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梁对于主梁的扭转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祎博[1](202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主次梁搭接处钢筋施工质量控制》文中指出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对象,建立数值模型,考虑多种荷载作用条件,分别探讨各主次梁连接方式下所带来的影响机制(着重考虑主梁应力和变形两个方面),同时围绕节点的协调扭转、零刚度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一些思路,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肖南,林恒屹,张杰,钱晓倩[2](2021)在《整浇楼盖梁扭转刚度与活载折算系数的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为定量地确定整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中活载折算系数与支承梁扭转刚度的关系,在给出了支承梁扭转刚度的代数表达式后,为满足荷载折算法求得的弯矩不小于考虑支承梁扭转刚度时的弯矩,建立了等截面和等跨度的二、三、四、五跨连续梁各跨中和支座截面处,活载折算系数与支承梁扭转刚度关系的条件解析式.分析表明:对于已确定的结构,活载折算系数具有最大值;对于给定的活载折算系数,结构支承梁的抗扭刚度具有最小值.算例表明:当板和次梁分别取固定的活载折算系数0.50和0.25时,无法定量地体现出支承梁的扭转刚度对梁板弯矩的影响,在某些截面会出现过小的弯矩而导致设计不安全.
孔德阳[3](2020)在《空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性能及结构钢延性断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结构在漫长的服役生涯中将受到诸如爆炸、冲击、火灾等偶然事件的威胁而发生局部损伤破坏。若结构本身缺乏足够的鲁棒性,该局部损伤将迅速向剩余结构蔓延,并最终引起结构整体倒塌或者与初始损伤不成比例的破坏,这就是建筑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尽管结构连续倒塌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将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以1968年伦敦Ronan Point公寓、1995年俄克拉荷马的联邦大楼以及2001年的纽约世贸大厦三起着名的倒塌事故为标志,各国专家与学者逐渐意识到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契机催生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梁-柱节点以及二维平面结构,而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比较有限,尤其是高质量的空间楼板结构体系试验研究仍十分匮乏,因此无法充分考虑空间效应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进行了两个大型2跨×2跨空间钢框架结构体系去中柱连续倒塌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了两种加载方式对空间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影响,包括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而后者在试验中通过特殊设计的12点加载系统予以近似考虑。根据试验结果量化了不同加载方式对空间钢框架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程度,着重分析了在变形过程中各抗力机制(抗弯效应和悬链效应)的贡献。(2)采用相同的框架结构尺寸和节点类型,进行了去中柱空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的连续倒塌试验。详细介绍了试件的荷载-位移响应、破坏模式以及构件关键截面的应变发展。对中柱失效条件下空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体系抗力机制的发展以及竖向内力重分布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讨论。(3)利用ABAQUS/Static建立了空间钢框架及组合楼板结构体系简化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中钢梁、钢柱以及加载梁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梁-柱节点则基于组件法代之以若干非线性轴向连接器单元。另一方面,为考虑楼板在垂直于板肋和平行于板肋方向不同的结构响应,将楼板沿垂直肋方向划分为若干强弱条带,并采用组合壳单元近似模拟。楼板与钢框架间的组合效应则通过在栓钉位置处布置的“焊接”连接单元予以考虑。该简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本文中去中柱钢框架和组合框架倒塌试验以及课题组前期所进行的去边柱和去角柱组合框架倒塌试验的对比得以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大量参数化分析,包括压型钢板厚度,混凝土楼板厚度,主、次梁方向钢筋间距,楼板长宽比以及边界条件。(4)以组合楼板“条带模型”为基础,以虚功原理为基本原理推导出角柱失效条件下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结构变形过程中梁-柱节点转动中心的变化以及楼板在节点区域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与本课题组前期所进行的去角柱组合框架倒塌试验以及本文中相应的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简化计算模型的正确性。(5)以Q345建筑结构钢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应力状态条件钢材断裂试验,包括光滑圆棒试件、缺口圆棒试件、双面开槽的平板试件、剪切平板试件、拉剪平板试件以及中间带有圆孔的平板试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借助本文提出的改进的Mises屈服准则对断裂试验进行模拟,从而有效提取出不同试件的断裂参数(断裂应变 εf-p,应力三轴度水平η和Lode应力参数Lp)。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断裂模型,并在三维空间断裂场(η,Lp,εf-p)内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对Q345结构钢断裂场的预测精度。通过特殊设计的三孔拉伸试件进一步在结构水平比较分析所选断裂模型的有效性。
