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唐建华[1](2021)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然而,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随着路面服役时间的增加,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形式将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对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重大影响。其中沥青路面的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从而全面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依托渭武高速公路段,通过对路面三个标段分别从原材料(沥青、集料、矿粉)、混合料配合比、路用性能及现场检测等方面,结合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的应用)、质量控制手段(质量动态控制图的应用)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灰关联度的应用),对其路面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甘肃省其他高速公路的路面铺筑质量积累相关经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对原材料(沥青、集料和矿粉)质量的稳定状态和变异性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路面一标和路面二标的A级70号石油的针入度质量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相较于路面三标分布较为稳定,其老化后的性能指标也要优于路面三标;各标段六种沥青的三大指标变异系数排序: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短期老化后的变异系数排序:延度>针入度比,因此各标段需要把沥青的延度和针入度作为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2.通过油石比质量动态控制图可以看出,路面二标和路面三标的质量控制较为稳定;由灰关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SBS改性沥青的粘度、混合料中2.36mm的通过率、油石比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集料针片状含量、油石比和软化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石比、粘度和沥青饱和度。3.对铺筑成型后的路面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由灰关联分析可知对路面压实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为面层厚度、碾压温度和油石比;由灰关联分析可知对路面渗水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为空隙率和油石比。
马宝君[2](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桥梁等项目日渐增多、建设进程快、发展迅猛成为目前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持续进行大力的开发建设,并不断地投入生产运营,导致前期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势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高速公路的桥梁是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其中桥面作为病害集中暴发区,总是会成为问题的焦点。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病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更是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故需从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控制,研究高速公路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的服役时间,降低其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造价,并且减少工程养护成本支出,从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桥梁等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渭武高速公路陇南段的建设为研究背景,研究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混合料配合比和组合结构的物理性能指标。首先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早期损伤及病害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路面在施工和使用初期,主要有材料原因相关的病害有路面的表层裂缝、面层变形、铺装层表面损坏、层间的粘结防水损坏等。其次分析病害原因,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入手探讨路面铺装层结构,发现初期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桥面铺装层受力工况和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相适应、荷载的计算不完全、铺装层间粘结的粘结度不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足等。结果表明:防水层的粘结强度对路面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形影响显着,防水粘结层的质量直接决定公路桥面铺装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层上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及玄武岩等碱性有机制砂,下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碎石;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灰岩机制砂;上面层沥青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70#石油沥青,改性剂掺量为4%;下面层沥青宜采用70#石油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矿粉宜采用洁净的优质石灰岩粉为原材料等。最后研究了铺装施工原材料性能的技术性能要求,研究了铺装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沥青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要点。结果表明:上面层为满足良好的抗车辙、抗滑和抗渗性能,宜采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低温缩裂性能的SMA-1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3-4.5%之间;下面层采用高温稳定性较好的SUP-20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控制在4%;为提高路面防水粘结材料的抗剪和抗拉的性能,采用抗渗性能为承受0.05MPa的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梁铺装层的主要粘结材料;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应从混合料的拌和控制、运输控制以及施工控制等各方面进行。
