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大豆蛋白降低心血管发病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轩[1](2021)在《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传统发酵食品内,可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纳豆因其富含具有抗血栓功能的纳豆激酶(Nattokinase),作为一种风味食品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生产的纳豆激酶也已被用于抗血栓功能食品或药品的制备。另外,也有报道,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可调节机体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发挥抗炎、抗肿瘤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目前,纳豆激酶口服产品的剂型单一,且耐胃酸和肠道缓释能力较差;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主要为冻干菌粉,食用人群局限。上述产品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研究针对上述产品的不足,利用筛选的同时产生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枯草芽孢杆菌功能发酵乳和一种纳豆激酶口服缓释制剂,对其制备工艺和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用从自然界采集的稻草作为发酵菌种的来源制作纳豆,从自制纳豆浸出液中分离、筛选出产双酶(纤维蛋白溶解酶和凝乳酶)的菌株。通过对菌株形态观察和生化特性检测,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确定此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ubtilis JNFE0126。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纳豆激酶活性最高达14512.4IU/mL,产凝乳酶活性最高达875.5 SU/mL,可以满足中性条件下制备凝固型发酵乳的要求。酶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纤溶活性来源于丝氨酸蛋白酶,凝乳活性来源于金属蛋白酶。提取该菌株的DNA,根据基因库中已经报道的纳豆激酶和凝乳酶(金属蛋白酶M4)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基因调取扩增后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上述两种酶的基因,其序列分别与已经报道的纳豆激酶和金属蛋白酶M4具有高度相似性(同源性分别为99.1%和97.6%)。其次,分别收集B.subtilis JNFE0126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最高产酶期的发酵液,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及凝胶过滤色谱分别对纳豆激酶和凝乳酶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用SDS-PAGE检验样品纯度及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纯化的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7 KD和42 KD左右。纳豆激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pH 6.0-9.0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和较好的稳定性。凝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6.5,在pH 6.0-8.0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在pH 5-10条件下有较好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并优化了B.subtilis JNFE0126发酵鲜牛乳制作凝固型发酵乳的配方和发酵条件,评价了所得产品的品质特性和抗血栓功能。优化的配方和发酵条件为:鲜牛乳,大豆蛋白2%,蔗糖4%,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5%,果胶0.1%,藻酸丙二醇酯(PGA)0.1%,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8 h。得到发酵乳为软嫩的乳白色凝乳块,奶香浓郁,口感爽滑,无明显不良风味。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凝乳块内部呈现海绵状微观结构,酪蛋白胶束及亚胶束相互交联形成整体的三维结构,胶束间仍然存在大量微细孔隙,这些孔隙起着保持水分的作用。发酵乳的纤溶活性达215.1 U/mL,4℃储藏14天酶活性可保留66%,储藏60天活性仍保留43%;小鼠黑尾试验表明,口服该发酵乳具有显着的体内抗血栓效果。应用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评价了上述发酵乳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前景。动物疾病症状观察和肠道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表明,口服B.subtilis JNFE0126发酵乳可明显减轻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的疾病严重程度,减轻动物的肠道粘膜的出血、炎症和溃疡等病理损伤;动物肠道菌群的检测分析和和肠粘膜内炎症相关因子和上皮再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口服B.subtilis JNFE0126菌株发酵乳可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增加菌群的多样性,抑制有害菌生长;该发酵乳可抑制肠道粘膜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高炎症抑制因子表达水平,因而减轻肠粘膜的炎症性损伤。与此同时,B.subtilis JNFE0126发酵乳可促进肠粘膜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粘膜细胞的粘液蛋白和上皮连接蛋白的表达,加速肠粘膜屏障和上皮屏障的修复,从而抵御有害菌和炎症因子的侵入。最后,研制了一种具有双层壳-核结构(壳聚糖核-纳豆激酶-酪蛋白)的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并通过动物试验评价其在体内抗血栓作用。采用壳聚糖为核心,京尼平为壳聚糖核-纳豆激酶交联剂,牛乳酪蛋白为颗粒外层保护材料,TG酶为保护层的交联剂,按照分步交联的程序制备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获得的缓释颗粒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使用纳米金交联的IgG作为模型药物验证了酪蛋白保护层的包埋效果,确定其形成了双层壳-核结构。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测定了该缓释颗粒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颗粒在胃酸中能有效保护纳豆激酶活性,并在肠液中缓释达12小时。最终对该缓释颗粒进行动物口服试验,动态观察颗粒内纳豆激酶的体内缓释过程及其抗血栓效果。结果表明,上述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具有很强的抗胃酸能力,并在肠道内可缓慢释放出纳豆激酶及其不同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降解产物,缓释过程超过12小时。小鼠黑尾模型动物口服该颗粒,可明显抑制小鼠尾部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并促进血栓溶解,效果显着优于口服游离纳豆激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筛选的B.subtilis JNFE0126制备的发酵乳具有抗血栓和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开发的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具有耐胃酸能力和肠道缓释功能,可提高纳豆激酶的口服利用度,有望作为功能食品添加剂用于研制抗血栓功能食品。
卢慈香[2](2020)在《台湾人饮食习惯对高血脂之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中医师对高血脂患者采用单方或复方治疗的用药判断;其次是分析高血脂患者在治疗周期自我健康促进与饮食调整的具体作为。以及从治疗周期结束后的血液检验报告分析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TG)的降低程度。方法:使用较适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中医师正在治疗中的个案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经向中医诊所进行参与研究意愿调查,并取得四家中医诊所及32位高血脂患者参与研究。并且采用文件分析法及内容分析法针对中医师之问诊纪录、病患在治疗期间之饮食纪录,以及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再以血液检验报告数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取得四所中医诊所及32位高血脂患者共同参与为期八周的治疗,经中医师诊断也多属于脾胃气虚、肝郁脾虚、肝肾亏虚、脾胃湿热、气血不足、血热、肝胆湿热等症状,不同中医师针对调理病患的高血脂症,其用药方略也不尽相同,除了有复方的天麻钩藤饮、柴胡疏肝汤、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之外,也有中医师开立生技中药「寿美降脂一号」的特殊用药;其次,在单方用药上则是有山楂、陈皮、决明子、鸡血藤、大黄、黄耆等。最后,中医师也根据病患的身体素质,开立竹叶石膏汤、骨碎补、干姜、保和丸、白芍、砂仁、冇骨消(Sambucus formosana Nakai)、补阳还五、续断、三黄泻心汤、川栋子、远志、茯神、茵陈篙汤、麦冬、枳实等单方及复方合并调理病患的其他病症。结论:高血脂患者的自我健康促进行为,加上为期八周的中医治疗成效上显示,仅有按时服用药物的患者,在胆固醇(TC)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数、三酸甘油脂(TG)指数都有下降,然而仅有按时服药的各项指数下降的趋势却不如患者具有积极运动者的指数变化。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3](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王敏[4](2020)在《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女性从卵巢功能出现减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特殊生理变更时期,称为围绝经期。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后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变,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精神等症状,此阶段也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高发时期,而合理的膳食则有助于延缓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雌激素样等作用,它们以多靶点的方式调节着人体新陈代谢,对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压异常是否与膳食中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量有关却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拟以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文献整合现有植物化学物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膳食频率问卷调查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番茄红素、花色苷、叶黄素、大豆异黄酮等)的摄入量,探讨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和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从而为指导围绝经期女性合理摄入植物化学物,获得最大健康益处提供支持。