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特·独家·独到·独有——论少儿期刊的个性形成及其把握(论文文献综述)
雷露[1](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颜悦[2](2017)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基本架构及其各部分的内涵与作用。即普通音乐教育应由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三部分组成,彼此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对个体的完整的音乐教育。同时,对三者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国际相关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与辨析,通过文献综述确定研究对象、性质与范畴,并进一步确定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上篇、下篇各两章节,分别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架构进行详细论述与分析。第一章论述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学校音乐教育。第一节分析哲学基础与学校音乐教育,从音乐教育哲学对学校音乐教学的影响,以及哲学思维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作用进行论述;第二、第三节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在目标设置、内容设置等方面的变迁或版本差异进行论述。作为比较研究的参考,对美国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框架等方面存在的理念差异进行分析;第四节对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第二章分别对家庭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领域中起到的延续与拓展作用进行梳理。家庭音乐教育的态度与观念对于个体提升音乐素养给予了精神与物质双重支持;社会音乐教育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与途径,在普通音乐教育领域中起到十分独特的、有力的支持作用。此外,终身音乐教育能作为学校、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提供长期有效的后续保障。第三章从政治基础的角度对普通音乐教育在架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所处的角色与定位进行分析。论述我国颁布的各类相关政策对学校与社会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各级政府职能在普通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履行情况等。作为比较研究的案例,分析美国全国音乐教育协会在推动全美音乐学科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法案与教育方针的制定等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本章最后分析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评估状况,并对在我国建设音乐教育评估体系的意义给予分析。第四章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音乐教师的需求等方面给予剖析。并基于社会音乐教育领域中师资来源情况,进一步对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设置进行可行性分析。本章最后一节就当今互联网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与紧密结合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的最后部分在上述四章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关于构建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的五点总结,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张娣[3](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王平聚[4](2014)在《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文化成分也是影响经济和政体绩效变化的核心”。“深圳奇迹”得益于其创新文化的引导和推动。针对当前深圳创新文化的研究薄弱,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式叙述,本研究尝试将创新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形成与演变角度,采用历史与逻辑辩证法,结合亲身体验基础进行学理探讨,考察、分析其生成、成长、发展与跃迁过程,希冀为理解深圳的发展和创新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补充。“创新文化”指“促使可支配原材料和力量进行重新组合的理想、价值观、信念”。创新文化的抽象性决定了对它的认识理解必须通过它的外层表征,包括资源和力量的组合方式及组合成效、制度规则、行为表现等。创新文化系统的演变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冒险、宽容”、“开放、实干”、“学习、创新”、“自强、自主”四个阶段,演变动力主要来自于环境变化、人的需求、组合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圳原有的资源和力量组合方式的低效性,可支配资源和力量的稀缺性,以及资源和力量组合条件与环境的恶劣性,使深圳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中的冒险与宽容气质得以复兴,从而使深圳探索出新的资源和力量的组合方式。尽管探索出了新的资源和力量组合方式,但因仍受原有思想和体制的制约,资源和力量组合的成效不能有效充分发挥,从而开放精神和实干气质得以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以及“干中学”的知识积累,模仿创新不断出现,从而使深圳的创新、创新文化不断得以系统化。随着走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创新文化系统在跃迁提升中“自主自强”精神气质得到了弘扬和加强。深圳创新文化系统在演进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每一阶段都包含了前一阶段的精神气质。因而,以“自主自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成熟阶段,包含了冒险、宽容、开放、实干、学习、创新、自强、自主八个要素。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连续演化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规章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所制定的制度、政策、规章基本上都得到较好落实,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深圳创新文化系统以往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文化研究中对物质、制度、精神之间相互作用的把握,同时还为理解地方性知识、文化传统的演变提供了新的例证。
