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健黑箱模型预测反相液相色谱保留方程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习聪[1](2021)在《基于脂质组学方法的大鼠血浆及组织辐射敏感代谢物的筛选及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某些脂质代谢物在电离辐射诱导下发生变化,具有成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然而代谢物准确性、种类覆盖度不足,缺乏剂量评价及相关验证。本研究采用靶向脂质组学的方法筛选全身照射大鼠血浆中辐射敏感代谢物,探索其用于电离辐射早期分类或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能性,;筛选全身照射大鼠辐射敏感组织中辐射敏感代谢物,探索其作为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辐射损伤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的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分析大鼠受到0、1、2、3、5、8 Gy 60Co 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4、24、72 h的血浆样本,应用非配对双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具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的辐射敏感代谢物,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构建剂量评价模型,同时对辐射敏感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探索分析。分析另一批验证集大鼠受到0、2.5、6 Gy 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4、24、72h的血浆样本,对剂量评价模型的辐射剂量分类能力和生物剂量估算效果进行验证。2.采用靶向脂质组学的方法同时分析大鼠受到0、1、2、3、5、8 Gy 60Co 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72 h的小肠组织与血浆样本,应用非配对双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具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的代谢物,对比小肠组织与血浆中辐射敏感代谢物的相关性,探索潜在的放射性肠损伤生物标志物,应用ROC分析评价其辐射损伤分类能力。分析另一批验证集大鼠受到0、4、6 Gy 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72 h的小肠组织与血浆样本,对潜在的放射性肠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辐射损伤分类能力进行验证。3.采用靶向脂质组学的方法同时分析大鼠受到0、5、10 Gy 60Co 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1、7、14 d的辐射敏感组织(小肠、脾脏、睾丸)与血浆样本。探索电离辐射引起不同组织中脂质代谢物随照射剂量、照后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筛选不同组织的辐射敏感代谢物,探索潜在的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评价其辐射损伤分类能力。结果1.采用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分析受到0~8 Gy 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大鼠的血浆中18种亚类416个脂质代谢物的变化,包括脂肪酸(FA)、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鞘磷脂(SM)、神经酰胺(Cer)、二己糖神经酰胺(Hex2Cer)、磷脂酰胆碱(PC)、烷基醚磷脂酰胆碱(PC-O)、磷脂酰乙醇胺(PE)、烷基醚磷脂酰乙醇胺(PE-O)、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PG)、磷酯酰丝氨酸(PS)、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烷基醚溶血磷脂酰胆碱(LPC-O)、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胆固醇酯(CE)等种类。受照后4、24、72 h血浆中分别筛选出213个、233个、31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进一步在4 h时间点筛选出56个脂质(Panel A)具有分类特征(在所有照射组中与未受照组相比呈显着下降趋势,而不同剂量照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在4、24、72h时间点分别筛选出13个脂质(Panel B)、69个脂质(Panel C)、139个脂质(Panel D)在0~8 Gy剂量范围内具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R2>0.80)。Panel A区分未受照组与受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0.982,Panel B—Panel D 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0 Gy vs.>0 Gy,≤ 1 Gy vs.>1 Gy,≤2 Gy vs.>2 Gy,≤3 Gy vs.>3 Gy,≤5 Gy vs.>5 Gy)的结果为AUC=0.814-1.000。应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照后三个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剂量估算回归方程。基于以上结果,建立了一种用于急性电离辐射快速分类和剂量估算的剂量评价模型。在验证集大鼠中,Panel A—Panel D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0 Gy vs.>0 Gy,≤2.5 Gy vs.>2.5 Gy)AUC=0.820-1.000。筛选同时具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响应范围的辐射敏感代谢物35个,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0 Gy vs.>0 Gy,≤1 Gy vs.>1 Gy,≤2 Gy vs.>2 Gy,≤3 Gy vs.>3 Gy,≤5 Gy vs.>5 Gy)的结果为AUC=0.905-1.000。经验证,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0 Gyvs.>0 Gy,≤2.5 Gyvs.>2.5 Gy)AUC=0.920-1.000。2.大鼠受到0~8 Gy 60Co 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72 h,在小肠组织、血浆中分别筛选出93个、31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进一步分别筛选出28个、139个在0~8 Gy剂量范围内具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R2>0.80)的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通过对比分析小肠组织和血浆结果,筛选出7个共同的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代谢物组合在小肠组织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5 Gy vs.0 Gy,8 Gy vs.0 Gy,5 Gy vs.8 Gy)的结果为AUC=0.852-1.000;在血浆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的结果为AUC=0.975-1.000。在验证集大鼠中,代谢物组合在小肠组织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4 Gy vs.0 Gy,6 Gy vs.0 Gy,4 Gy vs.6 Gy)的结果为 AUC=0.920-1.000;在血浆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的结果为AUC=0.840-1.000。3.大鼠受到0~10 Gy 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1、7、14 d,在小肠组织中分别筛选出23个、94个、39个差异代谢物。在三个时间点,小肠组织和血浆中共有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7个、55个、15个。筛选出在至少两个时间点均发生显着性变化的10个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在小肠组织中,照后1、7、14 d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5 Gy vs.0 Gy,10Gyvs.0 Gy,5 Gy vs.10Gy)的结果为AUC=0.600-1.000。在血浆中,受照后1、7、14d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的结果均为AUC=1.000。综合分析照后1、3、7、14d四个时间点辐射诱导的代谢物变化趋势,发现11个代谢物在照后7d时间范围内可能持续发生变化,其中PC(O-16:0/18:1)、SM(d18:1/13:0)同时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响应范围。4.大鼠受到0~10 Gy 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1、7、14d,在脾脏组织中分别筛选出184个、185个、52个差异代谢物。在三个时间点,脾脏组织和血浆中共有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63个、104个、18个。筛选出在至少两个时间点均发生显着性变化的10个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在脾脏组织中,照后1、7、14 d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5 Gy vs.0 Gy,10 Gy vs.0 Gy,5 Gyvs.10 Gy)的结果为AUC=0.920-1.000。在血浆中,受照后1、7、14 d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的AUC分别为0.600、1.000、1.000。5.大鼠受到0~10 Gy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后1、7、14 d,在睾丸组织中分别筛选出35个、105个、96个差异代谢物。在三个时间点,睾丸组织和血浆中共有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12个、61个、33个。筛选出在至少两个时间点均发生显着性变化的18个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在睾丸组织中,照后1、7、14d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5 Gy vs.0 Gy,10 Gy vs.0 Gy,5 Gy vs.10 Gy)的结果为AUC=0.920-1.000。在血浆中,受照后1、7、14d时间点,代谢物组合区分不同的受照剂量组(0 Gy vs.5 Gy,0 Gy vs.10 Gy,5 Gy vs.10 Gy)的结果均为AUC=1.000。6.综合分析三部分大鼠血浆的差异代谢物:(1)0~8 Gy剂量范围,照后4、24、72 h的大鼠血浆;(2)0~6 Gy剂量范围,照后4、24、72 h的大鼠血浆;(3)0~10 Gy剂量范围,照后1、7、14 d的大鼠血浆。筛选出LPC(18:2)、PG(18:2/18:3)、TG(20:1/18:1/18:2)在不同批次动物试验、不同剂量范围,照后7d时间内均显着降低,且降低趋势保持不变。综合分析小肠组织、脾脏组织、睾丸组织的差异代谢物,三种组织共有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包括SM、PC、PC-O,潜在的小肠组织、脾脏组织、睾丸组织特异性脂质生物标志物分别有6个、15个、23个。结论1.建立了辐射剂量分类和剂量评估的剂量评价模型,经验证具有电离辐射早期分类的应用潜力。35个同时具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响应范围的辐射敏感代谢物有更方便的实际应用价值。LPC(18:2)、PG(18:2/18:3)、TG(20:1/18:1/18:2)是更有潜力的血浆辐射生物标志物。2.筛选出辐射诱导小肠损伤潜在生物标志物17个,PC(O-16:0/18:1)、SM(d18:1/13:0)是更有潜力的放射性肠损伤辐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辐射诱导脾脏损伤、睾丸损伤潜在生物标志物10个、18个。具有通过检测血浆中以上辐射敏感代谢物,对辐射诱导大鼠小肠、脾脏、睾丸组织损伤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预测的应用潜力。3.小肠、脾脏、睾丸组织共有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包括SM、PC、PC-O,潜在的小肠、脾脏、睾丸组织特异性脂质生物标志物分别有6个、15个、23个。本研究的创新点1.紧密围绕应用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作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应用靶向脂质组学方法进行辐射敏感代谢物的筛选,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高覆盖等优势,研究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本研究利用血浆辐射敏感代谢物组合建立剂量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具有辐射早期分类的应用潜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3.