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同步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一、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1](2021)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文中研究指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随着CRT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的日益丰富、再同步技术和疗法的进展, CRT适应证也在不断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CRT在我国的应用, 本次专家共识修订了《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2013年修订版)》, 更新了CRT适应证, 对发展历程、适应证、植入技术、随访和程控提出了新的专家共识, 并对CRT涉及的某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讨论。

付蕾,何浪,孙国建,李前进,沈法荣[2](2021)在《希浦系统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搏(HPCS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行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150例。其中95例患者采用HPSCP治疗,为HPSCP组;55例患者采用双心室起搏治疗,为双心室起搏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参数、起搏参数差异。结果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HPCSP组QRS时限较双心室起搏组缩短(P<0.05),LVEF、LVEDD、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大于双心室起搏组(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QRS时限均较术前缩短(均P<0.05),LVEF、LVEDD、6 min步行试验距离也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术后,HPCSP组患者LVEF、LVEDD、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大于双心室起搏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感知、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HPCSP组患者术后阻抗降低(P<0.05)。HPSCP组患者术后5个月心功能分级较术后即刻时降低(P<0.05),三尖瓣、二尖瓣反流患者比例与术后即刻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CSP组患者中成功行希氏束起搏术71例(74.74%),左束支区域起搏术24例(25.26%)。结论 HPCSP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心脏功能,且保证了心室同步性收缩,具有一定的短期效果,可应用于临床。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3](2021)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 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 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可获得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 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近年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希浦系统起搏, 尤其是国内原创的LBBP, 因参数更理想、操作更简单, 弥补了HBP的不足, 引起广泛关注且发展迅速。但作为新技术, 希浦系统起搏仍处在起步阶段, 其定义、操作、适应证及程控设置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倡导并组织专家撰写了此共识, 旨在指导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技术, 更加安全、有序地促进希浦系统起搏在国内的发展。

李皓晗[4](2020)在《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单左心室起搏(LUVP)与双心室起搏(BVP)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预后,并评价LUVP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筛选出2017年07月至2019年0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并符合CRT适应症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例。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性别、病因按1:1匹配分成两组,单左室起搏组15例,双心室起搏组15例。术前随机选择不同型号起搏器,根据分组,通过起搏器Smart delay算法、Adaptive CRT算法、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程控为两种不同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模式。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的差异。采用SPSS 22.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双心室起搏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QRS波时限缩短(183.8±17.2ms vs 141.3±8.4ms),LAVI减小(53.1±9.5ml/m2 vs 47.0±7.8ml/m2),MRA减小(6.0±1.2cm2 vs 3.0±1.0cm2),LVEED减小(75.1±9.2mm vs 58.3±6.0mm),IVMD减小(74.5±4.5ms vs 43.0±9.5ms),SPWMD减小(201.3±10.1ms vs153.3±16.4ms),LAEF增加(35.9±6.3%vs 43.3±6.0%),LVEF增加(26.4±6.5%vs43.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单左室起搏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QRS波时限缩短(179.7±22.3ms vs 133.8±9.1ms),LAVI减小(52.8±10.0ml/m2 vs 47.1±10.2ml/m2),MRA减小(5.4±1.2cm2 vs 1.9±1.0cm2),LVEED减小(73.3±6.7mm vs 55.0±5.5mm),IVMD减小(77.1±5.2ms vs 41.7±9.3ms),SPWMD减小(201.9±13.1ms vs 154.6±17.6ms),LAEF增加(35.9±6.9%vs42.5±7.2%),LVEF增加(25.6±6.7%vs 43.7±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双心室起搏组相比,单左室起搏组QRS波时限缩短(141.3±8.4ms vs133.8±9.1ms),MRA减小(3.0±1.0cm2 vs 1.9±1.0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结构、功能在CRT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在缩短QRS波时限、减小二尖瓣返流面积方面,单左室起搏较双心室起搏更有优势。

