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新闻文化系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无锡市新闻文化系统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蒋文韬[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法治探索的第一百个年头。在过去一百年当中,中国共产党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发,开展了行政法治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作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的政党,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法是约束和制约行政机关行政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得以实现规范的集合。因此在百年法治探索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行政法治的探索和研究视为党法治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法治建设和探索的成果,做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梳理,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将其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研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本文按照行政法治编年史的记述顺序,将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治探索分为十三个时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胡锦涛时期和习近平新时期,以中国共产党每个发展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主张、政策以及党重要领导人讲话中涉及的行政法思想和内容为切入点,运用法理学和行政法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从该内容的历史背景、内容阐述与分析以及该内容的行政法治创新价值进行详尽的研究,并将不同时期的法治意义予以概括,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思想探索的历程,最后将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治发展规律的探究作为论文的落脚点。
陈若萱[2](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郝婷[3](2015)在《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文化市场的建设进程受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力推动,本质上是制度变迁的过程,现代文化市场的制度变迁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制度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文化市场建设发展规律的制度设计与完善过程,科学的文化制度设计是建设我国现代文化市场的根本保障。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现代文化市场制度变迁的历程、特点与阻力,探讨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市场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基本制度架构,为现代文化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宏观经济背景、以党和国家对“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大需求为政策背景、以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中存在的政策不足及制度需求为现实背景,采用文献调研、制度分析、政策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现代文化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的内涵及构成、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的必要性及理论框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构建了现代文化市场的制度多边形分析框架,通过对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市场制度及企业制度的分析,明确了应从准入制度、监管制度、信用制度三个方面对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从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外部治理及流通组织四个方面对市场制度进行完善,从企业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及企业内部市场化三个方面对企业制度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市场及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完善,提出了要建立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体制以及建立社会组织职能承接机制等具体对策。
孔令大[4](2014)在《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公众对健康的渴望、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建立并完善与当前国情相合适的医疗卫生体制,改善公众医疗卫生服务条件,逐步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为相关的就医问题,国务院与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在深入调研、汲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展开了全面性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并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新一轮医改的内容涉及到医疗卫生领域的各方面,而重点则落在通过医疗卫生资源的重组与医疗机构体制的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之上。公立医疗联合体及法人治理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近几年作为解决方案,开始被学术界所提出,并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接纳。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及学科背景之下,以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为研究对象,以整合模式、组织结构、互动机制、制度保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本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以及法制性前提下,在“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等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理论指导下,运用描述性分析、最近邻元素法、聚类分析、动态古诺模型以及博弈模型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模式;之后运用比较分析法与卫生经济学模型研究不同模式下的管理结构。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论证了中国医疗资源的配置的不合理与管理低效,同时经多种国内外模式比较后,总结并设计最适于当前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医联体模式,并为该模式引入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组织运行管理效率。希望有本文的研究结果引发后来研究者的思考,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也希望为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张宏莹[5](2014)在《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当代社会是由若干相互竞争且半自主的制度秩序所构成。制度是一种权力关系,社会制度的功能体现在其权力行使中。新闻制度因其“社会介质”的制度特性而成为社会整体制度冲突与互动的平台。在对新闻制度的社会行为结果作出解释时,一方面要考量新闻制度本身的制度自主性所产生的制度效率,同时更需将其与社会制度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先加以评估才具有足够的阐释力。本文将影响新闻制度行为结果的社会制度权力关系因素主要概括为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三要素。