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知识经济与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何奕艳[1](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文中指出重视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成为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开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育改革研究,不仅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议题和关键所在,更是全面深化我国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相比新加坡来说,起步晚,处于理论探索与建构阶段,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本文以核心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对我国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教育改革有所启发。本文以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先介绍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再阐述中学教育改革的总体教育目标和内容、改革举措,最后通过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来启发我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改革。本文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建构起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的分析框架,进而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总体教育目标、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感能力、《21世纪技能》),从中我们得知新加坡旨在为国家培养有韧性、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以及高水平和高素质的21世纪人才。在具体政策措施的推进中,新加坡的教育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精神,以计划形式进行一系列规范化的教育体系改革和提升,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的对中学教育进行改革。新加坡对提升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教育质量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我国应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习活动创设、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业质量标准研发。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白微[3](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创新源动力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中,中学阶段是把方向和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学生、教师各种活动方式和影响的总和,是物质、精神、氛围上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类型。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并贯穿于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重要作用,开展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对于完善我国创新型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岳阳市区6所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对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以及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硬件条件、机制保障、有效途径以及价值导向等方面。改进这项工作的主要对策包括加强校园物质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新平台,拓宽创新视野,为创新素养培育创造良好条件;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提升全员创新能力,调动全员创新激情,保障全员创新热情,为创新素养培育健全机制保障;丰富校园行为文化,回应中学生创新诉求,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丰富中学生创新内容,为创新素养培育拓宽有效途径;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为创新素养培育提供价值导向。
梁文燕[4](2020)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对我国财经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国财经素养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代社会,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整个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强调要发展包括财经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新时代知识型、发展型人才。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财经素养,不但会影响其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稳定,同时也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对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较为重视,但对财经素养却关注度不够,因此也就导致了社会上各种“裸贷”、“陷校园贷”等类似事件层出不穷,这也侧面凸显了我国青少年在财经素养培育方面的欠缺。可见,积极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与宣传,加强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于现阶段而言刻不容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处于学校育人主阵地的最前沿,是高中生接受基础的财经教学的主要渠道。探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财经素养,既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又符合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追求,通过研究以期为教师改进财经教学,在课堂中更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财经素养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高中生的财经素养指的是学生个体在习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金融等财经知识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以财经意识、财经情感为内核的财经决策能力与行为表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要着重从财经知识、财经能力和财经意情这三方面入手,注重学生财经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独特性。高中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获得的能运用于各种财经活动的市场经济原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等财经知识,形成的能适应于经济生活的基本财经决策能力、财经信心与态度,并最终在经济生活中能有效解决财经问题,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行为,是将来能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经济能人的重要基础,也是高中生今后顺利步入大学,迈入社会的必要准备,有助于推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迎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包含财经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最终实现个性和全面的发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财经素养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当前,关于高中生的财经素养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如学生的财经知识框架模糊、财经认知与行为决策能力的欠缺、财经意识与情感的匮乏等。