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黄少辉[1](2021)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高度集约化种植体系氮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风险高等现状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急需优化氮素管理,发展生态集约化管理。生态集约化管理是在集约化农区通过采用优化的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实现产量持续增长同时减少环境风险的综合管理模式。本研究建立了以养分专家系统为基础,结合选用新品种、优化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的生态集约化(EI,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管理模式,通过十一年定位试验,与农民习惯(FP,Farmers’Practices)对比,研究了EI处理下的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碳氮固存,土壤氮素供应,以及碳氮环境效应,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产量和活性氮损失,提出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优化管理方案。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EI处理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能够维持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在保证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同时,氮肥用量减少22.4%,氮素表观回收率和累积回收率分别提高9.7和8.3个百分点,氮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2.3%和30.1%,氮素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分别提高6.6和2.7个百分点,表观损失率降低9.3个百分点,年损失量降低87 kg/ha。2.EI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玉米体系土壤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2018年玉米收获后所有处理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2009年显着提高,2018年EI处理碳库储量显着高于FP,且EI处理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分别为1.04 t/ha/year和18.6%)显着高于FP处理(分别为0.68 t/ha/year和0.4%)。EI处理和FP处理0-20 cm土壤碳库储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氮素矿化潜力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两处理间差异也不显着。3.EI处理优化了小麦和玉米种植体系的氮素供应,降低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不同来源氮素,建立总氮供应量指标,并通过量化总氮供应量、相对产量、氮输入与输出关系,确定小麦和玉米适宜的总氮供应量分别为330-482 kg/ha和291-361 kg/ha,在此范围内,可保障作物高产、高氮素利用率和低环境氮素损失。EI处理总氮供应量趋近适宜水平,而FP处理总氮供应量较EI处理高21.7%-30.2%,环境风险较高。4.EI处理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碳氮足迹。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小麦和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分别降低1.5%和13.4%,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14.9%和19.3%,氮足迹分别降低20.5%和27.2%,碳足迹分别降低9.7%和22.1%,年净收益增加14.5%,是一种协调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5.应用DNDC模型模拟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素环境排放,并提出了优化管理方案。DNDC模型在模拟小麦-玉米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N2O排放和氨挥发损失方面表现良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活性氮损失对播种日期和施氮量最敏感,在氮肥用量为180 kg/ha时玉米和小麦均获得较高产量,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不再增加。在本试验基础上将小麦播期调为10月10日左右,耕作深度调至5 cm,可继续增加作物产量2.9%,降低活性氮损失10.5%。综上所述,生态集约化管理通过合理优化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在保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增加了土壤碳氮固存,降低了碳氮环境损失,增加了净收益,是一种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张锦源[2](2019)在《不同水肥管理对设施菜田黑土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的“黑土设施菜田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设置常规水肥,80%常规肥,80%常规水,常规水肥+生物炭,80%水80%肥+生物炭5个水肥处理,同时,分别在常规水肥,80%常规肥,80%常规水,常规水肥+生物炭4个处理90 cm处埋设淋溶液采集装置,定期收集淋溶液,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对黑土区设施菜田土壤氮素迁移和转化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5个水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在0-300 cm土壤剖面内均随着剖面层次的降低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在0-100 cm土层,5个水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均值由2.30 g/kg迅速下降到0.66 g/kg。5个水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的均值在0-70 cm土层范围随着剖面层次的降低由24.59 mg/kg迅速下降到2.29 mg/kg;80%常规水、80%常规肥、常规水肥+生物炭和80%水80%肥+生物炭处理均对70-300 cm范围土壤硝态氮的迁移无显着影响。5个水肥处理在0-300 cm土壤剖面内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80%常规水、80%常规肥和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对铵态铵迁移无显着影响。2.茄子苗期、初果期、盛果期和尾果期四个关键生育期,在0-100 cm土壤剖面内,5个水肥处理在茄子整个生育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4-148.41 mg/kg,并且均随着剖面层次的降低而下降;80%水80%肥+生物炭处理能够抑制茄子土壤硝态氮的迁移。5个水肥处理在0-6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从茄子苗期到初果期先升高,从初果期到尾果期降低;在60-10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从茄子苗期到初果期降低,再到盛果期升高,最后到尾果期降低;5个水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茄子各个关键生育期的0-100 cm土壤剖面上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3.茄子整个生育期,4个水肥处理淋溶液中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溶总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9.47-92.96 kg/ha,48.37-68.47 kg/ha和2.08-6.16kg/ha;80%常规肥显着降低淋溶液中硝态氮淋溶总量;80%常规水显着降低可溶性总氮和铵态氮的淋溶总量;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均能显着降低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溶总量。4个水肥处理各个时期的淋溶液的可溶性总氮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茄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能够降低淋溶液中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的淋溶强度;茄子生长过程中淋溶液中铵态氮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4.从茄子初果期到尾果期,5个水肥处理的茄子果实的吸氮总量的变化范围为41.43-53.00 kg/ha;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能够显着提高茄子果实吸氮量。80%常规水、80%常规肥、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对茄子产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水平;80%常规水和80%水80%肥+生物炭处理能够显着降低茄子的生物量,80%常规肥和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对茄子生物量影响不显着。
