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制冷机在我厂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碧强[1](2020)在《30K温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作为21世纪初提出的新型制冷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由于其高效率、高可靠性、结构紧凑、可满足变负载需求等诸多优势表现出在深低温空间探测制冷领域的巨大潜力。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由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组成,该复合型制冷机继承了斯特林制冷机效率高、结构紧凑和脉管制冷机可靠性高的优点,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耦合方式使两者各自工作在适合自身优势的场景下。复合型制冷机在深低温下兼具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特点,此外可通过排出器调节对高低温区制冷量进行再分配,满足外界负载变化的需求。然而,目前关于复合型制冷机理论模型和热力特性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制约了该复合型制冷机的发展、推广与应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建立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对复合型制冷机内热力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冷机内热力参数与结构尺寸、运行工况之间的关系,并对模型和相关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1)建立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理论模型。根据线性热声理论和热力过程关系式搭建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复合型制冷机主要部分划分成两类控制体,根据控制体的种类分别采用热声方程以及热力过程关系式给出各控制体内压力、体积流的解析表达式,结合能流分析清晰直观地表现出制冷性能参数与结构尺寸、运行工况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考虑了回热器声感、声容、粘性阻抗、轴向温度梯度以及惯性管湍流工况等影响,可较为准确地表征实际情况并同时提供了制冷机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2)基于理论模型对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进行研究并搭建相关数值模型进行验证。根据理论模型针对复合型制冷机能流分布和相位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制冷机内部热力特性,并基于理论模型从相位分布角度给出解析。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多种热力设计软件搭建了复合型制冷机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复合型制冷机内各位置气体温度、壁面温度、声功、相位差、压力波和体积流与排出器相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复合型制冷机级间冷量分配与排出器相位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数值模型以及相关分析对后续实验样机的成功研发打下了重要基础。3)研制了一台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原理样机,用于本文所提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该复合型制冷机实验样机在234.6W输入电功、散热温度315K下可获取1.16W@35K+7.25W@85K的制冷性能,相对卡诺效率为12.32%(按电功计算);在262.5W输入电功(包含压缩机耗功240W和排出器耗功22.5W)、散热温度315K下获取1W@30K+6.5W@80K的制冷量,相对卡诺效率达到10.89%(按电功计算),满足课题目标要求。该制冷机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通过调节排出器相位对一二级冷量再分配的理论分析,证实了存在临界相位:排出器相位超过临界相位后不再具有有效的级间冷量分配能力。此外,开展了复合型制冷机性能测试实验,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
李嘉麒[2](2020)在《液氮温区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实用化,对相关配套的低温制冷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由于冷端没有运动部件且热端使用无阀线性压缩机驱动,因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机械振动和磨损,具有更长的工作寿命和制冷效率,从而成为高温超导电力领域极有希望获得应用的新一代配套低温制冷机。目前国内的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500 W及以下,同时驱动机构依赖进口,为了实现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国产化,同时为千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工作机制研究以及其实用化与产业化打下基础,本文针对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展开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本文针对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展开了如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内容:(1)建立了适用于千瓦及以上输出功率的线性压缩机的理论模型,为给百瓦及以上级别制冷量高频脉冲管机提供有效驱动源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给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提供有效驱动源,建立了适用于千瓦及以上输出功率的线性压缩机内直线电机的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包括气隙和永磁体的尺寸对于磁场分布、平均磁场强度和电机力的影响。基于理论研究,研制了千瓦级输出功率线性压缩机用直线电机,测量了磁场强度分布和平均磁场强度,其分布趋势与理论研究结果一致,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5%。(2)研制出输出功率超过5 k W的动圈式线性压缩机并进行了系统测试。在缩放原理的基础上,对设计原理进行了千瓦级输出功率线性压缩机适配修正,成功将线性压缩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提升到了超过5 k W,同时其工作频率在40 Hz到60 Hz之间。对压缩机给与激励进行测试,其完整波形超过八个。同时,压缩机在同等电压下提升频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输出功率,在59 Hz附近取到峰值。