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教学中的几种观点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娟[1](2021)在《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诚信教育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W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乐[2](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之后,由教育部组织统一编写的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出版并投入使用。新版教材在排版上突破传统,除正文外,由六个栏目有机组成。“拓展空间”栏目作为其中之一,位于每一框题的结尾处,属于“课外拓展型”活动设计,有一定的综合性、延展性、复杂性、创造性。其目的是增加实践性,将学习由课程拓展到生活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拓展空间”栏目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目前该栏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概述。首先论述了教材中“拓展空间”栏目的内涵;其次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13个“拓展空间”栏目划分为计划型、探究型、理解型和实践型四种类型;最后分析了开展“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丰富拓展课程内容,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二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现状分析。根据调查了解到“拓展空间”栏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教师运用该栏目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对该栏目使用不多,实际教学中很少开展。其次,教师在该栏目教学上存在形式单一、机械化等问题。最后,该栏目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运用能力不足;学生的兴趣度不高,理解认识存在偏差。第三部分,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经分析研究后提出优化“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策略。具体教学策略主要有:第一,教师重视栏目价值,提升能力素养;第二,立足学情,加强引导;第三,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灵活运用“拓展空间”;第四,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第四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相关教学案例,分别呈现不同类型的栏目教学案例作为教学参考,以更好发挥“拓展空间”栏目的价值。
李鑫诺[3](2020)在《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对公民素养提出的新要求,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目前高中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信,但还存在文化忧患意识淡薄、文化行为自觉性欠佳等问题,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上述情况已经引起有关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教育界的重视,有些一线历史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因此2017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素养的目标要求。但由于2019年投入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方式和内容发生变化,加之部分教师自身的文化认知程度较低、高中升学压力大等原因,历史教学在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学资源开发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机制缺失等。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研究文化自信的培养之道。首先教师必须将文化自信确定为教学目标之一,以便为历史教学任务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其次教师要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系统地挖掘教材内容与文化自信素养的结合点,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再次教师应该活跃文化自信培养的教学方法,抛弃单一的讲述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从对中华文化的感知到认知再到认同的内化。同时教师应该开展外出参观、观看视频、开展历史研究性活动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最后还应完善文化自信培养的评价机制,树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转变,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在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素养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提炼文化的共性与精髓、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中发现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文化观。
戚静[4](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刘飒爽[5](2020)在《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意义及其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仪式感既可以指某种事、物或活动所传达出的仪式意蕴,也指主体通过这些载体的仪式意蕴所产生的一种“此刻与其他时刻不一样”的真实内心感受与形成的情感共鸣。这种仪式感可以对其载体意义的表达起到助力作用,使参与者深刻认识到载体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从而引导参与者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在充满仪式感的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体验到一种深刻的“此刻与其他时刻不一样”的神圣庄严感受。这种感受能够助力少先队活动传达出不同的讯息,培养少先队员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神圣感和认同感,成为提高少先队活动实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因此,在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少先队组织者应具有政治和思想敏感性,全面挖掘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价值,在实现少先队活动仪式感意义的基础上,优化少先队活动的实际效果,促进少先队员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效用可以通过少先队活动的各个环节、借助在少先队活动中各种维度得以体现。本文从厘清仪式感的概念入手,探讨在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表达维度及其意义。通过在实际中对少先队活动的观察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在当下的少先队活动教育中,少先队活动组织者对仪式感的重视程度较高,在活动中能够注重少先队员的主观感受,活动设置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仪式感对队员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但仍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包括组织者对活动仪式感的领悟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活动程序“形式化”,使仪式感表面化;缺乏有效的少先队活动仪式感评价体系;仪式感教化功能发挥不充分。为此,建议组织者应加强对少先队活动仪式感内在意义的认同,能够注重少先队活动仪式感在实际中的实效性,优化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彰显少先队活动仪式感,进一步提高少先队活动的教育实效。
