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湛江走私大案突破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崔琳[1](2021)在《批评报道的“专业性媒介批评”研究(1949-2019) ——基于“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文中提出
周新荣[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反腐的发展历程与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廖静雯[3](2020)在《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指出
霍晓敏[4](2020)在《20世纪50-80年代海南岛的走私与缉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南岛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海外贸易活动,同时也产生了海上走私活动。清代至民国时期走私活动始终存在。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初期,海南岛对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地区间商品的差价使走私成为海南社会突出的问题。20世纪50至80年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国家贸易政策的推行及监管漏洞等原因,海南岛出现几次走私高潮。为了遏制日益猖獗的走私势头,维护国家利益、经济文化安全和正常的贸易秩序,当时的海南地方政府与海口海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和完善缉私体制,取得一定成效。论文共五个部分,从清代海南岛的海外贸易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南岛的走私,以时间划分,绪论部分整理了学术界关于近代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走私与缉私研究成果。第一章介绍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海南岛的海外贸易情况和走私活动。第二章论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南岛的走私状况与海关的缉私活动。第三章论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南岛走私形势的变化、走私的社会危害与海关的缉私活动。第四章从国家贸易政策、生产力发展、社会形势等方面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海南岛走私的原因。结语部分,总结海南岛解放后四十年来的走私与缉私情况,揭示走私的共同规律。说明无论是走私还是缉私活动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紧密相连。海南岛走私以及海关缉私措施的实行,成为观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南岛社会政治经济的另一视角。
谷佳林[5](2020)在《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洗钱犯罪严重危害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金融体系安全。洗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我国,利用地下钱庄洗钱已成为洗钱犯罪的一种主要方式。目前,随着我国境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地下钱庄的不断蔓延和滋生,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在数量上迅速增长,严重扰乱国际金融秩序,国际收支统计将会产生巨大差异,对国家外汇储备也将造成破坏性影响,同时还将助长出一系列刑事犯罪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的作案手法更加智能、专业,资金转移也更为隐蔽,资金追查难度也逐渐加大。作为预防、控制、打击犯罪的重要部门,公安机关在侦办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时,要想提高侦查水平,就要对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进行深入研究,在现有的侦查对策上逐步完善。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是对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手段进行解析。根据互联网上公开的案例,结合实务中办理地下钱庄相关案件的情况,对此类犯罪的常见手段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是对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的资金交易情况进行解析。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地下钱庄资金交易的特点和交易过程中的具体特征。第四部分是针对公安机关在办理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时,按照获取线索、侦查切入、证据收集、深挖余罪的顺序,提出相应的对策。资金查控是侦办此类案件的重要侦查手段,因此,第五部分则是在第四部分相关对策的基础上,对在实际侦查过程中的资金查控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第六部分是建立针对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侦查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刘磊[6](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刘资[7](2013)在《九十年代以来的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研究》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反腐败进程一直持续推进。尽管腐败变换形式、变换手法,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的进程中,及时处理腐败新问题,关注社会政治心态的引到和提振。本文通过回溯二十年反腐败的历程来展现社会政治心态的变化。90年代初期腐败现象危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南方谈话以后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反腐败思路。十四大以后在“取信于民”目标下通过专项斗争整治腐败,深得人心;十五大前期不正之风导致多领域滋生腐败,危害群众切身利益。十五大提出“从源头治理”腐败,针对性部署反腐败工作,提高社会政治评价和政治参与热情;十六大前腐败出现易发区域,十六大提出教育与制度并举共治腐败,综合治理腐败,引导社会政治认知理性化;十七大前期监督缺位导致腐败,反腐呼声高,十七大以后提出惩防并举反腐思路,网络监督成果显着,提高政治认同;十八大前期腐败模式发生演变,损坏社会公信力,十八大提出了制度反腐的战略,让社会反腐信心倍增。在整个进程得到了四个启示:一、反腐败工作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相关联;二、要辩证看待社会政治心态变化;三、以权谋利、职责不作为、司法不公是影响社会政治心态的三大负向因素;四、公众有序参与反腐败是提振社会政治心态的重要途径。