归纳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教材中的财经知识结构零散、课程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性不高、教学评价实效性把握不足、财经素养培育渠道有限。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解决相应的问题,提升课堂财经教学效果,应该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教学指导,遵循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和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高中)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中所蕴含的财经素养资源,以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开展与财经相关的活动方面的教学指标,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财经素养培养提供有力的可行依据。关于提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财经素养培养效果,建议思想政治教师进一步明确素养目标,夯实学生财经知识;深挖课程资源,充实财经价值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财经能力进阶;完善评价方式,提高财经教学实效;丰富活动形式,拓宽财经培育渠道,以最终实现有效的财经教学,提高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财经素养的培养活动质量。
薛旻雪[5](2020)在《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创意舞动注重肢体与思维的契合表达,而非纯粹的技术技巧舞蹈。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创意舞动课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表现情形。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为主,并以“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分数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分数为辅,研究工具包括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量表、教学观影记录、教师反思日记、观察员观察记录等等。量化资料将实验组学生的评估分数进行Excel分析,将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前测和后测分数进行成对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质性资料则加以分析归纳,深入探讨学生在创意舞动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表现。研究对象为南京市X小学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共计36人,其中实验组20人、对照组16人,研究历程中开展10周教学内容,其中每周一节,一节40分钟。经过研究,从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表现、成因探讨和教学建议得出如下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在效果表现上,创意舞动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有所帮助,具体表现在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进性等四个方面。在“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中发现,虽然每位儿童开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时间点都不一样,但是在创造性思维各方面的表现上皆有所提升,特别是普遍到了最后几周,创意表达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多。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得出,实验组学生各项分数均达显着差异;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经过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后测成绩在流畅性、独创性、精进性和创造性思维测验总分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创意舞动课程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成因探析上,从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知识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等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在创意舞动课程中,通过与多学科相结合进行学科知识迁移的内容设计方式,增加了学生舞动领域相关知识的习得;通过运用游戏、意象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不断挑战自我,改变思维方式,形成有益于肢体舞动创造的认知风格;通过主题式舞剧的成果展现方式激发学生舞动表达的工作动机。在教学建议上,教学设计方面,选择儿童感兴趣且难度适宜的教学主题,遵循“身体协调准备-即兴-赋形”教学三阶段,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与课时量;教学指导方面,运用多元引导方式,包括游戏、意象、示范、教具、音乐等,建立班级常规,保证转化与分享的时间;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多元评量方式,回应学生创造的表现,不做“对或错”的价值判断,聆听学生的创造思考。
王玲[6](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叶长红[7](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刘海涛[8](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杨明菊[9](2019)在《新高考背景下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同状况及其完善路径研究 ——以Y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现稳健发展,但是当前教育仍然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的教育生活呼唤。当前,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以高考成绩作为重要的录取标准,这种单一以分数定论的学生评价模式对国家的未来人才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在国家制定和印发了系列旨在改革教育时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政策文件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运而生,并在我国由点及面的进行实践探索。在系列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目前师生对这项关乎切身利益的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认同度如何,及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师生成长有什么影响呢?本文以深圳地区的普通高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和访谈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当前普通高中阶段教师和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认同度情况开展了研究。本研究选取了深圳市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之一的Y校的师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了解,通过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1.样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总体认同度水平较低,即接受调查的师生对此项政策的认知水平、满意度和接受度水平及评价水平的认同度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2.高一年级学生的认同水平相对要好于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3.就问卷三个维度得分情况而言,政策认知部分的得分普遍高于师生对政策实施方面的认同度,表明师生对政策本身比较了解和认可,但是整个实施过程却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师生对政策的认知不足、无法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评价标准不一、评价内容边界模糊、评价结果的应用无法得到保障等。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提高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认同度,应在师生中加大素质评价的宣传、实现评价结果与高考的“硬挂钩”、探索学校特色评价体系和构建诚信评价机制等方面精准施策的参考建议以整体提升师生对评价政策的认同度。
