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景东儒学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段丽波,龙佳[1](2021)在《交往交流交融:明代哈尼族与汉族关系述论》文中研究说明明代哈尼族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地区之临安府、元江府、楚雄府、景东府、镇沅府、车里军民宣慰司等地,云南府、大理府等亦有零星分布。明承元制在滇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土司土官制,强化了哈尼族与明王朝的政治关系;随着以各种途径和方式进入滇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增多以及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哈尼族地区甚至出现了"夷汉"杂处聚居区;各种教育机构的设置、汉文化在哈尼族中的传播,让哈尼族与汉族之间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汉族与哈尼族之间不断交融。这不仅增强了哈尼族对明王朝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家多元一统格局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
邹念琴[2](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陈燕[3](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王准[4](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聂选华[5](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沈灿[6](2019)在《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之一,其背后却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人类发展史。云南古代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河中,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盐井作为一种特定的工艺技术下特殊的生产性场所及构筑物,也因之具有了特殊的建构特征,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论文选取盐井这一特殊的生产性构筑,包含与其配套的储卤池、储卤台、晒盐篷、煮盐灶、烧盐盐锅等建筑与构筑为研究对象,探析与盐井产生有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行为活动场所环境空间的构成特征,研究盐井生产管理、运输销售对所在聚落空间的影响,对盐井线性空间盐马古道做出阐述,对推动盐井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把盐井纳入到工业遗产的范围,着眼于盐井的形态与建构特征的研究,同时关注盐的生产工艺技术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从盐井本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构筑产所的研究,延伸到盐井的祭祀信仰、管理运输、生产加工等关联性空间,以及盐井聚落、线性空间盐运古道,建立多层次的盐井认知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在云南盐井的历史发展演变与现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旨在为地方文化和文物保护研究提供资料,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建设的核心。
张若兰[7](2018)在《区域思想史研究的文学视角——以云南古代汉文学创作对儒家教化推进的回响为例》文中认为区域文学与区域思想史的关联,这一课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笔者试图以云南古代汉文学创作为切入点,探讨区域思想史发展变迁在文学史及文学作品中的映现和回响。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哪一方面来看,云南一地都是极为边缘而弱势的存在。然而,云南一域自有不可小视的存在价值。从地理位置上看,云南虽
钱秉毅[8](2017)在《明清时期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演进与西南边疆治理 ——基于明清云南省和民族图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从古至今都是由诸多拥有世居家园的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作为多民族国家,必然要对民族进行治理。而治理的前提与基础,是要对治理的对象有所认知。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云南所修省志和民族图册“滇夷图”的深入剖析,研究明清王朝官僚体系之内的官员、知识分子对同期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演进过程,探讨民族认知如何成为国家西南边疆治理的基础,差异性的民族认知如何导致差异性的国家治理,而国家对边疆的差异性治理又如何影响对非汉民族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揭示民族认知在明清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土司制度在云南完善与取缔并存,这是明代国家政权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与西南边疆治理最关键的两个时代因素。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在风俗志中对云南各地非汉民族的差异认知、正德《云南志》对景泰志的继承、万历《云南通志·羁縻志》及《滇略·夷略》的创制,再到明代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总结之作天启《滇志》创制新的方志体例《种人》来集中收录有关非汉民族认知的内容,明王朝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有一个数量增多,内容丰富,地域拓展的演进过程,其认知注重于对民族称谓、分布、外貌服饰、饮食居住等表征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明代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采取以汉族移民区为依托,一方面深入认知在移民区以内的非汉民族,另一方面接触认知移民区周边民族的墨渍晕染式的民族认知模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的民族认知,呈现出内部深化完善、外部边缘拓展,由内而外力度逐步减弱的圈层差异。