罗燕[6](2019)在《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文中提出关于语文教学意义的讨论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核心问题,其理论和观点莫衷一是。对语文教学意义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追问。哲学诠释学(Hermeneutics)以理解为中心,深刻阐释了人的本质性存在,揭示了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意义。本研究立足于语文教学论与哲学诠释学的结合点追问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本质,对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方法等进行诠释学解读、现实审视和实践探讨,尝试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并期待获得某种超越的可能。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明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研究思路及方法、概念界定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阐释了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意蕴。哲学诠释学理论中的理解、对话等观点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语文教学本质的解读提供了一个适切的理论视域,尤其在“文本”“前理解”“语言”“情境”等方面两者有着相同的“血脉”。第三章对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价值定位,即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意义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主要表现在: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生活意义的拓展、审美意义的涵育、文化意义的生成。语文教学实践中意义失落的主要表征在于:语文教学之“知”的功利追逐,语文教学之“技”的精神失落,语文教学之“言”的诗意破碎,语文教学之“意”的灵性禁锢。因此,在确定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时,必须凸显语文教学的理解性、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把握语文教学的关系性、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第四章讨论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即语文教学意义阐释。主要从语文文本理解的循环、前结构反思、合理性“偏见”、视域融合等维度进行了诠释学解读。审视当前语文教学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师生述而不作的文本观、师生对文本召唤结构的罔顾、师生对文本的片面理解、师生对文本的过度阐释等。因此,遵循文本理解的历史性、注重文本理解的情境性、尊重文本理解的自主性、强调文本理解的创造性等是语文教学中解构文本理解的单一性必须做出的行动抉择。第五章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即师生对话是语文教学意义表达的方式。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关系性对话,旨在生命对生命的承领;是一种游戏性对话,旨在去除遮蔽、追求自由;是一种反思性对话,旨在促进师生成长、实现自我理解;是一种精神性对话,它以灵魂的转向、精神的回应为基本特征,旨在创生意义,实现自我超越。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难以跨越“二元对立”的致思障碍,从而导致师生对话关系的疏离,这种疏离主要体现在单向度的教师独白、学生合理前见的悬置、师生对话内容的窄化、对话与精神建构的分离等方面。要弥合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对话共同体、正确对待学生的前见、引入多对话、创设师生对话的“边缘领域”。第六章分析了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体验,体验的过程即语文教学意义实现的过程。体验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本体性追求,它的本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言语体验的实践性、审美体验的期待性、生活体验的独特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一己之言代替学生的言语体验、以逻辑分析代替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学科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体验。单纯采用讲解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会使语文内在的意义诉求会落空,外在的语文能力也难以形成。因此,需要生成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涵养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丰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综上所述,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师生关系、方法等要素进行哲学诠释学解读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意义彰显、意义阐释、意义表达、意义实现的过程。
杨玉婷[7](2019)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研究 ——以长春市Z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实施新课改浪潮的一次次涌进,自主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自主创造地合作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中我们最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正在极大程度地改变着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本文通过对长春市Z小学第一学段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现状的研究,发现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小组构建不科学,成员分工不明确;任务内容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足、学习行为不明显;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学生和组间的评价方式单一;教师缺乏指导,合作学习时机不对,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足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单一、小组成员缺少平等沟通;导学案流于形式、小组理解任务不透彻、盲目表现自我;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学校缺乏学习评价监督;教师实际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通过对合作学习现状的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学生个体差异性大,缺乏合作学习意识,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语文合作学习任务流于形式,未达到因材施教水平;教师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未得到及时鼓励与反馈;教师合作学习教学素养不足,需加强师生沟通与指导。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加强合作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策略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构建合理分组方式;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标准化设计、因材施教;完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鼓励教师与小组互评并给分,教师自评与策略反思;提高教师指导能力,掌握合作学习方法技巧,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从而学习变通方法,加强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追踪纠正、补充总结。
李元[8](2018)在《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段力佩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1950年起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1984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校长,直到1996年离休,领导和影响育才中学近半个世纪。期间,段力佩分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领导育才中学进行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先后产生“十六字”经验、“八字”教学法和“三自”教育思想,享誉中国教育界。本文考察了段力佩家世、教育实践历程、教育思想形成的脉络及其思想内涵,尝试系统地梳理段力佩教育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探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段力佩在育才中学半个世纪的教改历程,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考: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经验,突出的是对“教”的改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转而为对“学”的关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三自”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育”的层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是一条由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思路,是一条由关注“他者”到关注学生“自体”的思路。