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古观象台与学校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远[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初,中国众多有识之士已经逐渐意识通过科普提升整体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科普高潮。此后,中国的科普事业逐步兴起和发展,科普工作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在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科普工作始终贯穿其中,对党的革命斗争事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开展科普工作积累了经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各项事业包括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的时代条件下,科普工作作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而科普工作的开展也对国家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着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进行考察和研究。第一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背景入手,简要介绍了近代中国科普的发展概况,包括科学普及在近代中国的萌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和延安时期对科普工作的积极探索。其次,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科普工作的有利形势,即新中国的成立为科普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内在动力。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我们认为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加强对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工作领导的指示》,党开始全面强化对科普工作的领导为标志,可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党和国家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科普工作方针,成立了科学普及局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对科普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第二阶段是1953——1956年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党开始强化对全国科普工作的领导,不断发展和壮大科普组织,进而推动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科普高潮。第三部分介绍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载体及特点。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基础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医药卫生知识、生产技术知识、世界最新科技成就。科普工作的载体丰富,包括科普活动、业余文化教育、科普出版、科普电影和广播、科普场馆等。通过分析,这一时期党的科普工作具有三个显着的特点:一是科普工作以大规模群众性科普活动为主要形式,二是科普工作密切配合国家中心任务,三是科普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群体。第四部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这一时期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有三点:一是有力配合了党和国家的各项中心任务,二是有效提高了国民科学素质,三是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普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普工作缺乏制度构建,二是科普工作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三是科普工作过于注重实用性。文章最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历史经验有三: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二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是提高科普工作实效的重要基础,三是面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全面推进科普工作的必要遵循。启示有五点:一是坚持党对科普工作的领导。新时代条件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科普工作继续朝着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二是完善科普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完善科普法制建设,才能为科普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更好推动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四是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新时代科普工作必须适应新的时代条件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五是把科普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始终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更好增强国家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罗亨[2](2021)在《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来看,京津冀地区是联系紧密的一个整体。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既有国家一级馆、二级馆,也有未定等级者。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目前,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博物馆有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开大学博物馆、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共13家。按照藏品类型和陈展主题,这13家博物馆可分五类:人文艺术类、地球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医药科学类、综合类。