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薏苡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秦代林,蒋小霞,蔡金雄,苟康林,周树峰,张黎骅[1](2021)在《薏苡压缩力学特性试验及响应面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薏苡力学特性,提高机械脱壳方式下的薏苡脱壳质量。以破壳力和破仁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了薏苡的压缩力学特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施压方向、施压速度和干基含水率对薏苡破壳力和破仁力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破壳力、破仁力与试验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利用响应面法以薏苡可承受的破壳力最小、破仁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得到薏苡脱壳的最佳组合参数为:施压方向为正向施压,施压速度7.598mm·min-1,干基含水率7.048%,此时的薏苡可承受的破壳力为22.067 N,破仁力为86.016 N。经平行试验验证得到的破壳力为21.1 N,破仁力为82.6 N。验证结果与优化结果误差均小于5.0%,优化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研究结论可为薏苡脱壳加工装备的研究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练启仙,杨光粉,岑怡红,李祥栋,蒋太英,张万芹[2](2021)在《不同条件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在自然环境下的萌发情况,研究了不同温度、碳源、氮源、培养基、p H、光照等条件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了冬孢子萌发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抑制其萌发,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72h时各温度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其差异显着;中性和偏酸条件有利于冬孢子萌发,适宜pH为5~7;不同碳源和氮源中,72h时的冬孢子萌发较好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乳糖和苯丙氨酸,且它们与其它碳源和氮源间差异显着;燕麦和薏苡液体培养基对冬孢子的萌发相对较好;光暗交替和全黑暗利于冬孢子的萌发,紫外光可抑制冬孢子的萌发;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9℃10min。
李祥栋,陆秀娟,潘虹,魏心元,陆平,高爱农,周美亮,石明[3](2022)在《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薏苡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薏苡种质资源的粳、糯性特征,并筛选优异资源作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基础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表型分析,供试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碘试剂快速染色法对116份薏苡属资源进行胚乳类型鉴定,并通过Waxy基因分型技术筛选优异薏苡资源。结果显示,在全部资源中,29份野生型资源糯性籽粒百分率在0~25.00%之间,均表现出粳性(非糯性)特征。87份栽培资源中粳、糯性胚乳类型均存在,包括纯粳性资源8份,纯糯性资源17份,62份材料以两种胚乳类型的混杂形式。根据表型鉴定和单籽粒的粳糯性分型,筛选出16份遗传稳定、性状差异明显的优良株系,其中,糯性材料14份,其总淀粉含量为57.82%~71.51%,直链淀粉含量为0~4.98%;粳性材料2份,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7.33%和65.65%,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3.75%和25.48%。PCR检测结果显示,14份糯性品系扩增出单一的550 bp片段,2份粳性品系扩增出单一的约850 bp片段。糯性和粳性株系材料的直连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差异明显,而且Waxy位点基因型的纯合、遗传稳定,可作为薏苡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的基础遗传材料。
方瑞[4](2021)在《从宋代诗词看薏苡的文学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薏苡起源于我国本土,在我国已有6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悠久的农业文明中,薏苡在中国农作物栽培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先民的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薏苡除了有实用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学和人类学的宣泄功能、调节功能和图腾功能。本文从宋代有关薏苡的诗歌入手,分析薏苡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特征。
