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雷波县黄琅崩滑堆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申通[1](2019)在《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多形成深切峡谷地貌,往往被选为大型水电工程大坝坝位的理想场所。历史上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深远的环境效应。而对于这类滑坡的孕育过程,目前在国内外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总结与研究,难以满足中国西南地区高位大型滑坡危险性的客观评价。因此,对于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解译、现场大比例尺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滑坡分布特征、发育特征、地质类型、启动条件、运动演化过程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滑坡运动学的研究成果,对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与进展:(1)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在西南地区高烈度高山峡谷区最为发育。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型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呈条带状密集成群分布,在研究区内主要形成4个分布区:金沙江上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数量占比为35%)、金沙江中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1%)、大渡河中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9%)、大渡河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多孕育于顺层中倾、中缓倾斜坡结构的坡体中。(2)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由多个溢流旋回组成,如溪洛渡地区发育14个溢流层,具有巨厚层构造、岩体强度高、软硬相间的特点。强烈的构造改造致使峨眉山玄武岩多期褶皱叠加,切层节理及层间剪切错动发育;新构造期强烈内、外动力耦合,在玄武岩分布区形成地形反差极大的峡谷地貌,谷坡岩体强烈卸荷,河谷区凝灰岩水岩相互作用强烈,顺倾斜坡层间结合力大幅度降低。(3)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主要分为3种地质类型: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和断层上盘顺层滑坡。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发育于隔挡式褶皱的背斜侧翼。由于峨眉山玄武岩属于脆硬性岩,褶皱作用在埋深数千米深度的脆韧性环境中完成,在背斜与向斜过渡带因产状突变形成折断带,平面及剖面X长大节理发育,将玄武岩切割成板状结构体。该带岩体破碎,溪流、沟谷沿该带发育,玄武岩顺层谷坡坡脚临空,岩体因坡脚蠕变发生顺层滑移,削弱层间结合力,强震事件最终造成岩体拉裂失稳。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斜坡因层面倾角小于坡角,致使高位斜坡凝灰岩出露位置(潜在剪出口)与坡脚之间的高差达数百米,上部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凝灰岩向临空面顺层滑移,后缘拉裂,并受到卸荷风化、流水侵蚀等其他不利因素的耦合作用,最终在强震触发下发生大规模顺层高位滑坡。断层上盘顺层斜坡坡脚有断层通过,坡脚临空后断层带受压塑性挤出,牵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大幅度削弱层间结合力,当与两侧长大结构面耦合形成侧裂面时,形成巨型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强震等外力作用下断层附近的岩体能够发生拉破坏,以压致-滑移-拉裂模式而形成大型高位滑坡。(4)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理:硬岩夹软岩的岩性组合,强烈的构造改造致岩体断层、节理及层间错动发育;活跃的新构造运动使变形、破裂的峨眉山玄武岩形成峡谷地貌,河谷应力场背景下岩体强烈卸荷及水-岩的反复作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顺侧裂面剪切,层间联结力及斜坡岩体整体性遭到彻底破坏,分割的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地震惯性力作用下突然失稳形成大型高位滑坡。因此,滑坡孕育经历了长期的“变形累积”和“触发失稳”两个阶段。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折断-滑移-拉裂,滑移-拉裂,压致-滑移-拉裂三种类型,典型代表分别为马湖滑坡、矮子沟滑坡及脚盆坝滑坡。玄武岩滑坡能够发生远程滑动,需要满足4个要素:滑坡体处于高位,具有较高的势能;滑源区存在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分割的结构体,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较高;解体后的颗粒近乎等轴状(球度好),缺乏细颗粒物质;滑坡体启程剧动后,颗粒间摩擦耗能偏弱,能够长时间保持高速运动。(5)通过室内滑槽模型试验对高位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破碎程度较高的玄武岩碎屑颗粒具备较好的颗粒球度(研究区内颗粒球度值在0.6以上的碎屑颗粒占比约为60%),球度良好的颗粒在运动过程中易发生弹跳和滚动现象,这种运动方式下颗粒与滑面的有效摩擦系数更低,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动量传递作用,使玄武岩碎屑颗粒表现出更强的运动性,进而能够滑动更远的距离,滑坡的治灾范围也会更大。(6)运用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3DEC对滑坡运动堵江全过程进行分析,可划分为四个连续的运动阶段:启程活动阶段,近程活动阶段,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堆积堵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滑源区坡体高程的增加,斜坡水平及竖直向加速度均存在显着的放大效应,结构面附近地震加速度产生倍增效应(放大约6~7倍),地震加速度的显着放大是地震诱发高位滑坡的主要原因。