王彬[3](2020)在《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早强再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道路在改建和养护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旧回收料,浪费大量的资源,如何实现旧路面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一直是国内外道路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另外在一些城市道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封闭交通的时间过长,会导致交通堵塞。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采用早强型冷再生技术,实现废物利用以及快速达到开放交通的目的。本文结合废旧回收料的特性对水泥基层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和早强型再生基层混合料施工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冷再生实体工程的实施与技术评价,分析了经济社会效益。首先,测试并分析不同废旧回收料掺量下的再生基层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确定最佳目标配合比;其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试验对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抗裂和水稳定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研究早强型再生基层混合料在不同温度范围下随放置时间增长其强度发展规律。最后,通过铺筑实体工程来观测冷再生混合料使用效果,进一步确定其施工工艺;与此同时,分析并对比了再生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掺配不同比例的破碎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破碎料掺量为100%时级配良好,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推荐出再生基层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为10~25mm碎石:5~15mm碎石:石粉=35:35:30,水泥剂量为3.5%,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分别为7.5%、2.110g/cm3。对冷再生材料的基本路用性能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冷再生材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要求。掺8%、12%早强剂试件1d强度基本达到未掺量7d强度,由此可以得出采用早强型冷再生技术,可以提前一周开放交通;针对不同温度与时间下早强剂掺量的变化,通过试验得出:在夏季高温季节且运输时间大于2h的条件下早强剂掺量需控制在8%左右,为了保证混合料强度稳定性,在室温下早强剂掺量可适当提高。通过铺筑冷再生混合料实体工程表明:早强型冷再生混合料用于昆山机场路改扩建工程路面底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使用效果。冷再生技术具有简化施工工艺、节约原材料、缩短工期、保护环境和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等优点。
王文钊[4](2020)在《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期间,路面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仍将是公路养护发展的重要方向,铣刨重铺仍是干线公路大中修养护中处治路面基层最主要的养护措施。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仅能够循环利用路面基层废料,同时在所有再生技术中经济效益最为显着。但是,目前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还很不深入,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仍不健全。基于此现状,针对干线公路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开展集成及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践验证,为该技术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有效保障运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工程质量。首先针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比不同基层铣刨料和新集料的性状特征,结合基层和再生技术规范的变革及其对基层原材料指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对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的性状特征、级配进行对比研究;其次分析静压成型、振动成型二灰碎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不同层位下集料颗粒排布特征,研究不同成型方式下冷再生混合料的纵向均匀性,进一步与现场取芯芯样颗粒排布特征进行对比,从而推荐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式;再次,研究级配、压碎值、不同养生条件、延迟成型时间以及RAP掺入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为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施工工艺提供参考;接着,依托扬州市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不同方案的实体工程试验段,深入研究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工程中实际运用,使室内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有效衔接,进一步研究完善现场水泥撒布方式、施工机组行进速度、单幅合理施工长度、基层碾压工艺等施工重要环节,跟踪观测运用该技术建成路段的技术状况,从而为该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对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材料、室内成型方式、路用性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为该技术实体工程应用效果和质量的改善提供依据。
高亮[5](2020)在《高立庄公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刺激着各国家和地区的公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以美国为典型的公路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公路的里程数也在不断增加。实践证明,公路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影响公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结构影响因素与管理影响因素两大类,在各因素影响下,能否按质按量的完成既定的公路工程建设任务,是对这类工程的一个考验。本文结合高立庄公路建设项目案例,从质量控制的角度,结合项目管理现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及Freefat软件对项目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实体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找到可能引起路基、路面、原材料故障的情况;再由定量分析,找出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底事件,对其进行临界重要度排序,对重要程度较大的问题给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实现企业目标。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项目目前质量管理水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