杨勇[4](2019)在《不同拆柱情况下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结构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和复杂化,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正变得越来越常见,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现在正成为结构设计师的首选。尽管在结构设计之初已经考虑了各种荷载作用,但现实的因素往往更为复杂和不可预测,建筑结构面临着许多风险,例如煤气爆炸、汽车撞击、恐怖袭击以及火灾等偶然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结构造成不可恢复的初始损伤破坏,并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破坏向结构的其他部位扩散,最终引发结构的连续性倒塌。1968年伦敦Ronan Point公寓的倒塌事故第一次给工程界敲响了警钟,而1995年俄克拉荷马的联邦大楼倒塌和2001年的纽约世贸大厦倒塌两次灾难性事故使得各国学者和设计人员意识到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结构,无法考虑结构的三维整体效应以及楼板贡献;此外大多数试验都是评估结构在内部中柱失效下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对于其他构件拆除情况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采用拆除构件法对1/3缩尺比例单层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分别进行了边中柱与角柱失效工况下的抗连续倒塌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三维组合楼板体系拆除边中柱与角柱失效下的全过程荷载-位移响应以及不同阶段的破坏模式;(2)对构件关键截面的应变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拆柱情况下三维组合楼板体系的抗倒塌机制;(3)详细分析了边中柱失效下双跨主次梁体系中抗弯作用与悬链线效应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贡献,以及各抗力机制对整体抗力的占比;(4)基于Izzuddin提出的能量法,计算了两种工况下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体系的动力响应以及动力放大系数DIF取值,并与规范做了对比;(5)建立了平起式端板节点与腹板双角钢节点的有限元组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钢框架简化有限元分析模型;(6)分析了边中柱与角柱失效工况下三维钢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定量评估了组合楼板对于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作用,并讨论了加载方式对三维钢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田炜,邬喆华,卢旦,徐晓珂[5](2019)在《框架边主梁弹性阶段受扭的计算分析》文中指出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了带框架边主梁结构的计算模型。通过对边主梁扭转角的无量纲分析来反映周边构件(次梁、柱、板)对其受扭的影响,考虑了矩形截面梁的翘曲效应,探讨了边主梁抗弯刚度(抗扭刚度)、截面形式、现浇板厚、与次梁相交点位置等设计参数对受扭效应的作用。结合工程算例分析表明,边主梁扭矩与扭转角存在耦合反比关系,其值随边主梁抗弯刚度增强而增大。在大跨空间结构中,按线弹性计算的扭矩难以满足边主梁抗扭性能的设计要求,设置斜撑可以得到有效减小。
苏醒[6](2017)在《微型扑旋翼飞行器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微型飞行器因其高机动性和优秀的隐蔽性在人员搜救和情报侦查等领域具有其他飞行器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微型飞行器已成为飞行器设计领域研究热点。微型扑旋翼飞行器作为一种特殊的微型飞行器,由于其机翼的运动是翼扑动和翼旋转的组合运动,可以实现垂直起飞或空中悬停,是发展高效高机动微型飞行器极有前景的方向之一。本文基于扑旋翼飞行器高效高升力的优势,结合直线驱动机构简单且机械效率高的特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扑旋翼飞行器的直线电机驱动机构。针对传统平板翼升力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机翼构型并进行实物试验。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总结了微型飞行器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着重调研扑翼飞行器的驱动技术与直线驱动技术,并对微型扑旋翼飞行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论述。(2)基于对现有微型扑旋翼飞行器驱动方案的对比研究,设计了一种以直线电机为动力输出的驱动机构,建立了直线电机驱动机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虚拟样机仿真。仿真结果与实物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该直线电机驱动机构的输出满足设计要求。(3)对昆虫和鸟类的飞行机制进行研究,并根据仿生学尺度率公式对传统平板翼进行初步设计;以平板翼的一阶弯曲频率与一阶扭转频率之差最小为目标对平板翼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基于对新型机翼的调研,提出了弹性铰翼和弓形翼两种新型机翼构型方案。(4)分别制作了平板翼、弹性铰翼、弓形翼和直线电机驱动机构的实物样机,并搭建了能够同步记录扑旋翼运动图像的扑旋翼升力测试系统;采用该测试系统进行了三种机翼的升力试验,并对安装了平板翼和弹性铰翼的两种扑旋翼飞行器整机分别进行了气动力和惯性力试验;采用面元法对两种机翼的气动力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误差不超过10%。研究表明弹性铰翼具有低频高升力特性,更适合扑旋翼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载重低速飞行。