(3)建立了同轴型和直线型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结构参数及工作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同轴型和直线型的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模型,研究了脉冲管和蓄冷器结构参数、工作参数对于脉冲管制冷机的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两种冷头布置形式的优劣,最终选择了直线型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4)建立了直线型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CFD模型,研究了其内部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了直线型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CFD模型,使用模型预测并对比了不同制冷量量级的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参数分布,发现了百瓦及以上制冷量下其流动参数对于脉冲管制冷机整机的优化尤为重要。同时,研究了不同工作参数下的流动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直线型内部温度和压力振幅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导流机构对于百瓦级制冷量直线型脉冲管制冷机的内部流动影响,为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流动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5)提出了单一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的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结构,系统研究了冷指之间控制制冷量的方法和相互影响。为了提升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整机的制冷量和工作效率,提出了单一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的单级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理论结构,分析了分流部件处内部的参数关系,详细讨论了通过调节管分别控制单冷指的工作制冷量以及控制操作对于其他冷指的影响关系。基于直线型理论模型的模拟结果,使用单台冷指、两台冷指、三台冷指和四台冷指的情况下,脉冲管制冷机在77 K分别有299 W、573 W、820 W、1140 W的制冷量,相应的比卡诺效率分别为17.3%、16.8%、16.7%、16.6%。(6)研发出单级直线型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实验样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上述研究,研制出了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试验样机。该样机能够在1590 W的输入条件下,达到59.7 K的无负荷温度;在1030 W的输入条件下达到无负荷温度80 K;同时在4104 W的输入条件下,能够在75.6 K有着301 W的制冷量,此时比卡诺效率达到了19%以上。(7)使用压缩机驱动四台脉冲管冷指的方式,将百瓦级脉冲管制冷机推进至千瓦级制冷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理论研究,对压缩机驱动四台脉冲管冷指的脉冲管制冷机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压缩机驱动四台脉冲管冷指时,能够在77 K有着1080W的制冷量,此时的比卡诺效率为16%。同时在测试中验证,通过调节管能够调节脉冲管制冷机冷指的工作性能,调节范围与理论值接近。同时,国际上praxair能够在77 K有着1.1 k W的制冷量,相比之下,本制冷机的制冷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国际上千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相当。
黄宸[3](2020)在《液氢温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在20 Hz以上高频运行,能流密度高,线性压缩机维护需求低,并且低温下无运动部件,具有振动和磨损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和质量轻等优点,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机型之一。然而,由于高频低温回热损失严重,要实现20 K及以下温区制冷必须依靠预冷方法来补偿损失。回热器和脉管作为脉管制冷机的两个关键部件,是产生损失的主要部件,也是预冷的主要对象。目前常用的多级回热器预冷方法中,线性压缩机输出的有限声功经预冷的多级回热器后损失较大,实际到达冷端的声功较小,导致20 K及以下温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的制冷量难以提高。为了提高20 K温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本文分别从外部和内部预冷两个方面开展工作,重点研究了利用外部冷源预冷传输管代替预冷回热器的方法和利用制冷机自身冷量通过DC流的作用从内部预冷脉管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对制冷机的预冷作用进行热力学分析,系统归纳总结了斯特林脉管制冷机的预冷方法并编制了分类图谱。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预冷在提高制冷机系统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脉管制冷机内能量流角度,揭示了预冷对减小回热器损失和脉管损失的影响。总结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法,包括换热方式、冷量来源、预冷对象等,编制了首张预冷结构分类图谱,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法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基于充分预冷工质的目的,提出利用来源广、冷量充足的冷源预冷传输管和回热器热端的方法;基于直接预冷工质的方法,提出利用DC流以少量冷端制冷量为代价实现从内部预冷脉管的方法。2)通过模拟揭示预冷传输管的工作机理,指明实现高效声功传输的最佳绝热结构设计,通过实验验证预冷传输管的性能。建立了整机一维模型,计算揭示预冷传输管代替高温段回热器可减小所需输入声功,但会增大预冷负荷。研究发现,预冷传输管的结构需经过设计和优化以高效传输声功和降低漏热损失。建立预冷传输管二维数值模型,从多维、微团的角度分析预冷传输管内功、热传递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预冷传输管漏热损失主要由近壁面气体的传热产生,体积为冷端扫气体积的1517倍,长径比为810的预冷传输管内温度均匀性较好,射流损失和漏热损失较小。设计搭建液氮预冷传输管斯特林脉管制冷机实验系统,对比研究了预冷传输管和传统有高温段回热器的制冷性能。两种结构的脉管制冷机在25 K分别获得了0.66 W和0.83 W制冷量,输入p V功分别为26.8 W和142.0 W,以空分系统的效率考虑预冷的液氮消耗,两种结构的整机效率分别为0.51%和0.47%,证明了预冷传输管替代预冷高温段回热器,实现液氢温区低声功驱动制冷的可行性。通过进一步优化,预冷传输管斯特林脉管制冷机达到了17.7 K最低制冷温度,输入p V功为42.6 W时,在22 K可获得1.01 W制冷量。3)揭示DC流从内部预冷脉管的作用机理和其对20 K温区和80 K温区脉管制冷机性能的不同影响。通过整机模拟揭示制冷机内由回热器流向脉管的DC流可以降低脉管冷端温度梯度,增大脉管焓流,提高脉管膨胀效率。在20 K温区脉管制冷机内,DC流能够同时改善回热器温度分布的线性度,减小回热器损失,从而提高制冷性能;但在80 K温区的脉管制冷机内,DC流增大回热器冷端的温度梯度,回热器损失增大而制冷机性能恶化。通过比较20 K温区脉管制冷机内自然引入DC流的双向进气、限制DC流的双向进气,以及仅有DC流而无双向进气时脉管制冷机性能,揭示双向进气可以辅助调相而减小回热器损失,但也会提高脉管冷端温度梯度增大脉管损失,从而恶化制冷机性能;而DC流无论调相是否优化都可以通过预冷脉管而提高制冷机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DC流在80 K脉管制冷机内无论方向如何都会恶化制冷机性能;而在20 K脉管制冷机内,由回热器流向脉管的DC流和双向进气结构都能使脉管中部温度降低约130 K,无负荷制冷温度降低约6 K,22 K制冷量提高约1 W,验证了DC流预冷脉管从而提高制冷机性能的作用。
