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会学<≡>学会”思想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卢迪[1](2021)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STEAM课程开发 ——以《自制卡丁车》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教育全球化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与社会对创新创造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递增,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以培养21世纪技能为目标的STEAM教育契合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脉搏,在教育领域掀起热潮。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对学生即将面临的专业选择与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高中开展以STEAM理念指导的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STEAM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更多地倾向于STEAM领域,让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并能够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项目式教学因其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强调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导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也有更多致力于开发和设计STEAM课程的一线教师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STEAM教育主张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跨学科融合,对于培养学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STEAM教育与项目式教学法在教学目的上有一定的重合,通过深入理解二者的育人理念,指导高中STEAM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首先对项目式教学法与STEAM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理论的梳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一个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中STEAM课程,并在教育实践与评价中深入探索二者的内涵。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亲历一个STEAM课程的开发过程,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和非结构性访谈法获得教学反馈,从而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在此过程中对STEAM课程的开展和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形成更深的理解。本文为读者呈现了一次真实完整的新手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可以给同样身为新教师的读者一些共情与共鸣以及仅供参考的经验;通过本研究中自主开发的“自制卡丁车”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素材和灵感,可用于改进与再创造;还可以为想要进行课程本土化校本化改造的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同时,本研究也是对一次实践过程的梳理,记录了新手教师阶段的成长和变化,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历进行认真的梳理和详细的记录,从自身经历中思考一名科技教师在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进一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技教师,将实践结合理论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达专业能力上的提升。
罗军[2](2021)在《膨胀土冻胀过程水-热-变形耦合模型》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第三冻土大国,冻深超过0.5 m且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季节冻土面积达4.46×106 km2,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与西部部分地区。同时,我国也是膨胀土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涵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当今,我国已进入加快发展高速轨道交通的崭新时期,工程实践和病害调查表明,在我国季节冻土区发育大面积的深厚残坡积膨胀土,该膨胀土区域多地下水丰富、浅表。季节冻土区膨胀土因其复杂的湿胀-干缩特性、冻胀特性,可引起显着的工程病害。目前,针对复杂环境下膨胀土冻胀机理和模型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吉林-图们-珲春高铁、哈尔滨-佳木斯高铁工程沿线季节冻土区深厚残坡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认识如下:针对膨胀土冻胀试验特点,研制了开放系统膨胀土冻融-胀缩试验系统,对冻结室、温控系统、水分给排系统、单向加载系统、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及可靠性评价。提出了一种可伸缩环形冻结室,研制了一种基于静水压力监测的高灵敏度Mariotte瓶。提出了膨胀土冻结-胀缩试验方法和标准化流程建议。针对季节冻土区膨胀土基本特征与南北膨胀土差异问题,开展了膨胀土物质组成、基本物性、持水特性、热物性、胀缩性等一系列试验,研究表明不同于南方膨胀土,季节冻土区膨胀土以结晶度较差的蒙脱石为主,小于2μm的粘粒含量不足20%,液塑限指标普遍较低,残余含水率较高。同时,推导了延吉膨胀土孔隙水含量、渗透系数与吸力的关系,提出了冻融状态延吉膨胀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验证了Briaud模型在延吉膨胀土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比较分析了南北膨胀土工程地质差异,研究表明季节冻土区延吉盆地膨胀土以坡积中弱膨胀土为主,形成年代较南方膨胀土更早,历史上经历了复杂风化、冲蚀和沉积作用,极端冻融和干湿循环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其原岩的风化、分解。针对冻结膨胀土孔隙水温度效应特征问题,开展了膨胀土冻结温度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土孔隙水冻结点随初始含水率变化较大,且在较高饱和度下具有较低的冻结点,据此提出了基于水活度概念的膨胀土孔隙水冻结点预测方法。同时,开展了低温差示量热扫描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土孔隙水结晶时在冰水相界面处发生异相成核作用,孔隙冰的生长类型为球状晶体三维生长,据此提出了描述膨胀土孔隙水冻结过程的结晶动力学模型。针对膨胀土冻胀特性问题,开展了复杂边界条件膨胀土单向冻胀试验,分析了冻结状态下膨胀土的温度场时程、冻胀变形与冻结锋面变化规律、水分迁移与冷生构造、冻结状态路径等。研究表明,冻结膨胀土的温度时程可分为快速冻结、过冷状态、缓慢冻结、稳定冻结四个阶段。冻结锋面迁移受孔隙含水率影响显着,水分重分布区域大。湿胀干缩特性对冻胀变形特性具有一些重要影响,冻结效应引起的变形主要包括粘土矿物膨胀和较大区域的迁移冻胀,原位冻胀和层状冰透镜体生长引起的变形并不显着。由状态路径可知,土体融化时孔隙水含量变化幅度较冻结时更大,将引发短时且较大的粘土矿物吸水膨胀作用。提出了考虑相变动力区的膨胀土冻结-胀缩耦合牵连机制。基于冻土水―热―变形耦合分析方法,考虑孔隙水状态对膨胀土冻结的影响和膨胀土膨胀变形预测方法,建立了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FH_ex_Model。其中,相变项的计算采用非耦合算法,空间离散采用Crank-Nicolson格式,时间离散采用向前差分格式。进而可以描述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特性对其冻胀特性的影响,并解耦出冻胀过程中非饱和膨胀土的冻胀变形分量和胀缩变形分量。研究成果加深了对膨胀土冻胀水-热-变形耦合机制的认知,对季节冻土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膨胀土场地工程病害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李金凤[3](2021)在《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突出的就业模式是M型就业模式,其中M型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内逐渐加深,很多日本研究者都认为这是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虽然逐渐上升右移,但是到2020年依然是中间凹陷的M型曲线。