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欲解放与现代文明——评《爱欲与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1](2021)在《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哲人,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马尔库塞去世至今已有40多年了。国内关于马尔库塞的研究成果也已汗牛充栋。以往学者对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研究多以其新感性理论、审美乌托邦理论为研究对象,有些学者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立场上,批评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误读。较少有学者将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研究。可以说,马尔库塞从一开始就是以政治的目的去研究爱欲的,政治是爱欲的目的,爱欲又是政治的根基。“爱欲-政治”既是透视马尔库塞美学的一种视角,又是一个统摄性的概念。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爱欲-政治”相互支撑、相互转化,而又以爱欲为根本。“爱欲-政治”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又彼此具有独立的价值,它既区别于一般的爱欲理论,也区别于其他的政治理论。马尔库塞强调爱欲,是要以爱欲来改造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异化理性,从而重建关注人存在状态的具体哲学。“爱欲”立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性,而不是传统哲学所看重的本质属性。“爱欲”的关系属性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并尊重彼此的差别。所以,“爱欲-政治”的立足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存在状态,这对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从巴迪欧、朗西埃等人的美学思想中都可以看到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影子,可以说,“爱欲-政治”思想既顺应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也顺应了新人文主义潮流,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极其重要的美学思想资源。本文整体上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背景。古典哲学中的爱欲和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近现代哲学中的爱欲和政治则分离了,技术和政治结合在了一起。马尔库塞从现代性批判的角度,批判“技术-政治”,重新倡导“爱欲-政治”,这是他为革除近现代西方社会弊病而做的理论努力。第二章主要解决马尔库塞如何建构其“爱欲-政治”美学思想的问题。他整合了弗洛伊德爱欲理论、古希腊神话和哲学传统以及青年马克思思想,建构了以政治向度为主的爱欲哲学。在这个过程中,马尔库塞悬置了马克思理论中“人”的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而换成了弗洛伊德理论中具有先验性的爱欲本能结构的人的概念。这样,爱欲与政治就在哲学层面上联结在了一起。第三章主要探讨“爱欲-政治”的实现路径及其矛盾性问题。马尔库塞区分了本能结构革命和现象界革命,并认为只有实现了本能结构革命才能实现“爱欲-政治”,因此“爱欲-政治”的实现路径只能通过审美之维。这让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面临着无法避免的实践性难题。第四章就主要探讨马尔库塞“爱欲-政治”美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问题。我们认为,马尔库塞的这种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学-美学意义、生态意义和政治意义,并且对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及死欲政治、友爱政治等理论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刘洋[2](2021)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自20世纪起,人类真正踏入了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之力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显露。这是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用。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论文阐述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问题。在时代背景问题上,论文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马尔库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在理论渊源问题上,马尔库塞从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或继承发展、或批判摒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思想。首先,在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上,马尔库塞提出了着名的“单向度”思想,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一切真实被和平、舒适、富足的虚假外表所掩盖,技术无形中消弭了社会的一切矛盾,使人成为现存制度的顺从者。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因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丧失以及超越能力的丧失而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工具,同时也为技术理性取代批判理性提供了温床,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进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赋予技术发展新的希望。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可以通过创造与现有科学技术本质不同的新技术与新科学来改变科技奴役人、控制人的现状。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提出了“革命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革命建立一个真正与人相称的新社会,从而开启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突出理论贡献。马尔库塞对解决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但终因缺乏现实基础以及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乌托邦”。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概要阐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揭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马尔库塞以其独特的思维构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其一对科技中立论的批判是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基础。