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f the Xisha Trough, South China Sea since Last Glaci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陈越,王跃,党皓文,翦知湣[1](2021)在《南海东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水文气候变化》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南海东北部MD18-3569孔(22°09.30’N,119°49.24’E;水深1320 m)上部10.09 m的沉积物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氧同位素(δ18Oc)、Mg/Ca比值计算了表层海水剩余氧同位素(δ18Oresidual),重建了过去两万年以来(19.88~0.78 ka B.P.,时间分辨率约152 a)的表层海水盐度演变历史,结合南海其他站位降水重建记录,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海南部和北部δ18Oresidual记录的长期趋势呈反相变化关系,即南海北部δ18Oresidual在末次冰消期逐渐偏负、全新世以来逐渐偏正,指示海表盐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南海南部δ18Oresidual则呈现先偏正、后偏负的变化特征。这种南、北反相变化关系表明末次冰消期过程中,随着北半球夏季辐射量逐渐增加,热带海洋上方的大气对流活动增强,包括南海南部在内的暖池区水汽蒸发及相关δ18O分馏增强,同时东亚夏季风增强、把更多蒸发水汽传输至东亚大陆,途中在南海北部产生更多δ18O偏轻的季风降水,导致研究区海表盐度降低、δ18Oresidual逐渐偏负。2)在千年尺度上,全新世东亚夏季风于1.4 ka B.P.、2.7 ka B.P.、4.4 ka B.P.、6.2 ka B.P.、7.2 ka B.P.和8.9 ka B.P.共出现6次降水减少事件,平均间隔约1500年,与中国东部石笋δ18O记录的全新世千年尺度事件一致,可能受太阳辐照度变化影响。因此,末次冰盛期以来,研究区的δ18Oresidual主要受夏季风降水影响。
叶孝贤[2](2021)在《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域浮游有孔虫揭示的70ka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文中指出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域(40-50°N)位于亚极地环流圈(SPG)和亚热带环流圈(STG)相互作用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地区。由于位置独特,该区域主要汇集了2种不同的水团:低温低盐的极地水和高温高盐的北大西洋暖流(NAC)。夏季NAC向北增强,上层水体被亚热带温暖和贫营养水团所覆盖,导致水体分层和混合层变薄。而极地水流入时,上层水体被寒冷和高生产力的水所覆盖,导致温度和盐度梯度减小,进而形成均匀的厚混合层。研究表明冰期极地水周期性地从现代位置扩张至中纬度海域,北大西洋的洋流体系向南和向东移动,SPG增强。这归因于北大西洋周围冰盖的反复崩塌,产生大量融水,最终削弱了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因此,该区域的古海洋学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冰筏碎屑(IRD)带中的重力柱岩芯Hu71-377为研究对象,该岩芯是由Dalhousie大学的Hu71022航次采集。通过在加速器质谱仪(AMS14C)上测定14C年龄,建立了Hu71-377中0~30 ka的年龄模型。30~70 ka的年龄模型通过以下方法构建:将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的δ18O调谐至格陵兰冰芯(NGRIP)和亚极地岩芯PS2644中N.pachyderma的同位素地层学记录比对,获得相关年龄控制点。这项研究分析了多种代用指标,如IRD、浮游有孔虫组合、N.pachyderma和Neogloboquadrina incompta的δ18O和δ13C。研究还通过相同物种的Mg/Ca值和δ18O重建了研究区近70 ka以来的海洋表层温度(SST)和海洋表层盐度(SSS)。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岩芯Hu71-377中识别了6个Heinrich事件(H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15.6 ka、~22 ka、~29 ka、~38 ka、~46.5 ka和~62 ka。H2和H4是H事件的典型特征,而具有狭窄IRD峰的H3和H6与北大西洋东部和IRD南缘岩芯中缺乏IRD峰值的观点相反。此外,H1期间存在2个IRD峰值,表明至少有2个阶段的冰流排放。因此,H1.1和H1.2之间的IRD间断(~15.1 ka)可能是冰消期融水和不同冰流引起的。(2)H事件记录了上层水柱的不同水文变化。H3和H5期间δ18ON.pachyderma未观察到与其他H事件δ18ON.pachyderma一样显着变轻的特征,可能是H1、H2、H4和H6期间融水影响更为强烈。而H3和H5期间可能受到更多暖水流入,从而减弱了融水作用。N.pachyderma和N.incompta的Mg/Ca值被用来重建近70 ka以来SST变化。结果显示,H2期间海表冷却。但是,H1和H6期间SSTN.pachyderma和SSTN.incompta显着升高6~8℃。H4期间仅SSTN.pachyderma升高3.5℃。值得注意的是H3和H5期间SSTN.incompta升高3℃,再次说明H3和H5期间可能有季节性北大西洋暖水输入。(3)N.pachyderma和N.incompta在浮游有孔虫组合中占主导。计算N.incompta与N.pachyderma相对丰度的比值,以推断研究区70 ka以来与水团变迁有关的SST。MIS2期和MIS4期比值<50%,反映了极地冷水团侵入后较为寒冷的环境;而MIS3期暖期和全新世比值>50%,反映高温高盐的NAC流入。但是,由于浮游有孔虫的季节性差异和栖息深度变化可能导致其相对丰度的变化,故N.incompta与N.pachyderma相对丰度比值的结果可能高估了研究区SST。考虑到有孔虫相对丰度比的限制,本研究使用Mg/Ca指标来重建SST。(4)利用SST和δ18O分别重建了N.incompta和N.pachyderma的海水背景值δ18Ow和SSS。从SSSN.pachyderma和SSSN.incompta可以看出:由于受融水和北大西洋暖水相互作用,H3期间上层水柱中存在较强的温跃层和盐跃层。此时,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可能仍然较强。但是,H1、H2、H4和H6期间SSSN.pachyderma和SSSN.incompta显着降低,表明强烈的融水作用可能减弱了AMOC。(5)MIS4期SSSN.pachyderma和SSSN.incompta间差值减小,表明强烈的对流混合;而SSTN.pachyderma和SSTN.incompta差值增大,可能是海表冷却和海水混合使得MIS4期上层水柱中N.pachyderma向深处栖息。MIS3期暖期温跃层消失,但MIS3期冷期至MIS2期,上层水柱形成一个均匀且厚重的混合层。MIS1期SST和SSS呈负相关,全球海平面升高解释了SSS降低。(6)δ13C表明MIS3期和MIS1期δ13C偏重,说明海气交换良好,而MIS4期和MIS2期海气交换减弱。δ13CN.pachyderma和δ13CN.incompta间差值可能主要反映H事件的古环境。H1、H2和H6期间δ13CN.pachyderma和δ13CN.incompta差值减小,可能受温跃层变深或强风驱动的海水垂向混合的影响。然而,H4和H5期间δ13C差值增大,表明季节性温跃层变浅,与夏季NAC增强和水体分层有关。此外,δ13CN.pachyderma与其壳体重量无显着相关性;相反,N.incompta壳体重量与δ13CN.incompta在寒冷的LGM呈正相关、在温暖的全新世呈负相关,说明壳体重量可能引起壳体δ13C与海水∑CO2的δ13C偏移。因此,不排除H事件期间壳体重量增加可能使得δ13CN.incompta变重,进而导致δ13CN.pachyderma和δ13CN.incompta差值增大。
