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I环境下微型网络学习系统的编组(论文文献综述)
冯骁[1](2021)在《极端事件下高铁航空运输网络脆弱性识别及改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高铁和航空运输网络是国内长距离旅客快速运输的主干网络。保证高铁和航空运输网络顺畅运行是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具有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将高铁和航空运输网络视为一个整体的高铁航空运输网络扩展了我国快速客运网络的服务范围。在这一多方式交通运输网络中,人们可以选择通过高铁或航空来完成出行,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的联程到达目的地。高铁和航空运输网络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极端天气、机械故障、人为破坏等极端事件对其运行造成的干扰难以避免。极端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会导致大面积的列车停运和航班取消,严重影响人们的跨城市出行,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极端事件下高铁航空运输网络的脆弱性,识别出网络中的脆弱节点和区域,并对相应的脆弱性改善理论展开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理论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服务于高铁航空运输网络的规划人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高铁航空运输网络脆弱性改善理论构架。结合网络科学和数学优化方法,先识别出网络中的脆弱节点和区域,之后将脆弱区域失效可能造成的损失纳入对高铁航空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的考虑,提升高铁航空运输网络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地,应用数学优化方法对识别出的脆弱节点进行防护,改善高铁航空运输网络整体的脆弱性。(2)基于网络科学方法识别了高铁航空运输网络中的脆弱节点和区域。通过提取城市在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线路网络层面的连接关系,构建了以城市为节点的高铁航空运输换乘网络。以换乘连接强度为指标,识别出了高铁航空运输网络中的脆弱节点和区域。研究发现,网络的脆弱节点大都分布在我国华东地区。而京广、京沪等重要铁路干线附近的区域则更为脆弱。除此之外,通过比较不同交通方式失效造成的高铁航空运输网络整体性能变化,发现了高铁网络是高铁航空运输网络中更为脆弱的部分。(3)应用数学优化方法研究了脆弱性视角下高铁航空一体化枢纽节点的选择问题。以最小化旅客总广义费用为目标,考虑具有区域影响范围的极端事件造成的脆弱性因素,研究了高铁航空一体化枢纽节点的选择,构建了考虑脆弱性的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模型和基于此的考虑建设必要性的扩展模型。该扩展模型通过引入描述在不同城市建设一体化枢纽必要性差异的参数,进一步平衡了正常情况下其他影响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的因素与极端事件导致的脆弱性因素,以此获得符合实际规划场景的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方案。(4)应用数学优化方法给出了通过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防护来改善高铁航空运输网络整体脆弱性的方法。研究了通过在极端事件发生前,加强对网络中节点的防护来避免极端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方法。这一事前应对的方法以提升运输网络性能下限为目标来改善高铁航空运输网络的脆弱性,以期达到有备而无患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了以最小化最恶劣损失为目标的节点防护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描述不同情景发生可能性的不确定集,构建了考虑不同情景发生可能性的扩展模型。(5)在案例研究中,将应用网络科学方法识别出的脆弱节点和区域输入相应模型,分析这些脆弱区域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识别出的脆弱节点进行防护。通过对案例的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蔡一铭[2](2021)在《基于高空斜视成像的航空相机目标地理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空相机是空中获取地面图像信息的主要光电设备之一。随着航空相机成像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国内外广泛采用传输型CCD(Charge Couple Device)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式相机。相比于胶片式相机来说,CCD相机具有拍摄距离远,摄影范围大、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在遥感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高分辨率成像,高精度的目标定位也是航空相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目标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获取遥感图像的地理位置信息,以便实现目标识别与跟踪以及区域电子地图制作等工作。复杂的空中成像环境、相机载机位姿变化以及地面地形起伏都会导致高空斜视成像航空相机难以实现单幅图像的高精度地理定位,这是航空遥感领域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难点。本文对目标定位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具体工作可总结如下:总结了现有定位算法的优缺点,简要介绍了各类定位算法的定位原理。描述了目标定位算法所需的齐次坐标相关理论,给出了齐次坐标变换的公式,建立了定位算法所需的四个基础坐标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坐标变换矩阵。基于畸变率这一概念提出了定位过程中的畸变修正算法。本文给出了相机焦平面上各点畸变率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目标定位过程建立了畸变修正模型。除了相机光学系统设计导致的图像畸变外,实际工作中相机的安装以及加工误差、大气折射以及散射、地球曲率等因素都会导致最终图像产生畸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图像的相机整体畸变测量算法。该算法利用相机实际工作时获取的重叠图像进行计算,结合畸变修正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图像边缘区域由畸变导致的定位误差。通过对高空斜视航空相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畸变处理和视轴修正的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建立了减振平台坐标系变换矩阵、内框架角修正方程以及相机坐标系原点位置修正方程,结合畸变处理算法可以获得高空斜视航空相机的理想视轴指向直线方程,以此实现高精度的地面目标定位。基于YOLO v4(You only look once v4)算法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利用实验室历史图像数据建立了斜视航空遥感图像的建筑物目标数据集。通过优化训练过程、改进初始参数以及修改输出参数等方法使其满足目标定位算法的需求。优化后的检测算法的召回率可以达到89.02,能够实现航空遥感图像中的建筑物自动检测并给出预测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基于坐标分解提出了一种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在实现遥感图像建筑物目标自动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基点选择确定目标的经纬度,通过图像信息估算目标的高度。