伊放[4](2020)在《计及变工况特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愈发严峻的能源危机给全球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综合能源系统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可行方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将不同形式能量的生产、输送、转换和消费环节进行耦合,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将成为未来主流供能模式。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效率,并保证综合供能充裕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变工况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中冷热电联产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CCHP)设备与电能转换设备互补优化配置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以CCHP机组为核心,电能转换设备协同配置的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并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能量耦合矩阵,建立了系统多能流模型。分析了CCHP机组设备的变工况运行特性,给出了综合能源系统主要能量生产和转换设备的变工况特性模型和定效率模型,确定了综合能源系统的效率矩阵。最后进行了负荷波动和峰谷电价场景下的系统供能策略分析,为后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和规划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计及设备变工况特性和供能充裕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规划双层模型。给出了上下层模型间的传递关系。考虑到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微分进化算法作为求解工具,详细介绍了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求解原理,并展示了运行-规划双层模型的求解流程。最后,以天津某园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三个仿真算例。算例一验证了本文所提CCHP机组与电能转换设备联合配置方案的优越性与先进性,以及在设备规划中考虑其运行变工况特性的收益;算例二对比分析了基于变工况特性模型下和定效率模型下的系统运行策略的区别,验证了计及变工况特性的规划方法对运行经济性的计算更加精确,系统的运行更加灵活高效。算例三验证了能源价格和负荷场景是影响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计算给出了各类设备进行安装的边界条件。
袁志亮[5](2020)在《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具有环保、高可靠稳定性等优点,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制冷量为8k W的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与设计制作,主要涉及方案设计、建模与仿真、控制系统设计和硬件在环试验等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讨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性质、工作原理、循环方式和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对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溴冷机机组及其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其次,提出制冷量为8k W的双效三筒吸收式制冷机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关键部件设计点进行热力传热计算,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溴冷机的数学模型,对溴冷机进行结构设计并基于Solidworks进行强度校核。再次,对溴冷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对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进行选型;电子控制器采用CortexM4核心,具有采集20路通道传感器信号输入,控制2路通道控制信号输出(调节溴化锂溶液泵和冷剂泵),提供与上位机通信接口,基于NI Multisim软件对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基于Keil 5开发环境设计控制软件;制作电子控制器样件并进行调试。最后,开展溴冷机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计算机、电子控制器、接口模拟器、信号调理驱动单元和溴冷机模型计算机五个部分,分别进行起动过程、停车过程、调节过程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杨忠衡[6](2020)在《以G-M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恒温器温度波动抑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高稳定度的低温环境对于低温研究与工程应用不可或缺。超导测试研究、低温材料测试、医疗应用等科研工作都对低温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低温恒温器则是专用于构建此类低温环境的设备。依据冷源的不同,可分为以低温流体为冷源的恒温器和以低温制冷机为冷源的恒温器。前者应用历史久远,提供温度平稳,但工作期间会持续消耗低温流体,不仅运行成本高昂,而且加注补液操作技能要求高,加注过程自身也会造成瞬时性稳定状态破坏,使得控温过程不连续。后者随着低温制冷机技术的成熟而日益受到青睐,相较于前者,其持续工作时间长,可无人值守,工作温区宽,但受限于回热式低温制冷机(如G-M制冷机)自身的工作原理,其冷源冷头处普遍具有高至±200m K量级的周期性温度波动,这显然不利于高稳定度恒温器应用。因此,开展制冷机温度波动向恒温块的传播机理和抑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此外,低温恒温器应用常使用PID控制器进行自动控温,其比例、积分调节参数的选取与系统的热结构和材料紧密相关,通常需要控温人员凭经验通过尝试摸索才能得到较为合适的参数,不利于普遍耗时的热学测试或实验开展。因此,通过建立低温恒温器的传热模型并进行控温模拟预测,指导PID控制,对于提高控温工作效率、优化恒温器设计也具有实用意义。本文针对以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恒温器高稳定度、快速控温技术需求,开展了波动传播和抑制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G-M制冷机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用于回热式制冷机冷源温度波动传播和抑制研究的实验系统。