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品牌赢得国外消费者?

如何用好品牌赢得国外消费者?

一、如何以好牌子赢得外国消费者?(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提出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曹凤怡,张晓飞,金玉芳[2](2019)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母婴用品网络口碑促销组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生育热潮带动母婴用品电商市场异常繁荣,电商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如何利用网络口碑提升母婴用品品牌忠诚度,成为电商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采集母婴用品垂直电商网站"蜜芽"口碑社交板块"蜜芽圈"中的用户生成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母婴用品属于低价格弹性商品;母婴用品消费者购物行为呈现习惯性购买与复杂性购买相交叉的特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敏感度最高,对价格敏感度最低;对母婴用品的购物便捷度要求非常高;消费者选购母婴用品时品牌忠诚度高,且对母婴用品品牌来源国不具有显着感知差异。本研究将内容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网络口碑传播"5T"模型相结合,从传播者(Talkers)、话题(Topics)、工具(Tools)、参与(Taking Part)和跟踪(Tracking)五个方面,提出具有实施意义的网络口碑促销策略。

郑佳佳[3](2018)在《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认为哈尼梯田因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而得以塑造。人的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发展使得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地景观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景观变化过程往往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程。景观不断变化的特性决定了认识景观、呈现景观的困难。面对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呈现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哈尼梯田景观,协助游客建立对梯田文化景观的审美、释读与尊重就成为了实现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引导人们进一步行动或进一步理解其代表的事物意义的物象即是标识。标识以静态及动态的形式存在。文字书写可以是标识,人们的一些行为在特定的如旅游的场域中也可能转换为文化的标识。景观标识是景观呈现的浓缩,同时也可以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景观标识是引导人们认识、理解与欣赏景观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指示性符号。景观标识之所以是重要的,就在于若没有此类符号,深刻而丰富的景观文化内涵就难以为大众游客所理解。因而,景观标识的设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书写行为,对当地社会文化景观等进行言说的目的在于让潜在的读者即游客能够通过对这些言说的理解去认识当地的文化。哈尼梯田的景观标识可分为提供介绍性信息的公共标识、提供专门化信息的旅游标识、作为程式化表现的文化展演以及得到片段式呈现的日常生活四类。当前的景观标识系统中,公共标识的解释力不足、旅游标识的信息错漏、文化展演对文化神圣性的消解以及日常生活的被误读是景观标识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公共标识、旅游标识等文字标识高比率地出现表述错误,这使得肩负着指示和引导游客进行文化理解、文化释读功能的景观标识难以实现其预设目的。标识信息传递出现错误并不会因为其普遍常见而成为人们必须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问题。这类被人们视为“常识”的现象必须得到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景观标识是纽结着地方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行动与表征的符号系统。准确建立景观标识对于标识设立者、游客及村民三种人群的意义重大。然而,标识设立中存在认知误区,设立标识的目的模糊,文本缺乏整合,规训阐释随意,文化信息的加工实践中出现大量纰缪。游客在场却在景观标识中缺位,放弃了对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将促使视觉陷阱制造更多的理解困难,互动中的游客、村民等不同群体尝试实现文化理解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只有准确的景观标识才能使传统村落文化得以恰当的显现,使过去服务于内部的信息在对外进行表述时能够通畅传递,也可以使缺乏逻辑的景观解读得以避免。由于反映世界变化的知识及信息存在延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准确建立景观标识需要传播方式的创新。各式各样的景观标识都起着指述、表现与传递信息的功能。对于包含了生态多样性、历史悠久性、文化多元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等多重要素的哈尼梯田而言,仅仅依靠某一种景观标识或者说某一个群体单独对梯田景观进行呈现都是难以实现的。事实上,由于卷入到这场全新的文化书写中的标识设立者、游客以及村民的多样性,又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节律性,多种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对哈尼梯田景观采取复调式呈现就是必须的。只有当各类景观标识之间建立起互补、对比、照应等多重协作关系,哈尼梯田的景观标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引导和帮助游客对梯田文化景观进行理解与释读,才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

李鹏[4](2018)在《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烟草产业的负效应和负外部性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健康,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被社会广泛批判的重要源头。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禁烟控烟趋势始终同烟草产业的经济利益进行着矛盾斗争,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交织于中观层面的烟草产业之中,反映着人与自然、社会文化及产业过程中的博弈,成为技术哲学反思社会问题的目标对象。首先,本文在系统界定烟草技术、烟草产业技术等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负效应和社会危害,在哲学理性批判的视野下,以技术社会学为视域,对中观层面的烟草产业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剖析界定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关系、技术系统,及其与生俱来的技术负外部性、顽固不化的技术功利主义、禁控刺激下的产业技术创新、地方性知识带来的技术垄断特征,揭示烟草产业技术的多元文化形态。其次,基于技术社会学的视角,揭示烟草产业技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共生和互动,对烟草产业技术进行全面批判。一方面,基于文化形态,以共时的烟草产业技术文化嵌入为线索,从烟草产业技术的欲望嵌入、认知嵌入、心理嵌入、符号文化嵌入、制度和伦理嵌入、政治嵌入层面进行全面批判,解释烟草产业技术存在发展的社会文化根由。另一方面,基于技术过程,以历时的烟草产业技术演化的内在文化逻辑为线索,对烟草产业技术系统的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烟草生产加工技术、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进行文化批判。最后,针对技术进化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提出以优化烟草知识流动的内外环境;增强社会责任及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销售和使用;挖掘烟标收藏和鉴赏功能的文化转型的文化负效应消解路径。以及以“降焦减害”为特征的烟草原料种植技术转型路径;以“烟草技术无害化”为目标的烟草生产技术转型路径;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转型路径。最终为烟草产业转型,实现全面禁烟找到社会文化出口和产业出口。