李旭生[6](2020)在《四川省南充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公路路面结构主要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主,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特别是低等级薄层沥青路面,由于基层刚度大,面层反射裂缝多,路面使用中破损严重。针对四川省南充市区域碎(砾)石丰富的特点,公路采用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将会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因此,进行级配碎砾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室内试验,室内试槽试验,理论分析,结合试验路研究对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级配碎石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分析了级配碎石基层的承载力特性,提出了级配碎石筛孔通过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果试验室试槽试验和依托工程试验路提出了级配碎砾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推荐结构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不同级配组成的级配碎石的力学特性、承载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料级配碎石形成密实结构不仅与粗细颗粒的相对含量相关,还存在最大尺寸效应;回弹模量都随着单位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粗集料对级配碎石强度的提高有益;(2)通过对底基层和基层的回弹模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层顶面的当量模量和竖直方向的变形随荷载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其线性相关性很好;(3)本文通过室内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槽试验,得到了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特性,荷载引起的竖向应力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小;(4)通过铺筑试验路,并进行三年以上的跟踪检测,实际路用状况表明,本文提出的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比传统使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表现出更好的路用性能,路面的破损明显减少。并结合室内试槽试验及试验路铺筑,提出了级配碎砾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施工及控制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分析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并对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及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稳[7](2020)在《SRX水基聚合物及其稳定材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现象,采用加厚沥青层、挖坑填补的方法已经不能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长期使用方法。基于此,本文将新型柔性材料(SRX聚合物)运用到基层结构中,解决半刚性材料存在开裂、反射裂缝等问题。SRX聚合物溶于水,将其与集料直接拌和使用而提高级配碎石力学性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的力学强度以及SRX聚合物柔性基层的可行性。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文以SRX聚合物为原料,分析SRX聚合物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确定了SRX聚合物的沸点为99℃,与水溶液沸点相当;p H值为9,属于弱碱性材料;通过蒸发残留物试验得知SRX聚合物为热固性材料,高温条件不变软而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其固含量约为29.76%,黏稠度较低;蒸馏试验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SRX聚合物中含有较多极性官能团,且在高温条件下,化学分子结构几乎无变化,化学稳定性较高,同时根据蒸馏馏分的极性基团种类以及蒸汽温度推断馏分可能为乙醇、丙酮及胺类化合物的混合溶液;热重(TG)分析发现SRX聚合物中高沸点树脂类聚合物300℃仍不分解,热稳定性较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发现SRX聚合物为温度敏感性材料,随着温度升高,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车辙因子均降低,但在高温时仍达到较大值,其较强的弹性恢复能力能较快恢复形变。采用公路路面基层常用级配进行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了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加州承载比(CBR)值作为强度控制指标,CBR值越大即强度越大,承载能力越强;通过CBR试验分析SRX聚合物掺量、级配类型、养护龄期对SRX聚合物稳定级配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随着SRX掺量的增加,CBR值先急剧增加后增加速率减缓,SRX聚合物能够明显改善级配的差异性,降低因级配差异造成的强度差异,并且随着养护龄期增加,CBR值急剧增加后增加速率减缓,最后至稳定;通过CBR试验分析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干化强度,发现其强度与相对含水率呈反相关关系,即相对含水率越少,强度越大,并拟合出了强度与相对含水率的函数关系;SRX聚合物级配碎石间接抗拉强度接近我国半刚性基层技术要求。通过动三轴试验发现SRX聚合物级配碎石符合K-θ模型线性拟合关系,且对约束应力具有依赖性,其动态回弹模量值与围压成正线性相关关系,即随围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体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同时,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关于SRX聚合物掺量以及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与CBR试验中结果相当。结合CBR试验和动三轴试验结果推荐最大粒径26.5mm、0.5%SRX聚合物掺量以为3.77%含水率为最佳配合比设计,其CBR值可达到340%~370%,动态回弹模量在300~750MPa之间。于云南省铺筑SRX聚合物级配碎石柔性基层试验路,基层结构为15cm级配碎石、16cm水泥稳定碎石以及18cm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并进行质量检测,压实度、含水率、平整度以及力学强度符合相关规范,证明了SRX聚合物的可行性。