崔石磊[3](2020)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氮素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满足我国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氮素施用以及较低的氮素利用效率,也引起了水体、大气和土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亟需在选择表征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氮素指标基础上,探索这些氮素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氮素优化管理策略,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为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以及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氮素指标的选取,并在此基础上对氮素指标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程度进行分级。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以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农业和食物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1980-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1980年和2017年31个省份的空间变化特征,明确相关氮素指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优化途径,以期为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1980-2017年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绿色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其中氮素利用强度、环境排放类以及大部分利用效率类指标变化率均呈现增加趋势,而指标农业绿色发展等级由Ⅰ级向Ⅳ级水平降低;秸秆循环利用效率、大部分氮素生产类以及食物消费类的指标变化率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指标农业绿色发展等级由Ⅳ级向Ⅰ级水平上升。在指标类型方面,与1980年相比,2017年氮素生产类和食物消费类指标绿色发展Ⅳ级水平占比分别由75.0%和57.3%降低至36.3%和23.4%,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氮素环境排放类和氮素效率类指标绿色发展Ⅰ级和Ⅱ级水平占比之和分别由71.0%和26.6%降低至46.8%和16.9%,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与1980年相比,2017年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绿色发展程度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氮素投入和环境损失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由Ⅰ级向Ⅳ级水平降低;食物消费水平在各地区均有提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更明显,升至Ⅱ级水平;东部和北部地区的单位植物和动物蛋白产量水平较高,由Ⅳ级水平升至Ⅲ级水平;效率指标在省域尺度整体偏低,大部分地区处于Ⅲ和Ⅳ级水平。从区域指标等级占比结果看出,与1980年相比,2017年在全国水平Ⅳ级和Ⅲ级水平占比变化不大,但Ⅰ级水平的占比由27.1%降低至8.3%;在七大地区水平,各个地区Ⅰ级水平占比均降低,并且大部分地区均低于30.0%,处于Ⅲ级和Ⅱ级水平的占比明显增加。(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类型不同。影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因素包括:耕地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农田灌溉水平、人口数量、农业机械化水平、总养殖数量、人均GDP、城镇化率、粮食产量等。并且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氮素指标增加趋势,呈负相关关系;其它影响因素与氮素指标呈正相关关系。(4)通过情景分析可以看出,相关氮素指标的绿色发展等级发生了改变。在现有的种植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下(S1情景),可以改善种植业的生产,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环境排放,但是仍有13个指标处于Ⅲ级和Ⅳ级水平,改善效果不明显;在现有的畜牧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下(S2情景),改善效果与种植业生产管理技术类似,仍有13个指标处于Ⅲ级和Ⅳ级水平;在现有的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技术的应用下(S3情景),能够改善氮素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9个指标处于Ⅰ级和Ⅲ级水平;在种植业生产管理技术、畜牧业生产管理技术和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技术综合应用下(S4情景),氮素指标中16个指标处于Ⅰ级和Ⅱ级水平,基本达到了氮素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总之,由于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呈现北部和西部强于南部和东部的区域特征。明确了与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潜力,通过氮素优化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相关氮素指标能够达到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为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依据。
吴依玲[4](2020)在《铁系金属复合材料还原去除硝酸根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废水中硝酸盐的含量逐年增加,氮元素含量远远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已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环境问题,且污染具有日益恶化的趋势,目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应用于地下水中硝酸盐去除的技术主要有生物反硝化、离子交换技术、膜分离和化学还原修复等技术,其中生物处理法高效低耗但必须进行后续处理;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只是将硝酸盐污染物进行了浓缩或转移,并没有将其彻底去除;而在化学还原法的催化还原过程中需要以H2作为还原剂,而H2容易爆炸,不便于工程施用,Fe0因其廉价易得,被广泛用于还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但其产物主要为NH4+-N,只有很小部分硝酸盐可能被转化为N2。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Fe-Cu、Fe-Ag、Fe-Ni等铁系金属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分析材料的表面形态和结构特点,并将材料用于实验室模拟硝酸盐氮废水中的还原脱除,改变废水的pH、材料用量、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得到还原过程中的较佳工艺条件,并推测该脱硝方法可能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Fe0上所沉积的第二金属的种类和负载量均会影响脱氮反应还原产物的组成,Ag负载率为3%的Fe-Ag合金还原活性最高,反应60nim能去除90%的硝酸盐氮,氮气选择性接近20%,但是氨氮的生成率较大。另外在无缓冲剂控制溶液pH变化的条件下,无论Fe-Cu或是Fe-Ag复合金属材料在酸性溶液中都具有较高的脱除速率,且脱硝酸盐氮效率随pH值的提高而降低,说明铁系合金脱除硝酸盐是酸驱动反应;初始浓度为22.58mg-N/L的100mL硝酸盐溶液,Fe-Ag金属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3g时,pH为2时,反应60min后硝酸盐去除率可达92%。另外,实验推测出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硝酸盐氮还原机理是一种典型的多相催化反应,催化活性或与表面形成双金属活性中心有关。并且考虑到今后材料的实际应用,尝试以硝酸盐污染的工厂废水作为脱硝反应处理对象,设计一个经济适用的废水脱硝工艺流程,并对其主要设备进行了工艺设计。
张国娟[5](2020)在《干旱区农田添加有机质对土壤特性及棉花氮素利用根际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我国最大干旱区,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保障新疆植棉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棉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干旱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历来偏低,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质量是实现棉花可持续增产增效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干旱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偏低,多年来氮素化肥投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新疆主要农田管理措施,在田间设置秸秆管理和施肥处理,秸秆管理有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施肥处理分别是不施肥、单施氮磷钾化肥、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混施;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副区为施肥处理;采用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棉田土壤特性、土壤氮素转化和氮素高效利用的棉花根际过程、氮素吸收和土壤有机碳库等变化规律,明确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特性及棉花氮素利用根际过程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特性和棉花根际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秸秆还田并结合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着增加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秸秆还田下土壤pH和全氮表现出负根际效应,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表现出较明显的正根际效应;有机无机肥配施使棉田土壤pH和有机碳表现出较明显的正根际效应,而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根际效应为负效应。秸秆还田和施肥共同作用,对土壤有机碳有显着的正根际效应,对土壤pH和微生物量碳无根际效应。2.