本文从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展陈、博物馆交流合作、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面调查了京津冀地区13家高校博物馆的现状,分析其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期望促进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的共同发展,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馆,提升大学文化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王紫媛[3](2020)在《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地铁站域景观空间也随之成为了城市景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铁站域景观空间作为联系地铁交通与城市空间的纽带,对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增强城市活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幸福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地铁站域景观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城市各个角落,对城市景观风貌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利用站域景观空间,打造宜人的活动场所,对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对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研究,探讨未来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改造设计策略与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将地铁站域空间按照五类典型街区进行划分,将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分为点状绿化、带状绿化、面状绿化三类,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其次,按不同街区类型选取50个样本,统计北京各类街区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分类情况,总结现状特征;然后选取15个典型街区内有代表性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进行详细调研考察与实地测量,分析总结北京各类功能街区地铁站域空间的景观格局、环境现状和使用状况,研究当前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建设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提出优化策略,在五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注重衔接空间,体现不同类型街区的差异性,关注文化与智能化,维护景观空间统一性,拓展活动承载力,同时结合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典型景观空间进行现状提升与改造设计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未来能对北京乃至其他城市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建设与改造提供相关参考。
钱馨平[4](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王南[5](2018)在《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文中指出高鲁(1875—1947)是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开创者,除发起组织中国天文学会、创建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及天文台外,其主持创办的《观象丛报》(1915—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份天文、气象及地磁学期刊。《观象丛报》为近代中国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成为高鲁早期天文科普实践的缩影。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高鲁及《观象丛报》,主要探究了高鲁本人的知识背景与教育经历,分析《观象丛报》的创办、发展及作者群;第三章主要分析《观象丛报》所刊文章的内容,将其分为论说、资讯及科学文艺三部分;第四章及第五章分别是两个选自《观象丛报》上的个案研究。个案一为《观象丛报》所载高鲁系列天文科普文章“晓窗随笔”,该文从《观象丛报》创刊开始至1919年,共连载34期,总计134页。个案二为《观象丛报》所载对格里历推广的文章,此类文章共26题,其中包括多题历法科普的连载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将高鲁在《观象丛报》上的天文科普活动放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做了一次再考察。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第一个问题:分析高鲁在民国初年的社会环境与知识背景下,如何运用本土知识资源解说西方科学?此问题主要集中于第四章“个案研究:‘晓窗随笔’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本文研究了“晓窗随笔”的主要内容,列表分析其中对本土知识资源的引用情况,选取引用数量最多的《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发现高鲁对本土知识资源的选择有两个选择标准,其一将本土知识资源与国际天文学时事相联系,其二对比考证详实的本土知识资源。最终得出结论: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是不同于翻译、编译等科普的另一种科普模式。第二个问题:中华民国成立后正式颁行格里历,而旧历在民间仍得到广泛使用,从而形成历法上的“二元社会”(左玉河)。在此背景之下,高鲁及《观象丛报》如何普及格里历的相关知识,倡导与推动历法改革?此问题主要集中于第五章“个案研究:历法改革背景下格里历的推广策略”。本文研究了《观象丛报》推广格里历的26题文章,发现《观象丛报》一共运用了三种推广策略,通过文本分析,说明策略一是《观象丛报》结合时事普及格里历,策略二是《观象丛报》根据受众分层次普及格里历,策略三是《观象丛报》援引历法史文章说明旧历缺点。进而又研究了高鲁对格里历的普及工作,其一在编制历书的过程中,对历书进行了两项改革,其二分析了高鲁所写与改历相关的文章,从中可见高鲁的历法改革思想。从整体来看,本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1.对高鲁本人的知识背景与教育经历、《观象丛报》作者群的系统梳理以及两个个案研究,都是此前相关研究中所没有的,而这些对于研究高鲁及其《观象丛报》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该文在这方面有较大推进。2.将研究对象放在其所处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加以审视,在具体研究中注意与当时的科普氛围与总体情况加以参照和比较,这也使得围绕高鲁及其《观象丛报》展开的个案研究成为观照民国时期科学传播史的一种视角。3.除了充分掌握大量第一手文献,还曾赴高鲁故乡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高鲁的亲属进行访谈,从而为相关研究积累了资料。