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玖亮,温馨,刁现民,张福锁,李学贤[1](2021)在《我国主要谷类杂粮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文中提出杂粮富含营养成分,既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也有众多矿物质、维生素等,且富含功能性成分,特别是含有较高的抗氧化物质及膳食纤维,使其在营养保健品开发领域具有其他种类作物不可比拟的独特前景。我国杂粮种类丰富,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杂粮的营养保健功能日益凸显,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挑战。我们综述了4种主要谷物杂粮,包括:高粱、小米、大麦和燕麦,在分析其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同时对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马良[3](2020)在《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榆林市小杂粮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嵌入案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农业产业化理论体系,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模式、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从自然与市场机制方面对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形成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榆林小杂粮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的实例说明:借助自然资源、科技优势、品牌优势以及网络平台,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优化结构、加强品种更新和技术推广、壮大龙头企业等切实措施,以及优质评价、文化价值挖掘等创新性方式,不断提高小杂粮综合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使榆林市小杂粮产业走订单化农业、文化型农业和“出口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将对榆林市农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发展前景广阔。(2)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仍然存在。目前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做精做细小杂粮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尚未成型。其次,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原产地分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业务水平和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此外,优质小杂粮产区的“龙头企业”“企业+基地”“基地+农户”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市场的衔接度和连续性不强。最后,榆林市小杂粮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需要进一步打造和升级,“出口型”小杂粮的份额需要进一步加大。(3)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包括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政策体系完善、产销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第一,加大小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根据资源匹配优势,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第二,大力支持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保障优质小杂粮产品的供给。第三,建立小杂粮全产业链的政策引导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第四,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产品提质增效。第五,加大电子商务开发经营力度,大力支持品牌创建,推动产供销产业体系的完善。
冯静[4](2018)在《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大庆市在努力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小杂粮与大产业的相互融合,使得“杂粮化”成为一种产业趋势。大庆市杂粮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市场需求和种植业调整的内外环境对冲下,受传统历史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庆市杂粮种植模式主要采取小农经营为主,呈现出规模化经营程度差、效率低下、机械化水平不高、对市场行情饱和度认知不足、农产品议价能力低等现状,杂粮成品粮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市场站位脚步不稳,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走向。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式分析出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存在着产品品质、成本收益、加工产能、种植加工标准一体化及技术的发展优势,同时在同质化竞争、品牌开发力度、政府及有关部门服务、乡土人员规格、产业间衔接等层面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劣势,在外部环境发展中,种植方向的政策导向、食品加工业的政策扶持、膳食营养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融合的需求等方面助力了大庆市杂粮产业的发展,而加工产品销路不畅、种植效益不稳定、受灾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化开发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同样挑战着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以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测算出大庆市杂粮产业的竞争优势品种,基于黑龙江省杂粮的基本数据,大庆市杂粮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现出绿豆>高粱>谷子>红豆的排序,基于全国杂粮的基本数据得出高粱>红豆>绿豆>谷子的排序。通过进一步剖析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症结所在,提出在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应着重建设杂粮区域化产业带种植、严格追踪市场价格走向、依托科技优势增强杂粮抗风险性、实现在包装上的突破理念、丰富中高端杂粮产业价值链条、引进大型杂粮加工企业等方面的产业策略。以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式,将杂粮产业发展纳入大庆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进军杂粮行业领军步伐,为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李建钦[5](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张雪峰[6](2013)在《中国谷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栽作物,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谷子抗旱耐瘠薄,水分利用效率高,是应对未来水资源短缺日愈严重的战略储备作物,谷子含有丰富的营养,逐渐成为人们所喜爱的食物。