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样本社区的素描(论文文献综述)
王肖肖[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素描融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3](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徐冉[4](2020)在《人脸照片-素描生成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人脸照片-素描图像的生成问题,指的是根据一幅拍摄的人脸照片,自动生成一幅对应此人脸的素描画像;或与之相反,根据一幅人脸素描画像,自动生成出一幅相应的人脸照片。在刑事侦查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角度分别研究人脸照片-素描的生成技术及实现过程:一是从人脸照片生成人脸素描(FP2SS);二是从人脸素描生成人脸照片(FS2PS);三是同时构建人脸照片到素描与人脸素描到照片的双模型。(1)针对FP2SS,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字典原子界定邻域的技术,分为原子界定邻域构建和伪素描生成两步。利用训练样本构建原子界定邻域的具体方式为:将训练人脸照片和相应素描,分块并全部收集,构成全局人脸照片-素描图像块对;所有人脸照片块提取“混合多种特征”并学习到一个全局的字典;以字典的每个字典原子为特征锚,将所有人脸照片-素描块划分到不同的特征域,并将照片特征切换到“自商图像特征”空间,构建原子界定邻域。伪素描的生成步骤为:人脸照片分块,找到每个照片块最相近的原子界定的邻域,在该邻域中寻找最近的训练人脸照片块,则对应的人脸素描块为输出。另外,为了增加细节,同理构建高频原子界定邻域,输出高频伪素描,与原始伪素描融合,获得更具人脸细节的素描。(2)针对FS2PS,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技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利用训练样本学习FS2PS模型,称为训练过程;二是对测试人脸素描,根据模型输出伪人脸照片,称为生成过程。在训练过程,搭建FS2PS生成网络、风格计算单元和判别网络。生成网络的结构中,后三个残差网络块的归一化层引入与输入有关参数,保障生成结果与输入的一致性。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在训练时相互对抗,形成对抗损失。风格计算单元不含待训练的参数,其计算伪人脸照片与众多风格参考人脸照片的特征图图像块之间的损失,形成风格损失。训练的总损失包括生成对抗损失、风格损失,以及衡量生成伪照片与目标照片差异的损失。在生成过程,直接将人脸素描输入训练的FS2PS生成网络,输出伪人脸照片。(3)提出带隐空间的对偶人脸照片/素描生成器,同时训练出FS2PS与FP2SS的两个模型。训练过程中,基于对偶学习思想,将照片到素描生成器的结果输入素描到照片生成器,将得到的伪照片与最原始的照片作比较,形成照片的对偶损失;同理在逆方向上,得出素描对偶损失。此外,还设计一个特征映射网络网络,将输入域和目标域都投影到了一个共同的隐空间内,在隐空间内输入域和目标域的特征是相似的,形成隐空间损失。总损失值包括了对偶损失、隐空间损失、生成对抗损失等,以总损失值最小为目标训练出两个生成器和相应判别器,以及特征映射网络。在伪图像的生成过程中,预先训练的两个生成器独立实现各自生成素描/照片的作用。通过在人脸照片-素描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三种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能产生较好的人脸素描或人脸照片,与其他常见的算法相比,生成结果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具有突出的表现。
韩旭[5](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徐兴歆[8](2020)在《基于改进型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翻译》文中研究表明图像翻译旨在将图像从源域转换到目标域。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在多种图像翻译任务中取得了显着成功。不过,这些方法在生成细节纹理方面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现有方法普遍忽略了图像结构信息对于转换过程的指导作用;且通常采用单一的生成器结构,难以描述图像中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结构细节。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结构辅助的生成对抗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人脸照片-素描转换任务;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互补网络的通用图像翻译框架。本文的贡献主要包含以下两点:(1)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辅助结构的人脸照片-素描合成模型。人脸照片-素描合成旨在基于给定人脸照片/素描生成其对应的素描/照片。考虑到人脸这一特殊的结构,本文利用人脸解析掩码作为辅助输入,来辅助人脸照片-素描的生成。此外,本文利用感知损失,使生成图像保留输入图像中的身份信息;最后,本文采用多层堆叠网络进行细节优化,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在可以合成具有逼真纹理并保持身份信息的人脸照片/素描,且在多种挑战性数据集上明显优于现有方法。(2)其次,本文提出了基于异构互补生成对抗网络的通用图像翻译方法。具体而言,本文分别使用深层U型网络和浅层残差网络构建了两个生成器。网络结构的不同,使得两者可以在不同尺度、不同位置上发挥不同的作用。之后,本文使用门控融合网络将两个生成器的输出进行加权融合,以产生最终输出。门控融合单元可以自动计算两个生成器在不同位置上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两者相互补充。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集成判别器,使用多层次和多尺度特征促使生成器输出高质量的图像细节。在多种数据集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表明,在多种图像翻译任务中,本文的方法都显着提高了生成图像的质量。整体而言,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生成对抗网络,并将其用于多种图像翻译任务中,有效提升了生成图像的视觉质量,取得了优于现有方法的性能。本文工作对于图像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有着重要的价值。
