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论文文献综述)
曹楠楠[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王松[2](2017)在《全面两孩政策与城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指出经过30多年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的急剧降低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而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正是有效应对老龄化引起的各种人口和社会问题。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城市居民的生育二孩意愿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对全面两孩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实施效果评估,以及政策的后期走向均具有重要意义。本选题以城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为切入点,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乌鲁木齐市居民对全面两孩政策的回应情况,以及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首先,本选题对我国生育政策的渐进演进历史及特点进行了探索,阐述了全面两孩政策的公共政策本质、政策目标和政策环境。然后,剖析了乌鲁木齐市的人口和生育政策现状,并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的生育二孩意愿及核心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根据乌鲁木齐市2009-2015年的二孩出生人数增长趋势和目标群体的生育二孩意愿,评估了全面两孩政策在乌鲁木齐市的基本执行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全面两孩政策有效执行的相关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全面两孩政策是政府部门对当前的人口和社会环境需要做出的必然回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我国将长期坚持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并不高,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目标群体比重仅为44.2%,在总目标群体中不占绝对优势。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经济收入、生活压力、抚养孩子的精神压力、房价、社会保障、家庭养老负担和学校教育是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的核心要素。政策评估发现,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是影响全面两孩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经济环境又是政策环境的核心。结合乌鲁木齐市的二孩出生人数增长趋势,以及全面两孩政策在全国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全面两孩政策在乌鲁木齐市的实施情况与预期的政策目标基本吻合。
贾晓旭[3](2017)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身体与性别的特定语境中、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女性的生育观进行重新审视。这种审视的指向目标既有女性自身,也涵盖着男性、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全部历史,更包括着人类未来的价值取向和前进方向。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其所具有的特定性别往往被人所忽视。性别的差异不仅影响了社会分工,还致使当代中国女性在生育观上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仅仅取决于个体的主观选择,而始终是取决于在社会实践中展开的、基于物质利益关系而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因此,想要研究中国女性生育观,就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生育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重新进行认识和思考,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整合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嬗变过程及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现状,探析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时代价值与阻滞因素,并在上述基础上寻找最终的解决之道。本文主要包括绪论(第1章)、正文(第2-6章)和结语(第7章)三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评述当前研究现状、概述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在选题缘起及意义方面,指出女性生育不仅在构建人类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还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西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理论探讨女性主体性、阶级性、权力范式等问题时的核心关切。在国内外研究综述方面,对国内外关于生育观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指出目前关于女性生育的理论探索局限于对生育观变动的理论体系阐释与预测生育行为的数据模型构建,并未触及到生育观的根本性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是进行本论文研究的灵魂和总的方法,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提供相结合。最后阐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运用唯物史观重新思考中国女性的生育观问题,这既是关系到能否在新的领域中贯彻唯物主义原则的根本性问题,也为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2章,女性生育观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先是在结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定义生育观和女性生育观的概念和内涵,并厘清其与生育意愿、生育计划和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西方女性主义的生育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首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文本为依托,按照时间顺序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实质与内在逻辑,即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出人口再生产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口再生产的过程受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水平所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生产制度和人口规律也会大相径庭。然后从西方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生育,探寻其与马克思主义人口生产理论的联系与分歧;最后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发展脉络,即中国政府通过实施法律政策,对击毁封建生育观、重建符合当时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新生育观,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第3章,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历史嬗变。本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生育观的嬗变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中国女性生育观所经历的由原始到现代的漫长的嬗变过程。这种嬗变不是经济唯物主义的移植,而是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上层建筑逐渐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在古代中国,囿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使得对于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的大量需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的生育诉求,传统生育观由此而生;到近代以来,由于小农经济依然是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传统生育观仍有存在的经济基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当时中国落后社会形态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能通过对生育观的改良而得到解决;再到现代,新中国将女性从家庭的私人领域的困窘中解放出来,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改变女性的生育观,女性生育观开始实现现代转型。