除了形成“教—学—育”的思路,段力佩还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开展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的整体改革,以保障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从“教”到“学”、再到“育”,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局部走向整体;已不再限于“如何育才”,而对“为谁育才”和“育什么才”的认识也有了根本转变,反映出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从“教”到“学”、再到“育”,既是一条段力佩探索“适合我国实情的教育法”、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道路,也是我国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所走过的路。段力佩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本主义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思想。段力佩的教育探索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段力佩成长为教育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就一位教育家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除了要有能充分开展教育实践的土壤或舞台,教育工作者还需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专业意识、探索精神、独立人格等优秀品质,树立实践思想和群众观念,更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断积极地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刘泽[9](2016)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选择作为课程规划中的首要问题,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本文首先对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改革开放及十八大以来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变化进行梳理,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正确评估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课程内容选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深入分析我国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各种变化,并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探究近年来有关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删减及增添的情况及原因。结合我国国情及价值观,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选择作出一定的研究。论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论,主要涉及研究背景、研究特色与局限、课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理论,主要对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和思路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取向上从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即间接经验和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三个维度阐述,在思路上从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课程内容为中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是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与问题的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语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整体回顾,尤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回顾及其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第二部分主要是总结近些年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变化,以及对所出现的重大事件进行陈述、分析及评论,从而总结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课程内容选择的几点启示。第四章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问题进行思考。首先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观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它应该怎样在小学语文中得以体现。最后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旨,并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进行初步思考。
姜玲[10](2015)在《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科学对比实验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占据了很重的分量,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科学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查阅并分类整理了对比实验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识别变量不充分、变量和不变量控制不到位、实验设计方案与操作不一致、证据收集和处理方式不严谨、结论缺乏说服力等,进行了剖析与解决方案论证。本文以《简易温度计》一课为研究案例,立足课堂教学,运用凯米斯的四环节研究法,进行了三轮螺旋式递进的对比实验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通过对观察、访谈、干预实验等方法收集的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对比了三轮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并详细分析了最后一轮教学实录的实践效果。论文针对收集整理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呈现了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实践中循环递进的优化对比实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的改进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对比实验教学的指导水平,积累了更丰富的教学设计实践的经验。逐层递进的教学设计模式切实促进了学生在对比实验中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分析等综合探究能力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小学科学对比实验的教与学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与反思,完善了教学实践及理论,同时也为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最直接、可操作性的参考,最终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育教学中的几种观点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教学中的几种观点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本分析法 |
3.访谈法 |
(四)创新之处 |
1.研究角度较为新颖 |
2.研究结论实用性强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概述 |
(一)“拓展空间”栏目的内涵 |
(二)“拓展空间”栏目的类型 |
1.计划型 |
2.理解型 |
3.探究型 |
4.实践型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意义 |
1.有利于丰富拓展课程内容 |
2.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 |
3.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现状 |
(一)“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现状访谈 |
(二)“拓展空间”栏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使用不多,实际教学中很少开展 |
2.运用形式单一、机械化 |
3.课堂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 |
(三)“拓展空间”栏目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运用能力不足 |
2.学生的兴趣度不高,理解认识存在偏差 |
三、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策略 |