张鑫[5](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指出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王君[6](2016)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从广告与消费的角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广告传播正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在广告传播及其所表现出的消费主义的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休闲娱乐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都呈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消费取向、价值追求和人生观念较之后者也出现了显着的变化。这使得他们的文化身份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出解构和重构的动态特征。不过,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进行重构的过程中,社会及个人的诸多阻力会影响其实际进程;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建构后的外部认同也受媒介环境、消费指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新生代农民工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终将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身份。而这种新的文化身份将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它与当今时代越来越发达的广告传播有怎样的关联?又与当前中国社会越来越来盛行的消费主义有怎样的互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和探究的问题,这也直接决定了本论题研究的目标和价值。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在广告和消费主义影响下的解构及建构。以湖北省黄冈市下G村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重点考察对象,经过深入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新生代农民工对广告媒介的态度与地域、年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他们在广告媒介的接触广度和深度上较之第一代农民工有明显增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文化身份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受广告传播作用力影响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大。(2)广告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表现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变化表明:在生活表征上,其已全方位趋同于市民而与原来的农耕文化生活模式渐行渐远。广告传播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其自我完善的步伐,使之将市民生活模式作为个人理想生活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于是我们发现,在文化身份的表层建构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借助于广告传播的效应和物质消费的改善,已完成了关键性的跨越。(3)新生代农民工加大文化消费的投入,加快超前消费的实践,增强符号消费的意识等等,这些特点不仅显示了他们在消费领域的巨大转变,也表明他们具有实现市民化的自觉。他们那种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实用与审美并重的价值取向也与新时代广告文化倾力打造的目标有契合之处。他们注重享受当下的人生观念,更是直接受到广告传播及消费主义刺激的结果,所以广告传播通过消费主义的引导,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深层建构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认同受媒介环境和消费指标的影响很大。从普通农民、第一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对其文化身份认同的状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文化身份的倾向性正越来越明显,但要真正实现从农耕文化身份向市民文化身份的转变,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及困难需要解决或克服。而要解决或克服这些问题及困难,离不开政治决策的支持,离不开经济条件的改善,离不开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样也离不开广告传播及消费主义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郭星梅[7](2016)在《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流通与日提升,我们的生活因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产品而丰富多彩、绚丽缤纷。这些产品,不但拥有自己的品牌,也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它拥有无形的价值,对内是一种生活经验与历史积淀,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展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牌也不例外,它是科技创新、文化认同和经营传统的有机浓缩,既是某种标准,也是一种专利保护。通过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透视中国近代纺织科技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发掘前人在将民族自立精神、传统优秀文化与近代纺织科技有机融汇历程中的思想解放和方法创新,这对今天中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型跨越中的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往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厚,但相比之下,对纺织这一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却鲜见有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左旭初于近代中国“商标”文化、“商标”史料的研究,其详实的史料和图片实物展示为本文提供了搜寻近代中国纺织“品牌”的线索和研究基础。然而,在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析之后,本文认为,“商标”仅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品牌则是技术、专利、文化和管理等的有机统一体,特别是品牌所具有的内在文化价值才是其活生生的全部意义。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诞生与形象塑造的历史,大多散见在与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兴起的相关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和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品牌”的价值理论,在国内外商业运作和学界的学术研究中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各地已认识到品牌保护与再利用对老字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业振兴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国家文化、城市文化与生态经济、品牌经济等商业模式相联系,这也是当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纺织科技史研究的一种具体要求和内生驱动。品牌构建的全部意义在于发掘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正是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展开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本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之所在。本论文站在前人宏观、零散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伴随近代西方工业社会生产的“品牌”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品牌是国家文化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具体操作、通过技术之基于品牌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创新建立起深刻关系等立论观点,建立“品牌与技术创新”、“品牌与文化自信”、“品牌与经营创新”三个研究命题,探讨中国纺织品牌创新中的文化开发和具体操作。其后,主要藉由对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阐释国家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透过文化与技术的辩证共生关系,分析中国近代纺织品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意义内涵;分别以“申新人钟”、“美亚丝绸”和“五和鹅牌”三个近代中国纺织企业品牌的历史个案为例,探讨企业如何以技术研发、文化发掘、经营管理作为创新基础,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观察传统文化对品牌形象创造的影响;进而由纺织机械创新探讨当代纺织企业及其品牌发展的瓶颈,以昔鉴今,提炼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品牌创新的历史经验对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借鉴作用。