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肥显着增加了棉田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肥处理间各指标的变化不同,最大速率出现在盛花期;秸秆还田和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但秸秆还田下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棉花盛花期和盛铃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着高于收获期。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有最大的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和全氮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共同作用,对土壤硝态氮有显着的正根际效应,对土壤铵态氮和全氮有负根际效应。3.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下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有机无机肥混施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最高。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20-40 cm土层;不同管理措施综合比较,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显着增强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是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和氨基酸类。干旱区农田采用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4.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棉花根系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根系组织密度和比表面积,降低了比根长;施肥增加了根系活力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棉花根冠比,对根系生物量、细根/粗根比影响不显着,施肥显着增加了根冠比、根系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和籽棉产量。秸秆还田和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秸秆作用效果更为显着,棉花盛铃期土壤养分含量最大,且根系氮、磷、钾利用效率对施肥措施较敏感,秸秆还田对总氮、磷、钾利用效率影响较显着。施肥处理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着影响根系形态,根系生理活性最大,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使作物通过细根生长形成一个较庞大的根系,增加了对矿质养分的获取几率。5.研究了长期(10a)秸秆还田和施肥下土壤碳库容量、源汇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明显提升,年增加速率达到30.3%,且有机肥促进了活性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贡献率;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维持土壤结构,而施用秸秆则只能改善耕层范围的土壤肥力。有机肥处理下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施化肥处理,有机肥各处理比不施肥处理高11.5%15.1%;土壤固碳效率并非随碳投入量增加而维持不变,在定位试验的第8年,固碳效率略降低;经过10年施肥和秸秆还田,棉花籽棉产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显着。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棉花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随着碳投入量的增加,产量提高。有机无机肥配施显着增加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固碳潜力。
殷迪[6](2020)在《铜合金与纳米铜阴极电化学反硝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废水中的硝酸盐(NO3-)浓度不断增加。高浓度的NO3-会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因此急需要解决NO3-的污染问题。电催化反硝化技术因为具有效率高、管理便捷、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电催化反硝化技术仍然存在选择性差、能耗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铜合金以及纳米铜电极在电化学反硝化过程中的作用,优化电催化反硝化技术的操作条件,从而降低反应的能耗。探究了电催化反硝化过程中NO3-的电子转移过程从而解析电催化反硝化的机理。本研究首先选用常用的、工程应用中易获得的铜合金材料铜(Cu)、铜/镍/锌(Cu:Ni:Zn=60:15:25 wt%)、铜/锌(Cu:Zn=62:38 wt%)作为电催化反硝化的阴极材料,探究其电催化反硝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纯铜相比,铜合金作为电催化反硝化的阴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催化反硝化效率。本实验构型中的电催化反硝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扩散的过程,NO3-的电子传递路径是先还原成亚硝酸盐(NO2-),接着NO2-被进一步还原成氨(NH4+)。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四个反应条件对电催化反硝化的影响大小为:硝酸盐氮(NO3--N)初始浓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溶液初始pH值。Cu/Zn和Cu/Ni/Zn合金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为8 mA/cm2,2.0 g/L氯化钠(NaCl),初始pH为3.0,NO3--N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在最优条件下,Cu/Zn和Cu/Ni/Zn合金作为阴极时,每转化单位质量的NO3--N消耗的能量分别为145.1和153.0 kWhkg-1。因此,在实际电催化反硝化的工程应用中,铜合金是电催化反硝化电极材料的更佳选择。此外,本研究还采用简单的电化学方法在石墨板(Graphite plate,GP)的表面原位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铜纳米颗粒(Cunanoparticles,Cu NPs),并且对制备的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复合碳(Cu/rGO/GP)电极的电催化反硝化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u/rGO/GP电极反应3 h后NO3--N去除率为96.86%。Cu/rGO/GP电极的动力学速率常数分别是GP,GO/GP和Cu/GP电极的14.08,8.00和1.94倍。Cu/rGO/GP电极的界面转移电阻、表面吸附能和电化学活性面积均优于其他电极,因而它的电催化反硝化性能得以提高。该复合电极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制备的电极材料利用循环伏安扫描50圈后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仍然与第一圈很相似。施加-1.4 V的电压,每次反应3 h,反应8次后的去除率仍然能够达到92.4%。最后研究了该反应器内的电催化反硝化的电子传递路径和反应机理。综上所述,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复合碳电极制备成本低催化效果好,因而在电催化反硝化反应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查雯昕[7](2020)在《无土栽培大麻生长对氮素的适应性》文中研究表明滥用化肥既增加生产成本又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为探究大麻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氮高效大麻品种培育和利用提供试验资料支持,同时期望在保证大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减少氮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实现大麻绿色栽培提供参考。本文以云麻1号、巴马火麻、云麻7号和皖麻1号为试验材料,给予不同供氮水平(0、1.5、3、6、12和24mM处理),采用泥炭盆栽和人工浇灌营养液,测定大麻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无土栽培条件下不同氮水平对不同品种大麻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个品种大麻在024mM氮素水平下,长势存在差异,除对照外,低氮处理(1.5mM)的综合长势最差,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发白;高氮(12mM、24mM)处理的的茎粗、株高、生物量均显着高于低氮(1.5mM)处理。中氮处理(6mM)下供试4个品种大麻的株高、茎粗、生物量等指标与高氮(12mM)处理下无显着差异,云麻1号、巴马火麻、云麻7号的株高与高氮(24mM)处理下的结果无显着差异。(2)不同品种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生理指标表现不一,在高氮(24mM)处理下4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高,硝酸还原酶、SOD、POD含量降低。在中氮(6mM)处理下4个品种的硝酸还原酶、POD活性、SOD活性达到峰值;云麻7号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即使在亚低氮(3mM)处理下,云麻1号、巴马火麻、皖麻1号的几项生理指标比对照(0mM)也有所增高。(3)4个大麻品种的植株氮含量(氮吸收量)随着供氮水平的增高而增高,植株磷含量大致随着供氮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钾的吸收量表现各有差异,云麻1号、皖麻1号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植株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巴马火麻的植株钾含量则随着氮浓度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云麻7号的钾含量变化无规律。综上所述,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大麻的生长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等。但施加大量氮肥大麻受高氮胁迫导致叶片中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适量减少施氮量同样可以使大麻生长良好,达到较高的生物产量。