第4章,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现状。本章尝试总结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的现实状况,因为这是解决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观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首先,从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行为的表现来看,中国女性开始逐渐认同晚婚晚育、少生优育、男女平等的现代生育观,另一方面受城乡差别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耕生产方式差异、宗族文化的再度复兴等影响,使得传统生育观在一定范围内仍有着广泛而强大的根基。其次,生育率偏低、性别偏好严重与生育伦理问题频发是当代中国女性生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是当代中国女性生育问题的成因。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还是传统男权制的惯性,其实质问题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种生产”中的“人口再生产”的价值被无限地漠视与剥削。当生育从维系氏族存亡的角色退居到家庭私人领域中时,女性的价值自然也会随之被贬低和轻视。第5章,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时代价值与阻滞因素。本章首先强调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即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有助于实现女性解放、有助于延续民族血脉。然后在此逻辑起点上探讨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指出当代中国女性自身的变化与觉醒使得构建新的、适合人们身心需要的理性生育观成为可能。最后重点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阻滞因素:一是生育被“异化”,在人口再生产理论的语境下,利用唯物史观的“异化”概念从异化劳动是“物”的异化、异化劳动是自我异化、异化劳动是类本质的异化、异化劳动是人同人的异化四个方面论证女性生育如何被“异化”并与女性自身出现疏离;二是女性是“他者”,从近代以来兴起的“主体性”和“本质主义”角度出发探讨女性是“他者”的非正当性;三是从“社会性别体制”角度探寻传统社会性别体制如何使两性之间的生物差异转变为了社会差异,并通过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制度力量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第6章,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路径选择。确立理性的生育观,需要公民、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第一是公民角度,根据唯物史观中对人口再生产的“生理素质”和“精神素质”的论述重新诠释了“生育优化”的科学内涵,指出“生理素质和精神素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也是决定人口质量的两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生育优化”的基本要求。第二是家庭角度,从法律和道德伦理两个层面论证了女性应该拥有生育自主权,并指出了女性在生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第三是国家角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论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底层的变革具备天然的正当性和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教育,都可以通过对生育行为的适度调控达到使人口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目的。第四是社会角度,指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和解决女性就业歧视是重塑整个社会还隐匿存在的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的根本解决之道。第7章,结语。通过对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是提倡理性生育的前置条件是价值观预设问题。二是生育观是可以被塑造和影响的。三是指出以往把中国生育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生产力的低下”并倾向于使用经济理论解释人们的生育行为的思路所存在着的原则性问题。四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即使在当代,生育的决策权也并不完全取决于女性本人。
王剑雄[4](2016)在《基于生育政策演变的全面二孩政策人口效应分析》文中认为生育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社会政策之一,它决定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人口发展趋势,包括人口的规模、结构及质量等方面,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我国的生育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国的人口现状及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生育政策的演变为主线,梳理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过程及其产生的人口学后果,并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的人口效应。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67年来,对我国人口发展影响最深、实施时间最长、措施执行最为严格的是计划生育政策。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近四十年来,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良好的协调,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前,计划生育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人口学后果,例如: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等等。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缓和劳动力人口短缺的局面,使过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正常,促使总和生育率的回升。研究认为:“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有效促使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正常,适当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稳定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增加劳动人口的供应,但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国国民的生育意愿及生育文化受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已发生了悄然变化,再加上目前抚养孩子和培育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或者不敢生育二孩。因此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适当奖励或补贴生育二孩的家庭,从国家层面做好鼓励生育二孩的宣传工作,以便应对我国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龙峰[5](2015)在《宪法视野下我国人口法制的人权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人口法制指与人口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和,由于长久以来的历史传承以及出于建国后实际情况的客观考虑,更因为受到宪法价值取向的直接引导,我国的人口法制一直定位为国家战略规划。作为个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国家整体规划的工具,人本身的权利和尊严没有得到重视。改革开放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剧变,通过与早前国内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国际人权标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比较发现:我国人口法制中人权保障正在加强,人口法制的定位正由国家战略规划转向人权保障。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自从“文革”结束后,我国宪法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人口法制定位转型发生的关键因素。