黄欢[8](2020)在《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受铺筑厚度的制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实际中多采用分层施工,层间的连续状态为非连续状态,不满足于设计过程的层间连续,非连续状态的层间方式降低了完整基层的承载能力,造成基层受力不利。本文以试验研究不同层间状态的路用性能和有限元建模分析不同层间状态的力学性能为核心,探究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的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国内现状调查与分析。(2)原材料试验及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3)大厚度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实验研究。包括不同层间状态的基层材料劈裂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4)基层不同施工方式(分层、全厚施工)路面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整层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分层施工基层结构之间力学性能。(5)大厚度基层施工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结论:(1)室内试验共模拟3种不同层间结合状态中,完全连续状态层间结合状态良好。(2)不同层间状态,试件抗压强度差异明显,龄期为7d时,完全连续试件强度比半连续状态高15.7%,比光滑状态高18.2%。不同龄期的试件,强度规律相同。(3)不同层间状态的小梁试件抗折强度差异明显,完全连续状态试件的抗折强度比半连续状态高51.2%,比光滑状态高73.5%。(4)不同层间状态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回弹模量。(5)不同层间状态,试件的劈裂强度没有明显差异。这应该和劈裂强度施加荷载的方式有关。(6)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大厚度基层路面结构路面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采用分层施工的路面结构,路表弯沉减小14.3%,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7.3%;在重载作用下,大厚度基层路面结构路表弯沉减小11.4%,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13.0%。(7)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整层施工时,基层厚度为30cm与分层施工36cm在层底拉应力指标是相同的,即整层施工可减小基层的设计厚度。
李智辉[9](2019)在《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了保障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更加的舒适、安全高效,减少资产损失,降低其养护成本,有必要对它的早期病害采用切实可行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加以解决,以达到延长路面可用年限的目的。目前国内针对此种路面结构的主要预防养护技术包括: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纤维碎石封层、超薄磨耗层和薄层罩面层等,其中纤维碎石封层作为一种性能良好、成本较高的封层,其施工预防性养护方法快捷,能够有效解决裂缝、磨损、松散和渗水等问题。由于加入了纤维稳定剂,其应力吸收和扩散能力、稳定性和耐水性等均优于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我国自2007年首次引进纤维碎石封层以来,十余年的时间里,在辽宁、浙江、山东、广东等省逐步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实体工程开展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依托实体工程,通过对旧路交通量、路面状况指数、强度指数及破损情况等的调查和分析,判断是否可以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此基础上,考虑施工、用户、环境等因素,采用综合判别系数评价不同养护技术的优劣,以提出多种合适的养护方法用于实体工程;并通过对所选养护方法适用条件、经济因素等的探讨,找出最适宜的养护措施以及相应的材料类型。通过分析现有的纤维封层配合比的设计与测试的方式特点,通过路用性能选择一个相对简单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配合比,并提出合理的结构设计过程,并确定关键材料的用量范围。通过对病害预处理、施工工艺、养护效果观察和后评估等的分析与总结,以提出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标准。并考虑公路等级、交通量和工程经验等状况,给出评价标准的合理化建议。玄武岩纤维封层技术属于一种全新的公路养护技术,是近年来针对玄武岩纤维材料和封层设备共同探究专研的发展结晶。如果在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时就采取该技术进行必要的预防性养护,不仅会令旧路面恢复路用功能,且进一步增强了防水、防滑、防裂等多种优势,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防护层,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年限。
孙炜[10](2019)在《扬州市城市道路路面养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里程以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城市道路进入了管养并重的阶段,这也对道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技术问题,主要涉及到道路材料的选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养护施工方法的改善等;二是管理问题,涉及到养护制度、管理策略和水平的提升。为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道路全寿命周期维护费用,需对这两方面进行全面改善。本文从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制度两方面,对扬州市城市道路的养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扬州市现行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和常用的养护技术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基于路面检测和现场钻芯取样的结果,研究了扬州市城市道路的主要病害类型,从沥青质量、设计规范、气候因素、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的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平行交叉作业对路面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扬州市文昌路养护维修案例工程,从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沥青混凝土抗病害能力和路基承载能力的有效技术以及养护工作质量控制优化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对道路养护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州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变形、裂缝等病害是主要病害类型,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气候、日常养护管理等为病害的主要成因;选取SUP、SMA等级配作为面层沥青结合料,并采用地聚合物等新材料级新工艺对路基进行补强,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路用性能;强化日常养护质量、采用再生沥青技术应用及道路挖掘恢复养护技术等,能够显着提高道路的养护效能。要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本文认为主要从系统化、专业化、科技化等方面入手,即建立科学养护体系、编制执行合理化的养护规划,实现系统化养护;通过市场化行为选择专业的养护维修队伍,实行专业化养护;引进运用好先进的养护观念和养护材料、技术和设备,实现科技化养护。本研究所提出的道路养护技术及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提升方案及具体建议,可用于指导扬州市城市道路养护质量的提升,对相关城市道路养护的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理统计与灰关联分析方法 |