朱兰春[5](2015)在《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5年5月起,至2014年12月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约8000件民事裁判文书或案例,与多数人的想当然所不同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自己审理的案件。这是一个日益巨大且十分宝贵的司法资源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发掘,总结审判经验,理清法理逻辑,洞悉裁判思维,辩明发展方向,必将直接、持久地惠及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把案例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准。本书认为,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司法资源,欲保持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滋养,又不失理论对实践的统摄和把握,首先应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革新,这是衡量案例研究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案例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通行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实务取向的案例汇编解析法,还是理论层面的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体系法,均是前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应的是个案研究,遵循的或是从特殊到一般,或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路径,其特征是微观分析,其优势是分析透彻。但面对司法资源信息浪潮的冲击,以现有研究方法应对,沧海拾贝绰绰有余,总揽全局能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后者的困境如长期存在,将全面解构前者的存在价值。黑格尔认为,“真实的只是整体”,我国哲学家王太庆先生进一步引申为,真理是全体,不是鸡零狗碎的东西。哲学如此,法学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的危机,首先是研究方法的危机。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通盘把握更为深刻的裁判思维,正是本文的全部目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危机,迫使笔者不得不另寻研究制高点,最终立足于民法基本理论体系,以“主体、行为、权利、责任”为基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炼出四元结构分析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部民事案例,以四元结构重新归类、多次归类,遵循的是从一般(大理论)到一般(大实践)的认识路径,使得极为浩繁的实证研究,获得了相当清晰的方向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述困惑,为理论重新找回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四元结构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在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提精取萃中,基本理清了最高法院三十年来民事审判的历史脉络,证实了笔者长久以来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最高法院民事审判思维已初步成型,但尚不固定,且未来走向仍不确定,由此形成了本文的中心命题:作为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四元结构既是统领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的总线索,也是揭示最高法院民事审判规律的总钥匙。显然,这一中心命题由两个相互缠绕的子命题组成。笔者紧紧围绕上述中心命题,按双螺旋线索展开全文,一方面论证,四元结构能否以及如何起到统领作用;另一方面实证,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是否以及如何相对成型于四元结构。开篇从以往的研究经验出发,上升至方法论的高度自我反思,在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四元结构方法的分析框架,再以此切回到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梳理,以该分析框架的每一基元为标准,提取案例公因式,构筑了四个子系统,依次分别为“界定民事主体”、“判断法律行为”、“保障民事权利”、“划分民事责任”。而每一子系统项下,又不断细分若干裁判元素或类型,继续细分和提取案例公因式,如“界定民事主体”子系统项下,又可细分出“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判断法律行为”子系统项下,最终可细分出“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等等。理论结构从主干一直延伸到毛细血管,在案例诸元素的重新归纳、逐级整合中,图景脉络越来越明晰,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总体驾驭。与此同时,看似杂乱无章的海量案例,也经由毛细血管的吞吐、梳理,开始井井有条,显出内在的机理,并经由主干直通理论结构,体现出实践为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与实践的穿梭往来,最后合而统之于有机之四元结构,并收于对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的整体考察中,得出全文结论。各章的实证研究表明,三十年来,最高法院在界定民事主体时,开放中有规范;在判断法律行为时,宽松中有反复;在保障民事权利时,绝对中有限制;在划分民事责任时,承担中有平衡。笔者相信,如果不从四元结构方法的理论自觉出发,很难从容俯瞰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在长时段中的总景图,传统研究方法的乌龟再努力,也永远追不上司法的兔子;更难深入探究最高法院法官群体审判思维的模块要素,一块砖头研究得再仔细,仍可能对整座大厦的结构一无所知。相较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以四元结构梳理和分析最高法院三十年来全部民事判决,在此基础上总结民事审判思维以及审判规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一研究有如下四个特征: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方法新,理论张力强。覆盖范围广,是指研究对象包括最高法院迄今公布的全部民事判决,把以往民事判决的类型化研究,推进到全口径研究的更高层面;时间跨度长,是指研究案例上溯1985年5月起,下至2014年12月止,历时整整三十年;研究方法新,是指突破了现有实务和理论方法的局限,提出了四元结构作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统摄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涵盖案件审理主要环节;理论张力强,是指四元结构本身脱胎于民法理论,既是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也是民法思维的逻辑构造,其强大的理性思辨力,与万花筒般的司法现实之间,构成必要的张力,二者未来的互动将演绎丰富的可能性。鉴于案例库数量巨大,加之这一研究方法本身,对首创者的识见和意志均要求极高,笔者虽竭尽全力,但兼受学识、专业和精力所限,学术勇气有余,学术水平有限,故本项实证研究尚存诸多不足,尤其在个案的的法理生成路径、案例之间的内在机理关联、审理模式的历史节点转换、法官心证判断的识别依据等深层次领域,均无力涉及或浅尝辄止,一定程度上限制、削弱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品质。对此,笔者完全有自知之明,将正视不足与缺陷,并以此为动力,听从命运的召唤,继续投入到这项永无止境的研究事业。