对于日本女性一直维持M型就业模式的原因,以及M型就业曲线所代表的女性主妇化的变迁情况,中日学界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本论文尝试基于压缩现代化、顺序颠倒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分析其一直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剖析主妇化模式变迁的相关社会结构,以及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中的离职时机变化和个人影响因素。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把主妇化定义作了进一步的明晰。主妇化具体是指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等生活事件的前1年就职,到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年之间离职,之后或终身不再就职,或保持一段时期内无职后再就职的生命历程成为趋势,并且该生命历程模式在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中占一半及以上的社会现象即为主妇化。根据结婚后保持无职时间的长短,又细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种类型,其中阶段性主妇化又根据不同的离职时机分为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和育儿期离职模式主妇化。基于以上主妇化的分类,本论文对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层面,基于压缩现代化理论、顺序颠倒的现代化理论和福利体制论,通过分析美、法、英、德四国的主妇化过程,对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解释日本迟迟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论述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在日本国内的中观层面,将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分为四个阶段,并基于富永健一的社会结构变动论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的变迁,分析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结构。最后,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面上,运用人力资本论、统计性歧视论、道格拉斯-有泽法则等相关理论,通过对《SSM调查》和《消费生活面板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战后日本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离职时机变化及相关的个人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主要观点:1.美、法、英、德四个国家的主妇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个阶段。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阶段性主妇化时期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至1980、1990年代。对比分析欧美四个国家的主妇化变迁,因日本女性就业模式自日本主妇在大正时代诞生以来,直接形成的是阶段性主妇化的标志-M型就业曲线,并且到1955年都一直保持着平缓的M型就业曲线,未有大的变化,所以日本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另外,欧美四个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女性劳动率是50%以下,已婚女性劳动率也大多是在30%以下,而日本因压缩式的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转换时间晚且速度快,女性劳动率自1900年到1970年左右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便在1970年以后女性劳动率出现了下降,已婚女性就业率也保持在50%前后不变,因此与欧美四个国家的生涯性主妇化时期相比,日本女性劳动率和已婚女性劳动率都非常高,生涯性家庭主妇比例较小,没有形成生涯性主妇化时期。日本女性1955-1975年的M型就业曲线,中间山谷部分加深,右山峰更加突出。分析这种曲线变化的原因,山谷部分的不断加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太快,女性雇用率的上升速度没有超过家庭从业者、自营者等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两者效果抵消,结果就是女性的就业率逐渐下降;右山峰更加突出是因为育儿期结束后的已婚女性短期被雇用者比例上升。因此1955-1975年这个时期,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阶段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趋势没有大变化,只是离职后再就职比例上升显着,使阶段性主妇化更为凸显.1975年至2010年,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逐渐上升右移,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未婚化、晚婚化、晚育化等造成的,已婚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就业率变化不大,所以日本依旧处于阶段性主妇化时期。2010年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上升,主要是已婚女性就业率升高引起的,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逐渐弱化。总体而看,与欧美四个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时间上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又延长了阶段性主妇化时期。这种时间上的特征与日本独特的压缩现代化模式、顺序颠倒的现代化模式、产业结构转换、1970年代以后的福利体制改革以及男女性别平等政策迟缓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空间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元素压缩杂糅在一个空间内,如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性别角色分工意识与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战后日本女性政策的复杂矛盾等。2.战后日本女性整体上维持着阶段性主妇化,但内部的主妇化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根据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从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以及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方面等多方面探究了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变动。战后日本女性具体的主妇化模式变迁是:1950年代之前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1960年代-197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为主,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为辅;1980年代-200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变强;2010年以后是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比例增加。因此,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整体上逐渐弱化,但也出现了新模式的阶段性家庭主妇。伴随着主妇化模式的变化,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及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各方面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3.利用《SSM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从出生队列来看,1930-1934年出生队列开始,日本女性初次离职与结婚有关,到1950-1954年出生队列,初次离职与结婚的关系最强,说明1950-1954年出生队列结婚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达到峰值;从1955-1959年出生队列开始,结婚后离职增加,初次离职与第1子生育关联变强,也就是说,1955-1959年出生队列的第1子生育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升高。其二,从结婚队列和第1子生育队列来看,从1960年代以前开始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增强,持续上升至1986年后达到顶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在1981-1985年开始上升,1986年以后增强幅度明显.