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UMERICAL ANALYSIS OF SATURATED-UNSATURATED SEEPAGE FLOW IN FRACTURED ROCK MASS DUE TO SURFACE INFILTRATION(论文文献综述)
周峙[1](2021)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在安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种灰白色裂隙性黏土(简称“裂土”)边坡经历多次降雨-蒸发循环后发生大量边坡失稳,给高速公路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区内裂土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循环变化下,土体高度非线性行为使其开裂行为变得十分复杂,裂隙的萌生、扩展不仅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而且引起边坡渗流场变化,导致边坡稳定性显着降低。因此,系统研究裂土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的裂隙萌生演化机制,不仅可以丰富黏土裂隙扩展机理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揭示裂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一)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文献调研、室内试验,探究了皖江地区裂土地质成因、矿物成分、微观结构、胀缩特征等工程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皖江地区裂土的野外判别特征。研究发现,无为裂土试样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达到69%,表现为显着膨胀;枞阳、巢湖、含山等地试样因冷干古气候特征致使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脱钾形成富集伊利石黏土矿物,含量占比分别达到43%-57%。研究区域裂土自由膨胀率范围为27.5%42.5%,塑限18.2%29.0%,标准吸湿含水率1.398%2.898%,天然状态下膨胀力为52.072.1k Pa,均反映区内膨胀性较弱,较高含水率状态的土体更易发生收缩变形,是皖江地区大量裂土边坡雨后经短暂蒸发后快速开裂的关键原因。(二)通过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试样微观结构定量分析,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开裂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初期经历干湿循环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土体,使得颗粒间片状结构表面的负电位降低,土粒间的吸力占据优势,致使土颗粒得以相互靠近并絮凝成小单元团的絮凝状结构。经历淋滤作用与蒸发作用后的土体,易溶盐的流失与毛细压力的散失导致颗粒单元体间的胶结作用与毛细粘聚作用降低,结构出现松动。微裂隙含量骤增指示着宏观裂隙的发展,也是导致孔隙平均形状变化趋于复杂的主要原因。(三)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三轴试验和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裂土微观参数与裂隙率、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统计损伤理论框架内,建立并推导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裂土微元强度服从Laplace分布的假定,同时考虑初始损伤门槛影响,引入双损伤变量探究了裂土干湿循环开裂和应力水平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机制。模型较好的模拟了裂土在干湿循环、围压共同作用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干湿循环次数愈多,围压愈高,模型吻合程度越高。(四)基于裂土单向干燥试验,探究了裂隙萌生与演化规律。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适用准则,并求解了裂土体缩裂隙阶段应力场和位移场。基于COD断裂准则和粘断裂模型,在PFC5.0中编制FISH语言实现裂土裂隙扩展阶段的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较为一致。裂隙萌生极易在凹陷薄弱处出现,较高初始含水率试样裂隙数目显着比低含水率试样。实验条件下,开裂最初发生于容器壁和粘土之间的界面处仅是一种边界效应的体现,且边界约束效应的存在会显着影响裂隙的扩展。脱湿过程中,土体会产生较高的弹性收缩应变能,需要通过形成裂隙表面能消耗部分弹性应变能,残余的弹性应变能则以裂隙扩展形式吸收;试样在主裂隙网络形成后,随着时间的增长,仅主裂隙发生增宽加深,而次生裂隙在残余收缩阶段发生扩展的概率较小。(五)基于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探究了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裂隙深度、角度、分布位置、数量对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随后提出裂隙优势流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推导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阐述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裂隙面积率、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的累积入渗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裂隙诱导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等因素均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的影响;将Green-Ampt入渗模型引入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并考虑干缩裂隙面积率建立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且较好地体现了干缩裂隙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裂土优势流对降雨强度变化的响应不显着,主要受裂隙面积率及裂隙饱和渗透系数的控制。(六)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对裂土边坡渐进破坏进行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探究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揭示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渐进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初期变形与最终破坏时边坡体积相比原有状态分别减少4.84%、47.2%,最终破坏时最大累积水平位移达到207.4cm,存在较大裂隙的边坡远比无裂隙的边坡更具破坏性。裂隙的演化行为是控制裂土边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裂土路堑边坡的反复变形并非浅层变形简单多次循环,而是一种渐进式的恶化型破坏。以坡体饱和度变化描述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发现裂隙优势流效应易导致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刘杨[2](2021)在《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降雨渗流特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中西部,西南部石灰石矿山内普遍含有一种缓倾软弱夹层,因其力学强度低、水理性质差,在降雨条件下对矿山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威胁。为探究这种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的降雨渗流特性及稳定性,以四川黄山石灰石矿山边坡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软弱夹层的地质成因与边坡的失稳机理,揭示了不同降雨及持续降雨下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的渗流特性,分析了降雨条件下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具体结论如下:(1)矿区的沉积作用发生在奥陶系初期和二叠系时期,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与原生软岩差异较大的软弱夹层;降雨是诱发滑坡失稳的外在因素,软弱夹层是控制边坡稳定的内在因素;滑坡是由圆弧滑动与层间滑动组合而成的破坏模式,软弱夹层为滑坡底滑面。(2)软弱夹层是一种隔水层,会阻碍降雨的渗流通道。随着降雨的持续,边坡孔压增长率和浸润深度在逐步减少。