杨晓红[5](2020)在《左室四极导线起搏器电极空间构象改变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左心室四极导线起搏器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住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急诊内科病区,符合2012年ACCF/AHA/HRS植入CRTⅠa类适应症(?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a级患者,?LVEF≤35%,且伴LBBB及QRS≥150 ms)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7例,缺血型心肌病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型心肌病1例,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植入左心室四极导线CRT(四极导线组)10例和常规三腔CRT(双极导线组)20例。搜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存在合并症、QRS波时限、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合并症、用药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等,并嘱其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完善心脏超声,配合体外程控,调整两组患者起搏器参数,必要时对四极导线组患者的起搏向量组合做出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LVEDD、LAD、LVEF)、QRS波时限、NT-pro BNP水平、6MWD等指标的差异,术后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室壁同步性、CRT反应性、心功能改善等方面是否不同。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多数患者左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靶血管位置优选后侧支,导线植入部位及所选靶血管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562>0.05)。3.两组患者均顺利植入CRT,成功率100%。4.四极导线组可选择的起搏向量远多于双极导线组,3个以上起搏向量分别占8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5.术后3个月随访时,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患者LAD(43.2±4.8VS52.3±8.0)、LVEF(47.9±5.7VS34.8±8.6)较术前有逆转(P=0.003、0.0002<0.05),四极导线组LVEDD(59.8±10.4)缩小,双极导线LVEDD(69.4±8.8)较术前增大。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患者NT-pro BNP(827.8±478.5VS3460.0±3851.0)水平下降(P=0.042<0.05)、QRS(135.0±5.4VS144.0±13.3)波时限明显缩短(P=0.049<0.05)、6MWD提高(154.0±37.7VS119.2±44.6,P=0.043<0.05),但前者均优于后者。6.术后6个月经优化后,两组患者LVEDD(58.0±10.1VS67.3±9.0)、LAD(41.0±3.9VS50.3±8.1)、LVEF(53.7±6.4VS38.7±10.9)较前逆转更显着(P=0.017、0.002、0.0004<0.05),四极导线组NT-pro BNP(444.6±324.3)进一步下降,双极导线组虽较3个月时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0.05)。两组患者QRS波时限(125.4±6.2VS134.5±12.2)进一步缩短(P=0.045<0.05),6MWD(344.4±117.1VS167.3±50.8)进一步提高(P<0.001),且仍以四极导线组改善更为明显。术后6个月评估室壁同步性,四极导线组室壁同步患者6例(占60.0%),双极导线组4例(占20.0%),两组患者室壁同步性均较术前好转(P=0.045<0.05)。术后CRT无反应者共11例,四极导线组1例(占10.0%),双极导线组10例(50.0%)。两组超反应分别为5例(占55.6%)、6例(占60.0%),CRT无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8<0.05),超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425<0.05)。7.左心室四极导线CRT膈神经刺激发生率更低(10.0%VS20.0%),可避免二次手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电极脱位及高起搏阈值,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植入左心室四极导线CRT与双极导线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能获益。但前者在改善急性血流动力学、恢复机械同步、提高心功能、增加室壁同步性、提高CRT应答率等方面短期疗效较后者更好,二者上述功能可随植入时间延长有进一步好转。左心室四极导线CRT膈神经刺激发生率更低,可避免二次手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电极脱位及高起搏阈值,需要进一步跟踪和评估。

赵晶[6](2020)在《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新发展的左束支区域起搏通过在左束支阻滞部位以下起搏而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但目前其时间间期的优化仍然是设置短而固定的房室间期(AVI)以保证双室起搏,这废弃了房室结生理性房室延迟功能,且双室起搏时右室激动非生理性,而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可通过动态调节AVI以协调心房对心室的充盈,通常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侧希-浦系统传导正常,右室无需起搏,这提示通过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与右束支自身下传的激动融合,可能更符合生理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比较在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心功能改善等各方面是否优于或不劣于传统CRT标准双心室起搏方式。[方法]研究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2016年ESC指南CRT Ia类适应症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8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所有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成功植入带有RAAV功能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两组患者给予最佳药物治疗,并按照性别、年龄、QRS波群宽度、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等基线资料按1:1匹配,分为左束支起搏组(LBBP)20例和标准双室组(BVP)15例,左束支起搏组中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11例,非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9例。入组的所有患者于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随访,术后随访及研究均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指导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及心脏彩超评价指标(包括常规超声测值及超声评价心脏同步化指标)改善情况。以明确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实现CRT在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同步化指标等方面是否优于或不劣于传统标准双心室起搏。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标准双室起搏组相比,左束支起搏组患者术后QRS波群更窄[(121.7±10.99)ms vs(134.73±10.78)ms,P<0.05],IVMD 缩短[(59.45±11.51)ms vs(70.06±12.83)ms,P<0.05],AVTI 有所增加[(22.05±2.26)cmvs(20.45±2.11)cm,P<0.05],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区域起搏亚组中,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右房-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可实现双心室再同步,其疗效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且更符合生理性。