实验目的通过调查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摄入情况,分析各种营养素及膳食摄入量,探讨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的相关性,为围绝经期女性合理饮食提供一定的指导。实验方法1.收集2017-2018年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共504例围绝经期女性,其中247例合并有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例组),257例无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照组)。2.参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模式,并通过预调查以及咨询专家等方式制定食物频率调查问卷。3.收集其个人相关资料,内容包括:(1)年龄、教育背景、是否吸烟、饮酒等基本特征;(2)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的测量;(3)血糖、血压、血脂的测量;(4)采用24 h回顾法和调整的膳食频率问卷进行统计,患者参照《回顾性膳食调查辅助参照食物图谱》回顾过往一年的饮食摄入情况,调查员根据膳食频率调查问卷量表统计日平均饮食摄入量,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和已收集的植物化学物数据库换算出患者日平均膳食营养素与植物化学物摄入量。4.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二组之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二组之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2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以日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由低到高四分位法分为四个等级,以摄入量低组作为参数组,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总能量后,获得不同营养素摄入水平对于血压、血脂的相对危险度(odd ration,OR),检验水准选择?=0.05。实验结果1、植物化学物数据库: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我国发表的食物中植物化学物含量的文献以及参考USDA、EFSA相应的食物数据库,整理建立适用于本次调查计算用的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番茄红素、花色苷、叶黄素、大豆异黄酮)数据库,本次数据库中我们建立了常见谷类、豆类、蔬菜、坚果、水果、油类中植物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和菜油甾烷醇)、花色苷、叶黄素、番茄红素和大豆异黄酮含量。通过建立好的植物化学物数据库为后期膳食调查中植物化学物摄入量计算提供依据。2、基本资料:参与膳食调查的围绝经期女性共有504人,其中病例组247例,对照组257例。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4.55±4.93岁和53.41±4.67岁,其中年龄在≤50岁分别占23.5%和28.0%,年龄在51-59岁之间分别占60.3%和50.5%,年龄在≥60岁分别占16.2%和12.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教育背景普遍不高,在小学教育及以下分别为55.9%和56.8%,初中教育背景分别占31.2%和28.8%,大学教育背景分别占13.0%和14.4%;研究对象吸烟和饮酒现象较为少见,大多数都不吸烟和不饮酒,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吸烟和不饮酒分别占98.4%和99.6%;研究对象膳食补充剂摄入情况也相对较少,其病例组和对照组不摄入膳食补充剂分别占96.8%和95.7%;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MI分别为24.76±3.26kg/m2和23.56±2.92 kg/m2,病例组和对照组中BMI≥24分别占57.2%和43.2%,BMI在18.5-23.9之间分别占39.3%和54.9%,BMI<18.5分别占2.8%和1.9%。通过对研究对象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教育背景、吸烟、饮酒以及膳食补充剂摄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01)。3、各类食物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蔬菜每日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69.99g和204.43g,病例组、对照组蔬菜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300-500g),且对照组高于病例组(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豆制品类每日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4.26g和4.79g,均低于推荐摄入量(25-35g),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3);两组围绝经期女性在水果、肉制品类、奶制品类、蛋制品类、鱼虾类、谷物类以及食用油、盐类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能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摄入量4.1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女性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25g),病例组患者膳食纤维的每日平均摄入量(11.04±4.79g)低于对照组(12.76±5.6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胆固醇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维生素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800?g RAE),病例组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中位数(567.41?g RAE)高于对照组(490.59g R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100mg),病例组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中位数(82.37mg)低于对照组(91.2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维生素E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矿物质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钾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1851.27mg,低于推荐摄入量(2000mg),而对照组钾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2133.82高于推荐摄入量(2000mg),且病例组患者钾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矿物质中钙、磷、钠、镁、铁、锌、硒、铜、锰元素等元素的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植物化学物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花色苷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0.39mg)低于对照组(0.9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大豆异黄酮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6.10mg)低于对照组(7.8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病例组叶黄素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1085.19g),低于对照组(1546.6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甾醇和番茄红素每日平均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构成比5.1能量食物来源构成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中能量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肉制品类、豆类、鱼虾类以及其他,其中病例组能量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41.7%,26.6%,10.4%,8.3%和13%,对照组中构成比分别为40.3%、19.7%、12.5%、13.4%和14.1%。能量的食物来源构成比之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56,P=0.041)。5.2蛋白质食物来源构成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蛋白质食物主要来源于豆类、谷物类、动物性食物类及其他,病例组的蛋白质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20.3%、3.6%、51.8%和24.3%,对照组构成比分别为25.7%、4.7%、40.6%和29%。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构成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76,P=0.032)。5.3脂肪食物来源构成比病例组脂肪食物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构成比分别为58.7%和41.3%,对照组的构成比分别为46.3%和53.7%。病例组中脂肪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对照组脂肪性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脂肪食物来源构成比来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87,P=0.015)。5.4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碳水化合物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薯类、蔬菜类以及其他。病例组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64.4%、21.3%、8.6%和5.7%,对照组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构成比分别为56.2%、23.5%、13.5%和6.8%。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构成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667,P=0.681)。