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矿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白贤顺,刘勇[1](2021)在《智能矿灯充电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从我国矿灯现状入手,对智能化充电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为我国煤矿设备的发展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
刘星宇[2](2021)在《探究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矿灯是煤矿工人下井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的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对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则不容忽视,通过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矿灯职能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这对提升煤矿工作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重点围绕矿灯职能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尤国俊[3](2020)在《本安型信息矿灯在我矿的推广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许多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为适应煤矿现代技术和安全管理需要,我矿投入使用的矿灯管理系统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两个系统是各自独立运行,矿灯和人员定位标识卡为独立单元,工人下井时工作要佩戴矿灯和标识卡,给职工带来了很多不便,选用将矿灯和人员定位标识卡集为一体,人员定位标识卡无线控制模块嵌入矿灯电池壳内,由矿灯电池给标识卡供电,达到不间断供电,保证了人员定位系统连续运行,形成了与矿灯管理系统和人员定位识别系统为一体的本安型信息矿灯,提高了矿井安全事故防范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吉同[4](2018)在《基于人员定位-虹膜-矿灯的煤矿井下综合考勤系统》文中提出为了实现对井下人员的有效管理和准确考勤,基于煤矿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井下虹膜识别系统及智能矿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定位和智能矿灯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以及虹膜识别系统的唯一性和不可伪造性等各自的特点,对三者不同数据库数据进行筛选、转换、融合,统一数据格式;采用B/S架构,对基于三系统的井下综合考勤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历史查询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冯帅[5](2018)在《基于分布式多总线的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矿灯是矿井下工人使用的照明工具,矿灯的管理是煤矿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环节。矿灯充电次数有限,当达到最大充电次数后,需要及时更换,若使用超过期限的矿灯将给矿工井下作业带来安全隐患。目前某些煤矿依旧使用充电架给矿灯充电,需要人工管理矿灯、巡视矿灯充电状态,手动记录矿工上井下井信息,效率低下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提高矿灯的安全性能、科学的管理矿灯和智能管理矿工信息,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及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煤矿管理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及安全化的需要,利用层次化、自动化、智能化思想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多总线的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技术和总线技术采集矿灯状态,采用一人一柜一灯的方式保证矿灯利用率及充电安全,使矿灯智能充电与矿工考勤结合在一起,将原来落后低效的人工管理方式转换为先进的智能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煤矿的工作效率。根据矿灯充电柜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充电单元、控制单元、CAN转以太网设备、服务器、监控软件5个层次清晰的系统架构,扩展性和实用性强。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采用RS485总线、CAN总线、以太网传输数据的方式,结合严谨的通信逻辑和快速高效的轮询机制,克服了矿灯数据采集不及时、单一总线传输数据发生故障后通信失败的缺点,保证通信的效率和稳定性。充电单元具有矿灯智能充电、过流保护、射频卡识别、电机驱动、液晶显示、语音提示和故障自检等多项功能。其中矿灯智能充电电路,可以为锰酸锂电池矿灯、磷酸铁锂电池矿灯、镍氢电池矿灯3种类型的矿灯充电,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高效,同时可以实时的检测矿灯的充电电压、电流和充电时长等信息,可以为矿灯的安全使用、合理报废提供科学依据。设计开发了稳定可靠、数据吞吐量大的服务器,以及功能丰富、方便实用的监控软件,服务器与监控软件之间采用C/S架构。服务器采用Spring和Netty框架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同时并发处理大数据量的需求,并且设置了数据重传机制,保证数据成功下发。监控软件具有矿灯充电管理、矿工信息管理和矿工考勤管理三大主要功能,软件设计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完善,可同时至少监测10000个充电位,可以满足煤矿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需求。