谷子在旱作物可持续农业发展及作物遗传育种理论的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夕,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谷子播种面积仍处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首要地位;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谷子播种面积稳定在667-933万公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小麦、玉米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使得玉米和小麦等高产作物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谷子则从粮食主产作物中逐渐退出,种植面积也大幅度减少,自此,谷子逐渐沦为辅粮和配角作物。然而,随着生态、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谷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优势逐渐凸现,成为环境友好型和保健营养型作物。在旱情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富贵病增加、全球饥饿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的历史背景下,谷子的生产和消费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基于此,社会上及学术界对谷子产业发展的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兴起,对谷子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谷子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谷子产业技术研发提供了稳定的经费和历史转折,使我国谷子科研摆脱了困境,迈入了现代化农业科研的轨道;同时干旱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多样性的需求,也增加了社会和市场对谷子的需求,使得谷子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为了摸清谷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中国谷子生产、加工、消费、流通以及谷子产业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谷子产业发展的技术三个角度入手,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并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融合,试验数据与调研数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谷子产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现状,探寻中国谷子产业发展中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揭示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在经过现状分析后提出中国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述分析找出制约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分析和解释,最后结合中国谷子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国谷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国目前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列举了中国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十余个省份的数据,从谷子生产区域布局、产量情况、优质谷子品种、运作良好的谷子合作社等方面了解谷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深层次了解影响谷子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谷子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CCAij)对谷子的各个主产区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得出各个品种的谷子在各个主产区的比较优势,以得出各个主产区种植哪个品种的谷子更加多产,收益更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谷子在古代栽培种植比较广泛,应用和喻意非常丰富;现代谷子生产能力逐渐减弱,播种面积和总产呈逐年下降趋势,单产呈缓慢上升趋势,在全国粮食中的作用越来越小。我国目前谷子区域布局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辽宁、山西、陕西和河南五个省份。目前,谷子加工企业多而小,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产品极少;消费多以米粥和干饭的原粮消费为主为,消费方式比较传统,消费主体单一。谷子出口量总体减少,出口额相对较稳定,对外出口的谷子价格呈现上升趋势。通过试验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张杂谷、地膜覆盖技术、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综合效果评价。得出张杂谷在水浇地条件下与玉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优于同比的常规谷;在干旱条件下,张杂谷则略有一定的优势。在地膜覆盖技术中,一膜两年用穴播谷子无论是同谷子的其它种植模式相比,经济效益最优,适于在甘肃等干旱地区推广。通过对全国谷子生产加工主要企业、专业合作社、小米集散地等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目前谷子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有:“企业+农户”型、“专业合作社+农户”型、“科研单位+企业合作”型、“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和集散地+农户”型;利益联结机制是以合同和合作为主的松散型或半松散型的联结方式。运行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利益联结方式松散,利益主体关系不对称等;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不规范,信用体系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支持。通过对影响谷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自然条件、农民素质、政府扶持程度等是影响谷子生产的主要因素;而人口的数量、人均消费水平、价格变化范围以及行业发展前景会对谷子的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另外国家政策是调节谷子供求平衡,引导并调控谷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指出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谷子产业的发展。中国谷子产业要想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支持力度,注重“小谷子大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另一方面,企业和农户也要加强技术培训,建立谷子产业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实现谷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扩大谷子产业规模,增加农户收益,使谷子产业的各个主体都收益,使我国谷子产业大力发展。本文立足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分析了解了当前我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谈久了谷子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技术经济效益,并对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使谷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以为政府引导、支持谷子产业发展及谷子合作社运行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及决策参考。