6、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相关性6.1宏量营养素摄入量与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相关性在调整了研究人群基本信息因素(年龄、BMI、吸烟、饮酒等)和总能量对各项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混杂因素干扰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能量(OR=2.81,CI0.46-17.08)、蛋白质(OR=0.67,CI 0.07-6.58)、脂肪(OR=0.9,CI 0.24-3.29)、碳水化合物(OR=0.64,CI 0.14-3.02)、膳食纤维(OR=0.74,CI 0.13-4.41)以及胆固醇(OR=0.9,CI 0.27-2.97)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2维生素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A的第四分位(OR=3.8,CI 3.53-15.8)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而维生素B1(OR=2.95,CI 0.7-12.5)、维生素B2(OR=1.36,CI 0.29-6.52)、烟酸(OR=0.45,CI 0.08-2.43)、维生素C(OR=0.73,CI 0.19-2.77)以及维生素E(OR=0.6,CI 0.15-2.4)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3矿物质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膳食中矿物质摄入量如钙(OR=0.69,CI0.20-2.34)、磷(OR=0.51,CI0.06-4.16)、钾(OR=0.23,CI 0.03-1.67)、钠(OR=1.46,CI 0.70-3.02)、镁(OR=2.16,CI 0.39-12.04)、锌(OR=3.98,CI 0.45-34.9)、硒(OR=0.91,CI0.16-5.32)、铜(OR=0.35,CI 0.07-1.83)和锰(OR=1.00,CI 0.2-4.93)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甾醇和花色苷的第四分位分别为(OR=1.56,CI 3.53-15.8)和(OR=0.22,CI 0.10-0.51),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大豆异黄酮(OR=0.52,CI 0.24-1.12)、叶黄素(OR=0.57,CI 0.23-1.41)以及番茄红素(OR=0.63,CI 0.27-1.47)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无明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血压和血脂影响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病例组中的围绝经期妇女在蔬菜、豆制品类等膳食摄入量低于对照组,而肉制品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可能与膳食中上述食物摄入量有关,适当提高蔬菜的摄入,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对降低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两组围绝经期妇女在能量来源构成比、脂肪来源构成比有显着性差异,病例组的能量、脂肪主要来源于肉类,而对照组能量、脂肪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可见血压血脂异常的围绝经期女性膳食结构不均衡,应保持合理饮食。2、两组围绝经期女性在膳食纤维摄入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病例组低于对照组,膳食纤维在饮食中主要来源于全谷类、杂豆、薯类以及蔬菜等,说明围绝经期女性适当增加上述食物对降低血压血脂具有一定的意义。3、植物甾醇与花色苷的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膳食中保持上述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降低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压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王佳[5](2020)在《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文中指出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乳腺癌的新型天然化学预防剂和用于治疗的新型天然化学增强剂是当前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人们食用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的豆类食品。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大豆、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分子结构与动物雌性激素比较相似,被称作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化学结构为双酚,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诱导产生弱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研究表明,豆类发芽后,异黄酮含量会明显增多,尤其鹰嘴豆,其发芽前后异黄酮含量可增加100倍,因此,发芽可作为富集鹰嘴豆总异黄酮的方法。鹰嘴豆豆芽中含有更高含量的总异黄酮成分,但其它化学成分复杂,简单的提取工艺达不到更高的质量标准,需纯化去除粗提物中含有的大量蛋白、多糖、脂肪酸、鞣质等杂质。本研究以鹰嘴豆短期发芽后摘取的芽部位干燥物为原料,确定鹰嘴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25∶1,乙醇体积分数60%;对粗提得到的鹰嘴豆异黄酮进行纯化,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大孔树脂HPD-300为填料,取异黄酮含量为3.05 mg/m L豆芽提取水溶液,以每小时2倍体积的速率吸附,上样量为4.5倍体积,先用6倍体积纯化水、再用5倍体积20%乙醇洗脱除杂,最后用95%乙醇溶液以每小时2倍体积的速率用6倍体积洗脱,收集95%乙醇溶液洗脱部位,浓缩、干燥后即得;通过HPLC/QTOF-MS分析,从鹰嘴豆异黄酮中发现29种化学成分;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推测出鹰嘴豆异黄酮中可能存在的14种化学成分;经与标准品比对,确定了含量较高的4种成分为刺芒柄花苷、印度黄檀苷、芒柄花素、鹰嘴豆素A。本研究为鹰嘴豆异黄酮的研究提供技术参数和物质基础。从鹰嘴豆豆芽中提取的异黄酮能显着抑制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浓度为32.8μg/m L的鹰嘴豆异黄酮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48小时后,采用RNA-seq得到其m RNA和Lnc RNA表达谱,经stringdb进行蛋白质互作关系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进行基因与Lnc RNA共表达分析,以q RT-PCR技术、HPA数据进行核心基因表达的验证。转录组结果显示,总共1094个m RNA和378个Lnc RNA表达异常;KEGG通路富集结果揭示了细胞增殖的抑制主要来自上调通路中的细胞凋亡和下调通路中的m RNA拼接异常;表达下调前十的Lnc RNA中的共表达基因主要为HNRNP家族基因,它们通过UBC与凋亡相关基因互作。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减弱RNA的合成来实现的,同时上述过程可能有Lnc RNA参与协同调控。生存分析与q RT-RNA定量结果一致,然而并非每个核心基因都可作为乳腺癌预测的高危因素。上调核心基因中,只有FOS基因的表达上调可显着改善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下调核心基因中,DDX5、DHX9、CCT2基因的表达下调可显着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是通过对互作网络核心基因NME2、FOS、DDX5、TOP2B、CCT2的表达调控来实现的,提示这五个基因可作为作用靶点或临床治疗参考指标,为人类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鹰嘴豆异黄酮为作用因子,建立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并作用于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以RNA-seq法对经鹰嘴豆异黄酮作用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并揭示鹰嘴豆异黄酮对人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寻找乳腺癌的新型天然化学预防剂和用于治疗的新型天然化学增强剂提供分子理论依据,为以鹰嘴豆生物学优势作为保健食品或药用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乳腺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谢虹[6](2020)在《社区居民膳食现况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样本地区社区居民的膳食现状,分析研究社区居民固有膳食模式对糖尿病发病及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集中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以特征根>1、结合碎石图确定公因子,以载荷>0.3的因子命名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膳食模式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1.基本情况:2015年抽取了18~85岁的社区居民3203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糖尿病患者2770人,男性1139人,女性1631人。在非患人群中新筛查诊断的糖尿病患者333人,男性149人,女性184人。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和非患者在年龄、地区、BMI、体育锻炼、高血压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饮食现况是膳食不足和膳食过剩问题同时存在。具体结果显示谷薯类摄入较多,鱼虾类、蛋类摄入不足,果蔬、奶类摄入偏低,食用油摄入过量,只有畜禽肉类、大豆坚果类食物摄入适量。样本人群的饮食模式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东方膳食模式,但其脂肪供能远超传统的东方膳食,达到42.1%。3.膳食模式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油脂食盐模式、甜食奶类模式、谷薯肉蛋水果模式、植物型食物模式、大豆蔬菜模式、鱼虾酒类模式等6种膳食模式,解释了54.79%的膳食变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年龄、居住地区、BMI、高血压、饮酒等因素后,“植物性食物模式”和“大豆蔬菜模式”表现出与男性居民糖尿病风险有关。调整了年龄、BMI、高血压、身体活动、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甜食模式”和“谷薯肉蛋水果模式”与女性发病风险有关。4.膳食模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六种饮食模式,解释了58.12%的膳食变异,分别是油脂食盐模式、蔬菜畜肉模式、蛋奶咸菜模式、大豆畜禽肉酒类模式、水产水果食物模式、甜食奶类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了年龄、BMI、高血压、饮酒、吸烟等因素后,“油脂食盐模式”和“蛋奶咸菜模式”两种膳食模式表现出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有关。结论:1.调查人群膳食结构不均衡,膳食不足和膳食过剩问题同时存在。样本人群的饮食模式属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东方膳食模式,但其脂肪供能远超传统的东方膳食,达到42.1%。2.调查人群某些特征的膳食模式对糖尿病发病或控制有影响。其中“大豆蔬菜模式”是男性居民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甜食模式”是女性发病的危险因素;“植物性食物模式”是男性发病的保护因素、“谷薯肉蛋水果模式”是女性发病的保护因素;女性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油脂食盐模式”是糖尿病控制的危险因素,而“蛋奶咸菜模式”是其保护因素。目的: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糖尿病饮食依从性转化的关键环节,为制定社区膳食管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调查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饮食信念、糖尿病痛苦、社会支持现状和血糖控制状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口学、疾病状况、知识来源、心理因素对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检验水准α=0.05。结果:1.样本人群共332人,其中男性152人(45.8%),女性180人(54.2%),年龄范围在27~83岁,平均年龄为65.02±8.73岁。样本人群的饮食依从性得分在12~40分之间,平均依从性得分为29.23±4.50分,自述完全做到按糖尿病膳食要求进食的患者只有12.80%,提示大多数患者依从性不佳。血糖控制方面:自我感知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患者占23.2%,自我感觉不稳定或完全未控制者占75.9%。