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仲瑛疑难病医案4则(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萍[1](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胡嘉元[2](2020)在《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进入强调个体化的 4P(Personalized、Predictive、Preventive、Participatory)医学时代,个体化临床诊疗正在逐渐成为临床实践与研究的主流;中医学自古以来一直践行着“因人制宜”的个体化思想,其中“谨守病机”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纽带,病机集中体现了中医临床从接诊到辨析,再到确立成熟治疗方案的原创思维。目前仍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思维探讨等阶段的研究远不能够满足中医临床个体化实践应用与评价分析的需求,对中医病机本质内涵及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研究亦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基于对病机内涵的挖掘分析,探索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构建,结合应用系统的研发,以期建立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实践体系。研究目的:在挖掘分析中医病机知识本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中四诊-病机-论治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构建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探索中医规范化临床实践的方法学研究;构建、研发及验证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基于病机的临床个体化诊疗实践。研究方法:1.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构建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中医病机理论分析、临床病机探讨与应用研究文献。阅读、整理与分析中医病机论述并提取病机相关元素,通过文本标准化处理与专家征询,对病机相关元素进行修订与分类提炼,确定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及其知识框架。辨析、提取并标注每项病机内涵要素的详细信息,以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对病机内涵信息进行共现分析,应用Gephi0.9.2软件制作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采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回顾性临床数据进行病机内涵的诊疗实体映射分析。2.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探索建立基于已证实临床确有疗效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探索建立病机主导下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案文献。分析纳入临床医案的基本信息;应用2016版中医医案报告规范(CARC)对临床医案进行报告质量评价。阅读、分析并提取医案的临床四诊信息、病机内涵和治则治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临床四诊信息-病机内涵-治则治法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IBM SPSS Amos 24软件制作临床诊疗关联结构模型。3.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构建基于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和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应用Drupal内容管理系统研发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分析流程为临床病例信息录入-中医病机内涵辨识报告-基于病机的治则治法与参考方剂报告。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中文分词工具、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文本向量表示等方法实现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4.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实例应用临床跟诊学习的形式采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真实诊疗案例作为系统应用分析的范例。以系统基础数据层的字段规则及统一化文本集对临床病例信息进行预处理,便于病例信息的系统输入、分析、处理与报告。讨论临床真实案例系统应用分析的结果,与临床医师的诊疗思路、治法处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1.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构建1)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检索获得2017-2019年发表的病机相关文献810篇,经去重与筛选后纳入分析文献共412篇。全文阅读412篇文献,提取中医病机相关元素共47项。经文本标准化处理与专家征询后,确定10项中医病机内涵要素,为病性、病程、基本病机、病因、病位、病势、病机演变、病情、病理因素和体质。共现分析各项病机内涵要素,构建了以基本病机为核心的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基本病机与各项内涵要素均有紧密的关联性,与病因、病位、病理因素的相关度最高。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为病机辨识提供了基础的思维构图,概括了辨识病机所需的全面、重要的信息和关键点。2)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辨析、提取并标注每项病机内涵要素的详细信息,制作了病机内涵要素知识图谱及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形成了以基本病机、病因和病机演变为中心的网状知识结构图,构建了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与辨析病机内涵的知识体系。3)中医病机内涵的临床数据映射分析:共采集334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回顾性病例数据,男性病例130例,女性病例204例;病例的年龄均值为75.6± 10.2岁,主要集中在75-84岁年龄段;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数最多(89.2%),其次为高血压(79.9%)和心力衰竭(66.8%),中医诊断以胸痹和心衰最多;对回顾性病例数据进行病机内涵分析并制作了回顾性临床数据的病机内涵知识图谱,直观地显示334例病例的病机内涵结构与趋势。2.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探索建立1)中医临床医案信息:检索获得2016-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4504篇,经去重与筛选后纳入分析文献159篇,共包含211则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案,对医案中211例病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病例120例,女性病例91例;病例平均年龄58±14.88岁,主要集中在55-64及65-74岁年龄段;病例的西医诊断包括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21类疾病;中医诊断为心衰病、心悸、胸痹、真心痛和眩晕5类。2)医案报告质量评价:211则医案的病例临床资料、中医四诊信息报告基本完整(97.6%),中医治则治法(83.4%)、中药(177)治疗方案、复诊的临床信息(89.6%)及医案讨论(85.8%)报告较为完整;病例身高、体重、职业及随访信息报告完整度较差;211则医案的报告质量整体较高。3)医案诊疗信息:提取了 211例病例的性别、年龄、西医诊断、中医诊断、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病因和病史共10项临床信息。基于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分析、提取了 211例病例的病机内涵。各医案的治则治法秉承治病求本的宗旨,以补益脏腑虚损和祛除病理因素为核心要义。4)基于病机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挖掘、分析个体化四诊信息与病机内涵,病机内涵与治则治法的对应关联性,构建了四诊信息与每项病机内涵要素以及病机内涵与治则治法的临床关联结构模型,形成了中医四诊与病机本质的思维链接、临床诊疗关系分析框架、以症-机-治为特点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3.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构建1)系统构架:系统由后台技术和系统运行两大区域构成,系统运行区域,包括用户管理层、业务操作层;后台技术区域,包括基础数据层与数据处理层。用户管理层在系统管理员的监督下完成用户登录、账号管理、信息安全及数据维护;业务操作层是信息录入与结果报告的主界面,是用户完成系统操作的主窗口;基础数据层是系统的知识库,包括结构化病例信息采集规则及统一化文本集、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3个主要的资源库;数据处理层是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录入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处理、数据交互及结果反馈的技术支持。