彭建[8](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林竹静[9](2014)在《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文中提出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这是共识。对于这一共识,可作一分为二的理解:一是在对象上,要“老虎”与“苍蝇”一视同仁,两头并重。二是在手段上,要“老虎”与“苍蝇”区别对待,轻重有别。受贿犯罪作为腐败的典型表现,历来是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可正是在受贿罪的刑法规制中,却长期存在着量刑结果轻重失序,罪刑失衡的现象。因此,本文的研究亦一分为二:一是通过研究受贿罪的罪量构成要素,实现对受贿罪犯罪轻重的准确测量。区分在受贿犯罪中,何为“老虎”,何为“苍蝇”;二是研究如何根据罪量配置刑量,通过区别“老虎”、“苍蝇”决定是“重打”还是“轻拍”。基于实现受贿罪罪刑均衡这一目的,本文的研究路径始于罪量构成要素分析,最终落实于制刑量刑。除导言与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受贿罪罪量概述。首先,以质量统一论的视角分析犯罪,延引出犯罪的质(罪质)与犯罪的量(罪量)概念,指出犯罪与一切客观存在一样,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在受贿罪罪量要素的研究中,关于受贿罪罪量要素的分析必须在受贿罪罪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进而在受贿罪罪质与罪量的具体分析中,确认受贿罪的直接客体(法益)系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廉洁性,受贿犯罪是对公务行为不可收买性的损害,最终将受贿罪的“罪质”界定为是公权力与不正当利益之间的非法交易,即“权钱交易”。同时,将“罪量”概念定义为,以量化方式表达的犯罪社会危害性严重程度。并按照罪量构成要素与个罪罪质的关联程度,区分为罪量基本要素与罪量修正要素。笔者认为,罪量基本要素系以量化方式表达的基本犯罪事实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而基本犯罪事实就是体现“罪质”的犯罪核心事实,也即构成要件事实。在受贿罪中,犯罪的核心事实就是权钱交易行为。其中,一方面是“外显”于罪名的收受贿赂的行为。在此行为侧面的罪量评价中,受贿罪罪量可以通过受贿数额的多少进行测算。另一行为侧面则是“内隐”于犯罪构成之中的渎职侵权(公权力)行为。在此行为侧面的罪量评价中,伴生于贿赂的渎职行为的罪量则只能通过“情节”中罪量基本要素,即“公权力”要素受侵害严重性程度的测算予以确定。关于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与罪量修正要素的区分是本文展开量化分析的逻辑基础。第二章关于受贿罪基本罪量要素中“受贿数额”的分析。作为罪量基本要素,受贿数额一直以来都是决定受贿罪罪量轻重的首要乃至唯一要素,而对此的质疑与批评也历久不绝。关于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唯数额论”是否恰当,应否修正,如何修正的问题,至今仍是个聚讼不断的话题。虽然,从当前的刑事立法实际和大多数刑法学者观点看来,受贿数额无论在应然还是实然的层面,都不是也都不应该是决定受贿罪罪量的唯一因素。那么,受贿数额在决定受贿罪罪量大小的司法判断中,到底应占有何种权重?受贿数额与受贿犯罪的其他情节、受贿所造成的后果相比,何者是判断受贿罪罪量的更重要因素?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对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中“受贿数额”概念与性质、刑法规定的文本梳理、受贿罪司法量刑中数额权重过高不合理性的实证分析,明确了受贿数额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通过实证,笔者指出,在受贿罪的罪量计算中,受贿数额权重过高存在以下四方面的不合理性:一是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与受贿犯罪危害本质不符;二是数额权重过高造成对“罪刑均衡”的双重背离;三是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不能准确反映受贿罪罪量的实质变化;四是数额标准权重过高无法适应受贿范围扩大化的立法倾向。最后,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受贿数额的应然权重方面,本章认为,由于廉洁性与公信力均系民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正当履职与否的主观感受,不可能完全通过受贿数额精确量化。在受贿犯罪“权钱交易”的罪量计算中,在“钱”的比重应予削减的同时,“权”的比重应相应提高。第三章关于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中公权力要素的分析。本章将受贿罪罪状表述中属于罪量基本要素的公权力要素予以明确,指出:要准确测算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大小,应同时对公权力重要性程度与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进行计量。并在对公权力要素有效量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其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通过法条梳理与案例实证,本章指出:作为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的“公权力”,其量化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权力重要性程度缺乏量化,表现在受贿罪罪状规定中对公权力要素的定性不明与定量空白。二是对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缺乏量化,表现在现实案例中侵害公权力行为处于犯罪“临界状态”的案件得不到相当的刑罚评价。