杨义[3](2021)在《现代海洋沉积脂类对高温环境与高纬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海洋是地表最大的碳库,其对于全球碳循环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全球海洋碳汇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海洋,而低纬度海洋则主要是碳源。近期通过对现代观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表明低纬度海洋可能也是潜在的碳汇区域,并且冰期风尘输入是低纬度海洋碳汇增强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于低纬度海洋碳库的研究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低纬度海洋受到全球变暖的热辐射效应更加明显,但其对海洋生物群落变化尚不清晰,导致基于海洋生物构建的温度代用指标在地质温室期古温度重建结果存在争议,因此亟待构建可靠的高温区海洋温度代用指标。另一方面风尘输入对低纬度海洋碳库变化以及风尘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尚不清晰,并且如何捕捉现代海洋环境中的风尘信号等问题均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针对于中低纬度海洋来进行研究,首先来评估目前高温区类脂物温度代用指标的可靠性和建立新的高温区温度指标,其次利用类脂物分布特征及其单体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示踪风尘输入海洋过程,探究其对于低纬度海洋碳库的影响。目前基于脂类温度代用指标(长链烯酮U37 K’,四醚膜脂GDGTs的TEX86,RI-OH以及黄绿藻LDI)等已经用于晚白垩纪以来海洋古温度重建。但是已经发现在地质温室期长链烯酮U37K’指标由于达到阈值,从而失去对高温的指示能力。因此探究现有温度指标在高温区对温度指示可靠性以及是否存在新的高温区温度代用指标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首先本文通过采集于中国南海温度跨度为24~29℃的65个样品以及已发表的isoGDGTs的TEX86指标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南海TEX86记录温度与年均温之间仅存在中等强度相关,并且在南海北部和南海深海盆区域其重建温度显着均低于年均温,其中南海北部区域重建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差值显着超过其误差范围。结合已发表数据分析表明南海北部和深海盆重建温度的低值可能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南海北部isoGDGTs可能受到河流输入贡献影响,而南海深海盆区域isoGDGTs可能记录着冬季生长温度。同样本文探究了另一类古菌OH-GDGTs的RI-OH温度指标,结果发现RI-OH温度指标重建温度明显低于其实测温度数据,表明其在高温海域使用受限。通过深入研究OH-GDGTs化合物分布特征,发现当温度高于25℃时,OH-GDGT-0和OH-GDGT-2化合物分布特征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分布,指示着OH-GDGTs生物源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因此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新的基于OH-GDGTs温度代用指标OH-2/OHs,其在海表温度>25℃时可作为高温区温度指标的潜力。同样,前人的研究表明黄绿藻LDI温度指标在温度>27℃时,可能无法准确指示真实的环境温度变化。针对该温度指标在高温区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来自南海的58个站位来探究黄绿藻LDI温度指标的高温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LDI温度指标确实在高温区指示温度存在问题,当温度>27.4℃时,其失去对于高温的指示能力。但是深入分析LDI指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现LDI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差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线性关系。并且通过整合已发表的长时间序列的沉积物捕获器和高温区LDI数据发现同样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这种机制可能是黄绿藻对于温度的适应关系。因此基于该线性关系,本文重新构建了原始LDI温度校正公式LDIM,适用于实测环境温度>27℃或者其它指标如U37K’达到阈值等高温海域。另外,基于来自于革兰氏阴性细菌3-羟基脂肪酸已经在陆地环境中表现出作为温度和pH指标的潜力,但是在海洋环境中其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其温度指标是否可以用于高温重建均值得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通过采集来自于西太边缘海不同纬度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来分析海洋环境中3-羟基脂肪酸的分布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来对比土壤样品和海洋样品中3-羟基脂肪酸的分布特征,均发现土壤环境中3-羟基脂肪酸与海洋环境中差异明显,指示着海洋环境中3-羟基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贡献。随后通过分析现有土壤温度指标发现其均在海洋环境中并不适用。因此通过深入分析海洋3-羟基脂肪酸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基于反异构C13和异构C13 3-羟基脂肪酸的指标RAN13与温度之间呈现强的指数关系,并且在高温海域其误差较小。因此本文构建了新的基于细菌3-羟基脂肪酸的温度校正公式,其具有作为高温区温度重建的潜力。最后本文以南海为例来研究现代低纬海域风尘输入信号,用高等植物类脂物正构烷烃及其碳/氢同位素结合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来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输入信号。通过结合前人发表的Sr-Nd同位素数据,发现南海深海盆的Sr-Nd同位素信号与亚洲内陆沙漠源区信号一致,与南海周边河流、岛弧等输入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Sr-Nd同位素可能指示南海深海盆存在着强的风尘输入信号。同样通过对不同站位正构烷烃信号进行解析,发现南海深海盆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值呈现出异常高值,并且与周边土壤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表明其可能不是来源于周边土壤输入或者河流输入信号。并且其氢同位素信号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即在南海深海盆异常偏负。结合前人对于中国不同纬度正构烷烃CPI和氢同位素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二者均与纬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其可以用来示踪南海深海盆正构烷烃的来源。通过对比发现南海深海盆正构烷烃CPI值和氢同位素信号均指示着其可能来自于亚洲中纬度(40°N)。结合Sr-Nd同位素和脂类数据均表明南海深海盆存在明显的风尘输入信号,其可能来自于亚洲内陆沙漠源区。通过对其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在东亚冬季风背景下,大量的陆源风尘物质输入到南海深海盆区域,并且造成了南海深海盆的浮游植物繁盛。结合已发表数据分析表明,东亚冬季风驱动下东亚风尘输入和表层次表层水体扰动是造成寡营养南海深海盆冬季浮游植物繁盛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现有温度指标在高温海域的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温度校正公式OH-2/OHs适用于高温海域温度>25℃和LDIM适用于温度>27℃时的温度重建,并且建立了新的基于细菌3-羟基脂肪酸的温度指标RAN13,其具有高温重建的潜力。最后本文通过结合Sr-Nd同位素和类脂物正构烷烃来研究南海沉积物中的粉尘信号,并且成功示踪其风尘源区。通过结合已发表数据对风尘输入与南海浮游植物繁盛之间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风尘输入和风致上升流可能是导致冬季浮游植物繁盛的主要原因。