2)系统功能:通过四个层级的构架,相应技术、算法的接驳,能够实现中医临床病例信息的规范采集与录入,病机为主导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支持的基本功能,可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辅助决策。4.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1)临床真实案例信息:共采集临床病例48例,男性病例26例,女性22例,55-64岁年龄段的病例数最多,病例的中医诊断以胸痹和眩晕最多,均为19例。对48例患者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中医诊断为眩晕和胸痹的患者各4例,心衰和心悸的患者各1例共计10例病例进行系统应用分析。2)系统应用分析结果:系统分析整体与临床真实诊疗情况接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与实用性;部分病例的基本病机较复杂,系统辨识结果不能够达到实际临床诊疗的要求。分析与患者的个体化临床特征、病机内涵复杂度以及系统构建技术、分析、处理等因素相关,需进一步拓展实践、完善与提高系统性能,提升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本研究在病机内涵知识图谱和基于病机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的基础上,研发并实践应用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本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建立了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和实践体系,将助力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策略优化与效率提升,为中医临床个体化创新性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
尉新明[3](2020)在《基于名老中医医案浅析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名老中医医案,浅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及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中国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传承老药方-皮肤病》、《田素琴皮肤病临证经验集》中筛选出医案,提取证型、临床用药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频次、频率、聚类分析探寻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1.筛选出105个名老中医医案,建立数据库。2.统计名老中医用药157味,多以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性多为温性、寒性、平性;药味多为甘味、辛味、苦味;归经多为肝、肺、脾胃。常用药物前十位依次为甘草、防风、白芍、荆芥、白鲜皮、当归、蝉蜕、生地、黄芪、桂枝、刺蒺藜。3.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具有临床意义常用药对11组神曲、山楂;龙骨、牡蛎;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白术、黄芪;生姜、大枣;桂枝、白芍;乌梅、五味子;荆芥、蝉蜕;当归、川芎。4.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5组潜在新药方C1神曲、山楂、牡蛎、龙骨、地肤子、何首乌;C2生地、刺蒺藜、赤芍、牡丹皮、白鲜皮、黄芩、苍术、苦参、金银花、连翘、石膏;C3白术、黄芪、防风、生姜、大枣、桂枝、白芍、麻黄、杏仁、丹参、陈皮、浮萍;C4五味子、乌梅、柴胡、乌梢蛇;C5荆芥、蝉蜕、僵蚕、羌活、白芷、当归、川芎、甘草。结论:1.总结出本病多以本虚标实为主,热证居多,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多以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2.总结出药性多为温性、寒性、平性;药味多为甘味、辛味、苦味;归经多为肝、肺、脾胃。3.总结出常用药物前十位依次为甘草、防风、白芍、荆芥、白鲜皮、当归、蝉蜕、生地、黄芪、桂枝、刺蒺藜。4.总结出具有临床意义的药对11组为神曲、山楂;龙骨、牡蛎;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白术、黄芪;生姜、大枣;桂枝、白芍;乌梅、五味子;荆芥、蝉蜕;当归、川芎。5.总结出潜在新药方C1适用于气血两虚或湿热蕴脾等类型的慢性荨麻疹;C2适用于热证表现的慢性荨麻疹;C3适用于中风表虚,营卫失和所引起的慢性荨麻疹;C4为临床加减肺气不固,肺失津液的加乌梅、五味子;瘙痒较重的加乌梢蛇;肝经郁热,肝气郁结者加柴胡;C5血虚,血瘀而生风所致的寒性慢性荨麻疹。
林亮吟[4](2020)在《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中医失眠医案的文献研究,探索患者失眠发生时辰与所使用中药的相关性,对其使用的药物进行归经分类、总结其使用规律并分析用药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搜索自1919年以来至2019年7月已发表的与原发性失眠相关的中医医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频数分析,直观分析临床所用药的使用规律,探讨失眠发生不同时辰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上中药的使用提供新的思路。结果:1.本次研究按检索方案检索出从1919年至2019年文献共963篇,通过阅读摘要排除文献510篇,阅读全文排除139篇。最终纳入研究文献314篇,共计纳入原发性失眠病案517例。2.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多发生于亥时与子时,辰时发生失眠的情况相对较少。3.性别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中,女性失眠患者占67.0%,男性患者占33.0%。总体失眠患者女性较男性居多。4.年龄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患者年龄分布在17-81岁之间,平均失眠患者年龄为46岁左右。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最多,共计229例,占总数的44.3%,其次是21-40岁年龄段,共计188例,占总数的36.4%。在各时辰失眠患者年龄分布中,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患者相对年长,平均为62.56±10.24岁、62.00±10.39岁的中老年人,子时(23:00-01:00)患者相对年轻,平均为44.72±10.67岁的中青年人。小于20岁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子时,在21-4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亥时、子时、卯时、辰时,呈两极化分布,41-6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可出现于各个时辰,61岁以上患者失眠较集中发生于丑时、寅时。5.药物使用: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药物频次最多的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分别使用了 311、279、217、208、203、182、169、165、163、163、138、128 次,使用率分别为 60.2%、54.0%、42.0%、40.2%、39.3%、35.2%、32.7%、31.9%、31.5%、26.7%、24.8%。并在各时辰用药占比中,酸枣仁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66.7%,茯苓在卯时(05:00-07:00)使用占比最大,占51.5%,白芍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3.7%,柴胡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5%,生龙骨在丑时(01:00-03:00)用药占比最大,占39.3%,远志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41.7%,当归在丑时(01:00-0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3%,夜交藤在子时(23:00-01:00)使用占比最大,占38.1%,生牡蛎在寅时(07:00-09:00)用药占比最大,占41.7%,黄连在子时用药占比最大,占33.9%,川芎在亥时(21:00-23:00)用药占比最大,占27.8%。各时辰用药频次特点: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柴胡、白芍、茯苓,分别使用了 134次、109次、107 次、1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54.7%、44.5%、43.7%、4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白芍、夜交藤、茯苓,分别使用了59次、50次、45次、45次,使用率分别为50%、42.4%、38.1%、38.1%。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当归、茯苓,分别使用了34 次、27 次、25 次,使用率分别为 55.7%、44.3%、41%。在寅时(03:00-05: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远志、柴胡、白芍,分别使用了 24次、15 次、14 次、14 次,使用率分别为 66.7%、41.7%、38.9%、38.9%。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茯苓、酸枣仁、当归,分别使用了 17次、14次、13次,使用率分别为51.5%、66.7%、39.4%。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茯苓、柴胡,分别使用了 14次、12次、10次,使用率分别为58.3%、50%、41.7%。6.性味方面:药性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7.0%、23.0%、19.6%。