由此看来,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并没有走向去主妇化,尤其是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主妇化,在1975年之后只是主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从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转换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其三,从初次离职成为家庭主妇后,再就职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出生年龄、结婚队列、第1子生育队列、本人学历、丈夫学历、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都对再就职有显着影响,从侧面证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不是一结婚就离职,之后终身不再就职的生涯性主妇化,是阶段性主妇化.进一步利用《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对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模式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越来越少,同时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有弱化倾向,而“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已经出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其二,分析女性在第1子生育前后、第1子小学入学前后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性别角色分工、丈夫收入、与父母同居·准同居·近居、高学历等都有显着影响。只是这些影响因素在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各个阶段的影响力有所不同,说明女性的个人因素在面临选择是否离职成为家庭主妇时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与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192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欧美四个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的阶段性主妇化,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目前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依旧存在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出现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的家庭主妇,更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育儿休业制度、保育所、儿童俱乐部和家庭育儿支援等更加综合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有效应对这种现象。以上政策措施只是促进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的继续就业,并不等于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日本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在以上支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女性相关政策、企业雇用、劳动市场等方面实施彻底的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尤其是大力改革企业的长时间劳动等雇用习惯和劳动市场的多维度二元结构,为女性提供更为自由的选择环境。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也是与日本相同的压缩现代化模式,加上当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生育、育儿期离职的家庭主妇。了解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为我国应对生育、育儿期的家庭主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蔡菥[5](2020)在《基于主动视觉方法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与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都迫切需要机器人的加入。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人的基础要求。人民对精装修房屋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于未来绿色建筑、全装修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预制件的使用等相关技术的普及制定了路线图。在这一背景下,建筑装修的施工模式逐渐向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墙面缺陷检测任务来自自主装修机器人对墙面施工的过程。装修机器人对墙面进行粉刷前,需要先检测墙面的状态,发现墙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如凸包、凹陷和裂缝等。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我们人眼观察事物并不是将注意力均衡的分摊到整个视野里,而是将目光按照某种次序进行扫描,从一个区域移到另外一个区域,在对整体的视野把握下找到感兴趣的区域。但是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并不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而是通过包含精确目标框标注的全图进行训练,这样“被动”的处理图像。一方面,目标框的精确标注大量耗费了资源;另一方面,在某些目标检测任务中并不需要精确的目标框。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围绕主动视觉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目标检测算法研究现状,针对墙面缺陷检测实际任务,提出了基于主动视觉方法的模型,取得以下成果:(1)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主动视觉方法。通过在回复式注意力模型中加入先验与多层循环神经网络,改进了回复式注意力模型,令网络达到更高精度的同时更快收敛,使得网络模型能够应用到实际环境中。(2)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模型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使用预训练的注意力模型,使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记忆力与分类模块,使得网络能够在移动平台中使用,在消耗少量计算资源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缺陷检测任务。(3)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视觉模型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基于强化学习、多层循环神经网络、高斯先验与卷积神经网络的主动视觉方法,使得网络能够快速的在机器人操作环境中检测到墙面缺陷,并取得较好的准确率。
毕明凯[6](2019)在《考虑运输时间和改编费用的铁路路网车流分配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路网车流分配优化问题,以充分发挥路网货物运输能力,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考虑了运输时间和改编作业费用对车流分配方案的影响,并重点对改编作业费用考虑与否情况下的优化方案展开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改编作业费用在车流分配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我国铁路货运组织相关计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另外,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铁路日常生产数据进行“先处理”后,再与数学优化模型融合,完成数据的“后应用”,以使得路网车流分配优化方案更加符合实际生产需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铁路路网车流分配优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首先界定了铁路货运网络中车流分配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分析了路网车流分配的基本原则,并重点阐述了时间因素和费用因素对车流分配的影响。同时,在现有车流分配方法基础上,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先处理,后应用”的路网车流分配分析理论,并具体给出了以铁路货车运行实际轨迹数据和编组站调车作业统计数据展开车流分配优化的研究方法。以此,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基础。(2)研究了考虑运输时间最少的路网车流分配优化问题,即不考虑改编作业费用。提出了将数据的“先处理”结果——车流实际开行径路和改编站情况,与基础弧-路模型融合运用的建模思路。具体地,以车流运输总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考虑运输时间最少的路网车流分配优化模型。设计算例,并将优化结果与K短路优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3)在研究内容(2)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考虑调车线运用的编组站改编作业费用计算方法。以编组站为研究单位,基于给定的路网车流分配方案,以调车线运用优化为抓手,计算该编组站的最少改编作业费用。