王艺璇[10](2019)在《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品德塑造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要始终以立德树人的实际效用作为根本标准来衡量与检验学校的各项工作。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而中学阶段则是个体人格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文化素养及道德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遵循中学生年龄及心理发展特征,结合中学生学习、生活所面临的新情况,抓住关键期,积极促成适应中学生在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品德养成教育是当前立德树人工作的要点。在把握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的理想图式是本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所谓新时代的品德养成的理想图式就是要让中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上下功夫,帮助中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理解核心价值。要在社会公德培育上下功夫,教导中学生正直诚信、明礼守法以维护社会和谐,也要护佑绿水青山,树立绿色理念。要在家庭美德传承上下功夫,晕染勤俭持家的底色,在孝老爱亲、亲善和睦中营造美好的家庭氛围。还要在个人品德涵育上下功夫,强化中学生品行持守、坚定其主体意识、助推其道德实践,品德养成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有了新发展,中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诉求,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新时代,国家面临着不断加强对中学生思想、素养、担当、作为进行培育的新要求;学校面临着进一步明确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新任务;家庭面临着深度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独特功能的新形势;中学生自身则面临着道德价值取向多元、身心发展矛盾凸显、升学教育竞争激烈及社会生活环境复杂等新情况,反映了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独特性与新时代中学生的品德养成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这是一项需要通过系统培育才能实现的复杂工作,它必须贯穿中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实现新时代中学生的品德养成,要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个方面着力。首先要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多方协同,突出教育引导的基础性作用。其次,要坚持校内、家庭以及社会的三维实践,突出实践养成以推动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切实开展。最后,要注重完善法制建设,为中学生品德养成提供有力保障,满足新时代的德育需求。
二、发展知识经济与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知识经济与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
2.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方针总体要求的落脚点 |
3.核心素养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议题和关键所在 |
4.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值得借鉴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核心素养 |
2.教育改革 |
3.新加坡中学教育 |
(四)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新加坡中学教育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
(一)新加坡中学教育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新加坡中学教育核心素养提出的理论依据 |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具身认知理论 |
3.终身教育理论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之总体教育目标和内容 |
(一)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之总体教育目标 |
(二)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之核心素养内容 |
1.核心价值观 |
2.社交与情感能力 |
3.《21 世纪技能》 |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举措 |
(一)重构中学教育课程设置框架 |
1.更新品德与公民教育课程 |
2.加强“数字素养” |
3.“了解亚洲” |
(二)提升中学生的学科能力 |
1.发掘学生的学科优势 |
2.培养学生的性格和价值观 |
3.为未来的学生做准备 |
(三)实施应用学习计划和生活学习计划(ALP/LLP) |
1.应用学习计划(ALP) |
2.生活学习计划(LLP) |
(四)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 |
1.加强与教育部及学校的伙伴关系 |
2.提出新的V~3SK框架 |
(五)构建中学教育学业质量评估体系 |
1.调整中学评估体系 |
2.转变中学评估方式 |
3.更新小学离校会考(PSLE)评分系统 |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总结及启示 |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的总结 |
1.取得的成果 |
2.面临的挑战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1.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课程体系改革 |
2.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学科能力发展 |
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习活动创设 |
4.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
5.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业质量标准研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机构、组织、人物等术语英汉对照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时代发展之需要 |
1.1.2 国家政策之号召 |
1.1.3 素质教育之深化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
1.3.2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综述 |
1.3.3 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关联性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校园文化建设及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相关概述 |
2.1 校园文化概述 |
2.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
2.1.2 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
2.2 创新素养概述 |
2.2.1 创新素养的含义 |
2.2.2 创新素养培育的意义 |
2.3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
2.3.1 中学阶段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最佳时期 |
2.3.2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要素 |
2.3.3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 |
2.3.4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要求 |
2.4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作用 |
2.4.1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熏陶 |
2.4.2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引导 |