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者占31.0%,Hb A1c控制在7.0 mmol/L以下者44.0%,FINS超过正常值的占93.5%。总体印象患者血糖控制偏低。2.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教育、饮食知识来源、血糖控制自我感知、随访次数、饮食知识、饮食信念、糖尿病病耻感、社会支持、糖尿病痛苦等因素均与糖尿病饮食依从性密切相关(P<0.01)。以饮食依从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执行痛苦”、“自我效能”、“感知重要性”、“血糖指数基础知识”、“亲朋支持痛苦”、“病耻感”、“社区讲座”、“营养标签知识”等8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调整系数R2=0.492。结论:1.样本人群大多数患者饮食依从性不佳。2.“医疗执行度痛苦”、“饮食自我效能”、“感知重要性”、“血糖指数基础知识”、“亲朋支持度痛苦”、“病耻感”、“社区讲座”、“营养标签知识”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有显着影响。需要加强这些因素对糖尿病饮食依从性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并要重视已有成果向社区患者行为的转化,切实发挥研究成果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效应。结论本研究采用蚌埠市“省慢病防控示范区”的一个较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资料和一个糖尿病专病横断面调查资料,探讨了本地区膳食与糖尿病的关系及饮食依从性转变的关键因素。发现:1.调查人群的膳食模式属于以植物性脂肪摄入过多为特征的东方膳食模式,膳食不足、膳食过剩状况同时存在,与推荐的平衡膳食模式有差距。2.调查人群某些特征的膳食模式与糖尿病风险有关联。趋向于平衡膳食的模式对糖尿病风险有保护作用。3.调查人群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不佳,医疗执行痛苦、病耻感、自我效能、血糖指数基础知识、感知重要性、营养标签知识、亲朋支持痛苦、社区讲座对膳食依从性有显着影响。
陈宇欢[7](2019)在《普通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及多酚对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炎症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高致死慢性疾病共同的致病机理。肠道因长期与外源物质接触,成为炎症的高发区域。不健康饮食中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摄入,可能在肠道中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激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若无法快速消除,则会造成肠道屏障损伤,肠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不断进入肠道组织,形成慢性肠道炎症。食物当中天然存在的多酚和小肽等活性物质对肠道炎症能起到重要的预防和改善作用。普通菜豆产量巨大,富含蛋白质和酚类物质,具有显着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但因其烹煮难度较大,市场产品单一,在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利用程度较低。研究基于普通菜豆富含蛋白质和酚类物质的特性,采用两个品种的菜豆(海军豆和浅红色腰豆)开发豆奶和发酵酸奶产品,采用体外模拟消化、分子筛、离子交换柱和细胞抗氧化、抗炎等实验方法,逐步筛选并确定了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活性的物质为小分子的多酚和小肽。建立了肠道上皮细胞Caco-2/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联合培养(co-culture)模型,在肠道细胞模型和上述联合培养模型中探究普通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多酚和小肽类物质穿过肠上皮细胞被吸收进循环系统的能力,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抗氧化、抗炎症能力活性以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首次在普通菜豆中鉴定出能够在肠道细胞单层膜上实现跨膜转运并具有抗炎活性的三种小肽,并对其转运率进行了定量。此外,建立了高脂饮食/LPS联合刺激小鼠模型,探究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的体外模拟消化产物对小鼠肠道炎症和系统炎症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活性的物质为小分子的寡肽和多酚。通过细胞实验确定菜豆产品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活性的物质为小分子物质,并采用离子交换柱一次性分离得到多酚和小肽两个组分。HPLC-MS/MS在两个组分中分别检测到11种酚类物质和3种小肽。阿魏酸酯类衍生物为主要的酚类成分,而三种小肽为γ-glutamyl-S-methylcysteine、γ-glutamyl-leucine和Xle-Val-Xle。与相应的豆奶相比,发酵升高了酸奶中多酚和小肽的含量,并表现出更高的细胞抗氧化和抗炎活性。2.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小肽在肠道细胞中具有抗炎作用。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小肽在Caco-2细胞中能够抑制TNF-α诱导引起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IL-6的基因表达。三种小肽的合成标准品在Caco-2细胞中均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IL-8分泌,其中γ-glutamyl-S-methylcysteine的抗炎效果在低浓度(1m M)下弱于γ-glutamyl-leucine和Leu-Leu-Val(P<0.05),而在中浓度(2 mM)和高浓度下(4 mM)三者无显着差异(P>0.05)。以CaSR通路的拮抗剂NPS-2143处理Caco-2细胞后,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小肽对TNF-α诱导的IL-8分泌的抑制显着削弱(P<0.05),说明菜豆小肽可能通过CaSR通路发挥抗炎作用。而菜豆中的两种γ-glutamyl型小肽是潜在的CaSR螯合剂。3.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小肽能够穿过肠道细胞单层膜到达细胞基底层。在Transwell细胞板中,菜豆豆奶和酸奶中有三种小肽能够穿过肠道细胞单层膜抵达基底层。其中Leu-Leu-Val的转运率最高。采用特异性竞争剂Gly-Sar屏蔽寡肽载体蛋白PepT1的作用后,Leu-Leu-Val的跨膜转运完全被阻断,而两种γ-glutamyl型小肽的转运率虽也降低,但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Leu-Leu-Val在肠道细胞中的跨膜转运主要依赖寡肽载体蛋白PepT1,但两种γ-glutamyl型小肽的转运还存在其他机制。4.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小肽在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小肽组分在穿过C2BBe1肠道细胞单层膜后,能够在EA.hy926细胞中显着抑制TNF-α诱导的IL-8分泌和ICAM-1、VCAM-1、IL-8、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P<0.05)。Western Blot实验揭示菜豆小肽在内皮细胞中能够通过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采用Gly-Sar屏蔽PepT1载体蛋白后,各菜豆产品中的小肽抑制内皮细胞中TNF-α诱导的IL-8分泌的能力均显着减弱(P<0.05),说明菜豆小肽潜在的抗炎作用依赖于其肠道吸收量。5.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多酚能够被肠道细胞代谢和转运。在Transwell细胞板中,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多酚组分在C2BBe1细胞表面能够首先被细胞分泌的酯酶水解为游离酚酸的形式,再穿过细胞单层膜,抵达基底层。而24 h后细胞上层液中的阿魏酸酯类衍生物已基本消失,显示菜豆多酚在C2BBe1细胞单层膜上能够被快速代谢并转运。6.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多酚对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有保护作用。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多酚组分能够在肠道细胞Caco-2中显着抑制t-BOOH引起的IL-8分泌。而在C2BBe1/EA.hy926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菜豆多酚样品被肠道细胞单层膜代谢并转运后,能够在基底层的内皮细胞中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不同程度地抑制oxLDL刺激引起的炎症因子ICAM-1、VCAM-1、IL-8、TNF-α、IL-6和COX-2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oxLDL刺激24 h后,四组菜豆多酚样品仍能显着抑制趋化因子IL-8的分泌(P<0.05)。7.菜豆豆奶和酸奶的小分子消化产物对小鼠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与普通饲料组相比,高脂饮食和高脂饮食/LPS联合刺激造成了小鼠体重增长率加大,肝脏、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增重,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出现轻度胰岛素抵抗趋势,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肥大,且被巨噬细胞侵染严重,脂联素合成降低等代谢问题,而联合刺激模型组与单纯高脂饮食组在上述大部分指标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菜豆豆奶和酸奶的小分子体外模拟消化产物对上述代谢问题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这一效果可能与其中小肽和多酚类成分的抗炎作用有关。8.菜豆豆奶和酸奶的小分子消化产物能改善小鼠肠道炎症和系统炎症。与普通饲料组相比,高脂饮食和高脂饮食/LPS联合刺激显着地提高了小鼠的肠道通透性和血浆中内毒素、MCP-1和TNF-α的含量,并显着降低了大肠中与肠道屏障完整性相关的JAM-A、Ocld、Cld1、ZO-1、Muc2和IgA等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了抗炎症因子IL-10表达水平,提高了微生物识别相关分子TLR4、NOD2和Reg3g的表达水平,和促炎症因子MCP-1、TNF-α、IL-1β、IL-17A和IL-6的表达水平。其中联合刺激组表现出比高脂饮食组更强的炎症趋势(P>0.05)。菜豆豆奶和酸奶对上述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中小肽和多酚的抗炎作用有关。