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高鲁在推动近代天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亦可为探究西方天文学及天文科普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提供一种线索,也可以为讨论西方科学的传播与近代中国变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科学传播在今天越来越得到各方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时期的科学传播活动,无论是其成功还是失败之处,对于今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涂瀚文[6](2018)在《博物馆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以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文化教学研究在教材、教学法、教学场所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博物馆资源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是,相关研究目前还不成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博物馆作为收藏、展示文明成果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为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实物资料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既适合汉语学习者的第二课堂之用,又可辅助第一课堂加强学习效果。本研究主要探索将博物馆资源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更多可能性,使其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为此,笔者首先调查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情况,随后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北京地区博物馆资源,与收集到的对外汉语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比对,寻找在博物馆资源与文化教学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的更多可能性,探索博物馆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促进文化教学的建议和策略。概言之,本文基于100份样本开展了基础的现状调查,结合北京地区博物馆资源梳理与考察做了较为合理的前景预测,分析博物馆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优势与局限,研究焦点为如何使博物馆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通过开发和应用‘学习单’促进科技馆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课题组,常娟,邵航,王茜,李光明,钱岩[7](2017)在《通过开发和应用“学习单”促进科技馆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展品是科技馆最主要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学习单与展品配合,可以使它成为辅助展品学习的有效工具。本课题在对学习单和科技馆校外教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已有科技馆教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对学校师生和科技馆教育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小学、初高中学段的科技馆学习单,并对基于科技馆资源学习单的开发模式、步骤、原则,以及利用学习单开展教学的前期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后反馈等提出实施建议,为基于科技馆学习单的教学提供参考。同时总结了在学习单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科技馆与学校建立不同程度的教育伙伴关系的经验。
叶璐[8](2017)在《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 ——以天文教科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天文学在19-20世纪期间对我国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天文学主要服务于历法制定、星占预卜等,并与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相依表里。随着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入华,西方近代天文学作为“通天捷径”始入中国,但囿于宫廷之中,仅面向皇帝、朝堂大臣等上层阶级。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文学科的西学东渐开始呈现强劲势头,以中西学堂、教科书、报纸、文学作品等多维度流向晚清民众,推动中国天文学从宫廷走向民间。笔者通过参阅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馆藏晚清天文书籍,并结合“全国报刊索引”、“申报(雕龙平台)”等网络数据库,对晚清天文专着及报刊专栏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在爬梳整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天文着作及相关教育活动进行一系列探讨,以期描述晚清天文知识启蒙与时人思想变革。为了使本文逻辑清晰,笔者按照时间顺序对晚清教科书进行叙述和分析,并将每一个特征时间段内的着作展开详细说明,以阐述其对晚清近代教育与时人启蒙之果效。正文部分除绪论、结语外,另包括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鸦片战争至“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期间,传教士携来早期天文教科书的雏形。此时的天文知识作为地理、圣经教义、英语的辅助内容,不足以构成近现代天文教育的载体。而另一本专门介绍天文学知识的《谈天》,鉴于其计算艰深繁琐,内容深奥难明,其影响力仅限于部分学者之中,难以达到晚清社会天文启蒙之高度。第二章主要介绍“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早期,一系列体系化、学科化的西方科学普及丛书移译入华。其中,文章重点对《格致启蒙》丛书之《天文启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天文启蒙》两个中译本与底本的比对,指出此期西书中译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该书所传播的新知识及影响。总体而言,该书代表着天文学科的西书中译逐步开始规范化、体系化。第三章主要介绍在“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之后,尽管国内天文教科书译着工作得到了规范化和体系化,但是直到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馆建立,国内天文学走向实用教学层面。天文算学馆为洋务派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产物,其课程教授、考试设定、星台建造等均以“实用”为初衷,其天文教科书《星学发轫》亦教授天文仪器的操作规范与测量原理,天文测量的方法与计算等实用天文学内容。