2.4.3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成长过程给予励志 |
2.4.4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创新心理给予锻炼 |
第3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工具的编制 |
3.1.2 调查方式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情况 |
3.2.3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调查情况 |
3.2.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调查情况 |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从校园物质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硬件条件存在不足 |
3.3.2 从校园制度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机制保障存在不足 |
3.3.3 从校园行为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有效途径存在不足 |
3.3.4 从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价值导向存在不足 |
第4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对策 |
4.1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创造良好条件 |
4.1.1 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
4.1.2 健全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创新平台 |
4.1.3 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拓宽创新视野 |
4.2 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健全机制保障 |
4.2.1 优化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全员创新能力 |
4.2.2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调动全员创新激情 |
4.2.3 创建鼓励创新教学的评价机制保障全员创新热情 |
4.3 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拓宽有效途径 |
4.3.1 注重校园特色活动,回应中学生创新诉求 |
4.3.2 开展创新性教育,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 |
4.3.3 拓展社会实践,丰富中学生创新内容 |
4.4 深化校园精神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提供价值导向 |
4.4.1 建立和弘扬引导独立思考的校园文化 |
4.4.2 建立和弘扬尊重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 |
4.4.3 建立和弘扬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校园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状况 |
2.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1.关于“财经” |
2.关于“素养” |
3.关于“财经素养” |
一、高中生财经素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
(一)基本内容 |
1.财经知识 |
2.财经能力 |
3.财经意情 |
(二)主要特征 |
1.实践性 |
2.综合性 |
3.独特性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一)重要性 |
1.推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 |
2.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
3.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
4.顺应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
5.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的发展 |
(二)可行性 |
1.理论支撑 |
2.现实基础 |
三、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其原因 |
(一)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
1.财经知识框架模糊 |
2.财经认知与行为决策能力欠缺 |
3.财经意识与情感匮乏 |
(二)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材财经知识结构零散 |
2.课程资源挖掘力度不够 |
3.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性不高 |
4.教学评价实效性把握不足 |
5.财经素养培育渠道有限 |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对策 |
(一)明确素养目标,夯实学生财经知识 |
1.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财经素养培养目标 |
2.财经素养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化 |
(二)深挖课程资源,充实财经价值内容 |
1.灵活处理思想政治教材的财经内容 |
2.充分挖掘情感与价值观教育资源 |
3.有效应用各种实践活动资源 |
4.巧妙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
(三)更新教学方式,促进财经能力提升 |
1.关注议题设计,加强学生财经认知能力 |
2.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财经信心与态度 |
3.依托活动载体,锻炼学生财经决策能力 |
(四)完善评价方式,提高财经教学实效 |
1.充分发挥以“质性”方法为主的过程性评价 |
2.合理利用发展性理念的终结性评价 |
(五)丰富活动形式,拓宽财经培育渠道 |
1.加强学校财经教育宣传阵地建设 |
2.提高课堂财经教学实践活动质量 |
3.深入开展财经类的主题教育活动 |
4.鼓励开设财经类的学生社团活动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教育的核心:创造力教育 |
二、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起促进作用 |
三、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者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创造性思维教学与培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创意舞动与创造性舞蹈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舞蹈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 |
二、行动研究的方法 |
三、行动研究的历程 |
第一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内涵界定 |
一、创意舞动的历史发展背景 |
二、对创意舞动课程的内涵界定 |
三、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价值意义 |
一、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 |
二、唤醒儿童发展多元智能 |
三、融合音乐和“即兴”发展儿童身心交互关系 |
第三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目标设定 |
一、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元素的了解与运用 |
二、培养学生“五项能力”的发展 |
第四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内容选择 |
一、以舞蹈元素为基础 |
二、以学科融合为必然 |
三、以主题形式为特色 |
第五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游戏教学法 |
二、意象教学法 |
第六节 创意舞动课程的评价标准 |
第二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成员 |
一、研究者 |
二、研究对象 |
三、协同研究员 |
四、专家学者 |
第二节 研究流程与架构 |
一、初步阶段 |
二、研究计划阶段 |
三、研究实施阶段 |
四、研究形成阶段 |
第三节 研究资料来源与分析 |
一、质性资料来源与分析 |
二、量化资料来源与分析 |
第三章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情境 |
一、班级现状 |
二、研究场域与限制 |
第二节 课例设计 |
一、第一阶段:感知肢体阶段 |
二、第二阶段:元素探索阶段 |
三、第三阶段:舞段呈现阶段 |
第三节 教学历程、反思与调整 |
一、感知肢体阶段(身体协调阶段) |
二、元素探索阶段(即兴阶段) |
三、舞段呈现阶段(赋形阶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表现 |
一、学生在创意舞动课程创造性思维发展评估中的提升表现 |
