.5 韩东新区蓝绿网络总体规划方案 |
5.5.1 规划结构 |
5.5.3 规划分区 |
5.6 规划策略 |
5.6.1 区域宏观策略 |
5.6.2 片区中观策略 |
5.7 北溪滨河公园现状分析 |
5.8 北溪滨河公园设计概念 |
5.9 分区设计 |
5.9.1 古塔文化区 |
5.9.2 滨水休闲区 |
5.9.3 活力游憩区 |
5.10 专项设计 |
5.10.1 交通专项 |
5.10.2 竖向设计 |
5.10.3 水系统及驳岸设计 |
5.10.4 绿地与生态设计 |
5.10.5 活动设计 |
5.10.6 技术经济指标 |
6 总结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毕业设计图纸 |
(7)感潮区城市河网水量水质调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量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3 内河水系 |
2.4 水环境质量状况 |
2.5 生态补水 |
2.6 小结 |
3 水量水质模型构建 |
3.1 模型原理 |
3.1.1 河网水量模型 |
3.1.2 河网水质模型 |
3.2 模型计算区域与河网概化 |
3.3 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
3.3.1 水位流量边界 |
3.3.2 下游潮位边界 |
3.3.3 水质边界条件 |
3.4 引水工程情况 |
3.4.1 现状引水工程 |
3.4.2 完善工程 |
3.5 小结 |
4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4.1 模型参数率定 |
4.2 流量验证 |
4.3 水位验证 |
4.4 小结 |
5 模型应用 |
5.1 现状工况模拟 |
5.1.1 工况设置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现状工况问题分析 |
5.2 完善工况模拟 |
5.2.1 工况设置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5.2.3 完善工况存在问题 |
5.3 优化方案研究 |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5.3.2 优化思路 |
5.3.3 优化区域 |
5.3.4 优化模型构建与优化参数求解 |
5.3.5 优化方案 |
5.3.6 方案比较及结论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聚落景观建筑学整体性研究 |
1.2.2 聚落景观特征性专题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畴 |
1.4.1 空间范畴 |
1.4.2 时间界定 |
1.4.3 研究对象 |
1.5 关键概念解读 |
1.5.1 景观特征的概念 |
1.5.2 景观特征研究的相关理论 |
1.5.3 传统聚落景观特征构成 |
1.5.4 传统聚落景观层级结构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自然特色 |
2.1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自然环境概况 |
2.1.1 气候与植被景观 |
2.1.2 地形与地貌景观 |
2.1.3 水系与水文景观 |
2.2 珠江三角洲的传统水乡聚落的自然景观发育成因 |
2.2.1 自然式演进动因 |
2.2.2 水陆交织的区位 |
2.2.3 地域文化的多元交融 |
2.3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水乡聚落格局 |
2.3.1 自然风貌对环境的建构 |
2.3.2 农耕差异对地貌的塑造 |
2.3.3 适应生存对聚落的趋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农业特点 |
3.1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农业景观的形成 |
3.1.1 先秦时期的早期环境与农耕景观的开拓 |
3.1.2 隋唐至宋元的治水与围垦农业景观的形成 |
3.1.3 宋元两代的防洪与堤围农业景观的发展 |
3.1.4 明清两朝的水利与基塘农业景观的成熟 |
3.2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农业景观的类型 |
3.2.1 传统农耕经济景观 |
3.2.2 农贾一体经济景观 |
3.2.3 因势利导基塘经济景观 |
3.3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生产特色 |
3.3.1 与水争地的围垦方式与耕地拓殖需求 |
3.3.2 水田利用的基塘生态农业与地缘经济机制 |
3.3.3 抵御水患的堤围水利工程的兴修 |
3.3.4 水利机制下中水利共同体的共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形态特征 |
4.1 营建:传统水乡聚落景观整体格局 |
4.1.1 亲水舟居的适应抉择 |
4.1.2 趋避水患的营居方略 |
4.1.3 顺应水势的范式选择 |
4.2 结构:传统水乡聚落街巷景观 |
4.2.1 顺应水系的街巷体系结构 |
4.2.2 依水而生的街巷空间形态 |
4.2.3 联水接巷的街巷组织秩序 |
4.3 规制:传统水乡聚落建筑景观 |
4.3.1 宗法思想下的礼制建筑 |
4.3.2 宗族规约下的民居建筑 |
4.3.3 地适制约下的建筑装饰 |
4.4 整合: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景观 |
4.4.1 以水为核共聚活动空间 |
4.4.2 以水为脉街河交往空间 |
