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考数学应用型试题评析与复习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汪子怡[1](2021)在《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解题研究 ——以漳州市中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首先对漳州市近十年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进行了分析,利用波利亚怎样解题的四阶段具体分析了部分试题的求解过程。通过分析学生期末考试答卷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问卷情况进行访谈,对学生解决发展性试题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再结合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进而为教师的发展性试题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依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将发展性试题的解决过程分为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这四个阶段,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结合教师教学实际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2016年前,漳州市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涉及知识模块较为分散,在2017年全省统一命题之后,近四年来漳州市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考查情况较为稳定,主要考查的知识模块是函数,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为二次函数和根的判别式,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为反比例函数,解答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为二次函数。(2)学生对于发展性试题认知方面存在恐惧心理,存在直接放弃发展性试题的情况。基于怎样解题表调查学生解决发展性试题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审题并理解题目的意思,执行方案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解题思路和运算能力方面问题,学生缺乏检验回顾的意识,并且对于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不够重视,没有做到及时整理和归纳。(3)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波利亚的解题四阶段,给出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教学建议:在理解题目环节要引导提取信息,培养理解能力、帮助调整认知,提高知识储备;在拟定方案环节,分类归纳题型,建立知识结构、教授解题策略,培养解题思想;在执行方案环节,进行显性教学,外化思维过程、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在回顾环节,要重视检验答案,养成反思习惯、正确对待错题,及时进行复习。
许姬林[2](2020)在《地理高考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5-2019年地理全国卷1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实行课程改革,我国也在根据国情现状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在第八次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对于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课程评估以及试题范围均要求遵循课程标准而制定。美国教育部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着手从课程标准和学术评估二者联系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采取考试的形式来判断课程标准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对课程改革起到一定导向作用。目前我国于2014年进行新高考改革,更需要整理好前期地理高考与课标一致性,推进地理教育的发展。利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型以2015年-2019年地理全国卷1和03版地理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一致性,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将试题与课标进行二维矩阵编码后计算一致性指数,通过交互作用分析试题与课标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方面的一致性,通过图表与数据多方面分析近五年地理试题与课标一致性现状并提出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进行“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二维矩阵的构建;第二部分进行近五年试题与课程标准编码;第三部分从整体分析、横向分析、纵向分析三方面对编码的数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提炼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浅谈影响因素以及教学建议。通过研究分析15-19年地理高考试题全国卷1与03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地理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整体一致性来看,15年-19年地理全国卷1与03版课程标准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着一致性,但是每年一致性指数波动幅度较小,各年试题与课程标准间的可信度较好;此外从比率曲面图及偏离程度三维曲面图可以观察到地理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整体趋势一致,说明从整体来看一致性较好。其次从内容主题方面来看,通过纵向分析可观察出各年试题所考查的主题与课标的侧重有所出入,虽然具体偏差不大,但是地理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所考查的内容主题个数频率不一以及具体知识内容不全面,因此在内容主题方面地理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不显着。接下来从认知水平方面来看,通过横向分析可以观察到各年试题侧重对认知水平I的考查,与课标一致性较好;认知水平II、认知水平III的考查与课标有一定出入,但偏离不大,并且地理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认知水平的趋势较为一致,因此在认知水平方面地理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存在一致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建议:第一应注重基础教学,注重教学实施能力;第二应注重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第三培养地理思维,提高信息分析能力;第四突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任雨停[4](2020)在《高中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从2003年开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2017年更是给出数学文化明确的定义。并且,近年来高考数学中逐渐加强数学文化的考查,这无疑引起了广大师生以及社会的重视。