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闽政办[2021]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前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韩蕾[2](2021)在《铁路通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梳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储的铁路通信地理信息数据及其在CIR中的应用现状,结合GIS技术在铁路通信维护管理、技术管理、创新应用中的发展,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CIR使用、通信网工程设计、运营维护中的实际管理、数据应用、专业融合等方面的需求,拓展既有GIS系统的功能,全面阐述铁路通信地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户江民,雷文虎,罗文,曾康娟[3](2021)在《分层分布式网系管理系统的后端协同运维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机动通信网系管理系统采用B/S技术架构,依托固定基础网络和机动通信网构建三级常态互联的分层分级分布式的管理体系架构。网络边界的防火墙安全防护规则限制,给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和维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借助反向代理技术开展跨域系统的后端协同运维设计,提供状态呈现、状态检测、在线升级、远程命令执行以及安全访问等功能,可有效提升系统运维的远程可视化手段,增强系统使用的友好性。
李腊[4](2021)在《电力通信网中电力通信监测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十分可观,各行业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转型与升级,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能源应用。其中,电能对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而言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电力行业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行业,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电力系统专用的电力通信网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电力通信网的规模逐渐扩大,在店里系统当中德尔应用也愈加广泛。因此,为确保电力通信网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需要重视电力通信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切实提升系统的运行质效。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较,电力通信还具备自动调度、成本测量等复杂功能,由此可见,重视电力通信网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为有效维护网络的安全,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高效、通常与安全运行,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力通信监测系统组成、电力通信监测系统的基本内涵、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现状、电力通信网中电力通信监测技术的应用等内容,意在提高电力通信网的运行效果。
沙军生,刘曦,郭福来,牟涛[5](2021)在《卫星通信网一体化OAM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提升卫星通信网运行管理水平,提升面向用户业务的服务保障能力,分析了卫星通信网运维管理需求,提出了一体化OAM网络管理架构,并对各子系统的软件功能项进行了定义。
苏东[6](2021)在《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自动采集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无源光网络的端口数量和占用状态等端口资源信息直观反映了固定宽带网络的用户数量信息,是宽带网络运营管理和网络配置的重要依据。受限于其无源特性,传统的人工采集管理方式导致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准确率持续较低。随着宽带用户数的井喷式增长,快速准确的获取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成为宽带网络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获取及网络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对固定宽带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分析无源光网络中主流的平面光波导型(Planar Lightwave Circuit,PLC)分光器、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ODF)等无源设备端口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聚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目标检测算法,对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获取及网络资源自动化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无源光网络端口数量、占用状态不能利用电学特性自动识别的问题,将无源光网络的端口资源识别问题转化为目标检测任务,为端口资源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及管理提供了基础。对比分析不同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根据无源光网络端口信息的特征,确定采用YOLOv3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算法。(2)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型只看一遍第3版(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3,YOLOv3)深度学习算法。解决了实际应用场景中PLC分光器端口被遮挡、间隙小、高分辨率下小物体密集排列时算法性能退化问题。首先通过增加第四尺度上采样特征图,形成了四尺度融合预测,强化了图像中高分辨率特征的提取能力,增强了小目标敏感度。其次,建立了 PLC分光器数据集,并利用分光器端口高宽比固定的特性对锚框维度重新聚类,增强了锚框初始参数对PLC分光器特定目标的适应性。最后,采用了软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替换原YOLOv3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改进型YOLOv3对PLC分光器的检测准确率有效提升且高于目前主流目标检测算法,并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十折交叉验证进一步评估了新算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3)针对无源光网络中PLC分光器端口扩容场景中的上联无源设备ODF的端口具有端口数量多且排列密集、遮挡、型号不统一、异色老化、识别难度更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型YOLOv3-spp深度学习算法。