然而,无论馆中教学还是教科书,其影响力均颇为有限。第四章主要论述登州文会馆的天文教育教学活动,重点探究天文教习赫士编译的《天文揭要》、《天文初阶》,以及在两书基础上参考多部西方天文着作、融合西方较新的天文观测和理论编纂而成的《天文新编》。登州文会馆的天文教学,基于上述具备逻辑性、时效性、系统性的教科书,为我国近现代天文工作培育诸多人才,文会馆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天文教育的鼻祖。第五章“国人自编和创作的天文启蒙读物”,是国人对西方天文学科认识逐步深化的表征和结果。本章主要介绍国人自编和创作天文启蒙读物的起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开始主动传播科学文化,不仅自编天文教材,且识字、歌谣、名物等读本内容换为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同时,创办的儿童报纸、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也囊括近代天文知识,这些均成为一种启蒙儿童甚至国人的有益形式。第六、七章为晚清天文启蒙成效研究。第六章以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为研究视角,针对社会各阶层对此特殊天象的反响展开群像研究。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之际,钦天监的记录,各地政府颁布的官牍,众多有识之士的观测、行文甚至学堂学生的演讲,对此天象均秉持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这些文字语言皆向大众传播有关彗星的客观观测记录、基本科学知识等,逐步取代传统彗星占中的迷信之语。第七章以中国本土传教士黄伯禄的中西历日工作为切入点,他自制的中西对照历表不仅时间跨度长,并包含甲子纪年纪月纪日、王位纪年、闰月等中国传统计时体系中的特殊符号,而且换算优于西方,准确性得以验证。该历表不仅为当时及后世学者编制历表提供蓝本和范式,还为研究中国天文、宗教等领域的西方学者提供信息参考,成为天文启蒙卓有成效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探讨晚清时期天文学从宫廷发展至民间的传播历程,旨在梳理天文教科书由西书中译转至国人自编的脉络、天文教育从宫廷神学至学堂课程的路径。进而,加深有关晚清时期天文知识逐步脱离四书、五经的过程以及传教士“科学传教”演变过程的理解,增进对于晚清时期天文教育和知识启蒙的思考和认知。
王晓鸣[9](2017)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现状概述》文中研究说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对于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长期以来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对目前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方式进行梳理,以期对二十四节气未来的传承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汪梦妍[10](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大量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仪器被引入中国,被普通百姓所熟知,这是科普的过程。民国成立之后,涌现出一批优秀且爱国的留学生,他们从国外带回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将之传达给有识之士,来共建中国自已的科学体系。气象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气象知识的普及是科普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之前,气象传播活动便已开展。本文从科技史角度出发,把气象期刊内容的传播、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学内容相结合,系统考察气象科普的传播历程,并分析其社会经济与文化素养的影响。本文重点考察了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气象科普体系的初步构建,尽管那时中国气象还处于启蒙阶段,但是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西方已经成熟,它在中国的普及过程就是气象科普的过程。本文侧重于从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气象科普语境的宏观剖析,从科普主客体、科普形式与渠道、科普内容与科普社会效益四个方面考察民初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气象科普发展的规律,从而全面总结气象学是怎样走向成熟的。第一部分,在总结分析前人对科普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气象科普的概念,并从理论角度分别论述了近代气象科普的内涵和外延。北洋政府时期的气象科学发展处于独特的阶段,研究其形成背景将对该阶段气象科普有着宏观的把控。接着阐述气象科普建构的过程,明清时期气象科普事业萌芽,一方面士大夫阶层出书告知群众气象知识,另一方面传教士将西方先进气象思想引进中国,并翻译气象学着作。北洋政府时期由国人主导的气象科普体系开始建构,分析其主客体的不断演变,形式和途径日益完善。第二部分,详细论述北洋政府时期的主客体演变。主体主要包括科学家和专业性学会的科普实践。科学家主体都是当时从事气象事业活动的一些气象科学家或者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如蒋丙然、王应伟、高鲁、常福元等。学会主体以中国气象学会为首,还包括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地学会和科学社等。客体包括相关学科的知识分子、普通群众和学会的团体会员。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普本身都属于科普,所以,科普的客体范围也随之扩大。第三部分,分析了气象科普的形式和渠道,包括天气预报事业的发展、气象科技人才的培养、气象科学专业刊物的发行和大众媒体气象科普栏目的设置,气象科普文艺更是其极具特色的一个版块,在科学和文艺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将科学通俗化,更加贴合群众。尽管在民国初期,形式和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第四部分,基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专业气象期刊,概括分析气象科普的内容,主要包括原理传播、知识和仪器的科普。这是本文的重点,北洋政府时期公众气象知识的掌握程度一目了然。此时的气象科普仍属于普及基础知识和仪器阶段,所以内容也是最简单的水汽现象、光线现象、气压与风等;仪器是最基础的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第五部分,探究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共气象科学素养的提高和促进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科普推动农业发展、灾害防治、航空应用普及;公众气象知识素养的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素养提高、气象研究素养的提升;促进气象学科的独立和专业化、促进气象教育的启蒙和发展、培养气象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体系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气象科普处于气象启蒙时期。分析气象科普是如何一步步逐渐走向成熟的,虽然艰难,但是意义重大,为后期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二、北京古观象台与学校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古观象台与学校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新中国成立初期 |
