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VRML的母线槽布线CAD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冲[1](2020)在《面向BIM的母线自动设计技术研发》文中研究指明母线在现代化建筑的高低压配电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母线系统的设计仍然以人工方式的二维绘图为主。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建筑模型的数字化程度大大提高,现有的母线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三维建筑信息集成和设计自动化的要求。本文在BIM软件平台上,针对母线设计的工程实际,在现有计算机智能算法的基础上,对三维环境下母线自动化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解决了母线自动布局和自动分段问题,开发了从布局设计到BOM生成的全流程母线自动化设计软件。论文的相关工作促进了母线行业融入BIM的发展潮流,对提高母线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在分析和总结现有母线设计方式及核心问题的基础上,面向BIM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基于Revit平台的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方案和总体框架。(2)针对母线设计工程实际,在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母线的自动布局算法。该算法提出了基于corner点的扩展策略,解决了原始RRT*算法节点扩展方向随机的问题,使得生成的母线路径平直,满足工程需求。此外,采用贪心算法对母线路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得回路总长度最短,弯头最少而且能够满足工程中对母线朝向的特殊要求。最后通过和RRT*算法、BRRT*算法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并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可行性。(3)根据母线安装和制造方面的要求,总结并提炼出母线分段问题的变量和约束,建立了针对母线分段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在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决策变量按照回路段进行局部变异的策略,解决了NSGA-II算法在处理母线分段的标准长度最多和非标弯头最少这两个优化目标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种群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对于母线分段问题,本算法和相关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本算法在可行解的质量和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4)作为以上各项研究成果的工程实践和验证,基于Revit平台采用C#开发了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该系统覆盖了从布局设计到BOM生成的完整母线设计流程。通过获取Revit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建立了母线布局环境,并利用所开发的自动布局算法以及自动分段算法,实现BIM平台下的母线自动化设计。设计结果采用Revit的族实例呈现,并由Revit平台实现BOM的输出。
赵柏萱[2](2014)在《面向复杂产品的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与仿真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管路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管路的合理布局及优化是保证复杂机电产品可靠运行的前提。由于在复杂产品的管路系统布局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管路的可制造性、稳定性、强度和流阻等一系列跨专业问题,工程中常常因考虑的影响因素复杂,导致如何在缩短管路系统布局设计时间的情况下保障布局设计质量成为工程难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复杂产品中的管路布局设计效率和质量的难题,对复杂产品中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相关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提高管路系统的布局设计效率和质量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和数字化工具。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在管路布局设计、管路系统优化、管路装配与拆卸仿真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复杂产品中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技术的总体框架,并给出了该技术的概念、内涵、典型的业务流程以及技术体系。(2)通过分析管路系统零件数字化表达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以通径为核心的管路数字化模型表达方法。将功能相似、工作环境和传输介质相同的相互连通的管路系统零件定义为一个管路通径,并以此为核心对管路系统进行数字化表达,改变了传统的以单根导管为核心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实现了管路系统零件信息模型、几何模型、碰撞模型以及虚拟实体模型的建立,为管路数字化布局与仿真业务的实现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持。(3)为了提高管路布局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管路自动布局方法,快速建立了管路系统的无干涉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交互式布局方法对布局结果进行修正,并通过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管路自动优化算法对管路布局中的各类工程约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在实现快速布局的同时,保证管路布局的质量。(4)针对管路布局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工程约束,建立了管路系统自动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布局结果的综合评价。通过一阶谓词表示法建立了可扩充可定制的管路布局知识库;在此基础之上,引入ASP知识推理机对管路的布局设计结果进行推理求解,并基于管路数字化模型的数据结构设计自动评价算法,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反馈到管路布局模块中,指导管路布局结果的优化。(5)针对目前管路可装配性和可拆卸性验证困难的问题,研究了管路系统的装配与拆卸仿真技术。采用一种基于层次链的方法对管路装拆过程进行建模,实现了装拆过程信息的储存与管理;通过对管路零件几何特征的分析,对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管路零件装拆路径的自动生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拆卸约束关系图的管路装拆序列自动生成技术,实现了管路系统零件的装配与拆卸过程仿真。(6)基于以上成果,设计并开发了应用软件的原型系统,并结合中航商飞合作项目中的飞机发动机液压管路系统布局设计,对论文提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李勤顺[3](2012)在《基于OGRE的母线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线槽在现代化工业厂房的高低压配电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往国内外母线槽厂家基本都是通过手工方式完成母线槽系统的设计和绘制,其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施耐德(广州)母线有限公司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开发了一套母线槽设计系统,便于快捷高效准确地完成母线槽的三维设计。