周强[2](2019)在《库水作用下青杠坪巨型滑坡复活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溪洛渡库区蓄水过程中,导致了大量岸坡的变形及破坏,其中青杠坪巨型滑坡就是最为典型的库水作用下复活的滑坡之一,该滑坡于2014年4月24日复活,近300万m3的堆积体滑入金沙江中,损毁大量房屋、公路、水池水窖和水管等,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在实地调查与收集库区蓄水前后至滑坡复活前后各时间段内斜坡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斜坡体实际位移监测资料、InSAR对斜坡体的变形监测数据,辅以室内外试验获取青杠坪滑坡表层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详细叙述了青杠坪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对滑坡体变形进行了分区分析,然后采用QUAKE/W与SLOPE/W耦合模拟2014年4月5日永善地震对青杠坪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再使用SEEP/W与SLOPE/W耦合模拟降雨及库水升降对斜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深入分析青杠坪滑坡的复活机理。最后使用FLAC3D模拟后期库水于540m600m高程不断升降的过程中斜坡体位移及稳定性的变化,对青杠坪滑坡变形演化趋势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青杠坪滑坡为一巨型古滑坡,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滑动,滑体表层为洪积物,为玄武岩为主的碎砾石层,分布于青杠坪平台上,厚6.0673.50m;以下为泥页岩碎块石为主的滑坡堆积,厚度37.73220.00m;滑带结构较密实,厚1.105.33m,为挤压十分紧密泥页岩碎屑、角砾夹泥;滑床为志留系泥页岩。(2)青杠坪滑坡强变形区范围为中部陡坎坡脚(高程940m)以下区域;陡坎以上至青杠坪滑坡后缘即为弱变形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变形区有逐渐向陡坎上部转移的趋势。库水作用下前缘复活体位于强变形区中部靠右,其斜长约450m,横宽约300m,滑体厚8.535m,体积约300万m3,滑体为含碎石角砾土,厚8.535m;滑带为角砾土夹粉质黏土,厚度0.20.3m,滑床为含碎石角砾土。(3)室内外试验结果显示:(1)青杠坪滑坡表层堆积体孔隙率0.69、结构中密,整体级配良好;平均渗透系数为6.94×10-2cm/s,为中-强透水介质。(2)斜坡体含碎石角砾土黏土矿物含量少,易溶于水的矿物含量低,多为微溶、难溶的矿物,水对矿物成分的影响有限。(3)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率的关系:c=0.0417ω2-2.92ω+68.86,?=0.494ω+37.12。(4)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干湿循环次数n的关系:c=0.00457n2-0.367n+27.0486,φ=-0.166n+26.78。(4)蓄水前青杠坪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斜坡体局部形变主要由于降雨及灌溉导致。水库蓄水后,前缘复活体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整体来说逐渐降低。前期降雨及2014年4月5日永善发生的5.3级地震对青杠坪滑坡前缘局部的复活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仅使得坡体局部地区产生拉裂缝,不至于产生大规模的复活滑动,相比遇水后水岩间的化学作用、物理作用来说,后期库水自560m快速下降(0.8m/d)至540m的过程中,产生的力学作用(渗流潜蚀)是导致青杠坪滑坡前缘复活的直接原因。(5)库水位稳定于540m与600m高程条件下,青杠坪滑坡整体稳定,仅消落带上方高程640690m处中倾下游的巨型块石上部产生拉张裂缝,裂缝宽度(位移量)为0.112.24cm。(6)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斜坡体变形部位均主要集中在青杠坪滑坡已复活部位的前缘、左侧及后缘3个区域,向后延伸至强变形区后缘陡壁高程约930m处,位移量均在高程640690m处中倾下游的巨型块石上部集中。随着干湿循环次数n的增加,坡体堆积体变形裂缝逐渐加大,稳定性系数不断降低。当n=35时,消落带以上780930m高程范围及巨型块石上部位移集中部位的堆积体将发生滑动,青杠坪滑坡将再次复活,按照库水循环1次/年的频率,自2014年4月24日起约35年后,即2049年左右,滑坡将再次发生滑动,如果库水升降较为频繁,加上降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这一进程将有所提前。
雷清雄[3](2017)在《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成因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属于大渡河中游河段。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此河段的城镇建设不断拓展、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水利水电设施逐渐竣工投入使用。沿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发育的崩、滑灾害对上述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质过程机制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结合分析等方法手段,对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发育特征、成因机制以及环境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不同岩层与河流谷坡形成的空间组合,对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河段进行岸坡结构分段,分段表明干流河段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缓倾岸坡。(2)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发育崩塌32处,沿大渡河干流呈串珠状分布,其中峡谷段分布最密集;崩塌坡面形态以凸形为主,规模主要为小型。(3)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发育滑坡61处,沿大渡河干流呈线状分布,其中宽谷段分布最密集;滑坡堆积体平面形态以矩形主,剖面形态以阶梯形为主,规模主要为大型。(4)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的形成主要受河谷演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岸坡结构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崩塌灾害主要发育在高程550m750m之间和坡度50°80°范围内,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高程600m980m之间和坡度24°36°范围内;崩塌主要发生在以灰岩为主的硬岩中,滑坡则在软岩硬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前述影响因素决定了此河段崩塌成因机制主要以坠落为主,占总数的56%;滑坡成因机制以滑移-拉裂为主,占总数的50.8%。(5)对崩、滑灾害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产生的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河谷地貌的影响,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形成深厚覆盖层以及导致库区淤积严重等影响。以核桃坪堵江滑坡为例分别对上述影响进行分析论述。
崔玉龙,邓建辉,戴福初,李焯芬,符文熹[4](2015)在《基于地貌与运动学特征的古滑坡群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四川省雷波县马湖古滑坡群规模的新发现,对其地貌与运动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以期研究该滑坡群的成因。依据钻孔及超声波所测量的马湖湖底地形确定古璜琅河河床特征、古滑坡群平面范围和深度;在古滑坡外形、结构及地质环境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地貌分析、古滑坡群分期和确定各期运动轨迹;运用能量守恒方程计算滑坡速度,辅助确定古滑坡群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滑坡群规模巨大,面积达18.2 km2(包括湖底部分),体积约20×108m3;滑坡群按照岩性和结构可以分为3区,形成过程分为4期;古滑坡群为多期地震诱发的顺高陡地层界面的高大、高速、远程滑坡;地貌和运动学分析可作为确定古滑坡成因的一种方法。
