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航材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对我国航材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一、对中国航空材料体系构建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贺孝康[1](2021)在《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文中提出在什么条件下,霸权国倾向于对崛起国使用武力或保持和平?除了战争与和平,霸权国对崛起国还有哪些可用的战略工具?既有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汗牛充栋,但却莫衷一是。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这些存在于学术研究里的问题逐渐浮现于现实政治中。既有研究并不能合理解答上述问题。对于霸权国是否会对崛起国动武的问题,现实主义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现实主义视野下,霸权国与崛起国的关系被描述为“修昔底德陷阱”;力量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的权力转移是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预防性战争则是霸权国消除挑战的最佳选择。然而,这种理论推论却很少得到历史证据支持。除传统的斯巴达对雅典的战争、西班牙对英战略符合预防性战争的预测外,英国对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四个主要崛起国的战略中都没有使用预防性战争;美国对苏联、西欧、日本等国的战略行动也从未实际执行过大规模战争。遭遇预测与现实相矛盾的例子还有霸权和平论。实际上,霸权国的权力优势并不能保证其必然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行事。英国凭借权力优势大肆进行殖民扩张;美国借助在冷战后初期的权力优势试图同化中国。因此,既有研究尽管能够提供部分的解释,但仍然无法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实力相对变动提出影响霸权国对崛起国战略的三个结构性条件和三个中间变量,并将具体的战略工具分为四种类型。霸权优势、霸权挑战和霸权衰落是三个结构性条件。结构性条件塑造了霸权国的战略环境和目标以及战略选项的范围。在霸权优势条件下,霸权国拥有理想的战略环境,其目标是长期维持既有权力地位,有相当大的战略自由。在霸权挑战条件下,霸权国受到结构性压力,其目标是消除挑战,战争可能会成为霸权国的选择。在霸权衰落条件下,霸权国行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目标是争取时间以恢复实力,因而往往采取绥靖政策。三个中间变量为霸权国的战略认知、既定关系和第三方因素。中间变量对霸权国的战略选择也有不同的影响。霸权国的战略工具有四种:战争、削弱、同化、绥靖。在结构性条件和中间变量的综合作用下,霸权国最终确定对挑战国的战略。本研究还根据战略类型进行案例研究:西班牙对英国的预防性战争(1585-1598);美国对苏联的削弱战略(1982-1991);美国对华同化战略(1996-2016);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1933-1939)。本研究发现,战争很少被实际使用。面对崛起国的挑战,霸权国最常使用削弱战略。衰落的霸权倾向于缓和与崛起国的关系。2015年之后,美国经济发展有所恢复。在霸权再起背景下的特朗普政府看来,美国以前对中国的让步和妥协变得难以容忍。美国政府重新获得权力优势和对中国修正主义意图的判定促使特朗普将对华战略推向削弱。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对华削弱战略既拥有有利因素,也面临很大的制约。中国与美国和世界发展的密切联系给予了美国削弱中国发展的机会,中国的发展越依赖世界,美国的削弱战略就越容易实施。但同样依赖中国和世界的美国也会从对华削弱中丧失部分收益。在全球化时代,美国对中国的削弱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选择。

赖足兰[2](2021)在《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区,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屏障,在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边境地区稳定与否是衡量主权国家是否繁荣稳定的“晴雨表”。边境地区混乱、动荡不安,则影响国家稳步发展;边境地区安宁、稳定,则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中缅国界线全长2185千米,北起中国、印度与缅甸三国交界的库阳山口,南至澜沧江与南腊河交汇处,辖有泸水、福贡和贡山等18个边境县,毗邻缅甸的克钦邦、掸邦等地区,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自然与人文环境较为复杂,涉外事件的诱发因素较多,边民法制意识薄弱,非法越境耕作、捕捞、放牧、狩猎、砍伐、采矿等行为普遍存在。走私、偷渡、吸贩毒等边境犯罪行为屡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2009年以来,缅甸内战持续不断,缅北冲突频发,由于中缅边境“半开放性、活的特征明显”,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武装广布,边境管理工作集中在重要关口,大部分跨境村寨及边境线难以有效控制。基于中国目前已具备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以及数据化、智能化的广泛推进,在中缅边境安全管控中实施智能管控手段,开展全方位、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的手段成为可能。因此,中缅边境亟需调整和升级传统边境管控模式,构建立体化、智慧化、智能化的智慧边境管控模式。本文章以中缅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传统安全理论、多层治理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构建机制。本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从边境安全、边境管控、智慧边境等方面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简述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中缅边境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章简述中缅边境管控现状、面临的边境安全挑战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如何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弥补传统边境管控模式的不足,以有效应对中缅边境安全风险问题;第五章探讨如何从政策、经济、文化、法律等层面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提高边境管控效能;第六章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及不足之处。在以上内容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及大量文献的梳理深入探讨,本文提出:第一,持续不断的缅北冲突,以及走私、贩毒、非法居留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中缅边境安全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呈现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多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相互影响、交织、转化的趋势。第二,中缅边境地区现有的边境管控模式面临着外部与内部双重挑战。在外部层面,中缅边境地区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内部层面,现有边境管控模式出现抵边村寨“空心化”、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不高、边境管理体制不完善、口岸出入境效能需提升等诸多问题。