目前该软件系统已经在香港地区及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软件只是由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平面图(包含母线槽安装现场的各种建筑物、电气设备等数据)进行母线槽的三维设计,不能在设计过程中显示母线槽周围的工作环境,无法表现出母线槽和建筑物及周边电气设备等之间的关系,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尤其当遇到母线槽之间相互交错和遮挡等复杂情况时,更是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论文以施耐德母线槽设计系统为背景,以该系统设计的某厂房母线槽布线图为应用实例,借助OGRE软件开发平台,对母线槽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一套具有较高实时性、较好交互性、较强真实感的母线槽布线虚拟现实系统。该系统在展现母线槽三维空间走向的同时亦可表现出母线槽系统和建筑物及周边电气设备等之间的关系,使得母线槽设计变得直观、方便,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论文首先指出了当前基于OGRE虚拟现实三维建模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基于OGRE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框架的优点。紧接着,对实现三维建模框架所需的各种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AutoCAD模型和虚拟现实模型的数据交互研究、任意平面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研究、进程通信及Serialize数据读写技术研究、OGRE中动态建模及实体表面材质附着技术研究等。然后,在研究了各种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辅助母线槽三维布线设计的桌面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解决方案,为具有类似功能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借鉴途径。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之上,本文亦尝试将OGRE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用于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之中,以某小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为应用实例,对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中的三维建模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李纯军[4](2011)在《基于A*算法的多管线通道化自动敷设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电子制造装备生产中存在大量的线缆、管路敷设设计问题(简称“管线敷设”)。实现管线自动敷设有利于提高电子制造装备管线敷设效率、降低敷设成本,对提高电子制造装备设计质量、缩短制造周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电子制造装备为对象,围绕着管线自动敷设方法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在分析电子制造装备管线敷设空间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离散化的敷设空间数学模型;针对敷设空间不同位置走线可行程度不同的问题,设计了敷设空间栅格三级可行权值化的方法;针对电气设备布局改变空间可行权值问题,采用了坐标转换的方法来求电气设备布局位置、接口点坐标,以及空间可行权值修改方法。然后,在分析一般管线敷设约束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子制造装备管线敷设规则,建立了管线敷设中各种点、线关系的数学表达,并引入到敷设规则中得出单根管线敷设的约束模型,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多管线敷设时形成通道的特点,重点构建了多管线通道化敷设的约束模型。再者,分析了A*算法的优点和在多管线通道化敷设中的不足,重点针对不足做了改进:在A*算法估价函数中引入了空间可行权值因子、通道权值因子和管线折弯评价项,在算法流程中加入了对连接点、管线端口外伸长度、管线刚性等约束的处理,在数据结构上采用最小二叉堆来提高算法搜索速度。最后,在归纳多管线通道化自动敷设实现步骤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多管线敷设实例,实例分四组测试了不同约束下的路径搜索结果,通过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刘珊[5](2010)在《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研究》文中提出变配电设计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通常是使用AutoCAD等辅助绘图工具完成的。然而建筑物变配电工程的设计目前还停留在使用辅助绘图技术进行单纯绘图或解决某些计算问题的初级阶段,无法实现绘图、计算、分析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的智能化设计。本文分析了智能化设计和变配电CAD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建筑物变配电设计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图形平台、信息模型及专家系统的构建实现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思想及解决方案。系统在AutoCAD对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图示化技术和ActiveX技术进行了图形平台的构建,通过对电气图元进行封装,设计构建了表达电气设备特征的电气图元库,同时解决图元实体对象与后台数据的动态关联问题。针对建筑物变配电设计内容繁多、结构复杂、数据量大等特点,本文利用信息化建模技术,通过电气图元与工程信息参数的绑定,数据库的构建及数据表的设计,实现了带参数的变配电工程模型的构建,为建筑物变配电设计提供一个完整的可用于计算、分析以及信息管理的表达方式,解决了设计阶段的信息流失、图纸与信息相分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专家系统基于规则及实例的推理方式实现智能化绘图和分析计算的思路及实现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建筑物变配电设计标准、规范、经验的知识表示,以及知识库、规则表和推理机的设计,构建了变配电设计专家系统,并通过对建筑物变配电设计内容、原则的分析以及各计算模块的设计实现智能绘图、分析和计算,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设计。本文以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作为图形平台,采用VBA及LISP进行交互式编程,结合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信息化建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绘图、计算、分析及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平台。本文的研究能够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建筑物变配电工程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促进变配电设计技术向智能化和标准化方向的发展。
