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波县水族源流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卢俊羽[1](2021)在《黔剧优秀剧目剧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余丽[2](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提出
廖璇[3](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认为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于振荣[4](2018)在《水族马尾绣的艺术符号研究》文中提出水族马尾绣是水族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丰富寓意的水族文化标识,它以水族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等为创作灵感,反映了水族人祈福纳祥、渴求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本选题以水族马尾绣为研究对象,从艺术符号学的视角,简要梳理了马尾绣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介绍了马尾绣的制作工艺及传承现状,根据马尾绣的题材特征和表达内容的不同,将马尾绣图形符号分为植物花卉类、动物鸟兽类、天象地属类、生活器物类、文字装饰类、几何纹样类六种并对其语义进行了阐释。另外,通过对马尾绣图形符号和其组合的分析,将马尾绣符号的文化内涵与水族历史文化相结合,归纳总结出马尾绣图案造型演变、组合的规律及色彩使用的趋向及其中所体现的深层的文化寓意。最后,将马尾绣艺术符号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探讨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转化,以“睢水文化”VI设计为例,深入挖掘马尾绣艺术符号再设计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论文尝试以马尾绣图形、色彩符号为蓝本,运用概括、提取、分解、重构的手法进行设计创作,并对水族马尾绣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期对马尾绣艺术符号及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的研究有所裨益。
袁香琴[5](2017)在《方块古壮字与水文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方块古壮字和水文都是由自源字、借源字、拼合字组成的“拼盘文字”系统。这两种文字作为“拼盘文字”系统的典型,是文字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字体系类型。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我们从文字学角度出发,结合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比较这两种文字的造字方式、符号体态、文字符号与语言的对应关系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如汉字在两种文字中的地位、2011年新发现的甘桑石刻文字与这两种文字之间的关系、“拼盘文字”的共性与特性问题等等。这些尝试希望能对进一步认识古壮字、水文两种文字的个性和共性,研究其他民族文字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所做的工作有:一、结合近几年出版的水书译注和2007年出版的第一部水书字典《水书常用字典》,新增了翟宜疆博士学位论文《水文造字机制研究》中水文字表未收录的818个新见水文字形,236个字头。因此,我们制作的水书字表共计1867个字形,551个字头,是迄今为止收字最多的水文字表。二、结合古壮文文献和水书,从文字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古壮文和水文的造字方式、符号体态、文字符号与语言的对应关系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并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两种文字在这几个方面的共性和特性,阐释了这两种文字的文字性质、文字特点和所处的文字阶段。三、结合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知识,探讨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如汉字在这两种文字中的地位、甘桑石刻文字与这两种文字的关系、有关“拼盘文字”的相关问题等。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一、古壮文是以借源字为主体的“拼盘文字”,水文是以自源字为主体的“拼盘文字”。二、从两种文字的造字方式分析结果来看,古壮文是属于成熟的意音文字类型,而水文属于不成熟的意音文字类型,因为它仍然保留着早期意音文字的特征。三、古壮文能够逐字逐句地记录古壮文文献中的每个词,每个语素,每个音节,属于成熟的表词文字系统。而水文既可以记录水书中的词,也可以记录语段,水文记录语言的完整性和精确度都不高,它兼有成熟的表词文字和不成熟的语段文字双重特征。四、水文符号体态比较多样化,既有符号化较强的字形,又有图画性较强的字形。相对来说,古壮文的符号体态比较单一,字形的符号化程度高。在文献的书写过程中,古壮文自源字长宽比例固定,与借源字会尽量保持一致,而水文自源字长宽比例不固定,很难与借源字的大小比例保持一致。五、古壮文自源字的符号体态是朝着古壮文借源字的符号体态方向发展,而水文借源字的符号体态是朝着水文自源字的符号体态方向发展的。六、两种文字中的借源字主要源于对汉字形、音、义的借用。古壮字借源字中的所借汉字都是楷体汉字,而水文借源字中的所借汉字不仅有楷体,还有甲骨文、金文、小篆、行书、草书等书体的汉字。