新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主要是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新闻制度自身的权力因素将共同作用于新闻话语的制度化形塑过程以及结果。对外传播话语权是新闻制度对国家话语的建构结果。话语权建构是处在特定制度情境即社会权力关系中的新闻制度,通过话语建构来行使其制度权力、建构社会现实的过程。话语的制度建构过程是制度(权力关系)运用话语(符号权力)建构社会想象和社会认同,并通过制度化、职业化和一体化的实施,最终实现社会现实建构的过程。新闻制度是话语权建构过程的实施者,也是话语权建构结果的决定因素之一社会制度权力的行使是指权力关系通过社会现实建构来实现其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权力的行使者运用制度权力建构“普遍真理”并框架社会行为。所谓“普遍真理”,意即社会权力的“知识”框架,是社会制度权力的拥有者(民族国家或群体)建构、传播以供人们应用的一整套社会标准和规范体系。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情境中,话语实践的权力关系模式形成了正式的“知识”系统,新闻制度既是知识系统的参与建构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介质系统,话语的建构过程亦是知识系统的框架过程。基于对制度行为的效果评估,本文建构了较为广泛的新闻制度分析框架,将新闻制度与整体社会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一起纳入影响话语权建构这一社会行为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的概念框架中,用以评估新闻制度的有效性,同时也解释了新闻制度的社会权力关系对制度行为的影响。中西方新闻制度的差异,究其根源是中西方新闻制度理论原则的根本差异。在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新闻制度的原则差异决定了其话语建构过程和结果的根本差异,其中话语冲突是政治制度根本差异的最显着符号表征。对新闻事件和新闻话语的接近是制度权力话语再现的主要元素,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传播媒体的新闻话语分析验证了中西方社会制度优先权力顺序的差异以及权力垄断程度和媒介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建构差异的制度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新闻的社会制度权力关系模式的差异,它导致了新闻制度权力的制度偏好与差异,其中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新闻话语生产功能的促进和抑制是话语建构差异的最显着制度影响因素。通过对中美两国媒体的政治话语进行内容分析,本文系统证明了经济驱动型的美国新闻制度与政治驱动型的中国新闻制度在新闻话语基调和新闻图式使用中呈现的显着差异。商业化的汹涌浪潮正在逐渐消减中西方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外传播中的新闻话语功能也呈现国际融合的趋势,然而受政治制度影响的中西方新闻话语框架差异却几乎未曾改变。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制度建构是新闻制度对话语生产的专业化和制度化建构过程。按照社会结构二重性的观点,建构中国标准的新闻专业化权力即新闻知识系统的制度化,以及从国家介入的角度,建立更具制度分配优势的话语传播新机制,将是我国媒体在激烈竞争的国际传播中提升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制度优化路径。
肖叶飞[6](2012)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三网融合、产业融合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从规制经济学和新闻传播学视角对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围绕协调发展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和经营性广播电视产业这条主线,对广播电视规制变迁、规制主体、规制领域、规制方式、规制改革等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尤其将研究焦点集中在经济性规制的三个核心领域:Who:谁提供服务,即传输网络与节目制作的进入与退出规制;What:提供怎样的服务,即普遍服务、价格和节目质量规制;How:怎样提供服务,即所有权融合与反垄断规制。关于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的历史变迁研究,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主要国家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的总结,总结了三种主要的广播电视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广播电视主导的双轨制、英国为代表的公共广播电视主导的双轨制以及德国为代表的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相对平衡的双轨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的广播电视规制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即行政化阶段、市场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和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双轨制阶段,并对广播电视规制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深入阐述。关于广播电视规制主体研究,文章对三网融合语境下西方国家的规制主体进行了分类,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完全融合型模式、美国为代表的融合主体下的分业监管模式和法国为代表的分业监管模式,并认为融合规制有利于提高效率,消除部门壁垒。而我国三网融合规制在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的统领下,最终要形成统一的规制主体,在内容、网络和基础设施方面分业监管。文章通过委托——代理理论、规制俘虏理论和“公商共谋”理论,提出了建立独立规制部门的必要性,实现从行政性管理到科学的行业规制转变。在传输网络与节目制作的进入与退出规制研究方面,提出在可竞争性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三网融合和制播分类改革,消除过高的进入壁垒,提高产业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消除广播电视领域的条块分割的“井”字型结构,重建市场主体,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文章对西方国家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规制理念、规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产业链的重构和整合进行了分析。在对制播分离与制播合一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认为制播分离是剥离可经营性资产和建立市场主体的必要手段,要在制播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制播整合,减少交易成本,实现做强做大。关于广播电视普遍服务、价格和质量规制研究。提出了我国广播电视普遍服务的目标、原则和路径。价格规制方面主要分析了西方国家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措施,包括价格上限规制、投资回报率规制和标尺竞争规制等措施,提出我国三网融合下有线电视价格规制要吸收西方规制的优点,前期适宜采取投资回报率价格规制、后期适宜价格上限规制等措施。对于质量规制,文章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从产业激励、行业监管、媒体自律等方面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进行规制。关于广播电视所有权融合和反垄断规制研究,本文对传媒产业融合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在经营性资产“转企改制”以后,可采用兼并、联合和重组等市场手段整合可经营性资产,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发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同时分析了西方国家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反垄断理念,以及界定产品(地理)市场和市场集中度的方法,把经济学中反垄断规制引入到传媒产业,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传媒产业所有权结构的特殊性。总之,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广播电视传输市场和节目制作市场的竞争、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外部性、广播电视产业兼并、收购和重组等一些市场行为,同时也涉及到规制主体、规制方式、规制领域等诸多方面。文章从规制主体、媒体、市场和公众的多重关系出发,从规模经济、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的多重角度对中国广播电视规制的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丁骋[7](2012)在《中国大陆民营报纸退场的探究(1949-1954)》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进入了一个转型期,新闻业当然也在转型之列。