本研究对近代民族纺织品牌进行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纺织行业虽然涌现出众多着名企业,但其技术及机械设备大多依赖整体引进以完成产品品牌的生成与升级,产品质量优势甚微,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对中国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危机感的结合,不论是对纺织产品外在的品牌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在材质、品质及细节的坚持,都呈现出中国独特的精神与风格,如民族凝聚力、丝绸旗袍文化、和合精神、进取精神等。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质,进而对国内外华人及亚裔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技术创新与经营手段成为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影响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凭着卓越的品质与心理诉求的满足感,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广受赞誉。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整合提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亦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与以往近现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视角不同,本研究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从中国拥有的相当丰沛的文化软实力出发,探讨了近代民族纺织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科学技术及制造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出一批优秀的民族纺织品牌,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当代纺织品牌的快速推广,提升品牌作为民族形象的综合价值。第二,与以往商标研究或品牌理论研究不同,本研究通过报刊、档案等历史文献,具体论证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纺织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近代民族纺织产品具有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注重设计的品牌形象,这些产品的品牌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当代中国纺织企业在谋求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品牌是对中华文化的再阐释、再创造。第三,与以往单纯的历史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历史经验应用于当代纺织品牌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指出近代民族纺织的品牌形象与国家经济实力具有相关性,是国家代表性工业生产、产品研发的反映。当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品牌形象应建立在纺织原理、机械技术和文化内核自主革新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品牌形象的持久生命力,文化自信则是品牌永恒价值的源头活水。本研究尚有实物、文献史料收集整理不够丰富、不够全面等不足,各少数民族纺织品牌的历史创建有待进一步发掘、扩展。特别是,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除了棉、毛、丝织品之外,本论文对中国纺织的主要门类——麻织品的品牌研究,还基本未加展开,这是本研究未来需要拓展和深入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化的研究仅仅是中国纺织品牌研究的一个开端,尚有许多议题亟待深入和拓展。本文仅在抛砖引玉、愚者一得,尚望有关专家前辈批评指正。

花晖[8](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鄢进波[9](2016)在《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上海因为商业的兴盛逐渐发展为远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也曾被中共看作“罪恶的都市”与“革命的堡垒”1的集合体。建国初期政权新建之时,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国内城市人口最多、社会成分最为多样、工商业最为兴盛的上海,开展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统战、宣传和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对中共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支持。本文从历史视角厘清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国情背景下,面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别的城市,党的群众工作经历了从重构、整顿到巩固的特殊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层采取了统战、组织、宣传等体现中国特色的工作路径,为现时代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特大型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导言指出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群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成为国内各政党的执政根基和争取对象,党群关系的好坏更是左右了政权更替。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群众思想异质多元,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场域;建国初期,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这样一座特别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对党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一章论述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的缘起。首先,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阐释群众路线及群众工作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革命历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群众工作是中共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宣传、组织、教育等实践活动,是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其次,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经历了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象、方式存在差异,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定了基础。再次,近代上海城市人口结构、社会阶层、治理方式鲜明体现了旧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中共在建国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与上海城市的特殊实际情况结合,重新确立上海发展方向,这必然要求党的群众工作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成功运用于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典范。第二章分析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从重建到强化阶段的不同特征。首先,中共接管上海后,面临原国民党政权与群众关系疏远的不利局面,为争取各阶层群众支持,中共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整顿纪律,以恢复生产为核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原则有序接管城市政权,探索构建新型党群关系途径;其次,面对建国初期上海市民复杂的社会心态,中共动员“单位”与“非单位”群众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加强对社会各界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巩固了城市政权的合法化地位,体现了特殊时代环境下新型党群关系;再次,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共根据上海私营工商者集中、利益关系复杂的格局,以多种方式动员公私合营,强化了在工商界的群众基础。