在指出公权力要素量化不足的同时,本章对受贿罪罪量计算中公权力要素的量化途径及其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进行了探讨。一是分别从职务高低与职权重要性程度上对公权力自身重要性程度进行了量化尝试;二是从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可能性角度切入,将四类应通过法定情节明确的侵害公权力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并明确了侵害公权力行为类型化与法定化的标准。最后,对受贿罪中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刑法表达及其权重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公权力要素应作为刑法第386条“情节”规定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关于“权”、“钱”权重的等值假设。第四章关于受贿罪罪量修正要素的分析。罪量修正要素是与罪量基本要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罪量修正要素是指在受贿罪的刑罚裁量中,法官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在受贿罪罪量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用以修正基本罪量值的那部分罪量要素。综合刑法第383条、第385条和第386条之规定,与受贿罪实际罪量对应的实际刑量由数额与情节共同决定,那么,罪量修正要素显然存在于“情节”之中。在当前的受贿罪司法实践中,由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公权力要素的量化缺失,公权力要素亦隐匿于情节之中,在将“公权力”要素从受贿罪犯罪情节中剥离后,可进一步将受贿罪的主要法定量刑情节,即自首,坦白,立功,主、从犯;酌定量刑情节,即部分危害结果,罪后态度,一贯表现等界定为量刑修正要素。在本章关于罪量修正要素的相关论证中,除了对受贿罪危害后果做了区分罪量基本要素与罪量修正要素的界定与分层外,同时也对受贿罪中常见罪量修正要素的规范适用与罪量修正要素在量刑中的适用规则进行了探讨。第五章罪量要素与制刑量刑,将关于受贿罪罪量要素的研究最终落实到法定刑设置与量刑标准制定的具体应用层面。这是因为,如果犯罪行为没有最终在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层面得到落实,那么,一切关于罪量轻重的研讨或测算都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指出,通过对受贿罪罪刑规范的条文解读,从中梳理出计算受贿罪罪量大小的诸种罪量要素,虽然是本文“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核心内容,却并非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目的或落脚点所在。本文关于“罪量”的研究,目的在于更精确的配置“刑量”,改变长久以来受贿罪在制刑与量刑过程中“罚不当罪”或“刻法绳人”的罪刑失衡状况。这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我们认识到“罪量”评价的多维性所导致的对比失距,我们转而将多维存在的“罪量”投射到一维的“刑量”上,通过刑量这一评价工具,完成对受贿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刑法评价。毋庸赘言,受贿罪罪刑均衡的最终实现正是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基于此目的,本文关于“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的论述重点在此最终由罪入刑。在本章中,基于实现罪刑均衡之目的,笔者对制刑量刑的法理与规范、罪量要素在制刑量刑中的应用、受贿罪罪量要素与罪刑系列立法、罪量要素与受贿罪量刑标准拟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明确受贿罪罪质与罪量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罪量要素在受贿罪制刑量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尝试应用罪量要素改造受贿罪罪刑系列立法、并作立法例设置;同时也对受贿罪量刑标准进行了相应拟制。
谷峰[10](2012)在《海关通关过程中寻租性腐败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通关监管是海关的重要职能,海关的通关监管职能是否能有效履行关系到进出口秩序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外贸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外贸总量的飞速发展,海关通关过程中的执法腐败案件也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手法越来越隐蔽的特点。有些海关通关过程中的寻租性腐败现象与走私活动交织在一起,严重破坏了海关正常的监管秩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在对海关通关监管制度、通关过程中发生寻租性腐败的典型案件、运作特点和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环境、通关作业制度、海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人事管理制度、海关决策机制、海关组织管理体制等方面总结了海关通关过程产生寻租性腐败现象的原因。并在与国外公务员制度以及海关廉政工作比较之后,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通关监管作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改进海关决策机制与组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
二、湛江走私大案突破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湛江走私大案突破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4)20世纪50-80年代海南岛的走私与缉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五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清代至民国海南岛海外贸易和走私 |
一 清中期海南岛的海外贸易 |
(一)海南岛的地理位置 |
(二)清代管理海南贸易的机构 |
(三)清中期海南岛的海外贸易 |
二 鸦片走私与琼海关设立 |
(一)鸦片走私贸易 |
(二)琼海关的设立 |
三 民国时期海南岛的走私与缉私 |