2.科普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七)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背景 |
(一)近代中国科学普及的萌生与发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
1.新中国的成立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
2.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3.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内在动力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发展历程 |
(一)科普工作的探索阶段(1949——1952) |
1.科普工作方针的确立 |
2.科学普及局的成立及其探索 |
3.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成立与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稳步发展阶段(1953——1956) |
1.强化党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
2.积极发展科普组织深入推进科普工作 |
3.推动形成新中国第一次科普高潮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载体与特点 |
(一)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 |
1.普及基础科学知识 |
2.普及社会科学知识 |
3.普及医药卫生知识 |
4.普及生产技术知识 |
5.宣传最新世界科技成就 |
(二)科普工作的主要载体 |
1.科普活动 |
2.业余文化教育 |
3.科普出版 |
4.科普广播电影 |
5.科普场馆 |
(三)科普工作的特点 |
1.以大规模群众性科普活动为主要形式 |
2.科普工作密切配合国家中心任务 |
3.科普工作以工人和农民为主要对象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
(一)科普工作的成效 |
1.有力配合了国家经济建设等各项中心任务 |
2.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
3.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二)科普工作存在的不足 |
1.科普工作缺乏制度建构 |
2.科普工作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
3.过于强调科普工作的实用性 |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科普工作的成功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成功经验 |
1.坚持党的领导是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 |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是提高科普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础 |
3.面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全面推进科普工作的必要遵循 |
(二)现实启示 |
1.坚持党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
2.完善科普法制建设 |
3.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
4.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 |
5.将科普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概述 |
(一)北京市高校博物馆 |
(二)天津市高校博物馆 |
(三)河北省高校博物馆 |
小结 |
二、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现状分析 |
(一)博物馆类型 |
(二)博物馆建筑 |
(三)博物馆教育与志愿者培训 |
(四)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开放程度 |
(五)交流合作 |
(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
(七)文化创意产品 |
三、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发展建议 |
(一)提高博物馆建筑识别度 |
(二)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 |
(三)精心筹划展览拉近观众距离 |
(四)志愿者队伍建设 |
(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
(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
(七)拓宽文创销售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城市公共空间 |
1.5.2 地铁站域空间 |
1.5.3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地铁景观空间设计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优秀案例研究 |
2.2 相关环境设计学理论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边界效应 |
2.2.3 慢行交通 |
2.2.4 TOD理论 |
2.3 城市地铁站域景观空间需求研究 |
2.3.1 基础设施及功能性需求 |
2.3.2 使用人群心理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概况 |
3.1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3.1.1 北京地铁的发展与规模 |
3.1.2 五类街区站域景观空间的界定 |
3.1.3 研究对象 |
3.1.4 研究范围 |
3.2 城市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分析 |
3.2.1 点状绿化 |
3.2.2 带状绿化 |
3.2.3 面状绿化 |
3.3 典型街区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统计 |
3.3.1 商业街区地铁站域 |
3.3.2 办公街区地铁站域 |
3.3.3 居住街区地铁站域 |
3.3.4 文娱街区地铁站域 |
3.3.5 历史街区地铁站域 |
3.4 各类街区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类街区中典型地铁站域景观空间设计分析 |
4.1 五类街区典型站域景观空间选取原则 |
4.1.1 商业街区选取原则 |
4.1.2 办公街区选取原则 |
4.1.3 居住街区选取原则 |
4.1.4 文娱街区选取原则 |
4.1.5 历史街区选取原则 |
4.2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场地及周围用地状况 |