相比于传统定位算法,该算法可以将建筑物目标的定位精度提高30%-50%左右。利用蒙特卡洛法建立了目标定位过程的仿真分析模型。从仿真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图像畸变以及目标高度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在仿真环境中,当目标投影点所处位置的图像畸变率为0.06时,畸变导致的定位误差占整体误差的20%左右。当建筑物目标高度为50m时,目标高度导致的定位误差可达45%左右。通过选择合适的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角度编码器及处理芯片设计了定位解算模块,利用实际飞行试验和遥感图像实验证明了本文建立的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定位算法,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可以将整体目标定位精度提高20%-50%左右。综上所述,本文着力于对高空斜视航空相机目标定位技术的研究,解决了传统算法所忽略的一些问题,将图像畸变处理,视轴角度修正,目标检测等手段融入目标地理定位算法,有效提高了地面目标及建筑物目标的定位精度,对航空摄影测量领域尤其是目标定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帅[3](2021)在《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机器人领域中,移动机器人研究成熟且广泛应用在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随着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机器人的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且需求越来越复杂,凭借单一机器人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借鉴于自然界的集群行为,人们开始对多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索,其中协同运动技术的研究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针对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过程中协同策略和队形控制两大核心问题,研究了协同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展开如下研究:(1)横向和纵航向控制耦合的协同运动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本文讨论了国内外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的发展情况,分析聚合靠拢和分散队形控制等协同运动场景,描述了协同策略和队形控制核心问题,并采用领航跟随法对协同运动进行建模。针对移动机器人实时跟随运动问题,提出了横向和纵航向控制量耦合的协同运动控制器设计方法。针对仿真中控制参数难以调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实现最优控制参数选取。(2)基于领航跟随和图论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策略分析与研究:结合领航跟随策略研究了协同运动体系结构,应用图论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队形结构描述为邻接矩阵和队形矩阵,针对聚合靠拢和分散队形控制等场景,分析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协同运动策略,并研究了队形控制流程。(3)强扩展性、高稳定性的协同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架构高效和稳定、模块化功能设计、跨平台通信以及可扩展性强等需求,对控制器、定位系统等传感器进行硬件选型工作,并设计分层控制逻辑架构保证控制系统高效率和稳定工作。基于ROS话题通信架构实现多移动机器人之间的协同通信,并设计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流程设计,实现了功能模块化和强扩展性需求。通过样机集成和测试工作,最终完成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佳欣[4](2020)在《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出严峻考验,而轨道交通凭借速度快、能力大、准时性的优势承担了大量居民出行流量。面对乘客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多层次的轨道交通运营体系也在随之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运营作为解决乘客出行中时间需求和直达需求的有效方式,成为研究热点。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运营的一种模式为列车跨线运营,令出行OD在不同线路上的乘客无需中间站换乘即可实现直达。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情况,针对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列车跨线运营的开行方案优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列车开行方案组成内容及决定因素分析。根据网络化运营的特点,从客流需求、行车条件、经济因素三方面探讨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影响因素。梳理网络化运营环境下列车开行方案的关键优化环节,提出本文优化模型的目标及约束条件。(2)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运营组织分析。对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和内涵进行总结,指明列车和车站层面网络化运营的要求。从资源利用、服务水平提高、降低运营压力等角度论述网络化列车开行的必要性。以节约乘客出行时间为宗旨,通过探讨跨线客流与本线客流的关系、行车间隔与换乘时间的关系,确定跨线列车开行的实施条件。(3)互联互通网络化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少、车底运用对数最少、列车走行公里数最少”为优化目标,提出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向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结合客流的方向不均衡性,提出将列车空费成本作为模型效果评价指标之一。并设计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4)以重庆市轨道交通4号线和9号线的局部线网为实际案例,利用求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及结果分析。将算法求得的最优方案与现有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总成本的优化率为2.1%;同时,综合对比其他几种运营方案,本文的优化方案也优于其他运营方案,能够有效减少乘客出行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运营方和乘客的利益占比、线路通过能力、跨线交路折返站位置、跨线与本线列车开行比例这四个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提高适应性,以期为今后网络化运营的实施提供建议。图31幅,表31个,参考文献74篇。