张良喜[5](2012)在《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 ——以美姑河坪头水电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厂址区的震旦系灯影组细晶白云岩中风化卸荷、构造及岩溶砂化作用强烈。厂址区勘探过程中,在垂直埋深超过300m、水平深度超过400m范围内,该套细晶白云岩中发育一类特殊的白云岩岩溶现象:溶蚀沿结构面扩展,形成宽度不等的砂化条带,硐室多处呈全强溶蚀,岩体强度较低,残留物为砂夹粒径不均的白云岩块石,手捏即散成砂状,可称之为白云岩岩溶砂化。白云岩岩溶砂化不仅使岩体强度劣化、岩体质量降低,也可作为不利地质边界对边坡、地下硐室稳定性造成影响,但目前关于其成因机理仍不清楚,工程特征研究仍属空白。白云岩岩溶砂化已成为工程建设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深入开展该现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针对白云岩岩溶砂化这一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现场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等多种手段,查明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与工程地质条件;揭示白云岩砂化基本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分析白云岩砂化宏观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采用室内地球化学分析、高压渗透试验、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溶蚀试验、扫描电镜等多种方法,从宏观、微观角度揭示白云岩溶蚀特征与溶蚀过程,揭示白云岩砂化形成演化机理;建立白云岩砂化宏观分级标准,揭示具有不同砂化程度白云岩的力学特性及其对边坡、地下硐室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已开挖各地下硐室及钻孔中砂化现象的调查统计,完善了白云岩砂化的概念;揭示白云岩砂化基本特征、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特征;将白云岩砂化发育程度划分为轻微→微弱→中等→强烈→全强等五个等级;并建立了白云岩砂化宏观分级标准。(2)通过室内地球化学分析试验揭示了白云岩砂化过程中主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白云岩砂化作用发展伴随的地球化学演化过程表现为易溶物质CaO、MgO之溶蚀淋失,难溶物质SiO2的明显富集,后期SiO2主要通过沉淀、交代等作用与Al、Fe等主量元素结合形成次生粘土矿物。主量元素迁移演化特征与白云岩砂化溶蚀过程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3)室内溶蚀试验表明:白云岩溶蚀速率受组成岩石颗粒粒径大小与岩石内部孔隙度的控制,颗粒粒径越大,孔隙度越高,渗透系数也随之增长,地下水渗透及运移条件越好,越易于溶蚀。不同岩石结构白云岩溶蚀速率关系为中~细晶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粉~泥晶白云岩;增加比表面积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溶蚀速率;稀硫酸溶液溶蚀作用使白云岩溶蚀速率较在稀盐酸中溶蚀快。(4)对比观察试验前后试样染色铸体薄片,白云岩溶蚀起始于沿粒间孔隙、晶间孔隙、构造微裂隙及解理面,并进一步扩展使得裂隙结构更为发育且相互连通;扫描电镜下白云岩微观溶蚀特征主要表现为沿白云石晶体表面、晶体解理裂隙以及白云石晶体接触部位、砂屑团斑内部和周边首先溶蚀,使白云岩内部结构逐步劣化,晶体联结力减弱,并伴随着晶体解体及脱落现象,最终形成白云岩溶蚀砂化。(5)提出了白云岩宏观演化机理,白云岩砂化作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沿着层面微解理、早期平面X节理、构造次生裂隙等优势结构面发展演化过程。随着岩溶水的运移、渗透,微裂隙在溶蚀作用下不断扩大,溶蚀作用使新生溶蚀次生裂隙的空间加大,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地下水的流通和运移能力。在这种循环渗透溶蚀作用下,地下水继续向裂隙两侧岩体渗透,在宏观上表现为砂化条带向两侧岩体扩展,厚度增大(6)白云岩砂化导致岩体质量降低,轻微砂化阶段白云岩围岩类别为Ⅱ~Ⅲ类;微弱砂化阶段白云岩围岩类别以Ⅲ类为主;中等砂化阶段白云岩围岩类别为Ⅲ~Ⅳ类;强烈砂化阶段白云岩围岩类别为Ⅳ~Ⅴ类;全强砂化阶段白云岩围岩类别为Ⅴ类。(7)Ⅰ~Ⅳ区的斜坡的砂化细晶白云岩中,沿裂隙面的砂化的纹层层理十分清晰,未见扰动或破坏迹象,表明斜坡岩体在砂化现象形成后未发生明显的变形和错动,Ⅰ、Ⅱ区整体处于稳定状态;Ⅲ、Ⅳ区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张东薇[6](2009)在《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二维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地质旅游在中国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生命力,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同时,地质公园安全问题也被人们开始关注,安全问题首先表现为地质景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景区内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游人人身安全,并且破坏地质遗迹景观的完整性。公园的管理者们也在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研究灾害的发生的规律,将灾害对景区的影响、对游客生命财产的损伤降到最小。在地质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地质景区内的旅游人数日趋增多,但是却没有建立微观的、切实可行的景区内部地质灾害等级划分为公园安全和人身安全提供可行的措施依据。如何有效的评价地质公园灾害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地质公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类旅游资源,兼具了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的双重任务。我国近年来的灾害评价工作基本上都是针对大面积和大区域的专业地质灾害评价,微观的和旅游人口相结合的灾害评价还没有出现。本文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将灾害因素和游人因素相互结合起来,提出“二维灾害评价”的理念,利用AHP数学方法的综合评价能力和GIS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能力,将研究区内的灾害进行等级评价,划分出相关的高、中、低、无四个等级。以便于公园实施有效的风险避让措施。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运用到地质公园的安全建设当中是可行,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并且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郭力宇[7](2006)在《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主要由水湫池(天池)山崩体、甘湫池山崩体及大坪山崩体3部分组成。其中水湫池山崩体开发及研究较为成熟,是吸引游客的黄金地段。翠华山山崩景观的形成主要由内力因素及外力因素所控制,其中内力因素包括翠华山花岗岩体背景因素和节理面理、断裂面理及变质地层面理等因素;外力因素包括陕西关中地震及暴雨等因素。翠华山山崩景观首次确定由三期山崩体组成,其中不同期次山崩形成各自特色的旅游景观,反映出山崩地质作用亦有造福人类的积极方面。在开发利用山崩景观的同时,应从水环境、景区植被及协调开发与规划等方面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维持翠华山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