2.1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2.1.1 数学期望值 |
2.1.2 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
2.1.3 其他数据分布特征数 |
2.1.4 统计质量控制原理 |
2.1.5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6 质量控制图及基本原理 |
2.2 灰关联分析方法 |
2.2.1 灰关联分析方法 |
2.2.2 灰关联决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质量对比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依托工程概况 |
3.1.2 工程特点 |
3.2 沥青质量分析 |
3.2.1 沥青质量对比分析 |
3.2.2 沥青质量变异性分析 |
3.2.3 沥青质量控制措施 |
3.3 集料与矿粉质量分析 |
3.3.1 集料质量分析 |
3.3.2 矿粉质量分析 |
3.3.3 集料质量控制措施 |
3.3.4 矿粉质量控制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分析 |
4.1 LM2 标SMA-13 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
4.1.1 SMA-1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2 SMA-1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1.3 SMA-13 配合比验证 |
4.2 LM2 标SUP-20 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
4.2.1 SUP-20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2.2 SUP-20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2.3 SUP-20 配合比验证 |
4.3 LM2 标ATB-25 下面层配合比设计 |
4.3.1 ATB-25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3.2 ATB-25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3.3 ATB-25 配合比验证 |
4.4 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指标质量控制 |
4.4.1 各标段混合料油石比质量控制 |
4.4.2 各标段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 |
4.4.3 各标段混合料体积指标质量控制对比 |
4.5 各标段沥青混合料性路用性能指标对比 |
4.5.1 高温稳定性指标对比 |
4.5.2 低温抗裂性指标对比 |
4.5.3 水稳定性指标对比 |
4.6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灰关联分析 |
4.7 影响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灰关联分析 |
4.8 影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灰关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面成型质量对比分析与评价 |
5.1 各标段压实度对比分析 |
5.1.1 影响路面压实度的灰关联分析 |
5.1.2 各标段压实度变异性对比 |
5.2 各标段渗水系数对比 |
5.2.1 影响路面渗水系数的灰关联分析 |
5.2.2 渗水系数变异性对比 |
5.3 各标段面层厚度对比分析 |
5.3.1 面层厚度变异性对比 |
5.4 各标段平整度对比分析 |
5.4.1 平整度变异性对比 |
5.5 路面检测指标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1 压实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2 渗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3 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概况 |
1.2.2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概况 |
1.2.3 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 |
2.1 工程实例介绍 |
2.2 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3 桥面铺装层病害原因分析 |
2.3.1 结构理论与设计的影响 |
2.3.2 水的影响 |
2.3.3 温度的影响 |
2.3.4 施工工艺的影响 |
2.3.5 桥面防水粘结层的影响 |
2.3.6 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的影响 |
2.4 桥面铺装受力情况分析 |
2.4.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 |
2.4.2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 |
2.4.3 桥面铺装受力分析结论 |
2.5 材料质量控制 |
2.5.1 集料的质量控制 |
2.5.2 沥青质量控制 |
2.5.3 填料质量控制 |
2.5.4 纤维的质量控制 |
2.5.5 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面铺装桥面防水粘层材料及性能研究 |
3.1 桥面铺装防水粘层材料应具备的功能 |
3.2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和铺装层结构型式 |
3.2.1 本文研究的防水粘层材料 |
3.2.2 研究的桥面结构型式 |
3.3 不同防水粘层材料的层间抗剪性能 |
3.4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拉性能 |
3.5 不同粘层材料的层间抗渗性能 |
3.5.1 加压渗水试件的制备 |
3.5.2 加压渗水装置的开发与加压渗水试验 |
3.5.3 加压渗水试验结果分析 |
3.6官亭1#特大桥公路桥面铺装工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4.1 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 |
4.1.1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1.2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4.2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
4.3 铺装上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3.1 谢伦堡析漏试验检验(烧杯法) |
4.3.2 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 |
4.3.3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试验检验 |
4.3.4 动稳定度试验检验 |
4.3.5 低温抗裂性检验 |
4.4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 |
4.4.1 初选级配 |
4.4.2 沥青用量的估计 |
4.4.3 试验级配的评价 |
4.4.4 选择设计级配的沥青用量 |
4.4.5 最大次数验证 |
4.4.6 设计结论 |
4.5 铺装下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性能验证 |
4.5.1 水稳定性检验 |
4.5.2 高温稳定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 |
5.1 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 |
5.1.1 矿料级配的控制 |
5.1.2 拌合温度的控制 |
5.1.3 油石比的控制 |
5.2 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 |
5.2.1 桥面板的准备工作 |
5.2.2 机械设备要求 |
5.2.3 防水粘层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