封海波[6](2009)在《机械设备管路自动敷设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管路在汽车、舰船、化工、航天、航空等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由于这些机械设备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集成性高和内部装配空间小等特点,管路敷设严重地制约着这些机械设备的研制速度和生产周期。长期以来,机械设备中的管路敷设设计(PLD)主要是由人工完成,这使管路敷设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的实践经验。虽然管路人工敷设设计过程简单,但是随着机械设备多样性的增加,管路敷设设计呈现出随机性、模糊性以及动态性特点,管路人工敷设设计已经不能适应设计周期短、优化程度高、易于实施等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设计方法为机械设备管路敷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新的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敏捷制造(AM)、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依靠这些数字化虚拟技术,机械设备管路敷设设计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通过在数字化技术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机械设备管路敷设设计不仅可以避开人工敷设管路的复杂劳动,而且缩短了管路敷设周期,减少了开发成本,同时还能提高管路敷设质量。目前管路敷设设计在如下方面存在缺陷:可实施性,优化性和复杂性。针对可实施性的不足,本文提出混沌栅格预处理模型。根据预处理模型的目的,给出预处理模型的性质。基于混沌过程理论构造混沌栅格预处理模型。针对工程应用的需要,分别提出规则体预处理模型,规则面预处理模型,非规则体预处理模型和非规则面预处理模型,并给出应用示例。在管路敷设设计中,管路敷设设计的约束条件和优化评价标准是不容忽略的,尤其对于管路优化性要求。在优化评价标准中,本文基于管路在实际工程中的敷设要求,分别给出简单管路成本评价标准,复杂管路成本评价标准,简单管路运行评价标准和复杂管路运行评价标准。基于混沌栅格预处理模型和管路自动敷设问题的定义,提出管路敷设设计解空间的表达方法。针对管路敷设约束条件,本文给出基于预处理模型的约束实现。然后,本文对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粒子群算法优化速度慢、早熟现象明显等问题,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通过引入人口迁移的思想,在保证算法收敛性的同时,使M-PSO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速度和优化效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并利用试验方法确定M-PSO算法中的参数设置。基于M-PSO算法,针对复杂管路运行代价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流动阻力损失的管路自动敷设算法;针对分支管路敷设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流动阻力损失和成本评价的分支管路自动敷设算法。对于多管路协同敷设,本文提出协同管路自动敷设算法。在协同敷设算法中,通过改造M-PSO算法,引入四种协同算子,实现多管路协同敷设设计。最后,本文在Unigraphics NX环境下,利用UG/Open API和VC 6.0开发管路敷设系统软件。
李伟平[7](2007)在《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研究及其在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全球化要求CAD技术朝着异构环境下的协同CAD方向发展。本文并在系统总结现有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领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地阐述了基于异构的协同CAD系统的基本内涵、体系结构和相关的关键技术,提出利用集中式与复制式各自的优点,建立混合式协同CAD系统,并对异构系统之间基于特征的数据交换方法、数据表达和传输机制、以及消息的路由及处理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2.在分析基于特征的商业化CAD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隐式特征表达的增量式数据交换框架,依此建立了标准特征库,详细讨论了特征元素、特征结构、特征历史以及坐标系的表示方式。为满足车身设计的需要,在归纳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几何的曲面特征的表达方法。3.在特征参数化定义域直接引用B-Rep域中的拓扑实体是以往永久命名方法固有的缺陷。本文提出基于特征解决方案:为特征面建立统一的命名方法,并规定在建模过程中特征面的名字不变;建立拓扑实体与特征面之间的表达关系,在特征参数化定义过程中引用由特征面表达的拓扑面,解决基于特征的协同CAD中拓扑实体永久命名问题;给出提出参考面的概念,用于解决拓扑面、拓扑边分裂和多重交线等问题引起的引用模糊问题。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拓扑面、拓扑边匹配的方法。4.在分析已有的复制式协同设计系统并发控制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特征各种复杂的关系,给出了协同设计中并发冲突的定义;在研究CAD特征空间关系和依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特征为并发控制的基本单元,设计了复制式结构下协同设计的并发控制模型。根据实际协同设计的需要,设计了与本地CAD系统低耦合的协同功能模块。5.在建立产品数据库方面,首先研究了EXPRESS模式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映射方法。重点研究了STEP定义的数据类型向关系数据库映射的规则,包括简单数据类型、命名数据类型、聚数据类型、构造数据类型映射方法,简单、复杂继承关系、引用关系的映射方法。然后,研究了STEP数据库访问接口SDAI的实现技术,针对导航式、存在-依赖式、混合式三种典型的STEP数据访问结构,以产品标识功能单元、物料清单功能单元、产品几何功能单元中的应用对象为例,提出相应的数据访问方法。最后,作为产品数据库的一个应用实例,提出以STEP AP214和AP224应用协议为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桥梁”,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思路,详细探讨了从AP214数据库提取特征信息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VisualC++编程语言和STEP开发工具包ST-Developer进行了系统软件的开发。6.利用CAD软件的VRML接口实现了基于三角曲面模型的设计小组之间的协同观察。首先根据VRML文件给出初始三角曲面的构造方法;在解决多个曲面拼接过程中的顶点相容性问题后,给出了在保证曲面之间达到G1连续的三角B-B曲面构造方法以及网格细分方法,保证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原始CAD模型的形状。
范小宁[8](2006)在《船舶管路布局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船舶管系就像人身体里的血管,有了它,才能使船上各系统的功能得以正常连接和发挥作用,它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内容。同时,管系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条船的经济成本。船舶管系设计由五个连续的阶段组成:初步设计、功能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系统支持信息。管路布局设计是在二维或三维布局空间内寻找满足约束准则,并连接给定起点和终点的管道路径。占有管系详细设计50%的管路布局设计是管系详细设计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船舶管子数量庞大,约束繁杂及布局空间较大,目前在实践中,还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专家去完成。所以,管路布局设计优化非常困难、耗时,与整个船舶在利用先进技术方面相比严重滞后,并已成为制约船舶设计周期的瓶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管路布局设计的自动化和优化对船舶设计质量,缩短造船周期有重要意义。 自二十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对管路布局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先后经历了从二维空间的简单约束发展到在三维空间内的多目标、多约束,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算法,为管路布局设计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和理想的方法。 