白卫齐[5](2020)在《基于动态通信拓扑的高速列车协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低碳环保和运载能力大的运输方式,世界范围内高速铁路近年来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攸关国计民生。目前,高速列车运行主要基于准移动闭塞模式采用人工驾驶、分散调整方式,在现有短间隔、高密度、动态耦合运行条件下,难以在保障运行安全的同时,减小突发事件对路网列车正常运行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运营效率。高速列车协同控制作为一种能够增强高铁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手段,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列车控制系统复合故障快速诊断保障列车动态特性稳定的基础上,针对列车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的时滞、离散采样和时变切换拓扑等特性,结合列车运行协同调整中的运行状态约束,围绕高速列车协同控制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考虑多源干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影响,提出高速列车动态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针对列车运行过程阵风干扰、难以建模外部干扰和内部因素对复合故障诊断结果的影响,采用未知输入解偶原理和特定频域H∞优化指标,构建一种复合故障检测滤波器。基于控制系统特征子空间配置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优化方法,提出参数矩阵选取方法和存在条件,保障复合故障检测滤波器对多源干扰信号抑制的同时,避免截断故障信号对相应残差信号的影响,实现列车控制系统复合故障的快速检测与隔离。2.考虑通信网络信息传输时滞约束,建立高速列车分布式时变低增益协同控制器。深入分析信息传输时滞对列车协同运行过程的影响,构建列车三阶非线性时滞控制模型,基于反步递归设计方法,提出时变低增益反馈控制结构,建立多列车分布式协同控制器;进一步,利用控制参数的时变、收敛特性,使控制器满足协同调整过程快速性要求的同时,保障信息交互时滞约束下列车对参考运行曲线的精确追踪。3.考虑列车执行器更新频率的限制,提出高速列车事件触发协同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列车牵引力/制动力更新原理,将基于离散采样状态信息的列车追踪控制问题转化为时变有界输入时滞下的控制系统镇定问题,提出适用于分散动力结构列车的低增益事件触发控制策略。进一步,将提出的低增益事件触发控制策略拓展至多列车协同控制过程,构建分布式低增益事件触发控制器,在保障列车运行控制性能的同时,有效减少控制器更新次数、降低列车之间通信频率。4.考虑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时变切换特性,提出基于状态依赖权重的列车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状态约束下的协同控制问题,分析状态约束对列车运行状态协同调整过程的影响,构建高速列车类多智能体动力学模型,考虑邻接车厢之间车钩安全拉伸/压缩范围约束造成的状态约束,提出一种基于状态依赖权重的控制策略。进一步,将建立的状态依赖权重控制策略推广至高铁多列车协同控制过程,考虑车车无线通信范围约束和列控系统信号约束造成的状态约束,提出基于状态依赖通信拓扑的多列车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保障列车协同运行的同时,避免触发列控系统紧急制动。5.考虑通信网络拓扑时变切换下牵引力/制动力受限约束,提出高速列车分布式抗饱和协同控制策略。分析时变切换通信拓扑下列车之间信息交互原则,提出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切换规则,基于单质点非线性控制模型,构建基于状态依赖拓扑权重和类速度观测器抗饱和函数的分布式抗饱和协同控制器。进一步,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追踪间隔约束,提出列车初始状态的防碰撞条件,保障列车牵引力/制动力有界约束下协同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潘书阳[6](2019)在《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文中研究指明
谢鹏[7](2019)在《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自治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协调优化》文中提出储能系统是微电网实现安全稳定运行、高效消纳新能源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电力负荷及市场行为存在强不确定性,传统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面临挑战,亟待建立一套充分考虑不确定性时空耦合特性和微电网自治性约束的储能系统容量规划与运行策略优化新理论框架。本文聚焦受多种强不确定性因素约束的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规划与运行策略优化问题,以微电网不确定性的耦合特性分析与定量刻画为基础,导出了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理论的能量平衡能力指标,用于定量评价微电网的自治性程度,并形成储能系统容量规划与运行策略优化的约束条件;充分计及灵活性资源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构建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特性和能量平衡能力指标约束的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协调优化模型;引入带灵活鲁棒性预算的灵活鲁棒优化方法处理储能系统优化运行问题中的预测不确定性变量,并进一步推导得出灵活鲁棒性预算定量决策方法,以降低灵活鲁棒性预算决策的盲目性;揭示并利用已有启发式算法的寻优机制,结合本文具体问题提出多目标差分进化-回溯搜索算法及最优折中解获取方法,实现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协调优化问题求解的效率与精度统一;引入基于边际成本效应的日前电价定价方法,用于指导微电网运营商获得最优的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配置方案和需求侧响应方案。本文旨在构建充分考虑不确定性本质和自治性约束的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规划与协调运行优化的新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主要工作包括: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结合不确定性环境下微电网规划与运行优化问题的特点,具体从微电网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微电网灵活性资源优化评价指标、微电网储能系统优化配置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对微电网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来自于空间尺度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来源和来自于时间尺度的不确定性差异化特点会对微电网规划设计与优化运行产生耦合影响,随后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与灵活性资源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造成的影响。第三章提出引入随机网络演算理论,建立能够充分刻画源、荷随机不确定性的包络线表征模型和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模型,进一步结合最小加代数,推导出微电网运行过程中源-储-荷动态过程的供电不足状态、供电过剩状态及供需平衡状态的概率化描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能量平衡能力指标,用于对微电网的自治性程度进行定量刻画。第四章在联网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中充分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影响,并将能量平衡能力指标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常规鲁棒优化方法将含有预测不确定性变量的非线性约束转化为易于求解的线性鲁棒对等式约束,并设计兼顾寻优速度与寻优深度的差分进化—回溯搜索算法对上述优化模型进行高效求解。第五章构建了一个充分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影响和能量平衡能力指标的风/光/柴/储自治型孤岛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模型,引入灵活鲁棒优化方法处理储能系统优化运行问题中的预测不确定性变量,并进一步推导得出灵活鲁棒性预算定量决策方法,以降低灵活鲁棒性预算决策的盲目性。