在持续降雨渗流过程中,雨水初始时以裂隙网络为渗流通道向下流动,在浸润到软弱夹层后,渗流路径转变为沿软弱夹层上表面向坡脚流动。边坡上部的裂隙岩体在降雨过程中,始终处于非饱和状态,随着降雨的持续,软弱夹层上表面和坡脚位置率先达到饱和,软弱夹层内部及灰岩中的孔隙水压力无太大变化。(3)边坡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时长和降雨强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其中暴雨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整体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边坡是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四种工况下前6个小时坡面位移变化较小,之后位移量会发生突变。边坡在持续降雨或者极端降雨天气条件下处于危险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地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矿山边坡稳定性科学合理的评价、预测、优化和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苏钰钦[3](2020)在《坡面径流与裂隙优先流耦合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裂隙土边坡中,裂隙的存在是造成裂隙土边坡工程一系列问题的内在原因;裂隙优先流是指水分在有裂隙存在的介质中绕过土壤基质通过优先路径快速向土层深处入渗的现象,是引起裂隙土边坡失稳的外部因素。因此研究裂隙土边坡裂隙优先流以及由优先流所引起的边坡稳定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土壤优先流的研究成果,将优先流以及坡面径流的概念引入到裂隙土边坡渗流和稳定性分析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二维的裂隙土坡面径流-优先流耦合模型,数值模拟揭示了裂隙土优先流对裂隙土边坡饱和-非饱和渗流运动规律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工作和成果主要有:(1)本文介绍了坡面径流经典理论,以及坡面径流研究现状。引入运动波方程和动量方程来描述坡面径流过程。采用Pressimann格式对坡面径流方程进行离散并采用MATLAB编制了坡面径流的计算程序,通过与前人关于坡面径流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坡面径流程序的正确性,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坡面径流在降雨过程从上涨到退水的全过程。(2)综合理论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以两域模型为理论基础将裂隙土划分为基质域和裂隙域,采用Richard数学模型来模拟基质域中的水分运动,并将裂隙侧壁作为基质域的一部分边界,综合考虑雨水入渗,坡面径流对裂隙的补给作用建立了单裂隙优先流耦合模型。(3)根据降雨入渗过程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基本理论,引入ADI交替隐式差分法理论对以含水量为控制变量的Richard二维入渗方程进行离散。通过编制MATLAB采用预估-校正法求解离散方程计算程序,坡面径流方程与饱和-非饱和入渗方程可通过入渗速率作为源项进行耦合。本文耦合模型通过与不考虑优先流的坡面径流-入渗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以及与考虑优先流的坡面径流-入渗耦合的FRCATURE模型对比分析两个算例,验证了优先流耦合模型的正确性。(4)在优先流耦合模型为基础上,编制计算无限边坡安全系数程序。进行无限边坡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安全系数在考虑优先流的水分运动作用下,安全系数在随降雨持时的变化比不考虑优先流作用要降低得多;裂隙间距对于无限边坡稳定影响较大,裂隙间距越密集,最危险滑动面处的安全系数越小,同时越接近裂隙土与普通土层的交界面,边坡越容易沿交界面产生破坏;裂隙开展深度越大,边坡越容易在裂隙土层表面湿润锋处发生破坏;裂隙土边坡的安全系数在考虑强度折减的条件下会大大减小;裂隙土边坡容易发生浅层沿裂隙土交界面破坏。在研究裂隙土边坡稳定时,要考虑裂隙土层的强度折减问题以及裂隙中优先流对土体入渗的作用。
李耀楠[4](2020)在《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边坡问题出现在露天矿开采、铁路公路建设和水利水电等诸多工程领域中。而影响边坡失稳的因素众多,降雨是诱发边坡滑坡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研究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鉴于此,本文以界牌岭露天采场东帮边坡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值模拟等分析方法,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矿区进行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得到了矿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等基本资料,调查结果表明:东帮边坡表面岩石风化严重,遇水强度容易变低,区域内节理、劈理十分发育,且其贯通性较好,岩体结构疏松,大气降雨通过砂岩裂隙下渗到岩层上,对层面起到软化作用,容易造成滑坡。(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边坡岩体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开展现场直剪试验和点荷载试验,为确定边坡的岩体力学参数提供依据;对东帮边坡岩石试样进行崩解性试验,结果显示长石石英砂岩岩质较软,遇水可软化崩解,在试验中表现出早期崩解较快,中期渐缓,后期渐趋于稳定的特点;石英砂岩质硬,遇水基本不软化。(3)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不同降雨条件下边坡内部孔隙水压力分布、位移场、塑性区、速度场、应力场和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降雨的持续,在坡脚首先出现了暂态饱和区,暂态饱和区范围从坡脚位置处向上发展,最终趋于稳定;现状边坡和最终边坡的孔隙水压力随降雨持续逐渐增大,降雨初期变化明显,随降雨持续逐渐趋于稳定;降雨24h时,现状边坡最大位移场出现在北端边坡靠近坡底的位置,最大位移量为6.36cm,降雨18h时,最终边坡最大位移场区域出现在南端边坡坡底位置,最大位移量为6.5cm;塑性区随降雨持续时间的增长而增大,降雨后期塑性区的增长缓慢,现状边坡的塑性区较最终边坡变化明显。(4)在降雨强度为77.3mm/d的条件下,未降雨时现状边坡和最终边坡都处于稳定状态,随着降雨持续时间的增长,边坡的安全系数开始降低,降雨6h、12h时,现状边坡安全系数分别为1.251、1.201,最终边坡安全系数分别为1.230、1.225,此时现状边坡和最终边坡都处于稳定状态。降雨18h时,现状边坡安全系数为1.181,最终边坡安全系数为1.203,现状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最终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降雨24h时,现状边坡安全系数为1.151,最终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193,现状边坡和最终边坡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杨何[5](2020)在《三峡水库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而三峡库区又历来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据调查,全库区共有崩塌滑坡4664个,其中涉水滑坡2619个,自2003年蓄水以来,近700处涉水滑坡及堆积体发生了变形,严重威胁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困扰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及经济建设。三峡水库正常蓄水运行期,库水位在145~175m间周期性升降,每年30m的库水位升降变化,特别是在库水大幅下降阶段,将直接造成岸坡两侧的滑坡体渗流场发生变化,甚至引起渗透性变化。可见,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与其渗透性及渗流密不可分。因此,涉水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值得深入研究,该研究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土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对多个典型滑坡的工程地质分析,认识到影响滑坡体渗透性的三个主要因素。针对这三个因素,从面上采用双环渗透试验对三峡库区滑坡体消落带的渗透性进行大量试验研究。接着以石榴树包滑坡为例从点上分析单体滑坡的空间渗透性。通过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从时间上分析滑坡体在多次的库水位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渗透性的变化特征。最后对地下水浸润线解析解进行修正,以数值模拟研究渗流滞后性。