管路布局设计类似于三维空间内的机器人路径寻优,从理论上讲属于组合优化NP-hard问题。传统优化算法很难在确定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优化效果,因此,对于这类问题,最有力的工具是那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质量较高解的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即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进化机制而发展的后启发式优化算法,是目前影响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进化计算方法之一,由于它的鲁棒性、强有力的随机性和并行性,被广泛而成功地应用到很多复杂的工程优化问题上。本文根据船舶管路布局的特点,构建了用以解决船舶三维管路布局设计的遗传算法,在算法中提出基因间相互链接的变长度的编码方式,及与该编码方式相适应的遗传算子,经仿真验证,取得了较目前用于管路布局优化的遗传算法更好的收敛性能。针对遗传算法的固有缺陷,分析造成其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的根本原因,应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改进措施对杂交率和变异率进行自适应调整,尤其让变异率不但能随个体适应值的不同而改变,而且能随算法进化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并对适应函数及接受算子进行退火处理,以最终形成的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进行管路的布局设计,比所构建的遗传算法在搜索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自然界一直是人类创造力的丰富源泉,近些年来,一些与传统优化算法不同,试图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机制以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仿生算法相继出现,除遗传算法以外,还有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人工鱼群算法等,丰富了现代优化算法,为那些传统
潘宁[9](2006)在《基于Web和PDM的电器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机电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普遍较弱;另一方面,产品的研发,特别是新型机电产品的研发人员和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设计院、高校和极少数的企业,设计资源和制造资源的分配很不平衡。因此,机电产品的创新设计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发展现代制造技术,利用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最新成果对传统制造技术进行提升。为了提升电器产品的设计技术,本文以Web和PDM为基础,搭建了电器产品协同设计平台。 本文论述了当前基于Web和PDM的协同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针对电气行业的特点如何来构建一个基于Web和PDM的协同设计平台。本文从系统的初步分析和框架设计入手,分别介绍了系统的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以及构建系统框架和所需要的相关技术。构建系统平台,建立基于Web的B/W/D三层结构的PDM,采用Mysql数据库建立数据存储模型,实现PDM的功能,利用XML扩展PDM对异构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基于Web的PDM平台之上,利用XML和RDF在系统中构建基于Web Service的Multi—Agent来完成异构数据集成和基于语义的协同设计。针对电器产品协同设计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鲁棒设计和DFx方法(即Design For x,x可为装配、制造、应力、成本、测试等),本文设计了面向电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模型、过程模型、组织模型,利用RDF消息模型,并结合浏览器的插件技术查看图纸,完成电器产品的协同设计。 本文针对电器设计的特点,建立基于Web和PDM的设计平台,采用基于语义的协同设计方法,提高了电器产品设计的效率。
牛忠良[10](2005)在《基于虚拟现实的并行设计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仪器仪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许多并行系统仍然主要基于文本和二维图形,信息交流中产生误解,不能动态交互地改变运动参数,因此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论文是基于Web 和VR 的并行系统可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了并行和分布工程中信息交流的质量。论文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关于并行设计和虚拟现实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并行设计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集成JAVA3D,JAVA 等开放的标准和技术,研究及实现了基于WEB 和虚拟现实的并行设计系统。为了使自主开发的HUST-CAID(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er Aided Industry Design)系统能够进行并行设计功能,对HUST-CAID 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接口,可以比较容易的把HUST-CAID 系统的数据格式转化为JAVA3D 的数据格式。为虚拟现实下的并行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论文提出了一种并行设计的新解决方案,以WEB 作为统一的客户端界面,并且开发一个服务器端来处理客户端发送的信息。在并行图形显示方面,系统提出的是基于XML 来表达模型信息的新方法,并且采用渐进式的显示技术。这种显示方法是基于单分辨率网格的,与多分辨率网格相比更加灵活,不需要进行烦琐的预处理,可以根据用户关注细节的不同来自定义各自的显示模型。此种框架在自主开发的电工仪器仪表辅助造型设计系统HUST-CAID 中逐步实践,取得一定的成绩。满足了HUST-CAID 系统向网络方面扩展的要求。
二、基于VRML的母线槽布线CAD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VRML的母线槽布线CAD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BIM的母线自动设计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母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
1.2 母线设计现状及BIM对母线设计的挑战 |
1.3 母线自动设计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线缆布局设计现状 |
1.3.2 路径搜索算法 |
1.3.3 母线分段设计 |
1.3.4 目前自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方案及总体框架 |
2.1 引言 |
2.2 当前母线设计流程 |
2.3 面向BIM的母线自动设计流程及运行平台 |
2.3.1 面向BIM的母线自动设计流程 |
2.3.2 Revit平台下的母线设计模块 |
2.4 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分析 |
2.4.1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 |
2.4.2 系统主要数据流分析 |
2.4.3 系统功能模块 |
2.4.4 系统架构 |
2.5 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关键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母线自动布局算法 |