七、古壮文拼合字和水文拼合字中各个抽象符号的产生时间是各异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古壮文拼合字和水文拼合字的产生时间都是有层次性的。除了以上几个结论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论证,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会对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我们把这些发现胪列如下:一、古壮字自源字和水文自源字的造字方式大体上都可以分为象形、示义、假借、标记四大类。两种文字自源字的造字方式都是以据义造字为主。二、水文自源字中存在大量的异体字。古壮字自源字都是一字一形,没有出现异体字情况,说明古壮字自源字在使用过程中已经约定俗成了。三、古壮文借源字和水文借源字中都有类似汉字中“合文”的字形,在本文中我们称之为“集合字组”。四、水文和古壮字都存在这样一些借源字形:它们与该字的音和义都没有直接联系,我们把这类字的造字方式称为“形借”,汉字(或部件)只是作为记号而存在。五、水族先民在造单个水文借源字时,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造字方式,即本文所称的“组合式造字方式”。古壮文中的借源字都是采用单一的造字方式造字而成。六、水文拼合字中的抽象符号没有系列性,随意性较强,而古壮字拼合字的抽象符号类似于汉字的偏旁,它们不是随意的缀加,因为每个抽象符号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含义,并且抽象符号的功能多样。七、除了有字无词、有词无字或一字多用、同义换读等因素造成了水书中字序与词序的不严格对应外,水书中出现的多余的“衍字”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八、在古壮文中,借源字的数量占了将近98%,足见壮族先民不一般的汉文水平。水文中借源字数量所占比例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水族人民的汉文水平低。从水文借源字中多样的造字方式和对汉字各种书体的熟练运用来看,他们对汉字的理解程度也是相当高的。
白小丽,徐艳茹[6](2016)在《水文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水文是贵州水族祭司水书先生使用的一种古文字,用水文书写的水书文献十分丰富,学术界曾对水文和水书的研究现状作过不同角度的梳理,文章在增补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献译注、文字研究两方面进行回顾,并对以后的水文研究提出建议。
吴树趋[7](2016)在《水族民俗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族民俗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水族民俗图案是水族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元素。水族民俗图案在水族的迁徒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风格。水族民俗图案来源于水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浓厚的民俗艺术特色,是水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水族民俗图案同水族语言和文字一样记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是水族民族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特点和文化心理相结合的产物。研究水族民俗图案是研究水族民俗文化、民俗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以民俗艺术学、图案图像学的学科研究方法为基础,同时渗透到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方面,通过对水族民俗图案的来源、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内容的分析来解读水族民俗图案背后神秘的水族民俗艺术文化。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以三个小节分别对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综述等做阐述。第二章从图案的内容上将水族民俗图案分为植物类图案、动物类图案、人物图案、几何图案等几大类,并运用考据学研究方法对图案来源做追溯。第三章利用图像分析法、形式分析法等对水族民俗图案的艺术特征做详尽的分析。第四章对水族民俗图案在水族社会中的各种功能和其所展现的文化价值做全面的分析。第五章就水族民俗图案在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讲述,并为其发展做理论上的探索。水族民俗图案研究是水族民族文化、水族民俗艺术研究的一部分。挖掘水族民俗图案中呈现出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本文的目的,也是让外界对水族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的重要手段。