肖阳[8](2018)在《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指出化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举足轻重,而现阶段我国化肥不合理的施用和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1)化肥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居高不下,而单位化肥粮食的产出却逐年下降,粮食增产越来越依赖于化肥的增施;(2)肥料整体施用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有机肥施用量低,农村有机养分物质(粪污、秸秆)肥料化利用率偏低;(3)失衡的施肥结构和不合理的施肥方式造成化肥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上升,过量施用的化肥给水体、大气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最终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探索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的减量增效,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粮食生产的农户用肥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一手抽样调查数据,在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下,从微观层面探讨我国现阶段施肥的合理机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一、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和生产技术效率,推导和测算化肥的技术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生产玉米的化肥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5541。农户户主教育水平、参加施肥技术培训、玉米种植面积和施用有机肥对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二、农户合理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化肥过量负面认识对有机肥施用效果认知有显着直接影响、对有机肥的施用行为有显着间接影响,提高施肥技能和有机肥施用效果认知对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的施用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理解力有利于促进其化肥的合理施用。三、农户参加施肥技术培训的化肥减量效应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加施肥技术培训可显着减少小麦和玉米化肥用量平均分别为1.865公斤/亩和4.365公斤/亩、降低施肥强度分别为6.83%和16.36%。四、沼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沼肥可显着降低小麦、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2)小麦产量在不同沼肥水平间差异显着,玉米产量在不同沼肥水平间差异不显着,施用沼肥对粮食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3)沼肥用量和土壤肥力改善两者显着相关,在当前农户沼肥施用范围内,沼肥用量越大,土壤肥力改善效果越明显。五、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整体效果研究。典型案例法分析结果表明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可降低小麦、玉米和蔬菜的施肥强度分别为45.32%、49.62%、65.05%,减少CO2和COD排放分别为254吨和1899吨,农产品品质优良增收为102.73万元,农户节省燃料费73.8万元。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主要政策建议如下: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提高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率;扭转农业废弃物处理思维模式,注重高盈利产业拉动;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应有的作用,及时宣传化肥过量的危害和有机肥的施用效果;结合作物种类,根据测土数据做出精准施肥配方;创新有机肥施用效果的宣传方式;加强农业有机肥施肥的社会化服务,克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瓶颈;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户就地就近利用有机肥养分。搭建政府与企业协同运作平台,开拓销路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农民的有机农产品收入。
彭畅[9](2015)在《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田为研究对象,用大田试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连续4年进行作物施肥试验和氮素收支观测,研究春玉米连作种植制度下的农田氮素沉降输入、作物携出、土壤残留和淋溶损失等主要过程,明确了氮素农学效应与氮素收支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减少氮肥用量以改善环境效应、合理确定施肥量以保证作物产量的角度,提出了施肥肥料种类、数量及其组合的最佳施肥方案。试验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作物生育期内农田大气氮素湿沉降量平均值为18.3 kg/hm2,相当于当地农田平均施氮量(150kg/hm2)的12.2%;若按作物生育期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2/3、且降水氮浓度相同估计,该地全年农田氮沉降量可达27 kg/hm2以上,相当于当地化肥氮素施用量的18%左右。湿沉降总氮浓度平均值为4.14 mg/L;其中铵态氮1.13 mg/L,硝态氮1.49 mg/L,两者之和占总氮的57%,可见氮素大气湿沉降已经成为当地农田的氮素重要来源。农田氮素湿沉降量年际间、年内季节间变差较大,年际间氮湿沉降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年内以5-6月降水氮浓度最高,而单次降水氮沉降量与其降水量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2)玉米产量和吸氮量与施氮量关系可用“直线加平台”和“二次曲线”表达。将相对最高产量95%的产量对应的施氮量作为经济高效施氮量,则高产、中等产量的施氮量分别是现行习惯施氮量(250 kg/hm2)的72%和56%。氮农学效应随施氮量呈指数下降、表观氮平衡则随施氮量呈线性上升,而氮投入与净收入之间关系符合报酬递减率。当施氮量为211kg/hm2时有最高收益,其净收入为19815元/hm2。据施肥表观平衡点、氮肥用量与作物产量、施用氮肥投入与净收入之间关系,综合确定当地玉米田合理氮施用量区间为159 kg/hm2-187kg/hm2,依此施肥可获得相对高额产量、较高净收入并能降低淋失风险。而就肥料种类而言,连续3年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产量接近或超过单施化肥区产量,不仅稳产高产,还能减本增效、获得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3)农田本底总氮年流失量(无肥区,CK)为5.00 kg/hm2. a,施氮肥处理总氮年流失量为4.53kg/hm2.a-7.17kg/hm2..a,本底氮流失量占施肥处理氮流失量的70%以上。农田氮流失量决定于淋溶液数量及其浓度。不施肥处理(CK)、施磷钾处理(NO)全氮浓度四年平均分别为14.08 mg/L和16.22mg/L,而其它施用氮肥处理则为17.07 mg/L-22.72 mg/L;施化学氮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氮素化肥处理。而淋溶液的数量、浓度与一次降雨的雨量大小及整个生育期总降雨量密切相关。当降雨量小于42.8mm时,各处理淋溶液一般不超过3.7mm;统计结果表明,当降雨量大于42.8mm时,每增加1mm降雨量,淋溶液量升高0.15mm。每年可收集淋溶液5次-11次、平均7次-8次,且主要发生在6月-7月。事实上,淋溶液数量在处理间也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各处理深层渗漏淋溶水量占同期降雨量的3.00%-5.53%;其中,CK和NO处理淋溶液数量较大,约为29.0mm;其他处理淋溶液数量为18.7mm-22.0mm。由于本数据来自渗漏微区观降雨的观测,故这一变差可能主要受修建渗漏池时充填土壤的均匀性的影响。(4)每年秋收后土壤中无机态氮含量随氮素化肥用量增加呈指数形式上升。施氮量大于250 kg/hm2时,秋收后土壤中的无机态氮素随氮肥用量增加的速率明显提高。观测结果表明,当季硝态氮淋溶深度约为60cm-80cm;因此,为减少氮的淋失损失、降低生产投入,施氮量以不超过250 kg/hm2为宜。(5)根据作物土壤缓冲力定义,获得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防止土壤氮素明显流失的施氮缓冲区。由玉米产量-硝态氮流失量关系获得的施氮量缓冲区为159 kg/hm2-161 kg/hm2,即施氮量不应大于161 kg/hm2。由玉米产量-土体无机氮残留量关系获得的施氮缓冲区为140kg/hm2-250kg/hm2;即随着施氮水平提高,作物对氮的表观吸收比率从53.8%下降到20.4%,表观氮残留和其他损失的比例则表现出同步上升的趋势,而土壤氮表观平衡点的施氮量为187 kg/hm2。由投入—净收益曲线求得的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211 kg/hm2;以地下水Ⅲ类标准硝酸盐限值(20 mmg/L)作为淋溶水质指标上限,由施氮量一淋溶液硝态氮浓度关系求得的最大施氮量为242 kg/hm2。综上所述,从保证作物产量和防止氮素损失、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多角度综合考虑,吉林中部玉米栽培氮素化肥用量以159 kg/hm2-187kg/hm2用量为宜。在确定氮素肥料用量时应将大气降水湿沉降带入到田间的氮素数量包括在内,合理控制秋收后土壤中的氮素残留,尽量减少被淋溶进入到地下深层及进入地下水的氮素数量。由于当地耕地土壤肥力较高且较大差异,因此要科学管控化肥的施用,做到因地制宜,氮素化肥施用尽量满足高产、低投入、少污染、可持续多目标要求,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付意成[10](2013)在《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多数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生态服务价值的发挥。