(一)民国时期的海南社会状况 |
(二)民国时期海南岛走私的方式与特点 |
(三)琼海关的缉私活动 |
第二章 20世纪50—60年代海南岛的走私与缉私 |
一 20世纪50—60年代海南岛的政治经济形势 |
二 海南岛走私第一次高潮 |
(一)走私类别 |
(二)走私方式 |
(三)走私组织 |
(四)走私特点 |
三 海关的查私工作 |
(一)海口新海关的建立 |
(二)海口海关的缉私工作 |
第三章 20世纪70—80年代海南岛的走私与缉私 |
一 20世纪70—80年代海南岛的政治经济形势 |
二 海上走私形势的变化 |
(一)走私类别 |
(二)走私方式 |
(三)走私组织 |
(四)走私特点 |
三 走私的社会危害 |
四 海口海关的缉私工作 |
(一)建立缉私制度 |
(二)完善缉私装备 |
(三)开展反走私宣传活动 |
第四章 20世纪50—80年代海南岛走私的原因分析 |
一 与国家贸易政策紧密相关 |
(一)贸易监管政策漏洞给走私者提供可乘之机 |
(二)对特殊群体的优待政策给走私造成一定的空间 |
二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造成地区间商品差价 |
三 短缺经济为走私活动创造利益空间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动荡给走私提供市场需求 |
五 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相对有限的供应刺激了走私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5)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概述 |
1.1 洗钱犯罪 |
1.1.1 洗钱犯罪的概念 |
1.1.2 洗钱犯罪的三个阶段 |
1.1.3 洗钱犯罪的常见手段 |
1.2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 |
1.2.1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概念 |
1.2.2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法律界定 |
2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的手段 |
2.1 账户“对敲” |
2.2“蚂蚁搬家” |
2.3 外汇“黄牛” |
2.4 设立空壳公司“公转私” |
2.5 虚假贸易骗购外汇 |
3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的资金交易解析 |
3.1 资金交易隐蔽专业 |
3.1.1 常以合法买卖掩饰非法交易 |
3.1.2 交易隐蔽,常用暗语沟通 |
3.2 资金交易方式多样 |
3.2.1 通过现金交易 |
3.2.2 通过网银转账 |
3.2.3 非法改装POS机进行套现 |
3.2.4 利用第三方支付交易 |
3.2.5 利用二维码频繁转账 |
3.2.6 利用离岸账户或NRA账户将资金汇出境外 |
3.3 涉案账户及交易资金数据的特点 |
3.3.1 部分涉案账户具有“休眠期” |
3.3.2 部分涉案账户在使用时有“测试交易” |
3.3.3 涉案账户具有交替性和间歇性 |
3.3.4 存在核心账户与过渡账户 |
3.3.5 交易数额具有一定规律性 |
4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 |
4.1 获取案源的对策 |
4.1.1 鼓励群众举报 |
4.1.2 从反洗钱部门获取线索 |
4.1.3 深挖上游犯罪的线索 |
4.1.4 从分析网络公开信息中获取线索 |
4.2 选择侦查切入点的对策 |
4.2.1 从账户资料入手侦查 |
4.2.2 从参与人员入手侦查 |
4.2.3 从涉案公司入手侦查 |
4.2.4 从轨迹行为入手侦查 |
4.3 调查取证的对策 |
4.3.1 及时收集固定言辞证据 |
4.3.2 及时收集固定物证书证 |
4.3.3 及时收集固定电子数据 |
4.4 深挖余罪的对策 |
5 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侦查中的资金查控 |
5.1 资金查控的基本思路 |
5.1.1 由钱查人 |
5.1.2 由人查钱 |
5.1.3 由钱找证 |
5.1.4 由钱找案 |
5.2 以资金数据为主线引导侦查 |
5.2.1 以犯罪资金为核心进行资金穿透 |
5.2.2 发现可疑交易数据进行资金流向分析 |
5.3 资金数据与其关联数据碰撞比对 |
5.4 涉案资金的分析研判 |
5.5 分析结果的处理及涉案资金的控制 |
6 建立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的侦查长效机制 |
6.1 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
6.1.1 建立完善高危地区监控中心 |
6.1.2 建立完善高危人群数据库 |
6.1.3 加强反洗钱宣传 |
6.2 建立数据研判机制 |
6.2.1 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 |
6.2.2 完善此类案件类罪模型 |
6.3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
6.3.1 经侦系统内部的数据共享 |
6.3.2 跨警种部门的数据共享 |
6.3.3 执法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
6.4 建立侦查协作机制 |
6.4.1 深化内部协作 |
6.4.2 强化外部协作 |
6.4.3 加强跨境协作 |
6.5 建立合成作战机制 |
6.5.1 统一领导 |
6.5.2 统一经营 |
6.5.3 统一处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念:电影院 |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
(二) 灵魂:文化研究 |
(三) 骨架:空间理论 |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
五、研究框架 |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一、分布概览 |
二、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
第二章 建筑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位于广场中心 |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
第二节 外观风貌 |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
第三节 内部空间 |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
第四节 设备配置 |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
第五节 建筑安全 |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