孙德宏[6](2010)在《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虽然过去学界从未明确提出“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但在事实上,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自觉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与审美能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一、从审美高度认识新闻传播。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新闻传播无疑是人类在精神层面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自觉自由的新闻传播活动显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优秀的新闻传播本身具有真实、客观、惊奇的审美品质。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在新闻传播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是新闻传播的深层意识。这表现在:一方面,对新闻的接受者而言,是报道与当下人生的真诚亲近,是报道对受众的心灵呵护;另一方面,对新闻的传播者而言,对新闻的审美关切必须成为其自身的自觉追求。二、新闻的审美构成及其有效传播。这表现在: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人是目的”的人文关怀作为题材展开的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进行新闻采编。三、思想的力量与审美的传播。新闻的“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新闻的“令人感动”,会通过新闻文本所展现出的思想的力量来实现的,是某种能够打动人的思想在人的情感维度上的审美反应。因此,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重要追求。四、新闻传播之审美与艺术的审美既有某种联系,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闻文本中,想象、隐喻、象征等,都有着新闻传播规律制约的鲜明烙印,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客观报道事实的新闻传播具有了真实、生动、深刻,乃至惊奇的审美意味。五、我国新时期以来新闻传播的三大“热潮”(新闻评论热、深度报道热、现场短新闻热)以及那些优秀的文本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虽然理论上并不十分清晰,但事实上都很大程度地遵循了审美传播的原则和方法。也正因此,它们才“引起了受众的心灵共鸣”,才“令人感动”。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乃至期望新闻传播活动外在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人们尤其是新闻业者对新闻传播拥有一种审美的自觉。
二、独特·独家·独到·独有——论少儿期刊的个性形成及其把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特·独家·独到·独有——论少儿期刊的个性形成及其把握(论文提纲范文)
(1)《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结构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
一、目录的设置 |
二、字体的选择 |
三、版面的编排 |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三节、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一、我国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际相关研究现状 |
第四节、本研究的结构与方法 |
一、本研究的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上篇 |
第一章、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学校音乐教育 |
第一节、哲学基础与学校音乐教育 |
第二节、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课程标准目标设置的变迁 |
一、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 |
二、美国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 |
三、中西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差异 |
第三节、比较研究视域下的课程内容 |
一、我国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内容差异 |
二、美国课程标准的深化与拓宽 |
三、课程标准与音乐课程的关联 |
第四节、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践现状 |
一、我国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 |
二、美国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 |
三、音乐课程实践价值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 |
第一节、家庭音乐教育:背景与渊源 |
一、培养音乐素养的温床 |
二、家庭投入与音乐教育 |
第二节 、社会音乐教育:灵活多变的形式与途径 |
一、社会音乐教育在普通音乐教育架构中的地位与特征 |
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社区、机构、图书馆、音乐厅等等。 |
第三节、终身音乐教育 |
一、音乐教育的终身延续性 |
二、学校、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的拓展 |
第四节、家庭、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三章、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角色与定位 |
第一节、国家政策的指导性作用 |
一、学校音乐教育的风向标 |
二、社会音乐教育的政策支持 |
三、社区音乐文化生活的依托 |
第二节、相关政府职能的为与不为 |