本研究筛选组织中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具有通过检测血浆中相应代谢物,对辐射诱导组织损伤进行预测的应用潜力,并为辐射损伤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王茂瑶[2](2021)在《甘蔗品质性状高通量表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糖和能源作物之一。提高甘蔗茎秆品质是提高甘蔗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系统评价甘蔗种质资源品质的高效方法,极大地限制了甘蔗茎秆品质的改良。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对甘蔗茎秆品质进行系统的分析,旨在为甘蔗品质性状的精准评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以628份不同成熟期的甘蔗样品为材料。首先,基于高效阴离子色谱法,对甘蔗茎秆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蔗茎秆品质性状及干重或鲜重中的关键比值都存在较大变异范围。其次,采用在线和离线的近红外(NIRS)建模策略进行多目的校准,最终在校正、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过程中生成了25个具有较高决定系数(R2)和比值性能偏差(RPD)值的方程。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方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一些方程的RPD值高达6.3,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此外,将200个不同生长阶段的样品整合到校正集中,进行在线近红外模型优化。结果获得了16个相关系数较高的校正和内部交叉验证方程,其R2和R2cv值分别为0.89~0.99和0.84~0.99,RPD在2.47~9.86之间,显示出极好的预测性能。因此,优化后的方程可为甘蔗茎秆品质鉴定提供一种可行的高通量分析方法。最后,本研究将所得的最佳近红外模型应用于甘蔗种质资源的大规模筛选。结果表明,甘蔗种质群体的蔗糖分存在较大的变异。在不同试验重复中,两年数据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系数。经综合分析筛选出了10份优良甘蔗种质,可供进一步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质资源可分为7类。第7类甘蔗品种数量最多,主要品种ROC22位于其中,表明本研究对甘蔗种质资源的分类是可靠的。因此,这些甘蔗种质可用于甘蔗茎杆品质育种的遗传改良。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甘蔗茎秆品质性状高通量表型分析方法,并将其初步应用于甘蔗种质资源评价当中。进一步表明,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和筛选出的优质种质资源可用于甘蔗的精细育种等领域。
郑立友[3](2020)在《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泽是影响消费者选购油品的直观且重要的因素,有效抑制食用油在贮运、使用过程中的油脂回色现象是油脂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油脂回色实质上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油脂体系的氧化失稳所致,油中内源性γ-生育酚的邻醌类衍生物——生育红是回色关键物质之一,研究探明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有助于揭示回色机理。为此,本文在生育红合成、结构鉴定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在脂质基质中的氧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与油脂回色现象相关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混合生育酚为原料,采用浓硝酸氧化法合成生育红,并采用薄层色谱(TLC)、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首次获得高纯度生育红单体。结果表明,采用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可由混合生育酚制得纯度为96%的γ-生育酚,进一步与浓硝酸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所得产物经三次TLC分离制得纯度约为85%生育红粗品,而后采用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一步分离得到纯度98%的生育红单体。经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鉴定确认所得产物为生育红。其次,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C2-QTOF-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研究了生育红的热和光稳定性及呈色反应。结果表明,在油脂制炼常规温度(50?150oC)范围内,生育红的热失稳呈温度依赖关系,且遵循ν=1×10-5e0.0335T(ν为速率,mg·kg-1·min-1;T为温度,K),热失稳表观活化能(Ea)为38.54 k J/mol,对热不稳定;加热过程中基质色泽逐渐加深,源于部分生育红热反应生成生育红二聚体。溶剂中生育红的降解受紫外光类型和溶剂极性影响,降解速率为短波紫外线(UVC)>长波紫外线(UVA),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生育红对光不稳定,低温UV照射过程中基质色泽逐渐变浅,生育红发生光化学反应,裂解为多种小分子物质所致。再次,采用DPPH法、FRAP法、Rancimat法和Schaal烘箱法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纯溶剂基质中,生育红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显着低于γ-生育酚,与FRAP法结论一致。在纯化的玉米油甘油三酯基质中,采用Rancimat法发现生育红的诱导时间随其浓度增加(0?1000 mg/kg)而延长,但短于γ-生育酚,并与同浓度的γ-生育酚存在拮抗效应;由Schaal烘箱法(55oC,50天)发现生育红能显着抑制氢过氧化物和共轭二烯等一级氧化产物和醛类等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且随着浓度的增加(100?500 mg/kg),基质的氧化水平有所升高,存在抗氧化效率损失现象,但依旧显着优于γ-生育酚组。总之,脂质基质中低温(<60oC)下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显着优于γ-生育酚;高温(110?120oC)下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显着弱于γ-生育酚。加速氧化实验中,脂质基质色泽逐渐变浅,生育红含量显着降低,表明生育红作为抗氧化剂参与脂质氧化过程,引起自身消耗,这也与油脂回色中生育红含量逐渐降低的现象相一致。最后,在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脂质基质中避光研究了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探究了其色泽转化机理及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脂质基质色泽与生育红呈浓度依赖关系,即生育红浓度越高,基质色泽越高;生育红失稳反应与基质不饱和程度密切相关,失稳速率为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同一脂质基质中,失稳速率随温升(90?120oC)显着增加(p<0.05);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表明生育红失稳属于吸热、向有序方向进行且非自发的反应。采用UPC2-QTOF-MS分离生育红与脂肪酸甲酯的热氧化反应产物,推测其色泽转化机理为生育红与脂质自由基的偶合,延缓了脂质氧化链式反应的传播;因伴生的偶合物无邻醌羰基结构且共轭结构并未延长,导致色泽的降低。但随后的避光储存实验发现基质整体色泽有所回升,由此推断生育红与氧化脂肪酸甲酯的偶合物为潜在的油脂回色前体物质。综上,本文首次高效制备了高纯度生育红单体,考察了生育红的热、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着重研究了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揭示了生育红的色泽转化机理并与油脂回色相关联,为进一步研究油脂回色机理奠定了基础。
杜佳欣[4](2020)在《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对青霉素杂质谱分析方法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青霉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类抗感染药物,由于其结构不稳定,易产生较多杂质,导致药效下降且产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杂质谱控制是保障其用药安全的关键。杂质谱分析首先应使青霉素中可能存在的全部有关物质均得到较好的分离,由于其杂质种类较多,且性质差异较大,给HPLC分离增加了难度。目前中国药典共收录15个青霉素品种,这15种青霉素药物的有关物质分离方法存在两点不足:1)虽然青霉素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却存在较大差异,此“千药千法”的现状导致同一类型的药品分离出的杂质种类的差异较大,且相互之间没有可比性,建立分析方法费时费力;2)药典方法对一些青霉素品种有关物质的分离效果不佳,不能分离出所有的有关物质,且个别存在较严重的色谱峰拖尾现象。为解决以上两点问题,尝试采用相似的色谱系统(固定相相同、流动相组成相同,比例对不同品种略有差异)分离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果一个分析方法能使多种青霉素的有关物质取得较好分离,则此方法可成为一种普适性方法,作为建立不同青霉素类抗生素杂质谱的基础,在普适性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对方法进一步优化,得到其最优分离方法。基于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已经证明2015版中国药典中青霉素钠的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对多数青霉素品种的分离具有普适性。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普适性方法进一步优化,得到具体品种的最优分离方法,并总结出对普适性方法优化的共性原则,从而完善利用普适性方法分离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策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理念已经在分析方法的建立、优化中有广泛的应用,称之为AQb D(Analytical Quality by Design)理念。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 E)作为AQb D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同时考察多个影响因子及不同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并根据统计学,科学地对实验各个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可得到满足实验目的的设计空间(Design Space,DS),保证方法的稳健性,是分析方法优化的未来趋势。本论文以青霉素V钾、苯唑西林、氯唑西林为例,基于AQb D理念,用Do E对这3个青霉素品种的最优分离方法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的过程与结果,探讨在普适性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品种优化其最优分离方法的一般过程,总结优化过程的共性,为优化其他青霉素品种提供参考。最终优化后的方法对上述3个品种青霉素有关物质的分离均得到理想的效果,与现行中国药典方法比较,可分离出更多的杂质,且色谱峰的对称性更好。在优化过程中详细论述了Do E的过程,最终结果证明通过Do E可以建立稳健的分析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试错法,Do E具有更科学、对影响因子的考察更加全面,更节约经济成本等优势。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证明方法具有较好的耐用性、精密度、准确性和重复性。之后对杂质谱中有关物质结构进行鉴定。首先根据青霉素的降解反应机理推测上述3个青霉素品种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降解产物结构,为之后的杂质结构解析工作提供指导;之后用LC-MS对杂质峰结构进行解析,根据杂质的分子量,二级质谱信息,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和UV光谱特征,逐一推断杂质峰结构;并将实际检测出的杂质与推断出的可能降解产物进行比较,以此判断通过极端条件得到的降解杂质是否全面,推导的杂质是否全部存在于实际降解样品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有关物质的结构鉴定提前至实验设计阶段,更符合AQb D理念,且对可能存在的杂质有大致的了解,有利于之后实验的进行。最后用优化后的方法对三个青霉素品种的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实际样品中的杂质可得到较好分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孙颖[5](2019)在《基于AQbD理念的头孢类抗生素液相方法开发策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当前药物分析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之一,合适的液相方法是评价和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目前液相方法开发策略主要以传统试错法(QbT)为主,这种开发策略主要针对样品中存在的杂质,缺乏方法对潜在杂质适用性的考察,在方法优化的过程中,每次改变一种色谱参数直到获得满足分析目标的色谱条件为止,优化过程忽略各变量之间的交互影响,最终只能得到一组固定、单一的色谱参数值,方法稳健性较差。