5.3 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
5.4 桥面铺装压实质量控制 |
5.4.1 合理的碾压温度 |
5.4.2 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 |
5.4.3 压实中的其他问题 |
5.4.4 沥青混合料碾压工程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渭武高速公路官亭1#特大桥桥面铺装工程性能检测 |
6.1 检测指标要求 |
6.2 检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早强再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水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再生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2.1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加工工艺 |
2.1.1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加工工艺原则 |
2.1.2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国内外的加工工艺流程 |
2.1.3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国内外加工设备 |
2.1.4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加工工艺选择 |
2.2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控制 |
2.2.1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控制指标 |
2.2.2 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检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再生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与方案 |
3.1.1 原材料选定及检验 |
3.1.2 配合比设计流程 |
3.1.3 配合比设计方案 |
3.2 再生基层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选择 |
3.2.1 再生基层混合料成型方法 |
3.2.2 再生基层混合料成型方式选择 |
3.3 再生基层混合料强度测试 |
3.3.1 击实试验 |
3.3.2 试件成型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再生基层混合料力学性质研究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方案与结果 |
4.2 再生基层混合料抗裂性能研究 |
4.3 再生基层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 |
4.3.1 再生基层材料水损害 |
4.3.2 再生基层混合料水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特性研究 |
5.1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2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强度特性 |
5.3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早强机理 |
5.4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施工特性研究 |
5.4.1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固化特性 |
5.4.2 早强型基层再生混合料施工时间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再生实体工程实施与技术评价 |
6.1 实体工程背景 |
6.2 试验路铺筑 |
6.3 施工配合比及施工过程 |
6.3.1 施工配合比 |
6.3.2 施工过程 |
6.4 实体工程技术评价 |
6.4.1 实体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
6.4.2 实体工程质量检测结果 |
6.4.3 实体工程使用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7.1 经济效益分析 |
7.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性状研究 |
2.1 概述 |
2.2 基层铣刨料性状特征分析 |
2.2.1 基层铣刨料表面宏观特征 |
2.2.2 基层铣刨料表面微观特征 |
2.3 基层铣刨料性状指标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 |
2.3.1 基层铣刨料性状试验方案设计 |
2.3.2 铣刨料级配分析 |
2.3.3 铣刨料压碎值指标分析 |
2.3.4 铣刨料其他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成型方式和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 概述 |
3.2 不同成型方式下冷再生混合料物理特性研究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最大干密度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
3.3 不同成型方式下试件均匀性对比研究 |
3.3.1 静压成型和振动成型试件均匀性对比分析 |
3.3.2 与现场成型试件均匀性对比分析 |
3.4 旧料性状指标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3.4.1 级配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压碎值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 养生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3.5.1 养生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2 养生温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3 养生时间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6 延迟成型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3.7 沥青铣刨料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7.1 RAP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
3.7.2 RAP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试验段工程应用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段研究分析及初步方案设计 |
4.2.1 室内研究成果应与工程应用有效衔接 |
4.2.2 冷再生现场施工设备调研 |
4.2.3 试验段初步方案设计及检测指标 |
4.3 试验段实施进展 |
4.3.1 试验段前期检测 |
4.3.2 试验段配合比设计 |
4.3.3 试验段施工方案 |
4.3.4 试验段检测 |
4.4 试验段工程总结 |
4.4.1 各路段试验段存在问题 |
4.4.2 试验段研究结论初步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深入研究 |
5.1 概述 |
5.2 再生机组行进速度影响研究 |
5.3 水泥撒布和新集料添加方式的影响研究 |
5.3.1 不同水泥撒布方式对施工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
5.3.2 不同新集料添加方式对施工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
5.4 再生路段长度和碾压工艺的影响研究 |
5.4.1 再生路段施工长度的合理性分析 |
5.4.2 碾压工艺的研究 |
5.5 再生效果跟踪观测研究 |