人口法制的转型还在继续,转型的最终完成以及人权保护的完善都离不开宪法学的思考和支持。本文大约共三万一千字,分为四个部分,其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标题为透视我国当代人口法制,主要是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整理出我国现行人口法制的法律规范体系,并指出计划生育法制是我国人口法制的核心部分,以计划生育法制为例证分析出我国人口法制的初始定位是一种法律化的国家战略规划。第二部分的标题为我国人口法制的人权检视,这部分是论文分析的重点,主要是通过考察国家法在人口政策领域的国际人权标准并结合我国人口法制的历史沿革与现行的人口法制进行比较,发现我国人口法制的定位已经从国家战略规划转型为人权保障。经过分析研究,得出了我国人口法制定位转变为人权保障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宪法价值取向回归到了人权保障。第三部分的标题为我国人口法制中人权保障的未来图景,我国人口法制定位转变的实质就是人口法制向人口法治的转型。转变尚未完成,其人权保障也还有诸多不足,为了进一步促成我国人口法制向人口法治的转型,可以从改变人口规制措施、完善生育权保障机制以及扩展人口法制的调整范围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四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我国人口法制中人权保障的未来。论文较为新颖地从宪法视角对我国人口法制中的人权保障问题进行探索,采取了实证和比较分析方法,剖析了人口法制定位转变的原因、内容及未来走向,并对人权保障的完善提出了改良意见。
崔海伟[6](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陈楠[7](2012)在《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划生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确定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经过长时期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贯彻执行,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对世界人口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行政执法方面仍然存在着违反执行程序,部门之间的配合执法上缺乏协同性,认识上、宣传教育上出现偏差,以及绩效评估制度滞后等,导致制度执行中出现人口生育率大幅度并持续低于人口维持再生产更替的水平,等问题,给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也使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缺乏公平、公正。因此,正视和解决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是规范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提高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者的执法水平,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的前提。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生育思想及建国后计划生育由政策上升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法律高度,认识到生育制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调研实证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建议,以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维护社会安定,构建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制度。
尹军彩[8](2011)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政策工具是政策执行主体为有效贯彻执行公共政策,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的统称。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至关重要。学术上对政策工具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90年代及本世纪初的迅速发展后,目前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学和政策科学的研究焦点,并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政策工具是伴随着公共管理主体和网络的多元化、公共管理过程的复杂化以及公共政策复杂程度和执行难度增加而兴起的,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得到广泛运用。由于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应用性,政策工具理论在财政金融、环境保护、农业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本文尝试运用其在以上领域中的研究路径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至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多的人口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故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政府开始推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广大群众的生育意愿存在较大差异,生育率的降低不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发完成的,而是由于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的推行而实现的,低生育率还很不稳定,仍有必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过程中,各种计划生育政策工具是连接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的桥梁,它们由于具有不同的特性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行政强制型工具、法制型工具、利益导向型工具、宣传教育型工具、以及新时期的服务型工具等,本文主要是用政策工具相关理论观点通过考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各个计生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情况,分析各个政策工具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提出优化和创新建议,以期能够使各项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更加完善,更好的执行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添砖加瓦。
金文俊[9](2011)在《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认为,甘肃省应建设促进入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对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涵、前提和原则作了尝试性界定,认为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应注重与人口政策衔接,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促进人口发展,从而实现人口条件在当前和未来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并应以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为前提。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在当前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其建设有两条主要途径,其一为2009年由国务院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另一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人口委于2004年开始推行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人口计生与其他有关部门实施的具有或部分具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属性的制度构成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辅助途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破冰”中国城乡差距长期存在、持续“二元经济”格局下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种种制度壁垒,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角度开始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努力。