一、不同政策贯彻执行中对"美育"解读的矛盾 |
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学的高度控制 |
第三节、比较研究案例——美国全国音乐教育协会的职能 |
一、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与践行者 |
二、音乐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 |
三、音乐教育者充分发挥的舞台 |
第四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评估体系的建设 |
一、现状:音乐教育评估的缺失 |
二、多元层次评估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体系规划与未来发展空间 |
第一节、现状与问题 |
一、缺乏有意识、体系化引导与规划的家庭音乐教育 |
二、"分裂的"学校音乐教育 |
三、功利化的社会音乐教育 |
四、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缺乏深度沟通 |
第二节、高等音乐教育体制中的培养目标设定 |
一、观念的改变:表演与教育,两种专业的相融性 |
二、分流与补充?抑或社会责任? |
第三节 、音乐教师的多元性需求 |
一、学校音乐教师的综合音乐素养 |
二、适应社会音乐教育需求——教师的成长空间 |
三、兼有教师职能的家长 |
第四节、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
一、拓展"O2O"多模式的家庭与社会音乐教育 |
二、借助网络资源丰富学校音乐课堂 |
三、构建全球化网络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构建普通音乐教育架构的三元纬度 |
二、平衡与分担:学校音乐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
三、家庭引导的必要性 |
四、社会音乐教育功利性弱化 |
五、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务实定位 |
附录 |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二、NAfME2016-2021年策略计划 |
三、NAfME请求联邦政府拨款文件 |
四、国际经合组织OECD教育经费支出状况数据(中国部分) |
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
后记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与选题缘由 |
1.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已有的创新文化研究与文献分析 |
1.2.1 国外创新文化研究 |
1.2.2 国内创新文化研究 |
1.2.3 深圳创新文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简述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研究的原理思考 |
2.1 创新文化系统的概念内涵 |
2.1.1 创新概念与创新文化概念 |
2.1.2 文化概念与创新文化概念 |
2.2 创新文化系统的一般构成 |
2.2.1 关于创新文化系统构成的分析理解 |
2.2.2 创新文化系统的构成与分析 |
2.3 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基本原理 |
2.3.1 文化系统的演变问题 |
2.3.2 从文化系统系统演变看创新文化系统的分析路径 |
第3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起源:冒险、宽容精神的复苏 |
3.1 创新文化系统起源前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
3.1.1 资源和力量上面临的危机 |
3.1.2 深圳河两岸形成巨大反差 |
3.1.3 深圳资源和力量组合条件环境的低起点 |
3.2 深圳可支配资源和力量获取和重新组合探索的精神气质 |
3.2.1 原住民海洋渔猎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中的宽容气质 |
3.2.2 原住民海洋渔猎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中的冒险精神 |
3.3 冒险与宽容精神气质复兴的制度动力 |
第4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成长:开放、实干精神的形成 |
4.1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与“三来一补”资源力量组合方式的形成 |
4.1.1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 |
4.1.2“三来一补”资源组合方式的形成 |
4.2 深圳创新文化的成长:突破思想禁地、打破平均主义 |
4.2.1 突破思想禁地的“开放精神”的崛起 |
4.2.2 打破集体平均主义实干精神的形成 |
4.3 开放与实干精神形成的制度推手 |
第5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发展:学习与创新观念的增强 |
5.1 科技创新从无到有、从零星到系统化 |
5.1.1 从无到有的起步和发展 |
5.1.2 走向“正规军”的迅速增长 |
5.2“三来一补”与“山寨”中的“干中学”与创新 |
5.2.1 知识和能力提高与“干中学” |
5.2.2 学习追赶导向中的创新文化 |
5.3 学习与创新观念增强的制度推动 |
第6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跃迁:自强自主精神的提升 |
6.1 深圳发展的科技创新路线与创新文化系统建设 |
6.2 深圳自主自强创新文化精神形成的三种路径 |
6.3 深圳创新文化提升三种路径的典型案例 |
6.3.1 引进模仿消化再创新路径提升创新文化典型案例 |
6.3.2 文化创意提升创新文化的实践 |
6.3.3 高端自主研发路径提升创新文化典型案例 |
6.4 自强自主精神气质构建中的制度动力 |
第7章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概括与反思 |
7.1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阶段及其连续性 |
7.1.1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化的四阶段 |
7.1.2 演化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
7.2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构成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7.2.1 系统发展演变的沉淀与系统的层次性 |
7.2.2 系统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7.3 深圳创新文化系统演变的再反思 |
第8章 创新点及后续研究问题 |
8.1 创新点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四元结构: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有研究方法分析 |
1、实务研究方法 |
2 、理论研究方法 |
3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
三、四元结构分析法 |
1、逻辑起点:法的重新理解 |
2、逻辑中介:回归民法理论 |
3、逻辑终点: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
4、理论观点与司法统计 |