本研究正是基于高考数学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这一考查,以及广大师生难以应付这一事实,展开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策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获得文化及数学文化的概念,并且结合高考中渗透数学文化的考查,尝试给出数学文化试题的概念和数学文化试题的功能与特点。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发现数学文化与高考数学的结合研究甚少,主要集中在试题的统计和赏析,极少存在关于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相关研究。所以,本次研究展开数学文化试题的编制策略研究正是基于数学文化相关研究的创新和突破之处。其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近十年的全国高考数学卷中的数学文化试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所研究的数学文化试题的背景呈现方式主要以显性为主,其编制背景主要包括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创新、趣味逻辑和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包括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并结合试题的评析,以期为数学文化试题的编制提供指导与建议。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展开日常教学中数学文化试题的相关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日常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远远不够,数学文化试题出现极少,教师重视数学文化但极少关注数学文化试题的编制,且编制策略单一。因此,研究数学文化试题的编制策略也是日常教学渗透数学文化所必需的。最后,依据课标、考试大纲以及学业质量评价等要求,结合近十年高考数学中数学文化试题的统计与分析,以及日常教学中数学文化试题相关现状调查,提出数学文化试题编制原则,以指导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策略研究。数学文化试题的编制策略主要有改编和原创两种,改编策略有背景转换策略、否定属性策略、题型改编策略和重新整合策略,原创策略有取材多样化策略、题型多样化策略和数学文化渗透方式多样化策略,并且每一种策略都有更为详细的、具体的策略和相关示例,这对一线教师尝试编制数学文化试题具备一定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刘新国[5](2020)在《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推进国际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回顾我国的外语教育规划过程,尽管以自上而下的规划路径为主导,但社会调查和征求民意也是其中重要的规划活动;同时,外语教育规划也激发国人对外语教育的复杂的情感。然而,当前的研究很少探讨外语教育政策应如何回应公众意见和感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公民的话语空间发生改变,公众意见表达异常活跃,社会舆情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以舆情为研究视角,探索外语教育政策的回应性。高考英语是我国重大的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规划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息息相关。本研究以高考英语的政策变迁为主线,并选取其中四个关键节点为经验案例,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本研究分析认为,政策回应性受制于制度语境、外部环境和由公众意见与媒介话语构成的社会舆情。为探究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一般关系,本研究提出三个具体研究问题:(1)高考英语舆情特征如何?(2)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如何?(3)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研究在理论视角上,借鉴政治学、公共政策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的舆情-政策关系分析理论,以话语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综合的理论视角审视高考外语政策变迁过程,构建出政策回应性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融合量化分析方法对三种来源数据进行分析:(1)政策文本、历史研究文献和智库研究报告;(2)慧科新闻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3)新浪微博,其中数据采用第三方爬虫软件采集获得。在研究路径上从总体和特定节点两个方面探究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论文共分七章。前三章阐述了研究现状和基础概念与理论,论文第四章从总体上考察了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制度文化语境。高考英语政策主要体现在科目地位、命题方式、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稳定上升期、调整变化期和巩固发展期,政策的变化可视为对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舆情的积极回应。论文第五章分析了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本章从报纸媒体、社交媒体和学术期刊三种媒体描述高考英语舆情的时空分布特征、舆情主题和热点事件。舆情分析表明,在高考英语政策调整变化时期,公众舆论对待英语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认可英语作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要求弱化高考英语的科目地位、减少高考英语考试的社会功能比较强烈。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舆论聚焦在一年两考和中外文化冲突方面,容易引发成社会热点事件。高考英语听力是最为频繁的高考突发性事件,地方政策回应方式不一,但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回应的重点是加强考试管理,稳妥推进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接下来的论文第六章通过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的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1999年以来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政策突出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但是公众舆论的焦点在科目分值、计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1984年第一次高考改革后高考英语确立了和语文、数学同等的统考科目地位和分值权重,并在实际中得到强化。新世纪以来公众对英语热开始反思,弱化英语的呼声比较强烈,2006年江苏省通过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和协商,首次降低了高考英语分值。2013年北京高考改革迎合社会舆论,提出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方案,但是公众意见中专业话语发挥了重要影响,维持了高考英语地位。2017年以来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虽然降低了高考英语听力事故的风险,但是测试技术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成为“一年两考”的制约因素。