曾海英[5](2021)在《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杂粮消费时尚、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杂粮特有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及分离纯化技术、风味营养杂粮新产品开发、以及微生物发酵转化提升杂粮产品品质和生理功能等,已成为国内外杂粮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因其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自古就是食药皆佳的“粮药”之一。本论文针对薏米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利用率低下、高附加值产品匮乏的产业链延伸技术“瓶颈”,采用益酵益生型红曲霉对薏米进行发酵代谢转化,实现多重活性组分富集与叠加;针对高增量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形成路径与量变机理;采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对发酵产物进行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以期为研发高活性功能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6份薏苡种质资源中,晴隆白壳薏苡子粒品质最优,富含蛋白质(13.42 g/100g)和薏苡素(7.46 mg/100 g)。晴隆白壳薏苡谷脱壳碾米产生的碎薏米副产物,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与精米、糙米含量相近,但淀粉(71.30 g/100 g)和粗多糖(60.30 g/100g)(p<0.05)含量高于精米和糠,且还富含薏苡酯(4.00 mg/g)、薏苡素(2.83 mg/100g)、芦丁(1.20 mg/g)等活性成分,可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目标活性物质的转化与富集。(2)将碎薏米按装料量7.22 g/100 mL、料液比50:17、初始p H值6.5、121℃蒸料6 min后,按质量百分比接种9%的红曲霉种子液(孢子浓度≥106个/mL),于28±1℃下发酵10 d,发酵产物中4种特征性活性成分均高效累积,其中薏苡素与薏苡酯含量较碎薏米原料分别提高4.06倍和4.45倍,达6.50 mg/100 g和17.80 mg/g,而洛伐他汀(167.90 mg/100 g)与红曲色素(色价1058 U/g)则实现新增富集。值得关注的是,发酵产物亲脂性组分增量极显着(p<0.01),较原料组提高了2.05倍,提取率达8.63%;其中还富含α-生育酚(17.88μg/g)、γ-三烯生育酚(72.53μg/g)、γ-谷维素(655.01μg/g)、β-谷甾醇(53.32μg/g)等活性成分,尤其增量最大的α-生育酚、1个未知组分和γ-谷维素,分别提高162.55倍、34.30倍和24.99倍;经GC-MS/MS鉴定,未知组分为(3β)-3-羟基-5-烯-17-甾酮,是一种极具生理活性的甾体激素类化合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新型膳食补充剂。(3)鉴于红曲霉发酵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的菌种依赖性,采用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代谢路径及富集机理: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的富集涉及3条代谢路径与12个关键功能蛋白(酶)的表达,即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3-脱氢奎尼酸合成酶[EC:4.2.3.4],3-脱氢奎尼酸脱氢酶I[EC:4.2.1.10],莽草酸脱氢酶[EC:1.1.1.25],莽草酸激酶[EC:2.7.1.71]和3-磷酸莽草酸1-羧基乙烯基转移酶[EC:2.5.1.19]蛋白表达上调,促进莽草酸富集。酪氨酸代谢路径中乙醛脱氢酶[EC:1.2.1.5]蛋白表达上调,促进尿黑酸富集;尿黑酸双加氧酶[EC:1.13.11.5]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EC:3.7.1.2]蛋白表达下调,防止尿黑酸向乙酰乙酸盐转化,确保底物充足。泛醌与其它萜-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中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EC:1.13.11.27]基因表达上调,促进对羟基苯丙酮酸生成尿黑酸;尿黑酸植基转移酶[EC:2.5.1.115]催化尿黑酸(HGA)和异戊烯基二磷酸(Pr DP)生成生育酚前体物质2-甲基-6-植基-苯醌(MPBQ);生育酚环化酶[EC:5.5.1.24]催化MPBQ前体物质生成γ-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生育酚O-甲基转移酶[EC:2.1.1.95]促进发酵体系中γ-生育酚、γ-三烯生育酚等类型向α-生育酚或其三烯生育酚形式转化。γ-谷维素(阿魏酸甾醇酯)与(3β)-3-羟基-5-烯-17-甾酮的富集涉及甾类生物合成路径,与甾类化合物形成累积密切相关。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体系中甾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受14α-甾醇去甲基酶[EC:1.14.14.154]、Cyp51A[CYP51G1]、甾醇去饱和酶[EC:1.14.19.20]、7δ-甾醇5-去饱和酶[ERG 3]、C-24甾醇还原酶[ERG 4]和7δ-甾醇5(6)-去饱和酶[STE 1]基因的表达调控,它们与脱氢胆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谷甾醇的高量累积相关,为γ-谷维素和甾酮的酯化反应提供充足底物;而甾醇24-C-甲基转移酶[EC:2.1.1.41]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EC:1.14.14.154 1.14.15.36]蛋白的高表达也促进代谢路径末端产物植物甾醇的高量累积。(4)红曲霉发酵的碎薏米经超临界CO2萃取的精油组分(FCS-O),提取率可达12.8%,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其γ-三烯生育酚、γ-谷维素、薏苡酯和油酸浓度分别达到72.83μg/g、745.96μg/g、9.65 mg/g和316.58 mg/100 g DW。FCS-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易感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氧化,防止脂质氧化和过氧化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168 h后7-酮胆固醇和过氧化物的浓度下降12.99倍和2.72倍,仅为8.42 g/mL和16.16 mmol/kg(p<0.01)。红曲薏米精油还具有抗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的作用(IC50=2.13 mg/mL),而对正常猴肾细胞CV-1无细胞毒作用;且抗癌活性较发酵前显着提高,抑制HEp2细胞增殖的IC50降低42%。经食用安全性评价证实,FCS-O无急性毒性(LD50>10 g/kg bw,属实际无毒),无诱变性、细胞毒性或遗传毒性。作为一种高活性多组分精油,应用潜力巨大,可开发为食品、食品配料、营养补充剂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升产品性能与保健功效。