白贤顺,刘勇[6](2017)在《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煤矿行业是一个比较危险且工作量繁重的行业,而且井下作业矿灯是必须的工具,所以,矿灯智能管理系统就尤为的重要,智能化管理节省了岗位人员,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井下工作的安全,是一项很有意义且值得推广的技术。矿灯智能化管理是科学发展的产物,是很有意义的管理,智能化管理优点很多,是当前十分主要的管理模式,笔者经过深刻的分析,认为矿灯智能化管理很有必要。
刘高超[7](2016)在《矿灯充电智能管理系统上中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矿灯是矿工下井作业时最重要的随身装备之一,因此在矿业系统中,矿灯的安全有效管理非常重要。传统的矿灯充电数据监测系统存在着数据传输率低、通信距离短、智能化管理程度低、系统可维护性差、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在“互联网+”的新一波技术浪潮之下,对矿灯的管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数据采集监测技术及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要求。如何自动监测上架矿灯,如何确保矿灯使用效率最大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无线局域网+局部有线架构的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本系统在每个机柜中部署一个中位机实现与上位机的无线通信,由中位机以串行总线方式负责与矿灯充电灯位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系统整体无线的架构。本文首先建构了基于IOCP技术的服务器(上位机)+客户端(中位机)网络通讯模型,完成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上中位机数据远程收发功能。然后在WINCE平台下建构了基于多线程机制的中位机数据处理框架,完成了中位机对下位机矿灯监测数据的实时收集、处理及转发功能。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层数据通讯架构的矿灯管理系统,采用高并发高吞吐量的网络服务器、智能数据处理算法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满足了数据可靠传输及保存、通讯链路稳定可靠、数据快速处理等一系列要求,既实现了关键数据记录及关键操作的可靠性,又实现了产品技术升级改造的目的,有效解决了上代产品数据传输效率低、硬件布线复杂、系统可维护性差、系统可扩展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
李存鹏,仝涛,冯秋思,贺鹏,刘祥勇[8](2016)在《南屯煤矿矿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矿灯信息管理系统为适应煤矿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实现灯房信息化管理这一目标而开发的。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矿灯架充电效率还实现了从放灯、充电、待用、取灯、使用到自动统计、报告、考勤等全过程动态管理。为管理者、决策者实时提供了快速、准确、全面的信息依据,为矿灯和人员的管理和安全预防、决策打下了基础,开创了矿灯信息化管理的新纪元。
杨迎新,赵树忠,张顺玲[9](2015)在《基于GIS技术矿灯智能充电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开滦公司矿灯充电架的现状,研究使用CAN通信技术的硬件充电系统和基于GIS技术的软件管理系统.该研究首先应用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设计并改进充电指示板和电脑控制板,有效提高了矿灯的充电饱和度;然后开发了一套B/S结构的智能管理系统,首次将GIS技术引用到该系统,实现数据查询就像地图查询一样,具有鹰眼导航、点放大/缩小、专题图制作、双向查询等功能.
陈惠芳[10](2014)在《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设备来说,矿井内的矿灯设备是重中之重。把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矿灯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人工工作量,还能提高充电系统的稳定性,为煤矿井下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文章介绍了当前我国矿井矿灯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二、计算机矿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矿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矿灯充电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煤矿矿灯的现状 |
1.1 矿灯充电的现状 |
1.2 矿灯监测管理的现状 |
2 智能矿灯充电管理系统的相关介绍 |
2.1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的研发 |
2.2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硬件 |
2.3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软件 |
2.4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的特征 |
3 智能矿灯充电管理系统的功能 |
3.1 矿灯充电自动化控制 |
3.2 安全监测功能 |
3.3 查询矿灯运行状态 |
3.4 数据统计功能 |
3.5 辅助考勤及管理功能 |
3.6故障报警功能 |
3.7打印数据功能 |
3.8管理各级用户权限 |
4结束语 |