在短短六个年头内,民营报纸彻底退出大陆报业体系则是新闻业转型的一个重要表征。本研究主要依据已对外开放的档案文献,相关报纸原件,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征引和辨识来全面展示民营报纸在大陆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层层递进的考察退场展开的方式、过程、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以探求历史的真相,达到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和借鉴历史的目的。本研究主体为四个部分。首先从横向的退场方式和纵向的退场时间过程系统厘清民营报纸退场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指出并考察“改‘姓’、改内容、改思想”这一系列由中共新政权推进的由表及里的改造是民营报纸退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接着,从媒介生态的视野进入,分析民营报纸退场的深层动因,以民营报纸与新政权构建的全新媒介生存环境的互动为第一个层面,以民营报纸与生存在同一环境内中共党的机关报的竞争共处为第二层面,探询民营报纸如何在这两个层面都失去发展优势,直至从报纸经营到报纸内部结构、办报思想都失去了独立性——这一民营报纸立世的根基,失去维持发展的可能而不得不选择退场。最后,围绕着民营报纸退场产生的影响由报纸从多元向单一体制的转型、办报思想的更替及其后果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民营报纸的退场,一方面是对这种全社会向单一制方向转型的适应,在当时对巩固新政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报业一个种群,其完全、彻底的退出大陆报业舞台对之后中国大陆报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根本上改变了新政权下的报业结构,更在深层次上随着“一元化”党管国办报业新格局的形式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党报办报模式和思维全面取代了报纸“文人论政”的传统。本研究认为,正是在高度一体化社会构建的媒介生态之下,民营报纸从新闻生产到经营管理都陷入制度环境强有力的计划控制之中,无法获得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同时,在与中共党报的共处中渐渐丧失自身的优势,并且随着一元化党管国办报业体系网络的全面铺开,共产党的机关报开始发挥综合性报纸的作用,不但触角伸至社会各个领域,并且还是指导工作、传递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民营报纸日趋式微,踞蹙于主流社会生活之外的边缘地带。最后,首先失去独立进行职业新闻活动的空间,接着在经济上依赖政府补给,直至放弃民营报纸所秉持的自由、独立的新闻观念,被纳入到党国宣传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计划生产系统,由表及里都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退场是大陆民营报纸在媒介生态彻底改变下的必然选择。同时,由于“一元化”党管国办新闻体制弊端的显露,民营报纸退场之后却余绪未了,至今掀起了三次余波。然而,在现有媒介生态不能改变之下,呼吁开放民间办报并没有好的收效,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易旭明[8](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认为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陈煜[9](2010)在《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的考核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就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提出要求,说明这项工作已经摆上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事业的重要议程。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发展,报业集团化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报刊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在新一轮的报刊市场竞争中,人才已经成为报刊成败的决定因素。而教育类报刊作为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走企业化的事业单位改革之路,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因此,转变思想观念,打破过去计划经济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对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论述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分析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遵循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根据教育类报刊内部的实际情况,构建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包括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影响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因子,基于平衡计分卡和“德—能—勤—绩—廉”五维绩效考核框架构建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再次,选择模糊综合考核方法,对湖南日报业报集团科教新报社进行选择性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考核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基于模糊综合考核法的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前面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内容包括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提升绩效水平、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提升绩效水平、以分类管理为手段提升绩效水平、以加强员工沟通为关键提升绩效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企业管理理论和政府管理理论;构建了适应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适应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的模糊综合绩效考核模型;并对湖南日报业集团科教新报社三大岗位选取一定的从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实证分析。
党东耀[10](2010)在《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市级广电媒体是中国广播电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组织形制的切入口着手,研究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改革进程,考察它们在确保合法性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效率机制运作水平的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地市级广电媒体处于中国广电业的低端层级,面临求生存、谋发展的诸多困难,对广电体制的变革十分敏感,有创新的动力,也有探索的胆略。淄博、无锡、牡丹江等地市级广电媒体在组织形制变革方面,走在广电业的前列,其他一些地市级广电媒体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案例。笔者提出:组织形制的建立和变革是组织的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互动结果。文章分析了中国广电媒体的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要素构成,提出:合法性机制的要素有: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合法性(包括宣传合法性、公共服务合法性和文化建设合法性)、国家行政管理链中的合法性、经营合法性;并指出地市级广电媒体合法性要素要求经历了单向度合法性阶段、双向度合法性阶段、探索拓展合法性阶段等三个阶段;而效率机制的要素则有:宣传业务运作效率、信号传输效率和经营效率。笔者从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选取了在组织形制变革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无锡、佛山、淄博、牡丹江、南阳、红河、百色等地级市的广电媒体,还有整合了广东全省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献调研等方式,搜集大量资料,分别梳理了它们的组织形制变化历程,分析了它们的运行绩效。