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6.7%、25.5%、20.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5%、24.3%、18.3%。在寅时(03: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4.7%、23.0%、17.7%。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平、寒、温,使用率分别为25.0%、23.9%、22.2%。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3%、24.2%、21.9%。药味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81 次、970 次、9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38.8%、25.4%、2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724次、538次、494次,使用率分别为37.9%、28.2%、25.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378次、230次、230次,使用率分别为39.1%、23.8%、23.8%。在寅时(03:0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224次、148次、146次,使用率分别为37.7%、24.9%、24.6%。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苦、辛,分别使用了 203次、123次、113次,使用率分别为40.9%、25.0%、22.8%。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0次、96次、82次,使用率分别为38.4%、26.4%、12.5%。7.归经方面:使用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全部病案归经数的17.8%、17.6%、14.6%。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亥时失眠总归经的17.3%、15.0%、14.5%。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子时失眠总归经的17.7%、17.6%、15.6%。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丑时失眠总归经的18.5%、17.5%、16.1%。在寅时(03:0-05: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肺三经,分别占寅时失眠总归经的17.6%、17.2%、14.7%。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心三经,分别占卯时失眠总归经的20.0%、15.2%、14.5%。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肺三经,分别占辰时失眠总归经的16.9%、15.7%、15.1%。在亥时、子时、丑时、卯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脾经;在寅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在辰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结论:1.使用药物方面: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药物总体使用率较高。各时辰失眠治疗使用的药物多为酸枣仁、茯苓、白芍等滋阴养血安神一类,不因时辰不同存在明显差别。通过将各失眠类型与结果得出的失眠时辰用药相对应结合,得出与时间相关类型的失眠用药规律:亥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白芍、柴胡、川芎;子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夜交藤、黄连;丑时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的患者,多使用当归、生龙骨;寅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酸枣仁、生牡蛎、远志;卯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茯苓。2.药物性味方面:失眠中用药多性寒、平、温,多味甘、辛、苦,在各时辰中无明显差别。3.药物归经方面:各时辰发生的失眠,使用药物大多归于肝、心、脾经,个别在寅时、辰时有些微不同(寅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辰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总体上无明显差别。4.用药与时间关系:各时辰失眠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在总体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但与失眠发生的特定时辰气血运行衰弱之经可能存在相关(亥时、子时脾经、心经气血运行衰弱)。
张擎[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跟师抄方学习,收集导师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医案,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系统性的总结王旭教授临床诊治甲状腺结节证候分布规律、病机特点、辨治方法及处方中的核心药物、常用药对及药组,提炼核心处方并分析常用药物的药味归经,药类功用,整理和总结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辨治经验和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诊治思路。方法:通过长期跟随王旭主任门诊抄方临证,对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期间,初次因患甲状腺结节至门诊就诊的患者的病案进行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病案筛选,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挖掘,分析以下病案中证候、病机、治法、方药之间的规律及相关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提炼出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治法、药物、药组及核心处方。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病案138例,病案分析所得结果如下:本次研究共涉及病机43条,药物154种。甲状腺结节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夜寐欠安、急躁易怒、便溏、怕冷、乳房胀痛、乏力,舌质以红、淡红及暗红为主,舌苔以薄白、薄黄居多,脉象以细、滑、弦、沉为主。病机分布主要以气滞痰阻、肝郁气滞居多,其次为脾虚湿盛、气虚痰阻、气血两虚。治法常用行气、化痰、疏肝、活血、健脾等法,并结合补气、滋阴、温阳、养血等补虚之法,虚实兼顾,标本同治,肝脾同调。核心用药依次为浙贝母、桔梗、炒白芍、夏枯草、半枝莲、沉香曲、皂角刺、甘草、陈皮、白花蛇舌草、法半夏、猫爪草。常用药对为:皂角刺-浙贝母,沉香曲-炒白芍,沉香曲-浙贝母,半枝莲-桔梗,半枝莲-浙贝母,夏枯草-桔梗,夏枯草-浙贝母,炒白芍-浙贝母,桔梗-浙贝母。常用药组为(1)凌霄花、梅花、淡竹叶、石菖蒲、蒲公英;(2)丹参、墨旱莲、玫瑰花、浮小麦、白薇、百合、益智仁、女贞子;(3)白鲜皮、蝉蜕、五味子、防风;(4)川牛膝、泽兰、王不留行、香附;(5)橘叶,桔核,苏梗。核心、处方为:夏枯草、浙贝母、法半夏、皂角刺、猫爪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炒白芍、陈皮、沉香曲、桔梗、甘草。结论:通过研究发现:(1)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气滞、痰凝、血瘀搏结颈前;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与心肾胃相关;病理因素为气滞、痰凝、血瘀,且多兼夹虚证。(2)导师王旭教授临床辨证多结合辨良恶性、辨病位、辨体质、辨病理因素、辨结节性质等全面考虑,并施以调气、化痰、祛瘀、补虚四法综合论治,调气之法主要以行气,清气,降气为主;化痰之法主要以理气化痰、祛湿化痰,健脾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为主;祛瘀之法以行气化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为主;补虚则根据气血阴阳之偏颇及病变脏腑之侧重,大致分为益脾气、养肝血、滋肝肾、温脾肾四法,不同治法往往相互为用,并将调气之法贯穿治疗始终。(3)王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基本方为夏枯草、浙贝母、法半夏、皂角刺、猫爪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炒白芍、陈皮、沉香曲、桔梗、甘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临床表现,根据病性,病位,体质,病理因素等多元化辨证体系进行灵活加减。