首先,在YOLOv3检测层前增加SPP层,实现特征图中多个尺度的提取聚合。其次,建立了 ODF数据集并采用k-means++算法进行锚框维度聚类。最后,对损失函数进一步优化,构成了改进型YOLOv3-spp算法。为了避免样本少导致的过拟合现象,针对性设计了数据增强策略对数据集完成扩充,普通场景下的ODF检测效果得到有效改善。(4)针对ODF遮挡严重、多端口等疑难场景下第四章提出的改进型YOLOv3-spp漏检概率大甚至算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遗漏区域重识别级联模型,提高了 ODF的检测准确率。首先,依据ODF端口的尺寸、间隙等结构特征设计了端口定位、遗漏检测两个流程,可将漏检端口自动局部裁剪生成漏检端口数据集。其次,基于ResNet-34构建了遗漏区域重识别模型,对漏检端口进行二次特征捕捉、占用状态识别。最后,设计了端到端的ODF级联识别模型,检测准确率在改进型YOLOv3-spp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且高于目前主流目标检测算法,并采用混淆矩阵、F1分数评估了级联模型的分类性能。(5)针对传统宽带资源管理系统下端口资源人工采集导致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端口自动采集算法的宽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微服务系统架构,不但具有低耦合、高内聚特性并且增强了模块自治性。其次,基于端口自动采集的图像识别模块重构了入网、开通、变更、退网流程。再次,基于新业务流程设计了对应的微服务响应集群实现了动态资源管控。最后,将宽带资源管理系统与目前使用的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开通、装维调度、综合资源功能模块完成标准接口交互,从而提高了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准确率。通过上述对无源光网络中端口资源的自动采集算法研究,拓展了计算机视觉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改进型YOLOv3算法对PLC分光器端口的检测准确率为97.16%,相比原YOLOv3提升了 4.1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设计的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对ODF端口的检测准确率为95.02%,相比原YOLOv3提升了 7.89%。基于端口自动采集算法构建的宽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将端口资源管理由人工向自动演进,有效提高了资源准确率和生产效率。为固定宽带网络运营商降低网络投资浪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持。
宋余漫[7](2021)在《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电力系统中,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主要为电力系统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运维数据的通信服务。目前各地供电企业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电力通信网,但是存在着跨区域网络交互能力不高,电力通信网的一体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导致在电力运维管理工作中,数据孤岛的问题比较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提出了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任务。本文对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通过系统的应用能够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主干网接入点服务,在本地建立全局性的电力通信网业务视图,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系统一体化建设工程提供支持。在研究中首先分析了系统的研发背景,对系统的具体研发目标进行考察,整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及性能开发要求。随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方案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全网拓扑管理、全网运行管理、票单查询管理、KPI指标管理、事故及事件管理5个模块,并对系统的交互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方案。最后,利用.NET Web技术、GIS技术等对系统进行功能编码和实现,分析系统的实现原理与方法,展示系统的运行界面。同时在模拟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最终得到系统测试通过。通过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在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内部建立一体化的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模式,基于现已部署的电力通信网管理工具基础上,获得更为丰富的业务数据,并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一体化电力通信网建设的服务支持,具有较高的现实应用意义。
何洁[8](2021)在《攀枝花供电公司内网安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攀枝花供电公司的电力通信网安全监控管理主要通过通信服务供应商提供的业务管理软件和工具实现,存在着管理操作不便、数据分散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电力通信网安全监控管理效率,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内网安全监控平台。在内网安全监控平台中,通过对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功能接口进行集成映射,在此基础上建立告警管理、统计分析、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等内网安全监控管理的业务管理服务,可以实现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数据视图,提高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监控管理效率。在本文中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基于系统的应用环境及开发技术,分析和介绍了SNMP协议技术、.NET Web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等,作为系统的研发技术和工具支持。2.