在综合个案考察的实证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强调指出:地市级广电媒体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合法性和宣传业务运作效率的核心内容是政策宣传、民生新闻和对外(地市级区域之外)宣传。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经营效率与本地市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区域守卫是地市级广电媒体生存的首要前提,而边界突破成为地市级广电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提高掌控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能力,地市级广电媒体要强化改革意识、牢牢把握机遇、适时进行组织形制变革。在个案考察的基础上,笔者综合论述了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制度格局,提出必须妥善处理广电媒体与有线网络的关系,广电媒体与制作方的关系,乃至广电媒体内事业部分与产业部分的关系问题,并描述了多种关系引发的多种博弈的格局。文章指出,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多方寻求制度变迁的突破点,推进媒体组织形制的变革。外界压力是合法性机制变化的原因,是推动组织形制变革的首要动力。危机拯救可以激发效率机制,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行政力量推进制度变迁具有不确定性。学习效应可以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使制度变迁成果得以固化。文章总结了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制度的变迁路径:要有一个方案设计,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往往经历设计、试验、过渡,乃至反复。文章进而对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重点分析了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产权问题和交易成本问题。笔者对未来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制度变迁做出预测,指出:随着以产权为核心的合法性机制的拓展,有可能实现地市级广电集团的跨区域组合,新的地市级广电媒体群可望支撑起中国未来大广电的格局。
二、在新闻文化系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无锡市新闻文化系统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新闻文化系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无锡市新闻文化系统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共产党的创立及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1921 年-1937 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公民权利及其保障基本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行政组织制度的初创 |
一、代议制度中代表的产生与撤换 |
二、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三、实行直接选举的原则 |
四、建立行政法思想监督制度 |
第四节 党员干部选任的制度化 |
第五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27 年-1937 年) |
第一节 行政组织制度之新 |
一、议行合一思想应用 |
二、条线结合的行政组织体系 |
第二节 行政职能法定化 |
一、细化了行政机关的管辖区划 |
二、明确了行政机关的职权 |
第三节 行政法制化思想 |
一、行政管理科学化 |
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
第四节 人权保障之新 |
一、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
二、人权保障内容的多样性 |
第五节 党与政府关系的初探索 |
第六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37 年-1945 年) |
第一节 党的主要领导人行政法思想的主要理念 |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思想的体现 |
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思想 |
三、行政机关职权法定的思想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法律制度中的行政法治思想 |
一、党对政府的领导地位 |
二、人事行政管理思想 |
三、廉洁政府建设 |
四、行政程序化思想 |
第三节 行政法治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45 年-1949 年)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行政法思想之新 |
一、人民权利保障和实现 |
二、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
第二节 党的重要领导人新行政法思想的创新 |
一、加强行政法思想监督 |
二、加强行政立法 |
第三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行政法思想(1949 年-1956 年) |
第一节 “五四”宪法中行政法思想的创新 |
一、行政机关管理权威性的法制化 |
二、公民宪法权利实现行政约束 |
三、行政法治的统一 |
第二节 部门行政管理的创新 |
一、以实在法规范部门行政管理 |
二、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部门管理的制度保障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56 年-1966 年) |
第一节 关于央地关系的探索 |
第二节 完善行政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
第三节 行政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
第八章 改革开放起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78 年-1989 年) |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中的新型行政法思想 |
一、完善行政立法 |
二、推进合法行政 |
三、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 |
第二节 “八二”宪法中的新型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责任制 |
二、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一、邓小平行政法思想的意义 |
二、八二宪法的时代价值 |
第九章 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89 年-2003 年)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法理念的创新与转变 |
第二节 江泽民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 |
二、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化 |
三、干部人事制度法治化 |
四、行政管理法治化 |
五、转变政府职能 |
第三节 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中的行政法思想之新 |
一、行政诉讼制度中的行政法思想之新 |
二、《国家赔偿法》之新 |
三、《行政处罚法》之新 |
第四节 行政法制建设成就 |
第五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2003 年-2013 年) |
第一节 胡锦涛依法治国方略中的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组织法治化思想 |
二、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完善行政法思想监督机制 |
三、关于行政法制监督 |
四、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质量 |
第二节 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中的创新—《行政许可法》之新 |
一、关于许可设定权 |
二、许可的程序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2013 年-) |
第一节 党政关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
第二节 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 |
一、严格执法 |
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
三、全面贯彻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
第一节 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
第三节 行政权被严格限制之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3)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研宄 |