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补偿、综合管理层面出发,对因缺水或水污染造成水生态破坏的流域进行治理,最大程度的恢复或补救受损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方法与实现机制研究”,对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体系、定量测算标准和完善实施机制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案例,进行了水生态补偿标准及实施策略的实例研究。首先,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影响评价的层面入手,结合流域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生态类型与特征;通过对治理修复型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进行阐述,构建了相应的流域尺度的水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基于价值转移、社会公平和合作博弈等理论,进行流域水生态保护损益价值、水量水质控制、水处理成本等的分析研究,归纳提炼了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分类标准的计算方法。(1)合理界定了自然、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程度,提出基于断面水量用途、水质控制目标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2)以社会公平机制、合作博弈为基础,利用参数区间最优、博弈理论对用水联盟最优水量的分配进行约束,构建流域整体用水部门的效益最大化水量分配模型,测算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3)为促进流域整体治污效果最优,以水功能区典型断面的水质控制目标为基准,结合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前提下,综合确定总治理成本-模糊风险-安全系数间的均衡曲线,给出基于治污投入的优化补偿标准。(4)针对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的状况,基于能值与价值之间的可转化性,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量及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为全面反映流域多元化的水生态服务价值,从价值转移的层面入手核算流域损益补偿标准:借鉴流域生境及物种多样性、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提出了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在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植被的去势(降势)典范对应分析和环境矩阵的CANOCO法进行流域物种组成和环境因素间的变量分析,提出了流域水生态恢复优先序判定的评价方法。以生态物理和经济社会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了ERP和PES的科学和实践平台,从系统合作的层面处理补偿管理中的相关复杂问题。从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实施机制的主要影响要素着手,针对补偿资金的使用、政策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3个方面,结合BMPs联合管理、整体优化思想给出反馈机制实施框架。选择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典型区,以2007年流域山西省、河北省出境断面的下泄水量为控制基准,通过确定污染物的入河量、流域水生态保护损益成本、区域均衡用水分配量,进行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结合最优管理模式和系统优化理论,从研究区水生态环境最大程度改善层面出发,给出了基于社会机制、生态要素、管理体制的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及完善策略。
二、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素管理与氮素吸收利用 |
1.2.2 氮素管理与碳氮固存 |
1.2.3 氮素管理与土壤矿化供氮 |
1.2.4 氮素管理与碳氮环境损失 |
1.2.5 土壤-作物模型在氮素管理中的应用 |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
1.3.1 研究契机 |
1.3.2 总体思路 |
第二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玉米体系施肥量和籽粒产量 |
2.3.2 小麦-玉米体系地上部氮素吸收 |
2.3.3 小麦-玉米体系氮素利用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土壤碳氮固存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玉米体系碳氮含量与储量 |
3.3.2 小麦-玉米体系固碳速率与固碳效率 |
3.3.3 不同处理土壤氮素矿化潜力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氮素供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氮素供应 |
4.3.2 小麦-玉米体系土壤无机氮残留量 |
4.3.3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量 |
4.3.4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相对产量、氮输入、氮输出间响应关系 |
4.3.5 小麦-玉米体系适宜总氮供应范围 |
4.3.6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下总氮供应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碳氮环境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5.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 |
5.3.2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 |
5.3.3 小麦-玉米体系氨挥发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
5.3.4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氮足迹 |
5.3.5 小麦-玉米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足迹 |
5.3.6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成本与净收益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损失的DNDC模型模拟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6.2.2 DNDC模型模拟 |
6.2.3 模拟性能评价指标 |
6.2.4 敏感性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小麦-玉米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模拟 |
6.3.2 小麦-玉米体系氧化亚氮排放与氨挥发通量模拟 |
6.3.3 玉米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
6.3.4 小麦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
6.3.5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比较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不同水肥管理对设施菜田黑土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土壤氮循环概述 |
1.2.2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1.2.3 水肥管理效应概述 |
1.2.4 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5 设施菜田概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2 淋溶液样品的采集 |
2.3.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4 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全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迁移及分布的影响 |
3.1.1 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剖面全氮分布的影响 |
3.1.2 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铵态氮迁移及分布的影响 |
3.1.3 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硝态氮迁移及分布的影响 |
3.1.4 茄子关键生育期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铵态氮迁移的影响 |
3.1.5 茄子关键生育期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硝态氮迁移的影响 |
3.2 不同水肥管理对淋溶液可溶性总氮、铵态氮及硝态氮迁移的影响 |
3.2.1 不同水肥管理对淋溶液可溶性总氮迁移的影响 |
3.2.2 不同水肥管理对淋溶液铵态氮迁移的影响 |
3.2.3 不同水肥管理对淋溶液硝态氮迁移的影响 |
3.2.4 不同水肥管理的氮素淋溶总量 |
3.3 不同水肥管理对茄果氮素累积量、产量及茄子生物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水肥管理对茄子果实吸氮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水肥管理对茄子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减少灌溉量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4.2 减少施肥量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4.3 施加生物炭对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素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1.2.2 农业绿色发展的氮素指标研究 |
1.2.3 农业和食物系统中氮素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方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食物链系统氮素研究边界 |
2.2 氮素指标的选取 |