论文第七章为启示和结论部分,将舆情的政策回应总结为四种模式,即主动咨询型、积极协商型、消极协商型和压力回应型,从三个方面提出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可能路径,即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合理运用舆情调查、做好舆论环境建设。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基础上,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理论内涵,为外语教育规划探索符合现代治理理念的科学路径;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将质性探究与媒介框架分析和政策叙事相结合,拓展了质性研究的内涵;最后是本研究的应用创新,政策回应性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和外语教育规划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诸葛浩[6](2020)在《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次兼具毕业和选拔双重性质的重要考试。而中考试卷作为中考评价的功能性载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和探索的对象。201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苏州市中考历史科在考查方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都呈现出较大的转变,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探索方向。本文选取了2012年以来近八年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别研究了试卷题型、知识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试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探寻试卷的命题走向,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命题与历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状况及其命题参照。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发展经历了从积极探索到趋于稳定,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通过合理科学的试题命制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不断与素质教育看齐,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第二部分运用表格统计深刻剖析了不同维度下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在题型结构上稳定性较强,内容上注重考查中国史,体现了“厚中薄西”原则;不同维度下的知识点涵盖较好地达到了与课程标准的匹配度,基本遵循了考试说明对考查内容的要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彰显试卷的若干特色,进而归纳出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运用对比研究发现苏州卷与江苏省其他地区中考历史试卷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其独特魅力,是共性与个性的充分展现。第四部分基于中考试卷的研究提出对历史命题和教学实践的思考。完善历史试题的命制是推动试卷改革的重要一环,而试卷改革的灵魂在于服务于历史教材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通过对新课标颁布以来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能够对考试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和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瑶[7](2020)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现代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均衡、全面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数学新定义题目因其新颖的出题形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进入了学生们的视野。新定义题目往往给出一个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全新的定义、概念等,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理解,找到解题关键,其本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这类题目不同类型的难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新定义题目会和函数问题、几何图形、方程以及动点等知识结合进行考查,题目往往涉及知识点较多,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新定义题目的新颖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其望而却步,在考试中的得分率较低,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教学难度。认知负荷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复杂问题并指导教学。人的长时记忆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加工的内容超过记忆容量时就会产生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共同组成,降低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认知负荷理论近几年也逐渐被应用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本文旨在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研究调查学生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探究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认知负荷理论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考试中新定义题目的正确率。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本次研究从背景、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其次,将认知负荷理论和新定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做了文献综述;接下来,通过题目测试和问卷对学生的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新定义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构,并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进行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定义题目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新定义题目学习的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专题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定义题目学习习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多媒体,促进新定义课堂教学。