其二,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马尔库塞看来,科技的意识形态化表征着科技异化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且科技异化的程度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三,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即技术合理性证实制度合理性;技术理性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技术管理代替了政治统治。其四,马尔库塞对“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由此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操控。最后,论文将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化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挖掘二人思想中的一致性和分歧。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拓宽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直接等同,既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作用;并且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也没有能够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四,论文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阐释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自然界和人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人类疯狂的破坏和盘剥大自然,使自然界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马尔库塞从对“劳动”概念的解释,对“自然是人的工具”的解释,对“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的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其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自然解放的宗旨是要解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使二者关系回归和谐与安宁。而且自然解放具有“两重性”,既要解放属人的自然,又要解放人类的外部生存世界——自然界,要把人和自然都从技术的统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了自己的技术生态思想。马尔库塞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最终提出通过建立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马尔库塞看来,尽管技术理性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单向度化,但技术依然具有解放的潜能,人类需要人道化的技术来释放技术的解放潜能。人道化的技术是将理性与艺术相融合的后技术理性所引领的更高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是可以促进技术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新技术。最后,马尔库塞的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启示人类发展能够处理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兼顾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并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重大影响。但很遗憾因缺乏实践基础而流于空想,也没有能够触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深刻批判,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第五,论文探究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本文以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为视角,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一面及其违背伦理规约的一面;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化趋势,探寻国人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表现等等问题,深刻思考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警示和启迪意义,赋予本文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位时刻处于矛盾而困惑的思想状态中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思想既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失望与痛恨,也呈现出对未来人的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希望和憧憬,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悲观但不绝望”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不足和局限性不可否认,但是,马尔库塞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发现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并努力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奋斗,这种批判精神永不过时,因为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丹[3](2021)在《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所剖析的异化的人的问题,所揭示出的消费社会所引发的虚假需求、人的自由的丧失、个性失落以及人性的危机等问题引人深思。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有关性本能的理论中汲取营养,把爱欲视作人的本质,提出操作原则和额外压抑的概念来揭示现代工业社会爱欲压抑的发展情况。他以性欲向爱欲的转化扩张为理论起点,主张在劳动和审美的路径中实现爱欲的解放给我们以精神的浪漫情怀感受。文章以立-破-立的思路作为主线,以马尔库塞的经典着作为基础,从对爱欲思想的溯源、爱欲压抑的形成、爱欲压抑的表现、爱欲解放理论的不同实现路径几个方面来梳理马尔库塞的爱欲思想,力求清晰完整地呈现出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的全貌。当然,马尔库塞爱欲解放理论还含有深刻的乌托邦色彩,本文在梳理当前学者对马尔库塞思想的乌托邦性质的分析基础上也将从爱欲概念的非历史性特征与额外压抑等概念的历史性特征对立以及马尔库塞对自由社会的设想不足两方面来论证其思想的乌托邦性质。