张钰莹[4](2021)在《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西北太平洋黑潮流区九州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柱样KPR12岩芯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孔虫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有孔虫稳定氧同位素记录建立了岩芯的年代框架,恢复岩芯底部年龄约40万年;重点研究了有机碳埋藏和海洋古生产力的轨道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陆源输入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探讨了该区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冰期-间冰期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其环境响应的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KPR12岩芯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百分含量整体偏低(0.062%~0.443%,平均0.216%),碳埋藏通量介于0.82~11.74 mg/cm2/ka,与开放大洋的埋藏量相当;相对边缘海区低1~2个数量级,推测这与研究区缺乏大河直接输入巨量的陆源物质以及海区生产力相对较低有关。岩芯TOC含量与埋藏通量整体呈冰期高-间冰期低的显着旋回特征。此外,有机碳的C/N比、δ13C指示了该区有机质主要受海洋生源和陆源输入的混合贡献,以海洋生源(平均~66%)为主。研究区的陆源物质主要通过风尘和日本九州岛河流输入,同时受到黑潮强度、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共同影响,冰期陆源有机质埋藏通量更高。研究区硅质生产力较低(生物硅Opal含量~1%),无明显的冰期旋回变化特征;碳酸钙(Ca CO3)和生源钡(Bio-Ba)含量指示古生产力变化明显呈间冰期高-冰期低的旋回特征,与有机碳埋藏通量以及亚洲风尘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TOC作为海洋古生产力替代指标具有局限性,同时风尘可能对该区海洋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限。根据Bio-Ba含量重建,显示研究区40万年来的初级生产力整体较低(冰期105mg/m2/ka,间冰期128 mg/m2/ka),这可能是由于表层营养盐浓度较低所致。同时,冰期时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形成加强致使水体层化显着,阻碍了底部营养物质向表层输送,进而抑制了初级生产力。沉积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的富集特征指示研究区底层沉积物-水界面处于相对氧化状态;但其含氧条件及陆源细颗粒物质含量具有冰期-间冰期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冰期时RSEs(V、Th、Tl、Ga等)富集程度较高,指示水界面相对偏还原,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埋藏和保存。同时岩芯细粒组分与TOC呈一定的负相关,且冰期时细粒物质输入增加,可吸附更多有机质并加速其向海底沉降。反之,间冰期时水界面的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细颗粒物输入减少,有机碳的埋藏通量降低。综上,研究区的TOC埋藏对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轨道尺度敏感响应,其演化规律与古生产力记录并不耦合,说明古生产力可能不是影响该岩芯TOC埋藏特征的主控因素;另外,在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以及细粒物质吸附和沉降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研究区的有机碳埋藏整体呈现“冰期碳埋藏量更高、间冰期降解作用更显着”的演化模式。
刘天昊[5](2020)在《过去450 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文变化及类ENSO状态》文中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WPWP)是全球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其在全球气候演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该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IODP 363航次U1486岩芯(02°22.34’S,144°36.08’E,水深1332 m)上部31 m的沉积物为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和Mg/Ca 比值,重建了 WPWP表层水体水文环境演变过程,结合相关古气候和古海洋记录,分析了冰期旋回中类ENSO状态的变化。过去450 ka以来,U1486岩芯中浮游有孔虫Trilobatus sacculifer的δ18O的演变显示了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频谱分析呈现出了典型的偏心率周期(100 ka)、斜率周期(40 ka)和岁差周期(23 ka),说明其变化可能受到高纬和热带因素的双重驱动。T.sacculifer Mg/Ca温度重建结果显示,近5次冰期旋回中WPWP表层海水温度(SST)在25.3~30.8℃范围内波动,末次冰盛期(LGM)SST最低值为26.1℃,比晚全新世低近2℃。SST整体变化与δ18O变化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未发现SST领先δ18O变化现象的出现。SST的演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与南极冰芯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变化同步,其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可能是由温室气体驱动。U1486岩芯中450 ka以来T.sacculifer壳体的δ13C在0.71-2.05‰之间,其值总体上间冰期略高于冰期,没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其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冰期-间冰期转换期Ⅰ、Ⅱ、Ⅳ和Ⅴ期和MIS 8时均出现明显的低值事件,推测该低值事件的信号来自南大洋水团且与海气CO2交换有一定关联。过去450ka里,去除全球冰体积信号后重建的海水剩余氧同位素(δ18Osw-iv)的变化与当地日射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间冰期δ18Osw-iv与附近站位的降水径流记录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指示了研究区降水的变化;但与中国洞穴石笋和黄土的东亚季风降水记录呈反相位关系,表明间冰期澳大利亚季风和东亚季风有密切联系,可能指示了 ITCZ的南北移动过程。WPWP的SST记录与东太平洋冷舌区的古温度记录对比分析发现,过去450 ka来冰期时东西太平洋的温度梯度增大(>3℃),WPWP温跃层深度加深,且间冰期的主要冰阶热带太平洋也呈现了较大的纬向温度梯度,最大可达到4~5℃。纬向温度梯度的这一变化指示近几十万年来偏冷的冰期和间冰期冰阶热带太平洋呈现出类La Nina状态,而气候变暖期间则更趋向于类El Nino的状态。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暖过程中,地表温度升高,对流层下层水汽含量快速增加,导致边界层与对流层中层之间的质量交换减少,减弱了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和赤道东风带的强度,使得热带太平洋表现出更类似于El Nino的状态。