4.4.3 以水为网水网交通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之人文特质 |
5.1 风水术数下的环境观 |
5.1.1 风水地脉与择址而居 |
5.1.2 风水符号与环境保护 |
5.2 宗法规约下的秩序观 |
5.2.1 宗族权力影响下的聚落分布 |
5.2.2 宗族力量制约下的聚落布局 |
5.3 信仰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 |
5.3.1 神灵崇拜利导下的趋吉避害 |
5.3.2 民俗文化创造下的表征符号 |
5.4 景观集称文化下的审美观 |
5.4.1 景观营建下的聚落整体思维 |
5.4.2 诗意栖居导向下的审美理想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9)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研究 ——以广东佛山南海区北村水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项目概况 |
2.1 工程范围及建设内容 |
2.1.1 工程范围 |
2.1.2 建设内容 |
2.2 基本情况 |
2.2.1 流域概况 |
2.2.2 北村水系 |
3 现状分析及评价 |
3.1 防洪排涝 |
3.1.1 防洪工程现状 |
3.1.2 排水防涝工程 |
3.2 水环境 |
3.2.1 河涌水质 |
3.2.2 污水系统现状 |
3.2.3 污染源现状 |
3.2.4 水体环境容量评估 |
3.2.5 水体黑臭原因分析 |
3.3 水生态 |
3.3.1 水生态环境状况 |
3.3.2 生物栖息地状况 |
3.3.3 水生生物状况 |
3.3.4 水生态修复措施及评价 |
3.4 主要问题分析 |
3.4.1 排水防涝体系相对完善,但排涝能力尚不能满足 |
3.4.2 河涌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
3.4.3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 |
4 总体设计 |
4.1 治理目标 |
4.1.1 总体目标 |
4.1.2 分项目标 |
4.2 设计原则 |
4.3 设计依据 |
4.3.1 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
4.3.2 规程规范 |
4.3.3 基础资料 |
4.3.4 相关规划和文件 |
4.4 技术路线 |
4.5 工程任务与总体布局 |
4.6 综合治理方案措施体系 |
5 综合治理方案 |
5.1 排水防涝工程 |
5.1.1 设计思路 |
5.1.2 技术路线 |
5.1.3 建设内容 |
5.2 水环境改善工程 |
5.2.1 设计思路 |
5.2.2 水质目标 |
5.2.3 污水收集工程 |
5.2.4 城镇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5.2.5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5.2.6 生活垃圾污染控制工程 |
5.2.7 底泥治理工程 |
5.3 活水工程 |
5.3.1 活水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5.3.2 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
5.3.3 补水水源 |
5.3.4 建设内容 |
5.4 水生态修复 |
5.4.1 设计思路 |
5.4.2 技术路线 |
5.4.3 水生态修复方案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采用水利工程措施修复澄饶联围水环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万里碧道:生态文明背景下广东河湖水系水-岸协同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 马向明,赵嘉新,魏冀明,胡秀媚,文艳. 南方建筑, 2021(06)
- [2]潮州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关键问题总结与思考[J]. 秦民,芦妍婷,谭超,罗志发. 广东水利水电, 2021(12)
- [3]20世纪6090年代萧山钱塘江滩涂围垦及其影响研究[D]. 张宏智.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河涌升级改造工程管理及综合效益研究 ——以广州某河涌为例[D]. 张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J]. 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9(01)
- [6]韩江三角洲地域景观研究及实践 ——以韩东新区蓝绿网络规划及北溪滨河公园设计为例[D]. 邱彩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感潮区城市河网水量水质调度模型研究[D]. 陈玉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D]. 陈亚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10]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研究 ——以广东佛山南海区北村水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例[D]. 周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