张淑娟[8](2020)在《甘肃康县乡镇中学初中历史试卷调查分析研究 ——以周家坝镇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由于偏远乡镇中学因多种因素限制,历史课程改革尚不够深入全面。笔者深入乡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一线,通过对乡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认为目前乡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际与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尚存在差距。通过对周家坝镇中学学生历史期末试卷答题现状分析发现,历史教学理念与考试评价之间存在矛盾与差异。学业测量的试题命制呈现出新趋向,而运用新理念、深入指导乡镇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仍然有待提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实践观摩发现,偏远乡村地区历史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没有及时跟进新课改理念,历史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沉闷,课后反思与总结有待加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并未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另外,学生学法单一,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有待加强,多种因素导致师生“双主体”地位未完全建立,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对乡镇中学的历史测量与评价方式进行分析探究,找出问题,进而运用新课改理念改进乡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本文所探究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偏远乡村地区中学应该对历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定位,促使师生在教法与学法方面做出改变和优化。从教师教学方面,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探索多种授课方法,落实基础知识;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互动;强化史料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加强自习辅导工作;优化常规性测验试题命制质量;注重试卷分析与讲评,做好反思与总结。从学生学习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加大历史阅读量,提升史料理解能力,以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校方面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等。通过以上策略和措施,使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得到改善,促进乡镇中学历史教学良性发展。
吴沃莲[9](2020)在《广东省近十年中考历史试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考作为检验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考试,在测量与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反馈教学效果更能指导教学改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广东自2010年开始实行省中考封闭命题,本文将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结合相关教育学及考试学原理对近十年中考历史省卷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近十年试题特点及不足,对当下命题进行反思,提出命题改进建议;探索试题发展大趋势,理清今后命题走向,为促进教学发展及学生成长服务。本文将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交代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以及本文在一些方面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省卷使用概况及试题命制依据,分析在取消考纲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三者与试卷的关系。第二章对近十年试题的结构与内容进行分析,其中结构方面主要是对题型结构进行分析;内容方面从板块题量、分值、主题、知识点分布等角度着重考虑。第三章挖掘近十年试题特点,发现试题结构稳定,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知识内容的考查体现一定灵活性;重视情境创设与学生情感体验;内容贴近生活,凸显时代性和开放性。第四章主要指出近十年试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题型结构单调,创新性不足;综合题内容布局厚今薄古不够巧妙;部分题目情境创设不够严谨,材料与设问联系不强。初步分析这些不足会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今后命题改进提出相关建议:设置多样题型;合理布局试题内容;注意命题严谨性。第五章是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探索试题变化趋势,其趋势主要体现在立意逐渐转型,学科素养凸显;越为注重唯物史观统摄下的多元史观考查;与高考衔接,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这些变化趋势与新中考方向一脉相承,实质是课程改革新理念在学科领域的具体化,深刻影响着教学走向,给今后历史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多元史观意识;关注高考试题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并就本文研究作整体反思。
陈莉红[10](2020)在《2019年中考“数与式”专题命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考数学试卷中有关"数与式"内容在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与运算的基础上,在命题立意上力求创新,更加突出了对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的考查.文章从考查内容、命题思路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出"数与式"领域内容的命题趋势和侧重点,为2020年中考复习提供参考.
二、2003年中考数学应用型试题评析与复习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考数学应用型试题评析与复习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解题研究 ——以漳州市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课程性质的界定 |
1.1.2 发展性试题在中考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3 解题策略在发展性试题解题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中考 |
1.4.2 发展性试题 |
第2 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综述 |
2.2 中考数学解题研究的研究综述 |
2.3 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的研究综述 |
2.4 研究述评与反思 |
2.5 理论基础 |
第3 章 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 研究方法 |
3.1.1 问卷调查法 |
3.1.2 访谈调查法 |
3.2 研究工具 |