崔亦鹍[6](2020)在《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温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ITF)控制了印度洋和太平洋间的水体与热量交换,显着影响着现代印太地区的气候和海洋环境,且在过去的区域水文条件演变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ITF在轨道—亚轨道尺度上的研究多限于末次冰期,对其在多个冰期旋回中的演变缺乏认识。帝汶海是ITF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之一,本研究利用位于ITF帝汶海出口处的IODP363航次U1482钻孔(15°3.32?S,120°26.10?E,水深1446 m)样品,通过浮游有孔虫Trilobatus sacculifer壳体的氧同位素和Mg/Ca分析,重建了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剩余氧同位素(δ18Osw-iv)的变化。结合西太平洋暖池区、ITF流经区域、中高纬地区的其它记录,分析了近6次冰期旋回中区域表层水体温度和盐度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的SST呈现冰期低、间冰期高的特征,其演变具有显着的偏心率(100 ka)、斜率(40 ka)和岁差(23 ka、19 ka)周期。其中,岁差信号可能主要来自ITF的源区以及其输运过程中季风、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降水对其水体来源、强度和结构的影响。此外,当地太阳辐射、区域风场等局地因素的影响对SST的岁差信号也起到了加强作用。SST的斜率信号可能是来自于斜率控制下厄加勒斯流(Agulhas current,AC)向南大西洋的热量输运和鲁汶流(Leeuwin Current,LC)向极暖水输送的变化。SST的偏心率信号则主要源自冰期旋回中全球海洋温度变化在低纬地区的响应。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与海表盐度正相关的δ18Osw-iv呈现出冰期低、间冰期高的特征,且其变化具有显着的岁差(23 ka)和斜率(40 ka)周期。分析表明,研究区盐度受当地大气降水及河流输入影响较小,更多的是受ITF结构、强度以及海平面升降等因素的控制。岁差驱动下盛行风向的变换和ITCZ南北位移导致的降水强度变化显着影响了ITF结构与强度,从而令δ18Osw-iv呈现出显着的岁差周期。冰期旋回中海平面周期性的升降导致ITF通道连通性发生改变,作用于ITF结构与强度,使得δ18Osw-iv呈现出冰期低、间冰期高的特征。而斜率驱动下南半球经向温度梯度的周期性变化控制了ITF低盐水体通过鲁汶流的向极输运,从而导致研究区δ18Osw-iv呈现出40 ka的斜率周期。对西太平洋布放沉积物捕获器潜标系统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实践中由于样品瓶脱落导致的样品丢失率高(20%左右)的问题,提出在开阔大洋等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中布放沉积物捕获器时根据当地的洋流环境采取的加固措施,并设计了一种样品瓶专用固定装置,以达到安全回收样品的目的。
胡思谊[7](2020)在《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冲绳海槽南部的高沉积速率为东亚边缘海地区的陆-海相互作用和构造活跃地区山溪性河流(台湾河流)流域长期以来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及其古环境响应提供了宝贵的沉积档案。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南部获取的沉积物岩心S3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浮游有孔虫放射性碳年龄,沉积物的粒度、常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质量堆积速率和重矿物组成,碎屑磷灰石的常微量元素和形貌学组成。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南部陆源沉积物的来源、源区岩石的类型;重建了物源区晚全新世以来的河流排泄和硅酸盐风化历史;揭示了气候变化、突发性事件(台风和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区域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强度的潜在影响。硅酸盐组分Sr-Nd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结果表明,约3000 cal yr BP以来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台湾东北部河流(兰阳溪)和台湾西部河流。中国大陆的大型河流(如,长江和黄河)和台湾东部河流搬运物、火山物质和风尘物质对海槽南部过去约3000年来的沉积作用没有起到显着的贡献。碎屑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南部的碎屑磷灰石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沉积年龄较老的层位1中的磷灰石颗粒主要来自镁铁质/中性岩石,其他较年轻层位中的磷灰石颗粒主要来自镁铁质/中性岩石和高度演化型岩石。此外,各层位中还有少部分碎屑磷灰石可能来自碱性岩和变质岩。重矿物组合证据表明陆源物质是短距离搬运至沉积位置的。碎屑磷灰石主成分分析结果和区域地层学证据表明,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源沉积物是台湾东北部和西部河流流域沉积岩和变质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其终极来源包含多种岩石类型。台湾东部河流沉积物对沉积位置的陆源物质沉积没有明显的贡献。层位1中的碎屑磷灰石与层位2、层位3和层位4中的磷灰石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推测可能是不同时期流域内风化剥蚀的沉积岩类型存在轻微差异造成的。根据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建立了化学蚀变指数(CIA)、αKAl、K/Al、Ti/Na和K/Na等化学风化替代指标,还根据碎屑磷灰石形貌学特征计算了平均蚀坑指数(EPI)作为化学风化替代指标,各指标记录显示过去约3000年来台湾河流流域的基岩经历了相对恒定且中等强度的化学蚀变。根据沉积物质量堆积速率(MAR)建立了MARsiliciclastic和MARTi值作为河流排泄强度替代指标,还根据碎屑磷灰的纵横比和晶面完整程度建立了平均纵横比(AR)和完整晶面百分比(PCF)作为河流排泄强度替代指标,各指标记录显示在3000-2100 cal yr BP阶段台湾地区的河流排泄强度相对较弱,从2100 cal yr BP开始增强并具有稳步递增的变化趋势。通过将本文的沉积记录与前人报道的台湾地区气候和人类活动记录进行比较,发现冲绳海槽南部海域陆源物质输入量的增加与过去约3000年来台湾地区降水量增大密切相关。在3000-2100 cal yr BP期间降水量相对较小,相应地河流排泄强度较弱;2100 cal yr BP开始降水量增大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应地河流排泄强度开始显着增强;从约1500 cal yr BP开始陆源物质输入表现出稳步递增的特征,是恒定且较高水平的降水和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晚全新世以来台湾地区的物理剥蚀强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后期稳步增强,强烈的物理侵蚀作用、陡峭的山势和湍急的水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山区流域的硅酸盐风化,使得台湾近海沉积物一致表现出中等强度的化学蚀变。未来将构造背景活跃地区山溪性小河流近岸的沉积物化学记录用于解释/反映古气候变化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从全球角度来看,与台湾类似的山溪性流域,虽然有极高的陆源物质通量,但由于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通过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作用使大气中的CO2向水圈转化/消耗的效率和通过碎屑磷灰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将生物可利用P从岩石圈向水圈转化的效率均较构造稳定的大陆河流流域(如,长江)低。本文恢复了较长时期以来构造背景活跃的山溪性流域的风化和剥蚀历史,为构造活跃型地区河流流域的景观塑造和海-陆交互作用提供新的见解和认识,强调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物质输入的控制,这种类型流域虽然有更有利的化学风化条件(更快的化学风化速率),但并不会导致更高的沉积物化学蚀变程度。