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则在一定程度上为计划生育“两户家庭”分担了养老风险,保障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的长期效应,兑现政府承诺,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甘肃省的具体实施中,“新农保”和奖励扶助尽管成效卓着,但也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新农保”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支持,尚未形成省内统一的政策考量,需要避免区域性,增强社会性。奖励扶助制度目前的设计基十汉族的生育政策,导致生育政策较为宽松的少数民族实际生育水平高于汉族,“两户家庭”产生的几率减小,在设计政策生育率和符合政策的总和生育率两项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现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已经接近政策水平,因此从基于生育政策的社会公正角度考虑,奖励扶助对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养老保障不足,应结合生育政策对保障对象拓面。基于以上探讨,本文对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设计为:考虑少数民族因素的奖励扶助和考虑统一对“两户家庭”优先的“新农保”为主体,其他制度为补充的开放的政策体系。对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用分段函数做了初步论证,并对制度完善所需的投入需求作了粗略估算。
梅军[10](2011)在《濒危的家园 ——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处境与命运》文中提出当今中国,追求经济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行为。科学理性已将丰富的人性需求和生活意义简化为经济谋划,具有深厚传统和稳定社会结构的中国农村社区日趋出现精神的枯萎和基础坍塌的迹象。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综合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理论,描述和分析了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社会生活及其变迁事实。把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置于宏观历史和现代化大的背景下,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结合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百福司土家族农村社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口结构失衡、社区凋敝、婚配艰难、婚姻脆弱、家庭解组、教育断裂、医疗保障缺失、民族文化流逝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考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重建农村社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做出了思考和建议。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阐述选题及其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动态、主要理论观照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描述了调查点——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社区的宏观背景,从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以及习俗、文艺、文物等传统文化特质方面,展示该社区在武陵山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三章描述和分析了百福司的人口变迁过程和现代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受教育结构以及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分析认为,社区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人口年龄构成上的供养比处于中低水平,但劳力充足,未来人口增长转向稳定型,老龄化加剧,职业分化度仍然很低,社区内农业人口仍占绝对优势。教育水平集中在初中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将逐渐消除,但高中以上教育程度比例仍然很低,且女性低于男性。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强制执行,给村民带来了一些观念上的变化,人们的生育行为趋于为了个体的理性算计。第四章描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社区人力资源亏空,务农劳动力不足,田园荒芜凋敝的状况,并做出如下分析:当前农村社区凋敝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就现金收入而言,农业的效益差、农民收入低,而在城市务工收益高见效快。这种比较利益驱使农民弃农厌农,越来越多的农户举家外出,甚至一些村庄出现了举村外出的现象,结果是大量耕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村落社区也因此而日益破败、萧条。二是农村市场发育不良,农产品不能顺利地进入市场。三是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镇在收入分配上的悬殊使人们不再珍视土地。土地不再是农民的最爱,农业、农村已经失去了往昔的吸附力和凝聚力。这三个原因背后的深层结构是现代国家对中国城市化和农村消亡的西方式现代化预期。第五章择取婚姻规则、婚姻缔结方式、择偶的范围与标准、婚姻仪式、婚姻支付以及当前的婚姻状况等层面探讨了百福司土家族婚姻的嬗变:传统的婚姻规则被打破,婚姻缔结方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型转向自主恋爱型;择偶的地域范围日益扩大,族际通婚大量增加;择偶标准由过去注重个人品行转向个人才干和发展能力,女性择偶的功利性更强,她们更关注男方的发展潜力和个人经济实力即赚钱的本领;婚姻仪式日渐简化,表现为婚仪过程简化,功能弱化或消失;婚姻支付攀升超过了当地收入水平的承载能力;婚配艰难,大龄女性“嫁人难,难嫁人”,大龄男性“娶妻难,难娶妻”;婚姻脆弱,离婚率上升,婚姻、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受到威胁。这些困境也很符合与现代城市的价值预期。第六章择取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养老等三个方面对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考察。就家庭结构而言,百福司家庭户均人口数少,家庭规模一直呈缩小趋势,家庭结构由以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转变为以空巢家庭占主导地位,且大多数家庭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分裂的、不完整的;就家庭关系而言,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和地位下降是一个普遍的趋势,传统父权制结构趋于解体,横向的夫妻关系重要性大大超过纵向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重心因而转移;家庭养老方面,土家人孝养父母的传统让位于现实中的“失养”、“失孝”,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较低,生活照料缺失,大多数老年人不能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终极关怀”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也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在中国农耕文明传统渐行渐远的形势下,西方现代城市文明正在取而代之。第七章梳理了土家族历史上的丧葬类型,描述了土家族丧葬活动仪程,分析了土家族丧葬的延续与变迁并得出如下观察结论:传统的百福司土家族丧葬活动的各项仪程都充满了温馨的人情味和伦理色彩,具有文化再生产功能。人们通过隆重的丧葬仪式送别社会成员离去,同时也通过这一礼仪过程检验、督促、勉励社会成员赡养老人,树立孝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出村庄,土家族的丧葬活动从丧前准备、丧葬仪程、丧仪持续时间、参加丧仪人员等方面发生了显着变化。传统丧葬活动中的优秀文化要素迅速消失或被淡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丧葬仪式对密切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的整合功能日趋削弱;其二,丧葬习俗所体现的孝道意识逐渐淡薄,利益化趋势逐渐加强。其三,土家族传统丧葬表演仪式基本绝迹,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现今的丧葬活动中已无法完整表达,传统文化要素逐渐丧失或被丢弃。第八章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对百福司土家族的教育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百福司土家族的家庭教育,以强调做人的品行和感恩父母为突出特点,这是与百福司土家族社会的伦理规范相呼应的。但近年来,由于多数家庭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里处于离散分裂和不完整状态,从而使家庭教育这条价值传承纽弱化甚至断裂。