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5个典型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得出滑坡成因机制、滑坡体物质岩性、物质结构组成是影响滑坡体渗透性的三个主要因素,三峡库区滑坡成因机制可分为崩塌型、弯曲-拉裂型、滑移-弯曲型、滑移-拉裂型、塑流-拉裂型(平推式)五类,并提出了不同成因滑坡体的结构特征及宏观渗透性。(2)通过86个滑坡原位渗透试验以及已有滑坡渗透数据的整理,获取了三峡库区396个涉水滑坡消落带的1188个渗透试验资料,查明了三峡库区不同类型滑坡体消落带的渗透特性。三峡库区滑坡体渗透系数大小与物源岩性强度、碎块石含量呈正相关,但裂隙岩滑体渗透性则低于碎块石土滑体渗透性。三峡库区滑坡体渗透性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滑坡体渗透性以中等与良为主。消落带渗透性与其宏观渗透性相比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渗透性减弱。(3)通过在石榴树包滑坡上进行详尽的勘探工作,安装多种监测设备对该滑坡进行综合观测,同时在滑坡上进行多元渗透试验,查明了石榴树包滑坡的空间渗透性、渗流特征及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认为石榴树包滑坡体各部位渗透性各异,变异性较大。影响滑坡体渗透性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因素有成因机制、物质组成及结构、物质岩性、固结压力及应力历史、水岩作用。石榴树包滑坡前缘主要以管网状渗流为主,地下水与库水位同步变化;中后部以界面网状渗流结合孔隙渗流为主,地下水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滑坡体的表层(1m内)基质吸力变化范围较大,而在浅部、深部基质吸力很小,变化也小。(4)考虑滑坡体物质岩性与组成的不同,进行了三组大型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库水位多次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滑坡堆积体的渗透性的变化特征及机理。主要表现为,前缘渗透性增加,中后部减小。影响渗透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湿陷压密、渗流作用、前缘塌岸、内部变形、库水位升降速率。硬质岩为主组成的滑坡体比软岩为主组成的滑坡体的渗透性更易受库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软岩组成的滑坡体渗透性变化缓慢,且变形也具有长期性。(5)通过对假定条件(库水位升降速率的变化、库岸的坡度)与给水度计算公式的改变,对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地下水浸润线解析解公式进行了修正。最后将修正后的解析解应用到石榴树包滑坡的浸润线求解中,并与数值分析结果、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认为修正后的解析解在库水位变动带部分的浸润线求解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6)采用Geo-studio中的seep/w程序软件,建立三峡库区滑坡的典型概化模型,针对不同饱和渗透系数、库水位下降速率、滑坡前缘坡度以及滑坡厚度四个影响因素对库区滑坡在库水位下降条件下的滞后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滞后系数与水位变动带坡度为影响滑坡渗流滞后性的重要因素,滑坡厚度影响较小。根据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饱和渗透参数范围及坡度特征,将滞后系数35作为渗流滞后型与同步型的界限值,同时对滞后性等级进行了划分。
沈开[6](2020)在《基于流固耦合的洛旺河大桥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库岸边坡失稳普遍存在于江河流域之中。由于水位频繁涨落,这种现象在库区尤为明显。岸坡失稳不仅会导致沿岸建筑物的破坏、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会破坏河道两岸的土地资源、影响通航条件。建设在库区的大跨径拱桥,其拱座常常需要设置在陡峭的库岸边坡上,岸坡长期处在河道水位升降的条件下,面临失稳的潜在风险。因此,开展库水位变化对拱座岸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洛旺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在专项地质勘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针对桥梁建设前与建设后的岸坡开展基于流固耦合的稳定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多孔介质渗流场-应力场的有限元耦合理论,归纳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将经典算例中的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与文中ABAQUS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ABAQUS计算方法的准确性;(2)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和ABAQUS分别建立合理的全桥模型和三维拱座-岸坡模型。采用两步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水位因素对洛旺河大桥拱座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包括稳态水位高度和瞬态升、降水速率。计算得到拱座岸坡在不同渗流工况下的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流速场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各场变量的变化规律;(3)从桥梁设计的角度出发,考虑水位变化引起的拱脚附加位移对主拱圈内力的影响,并对设计中拱脚附加位移的取值给出建议,为今后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拱桥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岸坡安全系数与水位变化速率及岸坡坡度的关系,并拟合为经验公式;(4)研究水位因素对不含拱座的天然岸坡的影响。在有限元模型中除去拱座及其附属边界条件,研究稳态水位高度和瞬态升、降水速率对天然岸坡的稳定性及内力、变形的影响,对比有、无桥梁荷载的情况下岸坡呈现出的力学规律,分析总结桥梁荷载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
赵石力[7](2019)在《堆积体裂隙发育特征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以梅里石3号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梅里石3号滑坡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德钦县梅里石村,滑坡体发育在澜沧江左岸位置,是该流域内众多滑坡群中的一个,属于典型的高位古滑坡。目前坡表发育有大量裂缝,随着降雨的下渗,滑坡体有明显的复活变形迹象,若降雨引发滑坡失稳,对后期水电站的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将构成巨大的威胁。本文对梅里石3号滑坡堆积体进行了平硐调查和坡表裂缝调查,根据现场调查的典型裂缝设计和进行了室内降雨入渗实验,针对堆积体中的裂隙组合方式和主次发育方式如何影响降雨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室内降雨入渗试验的结果构建出数值模型和实体模型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梅里石3号滑坡堆积体属于澜沧江上游左岸一高位古滑坡,滑坡体海拔主要位于27003250m之间,横跨690多米,纵跨1000多米。坡体两边界分布大型冲沟,后缘形成陡立的圈椅状形态,坡度在33°38°,滑坡主要从前缘剪出,剪出高度距澜沧江正常水位600m,整体滑坡方量约1030×104m3,规模巨大。(2)据坡表裂缝调查统计,裂缝以N30°60°E和S30°80°E为优势走向,坡体变形主要集中在坡体前缘及两侧冲沟部位,前缘发育大量拉张裂缝和垮塌,解体现象较为明显,中部裂缝数量较少,以滑移和拉裂为主,后缘多为陡坎发育。(3)选取坡表典型裂缝进行室内降雨入渗试验,基于基质吸力、孔隙水压力、含水率数值及湿润锋的入渗过程分析得出不同裂隙发育对堆积体入渗过程的差异,结果如下:(1)X型裂隙湿润锋呈三级形态下渗;Y型裂隙呈圆弧状下渗;平行裂缝中下部位呈平缓形态下渗;羽状裂缝呈“奶嘴”状下渗。(2)基质吸力表现为陡立断崖式下降,与降雨时间无关,只与湿润锋到达时刻有关。(3)坡顶含水率变化与降雨时间相关,随降雨数值而增加,坡中和坡底受雨水积聚影响,数值呈累积增长,表现出累积效应。(4)孔压随降雨时间延长,监测数值不断增加,主裂缝中部点总是优于坡顶测点先行变化,裂缝聚水作用会加强其底部使数值变化。(4)各裂隙模型的入渗阶段如下:X裂隙模型入渗过程为表层润湿阶段→汇水补给下渗阶段→中下层扩散下渗阶段→底部侧向入渗阶段;Y裂隙模型入渗过程可大致分为入渗润湿阶段→竖向强烈下渗阶段→中下层扩散下渗阶段→底部侧向入渗阶段;主次平行裂隙的入渗过程可大致分为表层润湿阶段→局部强烈垂直下渗阶段→稳定平缓下渗阶段→底部侧向入渗阶段;主次羽状裂隙入渗过程为表层润湿阶段→局部强烈垂直下渗阶段→稳定平缓下渗阶段→底部侧向入渗阶段。X型裂缝和Y型裂缝影响的入渗深度基本在40cm左右,平行发育的裂缝其影响深度不超过20cm,羽状裂缝的影响深度可达60cm左右。