严容[8](2006)在《岷江上游崩滑堵江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坡、崩塌、泥石流堵江是众多堵江类型的三类,在世界各地山区均有发生,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山区更加普遍,由堵江引起的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就堵江本身更为严重,特别是由此产生的洪水灾害使下游沿江地区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研究崩滑、泥石流堵江事件及其次生灾害对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防灾、减灾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本研究中,对我国的崩滑、泥石流堵江事件作了较全面的统计,共取得堵江事件388起,并研究了其分布特点及发育规律;就崩滑、泥石流堵江产生的次生灾害和环境效应由堵江、溃坝、溃坝洪水等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方面作了全面、详尽的分析与阐述,对岷江上游1933年叠溪坝的溃决原因及溃决洪水作了拟和还原计算。 发现我国的崩滑、泥石流堵江与我国崩滑、泥石流的分布相一致,主要发育在青藏高原西北、东南边缘地区,在地貌上处于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的过渡带上尤其是东经95°~110°范围内的区域,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甘肃、重庆、湖北、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山峡谷地区。以滑坡、崩滑堵江占较大比例,而泥石流堵江近年来在某些河段频发,破坏性大。从诱发因素来看,降水是主要因素,与我国该区域温湿气候分不开,地震常常在极震区诱发多起崩滑堵江,而人类活动日趋影响堵江事件的发生频度。堵江事件是河流演化的必然趋势。 岷江上游主要以崩滑堵江为主,泥石流堵江少有记录。岷江上游发生有多起崩滑堵江事件,从时间上划分为三期: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滑坡堵江事件,如扣山滑坡、石门坎滑坡、叠溪古崩塌堵江等;人类历史上的滑坡堵江事件,如公元10年、公元366年、公元1705年等,近代滑坡堵江事件,如1933年叠溪
郭力宇[9](2005)在《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主要由水湫池(天池)山崩体、甘湫池山崩体及大坪山崩体三部分组成.其中水湫池山崩体开发及研究较为成熟,是吸引游客的黄金地段.翠华山山崩景观的形成主要由内力因素及外力因素所控制,其中内力因素包括翠华山花岗岩体背景因素和节理面理、断裂面理及变质地层面理等因素;外力因素包括陕西关中地震及暴雨等因素.翠华山山崩景观首次确定由三期山崩体组成,其中不同期次山崩形成各自特色的旅游景观,反映出山崩地质作用亦有造福人类的积极方面.在开发利用山崩景观的同时,应从水环境、景区植被及协调开发与规划等方面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维持翠华山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
郑书彦[10](2002)在《滑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黄土高原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黄土的特殊性质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破碎地貌景观,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非常活跃。滑坡侵蚀是重力侵蚀的主要类型之一,是黄土高原陡坡侵蚀产沙和沟道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由于种种原因,重力侵蚀研究相对滞后,很多方面亟待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典型案例剖析等途径,在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滑坡侵蚀成因、典型地区滑坡侵蚀分布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土壤侵蚀学与滑坡学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了滑坡侵蚀分析研究.体系;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典型滑坡侵蚀体力学机制和运动过程;利用信息量理论对典型区域滑坡侵蚀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等。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应用土壤侵蚀学、地质学、地貌学等理论,给出了滑坡侵蚀的定义、形态要素、分类、灾害链、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及与其它重力侵蚀的区别等;运用多种手段对典型滑坡的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现场调查与实验,建立了用于典型滑坡侵蚀计算的地质模型,初步建立了滑坡侵蚀的分析研究体系。 2.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典型滑坡侵蚀的数学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铜川市典型滑坡侵蚀体的网络变形、主应力、主应变、剪应力、安全率、破裂面上应力分布等,得到典型滑坡侵蚀体不同部位的力学状态全面系统的把握。 3.利用运动学基本定律,建立了典型滑坡侵蚀的运动学模型。通过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对滑坡侵蚀实例进行滑坡破坏后的运动过程仿真,得出了边坡破坏后滑坡侵蚀体运动过程中各块体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移动轨迹、接触力与角—边接触关系、形心平均主应力、形心平均位移、块体力矩、块体作用力、块体转角、速度、加速度等的历时曲线,模拟仿真滑坡侵蚀体动态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滑坡侵蚀体运动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的结论,对滑坡侵蚀体的滑动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利用信息量理论,建立了典型地区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影响滑坡侵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各因素对滑坡侵蚀的贡献不同。影响滑坡侵蚀的因素状态 郑书彦傅上论文:渭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屋评价研究从大到小为地下水出露在黄土底部的基岩面上,植被盖度小、人类活动强度大、沟谷密度密、地层结构为黄土与基岩、相对高差乃0队地形坡度2045”、地形坡度>45”、地震加速度高、地下水出露在黄土坡体中共10个因子状态。 5.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得出,在铜);怖区82.skin‘的面积上,滑坡侵蚀面积 44·skin’,占 53·9%,无滑坡侵蚀的面积 38·oh旷,占 46·1%。铜川市区 沁滑坡剧烈侵蚀区面积13.00km‘,占15.76%,强烈侵蚀区面积20.00km’,占24.24%,中度侵蚀区面积25.25km\ 占30.61%,轻度侵蚀区面积6.00km\ 占7.27%,微弱侵蚀区面积 18.25k旷,占22.12%。铜川市区滑坡侵蚀中等以上强度区面积58.25km’,占 70.61%。铜JI怖区共有滑坡、崩塌、滑塌 451个,其中滑坡 127个(老滑坡 43个、新滑坡 84个),占 28.2%,滑塌52个,占 11.5%,崩塌 272个,占60.3%。崩塌的数量很多,但规模较小(崩塌侵蚀量148.4万T,仅占1.19%):滑塌的数量和侵蚀量(74O.5万T,5.96%)也较少;滑坡的个数虽少,但侵蚀量却很大 (1154.6万 T,92.85%),可见铜川市区滑坡侵蚀程度非常强烈。运用本文建立的典型地区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得出了铜川市区滑坡侵蚀强度分布图,经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较高。