而以这种圈层化的民族认知为基础,云南的治理呈现出内边与外边政区分野及对内、外政区差异性统治的特点。康熙《云南通志》中有关云南非汉民族的记载,是清前期国家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反映,其内容对天启《滇志》的沿袭,反映了清前期对明末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继承。而在核心统治者为非汉民族,所持民族观与明代有所不同的基础上,以蔡毓荣、刘彬等为代表的清廷官员、知识分子对土司问题的深入思考,表明这一时期的民族认知,已经透过表征进入了对具体民族问题思考的阶段。雍正时期进行的改土归流是清中期国家西南边疆治理重大举措,改土归流在滇东北与滇西南所呈现出的不同流程与成效,反映了民族认知与治理存在偏差与否对国家西南边疆治理的不同影响。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即是以前期的民族认知为基础,又对其后民族认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雍正《云南通志·种人》的相关记载正是这种认知与治理互动关系的反映。乾隆时期编绘的《皇清职贡图》对中外民族进行了区分,其对云南非汉民族生产生计方式及缴纳赋税贡品情况的关注,表明国家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已经演化到了关注民族文化伦理、共同历史记忆及国家认同的阶段。同样编绘于乾隆时期的《滇省西南诸夷图说》则体现了云南地方在民族认知上的地域拓展。在民族认知深化基础上,乾隆年间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直隶州、直隶厅的设置,是国家治理政策针对边疆民族特殊情况而进行的调适。嘉庆时期绘制的《滇省舆地图说·滇省夷人图说》,代表清代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最高水平。《滇省舆地图说》按照云南三迤的区域划分对云南进行综合全面的认知。在圈层与区域结合的基础上,《滇省夷人图说》突出了民族认知的内容。《滇省舆地图说·滇省夷人图说》中民族与地理结合,体现了在边疆民族地区,通过明确对民族的统治而明确对民族分布地统治的“以人确地”的国家边疆构建模式。清代采取了“由熟及生——由生变熟——再次由熟及生”的链条式认知模式,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云南非汉民族有了更高效、地域拓展更为明显的认知。清政府在明代民族认知基础上,通过方志种人志的修纂与民族图册的编绘,对国家西南边疆的疆域与民族进行了清点与确认,通过以“以人确地”的国家构建方式,表现了民族认知对于国家疆域和民族形成的重要意义。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是西南边疆治理的基础,而国家的边疆民族治理也会对民族认知产生巨大的推动影响作用,民族认知的演变又会促使国家治理政策作出调适。这一边疆民族治理的逻辑链环正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来源于实践的认知,如何影响实践,即“认知——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理论在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体现。
何等红,潘妍[9](2016)在《儒学、诗社与景东文风摭谈》文中指出明清云南儒学繁盛的大背景,造就了边地景东大兴文教,开南书院、文庙应运而生,辐射作用使儒学进一步传播,诞生了一大批文士举子、地方乡贤。边域之地产生了一大批作家,到清末更是形成了以"稻香吟社"为代表的诗社,郡中人士吟诗结社,文风大开。
李培聪[10](2016)在《景东傣族陶氏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对历年来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居住遗址、墓地、景东卫城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资料进行系统的考古学分析,诠释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认同各封建王朝所代表的国家正统,在其辖区内有力地维护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了西南边疆地区"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明代景东儒学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代景东儒学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交往交流交融:明代哈尼族与汉族关系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朝边疆民族政策强化了哈尼族与汉族的政治交往 |
二、汉族移民不断南迁密切了哈尼族与汉族间的经济交往 |
三、交通设施的改善畅通了汉族与哈尼族的交往与交流 |
(一)陆路驿道、站赤的发展与完善 |
(二)水路旧道的疏通与建设 |
四、明王朝的文化措置促进了哈尼族与汉族的交融 |
(一)学校教育机构的兴起 |
(二)汉文化教育的兴盛和发展 |
五、结论:哈尼族与汉族关系对多元一统王朝国家的意义 |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
三、涉及相关理论 |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
(二) 历史时段理论 |
四、研究资料 |
(一) 历史文献 |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
(四) 田野调查资料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相关说明 |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
(四) 哈尼族先民 |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
三、向边地迁徙 |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4)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
第三节、山岳 |
第四节、江河 |
第五节、湖泽 |
第六节、温泉 |
第七节、都邑 |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井盐 |
第五节、其他物产 |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高僧事迹 |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
结语 |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6)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相关理论研究 |