第三,缅甸政治局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边境管理工作。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跨境民族毗邻而居,一旦缅甸国内政局动乱,爆发大规模战争,势必对中缅边境地区产生共振效应。第四,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不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防措施,还需结合物防和人防措施,形成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的管边控边格局,从多角度、多层面强化人防、技防和物防的综合管控。第五,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离不开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中缅边境地区仅仅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无法制止边境违法犯罪行为,仍需结合政策、经济、法律、双边警务合作等措施综合施策,创造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

邹玉清[3](2021)在《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设计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新离不开思维与方法,基于未来视角的创新设计思维是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本文以产品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具有前瞻性、探索性、预测性特征的未来设计思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比较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部分学科对“未来思维”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再认识,进一步确认了未来设计思维的思维路径:以终为始的“终点思维”、梳理因果的“布局思维”、寻觅机会的“复合思维”;从造物组合、系统组合、资源牵引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并从周期、视野维度、资源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未来设计中获取效率剩余的价值、影响设计思维的不变量与变量关系、相关性的因果关系、未来设计思维中的驱动与制约因素等,从而提出了未来设计方法的原则、实现方式以及一种“非效率”的创新设计方法并构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模型。未来视角呈现出客观未来以及主观未来的两种不同图景,我们认识中的客观未来呈现出时空的进程;而主观未来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这个趋向目的的过程使得未来视角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产生当下的意义:即未来设计是对未来的长期目标所产生意义的回应,是根据当前的走向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认识的基础上,对将要到来时间的某个目标,进行探索、预测和实验,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新型造物的一系列构想,以及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启发。本文认为未来是一个动态化的进程,以观察者的角度从“过去已经发生的未来”的视角,归纳造物工具在未来进程中的各参与方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通过归纳工具产品在“过去的未来式”的作用,对应今天的“未来式”的发展,以至演绎将来的“未来式”。由未来的“目的”来求解当下的未来视角中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建构。认为工具产品在未来进程中的作用是“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在具体的实现上则是用工具产品作为人的生理系统的延伸,最大化的获取与转换资源,获取效率剩余,服务于人的主观未来目的,是达成主客观的时空一致性的工具。同时这个趋向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中的主观造物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受到客观外部周期的影响、主观对客观认识的影响、以及主观视角上获取转换资源的能力的制约。从主观未来视角的非效率指向与客观视角的效率现象在未来进程中的关系以及制约因素,来构建趋向未来资源进行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未来可能性和探索性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从自然界的大设计的平均效率与主观未来目的的获取效率剩余的工具目标之间的关系来建构主观跨越客观的产品设计溯层原则;从技术方式的未来、生活方式的未来、主观文化方式的未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溯层的途径;同时在具体的产品设计实现上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所以,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思维使得合理的造物行为具有目的,使未来产品系统的准备成为可能,也使未来进程中的生活意义更加的充实。在最后一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和专业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以对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和修正,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修正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艾鑫[4](2021)在《基于语义的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领域内对于知识信息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上述科技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各个领域,现代装备制造业也正在经历创新型的转换。知识管理是近些年来的热点研究话题,将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应。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但对于知识的利用效率依旧有待提高。本文以航空材料标准所涉及的领域知识为研究对象,以航空材料标准文档为依据,开展了航空材料标准的知识管理研究。针对当前航空材料标准应用领域广、数据异构、多版本并存等问题,若能够利用本体技术研究基于语义的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方法,则可实现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对航空材料标准相关领域知识资源的建设和重用。针对航空材料标准的特点,首先面向航空材料标准发布、执行的生命周期过程分析,确立了航空材料标准文档之间的知识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进行分类,从不同的维度分析航空材料标准的知识对象、属性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本体理论,构建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本体描述模型,进而构建了多维度本体航空材料标准知识表达模型。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和本体描述语言(OWL)完成了航空材料标准知识本体的构建,实现了对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的统一描述和全面表达。依托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本体研究了基于本体的航空材料标准语义标注方法,可以使被标注的航空材料标准的数字化资源通过计算机相互识别。最终,基于上述方法研究建立了航空材料标准知识库,开发了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原型系统,验证了本文理论及方法的可行性。论文的研究工作实现了航空材料标准文档及其领域知识基于语义实现一体化集成,从而可进一步对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进行高效准确利用提供技术保证。