(5)采用Geo-Studio软件Vadose/W模块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梅里石3号滑坡降雨入渗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所获结果与室内物理试验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赖焜华[8](2019)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南宁地铁膨胀岩隧道的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膨胀岩土是一种水敏感性极强的材料,在降水入渗作用下,因湿度变化而产生明显的体积变化,变形受约束时产生较大内应力且对约束其变形的相邻结构产生作用力,这将对穿越其间的盾构隧道及围岩的工程力学特性产生负面影响。研究降雨入渗对膨胀岩隧道及围岩的力学与渗流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穿越膨胀性泥岩的区段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雨水入渗对膨胀岩隧道及其围岩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质与工程环境,对膨胀岩的胀缩性与裂隙性进行机理分析。取样工程所在地的膨胀岩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膨胀岩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并拟合回归得到膨胀力变化规律,为后续数值模拟提供依据。(2)以非饱和土基本理论与非饱和渗流理论为基础,总结了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体渗流体系。结果表明,地表面、裂隙底部、地下水位上方成为雨水主要积聚位置,这些位置土体的基质吸力减小从而削弱土体抗剪强度。膨胀岩土体的裂隙分布和裂隙形态均是影响土体稳定性的因素。(3)依托膨胀性泥岩隧道实际工程,通过软件FLAC2D模拟降雨条件下非饱和膨胀岩的入渗过程,建立不同裂隙形态、渗流条件、岩层组合条件下的膨胀岩隧道的数值模型,讨论各因素对雨水入渗-隧道-膨胀岩围岩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会加速雨水入渗;降雨荷载的增加与地下水位上涨,均会降低土体的承载力,地表沉降量加大;降雨强度超过一定的值时,雨水将不会完全下渗。短时间的小降雨不会明显影响土体地下水位,而长期的小降雨会使隧道结构有一定的安全隐患。(4)根据室内小比尺试验的数据,验证雨水对膨胀岩隧道及其围岩的力学与渗流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土体含水率的改变受水源距离、降雨时间、降雨强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降雨入渗过程,膨胀泥岩对盾构管片产生了显着的膨胀力作用,两侧盾构管片向隧道内部位移;而非膨胀岩土中隧道管片两侧位移很小。围岩土体含水率越大,其对管片的作用力也越显着,管片变形量越大。
陈镜丞[9](2019)在《湿热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渗流、力学特性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砂质泥岩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南方湖广及贵州地区的膨胀性软岩,具有失水易收缩开裂、遇水膨胀软化的特征。随着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与粉砂质泥岩相关的工程问题。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温、湿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较频繁的起伏变化,易使粉砂质泥岩裂隙发育、强度损伤劣化及发生大变形,进而危及工程结构稳定及安全。因此,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深入了解粉砂质泥岩的成分及基本物理性质,并详细分析了粉砂质泥岩的非饱和渗流特性及不同因素的影响,揭示了粉砂质泥岩在湿热交替下裂隙扩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系统研究了粉砂质泥岩在湿热作用、裂隙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并据此采用离散元法对粉砂质泥岩的细观参数进行了反演。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超声纵波速分析筛选粉砂质泥岩试样,降低离散性;开展成分分析获取了粉砂质泥岩的矿物及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开展基本物理性质试验掌握了粉砂质泥岩的颗粒密度、毛体积干密度、孔隙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膨胀性及水岩特性,分析了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膨胀性、水岩特性与孔隙率的关系。(2)采用自制的泥岩环境控制试验箱及非饱和入渗模型,针对粉砂质泥岩开展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饱和-非饱和一维渗流试验,分析了粉砂质泥岩的非饱和渗流规律,及岩石孔隙率、温度、覆水高度以及渗流方向等因素对粉砂质泥岩的非饱和渗流规律的影响,并以Gompertz曲线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粉砂质泥岩非饱和下渗的含水率时空预测模型。(3)对自制的粉砂质泥岩裂隙扩展模型顶面进行湿热循环,并采用工业CT扫描获取不同湿热循环次数下、不同位置处的裂隙CT图像,运用图像技术处理CT图像,重建裂隙三维图像,并提取裂隙特征信息分析了裂隙的时空演化规律。(4)对经不同方式湿热处理后的粉砂质泥岩试样测试超声波纵波速、含水率,并开展单轴压缩及巴西劈裂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粉砂质泥岩在温度作用、湿度作用及湿热作用下的纵波速、含水率及单轴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纵波速、含水率与粉砂质泥岩单轴强度的关系。(5)开展了完整粉砂质泥岩在不同围压、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岩石三轴试验,含裂隙粉砂质泥岩试样在不同围压下、不同裂隙倾角、不同裂隙连通率下的岩石三轴试验。获取了完整及含裂隙粉砂质泥岩在不同条件下的三轴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围压、加载速率对粉砂质泥岩三轴强度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含裂隙粉砂质泥岩在不同围压、不同裂隙倾角、不同裂隙连通率下的损伤规律。(6)基于离散元法建立了粉砂质泥岩的三轴加载试验数值模型,根据粉砂质泥岩三轴加载实验的结果反演了粉砂质泥岩数值模型的细观参数,使得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粉砂质泥岩的三轴加载力学行为。并分析了轴压加载速率、围压对数值模型细观参数的影响。
张祥祥[10](2018)在《坡顶裂隙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多因素影响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在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黄土边坡问题,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黄土中发育有大量的垂直裂隙将完整的黄土体分割,由于裂隙的特点,在降雨过程中裂隙对雨水的入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坡顶垂直裂隙对黄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坡顶裂隙的特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黄土裂隙边坡的特点,分析了影响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为后续定量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2)数值模拟了垂直裂隙扩展位置,深度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当裂隙深度相同时,裂隙在坡顶存在一个最危险位置使得边坡安全系数达到最小,裂隙深度超过临界深度后边坡安全系书逐渐趋于平稳,然后以裂隙深度为变量,定量分析了坡脚、抗剪强度参数C和φ值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在降雨条件下,首先研究了在黄土土体中有裂隙和无裂隙两种情况下水分的入渗透规律,然后分析了坡顶裂隙深度、土体渗透系数各向异性、降雨强度对裂隙黄土边坡内部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的影呐,最后分析了不同影哨因素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分析了边坡失稳的机理,总结了震区黄土边坡滑坡的类型和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边坡不同位置监测点的加速度和水平位移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针对边坡安全系数随着地震持时不断变化的规律.用最小平均安全系数法评价了地震边坡的稳定性.