2.2.1 氮素指标的选取原则 |
2.2.2 氮素指标的来源与分级 |
2.2.3 氮素指标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含义 |
2.2.4 氮素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及等级占比计算 |
2.3 中国七大分区分布 |
2.4 氮素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情景分析 |
2.5.1 情景分析基本思路 |
2.5.2 情景设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1 1980-2017年中国氮素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2 1980年和2017年氮素指标的空间变化特征 |
3.1.3 1980年和2017年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等级变化 |
3.1.4 1980年和2017年指标类型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等级变化 |
3.2 1980-2017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特征的影响因素 |
3.2.1 生产类氮素指标的影响因素 |
3.2.2 利用效率类氮素指标的影响因素 |
3.2.3 环境排放类氮素指标的影响因素 |
3.2.4 食物消费类氮素指标的影响因素 |
3.2.5 氮素指标影响因素 |
3.3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的优化策略 |
4 讨论 |
4.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1 氮素生产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2 氮素利用效率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3 氮素环境排放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4 氮素食物消费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氮素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 优化策略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铁系金属复合材料还原去除硝酸根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的污染现状 |
1.2 硝酸盐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
1.2.1 硝酸盐污染的来源 |
1.2.1.1 点源污染 |
1.2.1.2 面源污染 |
1.2.2 硝酸盐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
1.3 硝酸盐氮的去除方法 |
1.3.1 物理化学法 |
1.3.2 生物反硝化法 |
1.3.3 化学还原修复法 |
1.3.3.1 催化还原法 |
1.3.3.2 活泼金属还原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主要分析方法 |
2.2.1 硝酸盐的分析方法 |
2.2.2 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 |
2.2.3 氨氮的分析方法 |
2.3 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实验去除硝酸盐的主要操作步骤 |
第三章 Fe-Cu金属复合材料去除硝酸盐的研究 |
3.1 Fe-Cu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Fe-Cu金属复合材料的表征 |
3.2.1 XRD表征结果分析 |
3.2.2 SEM表征结果分析 |
3.3 不同因素对硝酸盐脱除效果的影响 |
3.3.1 Cu负载量的影响 |
3.3.2 合金初始投加量的影响 |
3.3.3 溶液初始pH的影响 |
3.3.4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Ag金属复合材料去除硝酸盐的研究 |
4.1 Fe-Ag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 Fe-Ag金属复合材料的表征 |
4.2.1 XRD表征结果分析 |
4.2.2 SEM表征结果分析 |
4.3 不同因素对硝酸盐脱除效果的影响 |
4.3.1 Ag负载量的影响 |
4.3.2 合金初始投加量的影响 |
4.3.3 溶液初始pH的影响 |
4.3.4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影响 |
4.4 不同金属催化剂对铁系金属复合材料反应活性的影响 |
4.5 Fe-Ag金属复合材料还原硝酸盐的产物分析和反应机理探讨 |
4.5.1 不同金属复合材料还原硝酸盐的产物分析 |
4.5.2 Fe-Ag金属复合材料还原硝酸盐的动力学分析 |
4.5.3 Fe-Ag金属复合材料还原硝酸盐的反应机理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元复合材料去除硝酸盐污水的工艺研究 |
5.1 Fe-Ag复合材料去除硝酸盐污水可行性分析 |
5.2 Fe-Ag复合材料去除硝酸盐污水实际工艺设计 |
5.2.1 反应塔的设计依据 |
5.2.2 复合材料进行污水脱硝的工艺流程 |
5.2.3 反应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
5.2.3.1 Fe-C(添加Ag为催化剂)段反应塔的设计 |
5.2.3.2 甲酸段反应塔的设计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干旱区农田添加有机质对土壤特性及棉花氮素利用根际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特性和棉花根际过程的影响 |
2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 |
3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棉花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4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 |
5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库的演变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棉田土壤pH值、土壤碳组分和棉花根际效应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测定 |
1.3.2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测定 |
1.3.3 根际效应大小的计算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含量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根际效应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秸秆还田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3.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根际效应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农田土壤氮素形态及其转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秸秆还田和施肥能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 |
3.2 秸秆还田和施肥能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 |
4 结论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1.3.2 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技术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2.2 土壤微生物AWCD变化特征 |
2.3 土壤微生物的不同碳源变化特征 |
2.4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秸秆还田和施肥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循环 |
3.2 秸秆还田与施肥增加了微生物代谢功能 |
4 结论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棉花根系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根系形态的测定 |
1.3.2 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
1.3.3 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1.3.4 生物量和产量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棉花根系形态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棉花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有机肥的添加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和分布,延缓根系衰老 |
3.2 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维持较高的根系生理活性 |
3.3 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加速土壤养分转化,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
4 结论 |
第六章 长期(10a)秸秆还田与施肥对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土壤取样与测定 |
1.3.2 碳库管理指数的计算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下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
2.2 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下棉田土壤容重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
2.3 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下棉田土壤固碳效率的变化 |
2.4 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对棉花籽棉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有利于棉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