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AQbD)理念的液相方法开发策略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理念综合考虑样品中既有杂质以及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杂质,方法优化过程中综合考虑各变量对方法分析性能的交互影响,最终确定一组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的方法参数范围。无论是QbT还是AQbD,现有液相方法都着眼于药物结构之间的差异,在分析方法建立之初,针对每种药物开发了对应的分析方法,“千药千法”由此体现。这种开发现状导致不同药物之间色谱条件差异巨大,新品种在方法开发之初仍需进行大量预实验来选择适当的方法参数,增加了方法开发的成本,降低了方法开发的效率。此外,不同品种药物可能会有相同或相似类型的降解杂质,采用不同液相方法不利于总结同种/同类杂质的保留规律,无法为杂质谱分析提供参考。实际上,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保留行为也相近,对于此类溶质可以选择相似甚至相同的液相方法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本论文提出基于AQbD理念的同类药物液相方法开发策略,以结构相似、杂质类型接近的头孢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这种开发策略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初始色谱条件的建立:以四十种头孢菌素主成分为研究对象,确立了适于头孢类抗生素分析的液相条件,并从五百多支色谱柱中筛选了适合头孢菌素分析的两类色谱柱,以四个头孢菌素品种对所建普适性方法进行验证,多数杂质能得到有效分离,初步证明所建普适性方法对头孢类抗生素适用,可作为头孢菌素液相方法开发的基础条件。2.普适性方法优化:对于普适性方法下无法达到分析要求的品种,基于AQbD理念从流动相、色谱柱筛选两方面对色谱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利用实验设计建立了头孢美唑关键方法属性与流动相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了能够实现头孢美唑16种杂质完全分离的流动相设计空间;利用疏水消除模型建立头孢唑林关键方法参数与色谱柱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筛选出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的等效色谱柱,全面探索了基于AQbD理念之下的头孢菌素液相方法的优化过程。3.新杂质(品种)预测:溶质的保留是由固定相、流动相、溶质结构三方面共同决定的,当流动相固定相一致时,保留行为仅与结构有关,通过建立定量结构保留模型(QSRR)可对潜在杂质以及新品种在普适性方法下的保留情况进行预测。利用76种建模溶质,在典型色谱柱上建立了能够预测头孢类抗生素保留的整体QSRR模型,以及基于k值相似性的局部QSRR模型,针对新溶质k值无法获取的问题,提出了先整体后局部的逐级预测策略,并用18种反式异构体杂质、10种头孢唑林杂质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初步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头孢菌素在普适性方法下的保留情况。本论文针对同类药物提出开发普适性方法作为方法开发基础的液相方法开发策略,提高了方法开发的效率,将定量结构保留模型引入到AQbD理念中来,使方法开发进一步提前至预测阶段,论文研究工作可为今后头孢类抗生素液相方法的开发提供了依据,为其他同类药物普适性液相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孙万阳[6](2016)在《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与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药质量与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于保证中药质量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复方丹参滴丸(CP,Cardiotonic Pill)国际申报的过程中,如何定性定量阐明其质量和生物活性一致性是药学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复方丹参滴丸为研究对象,将药物分析学、植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1.复方丹参滴丸化学成分解析方法建立了离线亲水作用色谱×反相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ILIC×RP-IT-TOF/MS)分析方法,鉴定了丹参和复方丹参提取物中250种酚酸成分,包含62种酚酸原型成分和188种酚酸衍生物。为确证质谱鉴定的化合物,开发了离线亲水作用色谱×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preparative HILIC×RP-MS)分离方法,定向纯化了18种酚酸,并使用核磁共振进行结构确证。共有5个化合物首次在丹参提取物中被发现。2.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解析方法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复方丹参滴丸(0.8 g/kg/day)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状态和心功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肌结构完整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显着降低心肌酶、氧化产物、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显着提高谷胱甘肽和氧化还原酶表达。对心肌缺血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与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心肌缺血失衡网络,并对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构建的心肌缺血失衡网络共包含625个差异表达基因和3099条连接,其中496个基因能够被复方丹参滴丸回调,104个基因的调节倍数大于2且具有显着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调节心肌缺血大鼠的炎症应答、免疫应答、线粒体和细胞间基质功能,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同时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开发了直接串联反相色谱-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联用(RP-HILI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提取物中4种寡糖、5种氨基酸、3种核苷、1种有机酸、8种酚酸、7种皂苷和3种丹参酮共30种化学成分。测定化学成分的含量达到提取物重量的56.4-73.0%。为对制剂的质量进行快速评价,建立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含量的分析方法。以原儿茶醛为内标化合物,其他待测物质与原儿茶醛的相对校正因子依次为6.570,3.654,1.507,1.511,3.443。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为保证分析方法的可重复性,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4.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指标基因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对6批复方丹参滴丸和1批复方丹参片进行生物活性一致性评价。用复方丹参滴丸处理HepG2细胞24h后,筛选了 10个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标记基因,包括MMP1,CYP1A1,EPGN,RUNX2,C8orf4,OLR1,CLMP,AKR1C1,IL24,APOL6。以各标记基因的调节倍数计算样品间的夹角余弦相似度,进行方法学验证和一致性评价。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4%和0.6%。6批复方丹参滴丸样品的相似度在0.992-0.999之间,1批复方丹参片样品的相似度仅为0.534。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复方丹参滴丸的生物活性。
李大伟[7](2016)在《基于现代色谱技术的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标准及在拟生命体液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植物提取物作为医药保健食品等配方的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但其组分复杂,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炮制、加工工艺等各个环节均会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常导致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等,而植物提取物原料的质量则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终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些现代高科技方法被逐渐应用于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及鉴定、鉴别工作中,促进了相关行业在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茶叶提取物(包括其终端产品心脑健胶囊和心脑健片)和玛咖提取物为例,将现代色谱技术应用于其中的指标成分的质量标准中,保证植物提取物质量的安全稳定,为产品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相关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除此之外,还探讨了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提取物中的重要的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拟生命体液中的热力学性质,建立EGCG的热力学性质与溶液组成间的关联,为更好地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开发更为有效的药物及药物载体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当前国内外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我国以中草药提取物为代表的植物提取物的相关质量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强调应加强对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面的监管,建立以药典为主的质量标准方面的规范,综述了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色谱技术在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面的应用和发展,阐释了植物提取物质量标准的三个关键技术,包括一测多评技术,特征/指纹图谱技术和对照提取物技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论文第二,三,四章以目前已有的质量标准为基础,主要介绍了茶叶提取物和以茶叶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终端产品心脑健胶囊,心脑健片的质量标准的提高。针对当前相关的质量标准在生产应用等方面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以现代色谱技术(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为依托,通过对国内几家主要的生产厂家(共计26批次)进行工艺调研和原料获取,以茶叶提取物中8种特征成分和1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为考核指标,对包括茶叶提取物,心脑健胶囊和心脑健片在制法工艺,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的特征/指纹图谱鉴别,多指标含量测定,农残和溶剂残留等方面的检查和标准进行了建立和提高,并对各种鉴别方法的耐用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与此同时,对酸度,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砷盐,乙酸乙酯溶剂残留,咖啡因和没食子酸等指标进行了限度检查,首次对儿茶素单体在色谱柱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索,为茶叶提取物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为相关植物提取物行业的质量控制和健康发展提供一种研究思路。论文第五章鉴于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针对部分植物提取物在建立质量标准时,活性成分的标准品难以分离制备,或者制备成本较高,不稳定,所需的标准品种类较多,检测成本较高等而难以全面、高效地对植物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的问题,以茶叶提取物为例,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为依托,提出了一测多评用于茶叶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新模式。