李晨辉[6](2017)在《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是中医学对诊断和认识疾病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特有的学术概念。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离不开证,证量效关系研究是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证影响并决定着疗效,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开"证"。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方麻杏石甘汤方证的研究试图阐释其证量效关系的特点和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首先,本文对历代医家使用麻杏石甘汤的病案进行了整理,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135个。然后对每个医案的症状进行重点解析,对主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医家使用麻杏石甘汤原方的规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麻杏石甘汤适用的四个主要证型:外寒内热证、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和痰热壅肺证,其主证隶属度进行评判,从而得出每一病案的治疗前后量化结果,进而对各证型的证量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多用于治疗外感引发的发热咳喘类疾患,并以新感居多;在外感邪气方面,寒邪居首,其次为风热和时邪;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以表邪悉入在里化热为主要发展趋势,寒邪侵袭人体,稽留体表的时间一般在1周以内;对麻杏石甘汤证而言,发热(86%)和喘促(76%)为麻杏石甘汤证的两个主要症状;在麻杏石甘汤证中,对于发热程度,从低热、中等热一直到高热、壮热,麻杏石甘汤证皆可见到,不必拘泥于"无大热",且发热程度与有无汗出以及汗出多少无明显相关性;咳喘与痰并见的可能性为50%。在治法方面,麻杏石甘汤证以清为主,往往清宣并用,可以"清、宣、开"三字概括;麻杏石甘汤原方用药特点为:麻黄用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为10倍,生石膏为5倍,甘草为4倍,杏仁为1.7倍。生石膏用量一般为麻黄的4倍,而麻黄用量略多于甘草。在麻杏石甘汤的加味药物(≤4味)中,被使用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芩、桑白皮、贝母、葶苈子、桔梗、苏子、芦根和银花。在用量方面,麻黄主要集中在3克、5~6克和9~10克三个位点;杏仁主要集中在6克、9克和10克三个位点;生石膏用量则以30克为拐点;甘草用量以3克为最多,其次分别为6克和10克。在因地施量方面,对于麻黄的使用,南方医家用药量少于北方,表现为3个明显施量平台(9~10克、5~6克、3克)且用药较为平缓,而北方医家用药较为急骤,表现为2个施量平台(9~10克、6克);在生石膏、杏仁用量上,南北方没有明显差别;在甘草用量上,南方用量低于北方,这与麻黄的用量特点是一致的。在因人施量方面,麻杏石甘汤原方各药物组成在成人与婴幼儿之间差异显着。在麻黄用量上,成人是婴幼儿的2倍;在生石膏用量上,成人明显多于婴幼儿;在甘草用量上,成人近乎是婴幼儿的2倍。在因症施量方面,对于发热这一主要症状,生石膏用量表现出这样特点:即以高热(大于39℃)为拐点,随着热势增高,生石膏用量明显加大,与非高热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01)。而喘的表现十分复杂,对于婴幼儿来说,随着喘促程度的加重,麻黄用量略有增加,而杏仁用量却有所减少,但均无统计学上意义。在因证施量方面,对于麻杏石甘汤原方,在生石膏和麻黄用比方面,外寒内热型最小(2.88:1),而风热犯肺型最高(5.7:1),其余两个证型略小于风热犯肺证。在证量效关系方面,病情程度越重(即病案分值越高),单剂治疗效果也越好,且患者一般服用一剂的效果,病情大约减轻1/3。随着麻杏石甘汤证的加重,无论是原方用量,还是加味后的整方用量,都显着增加。在组成麻杏石甘汤的四味药中,麻黄和杏仁用量与证的轻重无直接相关性,而生石膏则具有显着相关性。随着病情加重,生石膏用量也随之增加,并具有显着差异。此外,在甘草用量方面,也随着证候的加重略有所增加,且重证与轻证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由此说明,生石膏用量对于治疗麻杏石甘汤证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对《伤寒论》麻杏甘石汤证条文补充如下:伤寒二三日或四五日,发热,喘促气急,或咯痰(53%),或渴(38.5%),或汗出(28.9%),或咳(21%),脉数,舌上苔者,麻杏石甘汤主之。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立足医案对"证-量-效"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即紧紧以"证"为核心,从病因、演变、症状、证候、药物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力求体现中医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并试图得出一些对临床有指导价值的结论。
张骏濠[7](2017)在《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用药规律研究及临床验案举隅》文中认为背景:慢阻肺是常见而且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根据调查报告发现,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口中,本病的发病率是8.2%,男性高于女性(12.4%>5.1%),农村高于城市(8.8%>7.8%),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13.2%>5.2%)。目前慢阻肺占当前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显示至2020年慢阻将位于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而随着环境污染、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不断加剧,慢阻肺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将呈继续上升趋势。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西医治疗多采用慢阻肺全球策略(GOLD)分级治疗方法,不能逆转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远期疗效尚不明确。使用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在减轻社会与自身的经济负担方面,起着重要的位置。研究现代名老中医用药规律,找寻治疗慢阻肺的可行思路及方案,对慢阻肺的有效防治起着重要的意义,并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作出借鉴。目的:本研究以挖掘收集整理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的医案,建立其医案证候用药数据库,应用现代数据统计学及计算机系统数据分析的方法,以求总结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之有效临证用药辨证思路规律,再以临床验案举隅加以印证,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慢阻肺,预防其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的规范方案作出贡献及提供临床参考,提高未来治疗慢阻肺的疗效。方法:挖掘收集整理现代(1 9 4 9—至今)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的医案,建立慢阻肺医案库,总结各个医案的症状、证候、用药等资料,对医案库当中之医案案例用药进行分类、总结及分析,依照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等各方面,运用频数及聚类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并对慢阻肺症状、证候展开频数及聚类分析,再透过对中医药学理论的讨论,以探讨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之证治规律、用药特点、用药规律等。结果:透过翻阅及查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检索到有慢阻肺医案及具体中药处方用药内容的医学书本着作共发现三十三本,而在《中国现代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检索到有慢阻肺医案及具体中药处方用药内容的医学书本着作共发现十本;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万方资料资源系统等检索到并符合纳入医案标准的文献共有一百一十一篇,有慢阻肺经验记载但没有医案及具体的用药药物记载或记载不全的有文献五十八篇。本次研究课题一共收集整理医案共计二百二十五个,方剂共计二百二十五首;使用药物共计二百七十五种,药物频次合计二千九百六十药次,每味药物使用频率平均约为十到十一次。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用药功效主要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及清热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温里药;其药性以温性药物、寒性药物及平性药物为主;其药味以甘味药为主,而苦味药与辛味药次之;其归经以肺、脾为主,心、肾次之。再结合医案总结出慢阻肺统计分析结果,可总结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的关键症状依次是:气喘、咳嗽、胸闷、动则喘促、不能平卧、纳差、浮肿、痰白、痰黏、气短、心悸、痰多、紫绀、痰黄、痰难咯、乏力、汗出;关键用药依次是:茯苓、黄芪、杏仁、半夏、陈皮、甘草、桑白皮、紫苏子、五味子、白术、麻黄、桂枝、麦冬、葶苈子;主要五大证型依次有肺脾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瘀阻肺证及肺肾气虚证;肺脾两虚证关键用药依次是:茯苓、白术、黄芪、甘草、杏仁、半夏、陈皮、桂枝、桑白皮、党参、五味子、山药、桔梗、麻黄、附子;痰热壅肺证关键用药依次是:杏仁、桑白皮、甘草、麻黄、黄芩、半夏、石膏、黄芪、瓜蒌、桔梗、紫苏子、北沙参、浙贝母、金银花;痰湿蕴肺证关键用药依次是:附子、桂枝、茯苓、白术、五味子、葶苈子、半夏、黄芪、白芍、陈皮、麻黄、人参、甘草、麦冬、细辛、猪苓;痰瘀阻肺证关键用药依次是:杏仁、葶苈子、半夏、桃仁、桑白皮、陈皮、甘草、茯苓、黄芪、紫苏子、白术、五味子、麦冬、黄芩、太子参、丹参;肺肾气虚证关键用药依次是:黄芪、熟地黄、五味子、半夏、陈皮、麦冬、瓜蒌、杏仁、太子参、黄苓、桑白皮、茯苓、山药、党参、当归。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总结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的基本用药规律为:①化痰止咳平喘法—清化热痰、温化寒痰法为基本治则;②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能有效针对本虚的特点;③活血化瘀法、利水渗湿法、理气法、温里法兼顾治疗;④药性偏重温、寒、平;药味偏重甘、苦、辛;⑤归经着重肺脾、心肾。