(2)探究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当前针对矿灯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况探究 |
(1)欠缺科学完善的管理章程 |
(2)缺少对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缜密检测 |
2.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特点探究 |
3.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探究 |
(1)矿灯充电监控探究 |
(2)出勤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探究 |
4.结语 |
(3)本安型信息矿灯在我矿的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使用前状况 |
1.1 KL5LM(A)型矿灯(西安南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参数 |
1.2 KJ251煤矿人员管理系统V4.5版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
2 推广应用后情况 |
2.1 主要技术参数 |
2.2 矿灯集成标识卡后实现功能 |
2.3 本安型信息矿灯的主要特点 |
3 应用效果 |
(4)基于人员定位-虹膜-矿灯的煤矿井下综合考勤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各系统的特点 |
1.1 人员定位考勤 |
1.2 虹膜考勤 |
1.3 矿灯考勤 |
2 井下综合考勤面临的问题 |
2.1 数据库的不同 |
2.2 数据一致性问题 |
2.3 考勤方式不同 |
3 综合考勤系统的设计 |
3.1 数据库设计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3 主要算法 |
4 结语 |
(5)基于分布式多总线的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行业现状 |
§1.2.1 矿灯使用现状 |
§1.2.2 矿灯监测管理系统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及实现功能 |
§2.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3 分布式多总线设计方案 |
§2.3.1 现场总线技术 |
§2.3.2 分布式测控系统 |
§2.3.3 分布式多总线方案设计 |
§2.4 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充电单元设计 |
§3.1.1 充电单元总体设计 |
§3.1.2 最小系统设计 |
§3.1.3 电源电路设计 |
§3.1.4 矿灯充电电路设计 |
§3.1.5 检测电路设计 |
§3.1.6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1.7 射频识别电路设计 |
§3.1.8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1.9 液晶驱动电路设计 |
§3.1.10 语音驱动电路设计 |
§3.2 控制单元设计 |
§3.2.1 控制单元总体设计 |
§3.2.2 最小系统设计 |
§3.2.3 通信电路设计 |
§3.2.4 LED点阵屏控制 |
§3.3 CAN转以太网设备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数据帧格式设计 |
§4.1.1 CAN帧格式设计 |
§4.1.2 RS485帧格式设计 |
§4.1.3 功能码定义 |
§4.2 充电单元程序设计 |
§4.2.1 充电单元初始化流程设计 |
§4.2.2 充电单元正常工作流程设计 |
§4.3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4.3.1 CAN过滤器设置 |
§4.3.2 控制单元工作流程设计 |
§4.3.3 控制单元轮询程序设计 |
§4.4 服务器设计 |
§4.4.1 服务器总体方案设计 |
§4.4.2 服务器信息设置 |
§4.4.3 服务器工作流程设计 |
§4.4.4 服务器轮询流程设计 |
§4.5 监控软件设计 |
§4.5.1 监控软件总体设计 |
§4.5.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5.3 矿灯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5.4 矿工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5.5 充电柜管理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通信稳定性测试 |
§5.1.1 RS485总线通信稳定性测试 |
§5.1.2 CAN总线通信稳定性测试 |
§5.2 服务器数据下发及上传测试 |
§5.2.1 数据下发测试 |
§5.2.2 数据上传测试 |
§5.3 矿灯充电测试 |
§5.4 煤矿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A |
(7)矿灯充电智能管理系统上中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研究背景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
1.4 选题的设计目标 |
1.5 论文内容总体安排 |
2 系统概述 |
2.1 系统结构 |
2.2 上位机控制台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2.2.1 上位机软件系统功能性需求 |
2.2.2 上位机软件非功能性需求 (技术指标 ) |
2.3 中位机数据转发节点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2.3.1 中位机软件系统功能性需求 |
2.3.2 中位机软件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技术指标)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上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
3.1.1 上位机子系统划分 |
3.1.2 系统活动执行流程 |
3.2 中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
3.2.1 中位机功能模块划分 |