朱静洁[9](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转换方法》文中提出图像风格转换旨在将给定内容图像转换到指定风格,但保持内容不变。相关任务,包括人脸照片-画像合成、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等,在公共安全和数字娱乐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画像风格转换方法在多种任务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如何有效训练深度网络以生成逼真细节,仍然是一大挑战。此外,现有生成方法生成的图像普遍包含复杂的纹理结构,难以实现相关技术的应用推广。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本文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成对抗网络以及一种新的人脸简笔画生成算法。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两点:(1)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型聚焦损失的图像风格转换方法。在该本方法中,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的增量型聚焦损失,使得模型在训练期间可以逐步关注难以学习的例子从而提升模型生成图像细节的能力。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增强的自我注意力机制提高生成器的表征学习能力。我们将这两项技术分别应用于无监督型和条件式生成对抗网络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图像转换与图像生成任务中,显着提升了生成图像的视觉质量。(2)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鲁棒的人脸肖像简笔画生成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局部稀疏约束,使算法只生成人脸的主要轮廓,从而减少纹理及线条数量。此外,本文还提出了自一致性损失,使模型能够重构风格图像,从而大幅提升了线条的连贯性和逼真度。最后,我们提出了多种图像预处理和简笔画后处理策略,用于优化生成简笔画中的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给定人脸照片转换为由少量连续线条构成的逼真简笔画。此外,该方法对于人脸姿态、背景等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且可以扩展到非人脸图像中,对于相关技术的落地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两种图像风格转换方法。相较于传统图像转换工作,我们的方法有效提升了生成图像的质量。本文提出的相关技术可以应用到该领域其他任务重,并且对于图像风格转换的应用推广有重要价值。
杨文[10](2020)在《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生活是着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学术考察的基本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这一关注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学科特征和个人学术特点,对此进行历史探讨,有助于认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亦可为社会史研究提供跨学科借鉴。费孝通成长于江南绅士家庭,新旧兼及的家庭教育开启了他的知识视野,而人类学的熏陶促使他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获取了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洞见,显示了其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世界文化态势的总体把握。费孝通直面近代中国剧烈的社会变局和现实生活问题,立志探求社会发展路向,溯源社会问题的历史症结,揭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体现了人类学的学术使命。在他看来,构成中国历史症结的贪污无能、技术落后和高文盲率等,是社会结构、匮乏经济和儒家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社会改良所能济事,社会发展论应运而生。根据这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出路在于以技术和组织变革为特征的工业化,落后族群只有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学习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按照上述既定学术目标,费孝通在实证考察和理论省思层面,都作出了独特建树。费孝通的民众生活研究开始于对中国小农社区的观察,表明了社会人类学学者清晰的生活空间意识,他积数十年之功最终找到一条对庞大中国进行日常生活观察的“现实的方法”。以花蓝瑶、江村和禄村等不同类型的小农社区生活为个案进行考察,费孝通充满自信地认为,积以时日,必将增进对整体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众多的日常生活空间里,费孝通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得的社会仪式、口传和物质文化资料等,与历史通识的系统化资料以及经书、正史、地方志和官方统计等文献的使用,共同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众生活的细节。这些田野调查资料、历史通识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展示了以人类学为主、史学为辅的素材应用技艺。费孝通的近代中国生活审思聚焦于文化特质的变化、社会关系的产生和社会生活的变异。近代交通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的变化,或者是近代以降的自我生成,或者是文化播迁的结果,其间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随着近代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社会逐渐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家庭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组合和调整,青年人普遍追求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结合,传统农业社会悄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替易,与此,在这同时,手工业的衰落和劳工的社会地位成为重要中国社会问题。费孝通认为,外部助力和当地自立相结合的计划变迁构成社会生活近代变迁的基本路径。上述关注焦点的聚成,源自于费孝通敏锐的问题意识。作为功能派人类学家,费孝通反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台阶式”历史观,以“志在富民”为职志,特别关注处于文明世界边缘的中国乡村社会,从而提出了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现实而可行方案。由此可见,时代关切、学科关怀和个人学术志趣等共同催生了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就理论工具而论,功能派人类学以社会生活结构的考察见长,而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深度关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探究不能离开其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体现了一种日常生活史观。这样的生活探究既充满具象的社会描述,更重视一般原则的抽象;既注意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活着的历史”元素,更注目于动态生活脉络的勾勒;既有研究者的理性判断,更重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日常思维逻辑。功能主义的文化观、生活史观和主位—客位认识论成为费孝通认识近代中国生活的独特理论工具。基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向,选择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进行考察,我们不但认识了费孝通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也可见其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指导价值,而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功能派人类学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二、一个样本社区的素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样本社区的素描(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4)人脸照片-素描生成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相关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人脸照片-素描数据集 |