此外,在前述差分进化-回溯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帕累托占优策略、拥挤距离排序以及最优折中解决策方法使算法具备对所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高效求解的能力。第六章构建了一个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智能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模型,用于研究需求侧响应对于风/光/储的容量配置方案与优化运行策略的经济影响,并引入一种基于边际成本效应的日前电价定价方法,用于指导微电网运营商获得最优的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配置方案和需求侧响应方案。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7073)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3288)的资助,结合在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和南方电网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李鑫[8](2018)在《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铁鞋跟踪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车站车务系统的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所关心的重点之一,有效、适宜的车辆防溜系统又是车务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国铁路迅猛发展,铁路运营里程急速增加,车辆种类纷繁复杂,而且大多车站站场线路与站舍的距离较远,车辆防溜还采用每隔四小时人工定时巡视来完成。由于现场作业人员工作量大、强度高,不能时刻监控铁鞋的运状态,且站场周边治安条件差,从而造成铁鞋遗失或漏扯漏检的严重后果。因此,如何使用新技术来处理防溜铁鞋的管理和运用,一直是困扰铁路战线上工程技术人员的一技术难题。文章以兰州北站编组场车辆防溜铁鞋使用和管理为背景,研究和设计出了一种新型防溜铁鞋以及智能铁鞋跟踪管理系统。目的就是让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掌握防溜铁鞋的各种运用状态,并及时了解防溜铁鞋的丢失、错位等异常情况。在详细研究RFID射频识别、网络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兰州北站铁鞋跟踪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通过该管理系统,一方面完成了铁鞋状态的实时监测,在该系统内可以为相关使用者提供动态的状态变化图,显着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并有效降低了现场检查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引入无线射频技术,利用射频识别阅读器完成铁鞋终端的信息交换,有效降低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相关干扰,系统可根据监控的实时状态提供相关处理办法,具有高效、可靠的优良特点,能更好地减少车辆溜逸的可能性,提高兰州北站编组场的工作效率。相比传统借助人工手段,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兰州北站铁鞋跟踪管理系统安全可靠、系统稳定性高且适应能力强,能够实现车辆状态的实时状态快速显示,同时系统可拓展性强,便于技术升级和适应不同的复杂场景。
何松柏[9](2017)在《基于复杂网络的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化时代催生网络化战争,依网作战、以网制网、因网制胜,已被多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所印证。网络化战争必然要求网络化投送保障。运用复杂网络的新理念、新思路,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构建投送保障网络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论文借鉴复杂网络理论,以战役战术层次的投送保障力量为研究对象,以战区投送保障网络(建制内的力量)的构建与控制问题作为主要研究范畴,着眼投送保障力量的复杂不确定任务,围绕如何增强各个投送保障网络节点之间的关联效应,促进投送保障网络整体效能的提升,用复杂网络思维解决投送保障网络如何构建、如何演化、如何控制的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投送保障网络内外部条件的复杂性,构建投送保障网络模型,评估其性能;研究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演化机理;动态评估多案条件下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运用体系破击理论研究其脆弱性控制机理,建立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控制理论框架。(2)根据未来投送保障力量发展方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将各级各类投送保障力量单元抽象为节点,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抽象成边,构建战区范围内投送保障网络模型,通过特征参数分析,挖掘节点之间的连接规律,确定投送保障力量的编组方法,得出该投送保障网络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征。(3)从网络科学的角度,借鉴复杂网络理论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投送保障网络演化问题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拟合三类保障模型的曲线分布,通过灵敏度分析试验,发现网络拓扑结构、任务协同度、信息化建设是影响投送保障网络模型演化的重要因素。(4)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中典型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分别从空间属性、能力属性、结构重要度和任务属性等方面构建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的指标参数和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借鉴网络中心战、体系破击的思想,以任务需求和网络连通为逻辑起点,构建投送保障网络控制的评价指标,通过仿真试验,分别给出投送保障网络连通性的变化规律;借鉴多粒子群算法,分析敌方攻击环境下投送保障网络的功能属性,通过实例验证,总结出为提高投送保障网络关键节点的抗毁能力,亟需改革传统“树状结构”的投送保障网络,建立稳定可靠的投送保障网络。
钱东,赵江,杨芸[10](2017)在《军用UUV发展方向与趋势(下)——美军用无人系统发展规划分析解读》文中研究说明(续前)5军用关键技术领域在无人系统的众多关键技术领域中,互操作性、自主性、通信、高级导航、有人-无人系统编组(MUM-T)、持久韧性及武器化等是军方最重视的技术,这些技术是联合作战的基础,且具有通用性,因此受到优先关注,是Do D投资的重点。5.1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实现系统集成、联合作战和网络化作战的基本前提,是无人系统融入作战网络的
二、CAI环境下微型网络学习系统的编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I环境下微型网络学习系统的编组(论文提纲范文)
(1)极端事件下高铁航空运输网络脆弱性识别及改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变量与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极端事件下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理论基础分析 |
2.1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及相关概念的讨论 |
2.1.1 交通运输网络中的脆弱性 |
2.1.2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相关概念 |
2.1.3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相关概念比较 |