贺振坤[7](2010)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文中提出在钢筋混凝土边梁-楼盖梁体系中边梁因变形协调而发生协调扭转,其协调扭矩值取决于边梁扭转线刚度与楼面梁弯曲线刚度之间的比值以及现浇板由其刚性平面效应形成的空间阻扭作用。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性质,以及杆件开裂后扭转刚度、弯曲刚度下降的影响,边梁协调扭矩值难以准确计算。到目前为止,边梁协调扭转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尚属空白。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两个大型无整浇板楼盖的边梁协调扭转试验及16种模拟工程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进行非线性程序分析时,构件单元划分长度可取为100mm,这样可在满足精度要求下节约计算时长。②利用空间刚架杆系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边梁—楼面梁试件进行全过程模拟,通过分析所得“边梁单位长度扭转角-荷载”曲线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建议在非线性分析中,边梁开裂后的扭转刚度降低为开裂前的0.2倍。③为适应工程需要,针对无整浇板边梁-楼面梁楼盖体系,提出边梁协调扭矩的简化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经扭转刚度折减后,边梁内力可由结构力学方法按弹性计算求得。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采用圣维南原理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折减系数宜取为0.6;当采用Nadai砂堆比拟法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的折减系数宜取为0.4。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当采用圣维南原理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折减系数宜取为0.8;当采用Nadai砂堆比拟法计算扭转刚度时,扭转刚度的折减系数宜取为0.5。④利用SATWE构建16种主、次梁跨度不同的无整浇板模拟工程,按简化设计方法计算其中的边梁协调扭矩,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进行分析复核。通过与包括SATWE程序、ACI规范等在内的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探讨无整浇板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矩的合理简化设计方法。⑤ACI318-08规范未能体现影响边梁协调扭转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实际结构中边梁所受协调扭矩存在偏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偏于不安全。
黄音,王海洋,王正霖,白绍良[8](2009)在《带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文中认为为探讨带整浇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中边主梁与次梁之间弯扭分配的变化过程,进行了两个6 m×8 m带整浇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试件的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测和实测结果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的边主梁始终处于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其协调扭矩不可忽略,零刚度法不应采用;开裂以后,协调扭矩继续随荷载的增加而增长,这与ACI规范中的塑性设计法有显着区别.
王春武[9](2007)在《预应力混凝土边梁协调扭转的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协调扭转的各种典型设计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比较,指出对于不同的结构,必须合理选用相应的协调扭转分析方法。对承受较大协调扭矩作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边梁,协调扭矩的计算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受力特点采用其相应的变刚度。同时对次梁、板与边主梁截面形心相对位置的影响进行探讨,指出预压力对边梁抗扭承载力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分析,说明此类结构的设计要点。
李悦军[10](2007)在《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梁协调扭转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混凝土框架中,边梁因变形协调而发生协调扭转,其弹性协调扭矩值主要取决于边梁扭转线刚度与楼面梁弯曲线刚度之间的比值;混凝土开裂后,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性能,以及构件开裂后其扭转刚度与弯曲刚度退化速率的不同,边梁的弹塑性协调扭矩值难以准确计算。为了便于指导工程设计,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明文规定:“对属于协调扭转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受相邻构件约束的支承梁的扭矩宜考虑内力重分布。”并在条文说明中给出了弹性协调扭矩的最大调幅系数可取0.4。