1.2.2 云南盐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图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云南古盐井及其历史发展演变 |
2.1 古盐井概念 |
2.1.1 盐井的界定 |
2.1.2 盐井相关概念 |
2.2 古盐井的影响与限定因素 |
2.2.1 自然资源 |
2.2.2 社会经济体制 |
2.2.3 文化与信仰 |
2.3 云南古盐井的空间分布 |
2.4 古盐井的发展历史 |
2.4.1 萌发期 |
2.4.2 生长期 |
2.4.3 兴盛期 |
2.4.4 衰落期 |
2.5 古盐井的文化精神 |
2.5.1 信仰文化 |
2.5.2 市井文化 |
2.5.3 独有的祭井仪典 |
2.5.4 民族文化的交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盐井的环境空间 |
3.1 古盐井的环境的构成内容 |
3.2 盐井聚落 |
3.2.1 古盐井与聚落形态的关系 |
3.2.2 古盐井与聚落道路演变的关系 |
3.2.3 古盐井与聚落兴衰的关系 |
3.3 古盐井的线性空间盐马古道 |
3.3.1 盐马古道定义 |
3.3.2 盐马古道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古盐井形态特征 |
4.1 盐井的开采及制作工艺 |
4.1.1 开采历程 |
4.1.2 开采形式 |
4.2 生产性构成 |
4.2.1 盐井本体 |
4.2.2 晒卤台 |
4.2.3 晒盐篷 |
4.3 非生产性构成 |
4.3.1 井盐生产的精神信仰空间 |
4.3.2 盐井生产的管理空间 |
4.3.3 盐井关联性空间 |
4.4 制盐工艺 |
4.4.1 云龙地区制盐工艺 |
4.4.2 黑井地区制盐工艺 |
4.4.3 白盐井地区制盐工艺 |
4.5 制盐工具 |
4.5.1 汲卤工具 |
4.5.2 制盐工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盐井的管理运销体制 |
5.1 盐井的管理生产体制 |
5.1.1 井盐的生产管理 |
5.1.2 滇西地区 |
5.1.3 滇中黑井地区 |
5.1.4 白盐井地区 |
5.2 运销体制 |
5.3 各盐井地区产盐量 |
5.4 管理运销体制对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盐井调查表格 |
附录 C:图片索引 |
(8)明清时期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演进与西南边疆治理 ——基于明清云南省和民族图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学术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基础文献介绍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明代中前期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 |
第一节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地域差别 |
第二节 正德《云南志》对前志民族认知的继承 |
第三节 万历《云南通志·羁縻志》与《滇略·夷略》的创制 |
第二章 明代后期云南民族认知的总结之作——天启《滇志》 |
第一节 天启《滇志》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分化 |
第二节 天启《滇志·羁縻志·种人》研究 |
第三节 天启《滇志》反映的明代云南非汉民族认知演进 |
第三章 明代云南民族认知基础上的边疆治理特征 |
第一节 明代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地理推进与圈层结构 |
第二节 明代云南政区的内边、外边分野 |
第三节 内外有别的西南边疆差异化治理 |
第四章 清前期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发展 |
第一节 清前期统治者民族观特点及清初云南治乱 |
第二节 清前期对明末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清初对云南民族问题的深入思考 |
第五章 清中期民族政策调整与云南民族认知互动 |
第一节 改土归的初步实施 |
第二节 改土归流展开与云南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 |
第三节 云南改土归流与民族认知的互动 |
第六章 清中期对云南非汉民族认知的深化与国家施政调适 |
第一节 职贡图及明清西南各地民族图册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皇清职贡图》对非汉民族表征的认知 |
第三节 《皇清职贡图》对云南非汉民族生计方式的认知 |
第四节 清中叶云南民族认知与治理政策调整 |
第七章 清后期云南地理分野下的民族认知与国家治理 |
第一节 《滇省舆地图说·滇省夷人图说》绘制与伯麟治滇思想 |
第二节 滇分三迤——《滇省舆地图说》 |
第三节 以人确地——《滇省夷人图说》 |
第八章 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滇省西南诸夷图说》 |
第二节 普洱府民族认知所体现的清代民族认知模式 |
第三节 对怒人、俅人认知演进体现的国家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儒学、诗社与景东文风摭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清云南儒学与景东 |
二、开南书院、文庙与景东文风 |
1、开南书院。 |
2、景东文庙。 |
三、诗社与文风 |
(10)景东傣族陶氏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司遗存的考古发现 |
土司居住遗址 |
土司墓地 |
二、陶氏傣族土司遗存的特点 |
三、民族一体与历代陶氏土司的文化认同 |
四、历代陶氏土司的国家认同 |
四、明代景东儒学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交往交流交融:明代哈尼族与汉族关系述论[J]. 段丽波,龙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4]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D]. 沈灿.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区域思想史研究的文学视角——以云南古代汉文学创作对儒家教化推进的回响为例[J]. 张若兰.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8(00)
- [8]明清时期对云南非汉民族的认知演进与西南边疆治理 ——基于明清云南省和民族图册的研究[D]. 钱秉毅. 云南大学, 2017(12)
- [9]儒学、诗社与景东文风摭谈[J]. 何等红,潘妍. 艺海, 2016(12)
- [10]景东傣族陶氏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 李培聪.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