第三章从实践角度分析对各阶层群众开展的统战、组织和宣传工作。本章分析中共与旧职员、民主人士、工商业者等群体的合作方式,认为统战政策是党在特殊时代环境中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商界灵活运用的体现;同时,宣传教育作为改造群众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共通过“反投机运动”、“镇反运动”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众,并借助报纸、图书馆等宣传载体加强思想渗透,增强了党群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共发挥人民代表会议、工会、工商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协助作用,将社会各阶层群众纳入组织体系,为联系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渠道。由此可见,中共在上海城市采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城市实际工作中的体现。第四章分析群众工作的制度建设。稳定的宣传、组织工作制度有利于城市政权的巩固;为了转变宣传工作薄弱的局面,中共根据上海工商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以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宣传网制度建设,在基层培养联系群众的宣传员,强化了宣传教育在群众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党与上海无组织里弄群众之间的松散关系,中共领导各里弄居民建设自治性组织制度,在服务居民生活的同时承担了组织、教育居民的责任,是特殊时空环境下中共在城市市民生活空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第五章考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及效果。本章从执政党与群众关系角度分析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认为中共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形成了符合当时上海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容易导致党群关系紧张,是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引以为鉴的地方。

司晴川[10](2014)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历史基因,是民族血脉,是精神家园,同时也是政治风景,是经济指征,是社会貌像。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了决定国家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为找到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进行管理体制理论上的探究十分必要。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相较于文化体制来说,更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话语体系,也使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向更加明确。本论文着眼于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政治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用制度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特征,比较研究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区域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运行状态,初步探究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所具备的特点、所存在的问题、所应具备的解决思路。论文首先探求了文化的涵义、特征和作用,辨析了文化事业、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异同和联系,整理了文化体制、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采用国际通用的话语体系来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课题。然后,论文选取了美国、法国、日本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韩国、印度等部分新兴经济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特点、政府管理机构、民间组织管理、政府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尝试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其后,论文落脚于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发源、形成和发展、面临的情势,比较分析了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和粤湘陕宁四个省份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施行文化产业管理职能的运行情况,初步归纳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着如何处理好“魂”与“体”、“战略”与“战术”、“机构”与“权责”、“政府”与“市场”、“繁荣”与“规范”等方面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从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科学设置政府机构及加强文化立法工作等四个方面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尝试创新:第一,在研究视角上,将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从文化体制中独立出来研究,将政府管理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研究,跳出文化来看文化产业,引入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看文化产业,以期比较完整、系统地厘清文化产业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初步摸清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形成要素、特性表征及趋势走向,第二,在研究过程上,将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结合起来,将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以期通过国外看国内,通过历史看未来,找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源与流。第三,在研究结论上,力图通过比较分析,找到我国在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时出现或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去借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完善,提出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一点思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

二、如何以好牌子赢得外国消费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以好牌子赢得外国消费者?(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后记

(3)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哈尼梯田核心区研究综述
        (二) 文化信息传递及旅游研究综述
        (三) 符号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五、田野点概况
        (一) 元阳县
        (二) 哈尼梯田核心区主要旅游村寨
    六、核心观点
第一章 作为景观的哈尼梯田景观标识
    第一节 景观标识及其分类
        一、景观
        二、景观标识
        三、景观标识的分类
    第二节 公共标识景观
        一、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介绍性信息
        二、公共标识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三、公共标识的解释力不足
    第三节 旅游标识景观
        一、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专门化信息
        二、旅游标识与旅游发展的同步
        三、旅游标识的信息错漏
    第四节 程式化表现的展演景观
        一、走向艺术真实
        二、“内”“外”关系的联结
        三、神圣性的消散
    第五节 片段式呈现的生活景观
        一、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