康喜彬[4](2020)在《人的困境与审美救赎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当代哲学中的某一派别与马克思,特别是与早期马克思的思想相融合,试图为解决当今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提供方案,并为未来社会设计宏伟蓝图,在这一方面,当代美国着名哲学家、社会批判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赫伯特?马尔库塞是一个突出人物。马尔库塞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最有影响的社会理论家,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曾被赋予西德和美国学生运动“精神领袖”、“青年造反之父”、“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桂冠。甚至被与马克思、毛泽东相提并论,与二者并称为“3M”。他的着作被誉为“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迄今为止最成熟的剖析”。乌托邦社会主义是马尔库塞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他看来,乌托邦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对人的解放、对自由的全新构想,是人的观念变革的先导。它虽然在科学和技术的意义上不可接受,但作为人的意识的可能性却永远存在,并将成为人类解放的一种灵感。马尔库塞一再强调其所倡导的是对传统乌托邦的终结,新的社会发展已经重新定义未来的乌托邦概念。作为一个反潮流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思想是激进的,他思想中的空想成分无处不在。从其哲学和意识形态起源看,他确实继承了西方批判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一般说来,马尔库塞思想有两个基础,一个是海德格尔——黑格尔——马克思构成的哲学基础;另一个是弗洛伊德本能理论与元心理学构成的人类学基础。前者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全面批判”,后者是对理想社会的“重新构建”,这二者构成了其理论发展的两大核心,本文也紧紧围绕这两大核心阐述马尔库塞思想的起源、发展、高潮与归宿。论文内容(从绪论到结论)一共分成五个部分:第1章绪论部分,围绕设定的主题介绍选题背景、阐述研究意义,同时,也涵盖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通过分析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论起源、生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对其思想带来深刻变革的三位导师:海德格尔、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并围绕三位导师创立的哲学流派所涉及的哲学思想予以继承和发展。概括出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思想奠基。第3章侧重表述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分析,多维度揭露物质丰裕背后人性的全面异化。马尔库塞以批判实践的方式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前列,把对哲学、文化、意识形态等理论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状况的批判结合起来。第4章以马尔库塞的“艺术—美学”思想为中心,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为新社会建立而进行的革命这些政治实践问题,与感性解放的审美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了美学思想在其晚期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重建作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体现了其本人的批判立场,将批判矛头完全指向了现世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这种带有浓烈批判色彩的美学理论融合了人类崇尚自由的心理,与人的解放学说串联到一起,由此可见,这一思想建构在马尔库塞哲学思想当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第5章从早期《德国艺术小说》作为学术起点,到晚期代表作《审美之维》的发表,马尔库塞的思想经历了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形式,这是对重新回归早期理论框架的诠释。“审美之维”紧紧抓住了人性之美,以人的解放思想为理论基石,铺筑一条构建“乌托邦”的路径。文章最后,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性解读,论述了其理论的精神意旨和当代价值。当今社会已经缔造了辉煌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科技文明,在这一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被赋予全新的定义,理论价值也渐次升华,这是新时代的大趋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借鉴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研究成果,许多正面、反面的事实告诉我们:理解和研究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有助于我们开辟新的视野,发展新的概念,进入新的境界。在西方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百花园”中,无疑马尔库塞的理论体系是较为引人注目的。所以,在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时,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倾注更多的精力,也自在情理之中。
谢静[5](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赵宇倩[6](2020)在《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接受》文中指出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该学派将人的自由发展放在首位,探索和反思艺术与人生、社会的关联。《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的美学理论着作,在此书中席勒提出以艺术和审美弥合分裂的人性,塑造完整的人,解决现代性危机。由此,《审美教育书简》成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高度发展实现了世俗社会的祛魅,同时也带来了科层化的社会控制。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象征着自由与解放的理性,演变为束缚人性发展的工具理性,日益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对现代社会危机与出路的思考中,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接受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马尔库塞关注《审美教育书简》蕴含的审美解放力量,认为席勒的“游戏冲动”是政治解放的载体。感性权利的恢复能发掘人类的各种潜能,而审美调节则是感觉方式的革命,推动着人类非压抑性秩序的建立。哈贝马斯从现代性审美批判视角出发,认为《审美教育书简》是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强调了艺术的公共特性,在席勒视野中,艺术是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的“中介形式”。