探讨分析了攀枝花供电公司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现状、安全监控模式及问题,提出系统的研发目标,并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分析,提出系统的功能目标包含告警管理、统计分析、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等,性能目标包括并发能力和响应时间等。3.基于软件设计技术,对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进行设计,同时对SNMP服务组件进行模型结构设计,按照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对各模块的C#功能类及功能时序流程进行设计分析,最后介绍系统的数据库逻辑和物理设计。4.采用SNMP协议技术的SDK开发包、.NET Web技术对系统的内部功能进行了开发实现,介绍关键功能实现流程、核心代码,并展示系统的部分运行界面。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进行功能和性能验证,得到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开发目标,满足了攀枝花供电公司的内网安全监控管理集成化管理要求。
邱超[9](2021)在《电力设备档案及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为了配合各类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数据通信和交互需求,需要建设用于电力数据交互的通信网络。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力通信网中的硬件设备管理是重要的业务内容。由于电力通信硬件设备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因此通常需要建设配套的管理软件对其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对电力通信网硬件管理和维护业务自动化需求进行分析考察,采用Java Web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电力硬件档案及业务管理系统,在其中按照电力硬件的运维管理流程和内容,将其中的设备变更、入库、入网、退网、上架、下架等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并创建电力设备的档案库。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研究中首先针对电力设备的运维管理业务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考察,梳理系统的研发目标,详细研究系统的功能、交互和性能需求。2.利用MVC设计模式构建系统的功能框架,并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建立各模块的内部逻辑结构、功能活动流程和功能时序流程。对于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采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搭建,分析各个数据表的物理结构。3.按照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考察具体的功能实现方法和思路,对系统的总体Java功能类结构及功能实现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系统的数据交互功能和内部功能模块。4.通过系统的应用部署,对系统进行各方面的测试分析,从功能表现和性能指标等方面,分析系统的总体研发成果。通过该系统,能够对电力通信网中的硬件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建立设备的档案库,覆盖硬件管理业务的各项内容和流程,从而提高业务管理的总体效率和质量。
姜洋[10](2020)在《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电力通信网络是电网的重要组成网络之一,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通信网规划执行期间,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网络中各种不同制式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设备分别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网、交换网、业务网、支撑网、综合数据网等不同的网络领域,其所承载的业务类型也千差万别,单纯依靠人工数据记录、存档施工设计图纸对通信调度工作要求更高,以上情形为电力企业日常的通信运维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进行实时、可靠的全面管理的电力通信管理系统。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缺乏统一通信管理系统的现状,本论文首先分析并研究现有电力通信系统中不同厂家的专业网管所采用的技术及手段,并重点参考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的运维管理模式。然后,针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特色功能将电力通信资源从逻辑和物理两个角度建模。依据本人所在电力企业通信网络运维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立足通信专业的自身特点,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达到应用功能的实用、好用的目标。最后,结合电力行业的一些规程规范,为实现本系统对电力通信网中的通信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方便运行人员高效开展日常运维工作,建立了人机交互的资源模型,为业务的开通提供保障,使该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运行人员。在对系统资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J2EE技术规范,设计了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实时监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运行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
二、综合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铁路通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设计方案 |
2.1 系统组成 |
2.2 CIR基础数据管理 |
2.2.1 GIS线路数据采集 |
2.2.2 线路选择区数据绘制 |
2.2.3 CIR基础数据管理 |
2.2.4 CIR数据仿真验证 |
2.3 铁路通信地理信息平台 |
2.3.1 铁路通信专业数据获取 |
2.3.2 铁路通信专业数据呈现 |
2.3.3 铁路通信数据挖掘与分析 |
2.4 服务管理 |
2.4.1 服务资源管理 |
2.4.2 服务应用管理 |
3 结束语 |
(3)分层分布式网系管理系统的后端协同运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状分析 |
2 后端协同运维设计 |
2.1 运行状态呈现 |
2.2 协同状态检测 |
2.3 协同在线升级 |
2.4 远程命令执行 |
2.5 协同安全设计 |
3 结语 |
(4)电力通信网中电力通信监测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电力通信监测系统组成 |