强强[5](2021)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各新兴大国均以培育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来抢占竞争制高点,以实现对先发国家的经济和技术超越。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和国家科技力量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态势下,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风险,重视通过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保障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并力图实现“弯道超越”。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网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组织载体和运行依托。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要参与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基于“三螺旋”理论,有关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发挥。本研究首先通过总结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特点,发现基于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成果的战略性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组织的高度网络化特征,政府必然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从网络的基本要素和逻辑关系入手,推导出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然后以圈层式的网络结构视角,对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网络层、重要网络层、相关网络层、拓展网络层的特点及政府的有关作用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总结性地提出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三个历史阶段,即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网络构建阶段、政府需求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市场机制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并对阶段特点和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概括。通过对照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的圈层结构,分析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自身特点,包括核心网络层具有强组织特性、重要网络层的资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相关网络层的网络关系不够紧密、外围网络层基本空白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贯穿各圈层等。进而结合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政府作用的不足之处,包括政府缺乏对网络构建及治理的顶层策划和统筹协调、政府干预过于直接而缺乏缓冲机制且不稳定和政府在法制规范等创新环境的营造上有缺失等。同时分析借鉴了美国、欧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推动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成功之处,包括政府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治理中的角色、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多方参与、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培育领域等。最后,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优化建议:发挥建构者作用,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顶层规划;发挥资助者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带动社会投入;发挥协同者作用,构建多主体网络治理机制;发挥支持者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塑造创新环境。

王资璐[6](2021)在《航空材料研制企业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探讨》文中指出航空材料研制具有研制周期长、经费投入大、工艺流程复杂、材料和结构种类多等特点,其研制企业具有典型的离散型制造特点。面对中国建设航空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传统的航空材料研制方式和速度已经无法满足航空装备的发展需求。通过将航空材料研制与智能制造相结合,逐层梳理了航空材料研制企业智能制造体系要素,探讨了航空材料研制企业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通过智能制造体系的建立,以期满足用户对航空材料产品高品质、高可靠性、低成本、短周期等需求,促进航空材料的自主正向研制,持续支撑航空装备的自主保障和升级换代。

王彬文,陈先民,苏运来,孙汉斌,杨宇,樊俊铃[7](2021)在《中国航空工业疲劳与结构完整性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疲劳与结构完整性成为影响飞机结构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飞机结构从最初的静强度、安全寿命设计理念逐渐发展成以疲劳与结构完整性为指导的研制理念和方法,并在型号中取得了成功应用,使得新一代飞机结构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号的研制需求,这一领域又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从航空工业角度梳理了自2000年以来中国航空结构疲劳研究的进展和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在航空材料/结构/工艺、分析评估理论研究、疲劳试验技术以及飞机寿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从型号研制及工程发展角度提出了对中国航空疲劳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的建议,以期为中国航空结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宋建欣[