姬广招[7](2020)在《V1/I导联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文中认为背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治疗伴有心室失同步收缩的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心衰患者由于潜在的心肌组织受损,容易出现房室、室间及室内传导延迟,从而导致左、右心室间或心室内收缩不同步,进而出现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减低、心室舒张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增加、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增大、二尖瓣功能性反流等左室机械重构和心电图QRS波增宽、左束支传导阻滞等电学重构的现象,从而增加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过恢复左、右心室间或心室内协调收缩和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电学失同步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进而降低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及远期死亡率。现有指南推荐根据患者术前心电图QRS波时限及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的形态来选择CRT治疗的获益人群。然而,即使按照现有指南严格筛选患者,仍然只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对CRT反应,可以从CRT治疗中获益。对CRT是否反应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心室间机械收缩不同步、电传导不同步是预测CRT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鉴于此,以往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识别心衰患者术前的心电图QRS波的时限及形态特征来识别CRT的获益人群。然而,很少有研究通过解读CRT术后起搏心电图来评估患者对CRT反应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评估了一种基于CRT术后起搏心电图的方法来预测CRT术后反应,即评估术后首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V1导联正向波和/或Ⅰ导联负向波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改善的关系。目的评估CRT术后首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V1导联正向波和/或Ⅰ导联负向波(提示左心室后外侧夺获)是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行CRT治疗的心衰患者89例。分为CRT反应组(n=51)与CRT无反应组(n=3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及在CRT术前、术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术后6个月以上心脏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满足双心室起搏的QRS形态定义为V1导联R/S≥1和/或Ⅰ导联R/S≤1。CRT反应定义为CRT术后心脏彩超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5%以上。结果在89例患者中,患者总体平均年龄57.4岁。51%患者为女性,基线平均LVEF为30%±6.4%。74.2%患者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余25.8%患者为非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选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42%为Ⅳ级,38%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Ⅲ级,9%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在CRT反应及无反应两组中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NYHA分级、药物应用、QRS波时限、QRS波形态、术前LEVF、术前LVEDD、左心室电极位置等)相似,两组基线资料均没有显着差异。在89例患者中,51(57.3%)例患者对CRT有反应,其中40例(78.4%)患者心电图符合我们定义的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38例患者对CRT无反应,其中27例(71.1%)患者不符合我们定义的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对CRT有反应与双心室起搏的心电图形态显着相关(X2=21.79,P<0.001)。而且符合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的患者射血分数改善程度显着大于不符合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的患者(14.8%vs3.29%,P<0.001),平均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缩短显着大于不符合患者(9.5 vs3.8mm,P=0.010)。在亚组分析中显示,在23例非LBBB患者中。满足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10例患者中7例(70%)患者LVEF改善。13例不满足的双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形态患者中。9例患者LVEF没有改善。结论术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对CRT术后射血分数改善具有的重要意义。此外,亚组分析显示术前心电图无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如果术后心电图符合双心室起搏的QRS波形态仍可能从CRT治疗中获益。