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解读,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继承并发展了席勒的批判理论。席勒认为现代社会是钟表机械式社会,人成了专门知识的代名词,二者接受了席勒的异化批判思想,马尔库塞批判单向度社会、单向度人;哈贝马斯从生活世界领域出发、发现交往的异化。席勒对碎片人成因的分析隐含了对现代社会理性过度膨胀的反思,二者认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理的科层化,理性发展成了工具理性,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他们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工具理性。席勒试图通过艺术拯救人性,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二者发展了席勒的审美救赎思想,马尔库塞主张改造人的感性,以新感性的感受方式构建审美之维,消除分裂的人性,建立新社会;哈贝马斯从生活世界中的交往领域出发,期盼构建交往理性世界。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接受,二者强化了审美的政治潜能,为现代性政治美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审美解放论,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再认识。但这一接受也存在局限:他们过度推崇艺术和审美的政治潜能,忽略席勒对艺术与美的超越性的认识;无论是席勒还是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他们的思想空想色彩显着,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审美乌托邦。
王丹婷[7](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乔浩博[8](2020)在《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他在不同时期的乌托邦思想得出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有别于传统乌托邦思想的结论。将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有机结合是贯穿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始末的一条线索,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域中有重大影响力。想要全面深入了解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就必须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马尔库塞思想进行研究梳理。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马尔库塞对社会主义的展望过于“乌托邦化”;在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影响下,马尔库塞对乌托邦有了初步的正确认识,这为其后来的乌托邦理论打下基础。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在其早期文本中逐渐萌芽,认为”劳动解放”是实现乌托邦的重要途径,此后《爱欲与文明》中的乌托邦思想重心转为了“爱欲解放”,强调非压抑性文明的建立可以使乌托邦变得现实和具体,但在爱欲解放论的后期却陷入了“心理学乌托邦主义”的境地。在60年代末,马尔库塞的研究重点逐步从纯粹的哲学、心理学转为以艺术决定革命成败的“具体乌托邦”,提出了用“新感性”代替本能,利用审美革命取代本能革命,就此,马尔库塞从批判者变为了浪漫主义者。总的来说,马尔库塞一生都在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之间的联系,尝试使二者能够有机结合,从而创新出一种能够适用于当代社会、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最终让其引导人类解放,走向自由的生活。虽然说他的这种思想偏向于浪漫的幻想,但是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要时刻保持批判和创新的学术探究精神。
朱冲冲[9](2020)在《审美与否定的双重奏 ——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世界完全被技术掌控,异化成为社会常态;二是新的美好世界出现,社会和谐自由地向前发展。出于对第一种可能性的思虑,马尔库塞急切地寻找能够消除异化的方式,而对“否定”意义的研究成为其理论的起点,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即是他初期的研究成果。从第二种可能出发,马尔库塞意识到改变社会不仅要消除异化,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世界。在马尔库塞看来,外在的暴力革命不能真正变革现实,要想彻底打破技术极权的控制,必须从意识入手,依靠美建设非压抑性的文明社会。审美艺术的否定力量以及对艺术世界的美好构想,推动着马尔库塞否定性美学思想的形成。研究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思想,主要涉及两个问题:拯救异化社会的希望在哪里?社会的未来走向是怎样的?本文以这两个问题为线索,探寻马尔库塞的理论建构过程。从否定性美学思想的起源、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否定性的美学思想体系、否定性审美乌托邦世界四个方面,揭示马尔库塞否定性美学思想的内涵。第一,从否定性的美学思想起源看,马尔库塞深受海德格尔、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席勒等人的思想影响。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奠定了马尔库塞“以人为本”的理论研究基础。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特质,带给马尔库塞“否定性”的理论支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能学说相综合,初步形成了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另外,以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让马尔库塞重新感受到审美的重要性,希冀以审美的力量解放社会。第二,从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看,社会批判革命是马尔库塞前期的探索成果,旨在拯救社会异化。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异化现状,揭示出社会的整体异化;从个体的否定性思维、爱欲本能和劳动异化出发,批判了资本社会对个体的压抑。正是基于社会和个体的全面异化,马尔库塞提出了否定革命,为既存现实开出了解放爱欲、文化、思维的药方。第三,从否定性的美学思想体系看,否定性的社会批判革命未能让否定力量作用于异化社会,而审美艺术作为否定力量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桥梁,庇护着否定性的革命力量的存在。外在的语言、审美形式和内在的异在性、自律性,使得艺术能够独立于异化社会。审美艺术对思想意识的影响能够打破理性的控制,赋予社会以新感性。简言之,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思想找寻的救赎之路就是审美艺术。最终,否定性美学思想体系在审美乌托邦中得以完成,并指向一个自由解放的艺术型新社会。因为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幸福、快乐的自由世界,是以美为标准建构的乌托邦。换言之,马尔库塞希望艺术世界能够投射到未来的现实中。然而,审美乌托邦既体现着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关怀,也是其理论的缺陷所在。