3.1 引言 |
3.2 母线自动布局设计 |
3.2.1 母线布局设计和线缆布局设计的区别 |
3.2.2 母线路径搜索问题描述 |
3.2.3 母线路径搜索障碍物的处理 |
3.3 RRT*算法 |
3.3.1 基本RRT算法 |
3.3.2 RRT*算法 |
3.4 母线自动布局算法 |
3.4.1 母线布局设计的约束与优化目标 |
3.4.2 母线走向约束的处理 |
3.4.3 corner点的选择 |
3.4.4 路径优化策略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走向比较 |
3.5.2 收敛性 |
3.5.3 路径优化 |
3.5.4 计算效率 |
3.5.5 工程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母线自动分段算法 |
4.1 引言 |
4.2 母线分段问题 |
4.2.1 分段工程背景 |
4.2.2 分段规则与参数 |
4.3 NSGA-II算法 |
4.3.1 多目标优化问题概述 |
4.3.2 NSGA-II算法 |
4.4 分段问题的数学模型 |
4.5 局部变异算子 |
4.6 算法验证与分析 |
4.6.1 测试用例 |
4.6.2 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Revit的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Revit平台上的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 |
5.2.1 Revit开发接口 |
5.2.2 系统开发环境 |
5.2.3 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在Revit平台上的加载 |
5.3 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和Revit的数据交互 |
5.4 母线自动化设计系统的实现 |
5.4.1 母线布局环境初始化 |
5.4.2 直身族和弯头族 |
5.4.3 母线绘制 |
5.5 实例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工作及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母线自动布局算法和母线自动分段算法部分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面向复杂产品的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与仿真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人机交互式管路布局技术 |
1.2.2 管路自动布局技术 |
1.2.3 管路布局优化技术 |
1.2.4 管路布局中的知识工程技术 |
1.2.5 管路的装配与拆卸仿真技术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内容与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技术系统框架 |
2.1 前言 |
2.2 复杂产品开发中典型的管路布局设计流程与问题分析 |
2.3 数字化技术对管路布局设计方法的影响 |
2.4 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技术系统框架 |
2.4.1 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技术的内涵 |
2.4.2 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技术的支撑环境 |
2.4.3 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及仿真技术的技术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路的数字化建模 |
3.1 前言 |
3.2 管路数字化建模的需求分析 |
3.2.1 管路数字化建模的意义 |
3.2.2 管路的数字化建模需求 |
3.3 管路数字化模型的组成与建模过程 |
3.3.1 管路数字化模型的组成 |
3.3.2 管路的数字化建模过程 |
3.4 以通径为核心的管路数字化模型 |
3.4.1 基本要素定义 |
3.4.2 模型框架 |
3.4.3 通径中管路零件的解析 |
3.4.4 以通径为核心的管路数字化模型的优势 |
3.5 导管的几何模型与碰撞检测模型 |
3.5.1 导管的几何模型 |
3.5.2 导管的碰撞模型 |
3.6 管路系统附件库 |
3.6.1 管路附件库的建立 |
3.6.2 管路附件零件建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路的数字化布局技术 |
4.1 前言 |
4.2 管路数字化布局技术的内涵 |
4.2.1 管路布局设计的任务 |
4.2.2 管路数字化布局的总体流程 |
4.3 基于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管路自动布局 |
4.3.1 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简介 |
4.3.2 管路自动布局的任务 |
4.3.3 管路自动布局算法的采样过程 |
4.3.4 基于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管路自动布局 |
4.3.5 管路自动布局的后处理 |
4.4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布局结果自动优化 |
4.4.1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4.4.2 管路布局结果优化的任务 |
4.4.3 管路布局结果优化目标建模 |
4.4.4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管路布局结果优化 |
4.5 管路系统交互式布局 |
4.5.1 管路交互式布局的任务分解 |
4.5.2 基于管路形状约束的交互式布局 |
4.6 管路系统的布局信息输出与管理 |
4.6.1 管路数字化布局结果的输出与管理 |
4.6.2 管路布局结果的制造信息输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的管路系统自动评价技术 |
5.1 前言 |
5.2 管路系统自动评价的业务流程分析 |
5.2.1 管路布局设计中的工程约束分析 |
5.2.2 基于知识的管路系统自动评价的业务流程 |
5.3 管路布局中工程约束知识的形式化建模 |
5.3.1 基于一阶谓词的知识表示法 |
5.3.2 一阶谓词逻辑表达知识的关键步骤 |
5.3.3 基于一阶谓词逻辑的管路布局知识的形式化建模 |
5.3.4 管路布局知识库的构建 |
5.4 管路系统自动评价技术 |
5.4.1 ASP 求解器的基本原理 |
5.4.2 基于 ASP 求解器的管路系统自动评价技术流程 |
5.4.3 管路系统评价体系建模 |
5.4.4 基于 ASP 求解器的管路系统自动评价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管路系统装配与拆卸仿真技术 |
6.1 前言 |
6.2 管路系统装配与拆卸仿真的任务与流程 |
6.2.1 复杂产品中管路系统装配与拆卸过程分析 |
6.2.2 装配与拆卸过程仿真流程及关键技术 |
6.3 基于层次链的管路系统装配过程建模 |
6.3.1 装配任务和装配操作 |
6.3.2 装配过程层次链模型的建立 |
6.4 基于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管路拆卸路径生成 |
6.4.1 拆卸工具操作建模 |
6.4.2 针对管路拆卸的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 |
6.5 基于拆卸约束关系图的管路拆卸序列自动生成技术 |
6.5.1 装配体零件的拆卸约束关系图 |
6.5.2 管路零件拆卸序列的自动生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软件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7.1 前言 |
7.2 系统概况 |
7.2.1 系统总体开发目标 |
7.2.2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7.3 系统分析与设计 |
7.3.1 系统业务分析 |
7.3.2 系统功能模块和架构 |
7.3.3 系统数据接口设计 |
7.3.4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
7.4 系统实现与实例验证 |
7.4.1 系统基本界面 |
7.4.2 管路的数字化布局设计 |
7.4.3 管路系统自动评价 |