朱周平[7](2012)在《西部特色杂粮产业现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障西部地区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本文以我国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为对象,以农业产业化、产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为主要理论基础,对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研究了西部各省特色杂粮作物分布、生产现状、出口贸易、营养价值、加工利用等现状,指出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及主要存在问题。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地区是我国杂粮的主产地。西部杂粮分为小宗粮食和粮豆作物,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重庆、云南、西藏、内蒙等地,种质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产量相对较高,管理合理,产品营养价值好,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成为西部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西部地区自然优势得天独厚。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增产潜力大,环境污染少,杂粮营养成分高,市场广阔,产业优势明显。然而,西部杂粮品种混杂,灾害频繁,产品深加工差,市场供应不足,严重影响杂粮产业发展。3、西部地区发展杂粮产业成绩显着。杂粮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杂粮秸秆柔软易消化,碎粒、荚壳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生长期短,生长快,耐瘠薄,是良好的饲草作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畜牧业发展;杂粮抗逆性强,适宜于西北干旱地区种植,是旱区和山区农民通过种植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解决农村就业岗位6000万。4、西部杂粮生产需要制定相应对策。西部资金紧张,人才缺乏,产品加工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需因地制宜发展杂粮产业,加强行业内部联合,加快科技发展,建立配套的杂粮生产基地,促进规模化生产。同时,政府要建立政策体系,健全监测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示范调控,正向引导国内外消费者。
邢宝龙,朱玉[8](2011)在《晋北地区谷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晋北区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从改变地、肥、水基本生产条件,积极推广秋雨春用,抗旱保全苗,防旱夺高产,大力推广良种,搞好品种区划和良种搭配,合理密植和积极防治病虫等方面总结出了谷子生产的关键技术。
李玉勤[9](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门果桃,陈强,范挨计,门永亮,任龙梅[10](2009)在《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文中认为文章就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的相应对策,提出糜子产业应以选育新品种和解决品种混杂为突破口,加大推广优质糜子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力度,推进内蒙古糜子产业的发展。
二、谷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主要谷类杂粮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粱 |
1.1 高粱的营养成分 |
1.2 高粱的保健功能 |
2 谷子 |
2.1 谷子的营养成分 |
2.2 谷子的保健功能 |
3 大麦 |
3.1 大麦的营养成分 |
3.2 大麦的保健功能 |
4 燕麦 |
4.1 燕麦的营养成分 |
4.2 燕麦的保健功能 |
5 发展问题及对策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小杂粮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小杂粮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小杂粮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
2.1.1 小杂粮是榆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2 小杂粮生产水平稳定 |
2.1.3 小杂粮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
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
2.2.1 产地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难 |
2.2.2 产品深加工落后,市场流通不畅 |
2.2.3 产业协作机制未成型,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 |
第三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及案例分析 |
3.1 自然资源优势 |
3.2 小杂粮品种品牌优势 |
3.3 小杂粮种植增产潜力和种植资源优势 |
3.4 小杂粮独特的饮食文化优势 |
3.5 小杂粮显着的市场价格优势 |
3.6 龙头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逐步构建 |
3.7 创新电子商务营销窗口的崛起 |
3.8 小杂粮生产促进农业生态建设 |
3.9 案例分析 |
3.9.1 案例一:米脂县小杂粮产业发展 |
3.9.2 案例二:定边县荞麦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思路与对策 |
4.1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4.1.1 选育小杂粮区域适生品种 |
4.1.2 集成小杂粮抗旱增效关键技术 |
4.1.3 扩充小杂粮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 |
4.2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与目标 |
4.2.1 榆林市小杂粮发展思路 |
4.2.2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目标 |
4.3 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4.3.1 重视良种良法推广,提高生产效率 |
4.3.2 强化优质杂粮示范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名优特产品供给 |
4.3.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
4.3.4 发展小杂粮精细加工,做优做靓小杂粮产品 |
4.3.5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构建现代化产销体系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
5.1.2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杂粮产业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杂粮 |
2.1.2 杂粮产业 |
2.1.3 新型经营主体 |
2.1.4 SWOT分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庆市杂粮产业概况 |
3.1 大庆市杂粮种植情况 |
3.1.1 杂粮播种面积 |
3.1.2 杂粮品种种植布局与生产区域划分 |
3.1.3 杂粮生产水平 |
3.1.4 杂粮价格走势变化 |
3.2 大庆市杂粮加工业情况 |
3.2.1 杂粮加工企业数量和类型 |
3.2.2 杂粮加工企业布局 |
3.2.3 杂粮加工产品 |
3.2.4 大庆市现有杂粮品牌概况 |
3.3 杂粮种植与加工的产业化经营概况 |
3.3.1 龙头企业接续型 |
3.3.2 合作社衔接型 |
3.3.3 小型市场收购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SWOT分析 |
4.1 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机遇 |
4.1.1 种植机遇 |
4.1.2 加工机遇 |
4.1.3 种植与加工产业链机遇 |
4.2 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威胁 |
4.2.1 种植威胁 |
4.2.2 加工威胁 |
4.2.3 种植与加工产业链威胁 |
4.3 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优势 |
4.3.1 种植优势 |
4.3.2 加工优势 |
4.3.3 种植与加工产业链优势 |
4.4 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劣势 |
4.4.1 种植劣势 |
4.4.2 加工劣势 |
4.4.3 种植与加工产业链劣势 |
4.5 SWOT矩阵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庆市杂粮产业竞争力评价 |
5.1 模型选择 |