二、学生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提升表现 |
三、学生对创意舞动课程回馈的感受与看法 |
第二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因探析 |
一、与多学科相结合的内容设计丰富学生舞动领域的相关知识 |
二、运用游戏、意象等教学方法形成学生舞动创造的认知风格 |
三、主题式舞剧的成果展现方式激发学生舞动表达的工作动机 |
第三节 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建议 |
一、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设计 |
二、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指导 |
三、创意舞动课程的教学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一 教学设计 |
附录二 学习单 |
附录三 学生问卷 |
附录四 教师问卷 |
附录五 访谈提纲 |
附录六 校方同意书 |
附录七 研究参与者与监护人同意书 |
致谢 |
(6)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8)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新高考背景下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同状况及其完善路径研究 ——以Y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三、实践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素质及综合素质 |
二、综合素质评价 |
三、认同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认同理论 |
第二节 政策认同相关理论 |
一、帕森斯系统理论 |
二、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 |
第三节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认同基础 |
一、评价政策的认同要素 |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同表现 |
第三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发展历程和实践 |
第一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发展历程 |
一、1980 年至1999 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演进 |
二、1999 年以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演进 |
第二节 国内外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 |
一、国外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验及启示 |
二、国内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验及启示 |
第三节 国内外有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
一、评价理解的困境 |
二、评价结果运用的困境 |
三、评价实施的困境 |
四、评价推广中的困境 |
第四章 综合素质评价师生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工具的选取 |
二、问卷前测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样本信息 |
二、信效度分析 |
三、认同度情况综合分析 |
四、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建议 |
一、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政策认同 |
二、实现评价结果与高考录取“硬挂钩”以提升认同度 |
三、探索学校特色评价机制以提升师生认同度 |
四、构建诚信评价机制以提升师生认同度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难点及创新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品德的基本概念 |
2.1.2 养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
2.1.3 品德养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
2.1.4 中学生的基本概念 |
2.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人文素质教育理论 |
2.2.3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 |
第3章 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的理想图式 |
3.1 注重在爱国主义教育上下功夫 |
3.1.1 树立家国情怀以厚植爱国情 |
3.1.2 坚定理想信念以激发强国志 |
3.1.3 理解核心价值以引导报国行 |
3.2 注重在社会公德培育上下功夫 |
3.2.1 正直诚信以助力中学生立身处世 |
3.2.2 明礼守法以规范中学生自身行为 |
3.2.3 保护环境以树立中学生绿色理念 |
3.3 注重在家庭美德传承上下功夫 |
3.3.1 晕染勤俭持家的底色 |
3.3.2 沿袭孝老爱亲的风气 |
3.3.3 承继亲善和睦的传统 |
3.4 注重在个人品德涵育上下功夫 |
3.4.1 坚持慎独慎微以强化中学生品行持守 |
3.4.2 呼唤责任担当以坚定中学生主体意识 |
3.4.3 促进知行合一以助推中学生道德实践 |
第4章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的现实诉求 |
4.1 国家层面: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要符合新要求 |
4.1.1 中学生政治品德的塑造必须加强 |
4.1.2 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涵养仍须深化 |
4.1.3 中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尚需凸显 |
4.1.4 中学生知行合一的引导还需优化 |
4.2 学校层面: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要承接新任务 |
4.2.1 “培养什么人”的德育目标应进一步牢固 |
4.2.2 “怎样培养人”的德育途径要进一步探寻 |
4.2.3 “为谁培养人”的德育立场待进一步明确 |
4.3 家庭层面: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要理清新形势 |
4.3.1 家庭的独特功能待发挥 |
4.3.2 家教的实际功用待强化 |
4.3.3 家风的重要功效待深挖 |
4.4 个体层面: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要正视新情况 |
4.4.1 道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 |
4.4.2 身心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
4.4.3 升学教育竞争日益激烈 |
4.4.4 社会生活环境日益复杂 |
第5章 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的着力维度 |
5.1 在注重多方协同中凸显教育引导 |
5.1.1 学校教育要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 |
5.1.2 家庭教育要深挖家风的传带功能 |
5.1.3 社会教育要优化环境的晕染效果 |
5.2 在重视知行合一中突出实践养成 |
5.2.1 坚持校内实践以培育中学生劳动服务意识 |
5.2.2 鼓励家庭实践以确立中学生感恩自立意识 |
5.2.3 开展社会实践以塑造中学生责任奉献意识 |
5.3 在完善法制建设中强化制度保障 |
5.3.1 内化规矩纪律以牢固品德养成根基 |
5.3.2 完善政策法规以营造良好督导环境 |
5.3.3 推行体制机制以强化自觉自制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发展知识经济与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加坡中学教育改革研究[D]. 何奕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D]. 白微.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4]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研究[D]. 梁文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创意舞动课程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D]. 薛旻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7]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9]新高考背景下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同状况及其完善路径研究 ——以Y校为例[D]. 杨明菊. 深圳大学, 2019(01)
- [10]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研究[D]. 王艺璇.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