2.2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的分析方法 |
2.2.1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分析 |
2.2.2 基于系统的脆弱性分析 |
2.3 极端事件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影响分析 |
2.3.1 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极端事件 |
2.3.2 极端事件的空间影响区域近似 |
2.4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改善方法基础 |
2.5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脆弱性改善理论构架 |
2.6 本章小结 |
3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结构分析及脆弱节点和区域识别 |
3.1 基于换乘网络的网络特性研究方法 |
3.1.1 换乘网络构建 |
3.1.2 网络的模块化结构 |
3.1.3 局部和全局换乘连接强度 |
3.1.4 识别脆弱节点和区域的衡量指标构建 |
3.1.5 不同失效场景研究 |
3.1.6 实例分析数据集介绍 |
3.2 网络数值分析结果讨论 |
3.2.1 拓扑结构分析 |
3.2.2 脆弱节点识别 |
3.2.3 脆弱区域识别 |
3.2.4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及其子网络脆弱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脆弱性视角下高铁航空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优化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假设 |
4.2.2 基础网络结构和参数定义 |
4.2.3 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优化及旅客出行径路规划模型构建 |
4.3 模型求解算法 |
4.3.1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框架逻辑 |
4.3.2 节点选择优化模型松弛主问题构建 |
4.3.3 节点选择优化模型对偶子问题构建及线性化处理 |
4.3.4 全局算法流程 |
4.4 考虑建设必要性的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优化扩展模型 |
4.5 算例分析 |
4.5.1 算例参数 |
4.5.2 算例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考虑节点防护的高铁航空运输网络脆弱性改善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假设 |
5.2.2 基础网络结构和参数定义 |
5.2.3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可行径路集生成模型 |
5.2.4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中节点防护模型 |
5.3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中节点防护模型分解 |
5.3.1 节点防护问题的主问题构建 |
5.3.2 节点防护模型对偶子问题构建及线性化处理 |
5.3.3 全局算法流程 |
5.4 考虑不同情况发生可能性的扩展模型 |
5.5 算例分析 |
5.5.1 算例参数 |
5.5.2 算例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背景及基础数据 |
6.2 高铁航空运输网络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及出行径路规划讨论 |
6.2.1 相关参数说明 |
6.2.2 脆弱性因素对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的影响 |
6.2.3 考虑建设必要性的一体化枢纽节点选择 |
6.3 脆弱节点防护方案优化 |
6.3.1 相关参数说明 |
6.3.2 基础计算结果讨论 |
6.3.3 高铁航空综合网络防护程度与脆弱性的探讨 |
6.3.4 考虑不同情况发生可能性的保护方案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高空斜视成像的航空相机目标地理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航空相机发展情况概述 |
1.2.1 国外航空相机发展情况 |
1.2.2 国内航空相机发展情况 |
1.3 航空相机目标定位算法概述 |
1.3.1 基于地球椭球模型的目标定位算法 |
1.3.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目标定位算法 |
1.3.3 基于激光测距的有源目标定位算法 |
1.3.4 基于单机两点或双机交汇的目标定位算法 |
1.3.5 基于单机多次测量的滤波定位算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目标定位算法基础数学模型及常用仿真方法 |
2.1 引言 |
2.2 齐次坐标转换理论 |
2.2.1 齐次坐标概述 |
2.2.2 齐次坐标的三维转换 |
2.3 基础坐标系及其转换矩阵 |
2.3.1 地球坐标系 |
2.3.2 地理坐标系 |
2.3.3 载机坐标系 |
2.3.4 相机坐标系 |
2.4 地面目标基础定位模型 |
2.5 定位算法常用仿真分析模型及仿真工具 |
2.5.1 全微分法 |
2.5.2 蒙特卡洛法 |
2.5.3 定位精度评价指标 |
2.5.4 仿真环境及工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畸变处理和视轴修正的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机光学系统畸变测量及修正算法 |
3.2.1 畸变率的定义及测量方式 |
3.2.2 定位过程中的畸变修正算法 |
3.3 基于重叠图像的面阵航空相机整体畸变估计算法 |
3.3.1 图像重叠率完全可调时的整体畸变估计算法 |
3.3.2 图像重叠率固定时的整体畸变估计算法 |
3.4 斜视航空相机的辅助坐标系及修正方程 |
3.4.1 减振平台坐标系 |
3.4.2 内框架角修正方程 |
3.4.3 相机坐标系原点位置修正方程 |
3.5 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数学模型 |
3.6 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仿真分析 |
3.6.1 定位误差分析 |
3.6.2 高精度定位算法与传统定位算法的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和坐标分解的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 |
4.1 引言 |
4.2 斜视遥感图像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 |
4.2.1 建筑物目标检测算法发展概述 |
4.2.2 基于yolo v4 卷积神经网络的倾斜遥感图像建筑物检测算法 |
4.3 基于坐标分解的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 |
4.3.1 基于基点选择的建筑物目标经纬度计算方法 |
4.3.2 基于角度信息的建筑物目标高度估算方法 |
4.4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仿真分析 |
4.4.1 建筑物高度导致的定位误差 |
4.4.2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与传统算法定位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飞行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定位系统硬件组成 |
5.3 高精度地面目标定位算法飞行试验验证 |
5.4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验证实验 |
5.4.1 建筑物检测算法实验结果 |
5.4.2 建筑物目标定位算法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建模 |
2.1 引言 |
2.2 单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