采用高灵敏度低温温度计和高精度信号测量仪器,实现对制冷机冷头以及恒温器内核心部件恒温块温度波动的快速、准确采集;系统允许自由更换冷头与恒温块之间的波动抑制装置,即设置不同形式和规格的热容与热阻单元;基于周期性非稳态传热的理论分析,研究热容法和热阻法对温度波动抑制的作用因素。(2)基于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分别对热容法和热阻法进行了多组影响因素分别作用下的实际温度波动水平测量。在热容实验中,复用同台G-M制冷机,通过多级预冷实现氦气液化,并以氦为高体积热容材料进行温度波动抑制,发现当存有9m L液氦时,在4.2 K温区的温度波动幅值可降为波动源的25.57%。在热阻实验中,一方面通过多工况对比,研究了接触热阻对波动幅度抑制的效果,并进行了组件间安装预应力影响的定量测试,获得了预应力对波动抑制效果的作用关系,提出了较为均衡的预应力安装方案;另一方面,进行了热阻材料厚度影响规律研究,获得了温度波动度随热阻片厚度变化的关系式,当采用1mm厚度的不锈钢热阻片时,可将温度波动幅值抑制到±10m K以内。(3)对文献中和本文实验系统的低温恒温器结构进行归纳和梳理,确定低温恒温器的共性核心部件,并采用节点化处理,建立了各节点间的传热方程以及整个恒温器的传热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PID反馈控制,通过设置自定义参数实现对不同参数组合情况下控温过程的温度变化预测,与实验测试控温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全过程平均预测温差小于0.11 K,验证了该传热控制模型的准确性。可实现对控温过程中PID参数设置的指导,对提高控温工作效率、优化恒温器设计也具有实用意义。通过上述三部分内容的研究,揭示了以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恒温器内部温度波动传递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和定量作用关系,建立了PID控温应用中的传热模型,丰富了低温温区高稳定度控温研究的理论认知和技术措施,为高水平低温恒温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工程应用指导。
郭永祥[7](2019)在《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与实验验证》文中认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由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气耦合而成,该结构将斯特林制冷机与脉管制冷机都置于它们各自合适的条件下工作,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避免它们各自的缺点;同时,复合型制冷机的两级制冷量可以实时重新分配,从而满足两级动态热负荷的需要。因此,复合型制冷机凭借这些优越的热力学特性使其在空间探测器冷却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理论模型及公开文献都难以直接用于分析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以及优化设计,制约了复合型制冷机的发展。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于传输线方程重构斯特林型制冷机通用模型针对当下斯特林制冷机与脉管制冷机模型采用各自理论体系的特点,以传输线方程为基础,重构了斯特林型制冷机的通用模型。该模型包含压力方程和体积方程,压力方程描述系统内各处压力与各腔体体积变化的关系,体积方程描述各腔体的体积变化与实际制冷机运动部件的关系。该模型考虑了回热器的声阻、声容和声感,既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实际情况又能够清晰地表达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2.建立斯特林/脉管两级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并探究其热力学特性在上述通用模型的统一框架下,建立了针对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整机理论模型。该模型明确了压力和运动部件位移的相量关系,给出了两级制冷量的表达式。以电机驱动排出器型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为例,分析了复合型制冷机两个典型的热力学特性,包括第一级斯特林制冷机实现制冷的条件,以及两级之间冷量分配的基本规律和实现条件。3.完善复合型制冷机的设计方法基于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和相关判据,完善了复合型制冷机的设计方法。该判据给出了压缩活塞和第一级排出器的相位差范围以及扫气容积之比范围,只有工作在该范围内的复合型制冷机才能充分利用斯特林制冷机和脉管制冷机的优点并发挥出其优越的热力学特性。融合该判据的数值优化方法提高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数值优化的效率。4.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的模型及相关理论研制出一台原理样机,开展了三组实验研究,包括:单级斯特林制冷机实验从定量上验证了斯特林型制冷机的通用模型,并为后续实验提供对照数据;预冷型复合型制冷机实验从定性上验证了复合型制冷机的压力特性、级间冷量分配的条件和规律;非预冷型复合型制冷机实验从定性上验证了复合型制冷机第一级可能发生制热或制冷的现象。
胡为杰[8](2019)在《凝汽器真空提升装置在广安电厂的应用》文中认为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安电厂)已相继对全厂6台机组真空系统加装了凝汽器真空提升装置。以#32机组为例,2018年3月20日投运该装置后机组真空提高了1.22kPa以上。按330MW机组真空每提高1kPa降低煤耗3.0g/(kW·h)标煤计算(该数据来源互联网),机组煤耗下降了约3.66g/(kW·h)。2018年一期330MW机组单机运行小时数为3967h,按负荷率70%计算,330MW机组全年可节约标煤大约3000余吨,以标煤单价700元/t计算,每年节约210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雪东[9](2005)在《采用塑料管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是溴化锂溶液,它是碱性的强腐蚀介质,所以传统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就是换热器被腐蚀以及由此引起的制冷量衰减。 本文在对国内外塑料换热器的应用、发展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薄壁小管径聚四氟乙烯塑料管制成的塑料换热器代替传统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金属换热器,制作一台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及其实验系统的课题。理论分析、比较表明: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体积不会增加很多,其重量会大大减轻,管材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溴化锂溶液对传热面的腐蚀问题。 本文对聚四氟乙烯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了设计计算;根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要求及塑料管的特点,提出了传热管采用阿基米德螺线状盘管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各部件的加工图纸,最终完成了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及其实验系统的搭建。 本文的结论是:塑料管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换热面是可行的;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研制成功将会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发展、应用带来重大变革。