谭志洪[8](2016)在《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并发症,其危害在于它不仅能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而且还会导致患者突然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文献虽无此病名记载,但当代国医大师继承前贤学术精华,在诊疗心律失常方面的成就显着。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梳理中医对心律失常相关病证的认识,系统整理国医大师诊治本病的理论渊源、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特色,希冀能对本病更深入地认识,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文献参考。方法: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联合发布的关于表彰国医大师的两部文件精神,确定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国医大师名单。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实用内科学》(第14版)关于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依托图书馆纸质文献与数据库资源,检索国医大师学术论文及其临床医案,并确保纳入医案全部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与文献研究方法,对占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梳理心律失常的中医相关病名及其源流,注重提炼每位国医大师诊治该病的经验,以大师医案为基础,并结合中医心血管尤其是心律失常的临床实践,探讨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分型,并以数理统计分析总结大师治疗该病的用药特点。成果:立足上述研究方法最终形成学位论文,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文献整理与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调研相关资料,确定国医大师相关验案涉及到的心律失常类型。以国医大师对心律失常相关病证的中医病名认识为线索,梳理了心律失常相关的中医病名沿革、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原则。第二章整理并总结了邓铁涛、李今庸等24位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的学术思想,以所选各位国医大师个人为线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每位大师辨治心律失常的理论渊源、诊断特色、辨证技巧、处方特色和用药体会。第三章深入研究符合诊断标准的国医大师验案,依据各位大师对每则医案的辨证分型诊断,将所选医案总结为9大证型,每个证型下列各位大师的不同验案,为临床辨证分型治疗该病提供有益参考。第四章对所选大师医案涉及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以药物使用的频次高低排序为线索,深入分析相关药物的类别、性味、归经及其炮制方法,探讨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用药特点。结论:国医大师在诊治心律失常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当今中医心血管理论与临床发展的重要学术标杆。研究和整理各位大师辨治心律失常的学术精华,不仅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了诊断思路、辨证方法、处方技巧及用药经验等方面的文献参考,有利于临床工作者积累间接经验、提高诊疗水平,而且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拓展思路也提供了文献支撑,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学术理论的重要方法。
黄子天[9](2016)在《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研究一直受当代中医学界重视。2009年,在表彰首届国医大师之后,对国医大师的传承研究再次成为中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名老中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现象,一位名老中医往往能够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医,并在周围地域相对集中,从而形成“名医圈”现象。当代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成为新型学术流派的雏形逐渐形成。对国医大师学术传承脉络及学术演变进行整理研究亟需开展。目前对国医大师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的研究角度多样,但邓铁涛学术传承谱系及其学术经验演变的研究则显不足。本研究对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的学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客观呈现其学术传承领域;选择其主要的学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传承情况及学术演变;选择最具特色的领域对其具体内涵做深入阐述;梳理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探讨其学术传承特点。通过这些研究,存史纪实,彰显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的学术成就,为未来传承、发扬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1、文献调研法: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形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素材。2、理论评述法:综合运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关于理论凝练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对邓铁涛教授及其传承人的学术经验进行凝练对比。3、人物访谈法:通过采访相关学者,获得鲜活的历史资料,弥补单纯文献资料的不足。4、数据统计法:采用频数统计、数据挖掘等方法,分析相关方药以发现方药的内在联系。结果:研究分四部分:一为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二为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三为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四为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及传承特点。1、拟定资料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到邓铁涛论文248篇,书着42部,第一作者署名非“邓铁涛”、但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或邓铁涛本人认定是邓铁涛亲撰的书着1部,与邓铁涛相关的其他资料18部;整理邓铁涛学术团队名单共60人及其师从邓铁涛的时间与方式,拟定资料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其学术资料,较为客观地展现其各自学术领域。根据资料认为,邓铁涛学术团队在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中国医学史、岭南医学、中医诊断学、神经肌肉病诊治、心血管病诊治7个领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术团队并延续至今,故以之为研究对象,探讨邓铁涛在这7个领域学术经验的传承情况及学术演变。2、探讨邓铁涛学术团队在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中国医学史、岭南医学、中医诊断学、神经肌肉病诊治、心血管病诊治7个领域的学术传承与演变,关注的重点是学术研究的传承演变而非学术人物的师承关系。对于五脏相关学说,邓铁涛提出了若干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及研究设想,构建了五脏相关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邓铁涛的学生们在这个框架下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充实了实质性的学术内容,并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其真实性及学术性。五脏相关学说是一种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修订,是为了解决当代临床实际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方案,也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现代语言表达。对于脾胃学说,邓铁涛在梳理历代关于脾胃学说的基础上,侧重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阐述对脾胃学说的理解。这些实践充实了脾胃学说在现代临床各科的适应范围。运用脾胃学说指导消化内科的临床诊疗与科研,是邓铁涛关于脾胃学说学术思想目前的主要传承载体与存在形式。劳绍贤是邓铁涛学术团队中一个独立的分支,是目前邓铁涛学术团队中从事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代表。对于中国医学史,邓铁涛强调唯物史观与临床实践的导向性,对中医近代史的研究最为重视。临床史观的提出是邓铁涛与其学生在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提出的独具特色的治史观念,是其在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特点。邓铁涛的学生对中医近代史、海外中医药史、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众多。