研究从一测多评方法的建立,耐用性,适用性,可行性,色谱峰准确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的结果显示在保证色谱分离度(R>1.5)的前提下,EGCG可以对茶叶提取物中的10种活性成分进行准确定位。Taguchi Design-静态设计主要采用信噪比(P值和Delta值)和残差图为判别依据对一测多评方法在不同实验室应用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实验人,不同仪器和不同色谱柱)对结果的影响进行考察。直观分析(极差R,方差分析(显着性参数Sig.)和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等对所建立的一测多评的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健性进行研究。采用一测多评法和传统的外标法对26批次不同厂家,不同来源的茶叶提取物中的10种活性成分(共计26×10×2=520个含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Sig.=0.000)表明两种方法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结果差异不明显。最后,采用聚类分析(欧氏距离)和判别分析(Fisher判别函数)对茶叶提取物的质量品质进行了评价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仅使用一个对照品EGCG便可对多个成分进行同步测定,方法可靠实用,可以用于茶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当中。论文第六章基于目前有着“秘鲁人参”之称的玛咖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标准品难以分离制备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相关的质量标准缺失的现状,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制备型和分析型)、薄层色谱技术、柱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对药食两用植物玛咖的质量标准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对玛咖提取物中多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的条件进行优化,对比了溶剂提取,索氏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的优劣,结果显示采用较佳条件进行提取的玛咖浸膏提取率约为50g(浸膏)/lkg(块根,干重)。建立了等度洗脱和梯度洗脱两种HPLC分析模式,结合对照提取物技术,采用三级制备色谱分离的方法对其中的特征成分玛咖酰胺等8种脂溶性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制备,产率约为0.75g(8种特征成分的产率之和)/1kg(块根,干重)。并对7种水溶性活性成分和8种脂溶性活性成分进行了表征和鉴别。尝试对相关的提取制备分离技术进行工业化放大的研究(从5g玛咖块根的小试到1kg~5kg的玛咖块根放大)。初步建立了药食两用植物玛咖的质量标准,期望可以规范玛咖的应用市场,为玛咖的深度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论文第七章对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提取物中的非常重要的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EGCG等药物分子进入人体后,最终在人体体液中发挥药效。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EGCG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密度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EGCG在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KCl/NaCl/LiCl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和粘度性质,并由此推导出包括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等体积参数和粘度B系数,溶剂化数,溶质和溶剂的活化自由能等粘度参数,探讨了EGCG在拟生命体液中的相互作用机理,为更好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EGCG等药物的筛选和临床应用提供热力学数据和参考指标。在第八章中,对本文所有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植物提取物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提出展望和思路。
宋斌[8](2011)在《酚类化合物水溶性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酚类化合物在化工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自然水体中存在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对此类化合物的环境危害和人类健康危害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化合物的水溶性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是评价过程中所必需的物性参数,是目前环境化工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logKow进行研究能够为评价此类化合物的环境行为提供物性数据,为理论研究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参数积累经验。本文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两种方法对酚类化和物的水溶性和logKow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烧瓶法在1741℃温度范围内,测定了5种固体酚类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5种化合物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变化趋势各异。为建立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方程,分别采用理想溶液模型、三参数方程、多项式模型和λH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考察了不同模型的关联效果。对于个别物系,多项式模型和λH方程的拟合误差较大,经改进得到了较好的关联结果。四种模型对实验所得酚类化合物溶解度数据的拟合效果均较好,经改进的多项式模型的拟合误差最小,其平均相对误差只有1.75%。为从理论上对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性进行预测,采用DFT中的B3LYP方法计算了50种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建立了水溶解度(-logx)与参数的关系模型,相关系数(R2)和留一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955和0.945,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和内部预测能力。采用摇瓶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HPLC)法测定了6种酚类化合物的logKow,摇瓶法所得结果较为准确,但HPLC法操作简单。为考察温度和水相pH对酚类化合物logKow的影响,采用摇瓶法测得了几种酚类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水相pH条件下的logKow,结果显示在2050℃范围内,所测化合物的logKow受温度影响不明显,有些化合物的logKow随pH值增大而减小,有些在所测pH值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为考察不同计算方法对酚类化合物logKow的计算效果,分别采用HF/6-31G(d, p),B3LYP/6-31G(d, p)和B3LYP/6-311G(d, p)三种方法全优化计算了37种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建立了logKow与参数之间的模型方程。经检验,三种方法所建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HF/6-31G(d, p)所得模型具有较好的内部预测能力,模型稳健,所需计算时间短,能够较好的预测酚类化合物的logKow。
杜雪岭[9](2009)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层析技术的研究——应用及相关过程模型化》文中研究说明层析分离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应用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但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应用方面,现存层析工艺大多存在处理量低、应用成本较高等缺陷;在理论研究方面,则主要是缺乏完善的过程模拟计算方法。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高效、廉价、简便的层析工艺,完善相关层析过程的模型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层析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旨在建立一条低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并着重对相关层析过程进行了模型化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强大的非线性系统描述能力,分别建立了ANN-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传质动力学模型(ANN-Fixed bed)、ANN-高效液相色谱优化模型(ANN-HPLC)以及ANN-高速逆流色谱优化模型(ANN-HSCCC),进一步完善了层析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本文首先建立了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层析与结晶相结合的纯化工艺,并从热力学的角度考察了吸附过程的本质。通过工艺条件的优化,实现了茄尼醇的纯化,一次性将其纯度从50%左右提高到了94.51%,说明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层析技术是实现工业化生产切实可行的办法。研究结果表明,高极性溶剂和低温环境有利于增大树脂的吸附量;增大料液浓度、降低流速、增大层析柱高径比,会提高柱吸附量。但浓度过高会降低溶质在柱床中的保留时间,流速过慢会使上样周期变长,柱子越长柱压会相应的增大;在洗脱过程中,随着洗脱剂极性的增大,产品纯度提高但收率降低,因此在本文中采用分步洗脱的方式;热力学研究表明,大孔树脂对茄尼醇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茄尼醇被树脂吸附后运动受到更大限制使系统变得更有序。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将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层析技术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提供有效的帮助。为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床层析过程,本文对其分离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改进了传统的普通速率模型(GR模型),用于描述层析过程中的穿透行为。相比传统的GR模型,本文从粒径分布(PSD)和等温线变化(VOI)两方面对模型进行了完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GR模型只考虑PSD或只考虑VOI的时候,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当模型没有考虑PSD的影响时,计算得到的穿透曲线斜率较大,穿透点提前,而且更早的达到平衡;当模型没有考虑到VOI时,计算得到的穿透曲线具有更小的斜率,穿透时间延长,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当将以上两方面的因素补充到GR模型后,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更加接近。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GR模型提供了参考。鉴于GR模型表达式及求解过程相对复杂。本文建立了一种更加简单、准确的模型-ANN-Fixed bed模型,预测层析过程的穿透行为。结果表明,ANN-Fixed bed模型预测结果能够更好的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线性相关系数R2>0.98,平均方差小于0.05。利用该模型对实验参数进行考察发现,随着原料液浓度的降低、吸附介质粒径的减小、吸附介质颗粒孔隙率的增加以及高径比的增加,穿透曲线变陡,达到穿透点所需要的时间变长;随着流速的增加以及柱床空隙率的增加,达到穿透点所需要的时间缩短。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优化层析工艺,提高层析吸附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建立ANN-HPLC模型过程中,本文首次通过序列的结合ANN和色谱响应函数(CRF)建立了一种新的化学计量学模型,用于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利用该模型,本文成功的一次性优化得到了适用于三种不同色谱分离目的的最优操作条件,并在预测的最优操作条件下得到了预期的色谱图,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改善了以往模型灵活性不足的缺点,同时也为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色谱分离条件优化模型提供了新思路。在建立ANN-HSCCC模型过程中,本文首次利用ANN探讨了逆流色谱分离过程中固定相的保留机理,通过对网络输入变量的考察发现,固定相保留率随着流动相流速和黏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转速和溶剂体系上下相密度差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输入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模型与Derringer色谱响应函数,建立了逆流色谱分离条件优化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value<0.0001,R2(Adj)>0.96,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本文所研究的体系。利用该模型,本文成功实现了对逆流色谱分离过程中分辨率和分析时间的综合优化。由于在逆流色谱分离过程中,一般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和消耗大量的溶剂,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加有效的优化逆流色谱分离过程,提高色谱分离效率。