3.2.2 硬件选型 |
3.2.3 系统活动执行流程 |
4 上位机控制台软件详细设计 |
4.1 网络通信子系统详细设计 |
4.1.1 设计思路 |
4.1.2 系统类结构 |
4.1.3 关键模块控制流程 |
4.2 数据转换及处理子系统详细设计 |
4.2.1 数据转换及处理子系统设计原理 |
4.2.2 充电次数统计与出勤信息记录算法设计 |
4.2.3 下发数据转换算法设计 |
4.2.4 系统类结构 |
4.2.5 关键模块控制流程 |
4.3 数据库子系统详细设计 |
4.3.1 数据库的选用 |
4.3.2 数据库表设计 |
4.3.3 自动备份设计 |
4.3.4 数据库子系统任务处理流程 |
4.4 界面子系统详细设计 |
4.4.1 设计思路 |
4.4.2 系统类结构 |
4.4.3 关键模块控制流程 |
5 中位机数据转发节点软件详细设计 |
5.1 界面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5.1.1 设计思路 |
5.1.2 系统类结构 |
5.1.3 控制流程 |
5.2 中上通信模块详细设计 |
5.2.1 设计思路 |
5.2.2 系统类结构 |
5.2.3 控制流程 |
5.2.4 运行顺序 |
5.3 中下通信模块详细设计 |
5.3.1 设计思路 |
5.3.2 系统类结构 |
5.3.3 控制流程 |
5.4 数据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5.4.1 设计思路 |
5.4.2 系统类结构 |
5.4.3 控制流程 |
5.4.4 运行顺序 |
5.5 LED屏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
5.5.1 设计思路 |
5.5.2 系统类结构 |
5.5.3 控制流程 |
5.5.4 运行顺序 |
5.6 密钥验证模块详细设计 |
5.6.1 设计思路 |
5.6.2 系统类结构 |
5.6.3 控制流程 |
5.6.4 运行顺序 |
6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上位机系统业务功能测试 |
6.1.1 系统整体参数设置 |
6.1.2 系统用户管理 |
6.1.3 机柜管理 |
6.1.4 条屏设置 |
6.1.5 灯位分配 |
6.1.6 灯位状态实时监控 |
6.1.7 矿灯信息管理 |
6.1.8 矿工信息管理 |
6.1.9 系统数据管理 |
6.2 上位机系统关键性能测试 |
6.2.1 矿灯灯位状态正确性测试 |
6.2.2 矿灯充电次数记录正确性测试 |
6.2.3 井下/升井矿工即时状态信息正确性测试 |
6.2.4 矿工出勤信息正确性测试 |
6.2.5 上位机系统运行稳定性测试 |
6.2.6 上位机系统通讯接口实现测试 |
6.2.7 上位机系统运行效率测试 |
6.3 中位机系统业务功能测试 |
6.3.1 行状态监控 |
6.3.2 柜管理 |
6.3.3 据转发及保存 |
6.4 中位机系统关键性能测试 |
6.4.1 中位机系统数据正确性测试 |
6.4.2 中位机系统运行稳定性测试 |
6.4.3 中位机系统运行效率测试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南屯煤矿矿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的目的 |
2 矿灯充电架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
2.1 结构特征 |
2.2 工作原理 |
2.3 主要技术参数 |
3 信息化系统的组成 |
4 系统内容及功能 |
4.1 系统内容 |
4.2 系统功能 |
5 系统的特点 |
6 结束语 |
(10)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矿灯现状 |
1.1 矿灯充电的普遍情况 |
1.2 矿灯监测管理的普遍情况 |
2 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介绍 |
2.1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研发 |
2.2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硬件 |
2.3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软件 |
2.4 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功能 |
3 结语 |
四、计算机矿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矿灯充电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应用[J]. 白贤顺,刘勇. 电子测试, 2021(17)
- [2]探究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 刘星宇. 当代化工研究, 2021(15)
- [3]本安型信息矿灯在我矿的推广应用[J]. 尤国俊. 科学技术创新, 2020(30)
- [4]基于人员定位-虹膜-矿灯的煤矿井下综合考勤系统[J]. 张吉同. 煤矿安全, 2018(07)
- [5]基于分布式多总线的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计[D]. 冯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01)
- [6]矿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实际应用[J]. 白贤顺,刘勇. 电子制作, 2017(18)
- [7]矿灯充电智能管理系统上中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D]. 刘高超.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 [8]南屯煤矿矿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 李存鹏,仝涛,冯秋思,贺鹏,刘祥勇. 价值工程, 2016(06)
- [9]基于GIS技术矿灯智能充电架的研究[J]. 杨迎新,赵树忠,张顺玲.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01)
- [10]矿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探析[J]. 陈惠芳. 技术与市场,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