陈书清[8](2019)在《大豆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富含蛋白质、异黄酮、皂苷、低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预防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功效。综述近十年来大豆抗癌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蛋白和大豆低聚糖等活性成分的抗癌研究进展,并指出食用大豆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以期为大豆抗癌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周庆锋[9](2019)在《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广西部分地区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流行情况,分析HUA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异常、肾功能不全等代谢相关性疾病之间的关联,为HUA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调查对象:选取2014年-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来自南宁市、桂平市、平南县的1605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资料:(1)健康体检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肝脏B超检查结果;尿酸、ALT、AST、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其他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的资料。(2)问卷调查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饮食习惯、锻炼情况、睡眠情况、吸烟和饮酒情况等。3.统计学方法:将收集到的健康体检资料以及问卷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1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文件,经一致性检验无误后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进行描述;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描述,组间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c2检验。HUA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先采用单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后退法筛选变量,变量进入模型的检验水准为α=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605名健康体检者,其中南宁市1017人,占63.4%;桂平市343人,占21.4%;平南县245人,占15.2%;男性共962人,占59.9%;女性643人,占40.1%,男女比例为1.5:1;平均年龄43.2±13.3岁(2288岁),其中2034岁473人,占29.5%,3549岁667人,占41.5%,50岁及以上465人,占29.0%。2.HUA检出率在1605名健康体检者中,共检出HUA 316例,检出率为19.7%。3.不同因素下HUA检出率比较(1)不同地区HUA检出率南宁市、桂平市、平南县HUA检出率分别为19.0%(193/1017)、19.5%(67/343)、22.9%(56/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886,P>0.05)(2)不同性别HUA检出率男性HUA检出率22.6%;女性HUA检出率7.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9.256,P<0.001)。(3)不同年龄HUA检出率20-34岁组HUA检出率为13.5%;35-49岁组检出率为21.3%;50岁及以上组检出率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不同血压状况HUA检出率收缩压高者HUA检出率为29.1%,收缩压不高者检出率为17.2%。舒张压高者HUA检出率为31.6%,舒张压不高检出率为16.9%。两组高与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不同肝功能情况下HUA检出率血清ALT高者,HUA检出率为36.6%,ALT不高者HUA检出率为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高者HUA检出率为26.9%,AST不高者HUA检出率为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者HUA检出率为32.6%,非脂肪肝者HUA检出率为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脂肪肝者HUA检出率为35.7%,女性脂肪肝者HUA检出率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c2=21.877,P<0.001),女性(c2=26.731,P<0.001)。(6)不同饮食情况HUA检出率大豆及豆类制品摄入量情况HU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8.861,P<0.05)。每日肉类及肉制品、鱼类、蛋类、食盐类、饮水摄入量HUA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吸烟、饮酒、锻炼、睡眠情况HUA检出率不吸烟者检出率为16.1%;戒烟者检出率为24.1%;吸烟者检出率为30.2%,不同吸烟情况HU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36.895,P<0.001);从不饮酒者HUA检出率为13.5%;戒酒者HUA检出率为19.1%;饮酒者HUA检出率为21.3%,不同饮酒情况HU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840,P<0.05);是否锻炼者HUA检出率分别为25.5%、23.1%。睡眠严重不足者HUA检出率为19.4%,不足者HUA检出率为19.9%,一般者HUA检出率为19.0%,充足者HUA检出率为2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509,P>0.05)。4.HUA组与非HUA组检测指标比较两组ALT、AST、SP、DP、HDL、LDL、Cr、TC、TG组间差异比较,HUA组平均值均高于非H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P、DP、ALT、AST、Cr、HDL、LDL、TC、TG、BMI、脂肪肝、吸烟、饮酒、锻炼、肉类及肉制品与鱼类、蛋类、大豆及豆类制品、饮水、食盐这五类食品的摄入量、吸烟、饮酒、睡眠情况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性别、SP、DP、ALT、Cr、LDL、TC、TG、BMI、脂肪肝、吸烟、饮酒、大豆及豆类制品摄入量、盐类摄入适中有意义(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ALT、高Cr、高TG、脂肪肝、超重或肥胖、脂肪肝增加HUA发生的危险性,其OR分别为0.26、1.56、45.47、1.55、1.67、1.81、1.97;大豆及豆类制品摄入适中或较多、戒酒能降低HUA发生的危险性,其OR值分别为0.70、0.30、0.32。结论:本研究对象HUA检出率较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血脂异常、血清Cr、超重或肥胖、饮食习惯等和HUA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体重、戒酒以及多摄入大豆及豆类制品食品等能减少HUA的发生。
王晓波[10](2019)在《豆类食品摄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大豆的摄入量及EGFR、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探讨大豆苷元及其3种衍生物【衍生物A(4′,7-二苯磺酰氧基异黄酮)、衍生物B(4′-羟基-7-苯磺酰氧基异黄酮)、衍生物C(4′-乙酰氧基-7-苯磺酰氧基异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效应,并初步探讨大豆苷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对象豆类食品的摄入情况,并利用Mass ARRAY SNP方法检测病例和对照样本中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和ESR2(Estrogen Receptor)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豆类食品的摄入、EGFR和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体外实验,利用CCK-8法检测大豆苷元及其衍生物对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细胞)及肺正常细胞(HELF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豆苷元对肺癌和肺正常细胞的凋亡;通过人类Array v4,4x180K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大豆苷元对肺癌H1299细胞m RNA的表达差异,并通过生物信息学(GO、Pathway等)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情况,随后通过基因芯片提示的结果,利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大豆苷元对肺正常细胞和肺癌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TP53和Caspase9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随后进一步验证其效应。结果:随大豆的摄入量增加,女性肺癌的风险减少0.85[95%CI 0.70,1.28](P=0.049)。EGFR基因的rs11534100位点突变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的风险值为0.514[95%CI 0.122,2.175](P=0.006)。大豆苷元和3种衍生物能够促进肺正常细胞的增殖活性且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该效应具有浓度和时间趋势;且大豆苷元能够抑制肺正常细胞的凋亡并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m RNA基因芯片结果发现大豆苷元对H1299细胞作用后的m RNA有5个基因上调,35个基因下调,显着富集的KEGG、GO分析结果提示大豆苷元对肺癌H1299的效应与P53通路基因有关。RT-q PCR结果显示:10μM大豆苷元处理后,在HELF、H1299和A549细胞中TP53 m RNA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6倍[95%CI 1.12,2.14](P<0.05)、2.3倍[95%CI 1.47,3.57](P<0.05)、1.5倍[95%CI 1.07,3.57](P<0.05)。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9的m RNA在HELF、H1299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为2.66倍[95%CI 1.56,2.03](P<0.05)、2.7倍[95%CI 1.56,4.97](P<0.05)。经10μM的大豆苷元处理的HELF和H1299细胞中的Caspase9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升高至1.76倍[95%CI 1.58,1.93](P<0.001)和1.95倍[95%CI 1.89,2.01](P<0.001),P5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升高至1.30倍[95%CI 1.14,1.47](P=0.005)和1.49倍[95%CI 1.16,1.83](P=0.036)。通过10μM的TP53特异性抑制剂Pifithrin-α抑制TP53 m RNA的表达后,大豆苷元对肺正常细胞TP53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增高5.20倍[95%CI 1.05,9.34](P=0.032)与1.77倍[95%CI 1.51,2.04](P=0.001),未观察到大豆苷元对肺癌细胞凋亡的效应。结论:摄入大豆能够降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患病风险。EGFR的SNPs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病存在关联。大豆苷元及其3种衍生物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增加肺正常细胞活性,同时能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肺正常细胞凋亡。大豆苷元通过增加肺正常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TP53和Caspase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发生改变,推测大豆苷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和肺正常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的机制可能与P53通路有关。
二、食用大豆蛋白降低心血管发病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大豆蛋白降低心血管发病率(论文提纲范文)
(1)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
1.2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
1.2.1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 |