刘瑞[10](2006)在《酶解多肽一级序列分析与反应过程建模及结构变化初探》文中提出蛋白质酶促水解反应是在酶的专一性催化作用下使蛋白质水解生成胨、肽等低分子量产物的过程。由于蛋白质高级结构复杂、酶作用位点众多,使得酶解过程具有产物多样性和反应复杂性等特点。本论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动态光散射检测方法等多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从一级序列分析到动力学过程模拟以及高级结构解析等多层次,对蛋白质酶解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酶解产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条件的确定:选取一级序列已知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断裂位点高度专一的胰蛋白酶(Trypsin)组成模式酶解体系,确定了反相色谱的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氟乙酸(TFA)。通过研究流动相中水相-有机相的梯度条件、流动相中离子对试剂TFA含量及流动相流速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针对此体系复杂产物分析的适宜梯度洗脱条件,即流动相中TFA含量为0.08%,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酶解产物液质分析及产物多肽一级序列的确定:采用已确定的反相色谱分析条件,利用RP-HPLC对BSA-trypsin体系酶解全过程中9个不同水解度下的酶解产物进行了色谱分析,并应用液质联用(LC-ESI-MS/MS)技术对产物多肽序列进行了解析。通过bioworks软件和人工检索比对的方法对所得质谱数据进行解析,最终确定出各水解度下不同酶解产物所含的33个多肽的一级序列。酶解多肽色谱保留行为预测模型的建立:运用最小二乘与岭回归两种算法,建立了BSA-Trypsin体系产物多肽的反相色谱保留时间预测模型,经相关分析与残差检验证明:对于酶解多肽,岭回归算法因消除了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影响,而使所建模型较最小二乘法拟合效果更佳;且对于不同多肽体系,各种模型之间的通用性不强,本文所建模型尤其适于酶解所得多肽的保留时间预测。水解度值预测模型的建立:酶解过程中,水解条件(如底物浓度S、酶浓度E、酶解温度T、酶解pH值以及酶解时间t等)直接影响水解度(DH)值的大小,故其反应机理非常复杂。本文引入神经网络模型的概念,以S、E、T、pH和t作为输入,以DH作为输出,建立了一个由输入层(5个神经元)、两层隐含层(分别含4个神经元和5个神经元)和输出层(5个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大量酶解条件-水解度值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最终建立了较理想的预测反应过程中水解度值的黑箱模型。多肽酶解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根据不同水解度时酶解产物的质谱总离子
二、稳健黑箱模型预测反相液相色谱保留方程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稳健黑箱模型预测反相液相色谱保留方程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脂质组学方法的大鼠血浆及组织辐射敏感代谢物的筛选及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血浆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的筛选及验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放射性肠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验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辐射诱导敏感组织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动物伦理福利审查表 |
附录2:脂质离子对及脂质内标参数设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甘蔗品质性状高通量表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甘蔗品质的概述 |
1.2 甘蔗品质性状检测方法 |
1.2.1 传统检测方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
1.2.3 离子色谱检测法 |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 |
1.3.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 |
1.3.2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 |
1.3.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
1.3.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1.3.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模型构建与优化 |
2.1.2 甘蔗种质资源评价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4 实验方法 |
2.4.1 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2.4.2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的精确测定 |
2.4.3 NIRS定标建模 |
2.4.4 模型适用性检验 |
2.4.5 种质资源评价方法 |
2.4.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高通量方法建立 |
3.1.1 HPAEC-PAD法精准测定甘蔗茎秆糖分含量 |
3.1.2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
3.1.3 甘蔗茎秆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 |
3.1.4 校准集和验证集的确定 |
3.1.5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近红外模型的创建 |
3.1.6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的综合校准 |
3.2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高通量方法优化 |
3.2.1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含量测定结果 |
3.2.2 近红光谱数据分析 |
3.2.3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最佳定标模型的建立 |
3.2.4 模型验证 |
3.3 NIRS模型在甘蔗种质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
3.3.1 甘蔗种质材料茎秆品质性状表型多样性分析 |
3.3.2 甘蔗种质材料的筛选 |
3.3.3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4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 |
3.3.5 甘蔗茎秆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NIRS模型优势及在甘蔗上的应用 |
4.2 最佳模型的建立 |
4.3 建模优势 |
4.4 种质资源评价 |
5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脂回色 |
1.2 γ-生育酚及其氧化 |
1.2.1 γ-生育酚 |
1.2.2 γ-生育酚的抗氧化与自身氧化 |
1.3 生育红与油脂回色 |
1.4 物质光、热稳定性研究 |
1.5 醌类物质抗氧化研究 |
1.5.1 抗氧化活性评价 |
1.5.2 醌类物质抗氧化机理研究 |
1.6 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检测 |
1.7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8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育红的合成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生育酚单体的分离 |
2.3.2 生育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3 生育红的合成 |
2.3.4 生育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5 生育红的分离纯化 |
2.3.6 生育红的表征 |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γ-生育酚的制备研究 |
2.4.2 生育红的制备研究 |
2.4.3 生育红的结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育红的热、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育红含量测定 |
3.3.2 生育红的热稳定性 |
3.3.3 生育红的光稳定性 |
3.3.4 产物鉴定 |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育红热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
3.4.2 生育红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化学分析法 |
4.3.2 纯化玉米油甘油三酯基质评价 |
4.3.3 Rancimat法 |
4.3.4 Schaal烘箱法 |
4.3.5 生育红和γ-生育酚含量测定 |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化学法评价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
4.4.2 高温下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
4.4.3 低温下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及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加热处理 |
5.3.2 生育红含量测定 |
5.3.3 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反应特性 |
5.3.4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5.3.5 产物鉴定 |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脂质基质的不同饱和度对生育红反应特性的影响 |
5.4.2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
5.4.3 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色泽转化机理及与油脂回色相关性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对青霉素杂质谱分析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分析方法优化中的应用 |
1.2.化学计量法 |
1.2.1.确定关键影响因子 |
1.2.2.确定响应结果 |
1.2.3.确定实验设计方法 |
1.2.4.运行实验 |
1.2.5.建立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 |
1.2.6.设计空间 |
1.3.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其降解机制 |
1.4.国内外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关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 |
1.5.普适性分析方法 |
2.课题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DoE优化青霉素有关物质色谱分离条件 |
1.引言 |
2.针对青霉素V钾的普适性方法优化 |
2.1.实验部分 |
2.1.1.试剂与仪器 |
2.1.2.强力降解实验 |
2.1.3.HPLC方法 |
2.1.4.方法学验证 |
2.2.实验结果 |
2.2.1.可能的降解杂质 |
2.2.2.普适性方法的分离结果 |
2.2.3.CPPs的选择 |
2.2.4.CQAs的选择 |
2.2.5.实验设计 |
2.2.6.ANOVA分析 |
2.2.7.确定DS范围 |
2.2.8.优化后的实验结果 |
2.2.9.方法学验证结果 |
3.针对其他青霉素的普适性方法优化 |