首次将碎屑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组成和形貌学特征用于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的判别和源区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发现碎屑磷灰石是非常有前景的副矿物,可以为边缘海地区源-汇过程和古环境演化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崔亦鹍,常凤鸣,李铁刚,孙晗杰,南青云,刘天昊,王佳,钱芳[8](2020)在《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盐度对印尼穿越流演变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简称ITF)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间的水体与热量交换,显着影响着现代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环境,且在过去的区域水文条件演变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ITF在轨道-亚轨道时间尺度上的研究多限于末次冰期以来,对其在多个冰期旋回中的演变缺乏认识。本文利用位于ITF帝汶海出口处的IODP 363航次U1482钻孔(15°3.32’S,120°26.10’E;水深1446m),通过浮游有孔虫Trilobatus sacculifer壳体的氧同位素和Mg/Ca分析,建立了U1482钻孔上部42.48 m的年龄框架,重建了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和剩余氧同位素(δ18Osw-iv)的变化。结合西太平洋暖池区和帝汶海的其他岩芯记录,探讨了近6次冰期旋回中ITF结构和强度变化导致的区域盐度演变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δ18Osw-iv呈现出冰期低、间冰期高的特征,且其变化具有显着的岁差(23 ka)和斜率(40 ka)周期。分析表明,岁差驱动下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南北位移所致的盛行风向变换以及冰期旋回中海平面升降导致的ITF通道连通性的改变是区域盐度周期性演变的主导因素,同时,地球轨道斜率驱动下南半球经向温度梯度的周期性变化也可能影响了ITF低盐水体向南半球高纬海区的输运。
王然军[9](2020)在《东帝汶海MIS10以来上层水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意义》文中认为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于全球影响加剧,气候变暖问题愈发受全球各界的关注,找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控制因素,揭示气候演化的规律,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已经成为当前气候研究学者们的共同理想与终极目标。帝汶海位于印度-太平洋暖池区南部,地处西太平洋暖池区西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贯穿其中,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调节着两大洋之间的水体和热量输送,同时,暖池区气候变化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对高纬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帝汶海区MD98-2172岩芯的研究,利用古海洋学、气象学、海洋化学等方法,对于岩芯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和Uvigerina.peregrina的稳定氧同位素进行测定,通过与LR04对比调谐以建立年代地层框架;对于浮游有孔虫混合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Mg/Ca值的测定,重建了过去MIS10以来东帝汶海区表层水温度变化;对于温跃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Mg/Ca值的测定,重建了过去MIS10以来东帝汶海区温跃层水温度变化;通过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岩芯记录的表层水温数据做差值,探讨了MIS10以来暖池区范围与强度的变化;通过与日照量变化曲线、其他海区岩芯和南北极冰芯所测定的温度变化、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进行对比,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特点以及高纬与低纬地区气候变化的超前滞后关系,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MIS10以来东帝汶海区表层水温记录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与暖池核心区KX97322-4岩芯表层水温度记录对比显示,在MIS2、3、4、6、10期,两者间的温度差值较大,而这些都是相对较冷的阶段,说明在温度较冷的时期暖池区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与本地日照量变化曲线、极地冰芯气候记录和其他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变化以及海水氧同位素对比结果表明,MD98-2172岩芯表层海水温度记录与南极冰芯所记录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其他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同样具有冰期旋回特征,频谱分析表明部分热带海区受低纬过程影响,具有明显的岁差周期,说明热带气候变化信号可能受低纬与高纬过程影响;热带海区表层水温明显超前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证明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并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而驱动高低纬地区气候变化可能是大洋环流与水团的作用。
刘景昱[10](2020)在《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晚上新世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北半球大陆冰盖消长为特征。北大西洋因靠近冰盖生成区且容易受到海洋-大气-冰冻圈相互作用的影响,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点靶区。本文以“Ruddiman’s冰筏碎屑(IRD)带”南缘的IODPU1312站位的沉积记录为研究对象,在利用高分辨率亮度数据辅助,将G.ruberδ18O调谐到LR04和U1308站位底栖δ18O记录以构建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应用浮游δ18O、δ13C、海洋表层温度(SST)、IRD、有孔虫化石组合、粒度等代用指标,追溯4.1 Ma以来U1312站位记录的重大古海洋学事件,并对区域环境演化做了讨论。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U1312站位记录对晚上新世以来的区域环境变化可以起到脉络清晰的监视器作用:研究站位在2.52 Ma首次出现IRD沉积,标志着北极冰盖的影响力可在气候敏感期扩展至中纬地区。在1.3–0.62 Ma期间,U1312站位记录响应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过程。研究站位0.9 Ma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IRD输入剧烈增加,体现了北半球冰盖的显着扩张。0.65 Ma以后U1312站位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的波动幅度变大,持续时间变长,IRD的数量和频率增加,并出现类海因里希事件,表明与特大冰盖和长期冰期相关的新的冰盖动力学模式已经建立并开始大规模主导区域环境。2、中更新世(1.3 Ma)以来U1312站位的SST演化主要受控于斜率和偏心率周期主导的轨道强迫,在此背景下的表层洋流重组和海洋锋面位置摆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总体而言,中更新世以来U1312站位主要受北大西洋流水团的持续影响,但在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24–22、MIS 12、MIS 8,SST明显降温,极地/亚极地水团入侵,IRD含量增加,说明此时北极锋可能移动至U1312站位附近甚至更南部的位置,表层环流发生重大重组。而在MIS 17、MIS 13、MIS 11和MIS 5的间冰期峰值期间,SST较为温暖,表明亚速尔锋面向北移动,亚热带水团对U1312站位的影响增加。3、站位记录所反映的重要异常事件及其控制因素值得重点关注。如MIS 16期间首次出现标志着类海因里希事件的哈德逊海峡来源的碎屑碳酸盐物质,且SST和IRD输入之间存在解耦,说明劳伦泰冰盖迅速扩张导致的冰山排放增加是触发类海因里希事件的首要因素。MIS 12期间经历了1.3 Ma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在冰消期的IRD中存在碎屑碳酸盐,且MIS 11期间异常温暖,可能响应了中布容事件,此时的驱动因素除了轨道强迫和洋流作用,还需要额外的气候机制。