学校教育在百福司土家族地区的兴起、发展为促进百福司人文素质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如今的山区学校布局、“撤点并校”的调整中,已经走上不切实际和盲目追求规模效益之路,因而导致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成本上升,农民负担加重,农村孩子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加速农村社区凋敝和乡土文化瓦解等问题的出现。第九章从医疗服务供给保障、医疗经济保障、村民就医行为以及医疗保障相关问题等方面对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医疗保障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目前百福司土家族社区医疗保障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村民医疗经济保障水平低;二是医疗机构的分布不合理,村民看病极不方便;三是医疗机构高素质的专业医疗人才缺乏;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未惠及村民;五是人口大量外流对村级医疗的冲击,传统医疗的存在空间越来越小第十章结语是本研究的总结,认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范式和国家政策体制是导致农村社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要真正实现农村社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社会发展主导范式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重建农村社区,适当地调整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壁垒,走城乡协调、经济文化并重的公平发展之路。
二、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全面两孩政策与城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生育政策的渐进演进与全面两孩政策分析 |
3.1 我国生育政策的渐进演进与特点 |
3.2 全面两孩政策分析 |
第4章 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调查与分析 |
4.1 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生育政策现状 |
4.2 调研基本情况 |
4.3 城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 |
第5章 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影响因素分析 |
5.1 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影响因素调研结果 |
5.2 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影响因素得分及排序 |
5.3 乌鲁木齐市居民生育二孩影响因素分析 |
第6章 全面两孩政策评估及有效实施的路径选择 |
6.1 全面两孩政策评估 |
6.2 全面两孩政策有效实施的路径选择 |
第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女性生育观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
2.1 生育与女性生育 |
2.1.1 生育 |
2.1.2 女性生育 |
2.2 生育观与女性生育观 |
2.2.1 生育观 |
2.2.2 女性生育观 |
2.3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生产理论 |
2.3.1“生产力过大的地方,人口才会过多” |
2.3.2“人是类存在物” |
2.3.3“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 |
2.3.4“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 |
2.3.5“种的繁衍” |
2.4 西方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2 激进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3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4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4.5 生态女性主义的生育观 |
2.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育政策 |
2.5.1“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
2.5.2“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
2.5.3“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2.5.4“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 |
2.5.5“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
第3章 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历史嬗变 |
3.1 中国古代女性的生育观 |
3.1.1 重生唯生 |
3.1.2 早婚早育 |
3.1.3 多生多育 |
3.1.4 重男轻女 |
3.2 中国近代女性的生育观 |
3.2.1 传统生育观依旧是主流观念 |
3.2.2 新生育观的传入与形成 |
3.2.3“节制生育运动”之战 |
3.3 中国现代女性的生育观 |
3.3.1 生育观的现代转型 |
3.3.2 生育观趋向理性化 |
3.3.3 生育观趋向多元化 |
第4章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现状 |
4.1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行为的表现 |
4.1.1 生育意愿低迷 |
4.1.2 传统生育观复归 |
4.1.3 生育质量趋优 |
4.2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存在的问题 |
4.2.1 生育率偏低 |
4.2.2 性别偏好严重 |
4.2.3 生育伦理问题频发 |
4.3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问题的成因 |
4.3.1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
4.3.2 社会性别分工的影响 |
4.3.3 传统男权制的惯性 |
第5章 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时代价值与阻滞因素 |
5.1 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重大意义 |
5.1.1 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 |
5.1.2 有助于实现女性解放 |
5.1.3 有助于延续民族血脉 |
5.2 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 |
5.2.1 女性身心的基本特征 |
5.2.2 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 |
5.2.3 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 |
5.3 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观的偏差 |
5.3.1 生育被“异化” |
5.3.2 女性是“他者”的观念 |
5.3.3 传统社会性别体制的惰性力量 |
第6章 当代中国女性确立理性生育观的路径选择 |
6.1 公民:树立生育优化选择观念 |
6.1.1“生育优化”的科学内涵 |
6.1.2“生育优化”的基本要求 |
6.2 家庭:尊重女性生育自主权 |
6.2.1 家庭对女性生育的干涉 |
6.2.2 女性为生育作出的贡献 |
6.3 国家:适度调控公民生育行为 |
6.3.1 调整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生育保障制度 |
6.3.2 在高校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教育 |
6.4 社会:营造两性平等和谐关系氛围 |
6.4.1 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
6.4.2 解决育龄女性的就业问题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取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生育政策演变的全面二孩政策人口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人口思想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概述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人口思想概述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前期阶段(1949年-1970年) |
一、自由生育阶段(1949年-1953年) |
二、计划生育思想的酝酿阶段(1954年-1957年) |
三、计划生育思想的反复阶段(1958年-1961年) |
四、计划生育思想的重启阶段(1962年-1965年) |
五、计划生育思想的停滞阶段(1966年-1970年)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阶段(1971年-至今) |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晚、稀、少”阶段(1971年-1979年) |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巩固阶段(1980年-2012年) |