段伟章,陈健鸣[10](2004)在《溴化锂制冷机在煤气净化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溴化锂制冷机在昆明钢铁公司焦化厂的应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了溴化锂制冷机的运行经验。
二、浅谈制冷机在我厂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制冷机在我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0K温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间用低温制冷方式 |
1.3 斯特林制冷机 |
1.3.1 发展概况 |
1.3.2 理论分析方法 |
1.3.3 空间应用现状 |
1.4 脉管制冷机 |
1.4.1 脉管制冷机基本结构的发展进程简介 |
1.4.2 脉管制冷机理论分析 |
1.4.3 空间应用现状 |
1.5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 |
1.6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本文主要工作 |
2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理论模型及分析 |
2.1 热力分析基础 |
2.1.1 热力系分析 |
2.1.2 交变流动时均分析 |
2.1.3 相量表示法(时域与频域之间的转换) |
2.2 线性热声理论 |
2.3 建模思路和假设 |
2.4 控制体划分与分类 |
2.4.1 第一类控制体一般分析 |
2.4.2 第二类控制体一般分析 |
2.5 各控制体具体分析 |
2.5.1 惯性管气库(控制体I) |
2.5.2 第二级脉管(控制体II) |
2.5.3 第二级回热器(控制体III) |
2.5.4 第一级冷端膨胀腔(控制体IV) |
2.5.5 第一级回热器(控制体V) |
2.5.6 第一级室温压缩腔(控制体VI) |
2.6 复合型制冷机各部件内压力、体积流和声功的解析表达式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理论模型的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分析 |
3.1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能流分析 |
3.1.1 第二级分析 |
3.1.2 第一级分析 |
3.1.3 整机能流分析 |
3.2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相位特性 |
3.2.1 回热式制冷机相位分析基础 |
3.2.2 复合型制冷机相位特性 |
3.3 基于理论模型的热力特性分析 |
3.3.1 复合型制冷机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
3.3.2 复合型制冷机压力幅值和相位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优化设计 |
4.1 数值模型建模思路 |
4.2 主要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的模拟研究 |
4.3 数值模型优化取值 |
4.4 基于数值模型的热力参数分布分析 |
4.4.1 温度分布 |
4.4.2 压力分布 |
4.4.3 相位差分布 |
4.4.4 声功分布 |
4.4.5 级间冷量分配 |
4.4.6 数值模型与理论模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样机与实验系统 |
5.1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样机 |
5.1.1 第一级斯特林级制冷单元 |
5.1.2 第二级脉管级制冷单元 |
5.1.3 级间耦合单元 |
5.2 控制系统 |
5.3 真空绝热系统 |
5.4 数据采集测量系统 |
5.4.1 温度参数测量 |
5.4.2 压力测量 |
5.4.3 位移测量 |
5.4.4 输入电功测量 |
5.4.5 制冷量测量 |
5.4.6 数据监测和采集系统 |
5.5 误差分析 |
5.5.1 温度测量误差 |
5.5.2 制冷量测量误差 |
5.6 本章小结 |
6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实验研究 |
6.1 第一级斯特林制冷机实验 |
6.2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实验 |
6.2.1 设计工况实验 |
6.2.2 运行工况实验 |
6.2.3 无负载最低温实验 |
6.3 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液氮温区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脉冲管制冷机的发展与在大制冷量上的优势 |
1.3 配套低温循环系统的分类 |
1.4 国内外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研究现状 |
1.4.1 千瓦及以上输出功率的线性压力波发生器的研究与发展 |
1.4.2 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发展 |
1.4.3 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研究方向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千瓦及以上输出功率线性压缩机的理论模型建立与实验验证 |
2.1 本章引论 |
2.2 千瓦及以上输出功率动圈压缩机的结构设计 |
2.2.1 缩放设计方法 |
2.2.2 板簧型线设计 |
2.2.3 压缩机自由状态下激励震荡 |
2.3 磁场稳定度和强度分析与优化 |
2.3.1 边界条件 |
2.3.2 研究模型建立 |
2.3.3 电机力初步估算 |
2.3.4 模型可行性分析 |
2.3.5 结果与分析 |
2.4 千瓦及以上输出功率动圈压缩机的测试试验台搭建 |
2.4.1 压缩机部分组件 |
2.4.2 板弹簧刚度测试 |
2.4.3 线性电机线圈装配 |
2.4.4 压缩机装配 |
2.5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2.5.1 线性电机静态磁场测试 |
2.5.2 压缩机电机激励测试 |
2.5.3 压缩机初步实验测试 |
2.5.4 压缩机工作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结构参数与性能影响关系 |
3.1 本章引论 |
3.2 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模型建立 |
3.2.1 基本结构 |
3.2.2 蓄冷器填料基本参数 |
3.3 百瓦级制冷量同轴型斯特林型脉冲管制冷机特性分析 |
3.3.1 初步探究百瓦级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影响因素 |
3.3.2 同轴型一带二结构探索设计 |
3.4 百瓦级制冷量直线型斯特林型脉冲管制冷机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直线型冷指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与制冷机性能的关系 |
3.4.2 填料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百瓦级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内部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本章引论 |