1.2.2 纳豆激酶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
1.2.3 纳豆激酶与其它溶栓药物的比较及其溶栓优势 |
1.3 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的研究进展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食品及益生菌制剂中的应用 |
1.5 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 |
1.5.1 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
1.5.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配方 |
2.3.2 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活力测定方法 |
2.3.3 凝乳酶活力测定方法 |
2.3.4 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双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2.3.5 产双酶菌株菌株的鉴定 |
2.3.6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生长特征检测 |
2.3.7 B.subtilis JNFE0126 株菌发酵液凝乳酶和纤溶酶活性的动态检测 |
2.3.8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产双酶能力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
2.3.9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保藏 |
2.3.10 酶抑制剂抑制试验分析纤溶酶和凝乳酶的类型 |
2.3.11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两种酶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产双酶(纳豆激酶和凝乳酶)菌株的筛选 |
2.4.2 B.subtilis nk1 菌株的鉴定 |
2.4.3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生长和产酶特性 |
2.4.4 蛋白酶抑制剂实验分析纤溶酶和凝乳酶类型 |
2.4.5 B.subtilisJNFE0126 的纳豆激酶和M4 金属蛋白酶基因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产发酵液中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 |
3.3.2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活化 |
3.3.3 纳豆激酶、凝乳酶粗酶液的制备 |
3.3.4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Bradford检测法 |
3.3.5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3.3.6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 |
3.3.7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3.8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3.4.2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 |
3.4.3 纯化酶的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
3.4.4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 |
3.4.5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4.6 纯化凝乳酶的凝乳效果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研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酵乳制备方法 |
4.3.2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 |
4.3.3 发酵乳理化指标测定 |
4.3.4 发酵乳感官评定 |
4.3.5 发酵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观察 |
4.3.6 发酵乳的微观结构观察 |
4.3.7 发酵乳动物体内抗血栓作用 |
4.3.8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乳配方和发酵条件 |
4.4.2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乳最适发酵条件 |
4.4.3 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配方 |
4.4.4 发酵过程中菌量、p H和酶活的变化 |
4.4.5 发酵乳总蛋白和总糖含量 |
4.4.6 发酵乳感官评定结果 |
4.4.7 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 |
4.4.8 发酵乳的持水力和质构测定结果 |
4.4.9 发酵乳的微观凝胶结构 |
4.4.10 发酵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4.4.11 小鼠黑尾模型验证发酵乳体内抗血栓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预防和治疗炎症性肠病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制备及其CFU计数和革兰氏染色 |
5.3.2 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动物分组 |
5.3.3 模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的测定 |
5.3.4 小肠和结肠的组织学切片观察和组织学评分 |
5.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3.6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5.3.7 肠道菌群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外观、CFU计数及其Gram’s染色 |
5.4.2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DAI的影响 |
5.4.3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小肠和结肠病理变化的影响 |
5.4.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白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
5.4.5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Lgr-5,CDX-2,Mucin-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5.4.6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ZO1和Villin表达水平的影响 |
5.4.7 口服发酵乳对DSS诱导的IB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研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设备 |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缓释颗粒原材料的各种反应体系内纳豆激酶纤溶活性测定 |
6.3.2 双层壳-核结构的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设计和构建 |
6.3.3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6.3.4 装载纳豆激酶和模型药物的缓释颗粒微观结构的显微镜观察 |
6.3.5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在储藏过程中的纤溶活性的动态测定 |
6.3.6 模拟消化液对缓释颗粒纤溶活性的影响 |
6.3.7 模拟消化液对缓释颗粒粒径、ζ-电位和表面结构的影响 |
6.3.8 荧光标记模拟药物(Ig G)缓释颗粒口服后在小鼠消化道内分布情况分析 |
6.3.9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后小鼠肠道内的活性酶的释放和吸收试验 |
6.3.10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对模型小鼠血栓治疗效果的评价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设计与构建 |
6.4.2 颗粒双层壳-核结构的鉴定与验证 |
6.4.3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保藏过程中酶活的变化 |
6.4.4 缓释颗粒中纳豆激酶的体外释放特性 |
6.4.5 双层壳-核结构缓释颗粒所装载模型药物口服后在体内的释放 |
6.4.6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对黑尾模型小鼠的血栓治疗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台湾人饮食习惯对高血脂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饮食习惯 |
第二节 高血脂 |
第三节 高血脂之中医方剂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观念性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第三节 临床研究实施步骤 |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成果 |
第一节 研究个案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临床问诊与投药方剂分析 |
第三节 病患自我健康促进与饮食调整分析 |
第四节 治疗成效差异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意涵 |
第三节 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医师参与研究意愿调查表暨同意书 |
附录2:高血脂患者参与研究意愿调查表暨同意书 |
附录3:中医诊所治疗高血脂症问诊及用药纪录 |
附录4:高血脂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纪录表 |
附录5: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6:致谢 |
附件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4)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建立植物化学物数据库 |
三、研究内容 |
四、质量控制 |
五、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
结果 |
一、植物化学物数据库 |
二、基本资料 |
三、各类食物摄入量 |
四、能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摄入量 |
五、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合物的食物来源及构成比 |
六、膳食营养素和植物化合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 |
讨论 |
一、各类食物摄入情况 |
二、能量、营养素与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围绝经期妇女对血脂、血压的影响 |
三、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围绝经期妇女血压血脂的相关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叶黄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 |
2.1.1 鹰嘴豆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2.1.2 鹰嘴豆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2.1.3 鹰嘴豆研究现状小结 |
2.2 异黄酮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2.2.1 异黄酮作用的分子机制 |
2.2.2 ERs和 GPER1 的介导机制 |