5、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界定民事主体 |
一、主体资格的司法扩张 |
二、主体资格的扩张依据 |
三、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 |
1、直接权利义务 |
2、合同相对性 |
3、当事人选择 |
4、以工商登记为准 |
5、以资质为准 |
6、以专营制度为准 |
7、以中央文件为准 |
四、几种特殊主体的认定 |
1、分支或内设机构 |
2、吊销营业执照和破产企业 |
3、指挥部等临时机构 |
4、外国代表处 |
5、职工持股会 |
6、业主委员会 |
7、国家机关 |
五、分析与评论 |
附录一 地方政府的民事主体资格认定:以最高法院椒江大桥航道通行权案为例 |
第二章 判断法律行为 |
一、审查诉讼请求 |
1、不告不理原则 |
2、诉求的识别、释明与选择 |
二、查明案件事实 |
1、待查事实的影响因素 |
2、无法查明事实的处理方式 |
3、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分 |
4、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摇摆:以土地使用证为例 |
5、法律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冲突:以民刑交叉证据为例 |
6、视为与推定 |
三、定性法律关系 |
1、性质决定审理方向 |
2、不同法律关系能否合并处理 |
3、法律关系的内外之别 |
4、法律关系的流变与转化 |
四、认定行为效力 |
1、区分成立和有效 |
2、法院能否主动审查合同效力 |
3、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 |
4、合同效力:渐宽与反复 |
5、论无效合同 |
五、分析与评论 |
附录二 从合同成立之诉到合同效力之诉:以最高法院布吉公司股份代理转让合同案为例 |
第三章 保障民事权利 |
一、物权 |
1、物权确认基本原则 |
2、关于物权追及力 |
3、土地与房屋分别确权 |
4、集体土地的流转问题 |
5、几类特殊物权归属 |
6、担保物权若干问题 |
7、相邻权 |
二、股权 |
1、工商登记与股权认定 |
2、审批手续与股权认定 |
3、出资与股权认定 |
4、股权行使诸问题 |
三、债权 |
1、债权债务转移 |
2、代位权与撤销权 |
3、外部善意债权人 |
4、外部过错债权人 |
四、知识产权 |
1、司法保护取向 |
2、平衡与限制 |
五、民事权益 |
六、分析与评论 |
附录三 从利益平衡到禁止权利滥用:以最高法院采乐商标案为例 |
第四章 划分民事责任 |
一、主体性质与责任归属 |
1、职务行为 |
2、管理过错 |
3、个人行为 |
二、各方责任的分别认定 |
1、违约中的责任认定 |
2、侵权中的责任认定 |
3、公平中的责任分担 |
三、民事责任的连带与扩张 |
1、恶意串通 |
2、挂靠关系 |
3、追加开办单位 |
4、验资等中介机构责任 |
5、人格混同或否认 |
四、民事责任的加重、减轻与免除 |
1、加重 |
2、减轻 |
3、免除 |
五、强制执行中的民事责任 |
六、分析与评论 |
附录四 非诉行政执行的合法性审查:以最高法院普华凯达公司执行监督案为例 |
结论 |
一、四元结构是统摄宏观司法资源的有效理论工具 |
二、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已相对成型并正在转型 |
三、司法实践是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相对成型的最终塑造者 |
四、相对成型的最高法院审判思维,尚不稳定和不确定 |
五、审判思维的未来走向,受制于最高法院复杂多元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补记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6)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为何研究新闻的审美传播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新闻传播与美学的关联性研究现状 |
三、“大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由 |
四、关于“大报”与“都市报”的讨论 |
五、本研究的基本逻辑 |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 |
一、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
二、从审美角度重新认识新闻传播 |
三、真实、客观、惊奇:新闻传播的审美品质 |
四、新闻审美传播在报业市场机制中的有效性 |
第三章 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 |
一、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价值与审美价值 |
二、人文关怀中的美学问题 |
三、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 |
四、新闻审美传播的特殊人文品格 |
五、全面提高新闻传播的审美价值 |
六、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及其实现方式 |
一、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 |
二、以人文关怀作为素材展开的阐释立场 |
三、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作为新闻传播的落脚点 |
四、新闻的审美传播是通过思想形式实现的 |
五、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 |
六、推动“以人为本”是传播思想的根本指向 |
第五章 新闻审美传播中的文本与修辞问题 |
一、新闻文本与其它文本 |
二、传播主体的理想和想象 |
三、新闻文本的隐喻和象征 |
四、新闻审美传播中的隐喻、想象、象征的关系 |
附录 寻找时传祥 |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热点的美学扫描与分析 |
一、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是不断确认“人”的价值的历史 |
二、“新闻评论热”的崛起及其审美取向的流变 |
三、“深度报道热”的全面崛起及其审美流变 |
四、“现场短新闻热”的昙花一现及其对审美传播的影响 |
五、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审美流变的大致线索 |
六、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审美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
结语 关于理想、思想、想象,以及尊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独特·独家·独到·独有——论少儿期刊的个性形成及其把握(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D]. 颜悦.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4]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 王平聚. 清华大学, 2014(05)
- [5]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D]. 朱兰春. 武汉大学, 2015(03)
- [6]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 孙德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