然而在工程实际中,按上述方法设计仍然常常出现抗扭钢筋超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对模型的试验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混凝土模式),对钢筋混凝土梁纯扭转及协调扭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仿真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扭转裂缝宽度与扭转角相关,控制扭转角可以间接起到控制扭转裂缝宽度的作用,因此钢筋混凝土梁协调扭转设计的关键是控制扭转角;而主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扭转角与设计方法几乎无关,即不同的设计方法对控制协调扭转角的作用不大;协调扭转裂缝宽度可通过控制主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扭转角,以及主梁抗扭钢筋的构造措施来实现。在收集、整理及统计已有模型试验数据并结合大量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扭转角与最大扭转裂缝宽度大体上呈线性关系,分析表明,最大扭转裂缝宽度还与抗扭钢筋配筋率有关,给出了最大裂缝宽度的回归统计式,并讨论了正常使用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扭转角的控制值。对钢筋混凝土梁协调扭转模型的仿真分析表明,主梁在使用荷载下的单位长度扭转角θΚ与扭裂比、主次梁跨长比以及截面尺寸有关,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在大量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主梁在使用荷载下单位长度扭转角θΚ的回归统计式。对协调扭转模型在不同设计方法下的经济对比分析表明,抗弯钢筋的效能远大于抗扭钢筋。协调扭转梁应在满足变形、裂缝宽度及延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少配抗扭钢筋,并且当抗扭钢筋得以充分利用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给出了正常使用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协调扭转角的计算方法,协调扭转角的控制值,协调扭转梁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
二、次梁对于主梁的扭转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次梁对于主梁的扭转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主次梁搭接处钢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次梁的连接型式和协调扭转 |
2 不同连接型式的模型计算分析 |
3 常见问题的描述 |
4 原因分析 |
5 可行的操作方法 |
6 结束语 |
(2)整浇楼盖梁扭转刚度与活载折算系数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支座弹性弯曲刚度 |
2 活载折算系数与扭转刚度关系的解析式 |
3 算例 |
3.1 次梁扭转刚度对板弯矩的影响 |
3.2 主梁扭转刚度对次梁弯矩的影响 |
4 结论 |
(3)空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性能及结构钢延性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抗连续性倒塌设计方法简介 |
1.2.1 概念设计法 |
1.2.2 拉结强度法 |
1.2.3 拆除构件法 |
1.2.4 关键构件法 |
1.3 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梁-柱节点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研究现状 |
1.3.2 平面框架结构体系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研究现状 |
1.3.3 空间钢框架结构体系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研究现状 |
1.3.4 空间楼板结构体系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研究现状 |
1.4 金属延性断裂研究现状 |
1.4.1 应力状态表征 |
1.4.2 金属延性断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现状总结及本文研究内容 |
2 空间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模型选取 |
2.2.2 载和约束系统 |
2.2.3 测量方案 |
2.2.4 材料特性 |
2.3 试验结果 |
2.3.1 荷载-位移曲线及破坏模式 |
2.3.2 应变测量 |
2.3.3 位移及转角 |
2.4 抗力机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楼板组合效应的空间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3 试验结果 |
3.3.1 荷载-位移曲线及破坏模式 |
3.3.2 梁应变分析 |
3.3.3 约束水平反力 |
3.3.4 位移与转角 |
3.4 抗力机制与内力重分布机理 |
3.4.1 抗力机制分析 |
3.4.2 竖向荷载内力重分布 |
3.4.3 楼板对空间组合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空间楼板结构体系连续倒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及验证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3 参数分析 |
4.3.1 钢筋间距的影响 |
4.3.2 压型钢板厚度的影响 |
4.3.3 长宽比的影响 |
4.3.4 混凝土楼板厚度的影响 |
4.3.5 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 |
4.3.6 边界条件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角柱失效条件下抗连续倒塌简化计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本假定 |
5.3 简化计算方法 |
5.3.1 基于虚功原理的结构响应计算基本方程 |
5.3.2 结构变形能 |
5.3.3 转动中心的确定 |
5.3.4 加、卸载条件 |
5.3.5 非线性动力响应 |
5.4 简化计算方法试验及有限元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结构钢材延性断裂及本构关系研究 |