对于岭南医学,目前岭南医学作为全国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中的重要一派而颇受重视,得益于邓铁涛及其学生长期的研究作为其基础。邓铁涛的学生始终坚持以传统医史文献方法研究岭南医学,成为目前从医史文献角度研究岭南医学的主要学术团队,其研究成果是运用临床调研、实验研究探讨岭南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奠定了现代中医诊断学的学科范式,邓铁涛的学生在中医诊断学的研究中,一方面对中医诊断学若干受忽视的专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对邓铁涛多部中医诊断学专着进行修订再版。对于神经肌肉病诊治,从学术理论看,形成了五脏相关学说指导神经肌肉病诊治的鲜明学术特点。从临床实践看,邓铁涛及其学生对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救治的临床影响力辐射全国。在中医诊治神经肌肉病这一领域,邓铁涛及其学生具备形成一个中医学术流派的条件。对于心血管病诊治,从学术理论看,形成了五脏相关学说指导心血管病诊治及重视气虚痰瘀两方面鲜明学术特点。从临床实践看,邓铁涛及其学生在应对不断变化的临床疾病谱的同时,不断加深及拓展五脏相关学说与气虚痰瘀的临床普适性,体现了名老中医学术观点与时俱进的演变历程。在中医诊治心血管内科这一领域,邓铁涛及其学生具备形成一个中医学术流派的条件。基于上述研究认为,邓铁涛学术团队在师徒共同的临床及科研实践中实现了学术的延续与进步。3、整理邓铁涛及其学生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展示其学术团队临床现状。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病机的认识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当以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制强肌健力饮以统治。邓铁涛的学生延续邓铁涛学术风格,在各自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形成各自特点。这些积累体现了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在传承之中有新的发展。其团队具备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临床影响力并在不断增强。收集整理全国名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形成44名全国名老中医133则治疗重症肌无力医案汇编,通过对其方药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认为虽然各种理论表述不同,但本质上来看,重症肌无力中医病机属脾肾亏虚、治法以补中益气、用药重用黄芪,这些观点是名老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主流认识。实地调研国内中医界诊治重症肌无力的主要团队并收集其资料,包括上海李庚和、北京黄坤强、浙江裘昌林、河北乞国艳,简介其学术经验与临床现状,认为这些团队在整合医疗资源、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的中医理论总结提升及人才梯队的组建等方面各具优势与特点。通过对比,认为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色有三:一,运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重症肌无力诊治;二,运用岭南草药进行治疗;三,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西医结合抢救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目前国内中医界诊治重症肌无力的团队的经验与现状也值得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借鉴。4、梳理以邓铁涛为核心的中医学学术谱系。共梳理三代,三代依次为邓铁涛授业老师、邓铁涛、邓铁涛的学生,其中第三代又分为合作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人三类。学术谱系的建构,对于学派形成、学术研究的延续、学术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总结邓铁涛学术团队的传承特点有五:坚信中医,热爱中医;理论临床,兼修并重;执着学术,搭建平台;包容学生,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后继有人。结论:邓铁涛学术团队在师徒共同的临床及科研实践中实现了学术的延续与进步。邓铁涛在各项研究中往往起着引领作用,开辟多个研究领域,指明研究方向并构建研究的基本框架,而具体的研究内容则多由邓铁涛的学生完成。就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邓铁涛的学生较邓铁涛均有突破,并使多个研究方向成为当今学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也产生良好的临床效应。目前邓铁涛学术团队仍需进一步做好学术的传承,使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中国医学史、岭南医学、中医诊断学、神经肌肉病诊治、心血管病诊治等研究领域后继有人,并能在各研究领域继续有所提高。除了在各研究领域继续有所提高之外,应对邓铁涛最独树一帜的学术领域——五脏相关学说及神经肌肉病诊治——进行重点研究。
赵惠,王志英,周仲瑛[10](2014)在《周仲瑛经方合用治疗疑难病验案撷萃》文中研究表明介绍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的经验。临证主张运用复法治疗疑难疾病,创造性地将经方融入复法之中。列举金匮肾气丸合五苓散治膀胱癌术后肾功能减退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柴胡汤治奔豚气案,大黄甘草汤合旋覆代赭汤治食入即吐案,酸枣仁汤合百合地黄汤治失眠案,取得满意疗效。扩大了经方使用范围,对后学者应用经方诊治疑难病颇有启迪。
二、周仲瑛疑难病医案4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仲瑛疑难病医案4则(论文提纲范文)
(1)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RA的临床诊断 |
1.4 RA的西医治疗 |
1.4.1 治疗原则 |
1.4.2 一般治疗 |
1.4.3 药物治疗 |
1.4.4 免疫净化 |
1.4.5 外科治疗 |
1.4.6 功能锻炼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1 病因研究 |
2.2.2 病机研究 |
2.3 RA的中医治疗 |
2.3.1 辨证分型论治 |
2.3.2 辨证分期论治 |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
2.3.5 针灸治疗 |
2.3.5.1 针刺治疗 |
2.3.5.2 艾灸治疗 |
2.3.5.3 耳针治疗 |
2.3.6 推拿治疗 |
2.3.7 药浴、热敷 |
2.3.8 穴位贴敷 |
2.3.9 穴位注射疗法 |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2.3.11 中医调护 |
3 述评 |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资料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病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3.3.2 病案数据清理 |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案一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5.3.1 一般情况 |
5.3.2 临床症状 |
5.3.3 舌象 |
5.3.4 脉象 |
5.3.5 病机与辨证 |
5.3.6 病理因素 |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
5.3.9.1 单味中药 |
5.3.9.2 药对 |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
3.3 KEGG通路分析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缩写语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病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构建 |
1.1 基于文献的中医病机内涵要素构建 |
1.1.1 文献检索与筛选纳入 |
1.1.2 中医病机内容提取与内涵要素确定 |
1.1.3 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 |
1.2 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 |
1.2.1 中医病机内涵要素知识图谱 |
1.2.2 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 |
1.3 心血管疾病回顾性临床数据的中医病机内涵映射分析 |
1.3.1 心血管疾病回顾性临床数据的采集 |
1.3.2 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的中医病机内涵 |
1.3.3 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的病机内涵知识图谱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研究 |
2.1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基本信息 |
2.1.1 文献检索与筛选纳入 |
2.1.2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报告质量评价 |
2.2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诊疗信息 |
2.2.1 中医临床医案四诊信息 |
2.2.2 中医临床医案病机内涵分析 |
2.2.3 中医临床医案治则治法 |
2.3 基于医案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 |
2.3.1 医案四诊信息与病机内涵关联性 |
2.3.2 病机内涵与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