2.1.1 CUFS数据库 |
2.1.2 CUFSF数据库 |
2.1.3 印度IIIT-D半法医画像数据库 |
2.1.4 PRIP-VSGC数据库 |
2.2 国内外人脸照片-素描生成方法 |
2.2.1 基于子空间的方法 |
2.2.2 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 |
2.2.3 基于概率图模型的方法 |
2.2.4 基于模型驱动的方法 |
2.3 评价指标 |
2.3.1 SSIM |
2.3.2 LPIPS |
2.3.3 人脸识别准确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脸照片生成人脸素描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基于图像块位置的局部搜索 |
3.1.2 基于全局字典的原子界定邻域搜索 |
3.2 基于全局字典的原子界定邻域的构建 |
3.2.1 预处理 |
3.2.2 全局字典的学习 |
3.2.3 原子界定邻域的聚类 |
3.3 基于全局字典原子界定邻域的伪素描生成 |
3.4 高频域的增强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对齐人脸照片的生成结果 |
3.5.2 真实场景人脸照片的生成结果 |
3.5.3 生成结果的客观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脸素描生成人脸照片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生成对抗网络 |
4.1.2 内容和风格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 |
4.2 人脸照片生成模型的训练 |
4.2.1 内容生成单元 |
4.2.2 风格计算单元 |
4.2.3 总损失值 |
4.3 伪人脸照片的生成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生成人脸照片的主观评价 |
4.4.2 生成人脸照片的客观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脸照片-素描对偶生成 |
5.1 引言 |
5.1.1 对偶学习 |
5.1.2 带隐空间的对偶人脸照片/素描生成技术 |
5.2 带隐空间的人脸照片-素描对偶模型的训练 |
5.2.1 生成对抗损失 |
5.2.2 对偶损失 |
5.2.3 隐空间损失 |
5.2.4 总的损失值 |
5.3 伪人脸照片/素描的生成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人脸照片生成人脸素描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2 人脸素描生成人脸照片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5)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2.2 创造力的测评 |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
2.6 文献述评 |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4 小结 |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
4.1.1 固着效应 |
4.1.2 收敛思维 |
4.1.3 知识壁垒 |
4.1.4 约束思维 |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
4.4 小结 |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过程 |
5.1.3 评价指标 |
5.1.4 支撑条件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假设提出 |
5.2.2 实验对象选取 |
5.2.3 实验流程介绍 |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2.1 培养目标 |
6.2.2 培养过程 |
6.2.3 评价指标 |
6.2.4 支撑条件 |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3.1 培养目标 |
6.3.2 培养过程 |
6.3.3 评价指标 |
6.3.4 支撑条件 |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4.1 培养目标 |
6.4.2 培养过程 |
6.4.3 评价指标 |
6.4.4 支撑条件 |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5.1 培养目标 |
6.5.2 培养过程 |
6.5.3 评价指标 |
6.5.4 支撑条件 |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
7.5 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基于改进型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元生成器 |
1.2.2 GAN中的注意力学习 |
1.2.3 多级判别器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基于人脸结构信息的人脸照片-素描合成 |
1.3.2 异构互补的图像翻译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深度学习 |
2.2 生成对抗网络 |
2.3 深度学习框架 |
2.3.1 Tensor Flow |
2.3.2 Py Torch |
2.4 图像数据集与评价标准 |
2.4.1 图像翻译数据集 |
2.4.2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辅助结构的人脸-素描生成对抗网络 |
3.1 算法动机 |
3.2 算法设计 |
3.2.1 问题描述 |
3.2.2 人脸解析 |
3.2.3 辅助结构的生成对抗网络 |
3.2.4 堆叠改进网络 |
3.2.5 网络架构 |
3.2.6 优化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设置 |
3.3.2 消融实验 |
3.3.3 人脸素描生成 |
3.3.4 鲁棒性评估 |
3.3.5 训练过程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构互补的图像翻译 |
4.1 算法动机 |
4.2 算法设计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图像翻译 |
4.2.3 粗尺度转换网络 |
4.2.4 精细尺度的生成器 |
4.2.5 门控混合网络 |
4.2.6 多层次集成判别器 |
4.3 实验设置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消融实验 |