        二、生活世界的编码与解码
        三、日常与非日常的混淆
    小结
第二章 景观标识设立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信息传递的认知
        一、标识设立目的的模糊
        二、标识文本内容的混乱
        三、文化阐释的随意规训
    第二节 文化信息的加工
        一、文化信息的随意增补
        二、文化信息的无心删减
        三、文化信息的族性修饰
    第三节 形式对内容的僭越
        一、文本书写的多层级性脱节
        二、“出场”胜于一切
        三、生活世界中的“课题”抽离
    小结
第三章 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
    第一节 表层的引导与内涵的缺位
        一、文化书写的表层化
        二、游客差异性的漠视
        三、内涵性引导的缺位
    第二节 导致误解的视觉陷阱
        一、视觉印象的赋魅
        二、缺乏理解的观览
        三、偏误信息的形成
    第三节 通往文化理解的尝试
        一、探索共享意义
        二、创造融合契机
        三、寻找符号系统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标识对村落的影响
    第一节 景观标识的进入与传统村落的显现
        二、从自然到非自然的蘑菇房
        三、从幕后到台前的生活世界
    第二节 内部信息的外部化表述张力
        一、处于交往表层结构中的地名信息
        二、处于交往中层结构中的仪式物信息
        三、处于交往深层结构中的婚嫁信息
    第三节 他者的进入与时空格局的改写
        一、由具象走向抽象的时序符号
        二、由浑然一体走向机械切分的空间秩序
        三、全域旅游的推行及时空格局新整体的重塑
    小结
第五章 梯田世界的变化与知识传播的创新
    第一节 梯田知识生产的延时性
        一、对梯田传承保护的刻板理解
        二、对梯田发展变化的滞后把握
        三、对梯田符号自我的长期建构
    第二节 梯田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
        一、收讯者类型的多样性
        二、交往关系的不稳定性
        三、“中间人”的个性化阐释
    第三节 梯田知识传播的创新原则
        一、梯田本土知识的征用与超越
        二、梯田知识接受路径的拓展
        三、梯田知识生产困境的克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技术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技术的文化研究
        1.2.3 关于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研究
        1.2.4 关于中国烟草产业技术的研究
        1.2.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烟草产业技术和文化批判工具
    2.1 烟草产业技术的基本概念
        2.1.1 产业技术的界定
        2.1.2 烟草产业技术的界定
    2.2 烟草产业技术的内涵
        2.2.1 烟草产业的技术关系
        2.2.2 烟草产业技术系统
        2.2.3 烟草产业技术的特征
    2.3 烟草产业技术文化
        2.3.1 文化的内涵
        2.3.2 烟草产业技术过程中的文化
        2.3.3 烟草产业技术文化的界定
        2.3.4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形态
    2.4 技术社会学视域下的烟草产业技术
        2.4.1 从技术批判到文化批判的技术社会学演进
        2.4.2 以技术解释学分析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嵌入
第3章 基于文化形态的烟草产业技术文化批判
    3.1 烟草产业技术的欲望嵌入批判
        3.1.1 人的欲望分层和纵容
        3.1.2 植物进化欲望的主客颠倒
    3.2 烟草产业技术的认知嵌入批判
        3.2.1 烟草认知的文化解释功能
        3.2.2 地方性知识的空间垄断
        3.2.3 认知代理人身份的技术专家局限
    3.3 烟草产业技术的心理嵌入批判
        3.3.1 烟草起源中的宗教文化心理
        3.3.2 烟草礼仪中获得的身份感和异化
        3.3.3 烟草品牌消费获得的虚幻满足感和优越感
        3.3.4 不同消费心理导致的消费取向审视
    3.4 烟草产业技术的符号文化嵌入批判
        3.4.1 烟草文化的过度繁荣
        3.4.2 烟标设计中的警示作用不强
        3.4.3 烟具技术从使用到观赏的功能转变
    3.5 烟草产业技术的制度和伦理嵌入批判
        3.5.1 禁烟运动规制下的烟草管制模式
        3.5.2 烟草专卖制度下的道德伦理迷失
        3.5.3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全球规约
    3.6 烟草产业技术的政治嵌入批判
        3.6.1 国家对产业技术的政治庇护
        3.6.2 产业技术中的政治渗透
第4章 基于烟草产业技术过程的文化批判
    4.1 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的文化批判
        4.1.1 烟叶种植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环境的危害
        4.1.2 烟草原料种植技术的区域隔离
        4.1.3 烟叶质量控制中的降焦减害悖论
    4.2 烟草生产加工技术的文化批判
        4.2.1 卷烟生产加工和行业标准的先天缺陷
        4.2.2 等级观念助长的加工技术分级
        4.2.3 烟草产业技术危害研究的滞后和避重就轻
        4.2.4 技术主体的多层次性导致的设计断裂
    4.3 烟草销售服务技术的文化批判
        4.3.1 烟草销售引发的健康威胁和国家税收依赖
        4.3.2 烟草服务对人欲望的纵容和对公众利益的忽视
        4.3.3 广告法修订前的隐形销售广告和误导宣传
    4.4 以英美烟草与南洋兄弟烟草的对峙为例
        4.4.1 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对峙
        4.4.2 重税打压导致的种植技术破产
        4.4.3 烟草加工技术的拿来主义
        4.4.4 “迎合传统”与“振兴国货”的销售竞争
第5章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负效应消解和技术转型路径
    5.1 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负效应消解路径
        5.1.1 优化烟草科普知识流动的内外环境
        5.1.2 增强社会责任及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
        5.1.3 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销售和使用
        5.1.4 挖掘烟标的收藏和鉴赏功能向文化产业转型
    5.2 烟草产业技术的转型之路不可逆转
        5.2.1 正视产业技术的生命周期
        5.2.2 递归创造是技术的一种本能
        5.2.3 转型是对技术价值判断的必然回应
        5.2.4 有效利用“利基现象”实现优化转型
    5.3 烟草产业技术的技术转型路径探析
        5.3.1 以“降焦减害”为特征烟草原料种植技术转型
        5.3.2 以“烟草技术无害化”为目标的烟草生产技术转型
        5.3.3 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烟草销售服务技术转型
第6章 结论
    6.1 烟草产业技术应在社会背景中进行文化解释
    6.2 烟草产业技术的负效应需要从文化路径和技术路径进行消解
    6.3 烟草产业技术转型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课题情况

(5)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一、妇女谋生自养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一、化妆品的进口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一、经营分流
        二、巧妙推销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一、化妆品无用说
        二、化妆品有益说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三、大卖“国货”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从广告与消费的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价值与目标
        1、研究背景
        2、研究价值
        3、研究目标
    二、文献综述
        1、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相关研究
        2、广告与消费主义的相关问题研究
        3、广告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研究
        4、小结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
        1、概念界定