3.2.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3.2.2 学生访谈提纲设计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过程 |
第4 章 中考发展性试题现状分析 |
4.1 漳州市中考发展性试题模块、知识点分析 |
4.2 波利亚解题表下的发展性试题分析 |
第5 章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学生期末考试答卷分析 |
5.1.1 发展性试题答卷分析 |
5.1.2 发展性试题解题方法分析 |
5.2 学生发展性试题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1 问卷调查信效度分析 |
5.2.2 学生在“理解题目”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2.3 学生在“拟定方案”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2.4 学生在“执行方案”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2.5 学生在“回顾”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3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5.4 教师课堂教学分析 |
第6 章 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的解题策略研究 |
6.1 理解题目环节 |
6.1.1 引导提取信息,培养理解能力 |
6.1.2 帮助调整认知,提高知识储备 |
6.2 拟定方案环节 |
6.2.1 分类归纳题型,建立知识结构 |
6.2.2 教授解题策略,培养解题思想 |
6.3 执行方案环节 |
6.3.1 进行显性教学,外化思维过程 |
6.3.2 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运算能力 |
6.4 回顾环节 |
6.4.1 重视检验答案,养成反思习惯 |
6.4.2 正确对待错题,及时进行复习 |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地理高考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5-2019年地理全国卷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标落实的需求和高考改革的需求 |
1.1.2 初高中地理教学与知识衔接需要 |
1.1.3 一致性研究的本土化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关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现状 |
1.4.2 我国关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现状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理论基础 |
1.6.1 测量理论 |
1.6.2 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
2 构建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二维矩阵表 |
2.1 内容标准划分 |
2.2 认知水平层次 |
3 地理高考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编码 |
3.1 编码原则 |
3.2 研究信度与效度 |
3.2.1 研究信度 |
3.2.2 研究效度 |
3.3 2003年地理课程标准编码 |
3.4 2015-2019年全国地理试卷1编码 |
3.4.1 2015年全国地理试卷1编码 |
3.4.2 2016年全国地理试卷1编码 |
3.4.3 2017年全国地理试卷1编码 |
3.4.4 2018年全国地理试卷1编码 |
3.4.5 2019年全国地理试卷1编码 |
4 地理高考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
4.1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整体一致性指数分析 |
4.2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整体一致性图表分析 |
4.3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纵向分析 |
4.4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横向分析 |
5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结果、审思及建议 |
5.1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结果 |
5.1.1 整体一致性指数分析结果 |
5.1.2 整体一致性比率曲面图分析结果 |
5.1.3 整体一致性偏离程度分析结果 |
5.1.4 一致性纵向分析结果 |
5.1.5 一致性横向分析结果 |
5.2 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结果审思 |
5.2.1 每年知识覆盖程度不同 |
5.2.2 每年认知水平考查不均 |
5.2.3 命题范围包含初高中地理知识 |
5.3 基于地理高考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教学建议 |
5.3.1 注重基础教学,注重教学实施能力 |
5.3.2 注重情境教学,分层教学 |
5.3.3 培养地理思维,提高信息分析能力 |
5.3.4 突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训练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编码成员15-19年试卷编码相关性表 |
附录 B 15-19年每道题编码及分值表 |
附录 C 15-19年与课标偏离程度表 |
致谢 |
(4)高中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的需要 |
1.1.2 数学教育科研的需要 |
1.1.3 基于课标与考试的需要 |
1.1.4 教师能力素养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文本分析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访谈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文化研究现状 |
2.2 数学文化与数学试题结合研究现状 |
2.3 高中数学试题编制研究现状 |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文化 |
3.1.2 数学文化 |
3.1.3 数学文化试题 |
3.2 理论基础 |
3.2.1 素质教育理论 |
3.2.2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4 发展性教学理论 |
4 数学文化试题的功能与特点 |
4.1 数学文化试题的功能 |
4.1.1 德育功能 |
4.1.2 美育功能 |
4.1.3 智育功能 |
4.1.4 测评功能 |
4.2 数学文化试题的特点 |
4.2.1 历史人文性 |
4.2.2 思想方法性 |
4.2.3 发展创新性 |
4.2.4 趣味逻辑性 |
4.2.5 故事情境性 |
4.3 小结 |
5 高考数学全国卷中数学文化试题的统计与分析 |
5.1 数学文化试题分析框架及思路设计 |
5.2 高考数学全国卷中数学文化试题的系统分析 |
5.2.1 数学文化试题呈现数量结果分析 |
5.2.2 数学文化试题编制背景分析 |
5.2.3 数学文化试题题型分布情况分析 |
5.2.4 数学文化试题知识点分布情况分析 |
5.3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中数学文化试题评析 |
5.3.1 数学史 |
5.3.2 数学美 |
5.3.3 学科关联 |
5.4 小结 |
6 日常教学中数学文化试题相关现状调查 |
6.1 学生问卷调查 |
6.2 学生试卷分析 |
6.3 教师访谈 |
6.4 小结 |
7 数学文化试题编制原则 |
7.1 密切联系生活,强调立德树人 |
7.2 体现课标要求,深化素养立意 |
7.3 聚焦核心概念,注重基础知识 |
7.4 体现思想方法,强化科学适切 |
7.5 注重社会人文,领悟数学之美 |
8 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策略 |
8.1 数学文化试题的改编 |
8.1.1 背景转换策略 |
8.1.2 否定属性策略 |