1.2.3 关于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的研宄 |
1.2.4 研宄述评 |
1.3 研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局限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局限 |
2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宄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研宄范畴界定 |
2.1.1 现代文化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
2.1.2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的内涵 |
2.2 研宄的理论基础 |
2.2.1 文化产业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现代产权理论 |
3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宄框架的构建 |
3.1 经济制度的“三角结构” |
3.1.1 府的性质 |
3.1.2 市场的性质 |
3.1.3 企业的性质 |
3.2 三种交易方式之间的关系 |
3.2.1 政治型交易与市场交易的关系 |
3.2.2 政治型交易与企业内交易的关系 |
3.2.3 企业内交易与市场交易的关系 |
3.3 制度三角在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中的运用 |
3.3.1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的三角框架 |
3.3.2 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框架的扩展 |
4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研宄 |
4.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供求分析 |
4.1.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需求的形成 |
4.1.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供给分析 |
4.1.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需求分析 |
4.1.4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非均衡 |
4.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变迁的方式 |
4.2.1 初级行动集团与次级行动集团相配合 |
4.2.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 |
4.2.3 中央制度变迁与地方制度变迁相结合 |
4.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设计的原则 |
4.3.1 效率提高原则 |
4.3.2 社会公平原则 |
4.3.3 职权法定原则 |
4.3.4 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原则 |
4.4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
4.4.1 完善准入制度 |
4.4.2 改革监管制度 |
4.4.3 构建信用制度 |
5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研究 |
5.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设计的具体目标 |
5.1.1 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 |
5.1.2 市场制度设计的目标 |
5.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设计的制度准备 |
5.2.1 市场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 |
5.2.2 市场制度设计的基本前提 |
5.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市场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 |
5.3.1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
5.3.2 实现非人格化交易方式 |
5.3.3 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 |
5.3.4 完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
6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研究 |
6.1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改革的逻辑程序 |
6.1.1 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起点 |
6.1.2 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前提 |
6.1.3 明确国有文化产权权利主体 |
6.1.4 建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
6.2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1 产权制度有效性不足 |
6.2.2 公司治理结构待完善 |
6.2.3 企业内交易费用过高 |
6.3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企业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 |
6.3.1 健全文化企业产权制度 |
6.3.2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
6.3.3 促进企业内部市场化 |
6.4 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的案例分析 |
6.4.1 国有文化企业基本情况 |
6.4.2 不同类型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经验 |
6.4.3 *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经验总结 |
7 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中政府、市场及企业三者关系的完善 |
7.1 政府、市场及企业关系完善的基础条件 |
7.1.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1.2 解决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7.1.3政企分开实现“两权分离” 139 |
7.2 政府、市场及企业关系完善的具体对策 |
7.2.1 建立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7.2.2 完善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制度 |
7.2.3 改革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体制 |
7.2.4 建立社会组织职能承接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公立医疗联合体的研究背景 |
1.2.2 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背景 |
1.2.3 法人治理结构在公立医疗联合体中应用的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目标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分析合理规划及整合医疗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4.2 引入公立医联体概念并讨论其实施可行性 |
1.4.3 总结研究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形式与实施情况,评价已取得成效与不足 |
1.4.4 明确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 |
1.4.5 提出法人治理概念,分析其在公立医疗联合体体制建立中的必要性 |
1.4.6 分析在公立医疗联合体构建中应用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
1.4.7 总结国内外医疗机构法人治理的改革经验 |
1.4.8 实证分析证明法人化治理医疗机构模式的可行性与成效 |
1.4.9 提出构建法人化的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模式和策略 |
1.5 资料来源 |
1.5.1 现场调研资料 |
1.5.2 统计数据资料 |
1.5.3 相关期刊文献及专着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相关概念及界定 |
1.7.1 区域性医疗联合体 |
1.7.2 治理与法人治理结构 |
1.7.3 不对称信息理论 |
1.7.4 激励约束机制 |
1.7.5 利益相关理论 |
1.7.6 耗散结构 |
1.7.7 Cournot博弈模型 |
1.7.8 PEST分析 |
1.7.9 聚类分析 |
1.7.10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法 |