二、NUMERICAL ANALYSIS OF SATURATED-UNSATURATED SEEPAGE FLOW IN FRACTURED ROCK MASS DUE TO SURFACE INFILTR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UMERICAL ANALYSIS OF SATURATED-UNSATURATED SEEPAGE FLOW IN FRACTURED ROCK MASS DUE TO SURFACE INFILTR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土定名的研究发展现状概述 |
1.2.2 裂土的工程特性与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裂土的裂隙萌生与演化力学机制现状 |
1.2.4 裂土的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5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的致灾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皖江裂土地质成因与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皖江裂土分布特点与地质成因分析 |
2.2.1 皖江裂土地形地貌特点、外观形态 |
2.2.2 矿物成分与地质成因分析 |
2.3 皖江裂土的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 |
2.3.1 现场取样 |
2.3.2 基本物理性质 |
2.3.3 膨胀率特征 |
2.3.4 吸湿特征 |
2.3.5 膨胀力特征 |
2.3.6 收缩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损伤的宏-微观损伤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裂土干湿循环制样与试验方案 |
3.2.1 制样方法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3.3.2 重塑土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参数选取与测量 |
3.3.3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微结构参数定量分析与开裂微观机制 |
3.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宏观参数变化分析 |
3.4.1 干湿循环裂隙发展演化特征 |
3.4.2 不同围压下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
3.5 干湿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多元回归分析 |
3.5.1 单一微观参量的与弹性模量非线性回归 |
3.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
3.6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土开裂损伤机制研究 |
3.6.1 岩土连续介质统计损伤基本方法 |
3.6.2 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3.6.3 干湿循环与荷载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3.6.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3.6.4.1 不同围压与干湿循环对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影响的讨论 |
3.6.4.2 模型与试验曲线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裂土裂隙萌生与断裂演化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裂土裂隙萌生与演化单向干燥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样制备与步骤 |
4.2.3 金属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4 有机玻璃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5 裂隙萌生扩展演化规律的讨论 |
4.3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裂土不同裂隙演化阶段断裂准则的适宜性 |
4.3.1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中的断裂准则 |
4.3.2 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中COD断裂准则 |
4.3.3 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准则适宜性 |
4.4 体缩裂隙阶段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 |
4.4.1 基于弹性力学假设的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
4.4.2 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 |
4.5 裂隙扩展阶段基于COD断裂准则的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1 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2 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土开裂扩展的离散元数值实现 |
4.5.3 模型建立与模型参数 |
4.5.4 基于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隙扩展模拟分析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裂隙对裂土边坡渗流场影响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及饱和-非饱和入渗基本理论 |
5.2.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 |
5.2.2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的稳定-非稳定性渗流基本理论概述 |
5.3 裂隙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影响数值分析实现 |
5.3.2 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影响 |
5.3.3 不同裂隙深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4 不同裂隙角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5 裂隙分布位置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6 裂隙数量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4 裂土优势流概念模型与假设 |
5.5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推导 |
5.5.1 双孔隙域Green-Ampt入渗模型 |
5.5.2 分阶段基质域与裂隙域入渗方程 |
5.6 裂土优势流入渗过程模拟及分析 |
5.6.1 不同降雨强度对累积入渗影响分析 |
5.6.2 不同裂隙面积率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3 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4 不同因素对裂土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原型边坡破坏形式与模拟条件 |
6.2.1 原型边坡区域地理位置与破坏形式 |
6.2.2 原型边坡破坏原因定性分析 |
6.3 裂土边坡变形破坏足尺模型试验 |
6.3.1 边坡模型试验系统组成 |
6.3.2 降雨参数标定测试 |
6.3.3 光纤光栅位移计原理与标定 |
6.3.4 模型取样与填筑 |
6.3.5 传感器布设与降雨方案 |
6.4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4.1 边坡破坏全过程分析 |
6.4.2 体积含水率响应规律分析 |
6.4.3 基质吸力、饱和度和孔隙压力响应规律分析 |
6.4.4 蒸发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裂隙分布规律分析 |
6.4.5 坡体位移响应规律分析 |
6.4.6 裂土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6.4.7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裂土边坡失稳机理 |
6.5 考虑裂隙优势流的裂土边坡失稳预测分析 |
6.5.1 SLIP模型与假设 |
6.5.2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 |
6.5.3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模型参数确定 |
6.5.4 裂土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探讨 |
6.5.5 模型试验验证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降雨渗流特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降雨对含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 矿区自然地理及水文气象条件 |
2.1.1 矿区交通位置 |
2.1.2 矿区地形地貌 |
2.1.3 矿区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矿区地层岩性 |
2.2.2 矿区地质构造 |
2.2.3 工程地质分区 |
2.2.4 节理裂隙统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弱夹层特性及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
3.1 软弱夹层成因分析 |
3.1.1 软弱夹层沉积环境与构造环境 |
3.1.2 软弱夹层的形成过程 |
3.2 软弱夹层自然属性及赋存环境 |
3.2.1 软弱夹层的自然属性 |
3.2.2 软弱夹层的赋存环境 |
3.2.3 软弱夹层的力学性质 |
3.3 矿山边坡失稳机理分析 |
3.3.1 磨环凼西侧新滑坡概况 |
3.3.2 磨环凼西侧新滑坡失稳机理分析 |
3.3.3 磨环凼西侧新滑坡滑动模式判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高边坡降雨渗流分析 |
4.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4.1.1 饱和-非饱和渗流微分方程 |
4.1.2 饱和-非饱和渗流方程定解条件 |
4.1.3 岩土体非饱和水力特征 |
4.2 边坡降雨入渗基本理论 |
4.2.1 岩土体水分剖面 |
4.2.2 降雨入渗曲线 |
4.3 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降雨渗流模拟 |
4.3.1 基于ABAQUS软件的降雨渗流模拟 |
4.3.2 边坡模型建立与条件设定 |
4.3.3 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降雨渗流特征 |
4.3.4 持续降雨条件下边坡入渗规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雨条件下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 |