三、“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2013年-2015年) |
四、“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2015年至今) |
第四章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 |
第一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
第二节 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 |
第三节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 |
第四节 独生子女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不断下降 |
第五节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峻 |
第五章 全面二孩政策的人口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人口效应的涵义及预测方法介绍 |
一、人口效应的涵义 |
二、预测方法介绍 |
第二节 人口规模效应 |
第三节 人口结构效应 |
一、人口老龄化效应 |
二、人口抚养比效应 |
三、劳动年龄人口效应 |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效应 |
第四节 人口社会效应 |
第五节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思考和建议 |
一、研究思考 |
二、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宪法视野下我国人口法制的人权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透视我国当代人口法制 |
(一)文本分析:勾勒我国现行人口法制 |
(二)计划生育法制:我国人口法制的核心 |
(三)人口法制的初始定位:国家战略规划 |
二、我国人口法制的人权检视 |
(一)人口领域中的人权 |
(二)人权检视:我国人口法制的定位转变中的人权标准 |
(三)正视变革:对人口法制定位转变的反思 |
三、人口法制中人权保障的未来图景 |
(一)定位转变的实质:人口法制向人口法治的转型 |
(二)实现人口法制定位转变的路径分析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学术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
二、 实施绿色工程 |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内容介绍 |
一、 历史上的生育思想 |
(一) 中国古代生育思想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生育思想 |
(三) 新中国的生育制度 |
二、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及立法情况 |
(一)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 |
(二)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及其规范 |
(三) 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 |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
一、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情况分析 |
(一)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情况 |
(二)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问卷调查分析 |
二、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
(二) 在执法上存在随意性 |
(三) 部门间的配合缺乏协同性 |
(四) 在执法队伍建设中存在不稳定性 |
(五) 在宣传教育上存在滞后性 |
(六) 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评估体系落实存在滞后 |
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完善及应对策略 |
一、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 |
二、 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及提高执法队伍业务素质 |
三、 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及建立多元主体的绩效评估方案 |
四、 强化城市化进程中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配套建设 |
五、 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制度刻不容缓:允许一对夫妇生二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计划生育工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政策工具选择的一般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
2.1.1 政策工具的基本概念 |
2.1.2 政策工具的分类 |
2.2 政策工具选择的相关理论观点 |
2.2.1 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 |
2.2.2 政策工具选择的标准 |
2.2.3 政策工具选择的关键维度 |
2.2.4 政策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 |
2.2.5 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途径 |
第3章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政策工具的选择 |
3.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
3.1.1 倡导执行时期 |
3.1.2 政治执行时期 |
3.1.3 强力执行时期 |
3.1.4 人本主义时期 |
3.2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的政策工具 |
3.2.1 行政强制型政策工具 |
3.2.2 法制型政策工具 |
3.2.3 利益导向型政策工具 |
3.2.4 宣传教育型政策工具 |
3.2.5 服务型政策工具 |
3.3 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工具选择的主要因素 |
3.3.1 政策目标 |
3.3.2 政策工具本身的特性 |
3.3.3 政策背景因素 |
3.3.4 政策目标群体的特点 |
第4章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4.1 行政强制型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缺陷 |
4.1.1 政策初期选择过多 |
4.1.2 政策后期选择过少 |
4.2 利益导向型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缺陷 |
4.2.1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力度不足 |
4.2.2 社会抚养费征收中存在各种困境 |
4.2.3 普惠制政策冲击利益导向型政策的积极效应 |
4.3 法制型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缺陷 |
4.3.1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立法不足 |
4.3.2 计划生育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
4.3.3 计划生育依法执行缺乏有效监督 |
4.4 宣传教育型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缺陷 |
4.4.1 宣传教育目标方面 |
4.4.2 宣传教育方式方面 |
4.4.3 宣传教育内容方面 |
4.4.4 宣传教育投入方面 |
4.5 服务型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缺陷 |
4.5.1 服务人员水平不高 |
4.5.2 服务设施不完善 |
4.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缺陷的原因 |
4.6.1 对政策目标认识不足 |
4.6.2 政策工具设计存在缺陷 |
4.6.3 工具选择者的素质限制 |
4.6.4 工具选择背景的限制 |
第5章 优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工具选择的建议 |
5.1 合理选择行政强制型政策工具 |
5.2 利益导向型政策工具的优化创新 |
5.2.1 健全计划生育事业财政投入机制 |
5.2.2 设法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中的困境 |
5.2.3 健全普惠制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协调机制 |
5.3 法制型政策工具的优化创新 |
5.3.1 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工作 |
5.3.2 加强计划生育执法队伍建设 |
5.3.3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
5.4 宣传教育型政策工具的优化创新 |
5.5 大力发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
5.6 加强不同政策工具的协同运作和优化组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评论 |