窦豆[6](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李祥栋,戴燚,潘虹,陆秀娟,魏心元,石明,苏跃[7](2021)在《薏苡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旨在为薏苡科学施肥及高产潜力挖掘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薏苡品系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年进行大田试验,分析其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NPK)元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规律。结果表明,4个薏苡品系的全株总生物量干重在20.5~24.7 t/hm2,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干重在18.4~22.6 t/hm2之间,但是籽粒产量相对偏低,产量为1969.2~3109.1 kg/hm2。从薏苡抽穗至籽粒成熟,整个植株对NP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量均有增加;N元素在抽穗至扬花期主要分布在茎鞘和叶片,至完全成熟籽粒中N素积累及分配均高于其他部位,而PK元素则主要分配在茎鞘部位。薏苡植株总NPK的吸收量平均为183.93 kg/hm2、62.57 kg/hm2和320.56 kg/hm2,平均吸收比例为N:P:K=2.94:1:5.12。薏苡NPK元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相对偏低,每100 kg籽粒对NPK养分需求量分别为5.6~7.3 kg,1.7~2.4 kg,8.0~15.0 kg。4个薏苡品系整体物质累积能力强、生物量大,但籽粒对NPK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相对较低,高产潜力的挖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赵春,隋学圃,崔宏伟,韩金龙,王志芬[8](2021)在《滨海盐碱地薏苡间作土木香立体种植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作者阐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薏苡与土木香间作立体种植技术,以期探索滨海盐碱地土木香的栽培模式,在不影响薏苡生产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光能、养分、水分和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
熊露露,王健健,姬拉拉,邓小红,刘筱[9](2021)在《氮磷缺乏对薏苡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薏苡为试材,采用沙培盆栽方式设置对照(全素营养)、缺氮、缺磷、缺氮磷4个处理,测定分析了薏苡生长前期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氮磷元素缺乏对薏苡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薏苡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1)缺氮、缺磷、缺氮磷均显着降低薏苡株高、根长、总叶片数、比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导致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80.65%、77.88%、91.24%;2)缺氮、缺磷、缺氮磷显着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缺氮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14.29%,缺磷、缺氮磷时活性升高;3)薏苡可溶性糖含量在缺磷时较对照显着增加102.00%,缺氮和缺氮磷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显着降低54.35%、34.59%。缺素处理总体上抑制了薏苡的生长,且缺氮磷比单独缺氮、缺磷对薏苡生长及生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王红娟,於春,路献勇,江本利,胡积送,余黎明,朱加保,闫晓明[10](2020)在《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氮浓度和品种差异对苗期薏苡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阐明薏苡响应氮营养的机理及指导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薏1号和皖薏2号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以NH4NO3为氮源,设4个氮水平(0、5、15和25 mmol/L)处理,处理后第4、8、12和16 d测定不同处理薏苡幼苗的地上部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整个培养过程中,皖薏1号表现出茎细、叶窄、叶色偏浅,皖薏2号表现出茎粗、叶宽、叶色偏深,与皖薏1号相比,皖薏2号的株高相对偏低。2个皖薏品种5~25 mmol/L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整体上高于0 mmol/L处理,而根冠比低于0 mmol/L处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皖薏1号的地上部干重随着氮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表现为0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15 mmol/L处理<25 mmol/L处理;皖薏2号的地上部干重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为0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25 mmol/L处理<15 mmol/L处理。不同培养时间下,5~25 mmol/L处理间的幼苗根冠比无显着差异(P>0.05,下同)。在0 mmol/L处理下,同一培养时间皖薏2号的地上干重和根冠比高于皖薏1号。2个品种除培养第4 d的叶绿素(a+b)含量为15 mmol/L处理最高外,其他培养时期的叶绿素(a+b)含量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培养8~16 d时15和25 mmol/L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显着高于0 mmol/L处理(P<0.05,下同),相同条件下皖薏1号的叶绿素(a+b)含量均低于皖薏2号。皖薏1号5~25 mmol/L处理幼苗的Pn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0 mmol/L处理;皖薏2号幼苗的Pn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为15 mmol/L处理幼苗的Pn最高,且显着高于0 mmol/L处理。皖薏1号的Fv/Fm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整体上呈升高趋势,皖薏2号的Fv/Fm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不同薏苡品种的最适氮浓度存在差异,25 mmol/L或更高氮浓度较适宜皖薏1号幼苗生长,15 mmol/L氮浓度较适于皖薏2号幼苗生长。皖薏2号表现出氮高效品种特征。