5.5.1 工程试验段跟踪观测方案 |
5.5.2 工程试验段跟踪观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立庄公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公路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管理的定义 |
2.1.2 公路质量的概念 |
2.1.3 公路质量控制的原则 |
2.1.4 公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2.2 影响公路质量的原因分类 |
2.3 故障树简介 |
2.3.1 故障树概念及术语符号 |
2.3.2 布尔规则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项目概况及质量管理现状 |
3.1 项目简介 |
3.2 技术指标及施工环境 |
3.3 路基、路面设计简介 |
3.3.1 路基设计简介 |
3.3.2 路面设计简介 |
3.4 质量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4.1 质量管理制度 |
3.4.2 质量管理组织 |
3.4.3 管理执行效果分析 |
3.4.4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故障树分析道路工程质量问题 |
4.1 故障树的建树及分析 |
4.1.1 故障树的建树方法和步骤 |
4.1.2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4.1.3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4.2 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高立庄道路工程质量进行分析 |
4.2.1 高立庄公路故障树概述 |
4.2.2 路基故障分析 |
4.2.3 路面故障分析 |
4.2.4 原材料故障分析 |
4.2.5 各故障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道路质量控制措施 |
5.1 路基质量故障控制措施 |
5.2 路面质量故障控制措施 |
5.3 原材料质量故障控制措施 |
5.4 其他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 |
5.5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 |
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6.2 质量管理体系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
6.2.1 质量管理成熟度划分标准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实施评价与结果分析 |
6.3.1 模糊矩阵的建立及其计算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四川省南充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现状 |
1.2.2 国内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材料的工程特性分析 |
2.1 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分析 |
2.2 级配碎石材料承载力特性分析 |
2.3 筛孔通过率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4 级配碎石材料的CBR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室内试槽试验 |
3.1 试槽结构层铺设及检测 |
3.1.1 试槽土基 |
3.1.2 级配碎石基层 |
3.1.3 布设压力测定盒 |
3.1.4 底基层和基层回弹模量测定 |
3.1.5 沥青面层 |
3.2 试槽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路研究 |
4.1 试验路概况 |
4.2 级配碎石配合比 |
4.3 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
4.3.1 制作硬路肩 |
4.3.2 拌和 |
4.3.3 铺筑 |
4.3.4 洒布沥青透层油 |
4.3.5 碾压 |
4.3.6 接缝处理 |
4.4 级配碎(砾)石基层施工技术 |
4.5 试验路检测与评价 |
4.5.1 路面弯沉检测 |
4.5.2 平整度测定 |
4.5.3 路面破损调查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推荐结构及施工控制技术 |
5.1 推荐结构组合 |
5.1.1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要点 |
5.1.2 适应公路级别 |
5.1.3 推荐路面结构 |
5.2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控制技术 |
5.2.1 施工工艺 |
5.2.2 施工技术控制 |
5.2.3 质量控制 |
5.3 沥青面层施工控制技术 |
5.3.1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
5.3.2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控制措施 |
5.4 经济效益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SRX水基聚合物及其稳定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用柔性基层材料研究现状 |
1.2.2 SRX聚合物路用材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RX聚合物材料物理力学特性 |
2.1 原材料及试验仪器 |
2.1.1 SRX聚合物 |
2.1.2 试验仪器 |
2.2 SRX聚合物组分分析 |
2.2.1 馏分分析 |
2.2.2 蒸发残留物试验 |
2.3 FT-IR分析 |
2.4 热重分析 |
2.5 黏附性试验 |
2.6 高温流变性能 |
2.6.1 试样的制备 |
2.6.2 温度扫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强度特性 |
3.1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
3.1.1 SRX聚合物 |
3.1.2 矿质集料 |
3.1.3 级配 |
3.1.4 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
3.1.5 养护条件 |
3.1.6 强度指标 |
3.2 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
3.2.1 CBR试验设备及方法 |
3.2.2 CBR试件成型及养护 |
3.2.3 CBR值测试 |
3.3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CBR影响因素 |
3.3.1 SRX掺量 |
3.3.2 养护龄期 |
3.3.3 级配 |
3.3.4 浸水影响 |
3.4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劈裂强度 |
3.4.1 试验试件制作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与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对比 |
3.5.1 水泥 |
3.5.2 击实试验 |
3.5.3 CBR试验 |
3.5.4 柔性稳定材料强度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 |
4.1 动态回弹模量 |
4.2 动三轴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加载波形 |
4.2.3 应力加载循环序列 |
4.2.4 试件成型 |
4.2.5 试件安装 |
4.2.6 试验数据采集 |
4.3 动三轴试验模型及参数 |
4.4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动态回弹模量影响因素 |
4.4.1 级配 |
4.4.2 SRX掺量 |
4.4.3 养护龄期 |
4.4.4 应力状态 |
4.5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K-θ模型拟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RX聚合物级配碎石基层试验路铺筑与质量控制 |