3.1.苯唑西林 |
3.2.氯唑西林 |
4.小结 |
4.1.降解反应总结 |
4.2.优化过程总结 |
4.3.最终优化条件 |
4.4.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杂质结构解析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HPLC方法 |
2.3 质谱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LC-MS鉴定青霉素V钾 HPLC方法中的色谱峰 |
3.2.LC-MS鉴定苯唑西林HPLC方法中的色谱峰 |
3.3 LC-MS鉴定氯唑西林HPLC方法中的色谱峰 |
4.小结 |
第四章 实际样品分析 |
1.引言 |
2.实验部分 |
2.1.试剂 |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仪器及 HPLC 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青霉素V钾 |
3.2.苯唑西林 |
3.3.氯唑西林 |
4.小结 |
附录 |
1.针对苯唑西林的普适性方法优化 |
1.1.实验部分 |
1.1.1.试剂与仪器 |
1.1.2.强力降解实验 |
1.1.3.HPLC方法 |
1.2.实验结果 |
1.2.1.可能的杂质结构 |
1.2.2.普适性方法的分离结果 |
1.2.3.CPPs的选择 |
1.2.4.CQAs的选择 |
1.2.5.实验设计 |
1.2.6.优化后的实验结果 |
2.针对氯唑西林的普适性方法优化 |
2.1.实验部分 |
2.1.1.试剂与仪器 |
2.1.2.强力降解实验 |
2.1.3.HPLC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可能的杂质结构 |
2.2.2.普适性方法的分离结果 |
2.2.3.CPPs的选择 |
2.2.4.CQAs的选择 |
2.2.5.实验设计 |
2.2.6.优化后的实验结果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实验设计方法及其在色谱方法优化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附图 |
(5)基于AQbD理念的头孢类抗生素液相方法开发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药品质量管理理念的变迁 |
1.2 质量源于设计含义 |
1.3 QbD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
1.4 质量源于设计在液相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
1.4.1 液相方法开发现状 |
1.4.2 AQbD在液相方法开发中的实施步骤 |
1.5 AQbD在液相方法开发中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头孢菌素普适性液相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理论部分 |
2.2.1 色谱柱表征体系 |
2.2.2 色谱柱筛选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色谱条件 |
2.3.3 样品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头孢菌素普适性流动相条件 |
2.4.2 头孢菌素普适性色谱柱范围 |
2.4.3 普适性方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三章 通过优化流动相条件提高液相方法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普适性方法优化 |
3.2.3 头孢美唑影响因素实验条件 |
3.2.4 DoE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试错法优化流动相条件 |
3.3.2 实验设计法优化流动相体系 |
3.3.3 色谱条件再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疏水消除模型筛选等效色谱柱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药与仪器 |
4.2.2 液相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头孢唑林溶质参数的计算 |
4.3.2 头孢唑林溶质参数验证 |
4.3.3 头孢唑林适宜色谱柱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头孢菌素定量结构-保留模型的建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液相方法 |
5.2.3 QSRR模型的建立 |
5.2.4 数据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建模样本的选择 |
5.3.2 溶质保留值的确定 |
5.3.3 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的建立 |
5.3.4 基于k值相似性的局部QSRR模型的建立 |
5.3.5 QSRR模型的应用 |
5.3.6 先整体后局部预测策略的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头孢菌素顺反异构体鉴别策略的建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药与仪器 |
6.2.2 样品制备 |
6.2.3 液相方法 |
6.2.4 液相色谱-质谱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色谱保留行为及UV光谱的差异 |
6.3.2 质谱裂解规律 |
6.3.3 核磁图谱的主要差异 |
6.3.4 顺反异构体的分析策略及验证 |
6.3.5 △3异构体质谱裂解规律初步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与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复方丹参滴丸研究 |
1.1.1 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 |
1.1.2 药物动力学与药物代谢 |
1.1.3 药效与作用机制 |
1.2 二维液相色谱技术 |
1.2.1 分类 |
1.2.2 关键技术 |
1.3 转录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应用 |
1.4 中药质量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
1.4.1 质量评价方法 |
1.4.2 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
1.5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方丹参滴丸化学成分解析方法 |
2.1 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成分的质谱解析 |
2.1.1 离线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2 酚酸质谱裂解规律 |
2.1.3 250种酚酸的质谱鉴定 |
2.2 酚酸类成分的定向纯化 |
2.2.1 18种酚酸的定向纯化 |
2.2.2 18种酚酸单体成分的结构确证 |
第三章 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3.1 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药理活性 |
3.1.1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建立与分组方案 |
3.1.2 抗急性心肌缺血病理学评价 |
3.1.3 抗急性心肌缺血心功能评价 |
3.1.4 抗急性心肌缺血生化指标评价 |
3.2 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转录组学分析 |
3.2.1 急性心肌缺血失衡网络的构建 |
3.2.2 对急性心肌缺血失衡网络的调节 |
第四章 复方丹参滴丸质量与生物活性的评价方法 |
4.1 复方丹参提取物中30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
4.1.1 串联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2 30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4.2 6种酚酸的含量测定 |
4.2.1 参照物质的筛选 |
4.2.2 6种酚酸的含量测定 |
4.2.3 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定性考察 |
4.3 生物活性一致性评价 |
4.3.1 指标基因筛选 |
4.3.2 生物活性一致性评价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现代色谱技术的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标准及在拟生命体液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动态 |
1.3 植物提取物行业的研究发展趋势 |
1.4 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的难点 |
1.5 我国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面临的问题 |
1.6 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植物药质量标准的规范管理 |
1.7 各国药典标准的发展 |
1.8 《中国药典》在植物提取物质量标准中常用的分析技术 |
1.8.1 光谱分析法 |
1.8.1.1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
1.8.1.2 荧光分光光度法 |
1.8.1.3 红外光谱法 |
1.8.1.4 拉曼光谱分析法 |
1.8.1.5 核磁共振光谱法 |
1.8.1.6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8.2 其他分析方法 |
1.8.2.1 电化学分析法 |
1.8.2.2 毛细管电泳法 |
1.8.2.3 X射线衍射法 |
1.8.2.4 热分析法 |
1.8.2.5 近红外光谱技术 |
1.9 现代色谱技术应用于质量标准 |
1.9.1 薄层色谱法 |
1.9.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9.2.1 检测器 |
1.9.2.2 色谱柱 |
1.9.3 制备型液相色谱 |
1.9.3.1 制备色谱的应用及发展 |
1.9.3.2 制备色谱的分类 |
1.9.3.3 制备色谱技术的“放大” |
1.9.3.4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1.9.4 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9.5 超临界流体色谱 |
1.10 植物提取物质量控制较成熟的三个新技术 |
1.10.1 一测多评技术 |
1.10.2 特征图谱和指纹图谱技术 |
1.10.2.1 指纹图谱技术 |
1.10.2.2 特征图谱技术 |
1.10.2.3 特征/指纹图谱技术的建立方法 |
1.10.2.4 特征/指纹图谱技术的建立原则 |
1.10.2.5 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步骤 |
1.10.3 对照提取物技术 |
1.10.4 三个新技术的作用 |
1.11 现行的2010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的改进与提高 |
1.12 选题背景和论文内容 |
1.12.1 选题背景 |
1.12.1.1 茶叶提取物等质量标准的提高 |
1.12.1.2 玛咖提取物质量标准的建立 |
1.12.1.3 EGCG在拟生命体液中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1.12.2 研究内容 |
1.12.2.1 一测多评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2.2.2 特征/指纹图谱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2.2.3 对照提取物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2.2.4 EGCG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2. 茶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药与仪器 |
2.3 茶叶提取物的制法改进与提高 |
2.4 茶叶提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 |
2.4.1 TLC鉴别溶液的配制 |
2.4.2 TLC展开剂的选择 |
2.4.3 点样量的选择 |
2.4.4 显色方法的选择 |
2.4.5 不同温度和湿度的对比 |
2.4.6 不同的薄层板的对比与选择 |
2.4.7 茶叶提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
2.5 茶叶提取物的特征图谱鉴别 |
2.5.1 特征图谱的条件 |
2.5.2 特征图谱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5.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5.2.2 洗脱方式的考察 |
2.5.2.3 流动相溶剂系统的考察 |
2.5.2.4 不同酸度(pH)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2.5.2.5 不同柱温的考察 |
2.5.2.6 不同流速的考察 |
2.5.2.7 测定时间的确定 |
2.5.3 特征图谱的研究 |
2.5.3.1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2.5.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5.3.3 成分的确定 |
2.5.3.4 特征图谱的判定 |
2.5.4 特征图谱的耐用性和适用性 |
2.5.4.1 精密度试验 |
2.5.4.2 重复性试验 |
2.5.4.3 稳定性试验 |
2.5.4.4 不同色谱柱、不同仪器的考察 |
2.5.5 特征图谱的应用 |
2.6 茶叶提取物的各项指标的检查 |
2.6.1 酸度的检查 |
2.6.2 水分的检查 |
2.6.3 炽灼残渣的检查 |
2.6.4 重金属的检查 |