6.1 引言 |
6.2 改进的Mises屈服准则 |
6.3 断裂模型 |
6.3.1 一参数模型 |
6.3.2 二参数模型 |
6.3.3 三参数模型 |
6.3.4 四参数模型 |
6.3.5 七参数模型 |
6.4 多应力状态下建筑结构钢韧性断裂试验 |
6.4.1 试验概述 |
6.4.2 试验结果 |
6.5 有限元分析 |
6.5.1 有限元模型 |
6.5.2 硬化曲线及屈服准则的确定 |
6.5.3 断裂应变及应力状态 |
6.6 断裂模型的评估 |
6.6.1 三维空间断裂场 |
6.6.2 三孔平板拉伸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缩尺模型有效性验证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不同拆柱情况下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建筑结构连续倒塌背景 |
1.2 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 |
1.2.1 英国规范 |
1.2.2 欧洲规范 |
1.2.3 美国规范 |
1.2.4 加拿大规范 |
1.2.5 日本规范 |
1.2.6 澳大利亚规范 |
1.2.7 中国规范 |
1.3 抗连续倒塌设计和分析方法 |
1.3.1 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
1.3.2 抗连续倒塌分析方法 |
1.4 关键构件拆除位置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二维节点与平面框架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1.5.2 三维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1.5.3 三维组合楼板体系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1.5.4 整体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不同拆柱情况下钢框架-组合楼板体系连续倒塌试验研究 |
2.1 试验方案 |
2.1.1 构件设计 |
2.1.2 加载与约束系统 |
2.1.3 材性试验 |
2.1.4 测量方案 |
2.2 试验结果 |
2.2.1 荷载-位移曲线 |
2.2.2 失效模式 |
2.2.3 应变分析 |
2.2.4 位移与转角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抗力机制 |
2.3.2 动力响应与放大系数 |
2.3.3 竖向内力重分布 |
2.3.4 拆柱位置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组件法的三维钢框架连续倒塌有限元分析 |
3.1 组件法简介 |
3.2 节点组件模型 |
3.2.1 平齐式端板节点 |
3.2.2 腹板双角钢节点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材料本构 |
3.3.2 单元选取 |
3.3.3 边界条件 |
3.3.4 约束关系 |
3.4 数值模型验证 |
3.4.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3.4.2 变形模式对比 |
3.5 有限元结果分析 |
3.5.1 荷载-位移曲线 |
3.5.2 楼板作用 |
3.5.3 加载方式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微型扑旋翼飞行器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微小型飞行器发展现状 |
1.2.2 微型扑翼飞行器驱动与传动装置研究 |
1.2.3 直线驱动技术研究 |
1.2.4 微型扑旋翼飞行器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微型扑旋翼飞行器驱动机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扑旋翼驱动方式研究 |
2.2.1 电磁式驱动 |
2.2.2 压电式驱动 |
2.2.3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 |
2.2.4 人造肌肉驱动 |
2.2.5 微型电机驱动 |
2.2.6 驱动方式总结与选型 |
2.3 直线电机驱动机构设计 |
2.3.1 直线电机选型 |
2.3.2 驱动机构设计 |
2.3.3 驱动机构尺寸计算 |
2.4 驱动机构动力学建模与计算 |
2.4.1 驱动机构动力学分析 |
2.4.2 驱动机构输出角度计算 |
2.4.3 弹簧刚度计算与弹簧选型 |
2.5 驱动机构动力学仿真与实物样机试验 |
2.5.1 驱动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2.5.2 直线电机驱动机构实物样机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型扑旋翼飞行器机翼设计优化 |
3.1 引言 |
3.2 飞行生物运动方式与升力机制研究 |
3.2.1 昆虫飞行机制研究 |
3.2.2 鸟类飞行机制研究 |
3.3 机翼结构设计 |
3.3.1 基于尺度率的机翼参数估算 |
3.3.2 翼平面外形设计 |
3.3.3 机翼几何模型建立 |
3.4 机翼有限元分析 |
3.4.1 共振激励放大驱动理论 |
3.4.2 机翼的有限元模型 |
3.4.3 仅含梁单元机翼的有限元模型 |
3.5 机翼结构优化 |
3.5.1 基于PCL语言的参数化建模 |
3.5.2 遗传算法优化 |
3.5.3 机翼优化结果 |
3.6 机翼创新设计 |
3.6.1 弹性铰翼设计方案 |
3.6.2 弓形翼设计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型扑旋翼飞行器实物样机试验 |
4.1 引言 |
4.2 扑旋翼实物样机的制作 |
4.2.1 驱动机构部分 |
4.2.2 机翼部分 |
4.3 扑旋翼升力测试系统的搭建 |
4.3.1 测试系统组成 |
4.3.2 主要测试装置介绍 |
4.4 试验方法 |
4.4.1 测试内容 |
4.4.2 试验流程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总结 |
4.5.1 传感器标定结果 |
4.5.2 平板翼平均升力随电压的变化 |
4.5.3 三种机翼平均升力对比与分析 |
4.5.4 机翼高速摄影图像分析 |
4.5.5 两种机翼的气动力与惯性力分析 |
4.5.6 试验结果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之处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对边梁协调扭转研究现状 |