3.1 系统的搭建 |
3.1.1 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
3.1.2 系统搭建工具及运行环境 |
3.1.3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系统分析 |
3.2 系统操作界面及运行展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 |
4.1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真实案例信息 |
4.1.1 临床案例信息采集 |
4.1.2 临床案例抽样 |
4.1.3 临床案例信息预处理 |
4.2 临床真实案例的系统应用分析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名老中医医案浅析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名老中医诊治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
综述二 西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对象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流程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时辰与用药特点 |
小结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失眠时辰与用药分析 |
3. 失眠时辰与用药性味分析 |
4. 失眠时辰与用药归经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基于数据挖掘的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研究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探讨 |
1.3 病机探讨 |
1.4 中医治疗 |
2. 甲状腺结节的西医研究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原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诊断方法 |
2.5 西医治疗 |
3. 结语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采集 |
3.2 数据清洗 |
3.3 数据库建立 |
3.4 医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医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4.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3 药物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5. 分析讨论 |
5.1 年龄、性别分析 |
5.2 症状、体征分析 |
5.3 病机分析 |
5.4 治则治法分析 |
5.5 药物分析 |
5.6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第三部分 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撷菁 |
1. 病因病机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 辨证要领 |
2.1 辨良恶性 |
2.2 辨病位 |
2.3 辨体质 |
2.4 辨病理因素 |
2.5 辨结节性质 |
3. 常用治法 |
3.1 调气三法 |
3.2 化痰五法 |
3.3 祛瘀三法 |
3.4 补虚四法 |
4. 用药经验 |
4.1 常用药物 |
4.2 常用药对 |
4.3 常用药组 |
4.4 核心处方 |
5. 典型医案 |
6. 临证备要 |
6.1 权衡标本 |
6.2 三因制宜 |
6.3 重视调摄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2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现状 |
2 麻杏石甘汤在量效关系上的研究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基础 |
1 研究目的 |
2 立题依据 |
2.1 医案是研究方药证-量-效关系的重要途径 |
2.2 经方是研究方药证-量-效关系的重要依据 |
2.3 研究基础 |
3 研究对象 |
4 资料来源 |
5 医案纳入标准 |
6 案例统计 |
第三部分 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 |
1 解析方法 |
2 一般情况 |
2.1 医家地域分布 |
2.2 疾病统计 |
2.3 年龄统计 |
2.4 性别统计 |
2.5 病史 |
2.6 感邪性质 |
2.7 发病天数 |
3 证量效关系研究 |
3.1 症状 |
3.2 症状汇总 |
3.3 症状相关性研究 |
3.4 麻杏石甘汤证的分型研究 |
3.5 治法统计 |
3.6 药物统计 |
3.7 证的量化 |
3.8 效的量化 |
3.9 证量效研究 |
结论 |
讨论 |
1 医案是研究方药量效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
2 麻杏石甘汤主治特点及其局限性 |
3 麻杏石甘汤的主治证 |
4 麻杏石甘汤的君药 |
5 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
6 本研究创新之处 |
7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之难 |
8 本课题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用药规律研究及临床验案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现代医学慢阻肺内容 |
一、病因病机 |
二、分级与分期 |
三、治疗方案 |
第二节 当代中医慢阻肺钻研 |
一、病因病机 |
二、辨证分型 |
三、治疗方案 |
四、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经验举隅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阻肺医案文献整理方案 |
一、医案数据收集 |
二、医案数据前置 |
三、医案数据库建立 |
四、医案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慢阻肺医案文献整顿成果 |
第三节 慢阻肺医案基本讯息频数统计分析 |
第四节 慢阻肺用药统计分析 |
一、频数分析 |
二、聚类分析 |
第五节 慢阻肺症状统计分析 |
一、频数统计分析 |
二、聚类分析 |
第六节 慢阻肺证治用药统计分析 |
一、肺脾两虚证 |
二、痰热壅肺证 |
三、痰湿蕴肺证 |
四、痰瘀阻肺证 |
五、肺肾气虚证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临床验案举隅 |
第一节 验案来源 |
一、基本内容 |
二、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二节 临床验案列举及分析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证治规律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1 |
致谢 |
(8)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对心律失常相关病证的认识 |
1.1 心律失常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及其沿革 |
1.1.1 国医大师对心律失常的中医病名探讨 |
1.1.2 心律失常的中医相关病名沿革 |
1.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1.2.1 外感六淫 |
1.2.2 情志内伤 |
1.2.3 气血阴阳失常 |
1.2.4 饮食不当 |
1.2.5 他病或失治误治 |
1.2.6 房劳伤肾 |
1.2.7 药物影响 |
1.3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1.3.1 调和阴阳 |
1.3.2 扶正祛邪 |
1.3.3 整体论治 |
第二章 国医大师辨治心律失常的特色 |
2.1 第一届国医大师辨证处方特色 |
2.1.1 邓铁涛注重心脾祛痰瘀 |
2.1.2 李辅仁补养气血重扶正 |
2.1.3 路志正立足中焦重升降 |
2.1.4 郭子光重视脉诊畅气血 |
2.1.5 颜正华重辨虚实调气血 |
2.1.6 任继学明辨虚实必求本 |
2.1.7 李振华调理心脾重气阴 |
2.1.8 朱良春倡导脉诊调虚实 |
2.1.9 裘沛然立足气阳重温通 |
2.1.10 颜德馨倡导衡法分期治 |
2.1.11 张镜人立足脾胃施膏方 |
2.1.12 张琪辨别虚实治病求本 |
2.1.13 周仲瑛整体辨证重病机 |
2.1.14 李玉奇立足心肾重舌诊 |
2.1.15 张学文辨证四要倡脉诊 |
2.2 第二届国医大师辨证处方特色 |
2.2.1 王琦体质辨证重血运 |
2.2.2 阮士怡注重脾肾兼散结 |
2.2.3 刘志明立足心肾重宗气 |
2.2.4 李士懋辨识火郁重脉诊 |
2.2.5 李今庸注重病机用方精 |
2.2.6 陈可冀重视肾阳调肝脾 |
2.2.7 段富津气血辨证调虚实 |
2.2.8 徐经世基于本虚重舌诊 |
2.2.9 唐祖宣立足火衰兼祛邪 |
第三章 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验案管窥 |
3.1 感受外邪 |
3.1.1 李玉奇医案(气虚外感心脉阻,益气祛瘀清热瘥) |
3.1.2 王琦医案(外感诱发心悸病,益气温阳通血脉) |
3.1.3 李士懋医案(外感郁热发心悸,清宣郁热畅气机) |
3.1.4 李辅仁医案(心肾不足受外感,分步论治病痊愈) |
3.2 阴虚火旺 |
3.2.1 朱良春医案(阴虚火旺心动速,滋阴降火诸证愈) |
3.2.2 李振华医案(阴虚火旺心动速,清养心肾泻肝热) |
3.2.3 刘志明医案(阴液亏虚心悸发,滋阴降火宁心神) |
3.2.4 李济仁医案(阴虚阳亢血脉阻,滋阴清热兼祛瘀) |
3.3 痰湿内蕴 |
3.3.1 王绵之医案(痰气内阻发咳嗽,化痰理气活血脉) |
3.3.2 路志正医案(阳明湿热蕴结证,清利湿热和气血) |
3.3.3 段富津医案(痰湿内阻兼气虚,健脾益气血脉畅) |
3.3.4 唐祖宣医案(水走肠间气上逆,泄水祛瘀温阳气) |
3.4 气阴两虚 |
3.4.1 邓铁涛医案(气阴两虚痰瘀阻,益气养阴祛痰瘀) |
3.4.2 路志正医案(心情紧张心悸生,益气养阴宁心神) |
3.4.3 阮士怡医案(气阴两虚水瘀阻,益气养阴祛水瘀) |