具体地,车流改编作业费用主要与解编调车作业量有关,通过分析编组站解编作业流程,总结了编组站解编调车作业量与调车线使用数量间的关系,进而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解编调车作业量概算方法。在编组站与支点站组成的服务网络中,以编组站的运输费用和解编作业量最少为目标函数,构建了考虑调车线运用优化的编组站解编调车作业量计算数学模型。以研究内容(2)的优化结果为算例,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指标项,验证了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4)研究了考虑运输时间和改编作业费用最少的路网车流分配优化问题,即将运输时间与改编作业费用统一考虑。借鉴多商品网络流理论和解编调车作业量概算方法,以货物运输时间和解编调车作业量最少为目标,构建了考虑运输时间和改编作业费用最少的路网车流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带有并行调整和算法加速的改进Lagrangean Decomposition算法(ILDA)进行求解。最后,沿用研究内容(2)和(3)的算例,从路网线路能力利用、改编作业能力利用、解编调车作业量、运输时间和改编作业费用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改编作业费用考虑与否情况下车流分配方案的差异,发现考虑改编作业费用的车流分配方案不仅有助于降低货运成本,而且使得路网运输能力运用更合理,进而说明了编组站改编作业费用因素对路网车流分配优化的重要性。另外,进一步对ILDA算法相关改进策略进行灵敏度分析,最终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5)案例分析。从线路运输能力利用率、编组站改编能力利用率、调车线使用数量、调车作业量等方面,对改编作业费用考虑与否的两种优化方案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一是探明该区域路网的点线能力利用情况,二是分析案例路网中的能力瓶颈并给出相应扩能建议,三是对比分析改编作业费用对优化方案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铁路运输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借鉴。
李健[7](2019)在《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外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纵向与横向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满足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素养本位”的课程设置。通过比较世界教育强国的课程设置特点,发现各国均将情境化设计理念作为落实“素养本位”数学课程的共通手段。近年来的国际教育测评显示,中国学生的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情感均有待提升,其本质是我国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足。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基于现实问题情境的教科书建设,而大量研究显示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存在诸多问题。故可从数学教科书中的现实问题情境入手,进行合理的实证研究,以期提升我国学生解决现实情境问题的能力、数学情感。整个研究设置了三个研究目的,分别是对初中数学教科书问题情境的多元视角认识、设置现状分析、质量提升建议。为达成以上三个目的,共设置了四个研究问题:(1)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时期的五版人教社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其现实问题情境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上的设置是如何变化的?(2)现行五版不同国家(地区)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其现实问题情境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上的设置有哪些异同或特色?(3)结合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和两个背景因素上的设置,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情境设置存在哪些内部规律?(4)通过比较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上的表现,现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情境设置情况如何?为了研究的顺利开展,研究从如下六个方面梳理了已有文献:(1)现实问题情境在数学教科书中的作用、(2)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发展、(3)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研究现状、(4)现实问题情境作用效果的研究方法、(5)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分类研究、(6)数学课程中现实问题情境的设置原则,并选择RME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课程目标制定影响因素的分类学说作为研究开展的理论支撑。研究选取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五版人教社初中数学教科书(人教78版、83版、92版、03版、12版)进行纵向比较,选取五版不同国家(地区)现行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国人教12版、上海沪教版、新加坡NSM版、英国ML版、澳大利亚PM版)进行横向比较,并确立了情境类型(远近)、情境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情境真实性、插图真实性、插图必要性这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以及情境问题作用类型、所属知识领域这两个背景因素,并对以上各维度进行了可操作性定义。按照操作性定义对教科书情境问题进行编码,经检验编码效度达到标准。以Tableau可视化软件为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对编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如下四方面结论:结论1(发展变化分析):在过去40年里,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现实问题情境设置得到了长足发展。除必要性插图的比例有所降低外,现实情境问题数占总问题数比例、真实性情境比例、含插图问题数占总问题数比例、真实插图比例等均得到提升,所设置情境更加真实、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更加密切、与问题解决的关联性更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境化设计理念在数学教科书中得到体现愈发明显,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朝着更有利于学生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情感发展的方向发展。结论2(国际差异比较):国内两版教科书在情境设置的数量与比例上均不如国外三版教科书,表明国内外教科书提供给学习者的情境学习机会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在插图设置比例上,沪教版与新加坡NSM版明显低于另外三版。五版教科书中的情境设置,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差异。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五版教科书均重视个人情境的设置、均以构造式情境为主要呈现方式。而个性差异则主要反映在各版教科书对于情境在问题解决中作用的差异设置,以及在情境插图的设置上。人教12版和澳大利亚PM版教科书中的低水平情境较多,与另三版教科书相比,提供给学生数学建模的学习机会相对较弱。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对教科书中情境的设置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来自中国和新加坡这两个儒家文化圈国家的三版教科书更加重视必要性插图的设置,属于西方的英国ML版和澳大利亚PM版教科书则更倾向设置真实照片为主的装饰型插图,也更倾向于设置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个人情境。以上设置差异,也反映出东西方国家数学教育理念上的不同:东方国家偏重学科知识传授,更多地将情境视作知识呈现的载体;西方国家偏重学生认知发展,更重视利用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结论3(内部规律探索):关于教科书情境设置的内部规律,从不同作用类型的问题来看:引入类问题更容易设置真实性较强的情境、真实性较强的插图,举例说明类和巩固拓展类问题更容易设置必要性较强的插图。从不同知识领域所属问题来看:数与代数领域所属问题更容易设置真实性较强的插图;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属问题更容易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贴近的情境,更容易设置必要性较强的插图;统计与概率领域所属问题更容易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近的情境,更容易设置在问题解决中的综合作用较强的情境,更容易设置真实性较强的插图。而在各情境考察维度间存在三个主要相关关系:情境远近程度和情境真实性间的负相关关系,情境真实性与插图真实性间的正相关关系,插图真实性与插图必要性间的负相关关系。