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林诗琦[9](2020)在《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论文合着和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生态化、绿色化是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导向,绿色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绿色创新正受到全球各界的普遍认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政府相继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在国内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新增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绿色、创新、协同成为城市和区域未来的发展导向,因而,深化区域合作,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区域绿色协同创新,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保障。本文基于创新地理学理论和多维邻近性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计量地理分析方法,分别从知识协同创新和技术协同创新两个视角构建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网络体系,研究绿色协同创新主体、网络结构和城市联系的时空格局,并通过尖点突变系统将知识和技术创新协同数据置于城市关系维度中,引入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对中国城市绿色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从而为区域协同创新战略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大数据挖掘2008-2017年共计26702篇绿色合着论文和16924项绿色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将研究区间划分为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两个研究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计量地理分析方法,从分析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现状入手,接着从知识和技术两个视角对绿色协同创新的主体、主体间关系、协同网络结构和基于城市联系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创新地理学理论和多维邻近性理论,运用尖点突变系统将知识和技术创新协同数据置于城市关系维度中,引入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对中国城市绿色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绿色协同创新现状来看,跨城市协同的趋势逐步凸显,环北京一带城市群和资源型城市参与积极性高。(2)从创新主体及主体关系来看,在绿色知识协同创新方面,高校是主要参与者,随时间推移,高校-高校和高校-科研机构逐渐成为主流协同模式,在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方面,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导者;在空间分布上,除北京外,其它城市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度不高,且企业间协同是北京以外城市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3)从网络结构来看,中国城市绿色协同创新网络尚未进入成熟期,表现出极强的空间不均衡性,且绿色协同创新城市等级的位序结构不合理,随时间推进,“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日益显着。(4)从网络节点等级结构和时空格局来看,绿色协同创新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知识协同网络的核心圈城市主要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除北京外,长三角地区是绿色知识协同创新的主要集聚区;技术协同网络的核心节点城市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并形成郑州及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次级节点;(5)在城市绿色协同创新的时空格局方面,核心城市间联系紧密;绿色知识协同创新网络已形成以北京为顶点的伞状结构,主要城市联系由“一点三轴式”向“一点多轴式”演变,城市在绿色知识协同伙伴选择上有一定教育资源偏好;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网络中,随时间推移,原先最强联系城市对北京-抚顺的城市联系强度减弱,而以北京、上海、深圳为顶点的“三角通道”的绿色技术协同关系却不断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开拓出许多新的城市协同联系通道;(6)从影响因素来看,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制度邻近性、管制型环境政策、城市科技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科研教育资源水平等对城市绿色协同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有显着的阻滞作用,激励型环境政策的影响作用不明显;随时间推进,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城市科技投入、城市基础设施、科研教育资源等的影响程度在下降,而制度邻近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管制型环境政策的影响程度在不断上升。

李肖婧[10](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二、对中国航空材料体系构建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国航空材料体系构建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史中的霸权战略
    二、研究问题:霸权战略的迷思
    三、注定一战?霸权战略的既有研究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霸权战略及其解释逻辑
    第一节 霸权国与崛起国:定义、测量与经验证据
    第二节 霸权战略:结构条件、中间变量与战略工具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与设计
第二章 战争:西班牙对英国的战略(1585-1598)
    第一节 战争之前:西班牙霸权及其挑战
    第二节 选择战争:西班牙的“英国大业”
    第三节 第三方力量制约:再也无法实施的入侵
第三章 削弱:美国对苏联的战略(1983-1991)
    第一节 占优的霸权:美国在1970-80 年代
    第二节 削弱苏联:“里根主义”的出台与实施
    第三节 美国对苏削弱战略的启示
第四章 “同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1996-2016)
    第一节 霸权优势:美国的“单极时刻”
    第二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
    第三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的延续与失败
第五章 绥靖:英国对德国的战略(1932-1939)
    第一节 霸权衰落:英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
    第二节 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战略
    第三节 有比绥靖更好(合理)的战略吗?