1.7.11 科斯定理 |
1.7.12 纵向整合理论 |
1.7.13 卫生管理学 |
1.7.14 计量经济学 |
1.7.15 卫生经济学 |
1.7.16 政府经济学 |
第2章 中国及国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
2.1 医疗卫生资源及资源配置概述 |
2.1.1 医疗卫生资源 |
2.1.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2.2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
2.2.1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制度演变 |
2.2.2 中国卫生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国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
2.3.1 国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
2.3.2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与国际比较情况 |
2.4 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对患者就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
2.4.1 数据来源 |
2.4.2 分析研究方法 |
2.4.3 描述性分析结果 |
2.4.4 实证回归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及其可行性研究 |
3.1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概念 |
3.1.1 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及医疗集团 |
3.1.2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概念 |
3.2 |
3.2.2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动态古诺模型 |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国内外医疗联合体组建经验与启示 |
4.1 国际医疗联合体组建经验 |
4.1.1 英国的医联体改革经验 |
4.1.2 美国的医联体改革经验 |
4.1.3 新加坡的医联体改革经验 |
4.1.4 澳大利亚的医联体改革经验 |
4.1.5 俄罗斯的医联体改革经验 |
4.1.6 中国公立医疗联合体组建经验 |
4.1.7 香港的公立医疗联合体改革经验 |
4.1.8 上海的公立医疗联合体改革经验 |
4.1.9 北京的公立医联体改革模式 |
4.1.10 南京的公立医联体改革模式 |
4.1.11 其他地区的公立医联体改革模式 |
4.2 关于中国公立医联体模式的讨论 |
4.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构建模式研究 |
5.1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规模研究 |
5.2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组织市场战略研究 |
5.3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组织结构研究 |
5.3.1 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信息流 |
5.3.2 公立医疗联合体人员流 |
5.3.3 公立医疗联合体物资流 |
5.3.4 公立医疗联合体资金流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公立医疗联合体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必要性 |
6.1 治理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
6.1.1 治理结构概念及其发展与应用 |
6.1.2 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发展与应用 |
6.2 法人治理在医疗机构及公立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 |
6.2.1 法人治理结构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
6.2.2 法人治理结构在公立医疗联合体中的应用及必要性 |
6.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公立医疗联合体中构建法人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研究 |
7.1 公立医联体中应用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研究 |
7.1.1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所有者权益 |
7.1.2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管理者权益 |
7.1.3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经营者权益 |
7.1.4 公立医联体法人治理的理论基础 |
7.2 法人治理机制在公立医联体中应用的可行性 |
7.2.1 法人治理机制在公立医联体中应用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7.2.2 法人治理机制在公立医联体中应用的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
7.2.3 公立医联体法人治理的可行性总结研究 |
7.3 法人治理机制在区域性医联体中应用的必要性 |
7.3.1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及其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联系 |
7.3.2 区域性医联体法人治理的耗散结构理论研究 |
7.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8章 国内外公立医疗机构法人治理组建经验与启示 |
8.1 国际公立医疗机构治理机制改革经验 |
8.1.1 私有化管理体制改革 |
8.1.2 集团化管理体制改革 |
8.1.3 公司化管理体制改革 |
8.1.4 自治化管理体制改革 |
8.2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治理机制改革经验 |
8.2.1 卫生局内医管系统体制改革 |
8.2.2 市属医管系统体制改革 |
8.2.3 医疗集团系统体制改革 |
8.2.4 其他形式体制改革 |
8.3 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体制改革思路分析 |
8.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9章 构建公立医疗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 |
9.1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实证研究样本选择 |
9.2 实证研究样本治理改革方法研究 |
9.2.1 苏州市“医院管理委员会”模式 |
9.2.2 无锡市的“医院管理中心”模式 |
9.3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
9.3.1 研究数据来源 |
9.3.2 经济学模型设计 |
9.3.3 研究结果描述性分析 |
9.3.4 研究结果回归分析 |
9.4 法人治理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9.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10章 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模式和策略 |
10.1 公立医联体资产管理机构的构建模式与策略 |
10.2 公立医联体理事会的构建模式与策略 |
10.3 公立医联体院长聘任制的构建模式与策略 |
10.4 公立医联体监事会的构建模式与策略 |
10.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11章 论文总结 |
11.1 论文总结 |
11.2 论文创新性 |
11.3 论文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情况 |
论文致谢 |
(5)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闻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核心概念解读 |
1.3.1 对外传播 |
1.3.2 话语权 |
1.3.3 新闻制度 |
1.4 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资源 |
1.4.2 行文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2 新闻制度与国家对外传播话语权 |
2.1 新闻制度及其分析框架 |
2.1.1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主义——新闻制度环境分析框架的多元建构 |
2.1.2 新闻制度的分析框架 |
2.2 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制度建构与制度依赖 |
2.2.1 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制度建构 |