2.6.5 砷盐的检查 |
2.6.6 咖啡因和没食子酸的检查 |
2.6.7 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乙酸乙酯溶剂残留的检查 |
2.6.7.1 色谱条件 |
2.6.7.2 稀释溶剂的选择 |
2.6.7.3 顶空分析条件的选择 |
2.6.7.4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6.7.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6.7.6 线性关系考察 |
2.6.7.7 精密度试验 |
2.6.7.8 空白对照试验 |
2.6.7.9 重复性试验 |
2.6.7.10 回收率试验 |
2.6.7.11 定量限的测定 |
2.6.7.12 样品测定及限度的制定 |
2.6.8 农药残留的检查 |
2.6.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6.8.2 样品测定结果及随行回收率试验 |
2.7 茶叶提取物的多指标质量控制 |
2.7.1 色谱条件 |
2.7.2 色谱方法学 |
2.7.2.1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7.2.2 精密度试验 |
2.7.2.3 重复性试验 |
2.7.2.4 稳定性试验 |
2.7.2.5 回收率试验 |
2.7.2.6 定量限与检测限 |
2.7.2.7 样品测定 |
2.8 本章小结 |
2.8.1 茶叶提取物制法的提高 |
2.8.2 茶叶提取物的薄层色谱鉴别 |
2.8.3 茶叶提取物的特征图谱鉴别 |
2.8.4 茶叶提取物各项指标的检查 |
2.8.5 茶叶提取物的多指标质量控制 |
3. 心脑健胶囊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仪器与试药 |
3.3 心脑健胶囊制法的修订与提高 |
3.4 心脑健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
3.5 心脑健胶囊特征图谱的鉴别 |
3.5.1 色谱条件 |
3.5.2 心脑健胶囊特征图谱的建立 |
3.5.3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3.5.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5.5 儿茶素等在色谱柱中的稳定性探索 |
3.5.5.1 EDTA对儿茶素等稳定性的影响 |
3.5.5.2 β-环糊精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 |
3.5.5.3 水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 |
3.5.6 专属性试验 |
3.5.7 成分的确定 |
3.5.8 特征图谱的判定 |
3.5.9 精密度试验 |
3.5.10 重复性试验 |
3.5.11 耐用性试验 |
3.5.11.1 稳定性试验 |
3.5.11.2 不同色谱柱、不同仪器的考察 |
3.5.11.3 样品测定 |
3.6 心脑健胶囊的咖啡因和没食子酸的检查 |
3.7 心脑健胶囊的多指标的质量控制 |
3.7.1 方法学的考察 |
3.7.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3.7.1.2 线性关系的考察 |
3.7.1.3 精密度试验 |
3.7.1.4 重复性试验 |
3.7.1.5 稳定性试验 |
3.7.1.6 回收率试验 |
3.7.1.7 定量限与检测限 |
3.7.1.8 心脑健胶囊的样品测定 |
3.8 本章小结 |
3.8.1 心脑健胶囊制法的提高 |
3.8.2 心脑健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
3.8.3 心脑健胶囊特征图谱的鉴别 |
3.8.4 心脑健胶囊的咖啡因和没食子酸的检查 |
3.8.5 心脑健胶囊的多指标的质量控制 |
4. 心脑健片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仪器与试药 |
4.3 心脑健片制法的修订与提高 |
4.4 心脑健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
4.5 心脑健片的特征图谱鉴别 |
4.5.1 色谱条件 |
4.5.2 色谱参数的优化 |
4.5.3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
4.5.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5.5 专属性试验 |
4.5.6 成分的确定 |
4.5.7 特征图谱的判定 |
4.5.8 精密度试验 |
4.5.9 重复性试验 |
4.5.10 耐用性 |
4.5.10.1 稳定性试验 |
4.5.10.2 不同色谱柱、不同仪器的考察 |
4.6 样品测定 |
4.7 咖啡因和没食子酸等的检查 |
4.8 心脑健片的多指标质量控制 |
4.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4.8.2 线性关系的考察 |
4.8.3 精密度试验 |
4.8.4 重复性试验 |
4.8.5 稳定性试验 |
4.8.6 回收率试验 |
4.8.7 定量限与检测限 |
4.8.8 样品测定 |
4.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一测多评”技术进行茶叶提取物质量控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和试药 |
5.3 溶液的配制 |
5.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5.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4 色谱条件及代表性的色谱图 |
5.4.1 所建立的HPLC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
5.5 系统的适用性和色谱峰定位 |
5.5.1 HPLC耐用性实验 |
5.5.2 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 |
5.5.3 色谱峰的定位 |
5.6 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
5.7 “一测多评”的稳健性检验 |
5.7.1 Taguchi Design |
5.7.2 直观分析(Intuitive analysis) |
5.7.3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
5.7.4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
5.8 一测多评方法的应用评估 |
5.9 一测多评进行茶叶提取物的质量评价 |
5.9.1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
5.9.2 判别分析(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
5.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药食两用植物玛咖质量标准建立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玛咖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探索 |
6.2.1 仪器与试药 |
6.2.2 玛咖主要活性成分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探索 |
6.2.2.1 超声辅助提取条件的优化选择 |
6.2.2.2 玛咖的超声提取较佳方案 |
6.2.2.3 超声提取与索氏提取的对比 |
6.2.3 玛咖主要活性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
6.2.4 玛咖提取物水溶性成分的鉴别 |
6.2.5 玛咖提取物的薄层色谱分析 |
6.3 玛咖提取物的正相硅胶切段分离 |
6.4 玛咖活性成分的绿色高效分离工艺 |
6.4.1 大孔树脂(LX型树脂)获得玛咖对照提取物 |
6.4.1.1 大孔树脂吸附的探索 |
6.4.1.2 玛咖对照提取物的获得 |
6.4.2 采用树脂(polymer-40型微球)进行中低压切段 |
6.4.3 中低压工业化放大的研究 |
6.4.4 采用高压制备色谱得到单体 |
6.5 本章小结 |
6.5.1 质量标准适用范围 |
6.5.2 操作方法 |
6.5.2.1 色谱条件 |
6.5.2.2 对照提取物溶液的制备 |
6.5.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6.5.3 供试品溶液的提取工艺 |
6.5.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6.5.5 样品测定 |
参考文献 |
7.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剂与仪器 |
7.3 体积性质 |
7.3.1 实验方法 |
7.3.2 密度变化规律 |
7.3.3 表观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 |
7.3.4 偏摩尔等压膨胀系数和Helper's参数 |
7.3.5 迁移偏摩尔体积 |
7.4 黏度性质 |
7.4.1 实验方法 |
7.4.2 粘度变化规律 |
7.4.3 Jones-Dole方程的应用 |
7.4.4 EGCG的溶剂化及活化自由能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附录1:相关化合物的谱图结构信息 |
附录2: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部分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酚类化合物水溶性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溶解度的测定、关联及估算 |
1.2.1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
1.2.1.1 合成法 |
1.2.1.2 平衡法 |
1.2.1.3 动态连柱液相色谱法(DCCHPLC) |
1.2.1.4 柱洗脱法 |
1.2.1.5 烧瓶法 |
1.2.2 溶解度的关联 |
1.2.2.1 理想溶液模型 |
1.2.2.2 三参数方程 |
1.2.2.3 多项式模型 |
1.2.2.4 λH 方程 |
1.2.2.5 活度系数法 |
1.2.3 溶解度的估算 |
1.2.3.1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的基本原理 |
1.2.3.2 QSPR 的研究过程 |
1.2.3.3 QSPR 的研究方法 |
1.2.3.4 常用的QSPR 建模方法 |
1.2.3.5 QSPR 研究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1.3 分配系数的测定与估算 |
1.3.1 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 |
1.3.1.1 摇动烧瓶法 |
1.3.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1.3 慢搅拌法 |
1.3.1.4 产生柱法 |
1.3.2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估算方法 |
1.3.2.1 结构性能法 |
1.3.2.2 分子摩尔体积法 |
1.3.2.3 活度系数法 |
1.3.2.4 溶解度预测法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酚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酚类化合物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2 待测物质标准曲线的确定 |
2.2.3 实验方法的验证 |
2.2.4 达到溶解平衡所需时间的确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实验测定结果 |
2.3.2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
2.3.3 不同化合物溶解度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酚类化合物溶解度的关联与计算 |
3.1 溶解度的关联 |
3.1.1 模型参数的计算 |
3.1.2 不同模型关联结果的比较 |
3.2 量子化学方法计算酚类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
3.2.1 理论方法 |
3.2.2 建模方法 |
3.2.3 模型的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酚类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 摇瓶法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
4.2.1 油水两相的预饱和 |
4.2.2 物质logKow 的测定原理和过程 |
4.2.3 待测物质吸收波长的选择 |
4.2.4 分配平衡时间的确定 |
4.2.5 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的比较 |
4.2.6 酚类化合物logKow 的影响因素 |
4.2.6.1 水相pH 值对酚类化合物logKow 的影响 |
4.2.6.2 温度对酚类化合物logKow 的影响 |
4.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
4.3.1 实验原理 |
4.3.2 色谱条件 |
4.3.3 样品溶液的配制 |
4.3.4 结果与讨论 |
4.3.4.1 logKow 与log k’线性关系的确定 |
4.3.4.2 样品分配系数的确定 |
4.3.4.3 标准物质的筛选 |
4.4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酚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计算 |
5.1 计算logKow 的理论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建模方法 |
5.2.2 模型的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天然产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层析技术的研究——应用及相关过程模型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层析技术研究概述 |
1.2.1 液-固层析技术 |
1.2.1.1 液-固层析分类 |
1.2.1.2 液-固层析介质 |