4.2 百瓦级脉冲管制冷机的仿真模型建立 |
4.2.1 四种影响脉冲管制冷机性能的内部流动 |
4.2.2 模型方案建立 |
4.2.3 脉冲管制冷机蓄冷器损失 |
4.3 流动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 |
4.3.1 百瓦级脉冲管制冷机与小型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参数比较分析 |
4.3.2 单周期内流动情况分析 |
4.3.3 工作参数对脉冲管制冷机流动、压降和性能的影响 |
4.3.4 内部参数分布 |
4.3.5 输入条件对流动的影响 |
4.3.6 导流器的存在对于流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百瓦级以上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四台冷指间的耦合关系和冷量控制方式研究 |
5.1 本章引论 |
5.2 百瓦级及以上制冷量单压缩机驱动多台冷指制冷机结构 |
5.3 百瓦及以上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结构内部参数分析 |
5.4 单一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脉冲管制冷机的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5 百瓦级及以上制冷量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的脉冲管制冷机冷量调节 |
5.5.1 单台冷指冷量调节和性能研究 |
5.5.2 两台冷指冷量调节和性能研究 |
5.5.3 一带四脉冲管制冷机内部相位研究 |
5.5.4 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的脉冲管制冷机的性能模拟 |
5.6 多冷指脉冲管制冷机制冷系统理论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百瓦级及以上制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实验验证 |
6.1 本章引论 |
6.2 百瓦级制冷量单级直线型脉冲管制冷机原理样机研发与实验 |
6.2.1 百瓦级制冷量单级脉冲管制冷机结构设计 |
6.2.2 百瓦级制冷量单级脉冲管制冷机部件 |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百瓦级制冷量单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测试与分析 |
6.3.1 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的脉冲管制冷机结构设计与原理 |
6.3.2 压缩机驱动四台冷指的脉冲管制冷机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Fluent中部分自定义的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液氢温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脉管制冷机发展历程 |
1.3 脉管制冷机预冷结构发展 |
1.3.1 液氮预冷的斯特林脉管制冷机 |
1.3.2 复合型脉管制冷机 |
1.3.3 多级斯特林脉管制冷机 |
1.4 20K温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的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法比较研究 |
2.1 制冷机热力学分析 |
2.1.1 闭式系统热力学分析 |
2.1.2 开式系统热力学分析 |
2.1.3 带预冷的制冷机热力学分析 |
2.2 脉管制冷机的交变流热力学分析 |
2.2.1 交变流动的热力学分析 |
2.2.2 脉管制冷机损失 |
2.2.3 预冷传输管的交变能量流分析 |
2.2.4 脉管的预冷方法 |
2.3 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式分类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预冷传输管脉管制冷机理论分析 |
3.1 预冷传输管的脉管制冷机整机模拟研究 |
3.1.1 整机模型 |
3.1.2 制冷机性能比较 |
3.1.3 能量流分布 |
3.1.4 预冷传输管结构一维模拟分析 |
3.2 预冷传输管CFD分析 |
3.2.1 预冷传输管CFD模型 |
3.2.2 CFD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带液氮预冷传输管的斯特林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 |
4.1 液氮预冷斯特林脉管制冷机实验装置 |
4.1.1 脉管制冷机系统 |
4.1.2 液氮预冷系统 |
4.1.3 真空绝热系统 |
4.1.4 测量系统和误差分析 |
4.2 预冷传输管和高温段回热器对比实验 |
4.2.1 实验工况 |
4.2.2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4.3 预冷传输管运行参数优化实验 |
4.3.1 脉管长度优化 |
4.3.2 运行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基于DC流的预冷脉管制冷机理研究 |
5.1 两级斯特林脉管制冷机DC流研究 |
5.1.1 脉管制冷机DC流模型 |
5.1.2 模拟结果分析 |
5.2 双向进气和DC流效果对比 |
5.2.1 两级斯特林脉管制冷机的双向进气和DC流对比 |
5.2.2 预冷传输管的脉管制冷机的双向进气与DC流效果对比 |
5.3 DC流的实验验证 |
5.3.1 两级脉管制冷机DC流实验装置 |
5.3.2 DC流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计及变工况特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综合能源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和现状 |
1.2.2 国内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和现状 |
1.3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和多能流模型 |
2.1 引言 |
2.2 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转换模型 |
2.3 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和能流模型 |
2.4 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运行原理和数学模型 |
2.4.1 CCHP机组设备变工况特性模型 |
2.4.2 电能转换设备定效率模型 |
2.5 综合能源系统供能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变工况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规划双层模型 |
3.1 引言 |
3.2 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规划双层模型 |
3.2.1 上层容量规划模型 |
3.2.2 计及变工况特性的运行优化模型 |
3.3 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规划双层模型的求解 |
3.3.1 微分进化算法 |
3.3.2 运行-规划双层模型计算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分析 |
4.1 参数设置 |
4.2 算例分析 |
4.2.1 算例一: 不同配置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 |
4.2.2 算例二: 计及变工况特性的系统运行策略分析 |