2.2.2 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制度依赖 |
2.3 新闻制度建构国家对外传播话语权 |
2.3.1 新闻制度语境下的对外传播话语权 |
2.3.2 新闻制度权力对国家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影响 |
2.3.3 新闻制度建构对外传播话语权研究的概念模型 |
3 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发展历程 |
3.1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萌芽期(1949-1978) |
3.1.1 改革开放前对外传播话语权建构的制度环境 |
3.1.2 政治宣传导向的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 |
3.2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形成期(1979-2000) |
3.2.1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制度环境的变迁 |
3.2.2 向“他律”一端的迁移——文化场域的变迁 |
3.2.3 对外传播话语权的制度化与专业化建构 |
3.3 “官媒共建”国际话语权的对外传播制度新格局(2001-至今) |
3.3.1 加入全球公共领域,建构国家话语新空间 |
3.3.2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3.4 我国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现状 |
3.4.1 我国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路径依赖 |
3.4.2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过程中的历史节点与制度化协议行为 |
3.4.3 我国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内在控制模式 |
4 西方国家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发展历程 |
4.1 从国际宣传到世界传播—西方国家话语优先权的制度建构 |
4.1.1 国际宣传中的话语权之争(从两次世界大战到1960年代末) |
4.1.2 世界信息流通新秩序建构的西方话语优先权(1970年代至今) |
4.2 国际传播新格局下的西方媒介话语权的制度建构 |
4.2.1 美国媒体的跨国传播对国际信息市场的垄断 |
4.2.2 国际传播新秩序下欧洲公共新闻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5 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差异 |
5.1 中西方新闻制度的差异 |
5.1.1 理论模式的差异 |
5.1.2 政治制度权力的差异 |
5.1.3 经济制度权力的差异 |
5.1.4 社会文化制度权力的差异 |
5.2 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原则差异 |
5.2.1 依法建制原则的差异 |
5.2.2 国家介入原则的差异 |
5.2.3 政党政治利益原则的差异 |
5.2.4 经济利益原则的差异 |
5.3 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建构的过程差异 |
5.3.1 国家想象与国际认同的建构差异 |
5.3.2 话语权力建构过程中的制度化和专业化差异 |
5.4 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结果差异—中美新闻话语分析 |
5.4.1 新闻话语分析 |
5.4.2 美国对外传播的新闻话语分析——以CNN为例 |
5.4.3 中国对外传播的新闻话语分析——以中国日报为例 |
6 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差异的影响因素 |
6.1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6.1.1 新闻制度权力关系模式的分类与新闻制度偏好 |
6.1.2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差异的新闻制度权力因素 |
6.2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中美两国为例 |
6.2.1 研究假设 |
6.2.2 研究方法 |
6.2.3 研究结论——中美政治话语的制度建构差异分析 |
7 西方国家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启示 |
7.1 西方国家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可鉴之处 |
7.2 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优化路径 |
7.2.1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的稳定性建构—中国标准的新闻专业化知识体系 |
7.2.2 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的发展性建构—话语建构模式的制度化路径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闻内容分析编码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理论研究文献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的基本理论 |
2.1 规制的基本分类 |
2.2 政府规制的主要理论 |
2.3 经济性规制的内涵 |
2.4 广播电视的市场特性 |
2.5 广播电视的经济性规制框架 |
3 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 |
3.1 西方国家广播电视的经济性规制变迁 |
3.2 我国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的历史变迁 |
3.3 我国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的现实困境 |
4 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主体的重构 |
4.1 三网融合语境下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规制主体 |
4.2 我国广播电视规制主体 |
4.3 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治理模式的重构 |
5 广播电视进入与退出经济性规制 |
5.1 媒介融合语境下放松进入规制的理论分析 |
5.2 “三网融合”与放松进入规制 |
5.3 制播分离与放松进入规制 |
6 广播电视普遍服务、价格、质量经济性规制 |
6.1 广播电视普遍服务规制 |
6.2 基于价格规制理论的有线电视定价 |
6.3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规制 |
7 广播电视所有权融合与反垄断经济性规制 |
7.1 企业并购与反垄断规制 |
7.2 广播电视横向融合与反垄断规制 |
7.3 纵向一体化与反垄断规制 |
7.4 跨媒体融合与反垄断规制 |
8 我国广播电视规制的放松与强化 |
8.1 放松经济性规制 |
8.2 强化社会性规制 |
8.3 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中国大陆民营报纸退场的探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缘起 1.2 |
研究的意义 1.3 |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
研究方法 1.5 |
章节架构 1.6 |
创新点 2 |
1949年一1954年大陆民营报纸退场的透视 2.1 |
横向扫描:民营报纸不同方式的退场之路 2.2 |
纵向过程考察:历时六个年头的退场之路 3 |
由表及里的改造——民营报纸退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1 |
改姓:从“民营”到“私营”——民营报纸退场的前奏 3.2 |
改业务:从内容到发行的转变——民营报纸退场的具体行进 3.3 |
改思想:职业报人的思想改造——民营报纸退场的实质一环 4 |
民营报纸退场的深层动因 4.1 |
新政权对媒介生存环境的重新构建 4.2 |
新环境中民营报纸的生存困境 4.3 |
中共党的机关报体系对民营报纸的冲击 4.4 |
民营报纸独立性的丧失 5 |
民营报纸退场的影响分析 5.1 |
报纸体制从多元向单一的转型 5.2 |
办报思想的更替及其后果 6 |
结语 6.1 |
民营报纸退场是媒介生态改变下的必然要求 6.2 |
民营报纸退场后的余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8)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
八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
一 中国电视诞生 |
二 曲折发展之路 |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剧变 |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
三 电视建设进展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变革 |
二 电视任务、内容 |
三 观众需求扩张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
一 制度环境基础 |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
三 需求均衡评析 |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