二、四川雷波县黄琅崩滑堆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雷波县黄琅崩滑堆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远程滑坡的概念及运动特征研究 |
1.2.2 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手段 |
1.2.3 滑坡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
1.2.4 峨眉山玄武岩滑坡实例研究 |
1.3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史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 |
2.1.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 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及构造分区 |
2.3 峨眉山玄武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发育规律 |
3.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分布 |
3.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发育特征 |
3.2.1 发育于构造强变形区 |
3.2.2 发育于强烈地貌切割区 |
3.2.3 发育于干流以及一、二级支流的高陡岸坡 |
3.2.4 发育于中倾、中缓倾顺向高陡岸坡 |
3.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的孕育机制-以马湖滑坡为例 |
4.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
4.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4.1.2 滑坡区气象水文 |
4.1.3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
4.1.3.1 马湖滑坡区断层发育特征 |
4.1.3.2 马湖滑坡区的褶皱发育特征 |
4.1.4 滑坡区地层岩性 |
4.1.4.1 下二叠统阳新灰岩(P_1y) |
4.1.4.2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_2β) |
4.2 马湖滑坡群的发育特征 |
4.2.1 滑坡整体的形态特征 |
4.2.2 滑坡源区特征 |
4.2.3 滑坡堆积区形态及结构特征 |
4.2.3.1 滑坡Ⅰ期堆积体特征 |
4.2.3.2 滑坡Ⅱ期堆积体特征 |
4.2.3.3 滑坡Ⅲ期堆积体特征 |
4.2.3.4 滑坡Ⅳ期堆积体特征 |
4.2.3.5 滑坡Ⅴ期堆积体特征 |
4.3 马湖滑坡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 |
4.4 马湖滑坡孕育机制分析 |
4.4.1 累积损伤阶段 |
4.4.2 变形发展阶段 |
4.4.3 失稳剧动阶段 |
4.5 马湖滑坡的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
4.5.1 滑坡源区岩体结构的碎裂化 |
4.5.2 锁固段岩体的聚能效应 |
4.5.3 滑体具有高位势能 |
4.5.4 滑坡碎屑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碰撞加速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上盘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脚盆坝滑坡为例 |
5.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
5.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5.1.2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
5.1.3 滑坡区地层岩性 |
5.1.4 滑坡区水文气象 |
5.2 滑坡分区及形态特征 |
5.2.1 汇流区特征 |
5.2.2 滑源区特征 |
5.2.3 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
5.2.4 主堆积区特征 |
5.3 滑坡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 |
5.4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5.4.1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变形累积过程 |
5.4.2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触发失稳过程 |
5.5 滑坡碎屑流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
5.5.1 滑源区坡体的碎裂化程度对滑坡远程滑动的影响 |
5.5.2 滑坡体的持速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矮子沟滑坡为例 |
6.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概况 |
6.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
6.1.2 滑坡区地层岩性 |
6.1.3 滑坡区地质构造及岸坡结构 |
6.2 滑坡基本特征 |
6.2.1 滑源区和高位高速下滑区特征 |
6.2.2 撞击碎裂区特征 |
6.2.3 高速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
6.2.3.1 主流通区特征 |
6.2.3.2 铲刮区特征 |
6.2.3.3 碰撞爬高区特征 |
6.2.4 主堆积区、堰塞坝残体特征 |
6.3 古堰塞湖沉积物特征 |
6.4 矮子沟滑坡形成条件 |
6.4.1 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 |
6.4.2 有利于滑坡产生的坡体结构 |
6.4.3 软弱夹层的影响 |
6.4.4 强震作用是诱发岩体失稳滑动的关键因素 |
6.5 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6.5.1 模型建立 |
6.5.2 最大不平衡力 |
6.5.3 加速度放大效应研究 |
6.5.4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分析 |
6.5.4.1 启程活动阶段 |
6.5.4.2 近程滑动阶段 |
6.5.4.3 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 |