第三节 论文分析的视角 |
一、写作思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观点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难点和结构 |
一、创新之处 |
二、写作难点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有关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一般论述 |
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
三、对甘肃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有关理论 |
一、"社会发展优先"战略 |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 |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进展 |
四、对甘肃省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原理 |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
三、"胡焕庸线"和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
四、人口生态道德建设理论 |
五、生育孩子的"成本—效用理论" |
六、"财富流"理论 |
七、对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三章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理论 |
第一节 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本理论 |
一、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涵 |
二、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 |
三、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
第二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必要性 |
一、体现基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社会公平正义 |
二、引导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 |
三、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 |
四、应对人口城乡分布根本转变 |
五、迎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 |
六、巩固扶贫成果 |
七、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可能性 |
一、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和社会保障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
二、有较为充足的财力保障 |
三、甘肃省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的有利条件 |
第四章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
第一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途径 |
一、甘肃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设进展及"肃南模式" |
二、人口计生部门对"两户家庭"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 |
第二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新农保"对基本国策的考虑不足 |
二、奖励扶助对少数民族的考虑不足 |
第五章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 |
第一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新农保"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关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二、拓展现行的奖励扶助制度—关注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 |
第二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制度框架 |
一、促进人口发展要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设计 |
二、促进人口发展要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的简要分析 |
第三节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的投入需求 |
一、"新农保"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的投入需求分析 |
二、拓展奖励扶助制度的投入需求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需要继续研究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
致谢 |
(10)濒危的家园 ——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处境与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及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四、理论观照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目标社区——百福司概貌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
第三节 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社区人口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社区人口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凋敝的社区 |
第一节 人力资源亏空 |
第二节 村落虚空 |
第三节 田园荒芜 |
第四节 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变的婚姻 |
第一节 规则变迁 |
第二节 缔结方式的嬗变 |
第三节 择偶范围与标准的变动 |
第四节 婚仪简化与支付攀升 |
第五节 婚配艰难与婚姻脆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家庭解组 |
第一节 家庭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家庭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养老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丧葬变迁 |
第一节 丧葬的类型与传统 |
第二节 丧葬过程 |
第三节 丧葬的延续与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教育断裂 |
第一节 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乡村学校的"兴"与"衰"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医疗保障缺失 |
第一节 医疗服务供给保障 |
第二节 医疗经济保障情况 |
第三节 村民就医行为 |
第四节 相关问题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一、社会发展的主导范式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 |
二、国家政策体制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 |
三、延伸讨论:农村社区重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2]全面两孩政策与城市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 王松.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3)
- [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女性生育观研究[D]. 贾晓旭. 吉林大学, 2017(11)
- [4]基于生育政策演变的全面二孩政策人口效应分析[D]. 王剑雄. 云南大学, 2016(05)
- [5]宪法视野下我国人口法制的人权定位研究[D]. 龙峰.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7]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 陈楠.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8]计划生育工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优化研究[D]. 尹军彩. 湖南大学, 2011(03)
- [9]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 金文俊. 兰州大学, 2011(10)
- [10]濒危的家园 ——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处境与命运[D]. 梅军.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