2.2.3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4 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 |
2.2.5 对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 |
2.2.6 大豆异黄酮对活性氧及DNA损伤的影响 |
2.2.7 结论和展望 |
2.3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研究 |
2.3.1 方法论概述 |
2.3.2 最新技术发展情况概述 |
2.3.3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及化学成分分析 |
3.1 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讨论 |
3.2 鹰嘴豆异黄酮的纯化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鹰嘴豆异黄酮的化学成分分析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4 讨论 |
3.4 小结 |
3.4.1 鹰嘴豆异黄酮的提取 |
3.4.2 鹰嘴豆异黄酮的纯化 |
3.4.3 鹰嘴豆异黄酮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章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
4.1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抑制的研究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 |
4.1.4 讨论 |
4.2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 |
4.3 小结 |
4.3.1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4.3.2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测序 |
4.3.3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通路分析 |
4.3.4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表达LncRNA分析 |
4.3.5 鹰嘴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社区居民膳食现况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膳食关系 |
2 膳食模式与糖尿病 |
3 糖尿病饮食依从性 |
4 研究目的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社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抽样原则及方法 |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指标 |
1.5 赋值情况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1.7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基本情况 |
2.2 调查人群食物摄入状况 |
2.3 调查人群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 |
2.4 膳食模式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
2.5 膳食模式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社区居民饮食摄入基本情况 |
3.2 膳食模式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
3.3 膳食模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社区糖尿病患者膳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3 赋值情况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1.5 调查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糖尿病饮食行为依从性问卷检验结果 |
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2.3 调查对象饮食依从性及心理测量指标情况 |
2.4 调查对象饮食依从性影响因素 |
3 讨论 |
3.1 样本人群饮食依从性基本情况 |
3.2 各种因素对糖尿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食物、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7)普通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及多酚对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肠道健康 |
1.1.1 概述 |
1.1.2 肠道炎症 |
1.1.3 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 |
1.1.4 饮食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1.2 慢性低度炎症与慢性疾病 |
1.2.1 肠道炎症与系统炎症的关系 |
1.2.2 慢性低度炎症与代谢疾病 |
1.2.3 慢性低度炎症与心血管疾病 |
1.3 食源性抗氧化和抗炎症物质 |
1.3.1 多酚 |
1.3.2 活性肽 |
1.4 普通菜豆 |
1.4.1 营养成分 |
1.4.2 普通菜豆开发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菜豆豆奶和酸奶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炎成分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 |
2.2.2 材料与试剂 |
2.2.3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普通菜豆豆奶和酸奶的制备 |
2.3.2 体外模拟消化 |
2.3.3 超滤分离 |
2.3.4 固相萃取小柱同步分离多酚和小肽组分 |
2.3.5 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3.6 细胞抗炎活性的测定 |
2.3.7 IL-8的测定 |
2.3.8 WST-1细胞活力测试 |
2.3.9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多酚及小肽的组成和含量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 |
2.5.1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不同分子量组分的细胞抗氧化活性 |
2.5.2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不同分子量组分的细胞抗炎活性 |
2.5.3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多酚和小肽组分的组成及含量分析 |
2.5.4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多酚和小肽组分的细胞抗氧化活性 |
2.5.5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多酚和小肽组分的抗炎活性 |
2.6 讨论 |
2.6.1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开发 |
2.6.2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物质 |
2.6.3 益生菌发酵酸奶的过程能帮助释放小分子活性物质 |
2.6.4 利用不同细胞株间接反映活性成分的组成 |
2.7 小结 |
第3章 菜豆小肽在肠道细胞的抗炎活性和分子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肽样品的制备 |
3.3.2 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
3.3.4 IL-8测定 |
3.3.5 RNA提取与q RT-PCR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 |
3.5.1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组分在Caco-2细胞中的抗炎作用 |
3.5.2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单体的抗炎作用 |
3.5.3 Ca SR通路对菜豆小肽在Caco-2 细胞中抗炎作用的影响 |
3.6 讨论 |
3.6.1 菜豆小肽组分对肠道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
3.6.2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发挥细胞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
3.7 小结 |
第4章 菜豆小肽在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的抗炎活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肽样品的制备 |
4.3.2 菜豆小肽在肠道细胞单层膜中的转运实验 |
4.3.3 HPLC-MS/MS分析穿过C2BBe1 细胞单层膜的小肽 |
4.3.4 C2BBe1 细胞与EA.hy926 细胞的联合培养和炎症模型的建立 |
4.3.5 寡肽载体蛋白PepT1功能的抑制 |
4.3.6 IL-8测定 |
4.3.7 RNA提取与q RT-PCR |
4.3.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 |
4.5.1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的细胞转运能力 |
4.5.2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的细胞转运机制 |
4.5.3 菜豆小肽在C2BBe1/EA.hy926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的抗炎作用 |
4.5.4 菜豆小肽在C2BBe1/EA.hy926 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的抗炎信号通路 |
4.5.5 PepT1对菜豆豆奶和酸奶在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抗炎效果的影响 |
4.6 讨论 |
4.6.1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在肠道细胞的跨膜转运能力和机制 |
4.6.2 肠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模型的建立 |
4.6.3 菜豆小肽在系统炎症中的潜在作用及其分子信号通路 |
4.7 小结 |
第5章 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多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多酚样品的制备 |
5.3.2 菜豆多酚在肠道细胞Caco-2中对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
5.3.3 菜豆多酚在肠道细胞单层膜中的吸收代谢机制 |
5.3.4 HPLC-MS/MS分析穿过C2BBe1 细胞单层膜的多酚 |
5.3.5 C2BBe1/EA.hy926 联合培养细胞模型和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
5.3.6 IL-8测定 |
5.3.7 RNA提取与q RT-PCR |
5.3.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
5.4 数据分析 |
5.5 结果 |
5.5.1 菜豆多酚对肠道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
5.5.2 菜豆多酚在肠道细胞的跨膜转运能力 |
5.5.3 菜豆多酚在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对氧化应激的保护能力 |
5.5.4 菜豆多酚在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的抗氧化信号通路 |
5.6 讨论 |
5.6.1 菜豆多酚组分在肠道细胞中的吸收转运机制 |
5.6.2 菜豆多酚组分对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5.7 小结 |
第6章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代谢的调节作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样品制备 |