1.2.1 线弹性分析法 |
1.2.2 零刚度设计法 |
1.2.3 塑性设计法 |
1.2.4 三种设计方法的比较 |
1.2.5 我国对边梁协调扭转的工程处理及研究 |
1.2.6 重庆大学对边梁协调扭转的研究成果 |
1.3 扭转相关研究 |
1.3.1 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 |
1.3.2 斜弯曲理论 |
1.3.3 空间桁架模型理论 |
1.3.4 开裂扭矩 |
1.3.5 扭转刚度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的内容 |
2 边梁开裂后扭转刚度折减系数 |
2.1 程序简介 |
2.1.1 材料性质 |
2.1.2 杆件刚度 |
2.1.3 开裂判定 |
2.1.4 极限判定 |
2.1.5 单元自动划分与荷载自动导算 |
2.1.6 加载 |
2.1.7 收敛条件 |
2.1.8 程序流程图 |
2.2 两折线扭转刚度 |
2.2.1 试件介绍 |
2.2.2 试验现象 |
2.2.3 单元长度的确定 |
2.2.4 折减系数的确定 |
2.3 本章结论 |
3 弹性扭转刚度折减系数 |
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扭转刚度折减系数 |
3.1.1 圣维南原理分析结果 |
3.1.2 砂堆比拟法分析结果 |
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扭转刚度折减系数 |
3.2.1 圣维南原理分析结果 |
3.2.2 砂堆比拟法分析结果 |
3.3 扭转刚度折减系数 |
3.4 本章结论 |
4 模拟实际工程对比 |
4.1 模拟工程 |
4.2 对比情况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带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计 |
1.1 试件设计 |
1.2 试验装置 |
1.2.1 加载装置 |
1.2.2 力的测量 |
1.2.3 挠度测量 |
1.2.4 扭转角测量 |
1.2.5 钢筋和混凝土应变测量 |
2 试验现象 |
2.1 试件1 |
2.2 试件2 |
3 边主梁协调扭矩 |
4 结论 |
(9)预应力混凝土边梁协调扭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协调扭转分析的四种代表方法 |
1.1 零刚度设计方法[1, 2] |
1.2 线弹性设计方法 |
1.3 塑性设计方法 |
1.4 基于变刚度的协调扭转设计方法 |
2 次梁和楼板对边梁抗扭的约束阻扭作用 |
3 预应力产生的轴向压力的影响 |
4 预应力混凝土边梁协调扭矩的设计分析 |
5 结 论 |
(10)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梁协调扭转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边梁协调扭转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应用现状 |
1.2.3 我国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模型试验分析研究 |
2.1 模型试验介绍 |
2.2 纯扭模型试验分析 |
2.3 协调扭转模型试验分析 |
第三章 纯扭构件有限元模拟 |
3.1 纯扭构件进行有限元模拟的目的 |
3.2 纯扭构件有限元模拟全过程分析 |
3.2.1 单元类型和实常数 |
3.2.2 材料参数 |
3.2.3 建立模型、施加荷载 |
3.2.4 求解控制 |
3.2.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6 扭转变形、钢筋应力(应变)及裂缝宽度 |
第四章 协调扭转有限元模拟全过程分析 |
4.1 协调扭转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的建立 |
4.1.2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2 协调扭转模型 |
4.2.1 弹性协调扭矩计算方法 |
4.2.2 第一组模型 |
4.2.3 第二组模型 |
4.2.4 第三组模型 |
4.3 协调扭转模型的对比分析 |
4.4 主梁使用荷载下单位长度扭转角的影响因素 |
4.4.1 扭裂比 |
4.4.2 扭裂比与使用荷载下单位长度扭转角的关系 |
4.4.3 主梁使用荷载下单位长度扭转角的计算方法 |
4.5 最大裂缝宽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调扭转设计建议 |
5.1 经济性分析 |
5.2 协调扭转设计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次梁对于主梁的扭转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主次梁搭接处钢筋施工质量控制[J]. 陈祎博. 广东建材, 2021(09)
- [2]整浇楼盖梁扭转刚度与活载折算系数的解析[J]. 肖南,林恒屹,张杰,钱晓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空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性能及结构钢延性断裂研究[D]. 孔德阳. 重庆大学, 2020(02)
- [4]不同拆柱情况下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D]. 杨勇. 重庆大学, 2019(01)
- [5]框架边主梁弹性阶段受扭的计算分析[J]. 田炜,邬喆华,卢旦,徐晓珂. 建筑结构, 2019(S1)
- [6]微型扑旋翼飞行器设计与试验[D]. 苏醒.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模拟分析[D]. 贺振坤. 重庆大学, 2010(04)
- [8]带板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边主梁协调扭转试验[J]. 黄音,王海洋,王正霖,白绍良. 天津大学学报, 2009(03)
- [9]预应力混凝土边梁协调扭转的分析[J]. 王春武. 工业建筑, 2007(10)
- [10]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梁协调扭转性能的研究[D]. 李悦军. 厦门大学, 2007(07)
标签:刚度论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论文; 弯曲刚度论文; 连续梁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