第三章 声音 |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资本形式 |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
第二节 供片关系 |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
第三节 放映机制 |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
第四节 营销策略 |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
第五节 抗税斗争 |
第五章 规训 |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
一、吃相百态 |
二、秩序混乱 |
三、人声鼎沸 |
四、色情泛滥 |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
一、中国式卫生 |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
二、“对号入座”风波 |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
四、反思 |
第六章 冲突 |
第一节 日常纠纷 |
第二节 军警之患 |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
第三节 民族矛盾 |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
第四节 公会暴力 |
一、《假凤虚凰》事件 |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
第七章 殖民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
一、影院业的“恢复” |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
一、谁是小市民 |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
第九章 媒介 |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
第十章 群体 |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
五、纠纷与罢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九十年代以来的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 |
三、选题意义 |
四、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十四大前后的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 |
一、腐败危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治理腐败 |
三、专项斗争治腐败,“取信于民”得人心 |
第二章 十五大召开后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 |
一、不正之风滋生腐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
二、“从源头治理”腐败战略 |
三、针对性部署反腐败,社会政治热情提高 |
第三章 十六大召开后的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 |
一、腐败出现易发区域,反腐败民心所向 |
二、教育与制度共治腐败 |
三、综合治理腐败,引导社会政治认知理性化 |
第四章 十七大召开后的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 |
一、监督缺位导致腐败,反腐呼声增高 |
二、惩防并举治理腐败 |
三、科学反腐成效显着,社会政治认同提高 |
第五章 十八大召开后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 |
一、腐败模式演变,损害社会公信力 |
二、制度反腐战略 |
三、多层面构筑反腐败体系,社会反腐信心倍增 |
第六章 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
1.1.1 Motivation |
1.1.2 The Significance |
1.2 Research Scope |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
1.2.2 The Main Content |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Basis |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
3.3.4 Case Stud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Introduction |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
4.3 Data Analysis |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in Contribu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9)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楔子 |
二、受贿罪立法的历史回顾 |
三、新中国刑法中受贿罪的立法修订 |
四、我国现行刑法中的受贿罪规定 |
第一章 受贿罪罪量概述 |
第一节 犯罪质量统一论界说 |
一、质量统一论的科学依据 |
二、质量统一论的哲学解读 |
三、质量统一论与经济分析 |
四、质量统一论与犯罪量化 |
第二节 受贿罪的罪质 |
一、罪质的概念界定 |
二、受贿罪的罪质界定 |
第三节 受贿罪的罪量 |
一、罪量概念之界定 |
二、罪量概念的理论基础 |
三、我国刑法中的罪量规定 |
四、受贿罪的罪量构成要素 |
第二章 罪量基本要素——受贿数额 |
第一节 受贿数额的概念与性质 |
一、犯罪数额的概念界定 |
二、受贿数额作为罪量基本要素的构成要件属性分析 |
三、问题的提出:数额在受贿罪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 |
第二节 受贿数额刑法规定的文本梳理 |
一、“计赃论罪”的刑法传统 |
二、新中国成立后受贿罪数额规定的立法沿革 |
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贿数额刑法规定的评述 |
第三节 受贿数额权重过高的实证分析 |
一、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与受贿犯罪危害本质不符 |
二、数额标准权重过高对“罪刑均衡”的双重背离 |
三、数额标准权重过高不能准确反映受贿罪罪量实质变化 |
四、数额标准权重过高无法适应受贿范围扩大化的立法趋向 |