4.2.3 算例三: 电价、气价和负荷热电比变化对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1.2.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控制技术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需求分析 |
2.1 溴冷机机组分析 |
2.1.1 溴化锂溶液性质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循环方式 |
2.1.4 组成结构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溴冷机机组需求分析 |
2.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 |
3.1 小型双效溴冷机总体设计方案 |
3.2 设计参数确定原则 |
3.3 小型双效溴冷机热力传热设计 |
3.3.1 工质对的热力计算 |
3.3.2 关键部件设计点热力计算 |
3.3.3 关键部件设计点传热计算 |
3.4 小型双效溴冷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3.4.1 小型双效溴冷机数学模型 |
3.4.2 高压发生器 |
3.4.3 低压发生器 |
3.4.4 冷凝器 |
3.4.5 蒸发器 |
3.4.6 吸收器 |
3.4.7 高温热交换器 |
3.4.8 低温热交换器 |
3.4.9 静态特性分析 |
3.5 溴冷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3.5.1 高压筒的设计 |
3.5.2 中压筒的设计 |
3.5.3 低压筒的设计 |
3.6 小型双效溴冷机物理模型的搭建与仿真 |
3.6.1 Solidworks物理模型的建立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总体方案 |
4.2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 |
4.2.1 温度测量 |
4.2.2 压力测量 |
4.2.3 液位测量 |
4.2.4 流量测量 |
4.2.5 真空球阀和隔膜阀 |
4.3 执行部件选型 |
4.3.1 冷剂泵和溶液泵的选型 |
4.3.2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型 |
4.3.3 真空泵的选型 |
4.4 控制器硬件设计 |
4.4.1 STM32 核心模块 |
4.4.2 电源模块 |
4.4.3 通信接口模块 |
4.4.4 模拟量信号采集模块 |
4.4.5 驱动电路模块 |
4.4.6 JTAG调试模块 |
4.5 软件设计 |
4.5.1 控制器程序设计 |
4.5.2 监控程序设计 |
4.6 控制器样件制作及调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试验 |
5.1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的总体方案 |
5.2 接口模拟器与信号调理驱动单元 |
5.2.1 接口模拟器 |
5.2.2 信号调理驱动单元 |
5.3 小型双效溴冷机模型界面程序的设计 |
5.4 硬件在环平台的信号测试 |
5.5 小型双效溴冷机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
5.5.1 起动过程 |
5.5.2 停车过程 |
5.5.3 调节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以G-M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恒温器温度波动抑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低温恒温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以低温流体为冷源的恒温器应用现状 |
1.2.2 基于制冷机的低温恒温器研究现状 |
1.3 基于制冷机的低温恒温器温度波动抑制方法 |
1.3.1 热容法抑制波动的研究现状 |
1.3.2 热阻法抑制波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基于G-M制冷机的温度波动抑制实验系统设计 |
2.1 温度波动抑制原理 |
2.2 基于G-M制冷机的低温恒温器温度波动抑制实验系统设计 |
2.2.1 实验系统概述 |
2.2.2 低温制冷机 |
2.2.3 温度波动抑制模块 |
2.2.4 低温恒温部件 |
2.2.5 真空绝热保护系统 |
2.2.6 温度控制系统 |
2.2.7 数据测量系统 |
2.3 实验方案与流程 |
2.3.1 实验方案设计 |
2.3.2 温度计标定 |
2.3.3 测量误差分析 |
2.3.4 实验流程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恒温器温度波动抑制实验数据分析 |
3.1 制冷机冷头自身温度波动测定 |
3.2 热容法温度波动抑制实验与分析 |
3.2.1 热容模块对波动传递的影响测试 |
3.2.2 热容量对温度波动抑制的效果分析 |
3.3 热阻法温度波动抑制实验与分析 |
3.3.1 热阻片分层数量对波动抑制的效果分析 |
3.3.2 热阻片厚度对波动抑制的效果分析 |
3.3.3 热阻片安装方式对波动抑制的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ID控温响应预测模型与实验验证 |
4.1 PID控制策略 |
4.2 模型节点分析 |
4.3 控温响应预测与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与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斯特林制冷机 |
1.2.1 发展回顾 |
1.2.2 理论研究 |
1.2.3 空间应用 |
1.3 脉管制冷机 |
1.3.1 发展回顾 |
1.3.2 理论研究 |
1.3.3 空间应用 |
1.4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研究进展 |
1.4.1 95K高效率制冷机计划(HEC计划,2001年) |
1.4.2 80K/35K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RSP2/RSP2-CTSU,2003年) |
1.4.3 带惯性管的110K/40K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RSP2 with Inertance Tube,2004 年) |
1.4.4 大冷量85K/35K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HC-RSP2,2008 年) |
1.4.5 中冷量110K/58K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MC-RSP2,2008 年) |
1.4.6 低温55K/10K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LT-RSP2,2010 年) |
1.4.7 60K/11.5K/4K斯特林/脉管/脉管复合型三级制冷机(RSP3,2012年) |
1.5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2 基于传输线方程的斯特林型制冷机通用模型 |
2.1 建模思路与假设 |
2.2 压力方程 |
2.2.1 回热器模型 |
2.2.2 腔体模型 |
2.3 体积方程 |
2.3.1 双活塞型斯特林制冷机 |
2.3.2 活塞/电机驱动排出器型斯特林制冷机 |
2.3.3 活塞/气动排出器型斯特林制冷机 |
2.3.4 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 |
2.4 压力方程的简化 |
2.4.1 忽略声感(简化情况1) |
2.4.2 忽略声感与声容(简化情况2) |
2.4.3 忽略声感与声阻(简化情况3) |
2.5 本章小结 |
3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及热力学特性 |
3.1 复合型制冷机的理论模型 |
3.1.1 建模思路及假设 |
3.1.2 第二级建模 |