结论4(现状纵横定位):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情境及插图数量与比例都得到大幅提升,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情境学习机会,但现实问题情境的占比仍低于国外三版教科书。结合纵向与横向教科书比较,得到如下两方面结论。首先,在教科书问题情境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发展方面:随着2001年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情境远近程度、情境真实性、插图真实性这三个与学生数学情感发展密切关联的维度上,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真实性更强,生动的照片型插图也更多,人教12版教科书在数学情感发展的历史比较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与其他四个国家(地区)的教科书比较中,人教12版教科书的情境远近程度、插图真实性都不理想,提供给学生数学情感发展的学习机会存在不足。鉴于目前教科书情境在数学情感方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未来教科书建设中,对于数学情感方面的情境设置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与优化即可,如加强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贴近程度、以及增加真实照片的比例。其次,在教科书问题情境对学生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方面:对于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综合作用、插图必要性这两个与学生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密切关联的维度,人教12版在纵向比较中均表现不佳,甚至有倒退迹象存在。尽管人教12版中插图的必要性仍然在横向比较中排名首位,但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综合作用却在横向比较中也处于落后位置。因此,在未来的教科书建设中,应该着力加强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四个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以回应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困境,为此提出了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质量提升的四条顶层设计建议:(1)发展目标:坚持创设服务于学科、学生、社会的问题情境;(2)核心动力:加强教科书编写者关于情境创设的交流学习;(3)技术支持:拓展数学教科书问题情境的时空领域;(4)终端保效:树立教师作为教科书情境改造者的身份认同。再基于所发现的困境提出了八条具体实施建议:(1)价值保障:保证现实情境成为问题解决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2)品质升级:提升不良结构问题情境的设置比例;(3)异域启示:开展主题式情境问题串的编写研发;(4)传承发展:注重“数学活动”栏目的持续创新;(5)兼容并包:创设兼具真实性与必要性的情境插图;(6)比例调节:紧抓教科书中情境设置的内部规律;(7)课外补给:研制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情境读本;(8)与时俱进:重视体现时代风格的问题情境创设。以及三条注意事项:(1)政治正确: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本的历史使命;(2)辩证吸纳:避免照搬国外经验造成的水土不服;(3)全神贯注:严控教科书情境设置中的敏感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情境质量测评模型的研制,并加强将研究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效果的结合。
郭妍[8](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认为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刁瑜[9](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朱俊星[10](2018)在《多源社交网络实体对齐及信息关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在线社交网络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真实世界中特定的对象可能同时在多个不同的社交网络中具有多个与之对应的实体,比如,同一个用户可能同时在新浪微博、Twitter等多个社交平台拥有与之对应的用户实体等。判断社交网络中的两个实体是否指向真实世界同一对象的过程叫做实体对齐。基于社交网络间的实体对齐关系,多源网络中的信息可以相互关联融合,从而使得人们能够从更多的维度和视角对社交网络用户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研究,这对于商业领域中的跨网络实体推荐和信息安全领域中的网络犯罪分子追踪等应用有重要意义,各种应用在技术上是非常相似的。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广泛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实体对齐及其信息的关联融合,重点研究了多源社交网络的用户实体对齐技术,以及基于实体对齐关系的多源网络间的信息关联融合技术和相关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提出了基于用户命名模式的多视角的多源社交网络中文用户实体对齐技术。针对多源社交网络中复杂多样的中文用户命名模式,如汉字或拼音、简体或繁体、多音字或谐音字、插入数字或特殊字符等,首先将需要匹配的一对用户名,分为两个用户名都包含汉字、都不包含汉字或一个包含汉字一个不包含汉字三类。对不同类型的“匹配对”,通过汉字到拼音、繁体到简体等转换,或去除某些特殊字符等不同的预处理技术,使其生成具有多个变种形式的用户名“匹配对”。然后,综合运用基于编辑距离的相似度、cosine相似度、Jarcard系数等多种相似度算法计算“匹配对”的相似度,从而建立其相应的用户名匹配模型。更进一步,因为一个用户实体可能包含登录ID、昵称、曾用名等多个用户名,对每种用户名分别利用用户名匹配模型计算出用户实体之间的用户名相似度,并为不同的用户名匹配赋予相应的经验权重,最后通过构造适当的分类器建立一个多视角的中文用户实体对齐模型MCUA。实验表明,MCUA对实际采集的新浪微博和Twitter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文用户实体对齐效果明显优于OM-LR和基于文本分布的用户名匹配等知名方法。2)提出了用于社交网络间用户实体对齐的带约束的主动学习方法。这里,“带约束”是指同一网络中不存在多个代表同一用户的用户实体;实际上即使存在这样的用户实体,也已通过网内的实体对齐技术将之提前聚合成了同一实体。主动学习通过度量网络间用户实体对齐关系样本的信息熵(代表其信息量),然后选出信息熵最大的样本鉴别其正负标签并添加到训练集中,从而在给定的成本下获取最有效的正负训练样本集合,以用于判断不同网络任意两个未知的用户实体是否属于同一用户。在带约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根据约束条件,对于两个网络间给定的无标签的用户实体对齐关系样本集,当鉴别出其中某一样本标签为正(即,被此关系连接的两个实体代表着同一用户。反之,则为负)时,能够自动推断出其中其他所有与此样本相连的样本的标签都为负,并添加到训练样本集中。并且对于预测为正样本的信息熵,在计算时还可以融入所有相关负样本的信息熵。使用实际采集到的Twitter和Foursquare网络中的用户实体对齐数据作为实验样本,结果表明,相比于随机查询等传统的训练样本获取方法,本方法可以在给定的成本下获取最有效的正负实体对齐训练样本集合。相关成果发表于SCI期刊SENSORS和数据挖掘领域顶级会议WSDM 2017上。3)提出了用于多源异构网络协同推荐的信息关联融合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具有实体对齐关系的两个不同网络事物实体间相互传输对方所需的事物实体相似度信息和潜在语义特征信息,以此实现两个网络信息的关联融合。相似度信息的关联融合相对比较简单,对于现实世界任意两个事物,只需通过将两个网络中由较多的用户评分数计算出的二者实体间相似度作为二者相似度,以此将两个网络各自的事物实体相似度信息关联融合到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事物相似度中。事物实体潜在语义特征信息的关联融合比较复杂,需要对单个网络中高维度的用户评分信息,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进行降维,以得到能够反映事物实体主体特征并易于在网络间进行传输的潜在语义特征信息。然后通过约束两个网络中代表相同事物的实体的潜在语义特征信息间差异尽可能小的方式实现此类信息的融合,并使用了一种领域适配矩阵来应对可能会遇到的两个网络官方语言不同等领域差异问题。本文将此信息关联融合方法应用于多源网络协同推荐问题,建立了跨网络矩阵分解模型CCMF,有效应对在使用单网络信息进行事物实体推荐时容易出现的用户评分信息的稀疏性问题。使用豆瓣电影和IMDB网络中用户和电影实体数据作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融合多源网络信息,CCMF在处理推荐系统信息稀疏性问题上的效果要明显优于LMF、CST、SimMF-I(i)等着名推荐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数据挖掘领域顶级会议CIKM 2017上。4)提出了用于多源异构网络冷启动推荐的信息关联融合技术。针对特定目标网络在对新引入的事物实体进行推荐时,因这些事物实体尚未获得任何用户评分信息而产生的冷启动推荐问题,首先通过网络间的事物实体对齐关系,将从另一网络中充分的用户评分信息中基于矩阵分解降维得到的相关事物实体潜在语义特征信息单向的传输到该网络中。然后,通过约束两个网络中代表相同事物的实体的潜在语义特征信息间差异尽可能小的方式,将传输的信息关联融合到目标网络信息中,并使用领域适配矩阵来应对信息关联融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两个网络的领域差异问题。最后将此信息关联融合过程应用于对目标网络事物实体的冷启动推荐中,并充分利用由基于元路径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从目标网络丰富的异构关系信息中计算出的事物实体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的事物实体具有相似的事物实体潜在语义特征这一思想,建立冷启动推荐模型CHRS。使用豆瓣电影和IMDB网络中用户和电影实体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CHRS在处理冷启动和半冷启动推荐问题上,性能要优于那些在实验中用于对比的Amp-MF、CST、SimMF-I(i)等经典或新兴的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SCI期刊IEEE ACCESS上。