        2、理论视角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框架
    五、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视野下的当代广告传播
    一、新生代农民工广告媒介接触状况调查
        1、受访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2、新生代农民工广告媒介接触状况
    二、新生代农民工广告媒体接触态度调查
        1、主动接触广告媒体型的新生代农民工
        2、被动接触广告媒体型的新生代农民工
    小结
第三章 广告传播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表层建构
    一、日常生活中的时尚模仿
        1、衣饰
        2、器物
        3、语言
        4、习俗
    二、人际交往中的荣誉法则
        1、“在场”与“缺场”
        2、“人缘”与“地缘
        3、“强纽带”与“弱纽带”
    三、休闲娱乐中的大众狂欢
        1、拒绝严肃,偏爱轻松
        2、淡看英雄,热追明星
        3、缺乏自主,乐于从众
    小结
第四章 广告传播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深层建构
    一、消费取向强化精神需要
        1、文化消费的投入更加自觉
        2、超前消费的倾向明显增强
        3、符号消费的意识日益滋生
    二、价值追求凸显个体存在
        1、重视物质基础兼及精神价值
        2、重视个人价值兼及社会价值
        3、重视实用价值并及审美价值
    三、人生观念重在享受当下
        1、疏于规划自我的未来
        2、少于思考人生的意义
        3、乐于追求个人的品位
    小结
第五章 广告传播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外部评价
    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认同的外部环境
        1、媒介框架
        2、消费指标
    二、普通农民的评价
        1、家里有农民工者的评价
        2、家里无农民工者的评价
    三、第一代农民工的评价
        1、已经返乡定居者的评价
        2、尚在城市务工者的评价
    四、城市居民的评价
        1、没有农村背景者的评价
        2、曾有农村背景者的评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品牌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
        0.2.2 我国近代纺织的主要文献
        0.2.3 我国近代商标的主要文献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1“近代”的时间界定
        0.3.2 民族纺织企业
        0.3.3 品牌不仅仅是商标
    0.4 研究意义与结构
        0.4.1 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
        0.4.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0.5 研究创新与不足
        0.5.1 研究的创新
        0.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西学东渐视野下的品牌本土化
    1.1 品牌在西方的变迁
        1.1.1 品牌的萌芽时期
        1.1.2 品牌的发展时期
        1.1.3 品牌的成熟时期
        1.1.4 品牌的拓展时期
    1.2 品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2.1 品牌概念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1.2.2 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的引入
        1.2.3 中国民族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1.3 品牌与国家创新战略
        1.3.1 品牌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关系
        1.3.2 品牌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
        1.3.3 品牌价值提升源于技术进步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崛起与发展
    2.1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2.1.1 中国近代纺织业兴起的背景
        2.1.2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诞生
        2.1.3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
    2.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统计分析
        2.2.1 棉纱、棉织品牌统计
        2.2.2 毛纱、毛织品牌统计
        2.2.3 蚕丝、丝织品牌统计
        2.2.4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与纺织品牌的分布
    2.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技术发展
        2.3.1 中国近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基础
        2.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机械化引进与改造
    2.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设计风格
        2.4.1 建立于情感诉求的品牌命名
        2.4.2 建立于本土文化的标识设计
        2.4.3 建立于广告媒介的品牌传播
    2.5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经营管理
        2.5.1 《商标法》与纺织品牌保护
        2.5.2 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品牌创新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代上海毛纺织品牌的个案研究
    3.1 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
    3.2 上海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3.2.1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病态式发展(1914-1930)
        3.2.2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半殖民地化(1931-1937)
        3.2.3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灾难与苟延(1937-1945)
        3.2.4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复兴与瘫痪(1945-1949)
    3.3 上海近代毛纺织主要品牌分析
        3.3.1 上海毛纺与“双猫”、“小囡”商标
        3.3.2 中国毛纺与“皇后”商标
        3.3.3 章华毛纺与“章华”、“九一八”商标
        3.3.4 天津东亚毛纺与着名的“抵羊”商标
    3.4 典型案例:章华“九一八”牌
        3.4.1“九一八”毛纺织名牌
        3.4.2 章华毛绒纺织的先进机器设备
        3.4.3 上海章华毛纺的技术评估
        3.4.4 品牌的成功无捷径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纺织品牌与技术创新
    4.1 申新:近代中国着名棉纺企业
        4.1.1 品牌产品筑稳申新基础
        4.1.2 技术设备坚守申新重生
    4.2“人钟”:品牌质量的代言
        4.2.1 中国第一棉纱注册商标
        4.2.2 为国挽利权的时代诉求
        4.2.3 质量求生维护品牌权益
    4.3 技术:为品牌生命力续航
        4.3.1 更新机器设备重视质量
        4.3.2 办理职业教育培训员工
        4.3.3 培养引进专职技术专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纺织品牌与文化自信
    5.1 美亚:享誉中外的中国丝绸
        5.1.1 从中美合资到收购扩展
        5.1.2 从战后重生到生机勃发
    5.2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
        5.2.1 真丝与人造丝共拓市场
        5.2.2“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
        5.2.3 多方式宣传“中华丝绸”
    5.3 文化自信源于技术进步
        5.3.1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5.3.2 加强印染工艺及设计
        5.3.3 设立原料成品检查所
        5.3.4 设立新品研究试验所