第四节 受贿数额在罪量计算中的应然权重 |
一、受贿数额规定的域外考察 |
二、数额标准在不同贿赂类罪中的权重考察 |
三、受贿罪数额标准的应然权重——基于类罪对比的初步作答 |
第三章 罪量基本要素——公权力 |
第一节 公权力及其商品化 |
一、定义公权力 |
二、公权力何以商品化 |
三、贿赂——公权力商品化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公权力在受贿罪中的刑法表达 |
一、我国受贿罪中的“公权力”规定 |
二、我国受贿罪中“公权力”规定的理论解读 |
第三节 公权力重要性程度量化 |
一、从量化的角度看受贿罪公权力规定之不足 |
二、对公权力自身重要性程度的量化尝试 |
第四节 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量化 |
一、从量化角度看侵害公权力行为规定之不足 |
二、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可能 |
三、对侵害公权力行为严重性程度的量化 |
第五节 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刑法表达及其权重设置 |
一、公权力受侵害程度的刑法表达 |
二、公权力要素的权重 |
第四章 罪量修正要素 |
第一节 寻找罪量修正要素 |
一、受贿罪中的“情节” |
二、受贿罪的罪量修正要素 |
第二节 “不纯正”罪量修正要素——危害结果 |
一、危害结果的界定 |
二、受贿罪危害结果的特征 |
三、受贿罪的罪量要素与危害结果分层 |
四、几类常见受贿罪危害结果的严重性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受贿罪中常见罪量修正要素的规范适用 |
一、罪量修正要素司法适用情况的实证考察 |
二、对四项常见罪量修正要素规范适用的探讨 |
第四节“讲政治”——罪量修正要素适用的潜规则 |
一、罪量修正要素适用实例 |
二、罪量修正要素选择适用的“潜规则” |
三、适用罪量修正要素“讲政治”的有限合理性与底线 |
第五章 罪量要素与制刑量刑 |
第一节 制刑量刑的法理与规范 |
一、制刑量刑的法理基础 |
二、罪刑均衡的规范体现 |
第二节 罪量要素在制刑量刑中的应用 |
一、罪量要素在制刑中的应用 |
二、罪量要素在量刑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受贿罪罪量要素与罪刑系列立法 |
一、罪刑系列立法概述 |
二、罪量基础要素在罪刑系列立法中的运用 |
三、关于受贿罪罪刑系列改造的立法设计 |
第四节 罪量要素与受贿罪量刑标准拟制 |
一、量刑标准拟制与适用 |
二、现行受贿罪量刑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三、受贿罪量刑标准(细则)拟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海关通关过程中寻租性腐败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本研究的特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理论分析视角 |
1.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通关过程中寻租性腐败的现状分析 |
2.1 通关监管流程及其改革 |
2.1.1 海关通关和通关的一般流程 |
2.1.2 货物通关作业的基本环节 |
2.1.3 海关通关监管工作制度改革 |
2.2 海关通关监管环节寻租活动的主要类型 |
2.3 海关通关监管环节寻租活动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海关通关过程中产生寻租性腐败现象的制度分析 |
3.1 海关决策机制和职能管理机制层面 |
3.2 海关通关监管作业制度层面 |
3.3 海关监督制约机制层面 |
3.4 海关人事管理制度层面 |
第四章 应对海关通关过程中寻租性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 |
4.1 国外公务员管理制度与海关廉政管理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4.1.1 日本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4.1.2 美国海关廉政管理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4.2 应对海关通关过程中寻租性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 |
4.2.1 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 |
4.2.2 完善海关内部监督制约长效机制 |
4.2.3 进一步提高海关作业制度的权威性与科学性 |
4.2.4 完善海关人事管理制度 |
4.2.5 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 |
4.2.6 进一步完善海关组织体制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湛江走私大案突破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批评报道的“专业性媒介批评”研究(1949-2019) ——基于“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D]. 崔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反腐的发展历程与实施路径研究[D]. 周新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研究[D]. 廖静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20世纪50-80年代海南岛的走私与缉私研究[D]. 霍晓敏.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利用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谷佳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6]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7]九十年代以来的反腐败进程与社会政治心态变化研究[D]. 刘资.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9)
- [8]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 [9]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D]. 林竹静.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10]海关通关过程中寻租性腐败的制度分析[D]. 谷峰.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