4.3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布局分类 |
4.3.1 自然式布局 |
4.3.2 规整式布局 |
4.3.3 自然式与规整式相结合布局 |
4.3.4 空间布局形式的各类街区分布比较 |
4.4 绿化类型及植物 |
4.5 景观设施要素 |
4.6 文化景观与智能化设计 |
4.7 噪声监测 |
4.7.1 商业街区噪声监测 |
4.7.2 办公街区噪声监测 |
4.7.3 居住街区噪声监测 |
4.7.4 文娱街区噪声监测 |
4.7.5 历史街区噪声监测 |
4.8 站域景观空间人群活动 |
4.9 站域景观空间利用状况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改造提升策略 |
5.1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总体评价 |
5.1.1 与所在街区特征有关 |
5.1.2 与建造年代有关 |
5.1.3 各站域间差异大 |
5.2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改造策略 |
5.2.1 注重站域衔接空间 |
5.2.2 体现不同类型街区的差异性 |
5.2.3 关注文化与智能化 |
5.2.4 维护景观空间统一性 |
5.2.5 拓展活动承载力 |
5.3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支持分析 |
5.3.1 引导公众参与 |
5.3.2 完善管理维护 |
5.4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设计实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鲁与《观象丛报》的创办及发展 |
2.1 高鲁生平及教育经历 |
2.2 《观象丛报》的创办及发展 |
2.3 《观象丛报》的作者群 |
2.4 小结 |
第3章 《观象丛报》内容分析 |
3.1 论说:解说知识,阐释问题 |
3.1.1 短篇:单个问题的释析 |
3.1.2 连载:成体系知识的介绍 |
3.2 资讯:用于交换的观测资料 |
3.3 科学文艺:趣味多元,雅俗共赏 |
3.4 小结 |
第4章 个案研究:“晓窗随笔”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 |
4.1 “晓窗随笔”主要内容 |
4.2 “晓窗随笔”中对本土知识资源的引用 |
4.3 对本土知识资源《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的引用 |
4.3.1 《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 |
4.3.2 对《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的引用 |
4.4 高鲁对本土知识资源的选择 |
4.4.1 将本土知识资源与国际天文学时事相联系 |
4.4.2 对比考证详实的本土知识资源 |
4.5 小结:一种科普新模式 |
第5章 个案研究:历法改革背景下格里历的推广策略 |
5.1 历法改革的背景 |
5.2 《观象丛报》对格里历的普及 |
5.3 《观象丛报》几种传播策略分析 |
5.3.1 《观象丛报》结合社会热点普及格里历 |
5.3.2 《观象丛报》根据受众分层次普及格里历 |
5.3.3 《观象丛报》援引历法史文章说明旧历缺点 |
5.4 高鲁对格里历的普及工作 |
5.4.1 编制历书 |
5.4.2 高鲁着译与改历相关的文章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完成的项目列表 |
(6)博物馆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以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文化教学的定位 |
(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
(二)文化教学的从属地位 |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 |
(一)文化教学的内容 |
(二)文化教学的策略 |
三、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四、北京地区博物馆资源概况 |
第三章 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调查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三、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
一、博物馆资源与具体知识点的关联 |
(一)服饰文物资源 |
(二)其他文物资源 |
二、以《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为依托的课程设计范例 |
第五章 教学策略 |
一、学习者角度:以人为本,灵活安排 |
(一)学习者的学习目标 |
(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
(三)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
(四)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
(五)学习者来自的文化圈与中华文化的亲疏关系 |
二、教材角度:联系课本,自然导入 |
(一)直接提到词语“博物馆” |
(二)内容可以关联到博物馆 |
三、博物馆资源角度:开拓思路,巧用资源 |
(一)数字博物馆与在线展览 |
(二)纪录片与综艺节目 |
(三)文创产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展品清单 |
附录C 出现“博物馆”的对外汉语教材 |
致谢 |
(8)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 ——以天文教科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晚清早期着作中的西方天文知识 |
第一节 传教士着作中的天文知识 |
一、玛吉士的《新释地理备考全书》 |
二、合信的《天文略论》及《博物新编》 |
三、麦嘉缔的《平安通书》 |
第二节 英华书院外语教学中的天文知识 |
一、袁德辉的《问答体学生用书》 |
二、理雅各的《智环启蒙塾课初步》 |
第三节 第一本天文学译着—《谈天》 |
一、《谈天》中的系统天文知识 |
二、《谈天》的“普及”程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科学普及丛书中的天文译着 |
第一节 西方科学普及丛书概况 |
一、傅兰雅的“格致系列” |
二、《格致启蒙》丛书 |
第二节 《格致启蒙》之《天文启蒙》考 |
一、《天文启蒙》与底本的比较 |
二、中译本中的新知识 |
第三节 科学普及丛书在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师同文馆的实用天文学教育 |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的天文教学活动 |
一、京师同文馆之天文算学馆筹建始末 |
二、天文算学馆的课程 |
三、天文算学馆观象台的建立 |
第二节 京师同文馆的天文教习:以骆三畏为例 |
一、天文算学馆天文教习概述 |
二、骆三畏的生平简介 |
三、骆三畏的天文着作 |
四、其他天文工作 |
第三节 京师同文馆的实用天文教科书—《星学发轫》 |
一、天文仪器的操作与原理 |
二、天文测量的方法与计算 |
第四节 京师同文馆天文教育与教科书的传播与影响 |
一、《星学发轫》传播有限 |
二、京师同文馆天文教育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登州文会馆的高等天文教育 |
第一节 登州文会馆的天文教学活动 |
一、登州文会馆的创办及发展 |
二、赫士生平简介 |
第二节 登州文会馆的早期天文教科书 |
一、《天文揭要》 |
二、《天文初阶》 |
第三节 高等编译教科书—《天文新编》 |
一、《天文新编》的内容来源 |