    5.4 文化自信下的海外市场扩张
        5.4.1 拓展海外市场
        5.4.2 保税区雏形“关栈厂”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纺织品牌与经营创新
    6.1“五和”:和气生财聚人才
        6.1.1 五人同心共谋针织市场
        6.1.2 迎合市场需求设计产品
        6.1.3 保存实力劫后几经重生
    6.2 广告营销网络
        6.2.1 展览和陈列
        6.2.2 建立销售网络
        6.2.3 广告宣传
    6.3 商标保护意识
        6.3.1“鹅”牌商标的诞生
        6.3.2 采取防御商标策略
        6.3.3 与洋货媲美的“鹅”牌
    6.4“五和”的经营思想与时代复出
        6.4.1 更新观念汇聚人气
        6.4.2 从树国货到走出去
        6.4.3 建高素质营销队伍
        6.4.4 强化商标保护意识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兴衰的历史规律
    7.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历史地位
    7.2 中国纺织品牌兴起的特征
        7.2.1 中国近代纺织生产变革的规律
        7.2.2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引进的弊端
    7.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成长的规律
        7.3.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布局特征
        7.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品牌意识
    7.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
        7.4.1 经济基础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7.4.2 政治局势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与对策
    8.1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
        8.1.1 中国当代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
        8.1.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发展现状
        8.1.3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主要问题
    8.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对策
        8.2.1 技术创新: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8.2.2 注重设计:整合品牌的文化资源
        8.2.3 加强管理:提升品牌的经营效率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历史的当今启示
附录 1《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附录 2《商标局暂行章程》
附录 3《商标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描述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3.1 PEST模型概述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9)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因商而兴:上海精神与上海人
    三、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四、研究文献综述
    五、研究路径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阐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二、1949至1956年的时段内涵
    第二节 中共群众路线的起源及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一、中共群众路线的提出及群众工作实践历程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群众工作的探索过程
        三、上海解放前中共接管城市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
        一、上海城市发展促使商人、资本家、知识分子等上升为精英阶层
        二、上海城市发展为工人阶级壮大创造了社会条件
        三、上海城市发展为底层边缘群体提供了生存空间
        四、上海城市发展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第四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的四重变奏与发展定位
        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二、从帝国主义的桥头堡到海防前沿和国际友好交流平台
        三、民间社团组织从散漫到有序化
        四、人口结构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
第二章 重构到强化: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重构:中共在上海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1949-1950)
        一、劫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上海群众关系恶化
        二、集训:中共部队接管上海前的筹备工作
        三、接管:中共密切上海群众关系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调整:“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党群互动(1950-1953)
        一、抗美援朝运动前上海各阶层群众的社会心态
        二、中共领导上海各阶层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过程
        三、上海各行业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方式分析
    第三节 强化: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阶段群众的道路选择(1953-1956)
        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利益各方的复杂关系
        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合作方式分析
        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工会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协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
        一、留用与改造:中共对原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方式分析
        二、协商:中共与上海民主人士的合作方式分析
        三、中共与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合作特征分析
    第二节 宣传教育: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反投机活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及作用分析
        二、群众性运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分析
        三、宣传载体联系群众的作用与方式分析
    第三节 组织协助: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部门机构
        一、人民代表会议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渠道
        二、工会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群众的助手
        三、工商联合会是协助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群众工作的宣传制度分析
        一、宣传网制度初建阶段宣传员的发展方式分析
        二、宣传网制度巩固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分析
        三、宣传网整顿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分析
    第二节 群众工作的组织制度分析
        一、里弄临时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二、里弄常规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三、里弄群众组织制度的案例分析——以宝兴里为例
第五章 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与效果考察