南明森[8](2016)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人类学中国化视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岑家梧作为中国老一辈人类学、民族学家,从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然后开始从事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并为之努力了一辈子。因他从事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较有中国特色,通过总结他具体的做法,进而尝试为人类学中国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除绪言之外,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西方人类学传入中国后不久,岑家梧从少年赴北平读书时开始接触到一些人类学知识。后来在20世纪初国内学者纷纷留学和翻译西方着作这样西学东渐的大潮下,他于1934年到日本求学,并完成了三本着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的同时,也养成了他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重视应用历史文献的方法。第二章着重梳理岑家梧1937年随中山大学西迁云南后,在国内人类学蓬勃发展,众多人类学、社会学者广泛开展西南地区社会研究的背景下,他在该地区所做的民族研究。对苗、瑶族,岑家梧一方面实地考察了他们的生活与习俗,另一方面又对其生活和习俗的源流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进行考证后,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岑家梧对水书和水族的研究初步揭开了该民族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知道了这个独特民族的存在,并吸引了后来的众多学者关注。他又实地调查了仲家,对仲家的“摩经”的研究,在国内民族学者中也是较早的。对水、仲二族的考察,他不仅把田野调查与汉文献结合,更是创造性的广泛运用少数民族文献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方面,他无疑开了先河。之后本文归纳了岑家梧的研究特点。体现出他的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并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本土化路径。第三章谈及国内和港台人类学家对人类学中国化的看法,为的是凸显岑家梧对人类学中国化探索的意义和启迪。显然,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化问题一直是中国人类学家与民族学家大力提倡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因为西方人类学理论不可能生搬硬套的运用到中国来。把人类学中国化做好很必要,不仅可以使我国人类学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解决我国的经济、社会与民族问题都有帮助。因此通过分析岑家梧在人类学中国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能得出一条明确的道路以供参考。重要的是,鉴于中国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献,在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时,要想对问题究根寻源,避免让人类学变得过于简单和浮躁,要想使结论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类学的确应当注意观照历史。
牟昆昊[9](2015)在《水书《正七卷》与汉文献《象吉通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针对水书《正七卷》与汉文献相关内容的研究,并论及与之有所关联的其它问题。《正七卷》作为水书的基础读本,水语称为“泐噶”(le1 qa1)或“泐竿”(le1 qa:n6/le1 qa:n3),其意义为“主干之书”或者“条纲之书”。《正七卷》作为主干、纲领之书,其在水书文献中的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在水书先生学习水书文献之始,《正七卷》就是作为首先应该背诵记忆的对象。《正七卷》作为水书文献的“大框架”,水书先生在从事与水书相关的活动时,首先要依据《正七卷》找到相关内容,依据其提示内容再去翻阅其他分卷文献。综上,水书《正七卷》对理解水书关系重大,是研究水书的重要文献,它提供了关于水族历史、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料,是研究古代水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绝好材料,具有弥足珍贵的史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而就是这样一部少数民族文献,其中却包含有诸多汉文献的内容,而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为水书研究和汉水民族关系研究等提供材料和佐证。本文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水书《正七卷》及其研究。《正七卷》对于水书文献及水书先生来说意义重大,作为基础诵读本,其在体例、条目、价值方面都值得关注。所以本章节重点介绍了水书《正七卷》的基本背景、内容、体例,同时由于该书是水书文献研究较早针对的对象,所以还集中介绍一下水书《正七卷》到目前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是《正七卷》译注。这一章节可以说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译注中,总结《正七卷》的条目特点,句式规律等。以《正七卷》的条目为纲,进行全面的翻译与注释工作。第三部分是《象吉通书》等文献及其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水书《正七卷》所受汉文献影响情况,那么这一章节则将关注重点集中到了汉文献之上。本文汉文献研究的着力点是对《象吉通书》的研究,这是与《正七卷》进行接触研究的基础文献,又由于《象吉通书》还有着历史上的源流,所以之后重点介绍了《象吉通书》的内容来源,于是引出《增补鳌头通书大全》、《理气详辩纂要三台便览通书正宗》、《发微论》三部文献对水书文献的影响。