二、薏苡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薏苡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薏苡压缩力学特性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设备 |
1.2 数据采集与测量方法 |
1.2.1 定义施压方向 |
1.2.2 破碎最大值的采集 |
1.2.3 破碎变形量的测量 |
1.2.4 干基含水率的测量 |
1.2.5 薏苡壳仁间隙的测量 |
1.2.6 数据采集方法 |
1.3 试验方案与设计 |
1.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1.3.2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薏苡压缩曲线分析 |
2.2 单因素试验分析 |
2.2.1 施压方向对破壳力与破仁力的影响 |
2.2.2 施压速度对破壳力与破仁力的影响 |
2.2.3 干基含水率对破壳力与破仁力的影响 |
2.3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显着性分析 |
2.3.1 破壳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2 破仁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 参数优化及验证结果分析 |
3 结论 |
(2)不同条件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1. 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
2. 不同温度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不同p H值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4. 不同碳源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5. 不同氮源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6. 不同培养基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7. 不同光照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8. 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薏苡黑穗病的症状 |
(二)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及萌发形态 |
(三)不同条件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1. 不同温度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2. 不同p H值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不同碳源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4. 不同氮源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5. 不同培养基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6. 不同光照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7. 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三、结论与讨论 |
(3)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大田种植 |
1.3.2 薏苡属资源的粳、糯性表型分型 |
1.3.3 薏苡总DNA提取 |
1.3.4 薏苡Waxy基因的PCR分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薏苡属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
2.2 薏苡属种质资源的粳、糯性及其分布特征 |
2.3 薏苡优异材料筛选及淀粉含量特征 |
2.4 薏苡株系的胚乳特性及Waxy基因分型 |
3 讨论 |
3.1 薏苡属种质资源评价、筛选与利用 |
3.2 薏苡的驯化与糯性选择 |
(4)从宋代诗词看薏苡的文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长环境 |
二、食用价值 |
三、药用价值 |
四、薏苡的治疗功效 |
(一)宣泄功能 |
(二)调节功能 |
(三)图腾功能 |
五、结语 |
(5)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薏苡资源 |
1.2 薏苡营养素及活性成分 |
1.2.1 碳水化合物 |
1.2.2 蛋白质 |
1.2.3 脂类 |
1.2.4 维生素与矿物质 |
1.2.5 甾醇及其衍生物 |
1.2.6 多酚类 |
1.2.7 其它活性成分 |
1.3 薏苡药理活性与生理功能 |
1.3.1 药理活性 |
1.3.2 抗氧化 |
1.3.3 抗炎症 |
1.3.4 抗肿瘤 |
1.3.5 免疫调节 |
1.3.6 其它生理功能 |
1.4 植物性基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与调控 |
1.5 红曲霉 |
1.5.1 红曲霉代谢产物及其功效 |
1.5.2 组学技术在红曲霉发酵中的应用 |