6.5.4.4 堆积堵江阶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危险性分析 |
7.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规模 |
7.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运动性 |
7.2.1 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颗粒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
7.2.2 物理模拟的相似分析以及试验材料的选择 |
7.2.3 试验装置设计 |
7.2.4 试验结果描述 |
7.2.5 分析与讨论 |
7.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灾害链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库水作用下青杠坪巨型滑坡复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失稳机理研究 |
1.2.2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变形及稳定性研究 |
1.2.3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的应用 |
1.2.4 In-SAR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1.2.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青杠坪滑坡基本特征研究 |
3.1 地貌形态及边界特征 |
3.2 变形破坏特征及监测分析 |
3.2.1 库区蓄水前后青杠坪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2.2 青杠坪滑坡复活后坡体位移监测分析 |
3.2.3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研究区形变分析 |
3.2.4 青杠坪滑坡变形规律及分区研究 |
3.3 滑坡体结构特征 |
3.3.1 滑体特征 |
3.3.2 滑带特征 |
3.3.3 滑床特征 |
3.4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分析 |
3.4.1 筛分试验研究 |
3.4.2 双环渗透试验研究 |
3.4.3 不同含水率强度试验研究 |
3.4.4 干湿循环强度试验研究 |
3.4.5 矿物成分分析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库水作用下青杠坪滑坡复活机理研究 |
4.1 库水作用机理及渗流理论 |
4.1.1 库水变化时的水岩作用 |
4.1.2 饱和-非饱和岩土体的渗流基本理论 |
4.2 库水作用下滑坡堆积体渗流场模拟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参数的选取 |
4.2.3 边界条件设置 |
4.2.4 模拟工况的设定 |
4.2.5 模拟结果分析 |
4.3 库水升降过程中滑坡稳定性演化规律 |
4.3.1 稳定性计算模型 |
4.3.2 稳定性计算参数 |
4.3.3 滑坡稳定性演化规律分析滑坡稳定 |
4.4 斜坡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参数的选取 |
4.4.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4.4 模拟工况的确定 |
4.4.5 模拟结果分析 |
4.5 地震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分析 |
4.6 降雨对斜坡体稳定性影响分析 |
4.6.1 模型的建立 |
4.6.2 参数的选取 |
4.6.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6.4 模拟工况的确定 |
4.6.5 模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杠坪滑坡堆积体演化趋势研究 |
5.1 FLAC~(3D)简介及基本原理 |
5.1.1 FLAC~(3D)软件简介 |
5.1.2 FLAC~(3D)本构关系 |
5.2 计算方案与参数选取 |
5.2.1 计算模型建立 |
5.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2.3 监测点的布置 |
5.2.4 模拟方案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稳定蓄水位下青杠坪滑坡稳定性分析 |
5.3.2 库水长期作用下斜坡体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成因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谷演化 |
1.2.2 大渡河流域崩、滑灾害 |
1.2.3 崩、滑灾害环境效应 |
1.2.4 堵江滑坡及其堰塞湖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工程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区域地貌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研究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4 地质构造 |
2.3.5 水文地质条件 |
2.3.6 岸坡结构 |
第3章 崩、滑灾害发育特征 |
3.1 崩塌灾害发育特征 |
3.1.1 崩塌发育概述 |
3.1.2 崩塌分布特征 |
3.1.3 崩塌形态规模特征 |
3.1.4 崩塌物质组成特征 |
3.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
3.2.1 滑坡发育概述 |
3.2.2 滑坡分布特征 |
3.2.3 滑坡形态规模特征 |
3.2.4 滑坡物质组成特征 |
3.3 典型崩、滑灾害分析 |
3.3.1 月宝村崩塌 |
3.3.2 黄草坪滑坡 |
3.3.3 黑竹沟变电站滑坡 |
3.3.4 核桃坪滑坡 |
3.4 小结 |
第4章 崩、滑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
4.1 崩、滑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崩、滑灾害与河谷演化关系 |
4.1.2 崩、滑灾害与地形地貌关系 |
4.1.3 崩、滑灾害与地层岩性关系 |
4.1.4 崩、滑灾害与岸坡结构关系 |
4.1.5 崩、滑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关系 |
4.2 崩、滑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
4.2.1 崩塌成因机制分析 |
4.2.2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崩、滑灾害产生的环境效应 |
5.1 对河谷地貌的影响 |
5.1.1 核桃坪堵江滑坡对河谷地貌的影响 |
5.1.2 河谷地貌改观对人居环境影响 |
5.2 崩、滑灾害对道路影响 |
5.3 形成深厚覆盖层 |
5.3.1 深厚覆盖层基本特征 |
5.3.2 深厚覆盖层组成特征 |
5.3.3 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 |
5.4 其他环境效应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基于地貌与运动学特征的古滑坡群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区地质背景 |
2 马湖特征简介 |
3 马湖滑坡基本特征 |
3. 1 滑坡规模的确定 |
3. 2 岩性特征 |
3. 3 地貌特征 |
4 滑坡运动学分析 |
4. 1 滑坡分期 |
4. 2 运动学计算 |