5.1 非饱和岩土体强度理论 |
5.2 数值软件及模拟方法介绍 |
5.2.1 基于Geo-Studio软件的极限平衡法 |
5.2.2 基于ABAQUS软件的强度折减法 |
5.3 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5.3.1 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的稳定性计算 |
5.3.2 降雨条件下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安全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坡面径流与裂隙优先流耦合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坡面径流与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1 坡面径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裂隙优先流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地表径流的数值模拟 |
2.1 坡面径流经典问题 |
2.2 坡面径流的控制方程 |
2.3 坡面流数值模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裂隙土优先流模型建立 |
3.1 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 |
3.1.1 饱和-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离散 |
3.1.2 非线性方程组的线性化处理 |
3.2 裂隙优先流理论 |
3.2.1 引言 |
3.2.2 单裂隙优先流 |
3.3 本章小结 |
4 坡面径流与饱和-非饱和渗流耦合计算模型 |
4.1 引言 |
4.2 耦合思路 |
4.3 算例分析 |
4.3.1 不考虑优先流情况下坡面径流-土壤入渗耦合模型验证 |
4.3.2 坡面径流-优先流耦合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耦合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裂隙土边坡破坏特点 |
5.3 裂隙土无限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和科研成果 |
(4)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水对软岩影响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地质概况 |
2.1 矿区地理位置 |
2.2 矿山开采现状 |
2.3 矿区气象条件 |
2.4 地层岩性 |
2.5 区域地质构造 |
2.5.1 褶皱构造 |
2.5.2 断裂构造 |
2.5.3 节理、劈理 |
2.5.4 层面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6.1 地下水 |
2.6.2 地表水 |
2.6.3 地下水质分析 |
2.7 东帮滑坡情况调查 |
2.7.1 滑坡区域介绍 |
2.7.2 滑坡成因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
3.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分析 |
3.1.1 渗流达西定律 |
3.1.2 渗流微分基本方程 |
3.1.3 渗流方程的定解条件 |
3.1.4 土-水特征曲线 |
3.1.5 渗透系数 |
3.2 降雨入渗过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4.1 边坡岩石物质成分分析 |
4.1.1 石英砂岩镜下鉴定结果 |
4.1.2 页岩镜下鉴定结果 |
4.2 现场直剪试验 |
4.2.1 试验地点的选取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体制备 |
4.2.4 试验设备的安装及加载 |
4.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点荷载试验 |
4.3.1 试验步骤 |
4.3.2 试验成果整理及分析 |
4.4 岩石崩解性试验 |
4.4.1 试验仪器与步骤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5.1 FLAC3D软件介绍 |
5.1.1 FLAC3D的求解过程 |
5.1.2 FLAC3D本构模型 |
5.1.3 FLAC3D软件流固耦合分析理论概述 |
5.2 计算模型建立 |
5.2.1 边坡三维模型建立 |
5.2.2 模拟参数的选取 |
5.2.3 降雨方案设计 |
5.3 边坡稳定性分析 |
5.3.1 降雨入渗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分析 |
5.3.2 边坡位移场分析 |
5.3.3 边坡塑性区分析 |
5.3.4 边坡速度场分析 |
5.3.5 边坡应力场分析 |
5.3.6 边坡安全系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项目参与情况 |
三、获奖情况 |
(5)三峡水库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渗透性的研究 |
1.2.2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受库水周期性升降的渗透性变化 |
1.2.3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库岸边坡浸润线求解 |
1.2.4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渗流滞后性研究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地理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第3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及其渗透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
3.1 石榴树包滑坡 |
3.1.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1.2 滑坡地质特征 |
3.1.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1.4 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分析 |
3.2 木鱼包滑坡 |
3.2.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2.2 滑坡地质特征 |
3.2.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2.4 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分析 |
3.3 卧沙溪滑坡 |
3.3.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3.2 滑坡地质特征 |
3.3.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3.4 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分析 |
3.4 向家湾滑坡 |
3.4.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4.2 滑坡地质特征 |
3.4.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5 草街子滑坡 |
3.5.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5.2 滑坡地质特征 |
3.5.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6 滑坡工程地质对渗透性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滑坡堆积体消落带渗透特征分析 |
4.1 概述 |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滑坡体渗透特性分析 |
4.3.1 试验过程中的渗流特征 |
4.3.2 滑坡体渗透系数统计分析 |
4.3.3 渗透性强弱具有区域分布特征 |
4.3.4 渗透性随滑坡体物源岩性的变化特征 |
4.3.5 渗透性随滑坡体组成结构的变化特征 |
4.3.6 渗透性随滑坡成因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类型滑体的渗透系数及建议值 |
4.5 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堆积体渗透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观测方法 |
5.2.1 监测及探测布置 |
5.2.2 监测设备安装 |
5.2.3 物探方法 |
5.3 滑坡空间渗透性 |
5.3.1 渗透性研究方法 |
5.3.2 滑坡表层渗透性特征 |
5.3.3 滑坡竖向渗透性特征 |
5.3.4 渗透性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
5.4 滑坡体渗流系统 |
5.4.1 研究方法 |
5.4.2 渗流通道 |
5.5 地下水动态特征 |
5.5.1 地下水位对降雨的响应 |
5.5.2 地下水位对库水位变化的响应 |
5.5.3 地下水位线变化 |
5.6 滑坡体非饱和特征 |
5.6.1 非饱和监测结果 |
5.6.2 非饱和水力参数 |
5.7 滑坡位移特征 |
5.8 小结 |
第6章 库水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滑坡堆积体渗透性变化的模型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方案 |
6.2.1 模型试验原理 |
6.2.2 试验装置 |
6.2.3 模型及参数 |
6.2.4 分析工况 |
6.2.5 试验步骤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渗流量的变化 |
6.3.2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6.3.3 土压力的变化 |
6.3.4 表面位移的变化 |
6.3.5 渗流场的变化特征 |
6.4 滑坡体渗透性变化特征及机理 |
6.4.1 地下水及渗透性的变化特征 |
6.4.2 渗透性变化的机理分析 |
6.5 滑坡稳定性提高的机理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滑坡堆积体地下水浸润线计算模型修正 |
7.1 概述 |
7.2 库水升降下滑坡地下水浸润线解析解修正 |
7.2.1 基本假定 |
7.2.2 计算模型 |
7.2.3 滑体内浸润线的方程求解 |
7.3 滑坡堆积体给水度的试验研究 |
7.3.1 概述 |
7.3.2 试验土样和仪器 |
7.3.3 实验过程 |
7.3.4 试验结果分析 |
7.3.5 给水度计算公式的修正 |
7.4 工程应用及对比分析 |
7.4.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7.4.2 计算工况 |
7.4.3 浸润线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对比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库水升降作用下三峡库区滑坡堆积体渗流滞后性研究 |
8.1 概述 |
8.2 渗流场变化特征 |
8.3 滞后性影响因素分析 |
8.4 研究方案 |
8.4.1 模型建立 |
8.4.2 计算工况 |
8.4.3 参数选取 |
8.5 研究结果及分析 |
8.5.1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8.5.2 滞后性分类 |
8.5.3 滞后时间拟合 |