5.2 样本数据来源 |
5.3 模型说明 |
5.4 测算结果分析 |
5.4.1 大庆市杂粮产业总体比较优势测算 |
5.4.2 主要杂粮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策略 |
6.1 建设杂粮区域化产业带基地种植 |
6.2 充分借助杂粮工程中心技术优势 |
6.3 实现产品包装特色创新 |
6.4 建设中高端化企业人才支撑团队 |
6.5 梳理正确的杂粮产品定价策略 |
6.6 充分发挥杂粮地域品牌性功能 |
6.7 发展中高端杂粮产业链条 |
6.8 创建大庆市杂粮原粮产地交易平台 |
6.9 强化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度 |
6.10 引进大型杂粮加工企业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源起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经历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视角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特征 |
2.1.3 生物多样性 |
2.1.4 民族源流 |
2.1.5 传统文化 |
2.2 研究社区概况 |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
2.2.2 维西县柯功村 |
2.2.3 德钦县古达村 |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
4.3.2 集体林管理 |
4.3.3 经济林管理 |
4.3.4 神山管理 |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
5.1.1 混作的概念 |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
5.2.1 轮作的概念 |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
6.3.3 种子储藏技术 |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
(6)中国谷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谷子产业基本涵义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涵义 |
2.1.1 谷子 |
2.1.2 产业 |
2.1.3 谷子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5 农业比较优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世界谷类作物生产情况概述 |
3.2 中国谷子生产现状分析 |
3.2.1 古代谷子生产情况概述 |
3.2.2 现代谷子的生产情况 |
3.2.3 谷子主产区的生产情况 |
3.3 中国谷子加工现状分析 |
3.3.1 加工企业分析 |
3.3.2 加工产品分析 |
3.4 中国谷子消费现状分析 |
3.4.1 消费数量分析 |
3.4.2 消费结构分析 |
3.5 中国谷子流通现状分析 |
3.5.1 市场主体间的流通 |
3.5.2 出口流通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分析 |
4.1 组织机制 |
4.1.1 企业+农户型 |
4.1.2 专业合作社+农户型 |
4.1.3 科研单位+企业合作型 |
4.1.4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型 |
4.1.5 专业市场和集散地+农户型 |
4.2 利益联结机制 |
4.3 保障机制 |
4.4 运营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 |
5.1 不同谷子品种的技术经济分析 |
5.1.1 不同品种试验结果经济效益分析 |
5.1.2 不同品种调研结果经济效益分析 |
5.2 不同覆盖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5.2.1 不同覆盖技术试验结果经济效益分析 |
5.2.2 不同覆盖技术调研结果经济效益分析 |
5.3 不同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5.3.1 不同栽培技术试验结果经济效益分析 |
5.3.2 不同栽培技术调研结果的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 谷子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1 单产低 |
6.1.2 生产方式依然落后 |
6.1.3 种植面积不集中 |
6.1.4 病虫草鸟害严重 |
6.2 谷子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1 谷子深加工产品少 |
6.2.2 产后加工机械匮乏 |
6.2.3 缺乏成品转化平台 |
6.3 谷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消费方式单一 |
6.3.2 快捷食品开发少 |
6.3.3 功能性产品缺乏 |
6.4 谷子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1 流通渠道不畅 |
6.4.2 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 |
6.4.3 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 |
6.5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6.5.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
6.5.2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薄弱 |
6.5.3 农户信息、产品流通不畅 |
6.6 谷子产业发展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1 栽培、生产技术落后 |
6.6.2 多样性应用研发落后 |
6.6.3 资源发掘和种质创新落后 |
6.7 本章小结 |
7 制约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7.1 生产因素 |
7.1.1 自然条件 |
7.1.2 农民文化水平 |
7.1.3 政府扶持程度 |
7.2 消费因素 |
7.2.1 人口数量 |
7.2.2 人均消费水平 |
7.2.3 价格变化范围 |
7.3 政策因素 |
7.4 环境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加快调整谷子生产结构 |
8.1.1 科学规划谷子种植面积 |
8.1.2 合理优化谷子品种布局 |
8.1.3 逐步打造谷子产业聚集区 |
8.2 提升谷子产业转化及加工能力 |
8.2.1 完善谷子产业经济与信息平台建设 |
8.2.2 整合谷子深加工企业 |
8.2.3 延长谷子产业链条 |
8.3 拉动谷子消费水品 |
8.3.1 优先保障谷子口粮作物的有效供给 |
8.3.2 坚持走优质、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
8.4 提高谷子流通效率 |
8.5 改进谷子产业的行业发展模式 |
8.5.1 加大对谷子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
8.5.2 鼓励农民成立谷子生产专业合作社 |
8.6 加大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推广力度 |
8.6.1 加强谷子品种多样化研发 |
8.6.2 加大谷子先进栽培技术普及力度 |
8.6.3 加速谷子生产的机械化进程 |
8.7 深刻挖掘谷子产业的其他功用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西部特色杂粮产业现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西部农业特点分析 |
1.2 杂粮在西部经济中的不可替代性 |
1.3 我国杂粮生产与研究 |
1.3.1 杂粮分布与生产 |
1.3.2 我国杂粮出口与贸易 |
1.3.3 杂粮生产发展趋势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西部主要杂粮作物生产情况和分布特点 |
2.1 小宗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
2.2 小宗粮豆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
2.3 西部各省杂粮生产概况 |
2.3.1 陕西省 |
2.3.2 甘肃省 |
2.3.3 宁夏自治区 |
2.3.4 青海省 |
2.3.5 新疆自治区 |
2.3.6 四川省 |
2.3.7 贵州省 |
2.3.8 重庆 |
2.3.9 云南 |
2.3.10 西藏 |
2.3.11 广西 |
2.3.12 内蒙古自治区 |
第三章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
3.1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3.1.1 地域优势 |
3.1.2 品质优势 |
3.1.3 品牌优势 |
3.1.4 产业化优势 |
3.1.5 科研优势 |