(一)重视栏目价值,提升能力素养 |
1.重视栏目价值,更新教学理念 |
2.提升设计运用能力 |
3.结合外部资源进行整合 |
(二)立足学情,加强引导 |
1.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学习目标 |
2.关注学习方式和效果,收集反馈信息 |
3.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
(三)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灵活运用 |
1.课前铺垫 |
2.课中融合 |
3.课后实践 |
(四)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相关教学案例 |
(一)计划型“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案例 |
(二)探究型“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案例 |
(三)理解型“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案例 |
(四)实践型“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3)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文化自信的重视 |
(二)应对多元文化对青少年冲击的需要 |
(三)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化自信培养的一般研究 |
(二)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 |
(三)历史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 |
三、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第一章 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概述 |
一、文化自信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与内涵 |
(二)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 |
二、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 |
(一)了解认知中华文化 |
(二)理性审视中华文化 |
(三)肯定认同中华文化 |
(四)包容借鉴外来文化 |
(五)践行弘扬中华文化 |
三、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关系 |
(一)历史教学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的优势 |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
第二章 历史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历史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现状调查概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过程 |
(三)问卷设计思路 |
二、高中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
(一)对中华文化有一定认知,但不够深入 |
(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较高,但文化忧患意识淡薄 |
(三)文化活动参与度较高,但行为自觉性缺失 |
三、历史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现状分析 |
(一)多数教师的文化素养较高 |
(二)对文化自信培养重视程度较高 |
(三)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
(四)教学方法单一 |
(五)教学评价机制缺失 |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 |
一、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丰富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资源 |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文化自信教学资源 |
(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
三、活跃文化自信培养的教学方法 |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增加学生文化情感体验 |
(二)利用比较研究法培养学生文化批判思维 |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
(一)外出参观 |
(二)观看视频 |
五、完善文化自信培养的评价机制 |
(一)形成多元评价主体 |
(二)整合多元评价方式 |
第四章 历史教学中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注意事项 |
一、注意唯物史观的渗透 |
二、注意提炼文化的共性与精髓 |
三、注意文化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意义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自然观察法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一)关于少先队活动的研究 |
(二)关于少先队活动现状的研究 |
(三)关于仪式感、仪式教育的研究 |
(四)关于少先队仪式教育的研究 |
第一章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厘清 |
第一节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含义 |
一、仪式感 |
二、少先队活动仪式感 |
第二节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意义 |
一、唤醒少先队员的组织情感 |
二、促进少先队员的身份认同 |
三、实现少先队组织的聚合 |
第三节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表达维度 |
一、标志中的仪式感 |
二、礼仪中的仪式感 |
三、仪式中的仪式感 |
四、主题中的仪式感 |
第二章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前少先队活动开展情况 |
一、学校情况简介 |
二、少先队活动设置情况 |
第二节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现实体现 |
一、活动组织者对仪式感重视程度较高 |
二、关注少先队员主观感受 |
三、活动主题丰富灵活 |
四、对队员产生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彰显的现实困境 |
一、组织者对活动仪式感的领悟能力参差不齐 |
二、活动程序“形式化”致使仪式感表面化 |
三、缺乏有效的少先队活动仪式感评价体系 |
四、仪式感教化功能发挥不充分 |
第三章 少先队活动仪式感有效表达的促进策略 |
第一节 强化组织者对少先队活动仪式感内在意义的认同 |
一、提高对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认知 |
二、重视营造少先队活动仪式感氛围 |
三、依托交流加深仪式感意义认同感 |
第二节 注重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实效性 |
一、增强少先队活动主题的实用价值 |
二、夯实少先队活动礼仪与仪式规范 |
三、摒弃“形式化”,深化活动仪式感 |
第三节 优化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评价体系 |
一、明确评价主体 |
二、拓展评价范围 |
三、完善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语文教学本质的深度探寻 |
二、语文教学实践变革的诉求 |
三、哲学诠释学的启发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关于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教学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
三、关于语文教学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意蕴 |
第一节 哲学诠释学的要义解析 |
一、意义:生命存在之本体性的追问 |
二、理解:意义生成的途径 |
三、对话:意义表达的方式 |
四、体验:意义实现的方法 |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的教育研究向度 |
一、教育目标:追求生活世界的意义 |
二、教育内容:重在对文本的阐释 |
三、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对话 |
四、教育方法:突出主体的体验 |
第三节 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适切性思考 |
一、共同的研究对象——文本 |
二、相似的前提条件——前理解 |
三、相同的表达媒介——语言 |
四、具体的发生场域——情境 |
第三章 意义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 |
一、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 |
二、生活意义的拓展 |
三、审美意义的涵育 |
四、文化意义的生成 |
第二节 语文教学本体性意义的失落 |
一、语文教学之“知”的功利追逐 |
二、语文教学之“技”的精神失落 |
三、语文教学之“言”的诗意破碎 |
四、语文教学之“意”的灵性禁锢 |
第三节 语文教学本体性意义的重建 |
一、凸显语文教学的理解性 |
二、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 |
三、把握语文教学的关系性 |
四、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 |