二、运用“会学<≡>学会”思想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会学<≡>学会”思想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STEAM课程开发 ——以《自制卡丁车》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
2.高中STEAM课程的重要意义 |
3.项目式教学法与STEAM育人理念吻合 |
(二)研究缘起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STEAM教育 |
2.STEAM课程 |
3.项目式教学 |
4.课程开发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外对高中STEAM课程的研究现状 |
2.国内外项目式教学研究现状 |
(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 |
三、基于项目式教学的STEAM课程开发与设计 |
(一)课程开发的原则 |
(二)前期准备 |
1.情境分析 |
2.需求分析 |
3.课程主题的选择 |
4.课程开展的资源与环境分析 |
5.课程内容的知识分析 |
(三)课程目标的制定 |
1.高中STEAM课程标准 |
2.《自制卡丁车》项目的课程目标 |
(四)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
(五)教学策略 |
(六)课程评价 |
四、《自制卡丁车》STEAM课程实施 |
(一)课程教学方案 |
(二)课程教学实施环节 |
1.明确目标,团队分工 |
2.查阅资料,系统学习 |
3.设计规划,准备材料 |
4.解决问题,展开制作 |
5.成果展示,交流分享 |
五、《自制卡丁车》STEAM课程评价 |
(一)课程计划的科学度 |
(二)项目的适宜度 |
(三)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度 |
(四)学生对技能的把握度 |
(五)学生对项目的参与度 |
(六)团队的合作度 |
(七)成果的形成度 |
(八)品德的养成度 |
六、总结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1.在项目式教学中要重视注意驱动问题的设计 |
2.教师在项目式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发挥作用 |
3.避免演变成作品导向而非问题驱动的学习 |
4.项目与教师相互成就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膨胀土冻胀过程水-热-变形耦合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土体冻胀试验装置与方法 |
1.2.2 土的冻胀机制与影响因素 |
1.2.3 土的多物理场耦合冻胀模型 |
1.3 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开放系统膨胀土冻融-胀缩试验系统研制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设计与系统可靠性评价 |
2.2.1 试验系统构成及功能定位 |
2.2.2 可伸缩环形冻结室 |
2.2.3 温度控制系统 |
2.2.4 水分给排系统 |
2.2.5 宽范围单向加载系统 |
2.2.6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2.3 膨胀土冻融-胀缩试验流程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基本特征与南北差异 |
3.1 引言 |
3.2 膨胀土物质组成和基本物性 |
3.2.1 物质组成 |
3.2.2 基本物性 |
3.3 膨胀土持水特性 |
3.3.1 土水特征曲线 |
3.3.2 渗透系数 |
3.4 膨胀土热物性 |
3.5 膨胀土胀缩性 |
3.6 南北方膨胀土工程地质评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结膨胀土孔隙水温度效应特征 |
4.1 引言 |
4.2 膨胀土孔隙水冻结点及预测方法 |
4.2.1 试验概况 |
4.2.2 试验结果 |
4.2.3 冻结点预测模型 |
4.3 膨胀土孔隙水热分析及结晶动力学模型 |
4.3.1 试验概况 |
4.3.2 试验结果 |
4.3.3 孔隙水结晶动力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系统非饱和膨胀土冻胀特性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2.1 试验系统 |
5.2.2 试样制备 |
5.2.3 工况设计 |
5.3 试验结果 |
5.3.1 冻结温度场时程 |
5.3.2 冻胀变形和冻结锋面 |
5.3.3 水分迁移和冷生构造 |
5.3.4 冻结膨胀土状态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饱和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 |
6.1 引言 |
6.2 膨胀土冻结-胀缩牵连机制 |
6.3 控制方程 |
6.3.1 基本假定 |
6.3.2 质量守恒方程 |
6.3.3 能量守恒方程 |
6.3.4 静力平衡方程 |
6.3.5 关于未冻水与孔隙冰的说明 |
6.4 求解方法与方程离散 |
6.4.1 非耦合计算方法 |
6.4.2 空间域和时间域离散 |
6.5 算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非饱和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FH_ex_Model有限差分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日本国内对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
1.1.1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研究和主妇化走向研究 |
1.1.2 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女性相关政策对女性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
1.1.3 战后日本女性个人因素对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
1.2 中国对日本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
1.3 遗留问题 |
第2章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2.1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
2.1.1 宏观理论框架 |
2.1.2 中观理论框架 |
2.1.3 微观理论框架 |
2.2 主妇化概念界定 |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数据 |
2.4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框架结构 |
2.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和时空特征 |
3.1 欧美国家的主妇化变迁 |
3.1.1 美国和法国的主妇化变迁 |
3.1.2 英国和德国的主妇化变迁 |
3.2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及持续时间特征 |
3.2.1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 |
3.2.2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持续时间特征及相关原因 |
3.3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空间压缩特征 |
3.3.1 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 |
3.3.2 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和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 |
3.3.3 战后日本政府女性政策间的相互矛盾 |
第4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的阶段性变迁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1 战前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1.1 战前的女性劳动及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2.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2.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
4.3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3.1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 |
4.3.2 1980年代至2000年代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