2.3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协同跟随控制器研究 |
3.3 最优控制参数选取 |
3.3.1 遗传算法 |
3.3.2 种群初始化 |
3.3.3 适应度函数 |
3.3.4 精英选择 |
3.3.5 交叉和突变 |
3.4 基于领航跟随方法协同运动策略研究 |
3.4.1 系统体系结构 |
3.4.2 图论概念 |
3.4.3 队形结构描述 |
3.4.4 聚合靠拢 |
3.4.5 分散队形变换 |
3.4.6 协同队形控制流程 |
3.5 协同运动控制仿真 |
3.5.1 参数优化仿真与分析 |
3.5.2 跟随仿真与分析 |
3.5.3 跟随队形变换仿真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控制器选型 |
4.3 定位系统选型 |
4.3.1 直接测量 |
4.3.2 间接测量 |
4.3.3 定位方案选择 |
4.4 控制系统集成 |
4.4.1 移动平台介绍 |
4.4.2 分层控制逻辑设计 |
4.5 协同通信系统设计 |
4.5.1 Socket API实现跨平台通信 |
4.5.2 ROS多机跨平台通信 |
4.6 协同运动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实验 |
5.2.1 聚合位姿调整实验 |
5.2.2 分散队形控制实验 |
5.2.3 切换避障 |
5.3 物理样机测试 |
5.3.1 后向聚合测试 |
5.3.2 侧向聚合测试 |
5.3.3 分散队形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互联互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研究 |
1.2.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开行方案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构成要素 |
2.1.1 列车交路方案 |
2.1.2 列车开行频率 |
2.1.3 列车停站方案 |
2.1.4 列车编组方案 |
2.2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 |
2.2.1 客流需求 |
2.2.2 行车条件 |
2.2.3 经济因素 |
2.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行环境下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编制 |
2.3.1 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环节 |
2.3.2 优化模型的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的运营组织 |
3.1 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的内涵 |
3.1.1 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模式含义 |
3.1.2 网络化运营的基础条件 |
3.2 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开行必要性与可行性 |
3.2.1 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开行的必要性 |
3.2.2 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开行的可行性 |
3.3 互联互通网络化列车开行的实施条件 |
3.3.1 跨线客流分析 |
3.3.2 跨线客流与本线客流的关系 |
3.3.3 行车间隔与换乘时间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互联互通网络化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
4.1 互联互通网络化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模型构建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
4.1.3 目标函数 |
4.1.4 约束条件 |
4.1.5 模型效果评价指标 |
4.2 求解算法设计 |
4.2.1 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 |
4.2.2 算法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际案例分析 |
5.1 线路概况 |
5.2 客流特征分析 |
5.2.1 跨线客流分析 |
5.2.2 客流需求特征分析 |
5.3 模型求解 |
5.3.1 实际案例条件下的优化模型 |
5.3.2 计算参数设定 |
5.3.3 模型求解结果 |
5.3.4 优化方案效果评价 |
5.4 主要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
5.4.1 运营方和乘客的利益占比 |
5.4.2 线路通过能力 |
5.4.3 跨线交路折返站位置 |
5.4.4 跨线与本线列车开行比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程序代码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动态通信拓扑的高速列车协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预备知识 |
2.1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2.2 基本引理和定理 |
3 多源扰动下高速列车动态系统复合故障诊断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的复合故障检测滤波器设计 |
3.3 仿真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通信网络时滞约束下高速列车时变低增益反馈控制 |
4.1 问题描述 |
4.2 分布式时变低增益控制器设计 |
4.3 分布式时变低增益控制器闭环控制性能分析 |
4.4 仿真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采样数据的高速列车事件触发控制 |
5.1 基于采样状态的单列车事件触发控制 |
5.2 基于离散通信数据的多列车事件同步触发控制 |
5.3 基于离散通信数据的多列车事件分散触发控制 |
5.4 仿真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状态依赖通信拓扑下高速列车协同控制 |
6.1 基于状态依赖拓扑权重的高速列车分散控制 |
6.2 动态拓扑下高速列车分布式协同控制 |
6.3 仿真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状态依赖通信拓扑下高速列车协同抗饱和控制 |
7.1 问题描述 |
7.2 高速列车协同抗饱和控制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
7.3 仿真算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录 A |
A.1引理4.3的证明 |
A.2引理4.6的证明 |
A.3定理4.1的证明 |
A.4定理5.1的证明 |
A.5定理5.3的证明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自治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协调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微电网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1.2.2 微电网灵活性资源优化评价指标 |
1.2.3 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微电网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与灵活性资源对储能容量优化问题的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微电网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问题 |
2.3 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
2.4 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的影响 |
2.5 灵活性资源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的影响 |