8.1.3 题型改编策略 |
8.1.4 重新整合策略 |
8.2 数学文化试题的原创 |
8.2.1 取材多样化策略 |
8.2.2 题型多样化策略 |
8.2.3 渗透方式多样化策略 |
8.3 小结 |
9 结论与反思 |
9.1 结论 |
9.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政策和规划学科的兴起 |
1.1.2 外语教育规划中的认同与冲突 |
1.1.3 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与高考英语 |
1.1.4 政务舆情回应的建设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舆情研究概况 |
2.2.1 舆情的概念内涵 |
2.2.2 基于引文空间分析的教育舆情研究概况 |
2.2.3 高考舆情研究 |
2.2.4 语言舆情研究 |
2.2.5 英文文献中关于公众意见的研究 |
2.3 舆情和政策的关系研究 |
2.3.1 舆情与政策结果的关系 |
2.3.2 舆情与政策过程的关系 |
2.4 政策回应性研究 |
2.4.1 政策回应性的理论研究 |
2.4.2 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相关研究 |
2.5 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研究 |
2.5.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5.2 话语制度主义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
3.2.1 关键概念定义 |
3.2.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阐述 |
3.3.1 质性研究路径 |
3.3.2 研究方法 |
3.4 数据采集和处理 |
3.4.1 数据资源库 |
3.4.2 媒体数据采集 |
3.4.3 数据下载 |
3.4.4 数据处理 |
3.5 类目建构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及制度语境 |
4.1 引言 |
4.2 英语科目地位变化 |
4.2.1 稳定上升时期(1978-2001 年) |
4.2.2 调整变化期(2002-2013) |
4.2.3 巩固发展期(2014-) |
4.3 高考英语命题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
4.3.1 命题依据的变化 |
4.3.2 高考英语统一和分省命题变化 |
4.3.3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政策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 |
5.1 引言 |
5.2 舆情的报纸媒体特征 |
5.2.1 时空特征 |
5.2.2 媒体分布特征 |
5.2.3 新闻主题框架分析 |
5.2.4 报纸媒体舆情热点事件 |
5.3 舆情的社交媒体特征 |
5.3.1 北京高考改革热门微博 |
5.3.2 浙江加权赋分事件热门微博 |
5.4 舆情的学术期刊话语 |
5.4.1 《人民教育》关于第一次高考改革大讨论 |
5.4.2 《外国语》高考外语改革论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 |
6.1 引言 |
6.2 第一次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
6.2.1 改革前舆情 |
6.2.2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
6.2.3 政策回应性分析 |
6.2.4 回应结果分析 |
6.3 江苏新课程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
6.3.1 改革背景 |
6.3.2 舆情特征分析 |
6.3.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
6.3.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
6.3.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
6.4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
6.4.1 改革背景 |
6.4.2 舆情特征分析 |
6.4.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
6.4.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
6.4.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
6.5 高考突发事件性舆情和政策回应 |
6.5.1 高考外语听力的政策回应性 |
6.5.2 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启示与结论 |
7.1 引言 |
7.2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模式 |
7.3 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 |
7.3.1 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 |
7.3.2 合理运用舆情调查 |
7.3.3 发挥舆论环境建设的作用 |
7.4 研究总结 |
7.5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北京高考改革方案(2013)的热门微博 |
附录2 关于北京高考英语改革方案(2013 年)的话语提炼 |
(6)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发展与命题参照概述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背景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参照 |
第二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题型分析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内容分析 |
第三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特点及变化趋势 |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 |
第四章 基于试卷研究对命题和历史教学的思考 |
第一节 对试卷命题改进的思考 |
第二节 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认知负荷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文献综述 |
二、新定义题目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认知负荷理论的概述 |
二、新定义题目概述 |
第四章 新定义题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考新定义题目的解构 |
一、新定义题目的“代数计算型” |
二、新定义题目的“几何探究型” |
第六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考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案例 |
一、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定义“代数运算型”教学设计 |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定义“几何探究型”教学设计 |
三、中考新定义题目有效教学策略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九年级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九年级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试卷 |
致谢 |
(8)甘肃康县乡镇中学初中历史试卷调查分析研究 ——以周家坝镇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党和国家的课程育人要求 |
(二)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新时期命题要求发生变化 |