7.4.4 管路的装配拆卸过程仿真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OGRE的母线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虚拟现实综述 |
1.2.1 概念 |
1.2.2 系统分类 |
1.2.3 关键技术 |
1.2.4 应用领域 |
1.2.5 国内外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 OGRE 虚拟现实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
2.1 基于 OGRE 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系统框架 |
2.1.1 OGRE 简介 |
2.1.2 当前基于 OGRE 虚拟现实三维建模存在的问题 |
2.1.3 本文基于 OGRE 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的框架介绍 |
2.1.4 本文实现三维建模框架的关键技术 |
2.2 AutoCAD 模型和虚拟现实模型的数据交互研究 |
2.2.1 ObjectARX 简介 |
2.2.2 从 AutoCAD 中读取数据的实现过程 |
2.3 任意平面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研究 |
2.3.1 基于 CGAL 实现三角剖分 |
2.3.1.1 CGAL 简介 |
2.3.1.2 CGAL 开发环境的构建 |
2.3.1.3 CGAL 中三角剖分的实现 |
2.3.2 基于 Two-Ears Theorem 实现三角剖分 |
2.3.2.1 理论基础——Two-Ears Theorem |
2.3.2.2 算法流程 |
2.3.3 两种三角剖分算法的比较 |
2.4 进程通信及 Serialize 数据读写技术研究 |
2.4.1 进程与进程通信 |
2.4.2 本文进程通信的方法 |
2.4.3 MFC 的 Serialize 机制及其使用 |
2.5 OGRE 中动态建模及实体表面材质附着技术研究 |
2.5.1 动态建模技术研究 |
2.5.1.1 OGRE 场景结构体系介绍 |
2.5.1.2 场景元素(Entity)的结构体系 |
2.5.1.3 动态建模的过程 |
2.5.2 实体表面材质附着技术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建模在施耐德母线槽设计系统的应用 |
3.1 施耐德母线槽设计系统简介 |
3.1.1 系统实现的功能 |
3.1.2 系统运行环境的规定 |
3.1.3 系统图形约定 |
3.2 三维建模的详细实现过程 |
3.2.1 建模流程图 |
3.2.2 建模数据结构的定义 |
3.2.3 在 AutoCAD 进程中读取厂房建模数据 |
3.2.4 部分厂房数据实现三角剖分 |
3.2.5 建模数据的转化 |
3.2.6 建模数据的串行化操作 |
3.2.7 在 OGRE 三维建模进程中实现三维建模 |
3.3 应用实例全过程展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建模在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 |
4.1 三维建模的实现过程 |
4.1.1 建模数据结构的定义 |
4.1.2 在 OGRE 三维建模进程中实现三维建模 |
4.2 应用实例全过程展示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前景展望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4)基于A*算法的多管线通道化自动敷设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括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级可行权值的栅格空间预处理模型构建 |
2.1 常见空间预处理模型 |
2.2 敷设空间三级离散栅格化预处理模型 |
2.3 设备布局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多管线的通道化敷设约束模型分析 |
3.1 一般管线敷设约束分析 |
3.2 多管线的通道化敷设约束模型 |
3.3 约束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管线通道化敷设的路径搜索 |
4.1 常见路径搜索方法 |
4.2 A*算法及不足 |
4.3 改进A*算法 |
4.4 多管线通道化敷设算法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实例与分析 |
5.1 多管线通道化自动敷设路径规划步骤 |
5.2 程序实现 |
5.3 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CAD技术发展概述 |
1.1.2 变配电CAD技术的发展概述 |
1.1.3 智能设计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筑物变配电设计原则与算法程序流程 |
2.1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 |
2.1.1 负荷计算的内容和意义 |
2.1.2 负荷计算方法 |
2.1.3 无功补偿 |
2.1.4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实现流程 |
2.2 短路电流计算 |
2.2.1 短路电流计算的意义 |
2.2.2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
2.2.3 短路电流计算实现流程 |
2.3 线路及设备选择 |
2.3.1 变压器的选择 |
2.3.2 开关电器的选择 |
2.3.3 导线的截面选择 |
2.4 变配电所的选址与布置 |
2.4.1 变配电所的选址 |
2.4.2 变配电所的型式 |
2.4.3 变配电所的布置 |
2.5 室内配电线路 |
第3章 图形平台的构建 |
3.1 ACTIVEX技术与AUTOCAD对象模型 |
3.1.1 ActiveX |
3.1.2 AutoCAD的对象模型 |
3.2 交互式用户界面的定制 |
3.2.1 菜单 |
3.2.2 工具栏 |
3.2.3 窗体及对话框 |
3.3 电气图元库 |
3.3.1 定义块 |
3.3.2 电气图元库的构建 |
3.3.3 电气图元库的管理 |
3.4 与数据库的链接 |
第4章 变配电设计的信息建模 |
4.1 信息建模 |
4.2 数据库的构建 |
4.2.1 Access关系型数据库 |
4.2.2 创建数据库的ADO连接 |
4.2.3 数据表的设计 |
4.3 信息表的自动生成 |
第5章 变配电专家系统的设计 |
5.1 专家系统简介 |
5.1.1 专家系统概念 |
5.1.2 知识的表示 |
5.2 变配电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 |
5.3 知识获取与表示 |
5.4 专家系统知识库 |
5.5 专家系统推理机 |
5.6 专家系统解释机 |
5.7 智能分析计算 |
5.8 主接线自动生成 |
5.9 自动布线 |
5.9.1 墙体的识别 |
5.9.2 插座、开关的布置 |
5.9.3 优化布线计算方法 |
5.9.4 自动布线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机械设备管路自动敷设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机械设备管路自动敷设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辅助管路敷设系统 |
1.2.2 管路敷设约束模型 |
1.2.3 管路自动敷设优化算法 |
1.3 组合优化算法的发展 |
1.3.1 组合优化算法现状 |
1.3.2 粒子群算法 |
1.4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混沌过程预处理模型 |
2.1 引言 |
2.2 管路自动敷设预处理模型 |
2.2.1 管路自动敷设基本概念 |
2.2.2 管路自动敷设预处理模型性质 |
2.3 混沌栅格预处理模型 |
2.3.1 混沌过程 |
2.3.2 混沌参数确定 |
2.3.3 构建混沌栅格预处理模型 |
2.4 协同混沌栅格预处理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路自动敷设评价方法 |
3.1 引言 |
3.2 管路自动敷设可行性规则 |
3.3 管路自动敷设成本代价评价 |
3.3.1 单管路成本评价模型 |
3.3.2 协同管路成本评价模型 |
3.4 管路自动敷设运行代价评价 |
3.4.1 单管路流动阻力计算 |
3.4.2 分支管路流动阻力计算 |
3.5 管路自动敷设解空间表达方法 |
3.6 示例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PSO算法单管路自动敷设方法 |
4.1 引言 |
4.2 粒子群算法(PSO)简介 |
4.2.1 粒子群算法描述 |
4.2.2 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及存在的不足 |