3.4.4 刘尚义医案(气阴两虚心动悸,滋阴复脉养心神) |
3.5 气血亏虚 |
3.5.1 张镜人医案(风心病显脉结代,养心健脾组膏方) |
3.5.2 颜正华医案(气血亏虚水湿停,益气养血健脾愈) |
3.5.3 刘志明医案(气血亏虚心悸发,健脾养心定心神) |
3.5.4 段富津医案(气血亏虚发心悸,益气养血兼温通) |
3.6 阳气亏虚 |
3.6.1 裘沛然医案(冠心病少阴阳虚,滋阴温阳起沉疴) |
3.6.2 郭子光医案(心动过缓少阴病,急投麻附细辛汤) |
3.6.3 刘祖贻医案(心阳虚衰瘀血滞,温阳活血养气阴) |
3.6.4 洪广祥医案(阳虚痰瘀外感因,温阳散寒祛痰瘀) |
3.7 气虚痰瘀 |
3.7.1 周仲瑛医案(心肺同病痰瘀阻,豁痰祛瘀通胸阳) |
3.7.2 颜德馨医案(阳气虚弱心悸重,温阳益气衡法施) |
3.7.3 李今庸医案(络脉血瘀心悸动,活血破瘀安心神) |
3.7.4 孙光荣医案(气虚血瘀痰热蕴,益气祛瘀清痰热) |
3.8 情志不遂 |
3.8.1 方和谦医案(木旺土虚致心悸,疏肝健脾兼养血) |
3.8.2 任继学医案(恼怒诱发心悸动,疏肝利胆清痰热) |
3.8.3 徐景藩医案(情志抑郁胃心病,益气疏肝养胃阴) |
3.8.4 徐经世医案(肝强脾弱心失养,健脾疏肝和脉络) |
3.9 气滞血瘀 |
3.9.1 李济仁医案(气滞血瘀脉络阻,祛痰活血通络愈) |
3.9.2 张学文医案(宗气不畅血脉阻,宣通宗气活血脉) |
3.9.3 李士懋医案(气滞火郁发心悸,行气疏肝兼清热) |
3.9.4 段富津医案(血瘀气滞胸闷痛,祛瘀行气扶正痊) |
第四章 国医大师治疗心律失常用药特点初探 |
4.1 资料 |
4.1.1 处方来源 |
4.1.2 纳入标准 |
4.2 研究方法 |
4.2.1 制定文献检索范围 |
4.2.2 进行病例搜集 |
4.2.3 药物整理 |
4.3 结果 |
4.3.1 中药频次排序 |
4.3.2 药物性味归经 |
4.3.3 药物类别 |
4.3.4 不同地域国医大师用药特点 |
4.3.5 药物修治方法 |
4.4 讨论 |
4.4.1 本于心虚重气阴 |
4.4.2 脏腑相关示大法 |
4.4.3 因地制宜当活用 |
4.4.4 重视修治擅遣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邓铁涛学术团队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
1.1 邓铁涛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
1.1.1 资料收录原则 |
1.1.2 资料收集结果 |
1.2 邓铁涛学术团队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
1.2.1 邓铁涛学术团队人员名单 |
1.2.2 邓铁涛学术团队与邓铁涛学术思想相关的学术资料收录原则 |
1.2.3 资料收集结果 |
1.3 总结 |
第二章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内涵研究 |
2.1 邓铁涛学术渊源简介 |
2.2 邓铁涛对五脏相关学说研究的传承 |
2.2.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历程 |
2.2.2 邓铁涛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 |
2.2.3 邓铁涛的学生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 |
2.2.4 小结 |
2.3 邓铁涛对脾胃学说研究的传承 |
2.3.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脾胃学说的研究历程 |
2.3.2 邓铁涛对脾胃学说的研究 |
2.3.3 邓铁涛的学生对脾胃学说的研究 |
2.3.4 小结 |
2.4 邓铁涛对中国医学史研究的传承 |
2.4.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历程 |
2.4.2 邓铁涛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
2.4.3 邓铁涛的学生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
2.4.4 小结 |
2.5 邓铁涛对岭南医学研究的传承 |
2.5.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岭南医学的研究历程 |
2.5.2 邓铁涛对岭南医学的研究 |
2.5.3 邓铁涛的学生对岭南医学的研究 |
2.5.4 小结 |
2.6 邓铁涛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的传承 |
2.6.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历程 |
2.6.2 邓铁涛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 |
2.6.3 邓铁涛的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 |
2.6.4 小结 |
2.7 邓铁涛对神经肌肉病研究的传承 |
2.7.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神经肌肉病的研究历程 |
2.7.2 邓铁涛对神经肌肉病的研究 |
2.7.3 邓铁涛的学生对神经肌肉病的研究 |
2.7.4 小结 |
2.8 邓铁涛对心血管病研究的传承 |
2.8.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心血管病的研究历程 |
2.8.2 邓铁涛对心血管病的研究 |
2.8.3 邓铁涛的学生对心血管病的研究 |
2.8.4 小结 |
2.9 总结 |
第三章 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
3.1 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简介 |
3.2 邓铁涛的学生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整理 |
3.2.1 邓中光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简介 |
3.2.2 刘小斌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整理 |
3.2.3 邱仕君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整理 |
3.2.4 刘友章对重症肌无力的经验简介 |
3.2.5 张世平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
3.2.6 李顺民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
3.2.7 刘凤斌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
3.2.8 乞国艳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
3.3 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团队临床现状简介 |
3.4 全国名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分析 |
3.4.1 医案的收集、整理与汇编 |
3.4.2 医案收集结果 |
3.4.3 医案分析 |
3.5 全国其他主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团队选介 |
3.5.1 上海李庚和团队 |
3.5.2 北京黄坤强团队 |
3.5.3 浙江裘昌林团队 |
3.6 总结 |
第四章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及传承特点 |
4.1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 |
4.2 邓铁涛学术团队的传承特点 |
4.2.1 坚信中医,热爱中医 |
4.2.2 理论临床,兼修并重 |
4.2.3 执着学术,搭建平台 |
4.2.4 包容学生,爱护学生 |
4.2.5 教学相长,后继有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邓铁涛第一作者论文题录(截至2014-12-31) |
附录2:邓铁涛着作(截至2015-12-31) |
附录3: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认定是邓铁涛亲撰的论着 |
附录4:与邓铁涛相关的其他资料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10)周仲瑛经方合用治疗疑难病验案撷萃(论文提纲范文)
1 验案举隅 |
1.1 金匮肾气丸合五苓散治膀胱癌术后肾功能减退案 |
1.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柴胡汤治奔豚气案 |
1.3 大黄甘草汤合旋覆代赭汤治食入即吐案 |
1.4酸枣仁汤合百合地黄汤治失眠案 |
2 体会 |
四、周仲瑛疑难病医案4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D]. 胡嘉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名老中医医案浅析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规律[D]. 尉新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D]. 林亮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数据挖掘的王旭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D]. 张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D]. 李晨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现代名老中医治疗慢阻肺用药规律研究及临床验案举隅[D]. 张骏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8]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文献整理与研究[D]. 谭志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D]. 黄子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10]周仲瑛经方合用治疗疑难病验案撷萃[J]. 赵惠,王志英,周仲瑛. 时珍国医国药,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