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惩戒的看法和思考议论文
2023-04-14
问:如何正确看待“教育惩戒”?
- 答:惩戒绝不等于体罚,更昌凳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而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闷早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明事理。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十字路口徘徊时,需要耐罩旅有人去指点、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教师就是这个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惩戒学生的责任,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惩戒,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惩戒教育中,学生才能辨是非、知对错、懂权责。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走向成熟。仅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有“惩戒教育”。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孩子在赏识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问:关于教育惩戒引发的思考
- 答: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播放了二中杨教师被罚事件,今天上午县政府发了关于教体局撤销对杨老师处理决定的情况通报,杨老师事件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
很多人对此拍手叫好,对杨老师或者是作为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结果了,但是这次事件却是没有胜利者,教体局、学校、杨老师、家长、学生都败的一塌糊涂,但应该说伤害最大的应该属于教育了。
白岩凯简迹松一句“哪敢呀?”其实就是现在老师对于咐裤教育惩戒的心声了,现在谁还敢进行教育惩戒,或者严重来说谁还敢批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敢批评学生了,那可真是教育的悲哀。
近几年,社会上对于教师惩戒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教育部也一盯并直在对教师的惩戒问题进行研究,准备出台相关的规定要求。
杨老师被罚以及安徽铜陵周老师投江事件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也一定会加快教师惩戒制度的出台。但是教育惩戒制度的出台就能改变现在的教育现状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大部分的老师将不敢为了惩戒学生丢掉自己的饭碗,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惩戒标准或者制度有多么的科学,而是如何能让老师们有勇气再去应用惩戒的权利。
前几年听广播,有个孟氏拔罐的广告,“哪疼拔哪,会拧自来水就会拧拔罐”,身体有问题了只靠拔罐能行吗?肯定是不行的,需要找准病症的根本进行调理、治疗。
教育的问题同样如此,教育惩戒问题肯定不是现在我们的教育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这只是教育问题中一个非常小的点,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希望杨老师事件能作为解决教育根本问题的一个引子,而不只是简单的推动教育惩戒制度的提前出台。
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看法
- 答: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看法如下:
学校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但也必然强调师道尊严。好的教育纤唯,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凯竖仿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戒!爱和惩戒,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
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戒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吧。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盯纤线。
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