6.3.2 动物实验设计 |
6.3.3 体重称量 |
6.3.4 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耐受实验 |
6.3.5 样品采集 |
6.3.6 血浆甘油三酯检测 |
6.3.7 血浆胆固醇检测 |
6.3.8 蛋白提取 |
6.3.9 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含量检测 |
6.3.10 免疫组化检测 |
6.4 数据统计 |
6.5 结果 |
6.5.1 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 |
6.5.2 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组织重量的影响 |
6.5.3 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葡萄糖耐受的影响 |
6.5.4 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胰岛素耐受的影响 |
6.5.5 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
6.5.6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WAT脂肪细胞形态和炎症程度的影响 |
6.5.7 浅红色腰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WAT中脂联素含量的影响 |
6.6 讨论 |
6.6.1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肪代谢异常的保护作用 |
6.6.2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高脂饮食小鼠糖代谢异常的保护作用 |
6.6.3 高脂饮食/LPS联合刺激模型对代谢指标的恶化作用 |
6.7 小结 |
第7章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肠道和系统炎症的作用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试剂 |
7.3 实验方法 |
7.3.1 样品制备 |
7.3.2 动物实验设计 |
7.3.3 肠道通透性检验 |
7.3.4 样品采集 |
7.3.5 ELISA检测 |
7.3.6 内毒素检测 |
7.3.7 大肠RNA提取和q RT-PCR |
7.4 数据分析 |
7.5 结果 |
7.5.1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炎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7.5.2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血液中内毒素含量的作用 |
7.5.3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血液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 |
7.5.4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肠道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7.5.5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大肠中微生物识别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
7.5.6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大肠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7.6 讨论 |
7.6.1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
7.6.2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 |
7.6.3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系统炎症的保护作用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小肽和多酚为菜豆豆奶和酸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
8.1.2 菜豆小肽可能通过CaSR通路对肠道细胞起抗炎作用 |
8.1.3 不同菜豆小肽单体在肠道细胞中的转运机制可能不同 |
8.1.4 菜豆小肽在联合培养细胞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 |
8.1.5 菜豆多酚能够被肠道细胞代谢和转运 |
8.1.6 菜豆多酚能对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起到保护作用 |
8.1.7 菜豆豆奶和酸奶对小鼠的脂肪和糖代谢异常有改善作用 |
8.1.8 菜豆豆奶和酸奶能降低小鼠肠道炎症和系统炎症反应程度 |
8.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大豆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抗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大豆抗癌活性成分 |
2.1 大豆异黄酮 |
2.2 大豆皂苷 |
2.3 大豆蛋白 |
2.4 大豆低聚糖 |
2.5 其他活性成分 |
2.6 大豆活性成分在抗癌中的互作 |
3 副作用 |
4 结论与展望 |
(9)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体格检查 |
2.2.3 实验室检查 |
2.2.4 肝脏B超检查 |
2.3 诊断标准及其他指标的定义 |
2.4 统计方法 |
2.4.1 资料录入 |
2.4.2 统计分析方法 |
2.4.3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 HUA检出率 |
3.2.1 不同地区HUA检出率 |
3.2.2 不同性别HUA检出率 |
3.2.3 按年龄分层男女HUA检出率 |
3.2.4 不同年龄HUA检出率 |
3.2.5 不同收缩压HUA检出率 |
3.2.6 不同舒张压 HUA 检出率比较 |
3.2.7 不同肝功能HUA检出率 |
3.2.8 BMI 与 HUA 检出率 |
3.2.9 不同吸烟情况HUA检出率 |
3.2.10 不同饮酒情况HUA检出率 |
3.2.11 不同每日肉类或肉制品摄入量与HUA检出率 |
3.2.12 不同每日鱼类摄入量与HUA检出率 |
3.2.13 不同每日蛋类摄入量与HUA检出率 |
3.2.14 不同每日大豆及豆类制品摄入量HUA检出率 |
3.2.15 不同每日食盐摄入量与HUA检出率 |
3.2.16 不同每日饮水摄入量与HUA检出率 |
3.2.17 每日锻炼与否HUA检出率 |
3.2.18 每日睡眠情况HUA检出率 |
3.3 HUA与非HUA血压比较 |
3.4 HUA与非HUA生化指标的比较 |
3.5 HUA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6 HUA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本研究的目的 |
4.2 本研究的方法 |
4.2.1 统计方法的应用在疾病预防控制的作用 |
4.2.2 统计方法的应用在疾病预防控制的意义 |
4.2.3 统计方法的应用在医院服务与管理、科研与实践的作用 |
4.2.4 统计方法的应用在医院服务与管理、科研与实践的意义 |
4.3 本研究的结果 |
4.3.1 HUA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2 HUA检出率相关因素 |
4.3.3 HUA与相关性疾病 |
4.3.4 HUA 行为因素与 HUA 检出率关系 |
5 结论 |
6.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6.1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关系 |
1.1 HUA与痛风 |
1.2 HUA与高血压 |
1.3 HUA与糖尿病 |
1.4 HUA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
1.5 HUA与冠心病 |
1.6 HUA与肾脏损害 |
2.HUA的治疗 |
2.1 一般治疗 |
2.2 积极治疗相关危险因素 |
2.3 糖尿病的控制 |
2.4 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的预防与治疗 |
2.5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
2.6 肾脏疾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健康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豆类食品摄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人群调查部分 |
2.1.1 病例及对照人群资料 |
2.1.2 生物样本采集 |
2.1.3 SNPs的筛选 |
2.2 分子学实验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细胞株 |
2.2.4 试验方法 |
2.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人群调查结果 |
3.1.1 一般资料的分析 |
3.1.2 膳食中大豆食物摄入与女性肺癌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3.1.3 EGFR及 ESR2 候选SNPs位点信息情况 |
3.1.4 EGFR、ESR2 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之间的关联 |
3.1.5 膳食大豆摄入量,EGFR、ESR2 基因多态性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对非吸烟女性肺癌的作用 |
3.2 细胞及分子学实验结果 |
3.2.1 大豆苷元及3 种苯磺酸酯衍生物对A549、H1299和HELF细胞增殖的浓度和时间作用影响 |
3.2.2 大豆苷元对A549、H1299和HELF细胞凋亡作用影响 |
3.2.3 大豆苷元对H1299 细胞作用的LncRNA-mRNA基因芯片结果分析 |
3.2.4 大豆苷元对凋亡通路TP53和Caspase9 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 |
3.2.5 大豆苷元对凋亡通路TP53和Caspase9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6 通过抑制TP53 基因后,大豆苷元对HELF和 H1299 细胞的TP53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 |
3.2.7 抑制TP53 基因后,大豆苷元对HELF和 H1299 细胞的凋亡的影响 |
3.2.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TP53与Caspase9 基因表达的生存曲线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食用大豆蛋白降低心血管发病率(论文参考文献)
- [1]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D]. 张轩. 江南大学, 2021(01)
- [2]台湾人饮食习惯对高血脂之影响研究[D]. 卢慈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4]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D]. 王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鹰嘴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D]. 王佳. 吉林大学, 2020(08)
- [6]社区居民膳食现况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D]. 谢虹.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7]普通菜豆豆奶和酸奶中小肽及多酚对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D]. 陈宇欢. 南昌大学, 2019
- [8]大豆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陈书清.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9(03)
- [9]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 周庆锋.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10]豆类食品摄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 王晓波.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