5 成因机制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5)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 ——以美姑河坪头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工程概况及研究意义 |
1.1.1 工程概况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学的发展进程 |
1.2.2 碳酸盐岩岩溶机理研究现状 |
1.2.3 白云岩微观溶蚀特征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气象与水文 |
2.1.2 区域地貌特征 |
2.1.3 区域地层岩性 |
2.1.4 区域地质构造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6 自然地质现象 |
第3章 白云岩岩溶砂化基本特征 |
3.1 白云岩岩溶形态及“白云岩砂化”概念 |
3.1.1 溶洞 |
3.1.2 溶孔 |
3.1.3 溶隙 |
3.1.4 白云岩砂化 |
3.2 白云岩砂化的物质结构特征 |
3.3 白云岩砂化宏观分级 |
3.3.1 白云岩轻微砂化 |
3.3.2 白云岩微弱砂化 |
3.3.3 白云岩中等砂化 |
3.3.4 白云岩强烈砂化 |
3.3.5 白云岩全强砂化 |
3.4 白云岩砂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1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2 白云岩砂化主量元素迁移演化特征 |
第4章 白云岩岩溶砂化空间发育分布规律 |
4.1 地下厂房区白云岩砂化发育特征 |
4.1.1 顶层排水廊道 |
4.1.2 中层排水廊道 |
4.1.3 进厂交通硐 |
4.1.4 压力管道下平段施工支硐 |
4.2 引水系统白云岩砂化发育特征 |
4.2.1 压力管道中平段施工支硐 |
4.2.2 蝶阀室交通硐 |
4.2.3 调压井上室交通硐 |
4.2.4 调压井上室 |
4.2.5 5#支硐 |
4.2.6 6#支硐 |
4.2.7 引水主硐 |
4.3 钻孔中白云岩砂化发育特征 |
4.4 白云岩砂化总体空间分布规律 |
第5章 白云岩岩溶砂化宏观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白云岩砂化的物质基础 |
5.1.1 白云岩的矿物成分 |
5.1.2 白云岩的结构 |
5.2 白云岩砂化的地下水特征 |
5.2.1 地下水示踪试验 |
5.2.2 地下水化学特征 |
5.2.3 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流场特征 |
5.2.4 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5.2.5 地下水系统的演化过程 |
5.3 地质构造因素对白云岩砂化的影响 |
5.3.1 褶皱对白云岩砂化的影响 |
5.3.2 断层对白云岩砂化的影响 |
5.4 Ⅲ区斜坡变形破坏对白云岩砂化的影响 |
5.4.1 前缘顺层滑移-拉裂变形破坏体(Ⅲ2) |
5.4.2 5#支硐老滑坡体(Ⅲ1) |
5.4.3 Ⅲ3 滑坡拉裂区 |
5.4.4 拉裂带 |
5.5 新构造运动对白云岩砂化的影响 |
第6章 白云岩岩溶砂化机理研究 |
6.1 白云岩室内溶蚀试验 |
6.1.1 试验对象 |
6.1.2 试验方法 |
6.1.3 试验结果分析 |
6.2 白云岩微观溶蚀特征 |
6.2.1 薄片下微观溶蚀特征 |
6.2.2 扫描电镜下微观特征 |
6.3 白云岩溶蚀特征与裂隙发育程度 |
6.4 白云岩砂化微观溶蚀机理 |
6.5 白云岩砂化宏观形成演化机理 |
6.5.1 轻微砂化阶段 |
6.5.2 微弱砂化阶段 |
6.5.3 中等砂化阶段 |
6.5.4 强烈砂化阶段 |
6.5.5 全强砂化阶段 |
6.6 白云岩岩溶砂化分布规律的空间预测 |
6.6.1 白云岩砂化空间分布预测的定性指标 |
6.6.2 工程区白云岩砂化地质类比预测 |
6.7 小结 |
第7章 白云岩岩溶砂化的工程特性研究 |
7.1 砂化白云岩的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
7.1.1 不同砂化程度白云岩岩体的结构特征 |
7.1.2 岩溶砂化对岩体完整程度的损伤 |
7.2 砂化白云岩力学参数研究 |
7.2.1 不同砂化程度白云岩抗压强度 |
7.2.2 不同砂化程度白云岩抗拉强度 |
7.2.3 不同砂化程度白云岩抗剪强度 |
7.2.4 不同砂化程度白云岩变形参数 |
7.3 地下硐室围岩岩体质量评价 |
7.3.1 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
7.3.2 围岩分类结果 |
7.4 白云岩砂化对岸坡深部滑坡的滑动面的控制作用 |
7.4.1 (Ⅲ1-a)前缘滑块块体底滑面分析 |
7.4.2 (Ⅲ1-b)滑坡区底滑面特征 |
7.5 白云岩砂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7.5.1 Ⅰ区边坡 |
7.5.2 Ⅱ区边坡 |
7.5.3 Ⅲ区边坡 |
7.5.4 Ⅳ区边坡 |
7.6 白云岩砂化对渗透稳定性的影响 |
7.6.1 岩溶砂化渗漏与涌水评价 |
7.6.2 防排水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6)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二维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环境简述 |
2.1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区域地质背景 |
2.1.4 区域环境地质背景 |
2.1.5 主要地质遗迹 |
2.1.6 公园景区区划 |
2.2 研究区简介 |
2.2.1 天池景区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区内重要地质景观和遗迹点 |
2.3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和类型 |
2.3.1 地质灾害分析 |
2.3.2 区内地质灾害发育主要类型 |
第三章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游客行为分析 |
3.1 地质景区游客行为分析 |
3.2 游客年龄构成 |
3.3 游客线路选择 |
3.4 线路强度计算 |
3.5 游客逗留时间分析 |
第四章 二维灾害评价的相关理论依据 |
4.1 地质公园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2 危险性评价的条件因素 |
4.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4.4 权重的计算 |
4.5 GIS空间叠加分析 |
4.5.1 空间分析 |
4.5.2 单元网格剖分 |
4.5.3 叠加分析的原理 |
4.5.4 叠加分析的应用 |
第五章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灾害评价 |
5.1 地质灾害条件因素分析 |
5.1.1 地貌等级划分图 |
5.1.2 坡度等级划分图 |
5.1.3 节理等级划分图 |
5.1.4 岩性及稳定性等级划分图 |
5.1.5 土地利用类型等级划分图 |
5.2 矢量数据EXCEL分析 |
5.3 二维灾害评价叠加图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岷江上游崩滑堵江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滑坡堵江事件的研究现状 |
1.2.2 我国滑坡堵江事件的研究现状 |
2 我国崩滑、泥石流堵江的分布和发育规律 |
2.1 崩滑、泥石流的直接灾害及环境效应 |
2.2 我国崩滑、泥石流堵江事件 |
2.3 我国崩滑、泥石流堵江分布特点 |
2.4 我国崩滑、泥石流堵江事件发育规律 |
2.4.1 崩塌、滑坡、泥石流堵江比例分析 |
2.4.2 堵江事件的时间分布规律 |
2.4.3 诱发因素分析 |
2.4.4 堵江程度分析 |
2.4.5 崩滑、泥石流堵江与河流发育的关系 |
3 岷江上游典型滑坡堵江事件 |
3.1 流域概况 |
3.2 区域地质及地震 |
3.3 典型崩滑堵江事件 |
3.3.1 1933年叠溪地震滑坡堵江事件 |
3.3.2 花红园滑坡堵江事件 |