1.1硬件结构 |
1.2应用软件 |
二、电力通信监测系统的基本内涵 |
2.1支持电力通信组织计划 |
2.2 电力组织强化功能 |
2.3 提供电力通信控制能力 |
三、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现状 |
四、电力通信网中电力通信监测技术的应用 |
4.1图像监控 |
4.2设备控制 |
4.3自动报警 |
4.4智能监测技术应用 |
五、结束语 |
(5)卫星通信网一体化OA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卫星网运维管理存在问题 |
2.1 智能化网络管理能力弱 |
2.2 面向应用的服务水平低 |
2.3 面向台站的维护能力弱 |
3 一体化集成管理技术要求 |
3.1 体系化OAM管理需求 |
3.2 台站智能运维需求 |
3.3 面向服务的网元管理需求 |
3.4 一体化综合网络管理需求 |
4 一体化OAM架构及功能设计 |
4.1 卫星网OAM架构设计 |
4.2 卫星网OAM功能设计 |
4.2.1 台站监控系统 |
4.2.2 网元管理系统 |
4.2.3 综合网管系统 |
5 结束语 |
(6)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自动采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固定宽带发展的意义 |
1.1.2 固定宽带接入网络简介 |
1.1.3 端口识别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区域的主要算法 |
1.2.2 基于回归的主要算法 |
1.2.3 目标检测在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端口识别的目标检测算法选择 |
2.1 通用物体检测数据集下的先进算法性能分析 |
2.2 端口类专用物体检测性能分析 |
2.3 YOLOv3 |
2.3.1 网络结构 |
2.3.2 边界框预测 |
2.3.3 跨尺度融合预测 |
2.3.4 检测方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无源光网络中PLC分光器端口占用状态自动识别的算法研究 |
3.1 应用背景分析 |
3.2 疑难场景下PLC分光器端口占用状态识别的YOLOv3 算法优化 |
3.2.1 四尺度特征融合预测 |
3.2.2 基于PLC分光器数据集的目标锚框维度聚类 |
3.2.3 基于软非极大值抑制算法的边界框过滤 |
3.3 模型训练与实验 |
3.3.1 PLC分光器数据集建立 |
3.3.2 训练策略 |
3.3.3 超参数设置 |
3.3.4 实验配置与训练结果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消融研究 |
3.4.2 算法评估 |
3.4.3 算法改进前后检测效果对比 |
3.4.4 与其他主流算法实验结果对比 |
3.4.5 检测效果与优化点关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无源光网络中ODF端口占用状态自动识别的算法研究 |
4.1 应用背景分析 |
4.2 普通场景下ODF端口占用状态自动识别的改进型YOLOv3-spp算法 |
4.2.1 特征提取网络优化 |
4.2.2 基于ODF数据集的目标锚框维度聚类算法优化 |
4.2.3 损失函数优化 |
4.3 数据增强策略设计 |
4.3.1 ODF数据集建立 |
4.3.2 数据增强对ODF数据集的必要性 |
4.3.3 数据增强在机器学习管道的位置选择 |
4.3.4 数据增强方法 |
4.3.5 插值算法 |
4.3.6 ODF数据集扩充 |
4.4 模型训练与实验 |
4.4.1 学习速率动态调整策略 |
4.4.2 超参数设置 |
4.4.3 实验配置与训练结果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目标锚框维度聚类前后性能对比 |
4.5.2 数据增强前后性能对比 |
4.5.3 算法优化前后检测性能对比 |
4.5.4 算法评估 |
4.5.5 普通场景下检测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疑难场景下ODF端口占用状态的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研究 |
5.1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的设计 |
5.1.1 端口定位流程设计 |
5.1.2 遗漏检测流程设计 |
5.1.3 基于Res Net-34 的漏检区域重识别模型研究 |
5.1.4 端到端ODF端口级联识别模型设计 |
5.2 模型训练与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端到端级联识别模型消融研究 |
5.3.2 模型性能评估 |
5.3.3 级联模型分步检测效果分析 |
5.3.4 疑难场景下级联模型检测效果分析 |
5.3.5 与其他主流算法实验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基于端口自动识别算法的宽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应用背景分析 |
6.2 系统架构设计 |
6.3 动态资源管控业务流程重构 |
6.4 基于业务流程的微服务响应集群设计 |
6.5 系统平台实现 |
6.6 系统性能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7)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研发背景 |
2.1.1 业务管理现状 |
2.1.2 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 |
2.1.3 系统研发目标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全网拓扑管理需求 |
2.2.2 全网运行监视需求 |
2.2.3 票单查询管理需求 |
2.2.4 KPI指标管理需求 |
2.2.5 事故及事件管理需求 |
2.3 性能需求分析 |
2.4 系统开发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网络结构设计 |
3.1.2 功能模型设计 |
3.1.3 功能结构设计 |
3.1.4 系统交互设计 |
3.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3.2.1 全网拓扑管理功能设计 |
3.2.2 全网运行监视功能设计 |
3.2.3 票单查询管理功能设计 |
3.2.4 KPI指标管理功能设计 |
3.2.5 事故及事件管理功能设计 |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3.1 逻辑设计 |
3.3.2 物理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系统交互功能实现 |
4.2.1 交互指令处理功能实现 |
4.2.2 跨平台通信功能实现 |
4.2.3 XML解析功能实现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全网拓扑管理功能实现 |
4.3.2 全网运行监视功能实现 |
4.3.3 票单查询管理功能实现 |
4.3.4 KPI指标管理功能实现 |
4.3.5 事故及事件管理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配置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测试用例 |
5.2.2 功能测试结果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攀枝花供电公司内网安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研发技术与工具 |
2.1 SNMP技术 |
2.1.1 SNMP协议 |