张龙[10](2020)在《压抑与解放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以追求人的解放为旨归,对其所处的时代进行深刻的批判,不仅蜇痛其所处的时代,而且警醒当下时代。本文以人的压抑和解放为主题,立足马克思实践哲学,以文化哲学为视角,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马尔库塞着作、论文和对话访谈录,对其思想体系进行创新解读,对其概念进行新的诠释来研究人的压抑和解放问题,以求为当下人的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人的解放是一项历史课题。马尔库塞对人的解放的探寻,既是其个人命运经历,也是其所处时代的折射。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危机,他探索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随着政治存在主义的崛起和二战的爆发,他改弦易张与存在主义划清界限,试图复活黑格尔哲学来激活马克思主义,以抨击法西斯主义。战后,发达工业社会将压抑从意识领域深化到本能领域,制造了单向度的人。面对发达工业社会强大的统治力,他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弥补马克思人学思想,以抨击阶级斗争给人带来的压抑,并在绝望中流露出一丝希望,诉诸艺术与自然构建新感性,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压抑与人的解放一样,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当下,人的压抑是人类有史以来压抑的积聚,人类社会开始便是压抑的开始,最原始的压抑是父权的形成。自父权形成以后人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不断的推翻父权,但每次争取自由的革命斗争最终演变成新父权。原始父权—宗族制度—宗教文化—理性文化,这一文化发展历程在解放人的同时也在给人戴上新的枷锁。近代以来,将技术理性视为解放的力量。发达工业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解放了人肉体,但技术理性同时也为统治提供了新形式。实证主义为技术理性统治提供了哲学基础。存在主义虽然反抗技术理性统治,但是政治存在主义为法西斯主义崛起提供了理论支撑。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完全驱逐了人的否定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高级奴隶。高级文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压抑进行了最后的抗争,但最终也只好选择顺从。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压抑也在不断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深入历史,关注具体历史中的具体人的存在,从而实现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现实中实现解放,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思想厚重的历史感。面对发达工业社会,压抑内化到本能领域,人已经丧失反抗和批判意识。马尔库塞通过考古人类史上的解放学说,重构科学、形而上学和艺术的关系,提出新感性、新科学和乌托邦的解放愿景。在人的解放问题上,当代学者更多诉诸于社会制度的力量,倡导通过构建新社会来实现人的解放。但人终归是人,不是物,这种简单的新瓶装老酒的革命方式,无非会给人带来新的压抑。只有人自身的新感性才有新社会的诞生,新感性的培育必然使美学成为解放的力量和途径,诉诸于审美,唤起人的反抗意识,消解人的压抑,实现人的解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也是马尔库塞晚年审美乌托邦的核心思想。审美确实能够排解内心的烦闷,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的压抑,但是却不能从根源上消灭人的压抑。通过审美来实现人的解放是对压抑的宽容,也是对压抑的无能为力。马尔库塞对人类社会压抑的深刻分析,丰富了人本主义新内涵,推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高扬了哲学的文化批判精神,对实现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其没有看到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质,使其解放理论给人以一种幻想。他的确对时代做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诊疗,但是在关键时刻给人开错了药方。其新技术内部含有技术与人自然组织的冲突,通过审美培育人的新感性没能跳出极权主义的窠臼,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忽视了受众性。立足马克思实践哲学,对比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压抑和解放”的探索要实现人的解放,就要坚持马克思的实践:立足生产实践、坚持生态实践、发展审美实践、深化交往实践,坚持劳动、自然、审美、交往二重性的统一性。人是现实的存在,存在即有压抑,因此,解放之路是未尽之路。人是目的的存在,存在即追求解放。人虽然不能彻底消除异化,获得绝对意义的解放,但是能够在异化中减少异化,获得相对意义的解放。富裕社会仍需要批判性力量,燃起解放的希望,奔向乌托邦。纵观马尔库塞一生及其所处时代,他以独特的视角将爱欲本能、存在主义、理性辩证法与马克思异化劳动相结合来追踪人类历史上的压抑。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心理各个领域进行的全面深刻而系统的批判,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警戒意义,启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爱欲解放与现代文明——评《爱欲与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欲解放与现代文明——评《爱欲与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二、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背景 |
第一节: 古典哲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问题 |
一、早期神话时代:诗性思维下的厄洛斯及其权利表征 |
二、自然哲学时代: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下的阿佛洛狄忒形象 |
三、理性时代:早期柏拉图哲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哲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问题 |
一、观念论哲学中的爱欲缺失及其政治批判性的式微 |
二、实证主义及实用主义哲学的超越性的丧失 |
三、具体哲学:马尔库塞与胡塞尔及海德格尔的分歧 |
第三节: 从现代性批判角度看“爱欲-政治”思想问题 |
一、“技术-政治”的单向度性 |
二、“技术-政治”:刺激快感与压抑爱欲 |
三、高雅艺术的俗化趋势与肯定性文化的生成 |
第二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路径 |
第一节: 爱欲缺失及其弥补 |
一、前期尝试融合黑格尔、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理论的尝试 |
二、辩证的技术观:“技艺”与“技术” |
三、后期马尔库塞的精神分析和美学转向 |
第二节: 爱欲本能结构: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的发现及改造 |
一、将弗洛伊德爱欲理论哲学化 |
二、将弗洛伊德爱欲理论历史化 |