3.2 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增加固碳效率 |
4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 研究结论 |
1.1 干旱区棉田土壤的根际效应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 |
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有利于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 |
1.3 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
1.4 有机质的添加促进了棉株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 |
1.5 长期(10a)施肥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提高土壤固碳效率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铜合金与纳米铜阴极电化学反硝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氮的迁移转化 |
1.2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
1.2.1 硝酸盐污染的来源 |
1.2.2 硝酸盐氮污染的危害 |
1.3 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 |
1.3.1 生物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化学还原法 |
1.4 增强电催化反硝化阴极性能的对策 |
1.5 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硝酸盐电催化还原的动力学分析 |
2.2.2 硝酸盐电催化还原的电化学分析 |
2.2.3 正交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硝酸盐的测定 |
2.3.2 亚硝酸盐的测定 |
2.3.3 氨氮的测定 |
2.4 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3章 纯铜以及铜合金电化学还原硝酸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铜以及铜合金电极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3.4 铜以及铜合金电极电催化反硝化的电化学分析 |
3.5 铜以及铜合金电极电催化反硝化的动力学分析 |
3.6 不同反应条件对电催化反硝化的影响 |
3.7 正交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制备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制备 |
4.4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4.5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电催化反硝化的动力学分析 |
4.6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稳定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电化学还原硝酸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强化机制 |
5.3.1 导电性能 |
5.3.2 吸附性能 |
5.4 纳米铜/石墨烯原位修饰碳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无土栽培大麻生长对氮素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生产中过施氮素的危害 |
1.1.2 氮素不合理使用的改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供氮水平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
1.2.2 供氮水平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2.3 供氮水平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1.2.4 供氮水平对植物氮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5 供氮水平对植物吸收其它元素的影响 |
1.2.6 植物对氮营养的吸收与利用 |
1.2.7 麻类作物的氮营养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大麻对氮营养水平的适应性 |
3.1.1 不同供氮水平下大麻的生长情况 |
3.1.2 不同供氮水平对大麻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3 总结 |
3.2 氮营养水平对大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
3.2.1 供氮水平对大麻生长的影响 |
3.2.2 供氮水平对大麻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3 供氮水平对大麻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麻的生长适应 |
4.1.2 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麻的生理适应 |
4.1.3 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麻对氮磷钾的利用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基本框架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研究 |
2.2 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施用量研究 |
2.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
2.4 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治理研究 |
2.5 有机肥施用效果研究 |
2.6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
2.7 小结及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3.1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分析 |
3.2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分析 |
3.2.1 考虑化肥负环境效应的农户生产决策 |
3.2.2 不考虑化肥负环境效应的农户生产决策 |
3.2.3 考虑有机肥环境效应的农户生产决策 |
3.2.4 不考虑有机肥环境效应的农户生产决策 |
3.3 基于生产理论的分析 |
3.4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分析 |
3.5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化肥施用现状及其认识度分析 |
4.1 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 |
4.1.1 化肥施用总量 |
4.1.2 化肥施用强度及其生产力 |
4.1.3 各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比较 |
4.2 河南省农业化肥施用现状 |
4.2.1 化肥施用总量 |
4.2.2 化肥施用强度及其生产力 |
4.2.3 河南省与全国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生产力的比较 |
4.2.4 河南省粮食作物占比对化肥施用的决定影响 |
4.3 调研地化肥施用现状 |
4.4 样本农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家庭基本情况 |
4.4.2 生产经营情况 |
4.5 农户种植小麦化肥施用现状 |
4.6 农户种植玉米化肥施用现状 |
4.7 农户对化肥过量的负面认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及其影响研究 |
5.1 构建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模型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随机前沿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5.2.2 生产技术效率和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分析 |
5.3 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影响研究 |
5.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3.2 Tobit模型变量的选取 |
5.3.3 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 |
5.3.4 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研究 |
6.1 模型设定 |
6.2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
6.2.1 变量选取 |
6.2.2 研究假设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数据的信度检验 |
6.3.2 数据的效度检验 |
6.4 农户施肥行为的一般特征分析 |
6.4.1 户主的教育水平与每亩化肥施用情况分析 |
6.4.2 参与生产的劳动力人数和农家肥施用情况分析 |
6.5 农户环境友好型施肥行为影响研究 |
6.5.1 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 |
6.5.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 |
6.5.3 研究假说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培训的化肥减量效应 |
7.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7.2 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培训对小麦的化肥减量影响 |
7.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7.2.2 倾向得分匹配过程变量平衡性检验 |
7.2.3 农户参加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培训的倾向结果分析 |
7.2.4 农户参加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培训的平均处理效应(ATT) |
7.3 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培训对玉米的化肥减量影响 |