4.4 2010年至2019女性年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4.1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 |
4.4.2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的社会结构 |
第5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时机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SSM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1.2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后再就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消费生活面板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2.2 女性结婚、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女性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终章 |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课题 |
3. 本论文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 |
三 英文文献 |
四 政府统计数据 |
五 网站资料 |
附录 |
附录1《SSM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
(5)基于主动视觉方法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修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主动视觉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动视觉模型的研究 |
1.3.2 墙面缺陷检测问题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循环神经网络 |
2.1.1 典型的循环神经网络 |
2.1.2 长短时记忆网络 |
2.2 注意力机制 |
2.2.1 什么是注意力机制 |
2.2.2 几种不同的注意力方法 |
2.3 强化学习方法 |
2.3.1 什么是强化学习 |
2.3.2 强化学习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被动与主动视觉方法 |
3.1 被动视觉方法 |
3.1.1 常见的目标检测算法 |
3.1.2 被动视觉算法的缺点 |
3.2 主动视觉方法 |
3.2.1 RAM模型 |
3.2.2 算法介绍 |
3.2.3 网络参数设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主动视觉方法研究 |
4.1 具有先验的注意力模型 |
4.1.1 具有先验的注意力模型 |
4.1.2 实验数据集介绍 |
4.1.3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4.2 分层循环神经网络 |
4.2.1 算法背景与动机 |
4.2.2 分层循环神经网络 |
4.2.3 以分层循环神经网络为核心的视觉方法 |
4.2.4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4.3 主动视觉方法 |
4.3.1 模型框架 |
4.3.2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墙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
5.1 问题背景 |
5.2 实验数据集 |
5.3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 |
5.3.1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 |
5.3.2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5.4 基于主动视觉模型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 |
5.4.1 基于主动视觉模型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 |
5.4.2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考虑运输时间和改编费用的铁路路网车流分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不足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路网车流分配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 |
2.1 车流分配基本概念及原则 |
2.1.1 相关定义 |
2.1.2 基本原则 |
2.2 车流分配影响因素 |
2.3 车流分配优化方法 |
2.4 大数据理论的引入价值分析 |
2.4.1 大数据基本理论及特点 |
2.4.2 大数据的运用价值 |
2.5 路网车流分配的大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 |
2.5.1 数据的“先处理” |
2.5.2 数据的“后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运输时间最少的路网车流分配优化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1.1 车流分配优化问题 |
3.1.2 弧-路模型改进思路 |
3.2 数学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参数定义 |
3.2.3 模型构建 |
3.3 算例分析 |
3.3.1 算例参数 |
3.3.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调车线运用的编组站改编作业费用计算方法 |
4.1 编组站改编作业费用分析 |
4.2 编组站解编调车作业量计算方法 |
4.2.1 解体调车作业 |
4.2.2 编组调车作业 |
4.3 问题描述 |
4.4 数学模型 |
4.4.1 模型假设 |
4.4.2 参数定义 |
4.4.3 模型构建 |
4.5 算例分析 |
4.5.1 算例参数 |
4.5.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考虑运输时间和编组站改编费用最少的路网车流分配方法 |
5.1 问题描述 |
5.2 数学模型 |
5.2.1 模型假设 |
5.2.2 参数定义 |
5.2.3 模型构建 |
5.3 算法设计 |
5.3.1 模型及算法分析 |
5.3.2 ILDA算法设计 |
5.3.3 算法加速 |
5.4 算例分析 |
5.4.1 优化结果及对比分析 |
5.4.2 ILDA算法求解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概况 |
6.2 相关参数 |
6.3 优化方案及分析 |
6.3.1 不考虑改编作业费用情况下的车流分配优化方案及分析 |
6.3.2 考虑改编作业费用情况下的车流分配优化方案及分析 |
6.3.3 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外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纵向与横向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待“素养本位”的教科书建设 |
(二) 情境化设计理念成为各国数学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共通手段 |
(三) 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面临诸多挑战 |
(四) 国际教育测评视角下中国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方面不足 |
(五) 小结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框架 |
四、概念界定 |
(一) 数学教科书 |
(二) 数学教科书中的问题 |
(三) 情境 |
(四) “情境问题”与“问题情境” |
(五) 数学情感 |
(六) 数学教科书中的插图 |
五、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六、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作用 |
(二) 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发展 |
(三)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研究现状 |
(四) 现实问题情境作用效果的研究方法 |
(五)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分类研究 |
(六) 数学教科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
(七) 小结 |
二、理论基础 |
(一) RME理论 |
(二) 认知负荷理论 |
(三) 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分类学说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一) 纵向比较的教科书选择 |
(二) 横向比较的教科书选择 |
二、研究工具 |
(一) “情境类型(远近)”分析框架 |
(二) “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分析框架 |
(三) “情境真实性”分析框架 |
(四) “插图真实性”分析框架 |
(五) “插图必要性”分析框架 |
三、编码说明 |
(一) 编码方式 |
(二) 编码示例 |
(三) 编码信度 |
四、数据处理 第四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发展变化分析 |
一、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现实情境问题概况 |