2.5.1 联络线功率交换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的影响 |
2.5.2 分布式可控电源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的影响 |
2.5.3 需求侧响应对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问题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理论的微电网能量平衡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
3.1 引言 |
3.2 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理论的微电网不确定性表征 |
3.2.1 相关数学基础 |
3.2.2 随机性网络演算中的基本模型与性质 |
3.2.3 微电网储能系统充放电模型 |
3.2.4 微电网源/荷随机不确定性的包络线表征 |
3.3 微电网能量平衡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
3.3.1 供电不足状态概率模型 |
3.3.2 供电过剩状态概率模型 |
3.3.3 供需平衡状态概率模型 |
3.3.4 微电网能量平衡能力评价指标 |
3.4 算例分析 |
3.4.1 微电网源荷数据集描述 |
3.4.2 微电网源/荷数据拟合方法 |
3.4.3 数值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风光储联网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 |
4.1 引言 |
4.2 考虑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风光储联网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模型 |
4.2.1 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模型概述 |
4.2.2 长时间尺度储能系统容量投资决策模型 |
4.2.3 短时间尺度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 |
4.3 联网型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模型的高效求解 |
4.3.1 预测不确定性变量约束的线性鲁棒对等式转换 |
4.3.2 差分进化-回溯搜索算法 |
4.3.3 基于差分进化-回溯搜索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参数描述 |
4.4.2 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对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结果的影响分析 |
4.4.3 与现有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4 联络线交互功率限值影响分析 |
4.4.5 算法性能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光/柴/储自治型孤岛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灵活鲁棒多目标优化 |
5.1 引言 |
5.2 预测不确定性变量的灵活鲁棒区间刻画 |
5.3 自治型孤岛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灵活鲁棒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5.3.1 自治型孤岛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灵活鲁棒多目标优化模型 |
5.3.2 风/光/柴/储自治型孤岛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
5.4 自治型孤岛微电网储能容量灵活鲁棒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高效求解 |
5.4.1 预测不确定性变量约束的线性鲁棒对等式转换 |
5.4.2 灵活鲁棒性预算的定量决策方法 |
5.4.3 多目标差分进化-回溯搜索算法 |
5.4.4 自治型孤岛微电网储能容量灵活鲁棒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流程 |
5.5 算例分析 |
5.5.1 算例参数描述 |
5.5.2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结果鲁棒性分析 |
5.5.3 最优折中解获取 |
5.5.4 算法性能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智能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 |
6.1 引言 |
6.2 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智能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模型 |
6.2.1 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智能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问题描述 |
6.2.2 第一阶段智能微电网风/光/储容量投资模型 |
6.2.3 第二阶段智能微电网运行优化问题建模 |
6.3 智能微电网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
6.3.1 基于边际成本效应的日前电价确定方法 |
6.3.2 基于灵活鲁棒优化的预测不确定性处理 |
6.4 算例分析 |
6.4.1 算例参数描述 |
6.4.2 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结果分析 |
6.4.3 日前电价对需求侧响应及电力调度计划的影响分析 |
6.4.4 预测不确定性对风/光/储容量协调优化结果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铁鞋跟踪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2 铁鞋跟踪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及研究内容 |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1.1 射频识别(RFID)技术 |
2.1.2 B/S架构网页开发技术 |
2.1.3 SQL Server数据库 |
2.1.4 图形化界面处理技术 |
2.1.5 字符串匹配算法 |
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2.3 作业可行性分析 |
2.4 构建系统的原则 |
2.5 系统应用方案对比 |
2.6 系统研究内容 |
2.6.1 铁鞋防溜业务模式 |
2.6.2 铁鞋管理信息化需求 |
2.6.3 系统应用方案 |
2.6.4 系统技术框架 |
3 铁鞋跟踪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及指标 |
3.1 防电磁干扰 |
3.1.1 电磁干扰源分析 |
3.1.2 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
3.1.3 防电磁干扰技术 |
3.2 匹配算法 |
3.3 多媒体展示 |
3.4 脏数据消除 |
3.4.1 数据读取完成之后的数据集所存在的问题 |
3.4.2 DataEye数据清洗的步骤 |
3.5 时间记录 |
3.6 高寒、高扬尘环境下信息读取 |
3.7 安全警示 |
3.8 完成的技术指标 |
3.8.1 提高作业效率 |
3.8.2 降低事故率 |
3.8.3 作业安全卡控 |
4 铁鞋跟踪管理系统配置及构架 |
4.1 系统配置 |
4.1.1 系统硬件配置 |
4.1.2 系统软件配置 |
4.2 系统构架 |
4.3 系统拓扑结构 |
5 铁鞋跟踪管理系统研究成果 |
5.1 系统登录界面 |
5.2 系统主界面 |
5.3 防溜可视化 |
5.4 安全警示 |
5.5 数据统计 |
5.6 数据维护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复杂网络的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和问题描述 |
1.1.1 问题提出 |
1.1.2 问题描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复杂网络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军事领域研究现状 |