二、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f the Xisha Trough, South China Sea since Last Glaci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f the Xisha Trough, South China Sea since Last Glaci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东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水文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年龄框架 |
2 MD18-3569孔的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重建结果 |
3 讨论 |
3.1 最近2万年来南海南、北部δ18Oresidual变化趋势 |
3.2 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的千年尺度波动 |
4结论 |
(2)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域浮游有孔虫揭示的70ka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浮游有孔虫多指标研究进展 |
1.1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 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 区域气候及水文特征 |
2.3 该研究区域在古海洋研究中的地位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品的预处理 |
3.2.2 有孔虫鉴定和计数 |
3.2.3 冰筏碎屑计数 |
3.2.4 有孔虫δ~(18)O和δ~(13)C测试 |
3.2.5 有孔虫Mg/Ca测试和清洗 |
3.2.6 有孔虫AMS~(14)C测试 |
3.3 研究理论依据 |
3.3.1 浮游有孔虫及其主要属种 |
3.3.2 浮游有孔虫Mg/Ca与古海水SST估算 |
3.3.3 浮游有孔虫δ~(18)O与古海水SST、SSS重建 |
3.3.4 浮游有孔虫δ~(13)C与古环境重建 |
第四章 结果 |
4.1 地层学框架 |
4.1.1 AMS~(14)C测年 |
4.1.2 基于氧同位素地层学的年龄校准 |
4.1.3 岩芯Hu71-377 的年代地层框架 |
4.2 冰筏碎屑IRD |
4.3 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 |
4.4 N.pachyderma和 N.incompta的δ~(18)O和δ~(13)C特征 |
4.5 Mg/Ca与古海水温度SST |
4.5.1 N.pachyderma和 N.incompta的 Mg/Ca |
4.5.2 Mg/Ca-SST计算 |
4.5.3 SST变化 |
4.6 δ~(18)O_w和古海水盐度SSS |
4.6.1 δ~(18)O_w和SSS计算 |
4.6.2 SSS变化 |
第五章 多指标揭示北大西洋中部Hu71-377 的古海洋学变化 |
5.1 Heinrich事件 |
5.1.1 岩芯Hu71-377中Heinrich事件 |
5.1.2 Heinrich事件期间上层水文变化 |
5.2 末次冰期以来上层水体变迁和古环境重建 |
5.2.1 末次冰期以来上层水团变迁 |
5.2.2 δ~(13)C和古海洋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现代海洋沉积脂类对高温环境与高纬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低纬度海洋在全球变化的重要性 |
1.2 低纬度高温环境重建的局限性 |
1.2.1 颗石藻U_(37)~K'温度指标 |
1.2.2 古菌iso GDGTs温度指标 |
1.2.3 黄绿藻长链二醇温度指标 |
1.2.4 革兰氏阴性菌 3-OH-FAs 温度指标 |
1.3 风尘输入与海洋古气候研究进展与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方法 |
2.2.1 常规脂类的萃取 |
2.2.2 3-羟基脂肪酸的提取 |
2.3 仪器测试条件 |
2.3.1 GC-MS测试条件 |
2.3.2 HPLC/APCI-MS仪器测试条件 |
2.3.3 单体碳/氢同位素测试条件 |
2.4 16S rRNA扩增子测序以及分析 |
2.4.1 核酸DNA提取和 16S rRNA序列扩增 |
2.4.2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 |
2.5 无机元素的分析测试 |
2.6 指标与计算公式 |
第三章 古菌GDGTs对海洋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与环境代用指标的构建 |
3.1 南海iso GDGTs温度指标TEX_(86)的适用性 |
3.2 OH-GDGTs高温区温度指标的建立 |
第四章 藻类长链二醇对海洋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与环境代用指标的构建 |
4.1 藻类LCDs的研究简介 |
4.2 LCDs对于高温环境的适应关系及其新指标的建立 |
4.3 高温区温度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细菌 3-羟基脂肪酸对海洋环境的适应与环境代用指标的构建 |
5.1 海洋 3-羟基脂肪酸的来源 |
5.2 基于 3-羟基脂肪酸的新的海洋表层温度指标 |
5.3 基于海洋 3-羟基脂肪酸的温度重建 |
第六章 海洋沉积脂类对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 |
6.1 南海Sr-Nd同位素和脂类分布特征 |
6.2 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来源 |
6.3 粉尘输入对南海深海盆的影响和启示 |
第七章 总结与下一步展望 |
7.1 高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
7.2 南海粉尘输入新证据 |
7.3 下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海洋沉积有机碳埋藏记录 |
0.2.2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来源 |
0.2.3 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物质 |
0.2.4 海洋古生产力演化 |
0.2.5 海洋沉积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影响因素 |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0.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工作量 |
1.研究区域概况 |
1.1 地质背景 |
1.2 水文特征 |
1.2.1 温盐特征 |
1.2.2 河流输入特征 |
1.2.3 洋流分布特征 |
1.2.3.1 表层洋流 |
1.2.3.2 深层洋流 |
1.3 气候背景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分析方法 |
2.2.1 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值测定 |
2.2.2 AMS~(14)C测年 |
2.2.3 沉积物粒度分析 |
2.2.4 总碳、总有机碳分析 |
2.2.5 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析 |
2.2.6 常、微量元素测试 |
2.2.7 生物硅分析测试 |
2.2.8 数据处理方法 |
3.沉积年代地层学框架 |
3.1 沉积物岩性特征 |
3.2 岩芯年代框架 |
3.2.1 AMS~(14)C年龄 |
3.2.2 氧同位素地层 |
3.3 沉积速率与质量累积速率 |