杨杰[8](2020)在《应用轨道法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植入已成为替代常规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植入失败和改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无反应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尚未形成安全、有效、统一的术式;本研究拟探讨无法经常规术式植入CRT/CRT-D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或CRT术后无反应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轨道法(OM)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方法及疗效,对比分析同期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植入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有反应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我院收住的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植入CRT/CRT-D I类指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扩张型心肌病28例、缺血型心肌病10例,根据是否经冠状静脉窦(CS)植入CRT/CRT-D左心室电极,分为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植入组(试验组)(7例)和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植入组(对照组)(29例)。试验组,系无法经CS植入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患者,通过轨道法(OM)经穿刺房间隔先后建立股静脉-房间隔-主动脉轨道和锁骨下静脉-房间隔-左心室轨道,完成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植入术,再以常规方法植入右心房(RA)及右心室(RV)电极;对照组,即通过常规术式经CS植入左心室心外膜电极,再以常规方法植入右心房(RA)及右心室(RV)电极。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通过组内和组间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1周、3月、12月心功能指标、心电图、心脏彩超参数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明确两组疗效;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T/CRT-D植入术后有反应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脑血管事件、心电图参数(P波时限、QRS间期、心房颤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心脏彩超指标(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动脉压力(PAH)、二尖瓣反流参数)、程控参数优化比例、CRT-D例数、双心室起搏比例等无显着差异(P>0.05)。(2)所有患者均顺利植入CRT/CRT-D,并完成术后12月随访。(3)试验组7例患者均成功通过轨道法植入CRT/CRT-D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植入部位为左室后侧壁,术后1周随访QRS间期较前明显缩窄、LVEF较前明显增加、LVEDD和PAH较前减少、NYHA分级(Ⅲ~Ⅳ级)及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患者较前减少(均P<0.05),患者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月较术前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缩窄、LVEF增加、LVEDD和PAH较前减少、NYHA分级(Ⅲ~Ⅳ级)及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患者较前减少(均P<0.05);术后3月较术后1周相比,LVEF进一步增加,LVEDD进一步减少(均P<0.05);术后12月较术前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缩窄、LVEF增加、LVEDD和PAH较前减少、NYHA分级(Ⅲ~Ⅳ级)及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患者较前减少(均P<0.05);术后12月较术后1周相比,LVEF进一步增加,LVEDD进一步减少;术后12月较术后3月相比,QRS间期进一步减少。(4)对照组29例均通过CS植入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植入部位为侧静脉或侧后静脉;术后1周随访P波时限、QRS间期较前缩窄、SV、LVEF较前明显增加、LVEDD和PAH较前减少、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较前减少(均P<0.05),二尖瓣反流较前减少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月较术前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缩窄、LVEF增加、LVEDD较前减少、NYHA分级(Ⅲ~Ⅳ级)及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患者较前减少(均P<0.05),PAH较前减少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月较术后1周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较前进一步缩窄、SV和LVEF进一步增加,LVEDD和PAH进一步减少(均P<0.05);术后12月较术前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缩窄、SV和LVEF增加、LVEDD和PAH较前减少、NYHA分级(Ⅲ~Ⅳ级)及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患者较前减少(均P<0.05);术后12月较术后1周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进一步减少,LVEF进一步增加,NYHA分级(Ⅲ~Ⅳ级)及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患者较前减少,但PAH增加(均P<0.05);术后12月较术后3月相比,P波时限和QRS间期进一步减少,LVEF进一步增加,但SV减少,LVEDD和PAH增加(均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1周、术后3月和术后12月QRS间期缩窄及LVEF增加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术后12月试验组LVEDD减少更明显(P<0.05);术后1周和术后3月试验组二尖瓣反流(中重度)改善更明显(均P<0.05);术后3月、12月试验组MACCE事件发生率较低(均P<0.05);两组NYHA分级(Ⅲ~Ⅳ级)、P波时限、SV、PA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CRT/CRT-D植入术后有反应患者中,女性,QRS间期≤170ms患者具有更好获益。(7)试验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左心室电极穿孔,床边心超示心包少量积液,予以左室电极重置后好转,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12月两组患者随访MACCE事件,试验组室性心律失常、脑栓塞事件、心源性死亡风险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在本研究中,与常规左心室心外膜电极植入组相比,轨道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在心电QRS间期和LVEF等方面的改善效应更明显,并且远期MACCE事件(室性心律失常、脑栓塞事件、心源性死亡风险发生率等)发生率相对较低。同时,女性患者、QRS间期≤170ms之间具有更好CRT/CRT-D获益,可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左心室电极穿孔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轨道法植入CRT/CRT-D左室心内膜电极安全、有效,是部分无法通过冠状窦植入左心室心外膜电极和改善CRT术后无反应的重要辅助术式。