3.1.3 第一级建模 |
3.1.4 整机建模 |
3.2 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分析 |
3.2.1 压力波动特点分析 |
3.2.2 各级制冷状态分析 |
3.2.3 级间冷量分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设计方法 |
4.1 复合型制冷机的一般设计流程 |
4.2 复合型制冷机设计 |
4.2.1 设计目标及条件 |
4.2.2 初步设计 |
4.2.3 整机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5 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 |
5.1.1 实验样机及压缩机 |
5.1.2 控制系统 |
5.1.3 测量系统 |
5.1.4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单级斯特林制冷机实验 |
5.2.2 预冷型复合型制冷机实验 |
5.2.3 非预冷型复合型制冷机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凝汽器真空提升装置在广安电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广安电厂一期2×330MW机组概况 |
2 广安电厂一期机组当前现状 |
3 广安电厂一期机组真空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
4 广安电厂一期机组凝汽器真空提升系统工作原理 |
5 广安电厂真空提升系统投运后的效果分析 |
6 结束语 |
(9)采用塑料管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塑料换热器及其特点 |
1.3 塑料换热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1 塑料换热器的国外发展状况 |
1.3.2 塑料换热器的国内发展状况 |
1.4 塑料换热器的种类 |
1.4.1 氟塑料换热器 |
1.4.2 聚丙烯换热器 |
1.4.3 增强聚丙烯换热器 |
1.4.4 石墨改性聚丙烯换热器 |
1.4.5 板式石墨-塑料换热器 |
1.4.6 涂氟塑料层板式换热器 |
1.5 塑料换热器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内容简介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2.1 溴化锂二元溶液的性质 |
2.1.1 溴化锂二元溶液的一般性质 |
2.1.2 溴化锂二元溶液的物理性质 |
2.1.3 溴化锂二元溶液的制备 |
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
2.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各部件作用与制冷循环 |
2.2.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原理 |
2.2.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原理 |
2.2.4 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2.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型式与结构 |
2.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型式 |
2.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机设备的结构 |
2.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附属设备的结构 |
2.4 我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状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计算 |
3.1 前言 |
3.2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 |
3.2.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循环 |
3.2.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参数 |
3.2.3 各换热设备的热负荷计算 |
3.3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计算 |
3.3.1 传热系数计算 |
3.3.2 传热面积和管长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塑料管溴化锂制冷机的结构设计及实验装置 |
4.1 塑料换热装置的传热管布置 |
4.2 塑料换热装置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
4.2.1 冷凝器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
4.2.2 蒸发器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
4.2.3 吸收器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
4.2.4 溶液热交换器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
4.3 发生器的零件图及装配图 |
4.4 水箱的结构图 |
4.5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实验装置图 |
4.6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气密性检查 |
4.6.1 正压检漏 |
4.6.2 补漏 |
4.6.3 负压检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制冷机在我厂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30K温区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热力特性理论及实验研究[D]. 刘碧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1)
- [2]液氮温区百瓦级制冷量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李嘉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液氢温区斯特林脉管制冷机预冷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黄宸. 浙江大学, 2020
- [4]计及变工况特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D]. 伊放.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D]. 袁志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以G-M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恒温器温度波动抑制特性研究[D]. 杨忠衡.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7]斯特林/脉管复合型制冷机的热力学特性与实验验证[D]. 郭永祥. 浙江大学, 2019
- [8]凝汽器真空提升装置在广安电厂的应用[J]. 胡为杰. 通讯世界, 2019(03)
- [9]采用塑料管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张雪东. 浙江大学, 2005(07)
- [10]溴化锂制冷机在煤气净化系统中的应用[J]. 段伟章,陈健鸣. 燃料与化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