4.3 M-PSO算法 |
4.3.1 M-PSO算法描述 |
4.3.2 M-PSO算法流程 |
4.4 M-PSO算法收敛性分析 |
4.5 M-PSO算法性能分析 |
4.5.1 算法对比分析 |
4.5.2 算法参数选择 |
4.5.3 种群数量的影响 |
4.5.4 迁移率的影响 |
4.6 应用示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管路自动敷设方法 |
5.1 引言 |
5.2 分支管路自动敷设方法 |
5.2.1 等径分支管路敷设方法 |
5.2.2 不等径分支管路敷设方法 |
5.2.3 基于流阻损失的分支管路敷设方法 |
5.2.4 分支管路敷设示例 |
5.3 管路协同敷设设计 |
5.3.1 协同管路敷设算法模块 |
5.3.2 协同算子 |
5.3.3 协同管路敷设算法流程 |
5.3.4 协同管路敷设算法仿真和示例 |
5.4 应用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管路敷设设计系统 |
6.1 引言 |
6.2 系统结构 |
6.3 管路自动敷设设计 |
6.4 手动修改管路设计 |
6.5 管路约束检查模块 |
6.6 管路属性分析模块 |
6.7 管路拆分模块 |
6.8 管路标准链接件库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研究及其在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
1.2.1.1 CSCW的研究领域 |
1.2.2.2 CSCW实施的关键问题 |
1.2.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 |
1.2.2.1 CSCD的研究领域 |
1.2.2.2 协同设计系统的发展演变 |
1.2.3 异构环境下产品数据交换 |
1.2.3.1 产品模型的发展 |
1.2.3.2 产品数据交换格式 |
1.3 协同设计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汽车协同设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汽车协同设计系统需求分析 |
2.2 汽车协同设计系统协作模型 |
2.3 混合式汽车协同设计系统的建立 |
2.4 汽车协同设计系统功能模型分析 |
2.4.1 传统CAD系统功能模型 |
2.4.2 功能模型分析和改进 |
2.5 产品数据交换策略 |
2.6 基于XML的产品数据传输机制 |
2.7 系统通信机制分析 |
2.7.1 通信协议的定义 |
2.7.2 消息的格式 |
2.7.3 消息的路由及处理 |
2.8 系统运行实例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隐式特征的产品数据交换 |
3.1 常用的产品数据交换方法 |
3.2 基于特征的产品数据交换 |
3.2.1 特征表达的需求分析 |
3.2.2 基于几何的特征表达方法 |
3.2.3 基于语义的特征表达方法 |
3.3 标准特征库的建立 |
3.3.1 基于草图的特征 |
3.3.1.1 拉伸特征 |
3.3.1.2 扫描特征 |
3.3.1.2 旋转特征 |
3.3.1.3 混成特征 |
3.3.2 成型特征 |
3.3.3 操作特征 |
3.3.4 自由形状特征 |
3.3.5 特征元素的表示 |
3.4 特征坐标系的处理 |
3.5 特征结构树的表达 |
3.6 特征历史树的表达 |
3.7 曲面特征表达 |
3.7.1 曲面特征分类 |
3.7.2 曲面特征定义 |
3.7.2.1 Eelco van den Berg方法 |
3.7.2.2 Eelco方法 |
3.7.2.3 基于几何的曲面特征表达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设计中特征引用参数辨识 |
4.1 特征引用参数一致性问题 |
4.2 研究现状 |
4.3 算法核心思想和相关定义 |
4.3.1 参考类 |
4.3.2 操作特征类 |
4.3.3 成形特征类 |
4.4 面辨识 |
4.5 边辨识 |
4.6 参数化空间的语义保持 |
4.7 系统实现 |
4.7.1 Pro/Toolkit开发环境 |
4.7.2 UG/Open API开发环境 |
4.7.3 CAD模型信息提取 |
4.8 拓扑实体辨识应用实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零部件特征的并发控制研究 |
5.1 并发控制问题 |
5.2 传统并发冲突控制方法 |
5.3 相关定义 |
5.4 并发冲突分析 |
5.4.1 并发冲突的特点 |
5.4.2 特征依赖关系 |
5.4.2.1 特征依赖 |
5.4.2.2 依赖关系的形式化描述 |
5.4.2.3 绝对依赖和相对依赖 |
5.4.4 特征空间关系 |
5.4.5 特征关系的形式化描述 |
5.5 并发冲突判断 |
5.5.1 针对同一特征的并发冲突判断 |
5.5.2 针对不同特征的并发冲突判断 |
5.6 并发控制框架 |
5.7 并发控制方法 |
5.7.1 并发冲突检测 |
5.7.2 并发冲突的解决方案 |
5.8 异构环境下零部件协同设计并发控制实例 |
5.9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TEP的汽车产品数据库建立 |
6.1 STEP简介 |
6.2 EXPRESS语言联编方式 |
6.3 EXPRESS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规则 |
6.4 基于SDAI的数据库访问方法 |
6.5 应用实例:面向CAD/CAPP/CAM的特征识别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基于VMRL的汽车产品三维可视化 |
7.1 总体思路 |
7.2 G'连续的B-B三角曲面构造 |
7.3 三角网格递归细分 |
7.4 网格模型的数据结构 |
7.5 系统开发 |
7.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 全文总结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致谢 |
(8)船舶管路布局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科学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必要性 |
1.1.2 选题可行性 |
1.2 管路布局优化设计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迷宫法 |
1.2.2 逃逸法 |
1.2.3 网络优化算法 |
1.2.4 Zhu算法 |
1.2.5 遗传算法 |
1.2.6 专家系统和模糊集理论 |
1.2.7 单元生成法 |
1.3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范围 |
1.5 论文研究策略 |
1.6 论文内容安排 |
2 基于遗传算法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研究 |
2.1 遗传算法 |
2.1.1 生物进化及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 |
2.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体系结构 |
2.1.2 遗传算法的计算步骤和基本流程 |
2.1.3 遗传算法的主要特点 |
2.1.4 遗传算法在管路布置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
2.2 应用于船舶管路三维布局优化的遗传算法 |
2.2.1 算法操作与关键参数设计 |
2.2.2 计算仿真 |
2.3 改进的遗传算法 |
2.3.1 遗传算法的局限性 |
2.3.2 自适应遗传算法 |
2.3.3 模拟退伙遗传算法 |
2.4 自适应退火遗传算法的船舶管路布局优化方法 |
2.4.1 算法改进措施 |
2.4.2 算法计算步骤 |
2.4.3 仿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蚁群管路敷设系统及其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1 蚁群优化算法 |
3.1.1 蚂蚁的觅食行为 |
3.1.2 蚁群算法的产生及其研究进展 |
3.1.3 基本蚁群优化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3.1.4 一般蚁群算法的组织结构 |
3.1.5 蚁群算法的应用 |
3.2 基于全局信息素迭代更新的蚁群管路敷设系统 |
3.2.1 算法构成及实现 |
3.2.2 仿真计算一 |
3.2.3 仿真计算二 |