3.2 西部杂粮生产能力提升空间 |
3.2.1 经济效益分析 |
3.2.2 社会效益分析 |
3.2.3 生态效益分析 |
3.3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
3.3.1 品种混杂退化严重 |
3.3.2 自然灾害频繁、种植效益较差 |
3.3.3 生产分散规模小,标准化生产难 |
3.3.4 食品加工业落后、产品流通渠道阻塞 |
3.3.5 产供销加工脱节、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
第四章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
4.1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思路 |
4.2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原则 |
4.2.1 因地制宜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
4.2.2 优化布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
4.2.3 比较优势与提高效益相结合 |
4.3 西部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
4.3.1 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实现杂粮加工增值 |
4.3.2 加强行业联合,提高竞争力 |
4.3.3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杂粮产业发展 |
4.3.4. 建立优质杂粮基地,提高规模效益 |
4.3.5 制定扶持杂粮产业相关政策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杂粮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
5.1.2 西部发展杂粮产业优势明显 |
5.1.3 西部发展杂粮产业效益显着 |
5.2 讨论 |
5.2.1. 关于西部杂粮的生产 |
5.2.2 关于西部杂粮的发展优势 |
5.2.3 关于西部杂粮的市场 |
5.2.4 关于西部杂粮的加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粮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
1.2.1 研究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1.6.2 区域分工理论 |
1.6.3 发展阶段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
2.2.1 世界粮食危机 |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
2.3.5 杂粮出口情况 |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
2.4 谷子发展情况 |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
2.4.4 谷子消费情况 |
2.4.5 谷子出口情况 |
2.4.6 谷子科研情况 |
2.4.7 谷子发展趋势 |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
2.5.8 缺乏政策支持 |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
3.1.6 杂粮发展模式 |
3.1.7 杂粮生产案例 |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2.3 谷子区划 |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4.1.2 农户种粮行为 |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
4.2.1 样本分布特征 |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1 理论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3.4 回归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
5.3 案例分析 |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6.6.1 研究结论 |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
7.2.4 深化市场开发 |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
7.3.4 加强市场营销 |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
1.1 产业发展现状 |
1.1.1 糜子种植区域相对集中, 面积基本稳定内蒙古糜子种 |
1.1.2 糜子加工业开始起步, 产业化进程较快 |
1.1.3 市场培育与农民经纪人建设 |
1.2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基础差, 投入少, 手段和方法落后 |
1.2.2 优势区域不明显, 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
1.2.3 深加工技术研究少, 加工增值空间小 |
1.2.4 糜子产区信息不灵, 市场反应迟缓 |
2 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
2.1 政府重视为内蒙古糜子产业腾飞提供了机遇 |
2.2 糜子在内蒙古粮食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 |
2.2.1 糜子是内蒙古旱作区的稳产作物 |
2.2.2 糜子是水分高效利用作物 |
2.2.3 糜子是抗旱避灾作物 |
2.2.4 糜子是水土保持的优良作物 |
2.3 糜子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医用价值及保健作用 |
2.3.1 糜子是药食同源的营养保健作物 |
2.3.2 糜子是优良饲料作物 |
2.4 糜子有独特的加工利用基础 |
2.4.1 制米 |
2.4.2 制酒 |
2.4.3 风味小吃 |
2.4.4 其他应用 |
2.4.5 在国外的应用 |
3 内蒙古糜子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
3.1 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
3.2 主要措施 |
3.2.1 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研究步伐, 提升科技对糜子的支撑能力 |
3.2.2 加强政府引导, 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农民发展糜子生产 |
3.2.3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抓好优质糜子产业基地建设 |
3.2.4 依靠龙头企业, 研究产品加工, 建设糜子深加工技术体系框架 |
3.2.5 创建知名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 扩大糜子产品市场占有率 |
3.2.6 增加资金投入, 强化体系建设, 推进糜子产业标准化生产 |
四、谷子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主要谷类杂粮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J]. 徐玖亮,温馨,刁现民,张福锁,李学贤.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1(0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大庆市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冯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7)
- [5]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6]中国谷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张雪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5)
- [7]西部特色杂粮产业现状发展策略研究[D]. 朱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8]晋北地区谷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J]. 邢宝龙,朱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3)
- [9]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10]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门果桃,陈强,范挨计,门永亮,任龙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