2.2 投送保障力量体系研究现状 |
2.2.1 外军研究现状 |
2.2.2 我军研究现状 |
2.3 投送保障网络研究现状 |
2.3.1 投送保障模式 |
2.3.2 投送保障网络研究现状 |
2.4 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投送保障网络构建和控制理论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投送保障网络 |
3.1.2 复杂网络 |
3.1.3 脆弱性 |
3.2 投送保障网络的复杂性与特征 |
3.2.1 投送保障网络的复杂性 |
3.2.2 投送保障网络的特征 |
3.3 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控制理论框架 |
3.3.1 投送保障网络的构建 |
3.3.2 投送保障网络的演化 |
3.3.3 投送保障网络的控制 |
3.4 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控制机理 |
3.4.1 投送保障流程 |
3.4.2 投送保障网络构建机理 |
3.4.3 投送保障网络控制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评估 |
4.1 问题描述 |
4.2 投送保障网络构成与数学描述 |
4.2.1 投送保障网络构成 |
4.2.2 投送保障网络数学描述 |
4.3 投送保障网络构建模型 |
4.4 投送保障网络性能评估 |
4.4.1 微观级分析 |
4.4.2 中观级分析 |
4.4.3 宏观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投送保障网络演化机理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复杂网络演化模型分析 |
5.2.1 不确定性网络模型 |
5.2.2 确定性网络模型 |
5.3 投送保障网络演化模型构建 |
5.3.1 投送保障网络演化模型规范化描述 |
5.3.2 投送保障网络演化模型影响因素 |
5.3.3 投送保障网络演化建模与仿真 |
5.4 实例分析 |
5.4.1 试验数据分析 |
5.4.2 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 |
6.1 节点重要度评价方法分析 |
6.1.1 节点重要度评估的基本问题 |
6.1.2 投送保障信息分类及解析 |
6.2 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 |
6.2.1 掌握微量信息条件下的评估方法 |
6.2.2 掌握中量信息条件下的评估方法 |
6.2.3 掌握足量信息条件下的评估方法 |
6.3 实例分析 |
6.3.1 试验准备 |
6.3.2 掌握微量信息的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 |
6.3.3 掌握中量信息的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 |
6.3.4 掌握足量信息的投送保障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投送保障网络脆弱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
7.1 投送保障网络脆弱性基本问题 |
7.1.1 投送保障网络脆弱性 |
7.1.2 投送保障网络脆弱性的研究思路 |
7.2 基于结构属性的投送保障网络脆弱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
7.2.1 结构属性数学描述 |
7.2.2 投送保障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 |
7.2.3 实例分析 |
7.2.4 控制策略 |
7.3 基于功能属性的投送保障网络脆弱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
7.3.1 功能属性数学描述 |
7.3.2 投送保障网络功能脆弱性分析 |
7.3.3 实例分析 |
7.3.4 控制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军用UUV发展方向与趋势(下)——美军用无人系统发展规划分析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5 军用关键技术领域 |
5.1 互操作性 |
5.1.1 互操作性的定义与内涵 |
5.1.2 互操作性的需求层级 |
5.1.3 互操作性的等级模型 |
5.1.4 实现互操作性的措施 |
5.1.5 互操作性标准 |
5.1.6 互操作性与OA |
5.1.7 互操作性与模块化 |
5.2 自主性 |
5.2.1 自主性的定义与概念 |
5.2.2 自主性等级 |
5.2.3 实现自主性的关键能力和技术1) 理解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5.2.4 对自主性的作战牵引问题 |
5.2.5 自主性能力的扩展——自主蜂群 |
5.2.6 自主性的可信任度和自主权限问题 |
5.2.7 美军的自主性发展规划 |
5.3 通信 |
5.3.1 现状及UMS通信面临的问题 |
5.3.2 重点发展的通信技术1) 压缩技术 |
5.4 高级导航 |
5.6 持久韧性 |
5.6.3 生存力 |
5.6.4 结构和材料老化 |
5.6.5 推进技术 |
5.7 武器化 |
5.8 UUV的一些特有问题 |
6 部队使用中面临的问题 |
6.1 后勤保障 |
6.1.1 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
6.1.2 保障模式及其转型 |
6.1.3 无人系统保障规划 |
6.1.4 保障数据策略 |
6.1.5 典型案例——MQ-9无人机保障的教训 |
6.2 训练 |
6.3 兵力结构 |
6.4 发射与回收 |
6.4.1 发射与回收的一般过程 |
6.4.2 不同发射方式的优缺点 |
7 推动UUV发展的新兴技术 |
7.1 推动无人系统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 |
7.2 Do D重点投资的UMS通用技术 |
7.3 美国研发中的关键技术 |
8 展望与启示 |
8.1 展望 |
8.2 启示 |
8.2.1 积极探索新的无人系统作战理念和装备发展理念 |
8.2.2 将互操作性、模块化和开放式平台作为无人系统采办的关键目标和主要约束 |
8.2.3 建立统一的无人系统顶层管理机构和组织 |
8.2.5 军民融合环境下的产品和技术竞争 |
8.2.6 探索无人装备的新型保障模式和保障策略UUV等无人装备不同于传统主战武器:技 |
8.2.7 同步开展无人系统作战运用研究 |
8.3 结语 |
四、CAI环境下微型网络学习系统的编组(论文参考文献)
- [1]极端事件下高铁航空运输网络脆弱性识别及改善理论研究[D]. 冯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高空斜视成像的航空相机目标地理定位技术研究[D]. 蔡一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帅. 山东大学, 2021(12)
- [4]互联互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D]. 李佳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基于动态通信拓扑的高速列车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 白卫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D]. 潘书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7]计及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自治型微电网储能系统容量协调优化[D]. 谢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铁鞋跟踪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D]. 李鑫.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9]基于复杂网络的投送保障网络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D]. 何松柏.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军用UUV发展方向与趋势(下)——美军用无人系统发展规划分析解读[J]. 钱东,赵江,杨芸.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