二、《天文新编》“新”内容 |
三、《天文新编》“新”编纂思想 |
第四节 登州文会馆天文教学的影响 |
一、登州文会馆发展出来的中国天文算学系 |
二、登州文会馆走出的天文学家—王锡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人自编和创作的天文启蒙读物 |
第一节 晚清以前天文启蒙读物概况 |
第二节 蒙学启蒙读物的兴起与发展 |
一、晚清蒙学启蒙读物的发展契机 |
二、晚清天文启蒙读物出版概况 |
三、三本主要的国人自编教科书 |
四、识字、歌谣、名物等形式的天文启蒙读物 |
第三节 国人自办报刊中的天文知识 |
一、儿童报刊《蒙学报》及其天文知识 |
二、儿童画报《启蒙画报》及其天文知识 |
第四节 国人自创文学作品中的天文知识 |
一、本土小说文本中的天文知识 |
二、西来科学小说中的天文知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天象祛魅成效:以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的社会反响为例 |
第一节 哈雷彗星回归的相关报道 |
一、哈雷彗星回归前期的预测报道 |
二、哈雷彗星回归之时的实况报道 |
第二节 中央地方的天象辨谬 |
一、钦天监不主吉凶 |
二、地方政府发文祛惑 |
第三节 晚清世人的真实反应 |
一、文人官员观测热度高涨 |
二、有识之士撰文登报 |
三、学堂学生科学应对 |
第四节 伴随哈雷彗星的“末世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学人启蒙成效:以黄伯禄的中西历日工作为例 |
第一节 黄伯禄生平及着作 |
第二节 黄伯禄历表的体例和特点 |
一、体例:长时间维度的历表 |
二、内容:中国历法元素的全覆盖 |
三、计算:符合中国历史的中西历换算 |
第三节 黄伯禄历表的准确性判定 |
第四节 黄伯禄中西历工作在中西方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的成就与影响 |
第一节 近代天文教育发端于晚清 |
一、西译与国人自编的天文教科书逐步增多 |
二、引介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 |
三、天文学成为晚清教育的一门科目 |
第二节 天文启蒙初显成效 |
一、晚清时人理性看待天文学 |
二、科学观测方法和仪器指导实际观测 |
三、科学传播力量壮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现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情况概述 |
(一)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情况 |
(二) 展演、交流、活动情况 |
1. 传习场所情况 |
2. 相关民俗活动传承情况 |
3. 学校教育活动 |
4. 艺术创作情况 |
(三) 影像记录情况 |
(四) 媒体宣传情况 |
二、二十四节气研究情况 |
(一) 相关论着情况 |
(二) 相关论文情况 |
三、问题与展望 |
(10)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体系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近代气象科普概念的产生与演进 |
一、近代科普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
二、近代气象科普的内涵 |
三、近代气象科普的外延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体系形成的背景 |
一、西方近代气象科技的传入 |
二、本土化气象观测系统的形成 |
三、近代气象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体系的初步构建 |
一、明清时期气象科普事业的萌芽 |
二、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主体与客体演变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主体演变 |
一、气象科学家群体的形成 |
二、专业性学会的科普实践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客体演变 |
一、科学家群体 |
二、学生群体 |
三、普通受众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形式与渠道扩展 |
第一节 天气预报事业发展和气象科技人才培养 |
一、天气预报事业发展 |
二、气象科技人才培养 |
第二节 气象科学专业刊物出版 |
一、气象专业刊物 |
二、期刊研究成果分析 |
三、气象类译文与西方气象知识 |
四、气象科普文章连载 |
第三节 媒体气象科普栏目建设 |
一、报刊气象科普栏目 |
二、无线电科普栏目 |
第四节 气象科普文艺作品创作 |
一、《观象丛报》中科普文艺的体裁分类 |
二、《观象丛报》中科普文艺的知识内容 |
三、《观象丛报》中科普文艺的特点与影响 |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内容研究 |
第一节 气象科学知识与理论 |
一、水汽现象 |
二、光线现象 |
三、气压与风 |
第二节 气象观测方法和仪器 |
一、天时预测的技术手段 |
二、气象观测与预报仪器 |
第五章 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的社会效益 |
第一节 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
一、气象科普在农业发展中的影响 |
二、气象科普在灾害防治中的影响 |
三、气象科普在航空应用中的影响 |
第二节 提升公众气科学素养 |
一、气象知识素养提高 |
二、气象灾害防御素养提高 |
三、气象研究素养提升 |
第三节 促进气象学科发展 |
一、推动气象学科的独立和专业化 |
二、促进气象教育的启蒙和发展 |
三、培养气象专业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北京古观象台与学校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研究[D]. 郭志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D]. 罗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提升研究[D]. 王紫媛.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D]. 王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3)
- [6]博物馆资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以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为例[D]. 涂瀚文.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通过开发和应用“学习单”促进科技馆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报告[A]. "通过开发和应用‘学习单’促进科技馆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课题组,常娟,邵航,王茜,李光明,钱岩. 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下册, 2017
- [8]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 ——以天文教科书为中心[D]. 叶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现状概述[J]. 王晓鸣. 古今农业, 2017(02)
- [10]北洋政府时期气象科普研究[D]. 汪梦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