最后,由于这些文献内容包含驳杂,所以要集中将其与水书《正七卷》相关的部分整理出来。第四部分是《正七卷》受汉文献影响条目比较。该章节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之上,利用新材料(汉文献)的辅助,应对水书《正七卷》进行更为全面的注释。故本章节按相同条目(内容相同)、相近条目(内容大致相同,但个别词句不同)、关联条目(涵义相同)分类,分门别类地对水书《正七卷》条目进行注释。此部分将是传统文献学校勘方法的集中运用章节,并会对水书《正七卷》进行更为系统、准确的注释。第五部分为《正七卷》受汉文献影响研究。由“《正七卷》所受汉文献影响”这一问题,实能扩展出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所以本章节就选取其中几个进行一点研究。首先是对水书《正七卷》行文格式进行研究,《正七卷》中包含有大量汉族文化知识,这突出表现在其行文格式上,本节针对水书条目使用天干地支、四季、五行、二十八星宿、九宫、九星等概念进行行文的情况作出梳理和分析。其次是水书《正七卷》的来源与成书时代的研究,在拥有汉文献参考的基础上,似乎可以将《正七卷》的来源与成书时代纳入研究范围内。在这里是立足文献本身的内容,试对这一问题做出一个有效的回答。
刘霖映[10](2014)在《水族来源辨真(上篇):百越说错误,中原说才对——解谜:《连山》易何以在水族之祖?》文中提出关于水族(主干)的来源,百越说方法错误,违反一批事实;否定江西说的,无理。水族来源是多样性与主源性的统一,论主干,是来自江西,来自中原,出于豨韦国。秘传《连山》易,说明水族文祖"六夺"的先人曾为顶级巫家。
二、荔波县水族源流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荔波县水族源流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3)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4)水族马尾绣的艺术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理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三都水族马尾绣田野调查点概况 |
第一章 水族马尾绣概况 |
第一节 马尾绣的起源与分布 |
一、马尾绣的起源 |
二、马尾绣的分布 |
第二节 马尾绣的制作工艺 |
一、马尾绣的用料 |
二、马尾绣的工艺流程 |
三、马尾绣的刺绣针法 |
第三节 马尾绣的传承现状 |
一、马尾绣传承人 |
二、马尾绣技艺传承教育现状 |
第二章 水族马尾绣的图形符号及语义 |
第一节 植物花卉类图形符号及其语义 |
一、树纹 |
二、卷草纹 |
三、南瓜纹 |
四、石榴纹 |
五、葫芦纹 |
第二节 动物鸟兽类图形符号及其语义 |
一、鱼纹 |
二、蝙蝠纹 |
三、蝴蝶纹 |
四、龙纹 |
五、凤凰纹 |
六、狮虎纹 |
七、螺纹 |
第三节 天象地属类图形符号及其语义 |
一、云纹 |
二、太阳纹 |
三、雷电纹 |
第四节 生活器物类图形符号及其语义 |
一、铜鼓纹 |
二、铜钱纹 |
第五节 文字装饰类图形符号及其语义 |
一、水书 |
二、汉字 |
第六节 几何纹样类图形符号及其语义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的色彩符号及语义 |
第一节 马尾绣色彩符号的分类 |
一、底色 |
二、绣线色 |
第二节 马尾绣色彩符号的语义分析 |
一、马尾绣色彩符号的外延 |
二、马尾绣色彩符号的内涵 |
第四章 水族马尾绣符号的构成法则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符号语构的形成分析 |
一、民族认同的显现 |
二、原始崇拜的载体 |
三、民俗风情的展现 |
四、审美情趣的风貌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符号的语构解析 |
一、水族马尾绣符号的语素生成 |
二、水族马尾绣语构的物化载体 |
第五章 水族马尾绣符号的当代应用 |
第一节 马尾绣符号的转换应用 |
第二节 马尾绣符号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 |
致谢 |
(5)方块古壮字与水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方块古壮字概况及相关研究史 |
第二节 水文概况及相关研究史 |
第三节 学界对两种文字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本文使用的材料、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造字方式的比较 |
第一节 自源字造字方式的比较 |
第二节 借源字造字方式的比较 |
第三节 拼合字造字方式的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的比较 |
第一节 字的单位与它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比较 |
第二节 字的单位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的比较 |
第三节 字序与词序的对应关系的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符号体态的比较 |
第一节 自源字符号体态的比较 |
第二节 借源字符号体态的比较 |
第三节 拼合字符号体态的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汉字在两种文字中的地位 |
第二节 甘桑石刻文字与两种文字的关系 |
第三节 拼盘文字研究刍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文字表 |
学术成果及奖励 |
后记 |
(7)水族民俗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水族民俗图案的内容题材及来源 |
2.1 水族民俗图案的题材分类 |