二、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类型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三、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四、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真实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五、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插图真实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六、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插图必要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七、本章结论 第五章 中外初中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差异比较 |
一、中外五版教科书中现实情境问题概况 |
二、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类型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三、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四、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真实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五、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插图真实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六、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插图必要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七、本章结论 第六章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内部规律探索 |
一、问题作用类型对情境各考察维度的影响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二、问题所属知识领域对情境各考察维度的影响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三、情境各考察维度间的关系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四、本章结论 第七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现状的纵横定位 |
一、九版教科书中现实情境问题概况 |
二、九版教科书情境远近程度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三、九版教科书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四、九版教科书情境真实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五、九版教科书插图真实性及必要性的比较 |
(一) 统计结果 |
(二) 讨论 |
六、本章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质量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
(一) 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困境 |
(二)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影响机制 |
(三)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三、研究特点、局限与展望 |
(一) 研究特点 |
(二) 研究局限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人教78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2 人教83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3 人教92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4 人教03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5 人教12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6 沪教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7 新加坡NSM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8 英国ML版教科书编码 |
附录9 澳大利亚PM版教科书编码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9)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10)多源社交网络实体对齐及信息关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社交网络概述 |
1.1.2 实体对齐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挑战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1.2.1 多源社交网络用户实体对齐 |
1.2.2 主动学习 |
1.2.3 协同过滤 |
1.2.4 冷启动推荐 |
1.3 本文的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用户命名模式的多视角的中文用户实体对齐技术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现状 |
2.3 问题描述 |
2.4 方法原理 |
2.4.1 多种类型的中文用户名匹配对 |
2.4.2 适用于中文用户名匹配的特征 |
2.4.3 多视角的跨网络用户对齐模型MCUA |
2.5 实验分析 |
2.5.1 实验数据样本的采集 |
2.5.2 方法性能分析 |
2.5.3 分类器模型选择 |
2.5.4 不同特征的重要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于社交网络间用户实体对齐的带约束的主动学习技术 |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3.2 研究现状 |
3.3 问题描述 |
3.4 方法原理 |
3.4.1 基本的用户实体对齐模型 |
3.4.2 带约束的主动学习的基本思想 |
3.4.3 常规的带约束的主动学习方法 |
3.4.4 有偏好的带约束的主动学习方法 |
3.5 实验环节 |
3.5.1 实验准备 |
3.5.2 性能对比实验 |
3.5.3 可移植性实验 |
3.6 结论 |
第四章 用于多源网络协同推荐的信息关联融合技术 |
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4.2 研究现状 |
4.3 问题描述 |
4.4 方法原理 |
4.4.1 低秩矩阵分解 |
4.4.2 基于事物实体相似度的规划 |
4.4.3 CCMF的网内信息规划项 |
4.4.4 基于实体对齐关系的多源网络信息关联融合 |
4.4.5 CCMF的目标函数和训练过程及算法 |
4.5 实验环节 |
4.5.1 实验准备 |
4.5.2 在处理单网络推荐任务上的性能比较 |
4.5.3 在处理多源网络推荐任务上的性能比较 |
4.5.4 关于参数β和 γ大小对CCMF性能影响的研究 |
4.6 结论 |
第五章 用于多源异构网络冷启动推荐的信息关联融合技术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研究现状 |
5.3 问题描述 |
5.3.1 异构信息网络 |
5.3.2 基于元路径的事物实体相似度计算 |
5.3.3 多源异构网络冷启动推荐 |
5.4 方法原理 |
5.4.1 步骤1:在源网络中对事物实体潜在语义特征信息的提取 |
5.4.2 步骤2:目标网络中的推荐过程 |
5.5 实验环节 |
5.5.1 实验准备 |
5.5.2 在解决冷启动问题上的性能对比实验 |
5.5.3 在处理半冷启动问题上的性能比较 |
5.5.4 关于参数α和 β大小对CHRS性能影响的研究 |
5.6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运用“会学<≡>学会”思想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STEAM课程开发 ——以《自制卡丁车》项目为例[D]. 卢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膨胀土冻胀过程水-热-变形耦合模型[D]. 罗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D]. 李金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基于主动视觉方法的墙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D]. 蔡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考虑运输时间和改编费用的铁路路网车流分配优化研究[D]. 毕明凯.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外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纵向与横向比较[D]. 李健. 天津师范大学, 2019(12)
- [8]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10]多源社交网络实体对齐及信息关联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朱俊星.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