4.有机碳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有机碳含量及其埋藏通量的旋回特征 |
4.1.1 沉积有机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
4.1.2 沉积有机碳埋藏通量变化特征 |
4.2 岩芯沉积有机碳来源分析 |
4.2.1 沉积有机碳来源 |
4.2.2 岩芯海源、陆源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4.2.3 冰期旋回中有机碳来源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 小结 |
5.冰期旋回中古生产力记录及其影响因素 |
5.1 古生产力指标的轨道尺度记录 |
5.2 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产力演化的影响因素 |
5.2.1 风尘输入 |
5.2.2 营养盐供应 |
5.2.3 水文环境 |
5.3 小结 |
6.西北太平洋40 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环境指示意义 |
6.1 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影响因素 |
6.1.1 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对有机碳保存的制约 |
6.1.1.1 水柱溶解氧 |
6.1.1.2 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 |
6.1.2 粘土颗粒对有机碳的吸附与沉降 |
6.2 冰期旋回中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变化模式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6.3 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过去450 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文变化及类ENSO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西太平洋暖池与现代ENSO过程 |
1.3 浮游有孔虫在古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 δ~(13)C的古海洋学应用 |
1.5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
1.5.1 表层海水古温度重建 |
1.5.2 热带太平洋的类ENSO式变化 |
1.6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环境 |
2.1 俾斯麦海地质特征 |
2.2 区域气候特征 |
2.3 区域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微体古生物样品处理 |
3.2.2 有孔虫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3 浮游有孔虫Mg/Ca比值分析 |
3.3 年龄框架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 |
4.2 有孔虫壳体碳同位素 |
4.3 浮游有孔虫Mg/Ca-SST |
第五章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体结构演化 |
5.1 表层海水温度演化 |
5.2 表层海水盐度演化 |
5.3 冰消期δ~(13)C低值事件 |
第六章 热带太平洋的类ENSO变化 |
6.1 冰期时的类ENSO状态 |
6.2 西太平洋暖池其他岩芯和TR163-19岩芯SST对比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温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印尼海古海洋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
2.2 区域气候概况 |
2.3 区域温盐特征 |
2.4 区域洋流特征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微体古生物样品处理 |
3.2.2 浮游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分析 |
3.2.3 浮游有孔虫壳体镁钙比值分析 |
3.2.4 年龄框架建立 |
3.2.5 时间序列分析 |
第4章 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组合潜标测量系统布放和回收 |
4.1 研究意义 |
4.2 沉积物捕获器的实际布放 |
4.2.1 系统组成 |
4.2.2 布放设置 |
4.2.3 实际回收及布放 |
4.2.4 防样品丢失相关改进 |
第5章 古海洋学分析结果 |
5.1 年龄模式 |
5.2 碳氧同位素 |
5.3 镁钙比值及古温度 |
5.4 剩余氧同位素 |
第6章 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及其控制机制 |
6.1 SST对低纬气候的响应 |
6.2 SST与高纬气候的相互作用 |
6.3 SST对暖池变化的响应 |
第7章 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及其控制机制 |
7.1 ITCZ、海平面与ITF的变化 |
7.2 南半球经向温度梯度对SSS的可能影响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
1.2.1.1 地球化学指标 |
1.2.1.2 矿物学指标 |
1.2.1.2 .1 粘土矿物指标 |
1.2.1.2 .2 碎屑矿物指标 |
1.2.2 区域风化和剥蚀及古环境意义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1.1 冲绳海槽地质背景 |
2.1.2 台湾省地质背景 |
2.2 气候特征 |
2.3 洋流特征 |
2.4 河流输入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分析方法 |
3.2.1 年代学分析 |
3.2.2 粒度组成分析 |
3.2.3 沉积物硅质碎屑组分常量元素分析 |
3.2.4 全岩沉积物微量元素分析 |
3.2.5 质量堆积速率分析 |
3.2.6 Sr-Nd同位素分析 |
3.2.7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和地球化学分析 |
3.2.7.1 碎屑磷灰石常量元素分析 |
3.2.7.2 碎屑磷灰石微量元素分析 |
3.2.7.3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分析 |
第四章 岩心S3 沉积物硅酸盐组分的地球化学研究 |
4.1 年代学框架 |
4.2 沉积学记录 |
4.2.1 粒度组成 |
4.2.2 质量堆积速率 |
4.3 地球化学组成 |
4.3.1 元素组成 |
4.3.2 同位素组成 |
4.4 物源分析 |
4.4.1 Sr-Nd同位素组成控制因素 |
4.4.2 Sr-Nd同位素组成对沉积物来源的制约 |
4.5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及其控制因素 |
4.5.1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 |
4.5.2 各指标的控制因素 |
4.6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的风化和剥蚀历史 |
4.7 小结 |
第五章 岩心S3 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地球化学和形貌学研究 |
5.1 年代学框架 |
5.2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 |
5.3 碎屑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 |
5.4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组成 |
5.5 物源分析 |
5.5.1 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图 |
5.5.2 La/Nd-(La+ Ce+Pr)/ΣREE分类图解 |
5.5.3 Th-U二元图解 |
5.5.4 Sr-Y、Sr-Mn、(Ce/Yb)_(cn)-ΣREE和 Y-Eu/Eu~*二元图解 |
5.5.5 主成分分析图解 |
5.6 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对沉积物源岩类型的指示 |