3.3.3 周场坪滑坡堵江事件 |
3.3.4 岷江上游古滑坡堵江事件 |
3.3.5 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崩滑堵江事件 |
4 岷江上游堵江坝体类型及溃坝原因分析 |
4.1 岷江上游堵江坝体类型 |
4.2 岷江上游崩滑堵江坝溃坝原因 |
4.2.1 直接原因 |
4.2.2 诱发原因 |
5 典型堵江溃决、洪水及其演进事件分析 |
5.1 叠溪坝溃决计算 |
5.1.1 堰塞湖未蓄水时 |
5.1.2 堰塞湖水体蓄满漫项时 |
5.2 叠溪坝溃决洪水计算 |
5.2.1 叠溪坝溃决时坝址处洪水计算 |
5.2.2 叠溪溃决洪水下游演进 |
6 崩滑、泥石流堵江、溃坝(洪水)的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 |
6.1 堵江的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 |
6.1.1 堰塞湖淹没的灾害及环境效应 |
6.1.2 堰塞湖形成边岸再造及环境效应 |
6.1.3 堰塞湖涌浪及环境效应 |
6.1.4 堰塞湖淤积及环境效应 |
6.1.5 堰塞湖渗漏的环境效应 |
6.1.6 堰塞湖浸没的环境效应 |
6.1.7 堰塞湖诱发地震及环境效应 |
6.1.8 堰塞湖对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 |
6.2 溃坝及洪水的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 |
6.2.1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破坏公共设施 |
6.2.2 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及环境效应 |
6.2.3 对人文、经济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
7 减灾措施 |
7.1 保护生态环境 |
7.2 加强溃坝洪水灾害预测 |
7.3 采取泄洪措施 |
7.4 预防传染病 |
7.5 加强灾害意识宣传 |
8 崩滑、泥石流堵江的资源效应与利用 |
8.1 蓄水发电、引水灌溉 |
8.2 加强景观建设、开发旅游资源 |
8.3 为地质研究提供科学论证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崩景观基本特征 |
2 山崩因素 |
2.1 内力因素 |
2.2 外力因素 |
3 山崩期次及路径分析 |
3.1 十八盘山崩 |
3.2 风洞—冰洞山崩 |
3.3 太乙真人山崩 |
4 山崩景观保护 |
(10)滑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研究领域 |
§1.2.2 工程领域 |
§1.3 技术路线 |
§1.3.1 理论研究 |
§1.3.2 案例分析 |
第2章 滑坡侵蚀的基本概念 |
§2.1 滑坡侵蚀的定义 |
§2.1.1 滑坡的定义 |
§2.1.2 滑坡侵蚀定义 |
§2.2 滑坡侵蚀的形态要素 |
第3章 滑坡侵蚀分类 |
§3.1 土壤侵蚀分类 |
§3.2 滑坡侵蚀分类 |
§3.2.1 滑坡侵蚀分类依据 |
§3.2.2 滑坡侵蚀分类表使用方法 |
§3.2.3 滑坡侵蚀第四级分类标志 |
第4章 滑坡侵蚀灾害链 |
§4.1 滑坡侵蚀与其它重力侵蚀的区别 |
§4.1.1 不同重力侵蚀类型的定义 |
§4.1.2 不同重力侵蚀类型的区别 |
§4.2 滑坡侵蚀灾害链 |
§4.2.1 Ⅰ型滑坡侵蚀灾害链 |
§4.2.2 Ⅱ型滑坡侵蚀灾害链 |
§4.2.3 Ⅲ型滑坡侵蚀灾害链 |
§4.2.4 Ⅳ型滑坡侵蚀灾害链 |
§4.2.5 Ⅴ型滑坡侵蚀灾害链 |
第5章 滑坡侵蚀的成因与分布 |
§5.1 滑坡侵蚀的形成条件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地层岩性 |
§5.1.3 地质构造 |
§5.1.4 坡体结构 |
§5.1.5 水文地质条件 |
§5.2 滑坡侵蚀的诱发因素 |
§5.3 黄土高原滑坡侵蚀分布 |
§5.3.1 滑坡侵蚀空间分布的群体性 |
§5.3.2 滑坡侵蚀空间分布的分带性 |
§5.3.3 沿沟谷线状展布性 |
§5.3.4 滑坡受降水控制性 |
§5.3.5 人类活动控制滑坡的形成 |
第6章 滑坡侵蚀动力学问题数值模拟 |
§6.1 数值模拟原理 |
§6.1.1 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分析原理 |
§6.1.2 离散单元法分析原理 |
§6.2 滑坡侵蚀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 |
§6.2.1 地质模型 |
§6.2.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6.2.2 计算成果及分析 |
§6.3 滑坡体运动的离散元分析 |
§6.3.1 模型及参数 |
§6.3.2 模拟成果及分析 |
第7章 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及应用 |
§7.1 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 |
§7.1.1 主要因子确定及因子状态划分 |
§7.1.2 因子信息量计算 |
§7.1.3 计算各单元的信息总量 |
§7.1.4 确定信息临界值 |
§7.2 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应用 |
§7.2.1 铜川市滑坡侵蚀形成环境 |
§7.2.2 铜川市滑坡侵蚀基本规律 |
§7.2.3 铜川市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 |
§7.3 铜川市滑坡侵蚀定量评价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有限元计算成果图 |
附录B: 离散元计算成果图 |
致谢 |
四、四川雷波县黄琅崩滑堆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D]. 申通.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2]库水作用下青杠坪巨型滑坡复活机理研究[D]. 周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大渡河汉源—铜街子段崩、滑灾害成因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D]. 雷清雄.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4]基于地貌与运动学特征的古滑坡群成因分析[J]. 崔玉龙,邓建辉,戴福初,李焯芬,符文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5(01)
- [5]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 ——以美姑河坪头水电站为例[D]. 张良喜. 成都理工大学, 2012(11)
- [6]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二维灾害危险性评价[D]. 张东薇. 长安大学, 2009(12)
- [7]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A]. 郭力宇.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1届年会暨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8]岷江上游崩滑堵江次生灾害及环境效应研究[D]. 严容. 四川大学, 2006(03)
- [9]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J]. 郭力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 [10]滑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量评价研究[D]. 郑书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