8.6 滞后性机理分析及应用 |
8.6.1 滞后性机理及验证 |
8.6.2 增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分析 |
8.7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基于流固耦合的洛旺河大桥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2 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渗流作用下的岸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岸坡稳定性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 |
2.1 非饱和渗流理论 |
2.1.1 多孔介质的渗透定律 |
2.1.2 广义Richards方程 |
2.1.3 稳定渗流的有限单元法计算式 |
2.1.4 非稳定渗流计算式 |
2.2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理论 |
2.2.1 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直接耦合方法 |
2.2.2 渗流场和应力场的间接耦合方法 |
2.3 岸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1 定性分析方法 |
2.3.2 定量分析方法 |
2.3.3 有限元软件ABAQUS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
2.4 经典有限元算例验证 |
2.4.1 三维饱和-非饱和渗流实例 |
2.4.2 三维有限强度折减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三维拱座-岸坡数值分析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地质条件 |
3.2 应力-渗流耦合力学模型 |
3.2.1 多孔介质材料的定义 |
3.2.2 有效应力原理 |
3.2.3 渗流定律 |
3.2.4 分析步类型 |
3.2.5 屈服准则的选取 |
3.2.6 岸坡失稳判据 |
3.3 三维拱座-岸坡数值模型 |
3.3.1 模型选取 |
3.3.2 材料参数 |
3.3.3 接触属性设置 |
3.3.4 边界条件设置 |
3.3.5 网格划分 |
3.4 设计常水位下的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模型验证 |
3.4.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3.4.2 拱座岸坡计算结果分析 |
3.5 极端水位下的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 |
3.5.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3.5.2 拱座岸坡计算结果分析 |
3.6 水位骤降时的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 |
3.6.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3.6.2 拱座岸坡计算结果分析 |
3.7 水位骤升时的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 |
3.7.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3.7.2 拱座岸坡计算结果分析 |
3.8 水位变化产生的拱脚附加位移对主拱圈应力的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含拱座的天然岸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4.1 天然岸坡数值模型 |
4.2 不同水位稳态渗流的天然岸坡稳定性分析 |
4.2.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4.2.2 天然岸坡内力分析 |
4.3 水位骤降时的天然岸坡稳定性分析 |
4.3.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4.3.2 天然岸坡内力分析 |
4.4 水位骤升时的天然岸坡稳定性分析 |
4.4.1 位移及稳定性分析 |
4.4.2 天然岸坡内力分析 |
4.5 桥梁对岸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5.1 稳定性对比 |
4.5.2 位移内力对比 |
4.6 岸坡安全系数经验公式的建立 |
4.6.1 岸坡安全系数与水位下降速率的关系 |
4.6.2 岸坡安全系数与岸坡坡度的关系 |
4.6.3 岸坡安全系数经验公式的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堆积体裂隙发育特征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以梅里石3号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坡体裂隙研究现状 |
1.2.2 降雨入渗研究现状 |
1.2.3 降雨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梅里石3号滑坡堆积体基本特征 |
2.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形地貌条件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滑坡堆积体的基本特征 |
2.2.1 滑坡形态特征 |
2.2.2 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2.2.3 滑带及滑床特征 |
2.2.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3 滑坡的变形历史及变形趋势 |
2.3.1 滑坡的变形历史 |
2.3.2 滑坡变形趋势 |
第3章 坡体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其受控因素分析 |
3.1 概述 |
3.2 野外裂缝调查 |
3.2.1 前缘裂缝分布 |
3.2.2 中部裂缝分布 |
3.2.3 后缘裂缝分布 |
3.3 裂缝的分类 |
3.4 裂缝的发育特征 |
3.4.1 裂缝的类型 |
3.4.2 裂缝的走向 |
3.4.3 裂缝的倾角 |
3.4.4 裂缝的间距 |
3.4.5 裂缝的长度 |
3.4.6 裂缝的张开度 |
3.4.7 裂缝的深度 |
3.4.8 裂缝的填充 |
3.5 裂缝发育的受控因素 |
3.5.1 坡体重力蠕滑影响 |
3.5.2 后缘渗水作用 |
3.5.3 大气降水影响 |
3.5.4 地表水、地下水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堆积体室内降雨入渗试验 |
4.1 概述 |
4.2 试验基本情况 |
4.2.1 试验场地 |
4.2.2 试验仪器设备 |
4.3 堆积体模型方案及试验步骤 |
4.3.1 堆积体模型方案 |
4.3.2 堆积体模型试验步骤 |
4.4 降雨系统标定 |
4.4.1 降雨时长设置 |
4.4.2 降雨均匀度测定 |
4.4.3 降雨强度测定 |
4.5 试验现象 |
4.5.1 平面组合裂隙降雨入渗过程 |
4.5.2 主次型裂隙降雨入渗过程 |
4.6 试验结果分析 |
4.6.1 平面组合裂隙降雨入渗分析 |
4.6.2 主次型裂隙降雨入渗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雨在裂隙堆积体中的入渗机理分析 |
5.1 降雨入渗的渗透规律 |
5.2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5.3 降雨在裂隙堆积体中的入渗机理分析 |
5.3.1 平面裂隙组合方式的堆积体入渗机理分析 |
5.3.2 主次裂隙发育的堆积体入渗机理分析 |
5.4 裂隙堆积体入渗差异及影响因素 |
5.4.1 室内堆积体模型的入渗差异 |
5.4.2 室内堆积体模型入渗差异的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降雨边坡数值模拟渗流分析 |
6.1 概述 |
6.2 数值分析流程 |
6.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1 计算网格划分 |
6.3.2 模型边界条件设定 |
6.3.3 计算参数取值 |
6.4 室内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6.4.1 平面裂隙组合方式的堆积体入渗机理分析 |
6.4.2 主次裂隙发育方式的堆积体入渗机理分析 |
6.5 实体模型计算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降雨入渗条件下南宁地铁膨胀岩隧道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岩土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岩土渗流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膨胀岩土隧道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沿线膨胀岩工程特性的简要分析 |
2.1 南宁市膨胀岩概况 |
2.2 工程概况 |
2.2.1 沿线地层结构及岩层特征分析 |
2.2.2 岩层组合形式及隧道上覆土情况 |
2.2.3 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
2.3 膨胀岩土胀缩特性研究 |
2.3.1 膨胀岩土胀缩机理简介 |
2.3.2 影响膨胀岩土胀缩性的因素 |
2.4 膨胀力变化规律 |
2.4.1 膨胀力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 |
2.4.2 膨胀力与干密度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雨水入渗-非饱和膨胀岩土体系理论的总结 |
3.1 非饱和膨胀岩土基本理论 |
3.1.1 非饱和膨胀岩土的强度 |
3.1.2 非饱和膨胀岩土的吸力 |
3.1.3 非饱和膨胀岩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
3.2 非饱和膨胀岩土渗流理论 |
3.2.1 土水势 |
3.2.2 非饱和渗流的达西定律 |
3.2.3 渗流连续性方程 |
3.2.4 基质吸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 |
3.3 非饱和膨胀岩土体降雨入渗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裂隙性膨胀岩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
4.1 数值计算模型 |
4.1.1 FLAC原理 |
4.1.2 数值模型参数设置 |
4.1.3 数值计算流程 |
4.2 渗流场结果分析 |
4.2.1 渗流环境的影响 |
4.2.2 裂隙分布情况的影响 |
4.3 应力场结果分析 |
4.3.1 渗流环境的影响 |
4.3.2 岩层组合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膨胀岩土盾构管片小比尺模型试验 |
5.1 模型试验设计 |
5.1.1 模型试验的原型结构 |
5.1.2 模型试验的材料和步骤 |
5.1.3 模型试验的数据采集 |
5.2 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
5.2.1 围岩含水率变化情况 |
5.2.2 围岩土压力变化情况 |
5.2.3 管片变形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湿热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渗流、力学特性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土体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2 岩土体裂隙演化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环境影响下岩石力学性能演化研究现状 |