三、爱欲本能结构的发现与马尔库塞的先验转向 |
第三节: 古典爱欲哲学观的现代新解 |
一、对俄尔浦斯和那喀索斯神话的弗洛伊德式的解读 |
二、对早期柏拉图哲学传统的回归 |
三、满足的逻各斯:一种文明辩证法 |
第四节: 爱欲作为审美的政治:对马克思理论的吸收 |
一、操作原则、异化劳动与“技术-政治” |
二、快乐原则、自由消遣与“爱欲-政治” |
三、“爱欲-政治”:一种审美性的政治 |
第三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实践路径及其矛盾性 |
第一节: 本能结构的革命:实现“爱欲-政治”的根本层面 |
一、本能结构革命与现象界革命 |
二、本能结构革命与审美之维 |
三、审美之维的爱欲性质及其双重政治潜能 |
第二节: 超越与否定:高雅艺术的政治革命潜能 |
一、艺术的超越性:对德国古典美学审美形式观的吸收 |
二、艺术的否定性:黑格尔的遗产与对阿多诺思想的吸收 |
三、在超越中介入:艺术即政治实践 |
第三节: 分裂的马尔库塞:“爱欲-政治”的多重矛盾与实践性难题 |
一、两个“人”的概念及其矛盾 |
二、作为理论建构重心的哲学与成对的概念范畴体系 |
三、“爱欲-政治”的实践性难题:一场抽象思辨与政治实践的错位的对话 |
第四章: 马尔库塞“爱欲-政治”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从爱欲本体论到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 |
一、“爱欲-政治”的哲学、美学史意义 |
二、爱欲本体论与爱的“两”——从马尔库塞到巴迪欧 |
三、艺术自律革命论与审美体制理论——从马尔库塞到朗西埃 |
第二节: 从自然革命到生态马克思主义 |
一、“爱欲-政治”的生态意义 |
二、虚假需求与满足的限度——从马尔库塞到威廉·莱斯 |
三、理性的爱欲化与生态理性——从马尔库塞到安德列·高兹 |
第三节: 从“爱欲-政治”到“死欲-政治”、友爱政治 |
一、“爱欲-政治”的政治意义 |
二、“爱欲-政治”与“死欲-政治”——从马尔库塞到丹尼尔·曹 |
三、“爱欲-政治”与友爱政治——从马尔库塞到德里达 |
结语: “爱欲-政治”思想的具体内涵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2.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负面影响的加深 |
2.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对科技发展依赖性的增强 |
2.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
2.1.4 批判意识的兴起与文化工业的诞生 |
2.2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的理论区分 |
2.2.4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思想 |
第3章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 |
3.1 科技异化的表现 |
3.1.1 虚假背后的真实 |
3.1.2 单向度社会的出现 |
3.1.3 单向度人的生成 |
3.2 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技术理性 |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 |
3.2.2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
3.2.3 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 |
3.3 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
3.3.1 新技术与新科学之熵 |
3.3.2 革命新理论的实践运用 |
3.4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评析 |
3.4.1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 |
3.4.2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第4章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 |
4.1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4.1.1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
4.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
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建构 |
4.2.1 马尔库塞对技术中立论的批判 |
4.2.2 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
4.2.3 科技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
4.2.4 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操控 |
4.3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比较评析 |
4.3.1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一致性 |
4.3.2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主要分歧 |
4.4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评析 |
4.4.1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4.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局限性 |
第5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
5.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 |
5.1.1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形成基础 |
5.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
5.1.3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 |
5.2 马尔库塞的技术生态思想 |
5.2.1 问题的提出—生态危机理论 |
5.2.2 问题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 |
5.3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评析 |
5.3.1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3.2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
第6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
6.1 树立完整理性的科技观 |
6.1.1 正确的科技观 |
6.1.2 和谐的自然观 |
6.1.3 理性的消费观 |
6.2 重视科技的人文与伦理内涵 |
6.2.1 科技发展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
6.2.2 科技发展须加强科技伦理的规约 |
6.3 塑造和培养否定性思维 |
6.3.1 否定性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
6.3.2 “否定性”丧失的现状分析 |
6.3.3 积极培养否定性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爱欲”思想溯源 |
第二章 马尔库塞的“爱欲压抑”理论 |
2.1 爱欲压抑的形成 |
2.2 “爱欲”压抑的表现:“单维人”的发展图景 |
2.2.1 单向度的社会与政治 |