1.2.1.3 液-固层析理论 |
1.2.2 液-液层析技术 |
1.2.2.1 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1.2.2.2 逆流色谱理论研究现状 |
1.3 茄尼醇研究概述 |
1.3.1 概述 |
1.3.2 茄尼醇的结构和性质 |
1.3.3 茄尼醇的应用 |
1.3.4 不同纯度茄尼醇的制备工艺 |
1.3.5 茄尼醇的分析检测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茄尼醇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茄尼醇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研究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2.2.1.2 树脂预处理 |
2.2.1.3 静态实验 |
2.2.1.4 动态实验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国产大孔吸附树脂 |
2.2.2.2 三菱大孔吸附树脂 |
2.2.3 小结 |
2.3 茄尼醇结晶的研究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2.3.1.2 茄尼醇溶解度的测量 |
2.3.1.3 茄尼醇的结晶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茄尼醇的溶解度 |
2.3.2.2 溶解度数据模型化研究 |
2.3.2.3 茄尼醇结晶条件的确定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孔树脂对茄尼醇吸附特性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树脂吸附过程基本理论 |
3.2.1 大孔树脂吸附基本类型 |
3.2.2 固液吸附热力学 |
3.2.3 固液吸附动力学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3.3.2 实验方法 |
3.3.2.1 不同溶剂中平衡吸附实验 |
3.3.2.2 甲醇溶剂中不同温度下平衡吸附实验 |
3.3.2.3 动力学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溶剂下的等温线 |
3.4.2 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 |
3.4.3 吸附过程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
3.4.4 吸附过程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孔树脂固定床层析动力学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相关理论 |
4.2.1 普通速率模型 |
4.2.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4.3 实验部分 |
4.3.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4.3.2 实验方法 |
4.3.2.1 等温吸附平衡实验 |
4.3.2.2 动态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粒径分布 |
4.4.2 平衡等温线 |
4.4.3 GR模型 |
4.4.3.1 模型求解 |
4.4.3.2 GR模型计算结果 |
4.4.3.3 模型参数的影响 |
4.4.4 BP-ANN |
4.4.4.1 BP-ANN的优化 |
4.4.4.2 BP-ANN与GR模型的比较 |
4.4.4.3 实验参数影响的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策略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相关理论 |
5.2.1 色谱响应函数(CRF) |
5.2.2 人工神经网络 |
5.3 实验部分 |
5.3.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5.3.2 实验方法 |
5.3.2.1 色谱条件 |
5.3.2.2 实验设计 |
5.3.2.3 优化过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实验设计结果 |
5.4.2 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立及检验 |
5.4.3 色谱响应函数的构建 |
5.4.4 最优色谱分离条件的确定及验证 |
5.4.5 模型的通用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逆流色谱分离过程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逆流色谱固定相保留率的研究 |
6.2.1 实验部分 |
6.2.1.1 实验方法 |
6.2.1.2 实验数据 |
6.2.2 结果与讨论 |
6.2.2.1 网络模型的优化 |
6.2.2.2 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 |
6.2.3 小结 |
6.3 逆流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6.3.1 实验部分 |
6.3.1.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6.3.1.2 实验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3.2.1 数据转化 |
6.3.2.2 响应面分析 |
6.3.2.3 实验验证 |
6.3.3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展望和建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酶解多肽一级序列分析与反应过程建模及结构变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1.1 蛋白及蛋白水解多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水解蛋白的来源研究近况 |
1.1.2 蛋白水解生成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
1.1.2.1 蛋白质水解方法及蛋白水解酶 |
1.1.2.2 蛋白水解生成多肽的研究进展 |
1.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生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高效液相凝胶排阻色谱(HPSEC)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2 高效液相反相色谱(RP-HPLC)的应用研究 |
1.3 质谱技术在生化中的应用及发展近况 |
1.3.1 不同离子化的方法及应用研究 |
1.3.1.1 电子轰击电离(EI) |
1.3.1.2 化学电离(CI) |
1.3.1.3 快原子轰击电离(FAB) |
1.3.1.4 电喷雾电离(ESI) |
1.3.1.5 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 |
1.3.1.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 |
1.3.2 生物质谱研究应用的发展近况 |
1.4 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及生物大分子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1 静态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及生物大分子领域的应用 |
1.4.2 动态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及生物大分子领域的应用 |
1.5 化学计量学在化工及生化中的应用 |
1.5.1 回归分析 |
1.5.2 人工神经网络 |
1.5.3 主成分分析 |
1.6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BSA-trypsin 体系酶解物反相色谱分析条件优化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trypsin 酶活的测定 |
2.2.2 BSA-trypsin 水解物的制备 |
2.2.3 水解度的计算 |
2.2.4 酶解产物的色谱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
2.3.2 反相色谱梯度洗脱条件的选择 |
2.3.3 流动相中TFA 含量的选择 |
2.3.4 流动相流速的选择 |
2.4 小结 |
第三章 BSA-trypsin 体系酶解全过程反相色谱分析及液质联用解析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BSA 二硫键的断裂 |
3.2.2 BSA-trypsin 水解物的制备 |
3.2.3 酶解产物的RP-HPLC 分析 |
3.2.4 酶解产物的LC-ESI-MS/MS 分析 |
3.2.5 质谱数据的分析——多肽序列的确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酶解过程水解度的计算 |
3.3.2 酶解全过程反相色谱分析 |
3.3.3 酶解全过程产物液质联用分析及所含多肽序列的确定 |
3.3.4 BSA-胰蛋白酶体系酶解片段序列分析示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BSA-trypsin 酶解产物多肽反相色谱保留行为预测 |
4.1 理论基础 |
4.1.1 多肽反相色谱保留行为预测方法 |
4.1.2 最小二乘算法曲线拟合(least square linear regression) |
4.1.3 岭回归算法曲线拟合(ridge regression) |
4.1.4 实验拟合优度检验 |
4.2 拟合所需数据来源 |
4.3 酶解多肽反相色谱保留行为的预测 |
4.3.1 不同方法对酶解多肽反相色谱保留时间的拟合 |
4.3.2 不同模型预测多肽色谱保留时间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BSA-trypsin 体系水解度值的神经网络拟合及活性多肽酶解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1 基于酶解条件的水解度值模型 |
5.1.1 BP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5.1.2 不同酶解条件下水解度值的数据来源 |
5.1.3 水解度值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1.4 模型结果的分析 |
5.2 酶解多肽释放动力学模型 |
5.2.1 模型建立基础 |
5.2.2 不同水解度时酶解多肽含量的数据来源 |
5.2.3 酶解多肽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4 酶解多肽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及应用 |
5.3 小结 |
第六章 酪蛋白溶解及酶解过程中高级结构变化的研究 |
6.1 酪蛋白分子简介及其高级结构研究近况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材料与设备 |
6.2.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样品制备 |
6.3.2 测试方法 |
6.3.2.1 不同离子强度对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实验 |
6.3.2.2 温度变化对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实验 |
6.3.2.3 酶解过程中酪蛋白胶束粒径变化实验 |
6.4 理论基础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不同离子强度对酪蛋白胶束Rh 值的影响 |
6.5.2 升温与降温过程中酪蛋白胶束Rh 值的变化规律 |
6.5.3 酶解过程中酪蛋白胶束Rh 值的变化规律 |
6.6 小结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稳健黑箱模型预测反相液相色谱保留方程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脂质组学方法的大鼠血浆及组织辐射敏感代谢物的筛选及验证研究[D]. 习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甘蔗品质性状高通量表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王茂瑶. 广西大学, 2021(12)
- [3]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D]. 郑立友. 江南大学, 2020(04)
- [4]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对青霉素杂质谱分析方法的优化[D]. 杜佳欣.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020(02)
- [5]基于AQbD理念的头孢类抗生素液相方法开发策略探讨[D]. 孙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与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研究[D]. 孙万阳. 沈阳药科大学, 2016(05)
- [7]基于现代色谱技术的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质量标准及在拟生命体液中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 李大伟. 浙江大学, 2016(03)
- [8]酚类化合物水溶性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与研究[D]. 宋斌. 青岛科技大学, 2011(07)
- [9]天然产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层析技术的研究——应用及相关过程模型化[D]. 杜雪岭.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10]酶解多肽一级序列分析与反应过程建模及结构变化初探[D]. 刘瑞. 天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