1.2.4 岩土体的数值模拟及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粉砂质泥岩的成分及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2.1 粉砂质泥岩的制样及筛选 |
2.1.1 粉砂质泥岩的取、制样 |
2.1.2 粉砂质泥岩试样的筛选 |
2.2 矿物及化学成分分析 |
2.2.1 矿物成分分析 |
2.2.2 化学成分分析 |
2.3 密度试验 |
2.3.1 毛体积干密度试验 |
2.3.2 颗粒密度试验 |
2.3.3 孔隙率计算 |
2.4 含水率及吸水性试验 |
2.4.1 天然含水率试验 |
2.4.2 吸水性试验 |
2.5 膨胀性试验 |
2.6 水岩(土)特性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砂质泥岩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粉砂质泥岩一维非饱和渗流试验方案 |
3.2.1 试样及模型制作 |
3.2.2 水分迁移试验方案 |
3.2.3 具体试验流程 |
3.3 粉砂质泥岩一维非饱和下渗特性 |
3.3.1 累计入渗量、入渗率的变化规律 |
3.3.2 非饱和入渗的含水率时空演化特征 |
3.4 不同因素对粉砂质泥岩非饱和渗流的影响 |
3.4.1 孔隙率对粉砂质泥岩非饱和渗流的影响 |
3.4.2 温度对粉砂质泥岩非饱和渗流的影响 |
3.4.3 覆水高度对粉砂质泥岩非饱和渗流的影响 |
3.4.4 渗流方向对粉砂质泥岩非饱和渗流的影响 |
3.5 非饱和下渗的含水率时空分布预测 |
3.5.1 含水率-位置曲线的预测方程 |
3.5.2 含水率的时空分布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循环下粉砂质泥岩裂隙扩展规律 |
4.1 引言 |
4.2 湿热循环下粉砂质泥岩裂隙扩展试验方案 |
4.2.1 裂隙扩展模型的制作 |
4.2.2 具体试验流程 |
4.3 裂隙CT图像处理与三维重构 |
4.3.1 CT射线束硬化伪影的校正 |
4.3.2 图像平滑及去噪 |
4.3.3 图像二值化 |
4.3.4 裂隙特征信息提取 |
4.3.5 裂隙三维重构 |
4.4 裂隙扩展规律的定量分析 |
4.4.1 裂隙总长度比的空间分布规律 |
4.4.2 特征横截面处裂隙总长度比的时间变化规律 |
4.4.3 裂隙面积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
4.4.4 特征横截面处裂隙面积率的时间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及裂隙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力学性能演化 |
5.1 引言 |
5.2 粉砂质泥岩力学试验方案 |
5.2.1 湿热作用的单轴试验方案 |
5.2.2 裂隙损伤的三轴试验方案 |
5.3 湿热作用对粉砂质泥岩单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温度作用的影响 |
5.3.2 湿度作用的影响 |
5.3.3 湿热作用对粉砂质泥岩单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4 粉砂质泥岩的破坏形态 |
5.4 粉砂质泥岩岩体抗剪强度估算 |
5.4.1 岩体抗剪强度估算方法 |
5.4.2 湿热作用对粉砂质泥岩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5.5 裂隙对粉砂质泥岩三轴力学性能的损伤 |
5.5.1 围压、加载速率对完整粉砂质泥岩三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2 围压对含裂隙粉砂质泥岩三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3 裂隙倾角、连通率对裂隙损伤作用的影响 |
5.5.4 试样破坏形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力学实验的粉砂质泥岩细观参数反演 |
6.1 离散元分析方法 |
6.1.1 离散元法的原理与基本假设 |
6.1.2 离散元法的基本控制方程 |
6.2 粉砂质泥岩双轴力学试验模型的建立 |
6.2.1 接触本构模型 |
6.2.2 颗粒单元集合体的建立及平衡 |
6.3 粉砂质泥岩的细观参数反演 |
6.3.1 围压对细观参数取值的影响 |
6.3.2 加载速率对细观参数取值的影响 |
6.3.3 破坏形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10)坡顶裂隙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多因素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裂隙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
1.2.2 降雨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1 非饱和土的基本理论 |
2.1.1 基质吸力 |
2.1.2 土水特征曲线 |
2.1.3 土水特征曲线的确定方法 |
2.2 饱和-非饱和渗流达西定律 |
2.3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2.3.1 饱和渗流的基本方程 |
2.3.2 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2.4 非饱和渗流方程的定解条件 |
2.5 边坡降雨入渗基本理论 |
2.5.1 边坡降雨入渗的模型 |
2.5.2 雨水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2.6 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6.1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
2.6.2 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裂隙黄土边坡特点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黄土裂隙的类型 |
3.2 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1 内部因素 |
3.2.2 外部因素 |
3.3 坡顶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
3.3.1 裂隙扩展位置和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坡脚对边披稳定性的影响 |
3.3.3 抗剪强度参数C值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3.4 抗剪强度参数φ值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降雨条件下坡顶裂隙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 |
4.1 裂隙对黄土渗透性影响 |
4.1.1 降雨入渗分析中裂隙的处理方法 |
4.1.2 无垂直裂隙条件下水分入渗规律 |
4.1.3 考虑垂直裂隙条件下水分入渗规律 |
4.2 裂隙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2.1 计算模型及其网格划分 |
4.2.2 计算参数及其边界条件设置 |
4.2.3 裂隙深度对边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影响 |
4.2.4 裂隙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3 考虑土体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对裂隙边坡稳定性影响 |
4.3.1 土体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对裂隙边坡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影响 |
4.3.2 土体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 降雨强度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4.1 不同的降雨强度对裂隙边坡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影响 |
4.4.2 不同的降雨强度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地震荷载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 |
5.1 黄土地震滑坡的类型 |
5.2 地震边坡失稳机理 |
5.3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5.3.1 拟静力法 |
5.3.2 Newmark滑块分析法 |
5.3.3 数值分析法 |
5.3.4 试验法 |
5.3.5 概率分析 |
5.4 地震荷载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5.4.1 计算模型及其网格划分 |
5.4.2 计算参数及其边界条件 |
5.4.3 地震波的选取 |
5.4.4 地震强度对裂隙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NUMERICAL ANALYSIS OF SATURATED-UNSATURATED SEEPAGE FLOW IN FRACTURED ROCK MASS DUE TO SURFACE INFILTR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D]. 周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边坡降雨渗流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 刘杨.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 [3]坡面径流与裂隙优先流耦合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 苏钰钦. 浙江大学, 2020(02)
- [4]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 李耀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三峡水库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研究[D]. 杨何.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基于流固耦合的洛旺河大桥拱座岸坡稳定性分析研究[D]. 沈开.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堆积体裂隙发育特征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以梅里石3号滑坡为例[D]. 赵石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降雨入渗条件下南宁地铁膨胀岩隧道的稳定性分析[D]. 赖焜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湿热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渗流、力学特性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D]. 陈镜丞.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坡顶裂隙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多因素影响分析研究[D]. 张祥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