第六章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与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第一节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中国理念与新型大国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2)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边境安全相关研究
        1.2.2 边境管控相关研究
        1.2.3 智慧边境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中缅边境地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2.1.1 自然环境
        2.1.2 人文历史
        2.1.3 行政区划
    2.2 边境口岸与交通网络
        2.2.1 边境口岸
        2.2.2 交通网络
    2.3 民族构成与经济社会发展
        2.3.1 民族构成
        2.3.2 经济社会发展
第3章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对比分析
        3.1.1 中方的边境管控
        3.1.2 缅方的边境管控
    3.2 中缅边境管控面临的安全挑战
        3.2.1 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3.2.2 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3.3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的问题
        3.3.1 抵边村寨“空心化”
        3.3.2 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3.3.3 现行边境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3.3.4 边境防控体系建设亟需完善
        3.3.5 口岸出入境管理效能需提升
    3.4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地理环境复杂
        3.4.2 跨境民族构成复杂
        3.4.3 非法利益链条化
        3.4.4 经济发展差异大
第4章 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4.1 智慧边境概念界定
    4.2 智慧边境管控体目标与原则
        4.2.1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目标
        4.2.2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原则
    4.3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成要素
        4.3.1 智慧边境管控主体
        4.3.2 智慧边境管控客体
        4.3.3 智慧边境管控方式
    4.4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4.4.1 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4.4.2 边境防控网络
        4.4.3 情报信息共享平台
        4.4.4 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4.4.5 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4.4.6 预警与跟踪机制
        4.4.7 应急处突维稳机制
    4.5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运行机制
第5章 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路径探析
    5.1 强化边疆治理政策供给,提升边疆治理能力
    5.2 推进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边民幸福指数
    5.3 完善边境管理法律体系,推进边防法制建设
    5.4 强化边民国家认同意识,提高管边控边效能
    5.5 深化中缅警务合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讨论
        6.2.1 创新之处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 文献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学科对未来思维的认知
    第一节 自然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知
    第二节 社会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第三节 思维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第二章 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未来设计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路径
    第三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价值
第三章 未来产品设计思维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周期对未来进程中造物的影响
    第二节 主观视野维度对未来造物的双向影响
    第三节 转换资源能力的客观制约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
    第一节 与造物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第二节 与系统的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第三节 资源牵引下的“未来式”发展
第五章 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
    第一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原则
    第二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的双向认识与流程
    第三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思维溯层途径与方法
第六章 基于未来视角设计方法的实证
    第一节 未来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评价流程
    第二节 基于未来思维的前瞻设计实践案例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书目

(4)基于语义的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标准文献知识管理
        1.4.2 本体构建
    1.5 论文内容与组织结构
        1.5.1 论文主要内容
        1.5.2 论文组织结构
2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总体方案
    2.1 航空材料标准应用现状及问题
    2.2 航空材料标准的知识管理需求分析
        2.2.1 知识管理的发展
        2.2.2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需求分析
        2.2.3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目标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4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关键技术
        2.4.1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关联关系分析
        2.4.2 知识管理的本体技术
3 基于本体的航空材料标准知识表达
    3.1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分类框架
    3.2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体系模型构建
    3.3 基于本体的航空材料标准知识建模
        3.3.1 航空材料标准的知识描述
        3.3.2 航空材料标准属性特征的描述
        3.3.3 航空材料标准本体关联关系的描述理论
        3.3.4 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表达模型
        3.3.5 基于本体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的表达
    3.4 航空材料标准本体建模
4 基于本体的航空材料标准语义标注
    4.1 基于本体的航空材料标准数据的语义标注
    4.2 航空材料标准文档知识语义化过程
    4.3 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语义环境
5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系统
    5.1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库设计思路
    5.2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库构建方法
    5.3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
        5.3.1 系统的开发环境
        5.3.2 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5.3.3 系统展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航空材料标准领域知识本体可视化效果展示
附录2 优质碳素结构钢知识本体可视化效果展示
附录3 优质碳素结构钢部分知识OWL语言举例描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5)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一)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政府参与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理论
        2.三螺旋理论
三、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政府参与的必然性和作用分析
    (一)政府参与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必然性
        1.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与国防和经济战略高度相关
        2.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自身特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发生
        3.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组织的网络化需要政府参与
    (二)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