        一、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分析
        二、走向社会主义: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效果考察
    第二节 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历史经验分析
        二、评价与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研究现状
        0.2.1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研究现状
        0.2.2 国内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0.3.1 研究的现实意义
        0.3.2 研究的理论意义
    0.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0.4.1 本文研究思路
        0.4.2 本文研究方法
        0.4.3 本文的创新点
1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相关理论
    1.1 文化的涵义、特征和作用
        1.1.1 文化的涵义
        1.1.2 文化涵义的特征
        1.1.3 文化的作用
    1.2 文化事业、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的概念辨析
        1.2.1 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1.2.2 文化经济的概念
        1.2.3 文化产业的定义
    1.3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界定
        1.3.1 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概念及其关系
        1.3.2 文化体制、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关系
        1.3.3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主体和客体
        1.3.4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2 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2.1 美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2.1.1 美国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特点
        2.1.2 美国文化产业的准政府管理机构
        2.1.3 美国文化产业的民间管理组织
        2.1.4 美国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机制
    2.2 法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2.2.1 法国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特点
        2.2.2 法国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机构
        2.2.3 法国文化产业的民间管理组织
        2.2.4 法国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机制
    2.3 日本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2.3.1 日本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特点
        2.3.2 日本文化产业政府管理机构
        2.3.3 日本文化产业的民间管理组织
        2.3.4 日本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机制
    2.4 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启示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4.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2.4.3 坚持创新为本,科技为先
        2.4.4 强化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3 新兴国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3.1 韩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3.1.1 韩国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特点
        3.1.2 韩国文化产业政府管理机构
        3.1.3 韩国文化产业的民间管理组织
        3.1.4 韩国文化产业政府管理机制
    3.2 印度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3.2.1 印度文化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特点
        3.2.2 印度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机构
        3.2.3 印度文化产业的民间管理组织
        3.2.4 印度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机制
    3.3 新兴国家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启示
        3.3.1 政府主导
        3.3.2 精英决策
        3.3.3 创新为先
        3.3.4 产业促进
4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4.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简历
    4.2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4.2.1 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的初创、探索和改革
        4.2.2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发展轨迹
        4.2.3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现状
    4.3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在地方的运行情况比较:以2013年为例
        4.3.1 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2013年文化产业管理工作简况
        4.3.2 粤湘陕宁2013年文化产业管理工作简况
    4.4 地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作用于文化产业:以湖北为例
        4.4.1 湖北省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4.4.2 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4.3 加快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5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4.5.1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5.2 解决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思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如何以好牌子赢得外国消费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母婴用品网络口碑促销组合策略研究[J]. 曹凤怡,张晓飞,金玉芳. 南大商学评论, 2019(02)
  • [3]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D]. 郑佳佳. 云南大学, 2018(01)
  • [4]烟草产业技术的文化批判[D]. 李鹏. 东北大学, 2018(12)
  • [5]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6]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从广告与消费的角度分析[D]. 王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7]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D]. 郭星梅. 东华大学, 2016(02)
  • [8]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9]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D]. 鄢进波. 上海大学, 2016(02)
  • [10]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 司晴川.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如何用好品牌赢得国外消费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