2.2.2 单向度的文化 |
2.2.3 单向度的语言 |
2.2.4 单向度的思想 |
第三章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 |
3.1 爱欲解放的理论途径 |
3.1.1 从性欲到爱欲 |
3.1.2 从爱欲到死欲 |
3.2 爱欲解放的现实路径 |
3.2.1 劳动的路径 |
3.2.2 审美的路径 |
第四章 “爱欲解放”理论的乌托邦性质分析 |
4.1 当前学界对马尔库塞“爱欲解放”理论的乌托邦分析 |
4.1.1 当前学界对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的乌托邦分析 |
4.1.2 对马尔库塞有关技术思想误会的澄清 |
4.2 对马尔库塞“爱欲解放”理论乌托邦性质的论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的困境与审美救赎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思想奠基 |
2.1 关注“人的存在”的哲学认知 |
2.1.1 胡塞尔现象学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
2.1.2 存在论直观范畴与“存在”系词 |
2.1.3 对具体哲学的追求 |
2.1.4 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扬弃 |
2.2 劳动的异化,生命的贬损 |
2.2.1 从存在主义哲学到具体哲学的转变 |
2.2.2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析 |
2.2.3 异化劳动理论的衍变 |
2.3 人性的升华与本能理论 |
2.3.1 关于人的生物本能理论 |
2.3.2 “额外压抑”产生变革社会的必要性 |
2.3.3 “非压抑性升华”社会的理想模式 |
2.3.4 美学理论与政治实践的提出 |
第3章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人的困境”的批判性认知 |
3.1 马尔库塞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
3.1.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 |
3.1.2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兴起 |
3.2 经济领域批判 |
3.2.1 病态的富裕社会 |
3.2.2 劳动关系的异化 |
3.2.3 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 |
3.3 政治领域批判 |
3.3.1 没有反对派的政党 |
3.3.2 新的控制形式 |
3.3.3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
3.4 文化领域批判 |
3.4.1 意识的操纵 |
3.4.2 艺术的失落 |
3.4.3 语言的滥用 |
第4章 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的路径选择 |
4.1 重建感性审美王国 |
4.1.1 新感性观的提出 |
4.1.2 培育新感性的必然性 |
4.1.3 艺术的新感性理论 |
4.2 自然的审美解放 |
4.2.1 自然解放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
4.2.2 自然解放与新感性的关系 |
4.2.3 自由、感性引导自然的真正解放 |
4.3 艺术革命的审美之路 |
4.3.1 艺术的政治实践 |
4.3.2 艺术的资本主义秩序 |
4.3.3 艺术的颠覆力 |
4.3.4 艺术的现实形式 |
第5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的评析与启示 |
5.1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论缺失 |
5.1.1 对科技异化的误解 |
5.1.2 对主观感性的偏重 |
5.1.3 对革命主体的迷思 |
5.2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意旨与现实意义 |
5.2.1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意旨 |
5.2.2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对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5)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
一、发达工业社会 |
二、苏联社会 |
三、纳粹极权主义 |
四、肯定性的文化 |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
二、艺术与革命 |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审美教育书简》的研究现状 |
0.2.2 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与席勒的思想关联研究 |
0.3 研究内容、意义与创新 |
第1章 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接受《审美教育书简》的语境 |
1.1 晚期资本主义的控制 |
1.2 工具理性的膨胀与扩张 |
1.3 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
第2章 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对《审美教育书简》的诠释 |
2.1 《审美教育书简》借助审美的解放力量重建文明 |
2.1.1 “游戏冲动”是政治解放的载体 |
2.1.2 审美调节是感觉方式的革命 |
2.2 《审美教育书简》是现代性审美批判的纲领性文献 |
2.2.1 席勒强调了艺术的公共特性 |
2.2.2 艺术是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的“中介形式” |
第3章 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对《审美教育书简》理论命题的继承与发展 |
3.1 异化描述的继承与发展 |
3.1.1 钟表机械式社会描述 |
3.1.2 单向度社会与单向度的人 |
3.1.3 交往的异化 |
3.2 工具理性批判的强化 |
3.2.1 文明的发展与碎片人的形成 |
3.2.2 技术理性与意识形态控制 |
3.2.3 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
3.3 审美救赎思想的推进 |
3.3.1 审美王国的构建 |
3.3.2 新感性与新社会 |
3.3.3 交往理性世界 |
第4章 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接受《审美教育书简》之反思 |
4.1 接受的积极意义 |
4.1.1 为现代性政治美学的构建奠定基础 |
4.1.2 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审美解放论 |
4.1.3 促进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再认识 |
4.2 接受的局限性 |
4.2.1 过度推崇艺术和审美的政治潜能 |
4.2.2 空想色彩显着,脱离社会现实 |
4.2.3 相对忽略了艺术与美的超越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
3.1 生态危机思想 |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
3.2 生态批判思想 |
3.2.1 生产批判 |
3.2.2 意识形态批判 |
3.2.3 文化批判 |
3.2.4 技术理性批判 |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
4.1 自然解放思想 |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