2.2 水族民俗图案的来源 |
2.2.1 水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水族民俗图案题材 |
2.2.2 外来文化交融后的水族民俗图案题材 |
第三章 水族民俗图案的艺术特点 |
3.1 水族民俗图案的形式美感 |
3.1.1 和谐法则 |
3.1.2 平衡法则 |
3.1.3 节律法则 |
3.1.4 数理法则 |
3.2 水族民俗图案的造型规律 |
3.2.1 创作动机 |
3.2.2 创作变化手法 |
3.3 水族民俗图案的色彩 |
3.3.1 水族民俗图案的色彩基础 |
3.3.2 水族民俗图案中的色彩心理 |
3.3.3 水苏民俗图案创作者的色彩感觉 |
3.3.4 水族民俗图案中色彩美的创作原理 |
第四章 水族民俗图案的价值 |
4.1 水族民俗图案的审美文化价值 |
4.2 水族民俗图案的历史文化价值 |
4.3 水族民俗图案的教育价值 |
4.3.1 象征性寓意 |
4.4 水族民俗图案的社会功能 |
4.4.1 民族识别功能 |
4.4.2 水族民俗图案的文字记载功能 |
4.4.3 水族人民情感交往的纽带 |
第五章 水族民俗图案的传承 |
5.1 水族民俗图案的现状 |
5.1.1 水族民俗图案传承人 |
5.1.2 水族民俗工艺品的现代市场效应 |
5.2 水族民俗图案的发展 |
5.2.1 水族民俗图案创新 |
5.2.2 水族民俗工艺市场规范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人类学中国化视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岑家梧早期学术历程 |
一、早期启蒙 |
二、日本求学与研究 |
第二章 岑家梧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并重的南方民族研究 |
一、苗、瑶族研究 |
二、水书与水族 |
三、仲家与“作桥”、“作解” |
四、其他研究 |
五、研究转向 |
六、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方式 |
第三章 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对人类学中国化的启示 |
一、人类学中国化的重要性 |
二、人类学中国化的思考和认识 |
三、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对人类学中国化的启示 |
结语 |
岑家梧着作年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水书《正七卷》与汉文献《象吉通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材料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动态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水书《正七卷》及其研究 |
第一节 《正七卷》概况 |
第二节 王品魁译注《正七卷》的特点和价值 |
第二章 水书《正七卷》译注 |
第一节 译注考量与翻译规则 |
第二节 译注条目内容 |
第三章 《象吉通书》等文献概述 |
第一节 《象吉通书》概述 |
第二节 《象吉通书》引用文献概述 |
第三节 “建阳刻”术数书籍的特点 |
第四章 《正七卷》受汉文献影响条目比较 |
第一节 比较思路与规则 |
第二节 相关条目比较 |
第五章 《正七卷》受汉文献影响研究 |
第一节 《正七卷》条目格式研究 |
第二节 水书《正七卷》的成书时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着作目录 |
(10)水族来源辨真(上篇):百越说错误,中原说才对——解谜:《连山》易何以在水族之祖?(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越说错误 |
1、百越说否定水族大姓的家谱和来源传说, 乃不妥的臆 测 |
2、百越说的大众语言、大众文化论证方法错误 |
3、而且它违反一批事实, 或被一批事实驳倒 |
4、百越说也反映了有的复杂现象 |
二、水族先民只能来自中原 |
1、水族先民的主干只能来自江西 |
2、水族先民只能来自中原 |
三、秘传《连山》易, 说明水族文祖“六夺”的先人曾为顶级 巫家 |
1、水族首位文化先祖为“六夺公” |
2、“六夺”系列长期珍传庞大的《连山》易 |
3、推导:“六夺”的先民是上古顶级巫家、王室御用巫师 |
4、水族韦氏等传说远古先祖掌天官之职 |
四、水族先民的主干只能来自中原的某种“豨韦国” |
1、水族先民只能来自中原的某种豕韦国 |
2、豕韦实际是豨韦的简写或借写 |
四、荔波县水族源流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剧优秀剧目剧本研究[D]. 卢俊羽.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4]水族马尾绣的艺术符号研究[D]. 于振荣. 湖北民族学院, 2018(01)
- [5]方块古壮字与水文的比较研究[D]. 袁香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6]水文研究回顾与展望[J]. 白小丽,徐艳茹. 华西语文学刊, 2016(02)
- [7]水族民俗图案研究[D]. 吴树趋.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8]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人类学中国化视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D]. 南明森. 贵州大学, 2016(03)
- [9]水书《正七卷》与汉文献《象吉通书》比较研究[D]. 牟昆昊.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10]水族来源辨真(上篇):百越说错误,中原说才对——解谜:《连山》易何以在水族之祖?[J]. 刘霖映. 神州,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