3.3 迭代更新蚁群管路敷设系统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3.1 局部信息素残留系数γ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3.2 全局信息素残留系数ρ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3.3 信息素权重α和启发式信息权重β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3.4 蚁群总数m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3.5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模糊集合理论在管路布局中的应用 |
4.1 模糊子集和隶属函数 |
4.2 存在于船舶管路布局中的模糊问题及其隶属函数的建立 |
4.3 基于模糊的蚁群管路敷设系统 |
4.4 计算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多管路并行敷设的多蚁群协同进化算法 |
5.1 协同进化算法 |
5.1.1 生物的竞争、协同及协同进化 |
5.1.2 协同进化算法的模型及其发展 |
5.1.3 协同进化算法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
5.2 多种群互利共生类协同进化算法 |
5.3 多蚁群协作式协同进化算法 |
5.3.1 多蚁群协作式协同进化算法模型 |
5.3.2 多蚁群协作式协同进化算法流程及其实现 |
5.3.3 计算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创新点摘要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基于Web和PDM的电器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论 |
§1-1 引言 |
§1-2 CAD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相互影响 |
§1-2-1 现代技术对CAD技术的三点影响 |
§1-2-2 CAD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关系 |
§1-3 协同设计技术及其发展状况 |
§1-4 电器产品的协同设计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
§2-2 需求分析 |
§2-3 系统的实现及相关技术 |
§2-3-1 系统的实现 |
§2-3-2 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
§2-4 系统架构与流程 |
第三章 基于Web的PDM系统 |
§3-1 概述 |
§3-1-1 PDM的定义 |
§3-1-2 PDM在企业中的地位 |
§3-2 PDM的系统架构与功能 |
§3-2-1 PDM的系统架构 |
§3-2-2 PDM的功能 |
§3-2-3 系统的用户管理 |
§3-3 系统的信息存储与模型 |
§3-3-1 系统的信息存储 |
§3-3-2 系统的存储模型 |
§3-4 异构数据源的处理 |
第四章 协同设计中的异构数据 |
§4-1 XML |
§4-2 Web Service |
§4-2-1 关于Web Service与架构建立 |
§4-2-2 Web Service的建立及连接系统的功能模块 |
§4-3 基于Web Service的Agent |
§4-4 PDM异构数据的集成 |
§4-5 协同设计中的异构数据 |
第五章 电器产品的协同设计 |
§5-1 基于语义的协同工作模型 |
§5-2 图纸浏览的插件技术 |
§5-3 电器产品协同设计 |
§5-3-1 工作流程 |
§5-3-2 电器产品设计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基于虚拟现实的并行设计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虚拟现实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
1.2 分布式并行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
1.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4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作者所做的工作 |
第2章 系统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2 系统的开发过程 |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
2.3.1 系统的概述和目标 |
2.3.2 系统的组成及总体结构设计 |
2.4 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编程环境和开发工具 |
3.1 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 |
3.2 开发工具JBuilderX 介绍 |
3.3 JAVA3D 的编程基础 |
3.3.1 JAVA3D 的功能及JAVA3D 的场景图数据结构 |
3.3.2 JAVA3D 编程的环境配置 |
3.3.3 JAVA3D 编程的基本步骤 |
3.4 OPENGL、VRML、DIRECT3D、JAVA3D 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格式转换接口的开发 |
4.1 三维图形数据文件格式 |
4.1.1 DXF 文件格式 |
4.1.2 3DS 文件格式 |
4.2 模型生成 |
4.3 数据结构设计 |
4.3.1 导入必要的包 |
4.3.2 定义包含的数据结构 |
4.4 数据格式转换接口的逻辑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并行的实现 |
5.1 并行通讯的实现 |
5.1.1 用JAVA 实现并行通讯的技术 |
5.1.2 JMS 模型 |
5.1.3 即时通信的效果 |
5.2 并行图形显示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虚拟现实和并行设计的整体实现 |
6.1 JAVA3D 技术构造三维齿轮模型 |
6.2 系统并行功能的实现 |
6.2.1 客户端的实现 |
6.2.2 服务器端的实现 |
6.2.3 局域网内的并行实现 |
6.3 HUST-CAID 系统结合NetMeeting 的协同设计功能的实现 |
6.3.1 NetMeeting 简介 |
6.3.2 NetMeeting COM 组件编程 |
6.3.3 用NetMeeting 和HUST-CAID 进行协同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VRML的母线槽布线CAD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BIM的母线自动设计技术研发[D]. 刘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面向复杂产品的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与仿真技术[D]. 赵柏萱.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3]基于OGRE的母线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与研究[D]. 李勤顺.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4]基于A*算法的多管线通道化自动敷设方法研究[D]. 李纯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5]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研究[D]. 刘珊.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5)
- [6]机械设备管路自动敷设设计方法的研究[D]. 封海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
- [7]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研究及其在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 李伟平. 湖南大学, 2007(05)
- [8]船舶管路布局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 范小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3)
- [9]基于Web和PDM的电器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技术研究[D]. 潘宁.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8)
- [10]基于虚拟现实的并行设计的研究和实现[D]. 牛忠良.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