4.2 人性解放思想 |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8)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布洛赫希望哲学 |
第三节 乌托邦主义的现代性困境 |
第二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萌芽 |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中的乌托邦思想 |
第二节 《论快乐主义》中的乌托邦思想 |
第三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形成——“爱欲解放” |
第一节 爱欲解放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
第二节 爱欲解放的核心——解放劳动 |
第三节 爱欲乌托邦的批判 |
第四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向艺术和浪漫主义的转变 |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中的乌托邦思想 |
第二节 马尔库塞对乌托邦的反思 |
第三节 乌托邦思想转变——艺术中的“新感性” |
第五章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专着类 |
(二)中文论文类 |
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一)个人简介 |
(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审美与否定的双重奏 ——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否定性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演进 |
否定性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尔库塞否定性美学思想的起源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回归人的存在 |
一、被遮蔽的死亡存在 |
二、此在本质的异化 |
第二节 黑格尔:理性中的否定 |
一、自由的变革 |
二、超越与新生 |
第三节 人性异化与爱欲解放 |
一、具体的人的异化 |
二、解放本能爱欲 |
第四节 完整人性的政治构想 |
一、追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二、审美的圆满与自由 |
第二章 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一节 单向度社会 |
一、消费社会的技术控制 |
二、官僚体制的技术极权 |
三、文化的商品化和庸俗化 |
第二节 个体的异化 |
一、否定性思维的丧失 |
二、本能爱欲的压抑 |
三、异化劳动下的工具人 |
第三节 否定的革命形式 |
一、爱欲革命:回归本真自由 |
二、现实革命:拒绝既存秩序 |
三、非现实革命:艺术与幻想的快乐 |
第三章 否定性的美学思想体系 |
第一节 肯定文化与艺术 |
一、分裂:肯定文化与否定艺术 |
二、压制:普遍文化扭曲否定思维 |
三、寻找:文化与艺术的内在否定 |
第二节 艺术与革命 |
一、陌生语言与形式的感官冲击 |
二、异在艺术的思维变革 |
三、自律:庇护真理与革命 |
第三节 新感性的审美救赎 |
一、审美想象对压抑的反抗 |
二、新型审美政治革命 |
第四章 否定性审美乌托邦世界 |
第一节 非压抑的文明新社会 |
一、艺术融于现实 |
二、真善美的现实化世界 |
第二节 否定美学的价值与局限 |
一、美塑造完整人性与人格 |
二、艺术革命的虚幻与不可行 |
三、以审美观照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压抑与解放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与预期 |
第2章 前技术文化时期人的压抑 |
2.1 压抑性文化的起源 |
2.1.1 爱欲的压抑 |
2.1.2 统治的分工 |
2.1.3 死亡辩证法 |
2.2 理性文化的统治 |
2.2.1 统治的逻各斯 |
2.2.2 统治的辩证法 |
2.2.3 具体的辩证法 |
2.3 统治下的幸福 |
2.3.1 屈从统治的外在幸福 |
2.3.2 服务统治的内在幸福 |
2.3.3 人潜能实现的本真幸福 |
第3章 技术理性文化时期人的压抑 |
3.1 统治的新形式 |
3.1.1 技术理性的统治 |
3.1.2 技术理性筑台总体独裁主义 |
3.1.3 意识形态的操控 |
3.2 丧失否定性的存在 |
3.2.1 否定性的缺失 |
3.2.2 马克思解放理论的探寻 |
3.2.3 压抑性心理机制内化 |
3.3 高级文化的历史选择 |
3.3.1 哲学否定性丧失 |
3.3.2 美学批判性遗失 |
3.3.3 人的解放的历史考古 |
第4章 人的解放的新探寻 |
4.1 解放的愿景 |
4.1.1 人的新感性 |
4.1.2 社会的新技术 |
4.1.3 审美的乌托邦 |
4.2 解放的理论构建 |
4.2.1 社会主义的理想构建 |
4.2.2 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 |
4.3 解放的实践路径 |
4.3.1 新左派实践的反思 |
4.3.2 实现历史选择可能性 |
4.3.3 通往解放的美育之路 |
第5章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审视 |
5.1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的价值 |
5.1.1 开拓人本主义新视角 |
5.1.2 推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兴起 |
5.1.3 高扬哲学的文化批判精神 |
5.2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的缺失 |
5.2.1 新科技的抽象性 |
5.2.2 单向度理论的单向度 |
5.2.3 审美理论的内在冲突 |
5.3 实践是解放之路 |
5.3.1 人是实践的存在 |
5.3.2 科技实践是人的解放的基础 |
5.3.3 生态实践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
5.3.4 审美实践走向乌托邦 |
5.3.5 交往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解放之路是未尽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爱欲解放与现代文明——评《爱欲与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尔库塞美学中的“爱欲—政治”思想研究[D]. 陈杰. 山东大学, 2021(02)
- [2]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12)
- [3]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研究[D]. 王丹. 兰州大学, 2021
- [4]人的困境与审美救赎 ——马尔库塞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康喜彬. 吉林大学, 2020(03)
- [5]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6]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接受[D]. 赵宇倩. 湘潭大学, 2020(02)
- [7]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8]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探究[D]. 乔浩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9]审美与否定的双重奏 ——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研究[D]. 朱冲冲. 河南大学, 2020(02)
- [10]压抑与解放 ——马尔库塞文化哲学研究[D]. 张龙.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