1.6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薏米基质原料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模型构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4 方法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薏苡种质资源品质 |
2.3.2 贵州薏米产品品质 |
2.3.3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方法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红曲霉活化与复检 |
3.3.2 种子液制备 |
3.3.3 固态发酵与产物检测 |
3.3.4 亲脂性活性组分分析 |
3.3.5 未知增量成分鉴定 |
3.3.6 主要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机理初探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质依赖性 |
4.3.2 菌种依赖性 |
4.3.3 转录组学解析 |
4.3.4 蛋白组学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精油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4 方法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红曲薏米精油品质 |
5.3.2 红曲薏米精油食用安全性 |
5.3.3 红曲薏米精油功能活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图版 |
(6)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薏苡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干物质重测定及测产 |
1.3.2 N、P、K含量的测定 |
1.3.3 计算 |
1.4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薏苡产量及生物量 |
2.2 薏苡N、P、K元素的累积与分配特征 |
2.3 薏苡N、P、K元素需求及吸收比例 |
2.4 薏苡N、P、K元素生产效率、收获指数及利用 |
3 讨论 |
3.1 薏苡N、P、K肥料配比与产量关系 |
3.2 N、P、K养分吸收利用与作物产量形成 |
4 结论 |
(9)氮磷缺乏对薏苡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项目测定 |
1.3.1 生物量测定 |
1.3.2 生理指标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磷缺乏对薏苡生长特性的影响 |
2.2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3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2.5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6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磷缺乏对薏苡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3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5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6 氮磷缺乏对薏苡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10)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根冠比测定 |
1.3.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3.3 光合指标测定 |
1.3.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的影响 |
2.1.1 生长状况 |
2.1.2 地上部干重 |
2.1.3 根冠比 |
2.2 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1 叶绿素(a+b)含量 |
2.2.2 叶绿素a/b |
2.3 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Pn和Fv/Fm的影响 |
2.3.1 Pn |
2.3.2 Fv/Fm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薏苡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薏苡压缩力学特性试验及响应面优化[J]. 秦代林,蒋小霞,蔡金雄,苟康林,周树峰,张黎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 [2]不同条件对薏苡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J]. 练启仙,杨光粉,岑怡红,李祥栋,蒋太英,张万芹.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3]薏苡属种质资源Waxy基因分型及优异资源筛选[J]. 李祥栋,陆秀娟,潘虹,魏心元,陆平,高爱农,周美亮,石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 [4]从宋代诗词看薏苡的文学价值[J]. 方瑞. 汉字文化, 2021(10)
- [5]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D]. 曾海英. 贵州大学, 2021(11)
- [6]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7]薏苡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特征[J]. 李祥栋,戴燚,潘虹,陆秀娟,魏心元,石明,苏跃.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9)
- [8]滨海盐碱地薏苡间作土木香立体种植技术[J]. 赵春,隋学圃,崔宏伟,韩金龙,王志芬.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2)
- [9]氮磷缺乏对薏苡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 熊露露,王健健,姬拉拉,邓小红,刘筱. 北方园艺, 2021(01)
- [10]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王红娟,於春,路献勇,江本利,胡积送,余黎明,朱加保,闫晓明.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