二 广告产生过程 |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
一 需求扩张加速 |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
四 政策与对策 |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
一 市场需求升级 |
二 有线电视兴建 |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
三 制度均衡分析 |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
一 制度环境变更 |
二 制度均衡分析 |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
一 生产能力提升 |
二 消费模式拓展 |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的考核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报刊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
1.2.2 关于报刊整体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3 关于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的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单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1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 |
2.1.1 有利于提高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
2.1.2 有利于提高教育类报刊的出版质量 |
2.1.3 有利于推进教育类报刊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
2.2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的发展现状 |
2.2.1 国外报刊的从业人员绩效考核 |
2.2.2 国内报刊从业人员的绩效考核 |
2.3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指标设置存在偏差 |
2.3.2 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绩效考核随意性较大 |
2.3.3 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合理,仅仅与薪酬挂钩 |
第3章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3.1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1.1 科学性与导向性相统一 |
3.1.2 适用性与可行性相统一 |
3.1.3 可比性与一致性相统一 |
3.2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子 |
3.2.1 绩效考核的目的因子 |
3.2.2 报刊岗位性质和职能因子 |
3.2.3 报刊岗位主、客观条件因子 |
3.2.4 考核所需的信息因素 |
3.3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
3.3.1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3.2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
3.3.3 工作态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
3.3.4 工作业绩指标体系的构成 |
3.3.5 工作成本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4章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及实证研究 |
4.1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
4.1.1 绩效考核方法的多样性 |
4.1.2 选择适合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依据 |
4.1.3 应用模糊综合考核法的可行性 |
4.2 模糊综合考核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4.2.1 建立指标集和评判集 |
4.2.2 确定指标权重集 |
4.2.3 构造模糊考核矩阵 |
4.2.4 模糊综合考核 |
4.3 基于模糊综合考核模刑的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的实证分析 |
4.3.1 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
4.3.2 考核样本选抒及指标数据来源 |
4.3.3 考核结果的计算与获取 |
4.3.4 综合分析考核结果 |
第5章 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的提升途径 |
5.1 通过绩效考核提升绩效水平 |
5.1.1 努力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5.1.2 积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体系 |
5.1.3 着力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 |
5.2 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
5.2.1 德才兼备是复合型人才的首要标准 |
5.2.2 专博统一是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
5.2.3 知行合一是复合型人才的认知来源 |
5.3 通过绩效考核完善分类管理 |
5.3.1 科学把握分类的原则 |
5.3.2 严格遵循分类的程序 |
5.3.3 有效实施分类的管理 |
5.4 通过绩效考核强化与员工的沟通 |
5.4.1 加强平时工作的沟通 |
5.4.2 加强绩效面谈的沟通 |
5.4.3 加强考核奖惩的沟通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组织两种机制 |
2.2 制度与制度变迁 |
2.3 制度设计的核心问题 |
2.4 中国广电媒体的产权制度 |
2.5 中国广电媒体的交易成本 |
3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合法性要素与效率要素 |
3.1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发展历程 |
3.2 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合法性要素及合法性要素要求的变化历程 |
3.3 地市级广电媒体的效率要素 |
4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与制度变迁考察 |
4.1 选择考察对象的说明 |
4.2 建立广电集团的地市级广电媒体考察 |
4.3 未建立广电集团的地市级广电媒体考察 |
4.4 作为考察对象的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形制变革综述 |
5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综论 |
5.1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制度格局 |
5.2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组织制度变迁 |
5.3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5.4 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制度变迁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东中西部所考察地级市的广电有线网络电视频道安排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在新闻文化系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无锡市新闻文化系统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D]. 蒋文韬. 兰州大学, 2021(02)
- [2]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3]现代文化市场制度研究[D]. 郝婷. 武汉大学, 2015(07)
- [4]区域性公立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 孔令大. 沈阳药科大学, 2014(09)
- [5]中西方对外传播话语权制度建构的比较研究[D]. 张宏莹. 武汉大学, 2014(06)
- [6]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研究[D]. 肖叶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7]中国大陆民营报纸退场的探究(1949-1954)[D]. 丁骋.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8]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9]教育类报刊从业人员绩效的考核与提升对策研究[D]. 陈煜. 湘潭大学, 2010(05)
- [10]中国地市级广电媒体组织形制研究[D]. 党东耀.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