5.1 试验路简介 |
5.2 试验路设计 |
5.2.1 试验路段道路结构设计 |
5.2.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5.2.3 试验路室内试验 |
5.3 试验路施工 |
5.3.1 SRX聚合物结构层的下承层 |
5.3.2 施工过程 |
5.3.3 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
5.4 质量检测 |
5.4.1 压实度及厚度 |
5.4.2 残留含水率 |
5.4.3 现场CBR |
5.4.4 验收弯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及取得科研成果 |
(8)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典型路面结构 |
1.1.2 (大厚度)半刚性基层的概念及性能 |
1.1.3 半刚性基层应用现状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试验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 |
2.2.2 击实试验 |
2.2.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 |
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1.1 试验方案 |
3.1.2 无侧限抗压强度(C-B-3) |
3.1.3 无侧限抗压强度(C-C-2) |
3.2 抗折强度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数据分析 |
3.3 抗压回弹模量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实验结果 |
3.4 劈裂强度 |
3.4.1 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厚度(全厚式)基层力学性能分析 |
4.1 力学分析模型及设计参数 |
4.1.1 力学模型 |
4.1.2 设计参数 |
4.2 标准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 |
4.2.1 工况一(分层施工) |
4.2.2 工况二(全厚度整层施工) |
4.3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 |
4.3.1 工况一(分层施工) |
4.3.2 工况二(全厚度整层施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厚度(全厚度)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
5.1 施工设备要求 |
5.1.1 摊铺机 |
5.1.2 压路机 |
5.2 施工工艺 |
5.2.1 施工准备 |
5.2.2 施工 |
5.3 试验段施工工艺及质量评价 |
5.3.1 试验段概况 |
5.3.2 施工设备 |
5.3.3 检测数据及质量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9)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玄武岩纤维封层技术的优势 |
第二章 旧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评定及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
2.1 沥青路面早期的主要病害 |
2.2 病害成因分析 |
2.2.1 设计施工中的问题 |
2.2.2 运营中的问题 |
2.3 国省道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 |
2.4 依托工程路面技术状况评定 |
2.5 养护决策 |
第三章 玄武岩纤维碎石封层路用指标及配合比设计 |
3.1 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
3.2 试验方法 |
3.2.1 防水能力的要求及试验方法 |
3.2.2 抗裂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3.2.3 抗滑能力要求 |
3.3 配合比设计 |
3.3.1 配合比设计方法 |
3.3.2 配合比设计流程 |
3.3.3 配合比设计 |
3.3.4 原材料要求 |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碎石封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
4.1 施工准备 |
4.1.1 人员准备 |
4.1.2 机械设备准备 |
4.1.3 材料准备 |
4.1.4 病害处治 |
4.2 施工工序 |
4.3 质量评价与验收 |
第五章 养护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扬州市城市道路路面养护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道路特点 |
1.2.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
1.2.3 市政道路养护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扬州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
2.1 扬州市城市道路情况介绍 |
2.2 扬州市城市道路现行养护管理体制及技术 |
2.2.1 路面养护管理体制现状介绍 |
2.2.2 路面养护技术现状介绍 |
2.2.3 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扬州市城市道路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3.1 扬州市城市道路的主要病害 |
3.2 扬州市城市道路病害成因分析 |
3.2.1 常见破坏类型 |
3.2.2 典型道路病害分析 |
3.2.3 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扬州市城市道路养护对策应用研究 |
4.1 道路养护方案 |
4.1.1 案例工程概况 |
4.1.2 道路数据调查 |
4.1.3 案例工程养护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4.1.4 案例工程养护技术方案 |
4.2 道路养护管理对策 |
4.2.1 优化技术方案解决养护存在的问题 |
4.2.2 主要原材料质量管理 |
4.2.3 养护施工过程管理 |
4.3 城市道路使用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D]. 唐建华.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 马宝君. 长安大学, 2020(06)
- [3]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早强再生技术研究[D]. 王彬. 长安大学, 2020(06)
- [4]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 王文钊. 扬州大学, 2020(04)
- [5]高立庄公路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D]. 高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6]四川省南充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D]. 李旭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SRX水基聚合物及其稳定材料性能研究[D]. 邓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D]. 黄欢.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 李智辉. 长安大学, 2019(06)
- [10]扬州市城市道路路面养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孙炜. 扬州大学, 2019(06)
标签:级配碎石论文;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论文; 路面结构层论文; 配合比论文; 质量控制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