第四章 意义阐释: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理解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文本的理解维度 |
一、文本理解的循环 |
二、文本理解的前结构反思 |
三、文本理解的合理性“偏见” |
四、文本理解的视域融合 |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文本理解的现实透视 |
一、师生述而不作的文本理解观 |
二、师生对文本召唤结构的罔顾 |
三、师生对文本的片面理解 |
四、师生对文本的过度阐释 |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文本理解的愿景 |
一、遵循文本理解的历史性 |
二、注重文本理解的情境性 |
三、尊重文本理解的自主性 |
四、强调文本理解的创造性 |
第五章 意义表达: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关系 |
一、融合:关系性对话 |
二、解蔽:“游戏性”对话 |
三、觉醒:反思性对话 |
四、创生:精神性对话 |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疏离 |
一、主客二分的师生关系 |
二、学生合理前见的悬置 |
三、师生对话内容的窄化 |
四、对话与精神建构的分离 |
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弥合 |
一、形成师生对话共同体 |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前见 |
三、引入多元对话 |
四、创设师生对话的“边缘领域” |
第六章 意义实现: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体验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之体验的本体性特征 |
一、言语体验的实践性 |
二、审美体验的丰富性 |
三、生活体验的独特性 |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方法中体验的缺失 |
一、以一己之言代替学生的言语体验 |
二、以逻辑分析代替学生的审美体验 |
三、以学科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体验 |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方法中体验的强化 |
一、生成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 |
二、涵养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 |
三、丰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研究 ——以长春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
2.2 杜威:民主是一种合作性的实验 |
2.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 群体动力理论 |
2.5 主体性教育理论 |
2.6 教学互动理论 |
第三章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现状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 小组组建原则现状 |
3.3 任务布置现状 |
3.4 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现状 |
3.5 合作学习指导现状 |
3.6 合作学习效果现状 |
第四章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小组组建不科学,成员分工不明确 |
4.2 任务内容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够、学习行为不明显 |
4.3 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学生和组间的评价方式单一 |
4.4 教师缺乏指导,合作学习时机不对,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足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8)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
(二)研究的主要集中点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为教育而生 |
第一节 出生教育世家 |
一、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
二、生性叛逆,求学坎坷 |
第二节 从教育者到革命者 |
一、奔走上海,投身革命 |
二、执掌储能,初露锋芒 |
第二章 为育才而来 |
第一节 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 |
一、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 |
二、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 |
第二节 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 |
一、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 |
二、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 |
第三节 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 |
一、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 |
二、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 |
第三章 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 |
第一节 教改的背景和初衷 |
一、恢复“以教学为中心” |
二、致力减负,改革教法 |
第二节 经验的产生与褒贬 |
一、形成“十六字”经验 |
二、“文革”中被打倒 |
第四章 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 |
第一节 因势利导:在乱中看到生机 |
一、变“授”为“学” |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
第二节 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 |
一、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
第五章 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 |
第一节 深化教改,辐射全国 |
一、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 |
二、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 |
第二节 教育立场,全面育人 |
一、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 |
二、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 |
下编 |
第六章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 |
第一节 教育的性质 |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
二、普通教育的性质 |
第二节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 |
一、教育对象 |
二、教育目的的取向 |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
第七章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
一、“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第一”的提出 |
二、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 |
第二节 人的个性发展 |
一、“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 |
二、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 |
三、“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 |
第八章 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
第一节 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 |
一、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
二、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 |
第二节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 |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 |
二、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 |
三、教材改革的意义 |
第九章 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 |
第一节 关注“学”的教学改革 |
一、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 |
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
第二节 人性化的评价改革 |
一、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 |
二、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 |
第十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
一、德育的地位与功能 |
二、德育工作“时不宜迟” |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与途径 |