    (三)圈层视角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模型结构及政府作用分析
        1.核心网络层——核心企业的寡头格局与政企关系
        2.重要网络层——企业间合作与政府规制
        3.相关网络层——产学研合作与政府协调
        4.拓展网络层——国际合作与国际政治
四、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结构现状及政府作用审视
    (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1.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网络构建阶段
        2.政府需求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
        3.市场机制驱动的网络构建阶段
        4.政府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现状
        1.核心网络层具有强组织特性
        2.重要网络层的资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
        3.相关网络层的网络关系不够紧密
        4.外围网络层基本空白
        5.政府的主导作用贯穿各圈层
    (三)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政府作用的不足
        1.政府缺乏对网络构建及治理的顶层策划和统筹协调
        2.政府干预过于直接、缺乏缓冲机制且不稳定
        3.政府在法制规范等创新环境的营造上有缺失
五、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实施及政府作用
        1.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的背景概述
        2.美国政府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中的主要作用
    (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实施及政府作用
        1.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概况
        2.欧盟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的主要作用
    (三)启示与小结
        1.政府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治理中的角色
        2.政府的作用发挥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多方参与
        3.政府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生态培育
六、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优化建议
    (一)发挥建构者作用,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顶层规划
    (二)发挥资助者作用,提供启动资金带动社会投入
    (三)发挥协同者作用,构建多主体网络治理机制
    (四)发挥支持者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塑造稳定创新环境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航空材料研制企业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材料研制的特点
    1.1 航空材料研制流程长、工艺复杂
    1.2 航空材料研制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1.3 航空材料及其产品必须经过系统性的考核验证
2 航空材料研制企业制造能力特点及存在问题
3 航空材料研制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必要性
4 航空材料研制企业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思路
5 结语

(7)中国航空工业疲劳与结构完整性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航空疲劳研究历程
    1.1 中国航空结构设计思想发展
    1.2 中国航空疲劳研究主要成果
2 中国航空工业结构疲劳研究现状和进展
    2.1 材料/结构/工艺疲劳研究现状和进展
        2.1.1 先进材料疲劳研究现状
        2.1.2 先进结构疲劳研究现状
        2.1.3 先进工艺疲劳研究现状
    2.2 疲劳分析评估研究现状
        2.2.1 耐久性分析评估方法
        2.2.2 损伤容限分析评估方法
        2.2.3 腐蚀疲劳分析方法
        2.2.4 多尺度疲劳分析方法
    2.3 疲劳试验技术研究现状
        2.3.1 积木式验证思想及发展
        2.3.2 壁板类疲劳损伤容限试验
        2.3.3 结构机构疲劳可靠性试验
        2.3.4 水陆两栖飞机试验
        2.3.5 全机疲劳试验及加速技术
        2.3.6 损伤识别及测量技术
    2.4 飞机服役寿命管理研究现状
        2.4.1 单机监控
        2.4.2 飞机定/延寿
3 展望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论文合着和专利联合申请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与辨析
        2.1.1 协同创新
        2.1.2 绿色创新
    2.2 相关理论
        2.2.1 创新地理学理论
        2.2.2 多维邻近性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知识协同创新主体关系、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
        2.3.2 技术协同创新主体关系、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
        2.3.3 知识协同创新和技术协同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的时空格局分析
    3.1 数据获取、处理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获取
        3.1.2 数据处理
        3.1.3 研究方法
    3.2 中国绿色协同创新发展的时空分析
    3.3 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的时空格局特征
        3.3.1 绿色协同创新网络主体及其关系
        3.3.2 城市绿色协同创新网络结构
        3.3.3 城市绿色协同创新网络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影响因素假设
    4.2 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3 实证与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建议
        5.2.1 相关讨论
        5.2.2 政策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1.2 理论背景
    1.3 问题提出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2.1.5 本节述评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2.5 本节述评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3.3 本章小结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1.1 案例研究目的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教育过程
        4.2.4 支撑条件
        4.2.5 个案小结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教育过程
        4.3.4 支撑条件
        4.3.5 个案小结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教育过程
        4.4.4 支撑条件
        4.4.5 个案小结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4.5.1 背景简介
        4.5.2 教育愿景
        4.5.3 教育过程
        4.5.4 支撑条件
        4.5.5 个案小结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4.6.1 背景简介
        4.6.2 教育愿景
        4.6.3 教育过程
        4.6.4 支撑条件
        4.6.5 个案小结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5.1.1 构成要素框架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5.2.2 数据收集
        5.2.3 统计方法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基本信息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1 信度分析
        5.4.2 效度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6.3 本章小结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作者简介

四、对中国航空材料体系构建中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D]. 贺孝康. 外交学院, 2021(11)
  • [2]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D]. 赖足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邹玉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语义的航空材料标准知识管理研究[D]. 艾鑫.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5]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强强.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2021(02)
  • [6]航空材料研制企业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探讨[J]. 王资璐. 科技与创新, 2021(08)
  • [7]中国航空工业疲劳与结构完整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彬文,陈先民,苏运来,孙汉斌,杨宇,樊俊铃. 航空学报, 2021(05)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绿色协同创新网络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论文合着和专利联合申请数据[D]. 林诗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对我国航材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