7.3.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7.3.2 倾向得分匹配过程变量平衡检验 |
7.3.3 农户参加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培训的倾向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替代选择视角下的有机肥施用效果分析——以沼肥为例 |
8.1 调研地区化肥施用现状 |
8.2 不同沼肥施用水平下小麦的化肥用量差异 |
8.3 不同沼肥施用水平下玉米的化肥用量差异 |
8.4 不同沼肥施用水平下小麦、玉米产量的差异 |
8.5 施用沼肥的土壤变化分析 |
8.5.1 农户基本信息 |
8.5.2 分析方法 |
8.5.3 沼肥用量和土壤肥力的对应分析结果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案例分析: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的整体效果研究 |
9.1 典型园区循环农业基本模式 |
9.2 典型园区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
9.2.1 经济效益 |
9.2.2 社会效益 |
9.2.3 环境效益 |
9.3 调研地区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潜力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主要政策建议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1.1.1 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 |
1.1.2 我国区域性农业面源污染 |
1.2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流失 |
1.2.1 旱地农田土壤氮素流失途径 |
1.2.2 旱地农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因素 |
1.2.3 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 |
1.2.4 农田旱地生态系统氮素淋洗损失研究方法 |
1.3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沉降研究 |
1.4 氮投入对作物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基本信息 |
2.3.1 试验地点 |
2.3.2 试验设计 |
2.3.3 采样及分析测定方法 |
第三章 玉米旱田氮素湿沉降特征 |
3.1 降雨量总体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 |
3.2 降雨pH值变化动态 |
3.3 降雨中不同形态氮浓度变化特征 |
3.4 降雨中氮沉降量变化特征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施氮对玉米农学效应的影响 |
4.1 不同氮模式(微区)对玉米农学效应的影响 |
4.1.1 玉米产量对施氮的响应 |
4.1.2 玉米氮吸收对施氮的响应 |
4.2 不同氮水平(大田)对玉米农学效应的影响 |
4.2.1 玉米产量对不同氮水平的农学响应 |
4.2.2 氮吸收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 |
4.2.3 氮农学指标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 |
4.3 玉米氮农学指标对施氮综合响应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施氮对玉米产量影响 |
4.4.2 施氮对玉米氮吸收影响 |
4.4.3 施氮对玉米氮农学指标的影响 |
4.4.4 施氮对玉米农学效应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旱地农田地下淋溶特征 |
5.1 施氮对农田氮素流失量的影响 |
5.1.1 施氮对农田总氮流失量的影响 |
5.1.2 施氮对农田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
5.1.3 施氮对农田铵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
5.2 施氮对农田淋溶水质的影响 |
5.2.1 施氮对淋溶液总氮浓度的影响 |
5.2.2 施氮对淋溶液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
5.2.3 施氮对淋溶液铵态氮浓度的影响 |
5.3 旱地农田地下淋溶发生规律 |
5.4 施氮对氮素淋溶系数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施氮对农田氮素流失量的影响 |
5.5.2 施氮对农田淋溶液氮浓度影响 |
5.5.3 淋溶发生规律 |
5.5.4 施氮对地下淋溶液系数的影响 |
第六章 早地玉米农田土壤氮残留特征 |
6.1 施肥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与储量的影响 |
6.2 施肥对土壤剖面铵态氮浓度与储量的影响 |
6.3 施肥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储量的影响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玉米连作体系下高产-环保施氮管理技术初探 |
7.1 玉米连作体系下土壤-作物对施氮缓冲力 |
7.1.1 施氮对作物产量和硝态氮流失量的双效应 |
7.1.2 基于地下水硝酸盐浓度控制施氮阈值 |
7.1.3 施氮对作物产量和土体残留氮的双效应 |
7.2 玉米连作体系下农学效应-环境效应指间的量化特征 |
7.3 玉米连作体系农田氮素收支特征初探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第九章 创新点与展望 |
9.1 创新点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理论研究 |
2.2 实践探索 |
2.3 结语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 创新点 |
5. 小结 |
第二章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理论体系研究 |
1. 流域水生态补偿 |
1.1 概念阐述 |
1.2 经济基础 |
1.3 影响要素 |
1.4 实施状况 |
2. 流域治理修复特征研究 |
1.1 流域水生态破坏判定 |
1.2 治理与修复关系阐述 |
1.3 流域治理修复控制方针 |
1.4 流域治理修复实施必要性 |
1.5 流域治理修复控制策略 |
3.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 |
3.1 概念特征 |
3.2 影响要素 |
3.3 实施特点 |
3.4 实施类型 |
3.5 实施可适性 |
4. 小结 |
第三章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 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状况 |
1.3 定量测算 |
2. 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研究 |
2.1 公平用水补偿标准 |
2.2 合作博弈补偿标准 |
3. 生态保护成本补偿标准研究 |
3.1 污染治理成本补偿 |
3.2 农业面源成本补偿 |
4. 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实效判定 |
4.1 理论基础 |
4.2 效益模型 |
5. 小结 |
第四章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条件 |
1.2 水资源状况 |
1.3 经济社会 |
1.4 区域概化 |
2.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1 水量核算 |
2.2 污染物量计算 |
3. 典型污染计算 |
3.1 农业面源污染 |
3.2 城市径流污染 |
3.3 畜禽养殖 |
3.4 点源污染物入河 |
3.5 面源污染物入河 |
4. 水质状况 |
4.1 判定依据 |
4.2 评价方法 |
4.3 污染物降解 |
5. 小结 |
第五章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1. 流域水生态补偿框架 |
1.1 实施基础 |
1.2 补偿框架 |
2. 断面水生态补偿标准 |
2.1 水量补偿标准 |
2.2 水质补偿标准 |
3. 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 |
3.1 公平用水补偿标准 |
3.2 合作博弈补偿标准 |
4. 生态损益补偿标准 |
4.1 生态受益价值补偿标准 |
4.2 生态受损价值补偿标准 |
5. 生态保护成本补偿标准 |
5.1 污染治理成本补偿 |
5.2 农业面源成本补偿 |
6. 补偿标准 |
7. 污染物消减程度 |
8. 补偿标准实效判定 |
8.1 经济可适性 |
8.2 实效判定 |
9. 小结 |
第六章 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机制研究 |
1. 水生态补偿机制实施 |
1.1 联合管理 |
1.2 优化策略实施 |
2. 水生态补偿机制完善 |
2.1 影响水生态保护的社会因素模拟 |
2.2 流域水生态指标联合管理框架 |
2.3 流域水生态补偿管理机制 |
3. 水生态补偿实施反馈 |
3.1 补偿资金使用监管 |
3.2 补偿政策实施反馈 |
3.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获奖情况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D]. 黄少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不同水肥管理对设施菜田黑土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D]. 张锦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氮素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D]. 崔石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铁系金属复合材料还原去除硝酸根的工艺研究[D]. 吴依玲. 青岛大学, 2020(01)
- [5]干旱区农田添加有机质对土壤特性及棉花氮素利用根际过程的影响[D]. 张国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铜合金与纳米铜阴极电化学反硝化过程研究[D]. 殷迪.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无土栽培大麻生长对氮素的适应性[D]. 查雯昕. 云南大学, 2020(08)
- [8]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肖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吉林半湿润区玉米旱田氮素收支特征及适宜用量研究[D]. 彭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15(12)
- [10]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D]. 付意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