一、德育的原则 |
二、德育的实现途径 |
第十一章 体育工作 |
第一节 健康是第一 |
一、“健康是第一”的思想渊源 |
二、如何理解“健康是第一” |
第二节 如何做到“健康第一” |
一、“男拳女舞” |
二、体卫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段力佩大事年表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二、课题意义 |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性 |
(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方向性 |
三、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特色与局限 |
第二章 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理论 |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
(一)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
(二)课程内容即间接经验 |
(三)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思路 |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
(二)以课程内容为中心 |
第三章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与问题的分析 |
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回顾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版)述评 |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述评 |
二、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问题的分析 |
(一)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分析 |
(二)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重大事件的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前瞻性思考 |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宽度 |
(二)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度 |
(三)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 |
二、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去 |
(一)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取向的思考 |
(二)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思考 |
(三)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取向的思考 |
三、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前瞻性思考 |
(一)选择有正确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进入教材 |
(二)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选入教材 |
(三)利用好小学生的兴趣倾向 |
(四)删减陈旧、过于繁琐的教材内容 |
(五)选择课外活动以促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培养 |
(六)教师在课程设计的选择中加入价值观的元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
(二) 新一轮课改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导向的客观要求 |
(三) 参与课改教学实践的需要 |
二、相关研究 |
(一) 国内外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
(二) 对比实验的理论研究 |
(三)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 |
(四) 对比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小学科学 |
(二) 对比实验 |
(三) 教学设计 |
(四)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 |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访谈法 |
(三) 行动研究法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计划 |
第三部分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一、三至六年级教材中对比实验情况统计分析 |
二、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情况访谈统计分析 |
(一) 基本信息统计情况 |
(二) 访谈内容统计情况 |
三、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需要直面的问题 |
(一) 缺少充分识别变量的过程 |
(二) 忽视变量与不变量控制的严谨性 |
(三) 看轻实验方案与操作的一致性 |
(四) 实验分析不全,实验结论不真,缺乏说服力 |
四、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问题的分析 |
(一) 体验认识过少,识别不充分 |
(二) 变量关注不全,控制不严谨 |
(三) 指导过程不细,实施有困难 |
(四) 结论指向太强,分析有忽视 |
第四部分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方案 |
一、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 聚焦研究主题,充分体验认识 |
(二) 合理选择变量,保证控制严谨 |
(三) 优化细节引导,形成可行方案 |
(四) 客观真实分析,挖掘背后原因 |
二、第一轮《简易温度计》的教学设计实施 |
(一) 教学目标 |
(二) 教学重点 |
(三) 教学难点 |
(四) 教学材料 |
(五) 具体教学流程 |
(六) 课前小研究 |
(七) 小组记录单 |
(八) 实施情况反馈 |
三、第二轮《简易温度计》的教学设计实施 |
(一) 第二轮教学实践完善策略 |
(二) 具体教学流程 |
(三) 课前小研究 |
(四) 小组记录单 |
(五) 实施情况反馈 |
四、第三轮《简易温度计》的教学设计实施 |
(一) 第三轮教学实践完善策略 |
(二) 具体教学流程 |
(三) 课前小研究 |
(四) 小组记录单 |
(五) 实施情况反馈 |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三轮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分析 |
(一) 三轮课前小研究情况比较 |
(二) 三轮实验器材情况比较 |
(三) 三轮小组记录单情况比较 |
(四) 三轮教学环节用时及实施情况比较 |
二、第三轮教学实录数据分析 |
(一) 活动时间分析 |
(二) 师生交流分析 |
(三) 学生参与分析 |
(四) 学生学习成果分析 |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提高学生对比实验学习探究能力 |
(二) 提升教师对比实验教学指导水平 |
(三) 提供同行对比实验实践理论启示 |
二、研究反思 |
(一) 研究设计的反思 |
(二) 研究过程的反思 |
(三) 收集与整理信息的反思 |
(四) 研究结果的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一) 希望研究成果能够获得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二) 希望能够使用更科学规范的理论分析手段 |
(三) 进一步保证课的普及性、可行性和民主性 |
(四) 教学评价能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 |
附录A 小学科学课对比实验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B 小学科学课3-6年级教材中对比实验情况统计表 |
附录C 《简易温度计》课堂实录文字文本 |
附录D 小学科学课堂学习成果统计分析量表 |
附录E 现代与金典现场会《简易温度计》专家评课实录 |
附录F 《简易温度计》部分课前小研究和实验记录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教育教学中的几种观点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诚信教育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W中学为例[D]. 王玲娟.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研究[D]. 王乐.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D]. 李鑫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少先队活动仪式感的意义及其实现[D]. 刘飒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罗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研究 ——以长春市Z小学为例[D]. 杨玉婷. 延边大学, 2019(01)
- [8]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D]. 李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D]. 刘泽. 沈阳师范大学, 2016(09)
- [10]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D]. 姜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