5.7 磷灰石形貌学组成对区域剥蚀和风化历史的指示 |
5.7.1 四个层位碎屑磷灰石的控制因素 |
5.7.2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 |
5.7.3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的风化和剥蚀历史 |
5.8 小结 |
第六章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风化和剥蚀作用的控制机制 |
6.1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作用控制机制 |
6.2 对全球硅酸盐风化和大气CO_2的意义 |
6.3 对全球磷循环的意义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东帝汶海MIS10以来上层水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存在问题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背景 |
2.1 帝汶海地质特征 |
2.2 温盐特征 |
2.2.1 温度特征 |
2.2.2 盐度特征 |
2.3 洋流与水团特征 |
2.3.1 洋流特征 |
2.3.2 水团特征 |
2.4 现代ENSO、季风与海水温盐的响应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有孔虫样品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AMS~(14)C测年 |
3.3.2 稳定氧同位素分析 |
3.3.3 Mg/Ca值测试 |
3.3.4 频谱分析 |
第四章 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 |
4.1 AMS~(14)C测年 |
4.2 氧同位素期次的划分 |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 |
5.2 上层海水温度重建 |
5.2.1 浮游有孔虫Mg/Ca |
5.2.2 Mg/Ca古水温转换 |
5.2.3 表层水古温度 |
5.2.4 温跃层水体古温度 |
第六章 东帝汶海区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意义 |
6.1 MIS10 以来全球气候演化特征 |
6.2 MIS10 以来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的暖池强度变化 |
6.3 东帝汶海区表层海水与高纬海区的温度相关性探究 |
6.3.1 MD98-2172 岩芯记录的SST与南极温度对比 |
6.3.2 高低纬地区驱动因素与相关关系探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重要专有名词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1.3.1 晚上新世的北大西洋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2 第四纪的北大西洋古气候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论文章节概要 |
1.8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IODP306 航次介绍 |
2.1.1 U1312 站位介绍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2 区域古气候背景 |
2.3 区域现代海洋学背景 |
2.3.1 区域水平环流 |
2.3.2 区域垂向环流 |
3 材料 |
3.1 材料来源 |
3.2 岩性概况 |
3.3 岩性单元划分 |
3.4 小结 |
4 方法 |
4.1 稳定同位素 |
4.2 冰筏碎屑记数 |
4.3 重建海洋表层古温度 |
4.3.1 重建海洋表层古温度的方法回顾 |
4.3.2 Mg/Ca比值重建古温度 |
4.3.3 MAT技术重建古温度 |
4.4 重建古海水δ~(18)Osw |
4.5 重建海洋表层古盐度 |
4.6 有孔虫鉴定与计数 |
4.7 粒度实验 |
4.8 热释光实验 |
4.8.1 空气环境下测定全岩样品热释光 |
4.8.2 空气和CO_2环境下测定浮游有孔虫壳体热释光 |
5 U1312B孔的年代学 |
5.1 年龄控制点的选择 |
5.2 年代框架的建立 |
5.3 沉积速率估算 |
6 U1312 站位的古海洋学指标特征 |
6.1 稳定同位素 |
6.2 冰筏碎屑 |
6.2.1 冰筏碎屑的成分 |
6.2.2 冰筏碎屑的含量 |
6.3 海洋表层古温度 |
6.4 古海水δ~(18)Osw与表层盐度 |
6.5 有孔虫组合 |
6.6 粒度变化特征 |
6.7 热释光指标特征 |
7 U1312 站位指标反应的若干古海洋学变化 |
7.1 IRD的首次出现及北极冰盖的影响力 |
7.2 U1312 站位记录的海因里希事件与类海因里希事件 |
7.2.1 末次冰期的海因里希事件 |
7.2.2 更早的冰期记录中的类海因里希事件 |
7.3 中更新世以来SST变化与表层洋流变迁 |
7.4 SST的长期演化趋势与可能的驱动机制 |
7.5 热释光作为潜在的古海洋学指标的讨论 |
7.5.1 深海沉积物的热释光发光源 |
7.5.2 深海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
8 晚上新世以来北大西洋区域古海洋环境演化 |
8.1 4.1-3.1Ma晚上新世的温暖期的气候波动 |
8.2 3.1-2.5Ma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显着降温与北半球大冰期的开始 |
8.3 2.5-1.3Ma早更新世的气候波动和1.5Ma左右的气候转型 |
8.4 1.3 Ma至今中晚更新世的气候变化 |
8.4.1 1.3-0.62 Ma期间区域环境变化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
8.4.2 0.62Ma以来区域环境变化与中布容事件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f the Xisha Trough, South China Sea since Last Glaci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东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水文气候变化[J]. 陈越,王跃,党皓文,翦知湣. 第四纪研究, 2021(04)
- [2]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域浮游有孔虫揭示的70ka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D]. 叶孝贤.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现代海洋沉积脂类对高温环境与高纬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D]. 杨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D]. 张钰莹.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5]过去450 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表层水文变化及类ENSO状态[D]. 刘天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6]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温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 崔亦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7]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 胡思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8]620 ka以来帝汶海西南部表层海水盐度对印尼穿越流演变的响应[J]. 崔亦鹍,常凤鸣,李铁刚,孙晗杰,南青云,刘天昊,王佳,钱芳. 第四纪研究, 2020(03)
- [9]东帝汶海MIS10以来上层水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的意义[D]. 王然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D]. 刘景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