4.4.2 定量评估 |
4.4.3 定性评估 |
4.4.4 注意力的可视化 |
4.4.5 模型泛化能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转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卷积神经网络 |
1.2.2 生成对抗网络 |
1.2.3 图像风格转换 |
1.2.4 人脸照片-画像合成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2.2 生成对抗网络 |
2.3 深度学习框架 |
2.4 评价指标 |
第三章 基于增量型聚焦损失的图像风格转换方法 |
3.1 基本概念 |
3.2 增量型聚焦损失函数 |
3.2.1 交叉熵损失 |
3.2.2 聚焦损失 |
3.2.3 增量型聚焦损失 |
3.3 基于增量型聚焦损失的生成对抗网络 |
3.4 实验设置 |
3.4.1 数据集 |
3.4.2 参数设置 |
3.4.3 评估指标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5.1 增量型聚焦损失分析 |
3.5.2 图像到图像的转换分析 |
3.5.3 图像生成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鲁棒的人脸肖像简笔画生成方法 |
4.1 基本概念 |
4.2 网络结构 |
4.2.1 预处理模块 |
4.2.2 全局生成器 |
4.2.3 一致性损失及局部稀疏性损失 |
4.3 融合及后处理模块 |
4.3.1 全局与局部融合模块 |
4.3.2 后处理模块 |
4.4 实验设置 |
4.4.1 数据集 |
4.4.2 参数设置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定性分析 |
4.5.2 生成能力分析 |
4.5.3 消融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详细摘要 |
(10)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费孝通学术生涯与社会生活考察轨迹 |
第一节 作为人类学家的费孝通 |
一、费孝通的成长环境 |
二、来往于故土与他乡 |
三、近代变动潮流中的费孝通 |
第二节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考察的历程 |
一、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1930年代初—1936年初) |
二、对小农社区的调查与研究(1936年夏—1946年底) |
三、对乡土中国的理论分析(1947年初—1949年5月) |
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回溯(1978年—2003年底) |
小结:人类学家的生活眼光 |
第二章 费孝通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学术目标 |
第一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问题的社会历史症结 |
二、域外华人问题的由来 |
第二节 社会发展路向的探索 |
一、从“社会目的论”到“社会发展论” |
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缓解 |
三、“中国问题”及其药方 |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
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
二、对近代社会演变规律的省思 |
三、发展中民族的出路 |
小结: 学术使命的学科体现 |
第三章 费孝通观察近代中国的空间单元 |
第一节 对小农社区的解剖 |
一、走向小农社区 |
二、小农社区个案 |
第二节 类型比较法:从局部到整体 |
一、对微型社区研究的辩护 |
二、近代社区类型及其成因 |
三、类型比较法的意义 |
小结: 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 |
第四章 费孝通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素材 |
第一节 田野考察 |
一、田野调查 |
二、社会仪式 |
三、物质文化资料 |
第二节 历史文献 |
一、经典载录 |
二、地方文献 |
三、官方统计 |
第三节 历史通识 |
一、日常旧事系统化 |
二、历史常识系统化 |
小结: 历史素材的学科特色 |
第五章 费孝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焦点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文化特质的变化 |
一、近代文化要素的生成 |
二、文化特质的近代播迁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产生 |
一、近代以降的中国社会流动 |
二、社会纽带的递嬗 |
三、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异 |
一、近代江南乡村生活的剧变 |
二、近代计划变迁 |
小结: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近代脉络 |
第六章 费孝通的历史问题意识 |
第一节 费孝通的时代关切:变与常 |
一、对于近代变革时势的认识 |
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利病 |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的关怀 |
一、人类学对进化的关注 |
二、人类学的平民性格 |
第三节 费孝通的学术志趣 |
一、钟情“乡巴佬” |
二、关注“小城镇” |
三、改造“乡土工业” |
小结: 问题意识的产生途径 |
第七章 费孝通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功能主义文化观 |
一、文化:生活的手段 |
二、文化迫力及其社会变迁 |
三、费孝通的晚年反思:文化的历史性 |
第二节 功能主义生活史观 |
一、理论抽象与具象史 |
二、“活着的历史”与“死的历史” |
三、“协调论”与“动态论” |
第三节 主位—客位认识论 |
一、社会生活考察的价值问题 |
二、地方性知识 |
三、理解“他者” |
小结: 理论与生活 |
余论: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的跨学科借鉴 |
一、费孝通对中国近代化的独特思想贡献 |
二、费孝通对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
参考文献(按作者拼音为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一个样本社区的素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素描融合算法研究[D]. 王肖肖.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人脸照片-素描生成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徐冉.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基于改进型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翻译[D]. 徐兴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转换方法[D]. 朱静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10]费孝通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动[D]. 杨文.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