(四)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现状研究 |
(二)关于乡镇中学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一)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
(二)初中历史期末试卷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四)实践观察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康县周家坝镇中学初中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
一、周家坝镇中学概况 |
(一)历史教师师资现状 |
(二)学生概况介绍 |
二、学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
(一)整体分析 |
(二)客观题答题状况分析 |
(三)主观题答题状况分析 |
三、学生卷面反映的问题 |
(一)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时空框架模糊 |
(二)答题不严谨,逻辑表述能力欠缺 |
(三)关注时政与实际运用能力欠佳 |
第二章 周家坝镇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调查 |
一、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学习方式方面 |
(二)学习习惯方面 |
(三)考后的反思与总结方面 |
二、对教师的访谈及问题归纳 |
(一)处理教材能力方面 |
(二)课堂讲授方面 |
(三)错题讲解方面 |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方面 |
(五)历史专业师资方面 |
三、乡镇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
(一)新课改广泛开展,但实际成效不明显 |
(二)对历史学科重视度不够 |
(三)学生课后学习的家庭辅导不到位 |
第三章 乡镇中学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教师教学方面 |
(一)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 |
(二)探索多种授课方法,落实基础知识 |
(三)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互动 |
(四)强化史料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
(五)课后加强自习辅导工作 |
(六)优化常规性测验试题命制质量 |
(七)注重试卷分析与讲评,做好反思与总结 |
二、学生学习方面 |
(一)尝试梳理思维导图,自主建立知识框架 |
(二)加大历史阅读量,提升史料理解能力 |
(三)课后整理错题笔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四)组建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
三、学校管理方面 |
(一)加强师资建设 |
(二)加大教学资源建设 |
(三)加强城乡中学教育资源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9)广东省近十年中考历史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省卷使用概况及命题依据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省卷使用概况 |
第二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命制依据 |
一 课程标准与试卷关系分析 |
二 考试大纲与试卷关系分析 |
三 历史教材与试卷关系分析 |
第二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结构与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分析 |
一 选择题题型结构分析 |
二 综合题题型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内容分析 |
一 各板块题量、分值、比重在试卷中的分布分析 |
二 各板块主题、知识点在试卷中的分布分析 |
第三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特点 |
第一节 题型结构稳定,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
第二节 知识内容的考查有一定灵活性 |
第三节 重视情境创设,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
第四节 贴近生活,凸显时代性和开放性 |
第四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不足之处 |
一 题型结构单调,创新性不足 |
二 综合题内容布局厚今薄古欠巧妙 |
三 部分题目情境创设不够严谨,材料与设问联系不强 |
第二节 对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命制的改进建议 |
一 设置多样题型,实现不同题型考查功能 |
二 合理布局古今内容,借鉴优秀命题 |
三 注意命题细节,精益求精 |
第五章 广东近十年中考历史试卷变化趋势及教学启示 |
第一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 |
一 立意逐渐转型,学科素养凸显 |
二 越为注重唯物史观统摄下的多元史观考查 |
三 与高考衔接,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考查 |
第二节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变化趋势对教学的启示 |
一 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二 注重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多元史观意识 |
三 关注高考试题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019年中考“数与式”专题命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题考点分析 |
二、命制思路分析 |
1. 考核范围与《标准》符合度 |
2. 设计思路与题面形式 |
三、复习建议 |
1. 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
2. 注重对数学法则、定理、算法的真正理解,强调运算过程,注重表达规范 |
3. 重视数学模型的作用,加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综合探究能力 |
四、模拟题欣赏 |
四、2003年中考数学应用型试题评析与复习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解题研究 ——以漳州市中考为例[D]. 汪子怡.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2]地理高考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5-2019年地理全国卷1为例[D]. 许姬林.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高中数学文化试题编制策略研究[D]. 任雨停.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D]. 刘新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D]. 诸葛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D]. 陈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甘肃康县乡镇中学初中历史试卷调查分析研究 ——以周家坝镇中学为例[D]. 张淑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9]广东省近十年中考历史试题研究[D]. 吴沃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2019年中考“数与式”专题命题分析[J]. 陈莉红. 中国数学教育, 202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