2.1.2 MIB树 |
2.2 .NET Web技术 |
2.2.1 .NET平台 |
2.2.2 ASP.NET技术 |
2.2.3 C#技术 |
2.3 SQL Server数据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1.1 内网现状 |
3.1.2 管理模式 |
3.1.3 系统目标 |
3.2 系统功能需求 |
3.2.1 告警管理功能需求 |
3.2.2 统计分析功能需求 |
3.2.3 设备管理功能需求 |
3.2.4 系统管理功能需求 |
3.3 系统性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功能模型设计 |
4.1.2 网络拓扑设计 |
4.1.3 SNMP组件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告警管理模块设计 |
4.2.2 统计分析模块设计 |
4.2.3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
4.2.4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逻辑设计 |
4.3.2 物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配置 |
5.2 SNMP组件功能实现 |
5.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3.1 告警管理模块实现 |
5.3.2 统计分析模块实现 |
5.3.3 设备管理模块实现 |
5.3.4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概述 |
6.2 系统测试内容 |
6.2.1 功能测试内容 |
6.2.2 性能测试内容 |
6.3 系统测试结果 |
6.3.1 功能测试结果 |
6.3.2 性能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电力设备档案及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1.1 业务概述 |
2.1.2 系统目标 |
2.2 系统功能需求 |
2.2.1 硬件变更管理需求 |
2.2.2 硬件入库管理需求 |
2.2.3 硬件入网管理需求 |
2.2.4 硬件退网管理需求 |
2.2.5 硬件下架管理需求 |
2.3 系统交互需求 |
2.4 系统性能需求 |
2.5 系统研发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拓扑结构设计 |
3.2 系统交互功能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1 硬件变更模块设计 |
3.3.2 硬件入库模块设计 |
3.3.3 硬件入网模块设计 |
3.3.4 硬件退网模块设计 |
3.3.5 硬件下架模块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数据逻辑结构分析 |
3.4.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系统交互功能实现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Java类结构及功能实现流程 |
4.3.2 功能模块实现及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过程 |
5.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特点及发展阶段 |
1.2.2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关键技术理论研究 |
2.1 J2EE语言概述 |
2.2 B/S架构概述 |
2.3 MVC模型概述 |
2.3.1 标准MVC模型概述 |
2.3.2 Web MVC模型概述 |
2.3.3 主流Web MVC模型 |
2.4 Oracle数据库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
3.1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性能设计需求分析 |
3.2.1 系统容量规划 |
3.2.2 系统硬件环境设计 |
3.2.3 系统软件环境设计 |
3.3 系统角色设计建模分析 |
3.4 系统功能建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原则 |
4.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3 物理架构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命名规范 |
4.4.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4.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4.4 数据库安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管理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
5.1 实时监视模块设计 |
5.1.1 实时监视模块总体结构 |
5.1.2 告警集中监视 |
5.1.3 告警规则管理 |
5.1.4 界面实现展示 |
5.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2.1 数据采集模块总体结构 |
5.2.2 数据采控框架功能 |
5.2.3 接口协议适配功能 |
5.2.4 异常处理 |
5.3 运行管理模块设计 |
5.3.1 值班管理功能设计 |
5.3.2 检修管理功能设计 |
5.4 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
5.4.1 资源管理模块总体结构 |
5.4.2 资源影响业务分析功能 |
5.4.3 界面实现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综合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1)
- [2]铁路通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 韩蕾.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1(09)
- [3]分层分布式网系管理系统的后端协同运维设计[J]. 户江民,雷文虎,罗文,曾康娟. 电声技术, 2021(09)
- [4]电力通信网中电力通信监测技术的应用[J]. 李腊. 中国新通信, 2021(17)
- [5]卫星通信网一体化OAM技术研究[A]. 沙军生,刘曦,郭福来,牟涛. 第十七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
- [6]无源光网络端口资源自动采集算法研究[D]. 苏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电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宋余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攀枝花供电公司内网安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D]. 何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电力设备档案及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邱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洋. 吉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