项冉[9](2020)在《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检索策略分别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百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7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搜索与希氏束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9年08月。由2名研究人员单独进行文献筛选、按照资料提取表获取所需资料,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 5.3软件对采用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总计500名患者。希氏束起搏植入总体成功率为83.8%(419/500)。与基线对比,随访时的QRS时限缩短[MD=37.36,95%CI(25.2949.43),P<0.001,I2=9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MD=-11.96,95%CI(-14.54-9.38),P<0.001,I2=70%],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提示心功能改善[MD=1.24,95%CI(0.981.50),P<0.001,I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起搏阈值增加[MD=-0.32,95%CI(-0.47-0.18),P<0.001,I2=11%],起搏阻抗降低[MD=82.12,95%CI(28.48135.75),P<0.05,I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希氏束起搏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手段,可缩短患者QRS时限,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目前希氏束起搏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尚需大量随机对照实验评价其长期安全有效性及远期预后。(本研究已在系统评价的国际化前瞻性注册数据库PROSPERO注册,ID:145326)

陈学颖,汪菁峰,秦胜梅,王蔚,柏瑾,陈海燕,梁义秀,宿燕岗,葛均波[10](2019)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的可行性与疗效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入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n=18),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其中16例合并慢心室率有起搏适应证,2例合并快心室率、QRS时限>130 ms,行房室结消融。术前窄QRS时限<120 ms 8例,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心室内传导阻滞8例。所有研究对象符合CRT植入的Ⅰ类或Ⅱ类适应证,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在双心室起搏基础上,增加1根希浦系统起搏导线连接心房插孔,进行希浦系统单点起搏或融合双心室起搏,比较术前自身、双心室同步起搏及术后QRS时限,测试起搏参数(感知、阈值、阻抗)。随访6个月,比较起搏参数、超声心动图参数、心功能(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希浦系统单点起搏组13例(其中希氏束起搏6例),希浦系统起搏融合双心室起搏组5例(其中希氏束起搏3例),与常规双心室起搏相比,两组QRS时限均显着缩短[(116.7±14.2)ms对(156.7±11.1)ms,P<0.000 1]及[(141.4±9.5)ms对(174.6±9.6)ms,P=0.01]。在起搏参数方面,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相比,阈值、感知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阻抗来说,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4.1±104.7) Ω对(501.5±74.8) Ω,P=0.016],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3.8±49.2)Ω对(411.2±42.1)Ω,P=0.063]。随访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平均值及中重度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比例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希浦系统单点起搏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平均值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均<0.000 1),而希浦系统起搏融合双心室起搏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步证实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的CRT适应证者,充分利用脉冲发生器原有的拟封堵的心房插孔植入希浦系统起搏导线,相比双心室起搏而言,希浦系统单点起搏或者融合双心室起搏QRS时限显着缩短。并且经6个月随访,希浦系统起搏参数可靠,患者临床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均有改善,虽然超声心动图和LVEF改善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仍能说明这一治疗策略临床可行且有一定疗效。

二、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论文提纲范文)

(2)希浦系统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参数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起搏参数比较
    2.3 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情况
    2.4 HPSCP组患者术后5个月与术后即刻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4)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起搏器植入
    1.3 起搏器程控优化
    1.4 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测量指标
    1.5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起搏模式的选择
    2.左心房结构及功能
    3.左心房与心房颤动
    4.左心房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5.左心房相关超声参数测定
    6.讨论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左室四极导线起搏器电极空间构象改变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具有生理性起搏功能的CRT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V1/I导联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研究限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法新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应用轨道法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文献检索
        2.1 数据库检索
        2.2 检索策略
    3 文献筛查
    4 资料提取
    5 文献质量评价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6)
  • [2]希浦系统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J]. 付蕾,何浪,孙国建,李前进,沈法荣. 浙江医学, 2021(20)
  • [3]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1)
  • [4]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D]. 李皓晗. 青岛大学, 2020(01)
  • [5]左室四极导线起搏器电极空间构象改变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D]. 杨晓红.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D]. 赵晶.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7]V1/I导联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D]. 姬广招. 郑州大学, 2020(02)
  • [8]应用轨道法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D]. 杨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D]. 项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的可行性与疗效探讨[J]. 陈学颖,汪菁峰,秦胜梅,王蔚,柏瑾,陈海燕,梁义秀,宿燕岗,葛均波.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05)

标签:;  ;  ;  ;  

同步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